关于华嵒的介绍

合集下载

华嵒

华嵒

华嵒,字秋岳,号新罗山人,福建上杭人.他生活在清代康乾盛世时期,以诗、书、画三绝而著称,对后世的绘画颇有影响。

与他一样,同时处于康乾时期的绘画流派及人物还有著名的“扬州八怪”及其中的郑燮,金农等代表人物。

华嵒出自当时来说相当蔽塞的闽越地区,但是他与“扬州八怪”却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人以下几点可以看出:首先,华嵒的绘画受到“扬州八怪”流派的强烈影响,反过来他成名之后,其画风对“扬州八怪”的构建完善起推动作用;其次,华嵒与“扬州八怪”当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数位画家关系密切,往来颇多,例如金农,高翔等人;第三,华嵒毕生中大多数从事绘画创作与买卖活动的地点、场所均在扬州。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华嵒列入“扬州八怪”流派中并不牵强,以他在诗书画上的造诣,对后世的影响来说,将他与郑燮等人并列为“八怪”的代表人物亦不为过。

然而不少画史却不把他列入“扬州八怪”,例如清代凌霞曾著有一首《扬州八怪歌》,其中列举出八个具有代表性的“扬州八怪”画家,分别为:郑燮,李鱓,李方膺,金农,高凤翰,边寿民,黄慎,杨法。

在当代受到普遍认可的则是李玉棻的说法,即“八怪”为郑燮,金农,李鱓,汪士慎,李方膺,罗聘。

另有陈撰,边寿民等人累计其中。

上述诸人同处于一个相对纯一的时期内,诸人中最早的陈撰出生于康熙十七年而最晚的罗聘卒于嘉庆四年,其余者皆处于这期间的时间段上。

所处时期的相对统一性极大促进了“扬州八怪”流派的兴盛,加之历史政治环境因素的影响,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扬州八怪”在清代绘画上独树一帜,造成相当广泛而强烈的影响。

从另一方面说,也使后之学者容易将江南一带独有建树的事宜都笼统地归入“扬州八怪”中。

鉴于史论的各种评说,我主为很有必要认真地审视华嵒与“扬州八怪”之内或是置之于其外。

应该以华嵒的生平画作为线索,逐步了解他的绘画与思想,通过将他与“扬州八怪”进行多方面的联系与比较,才能更为客观地理清华嵒与“扬州八怪”之间关系的脉络。

华嵒,康熙二十一年(即1682年)出生于福建上杭县白沙村,因上杭旧属新罗县,故华嵒日后仍不忘桑梓,自号新罗山人或白沙山人。

[整理]清代华喦龙岩上杭人

[整理]清代华喦龙岩上杭人

[整理]清代华喦龙岩上杭人清代华喦龙岩上杭人简介上杭素有“诗画之乡”的美誉,历代书画家众多,享誉八闽,明代时有全国著名画家李源、莫梦琦、邱大儒等,清代更是名家辈出,尤其是以被誉为诗、书、画三绝的华喦(号新罗山人)更是享誉海内外。

中外艺术讨论家称颂华喦是“扬州八怪”的先导者,是扬州画派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其作品“震古铄金,堪称国宝”。

后人每以题写“仿新罗山人笔意”为标榜,以“画法风格逼近新罗山人”为高明。

华喦的诗书画为故宫博物院(珍藏30多幅)和英、法、美、德、日等多国的美术馆所珍藏,成为“世界艺术的珍品”,清以来的文学、艺术界对其诗、书、画的评价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说是“启迪和影响着其后中国的整个诗书画界”。

华喦(1682-1762以后,一作1682-1756)清代著名画家。

字秋岳,一字空尘,号新罗山人,又号白沙道人,离垢居士,东园生,布衣生。

福建临汀人,侨寓扬州。

工诗善画、山水、花鸟、人物皆精,尤以人物见长,随意点染,无不佳妙。

他年轻时做过工匠,据说曾为景德镇绘过瓷器。

他在继承明清写意花鸟传统的基础上,受恽南田影响,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善用粗笔、渴笔,所画花鸟,草虫和小动物,形象都自然逼真,活泼生动,秀丽出众,富有生趣。

画人物以简取胜,纵逸趣脱,标新立异,空中有画,着处无痕,独开生面。

他寓居扬州较久,扬州人遂得传他的画派,最著名的有朱本、管希宁、李梅生、虚谷和尚等,其画风对清代和近代的花鸟画有一定影响。

18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号称“康乾盛世”的封建社会后期盛期,清王朝经过康熙、雍正、乾隆诸帝采取一系列经济恢复措施和治理,已形成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

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增长,商品经济有一进一步发展,工场手工业也活跃起来,全国涌现一批繁华富庶的商业城市。

经济的繁荣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促使绘画艺术出现适应各阶层需要的多种风格流派。

清代中期的画坛,山水画领域声势最为炽盛的是承袭初王原祁、王翚画风的娄东和虞山派;花鸟画领域则盛行继承恽寿平面风的毗陵派。

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上)

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上)

1、清华嵒《墨竹》立轴【赏析】华嵒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成就最高的画家之一。

画中有“山人写竹不加思,大叶长竿信笔为。

但恐吟堂霜月夜,老鸦来踏受风枝。

”简短四句诗,表现出画家豪放不羁的情怀。

画面可谓精当简洁,湖石瘦而透,出于随意变化的湿而整的笔致,修竹新篁,笔意隽逸。

2、胡崇贤《摩耶精舍荷花照片》(张大千题字)【赏析】该照片由供职于励志社的蒋介石私人摄影师胡崇贤摄于张大千寓所摩耶精舍,照片上有张大千墨笔题字。

大千晚年对摄影颇有心得,常邀好友摄影师来家拍摄,并以诗文入影,别具一格。

3、慈禧书法【赏析】“望隆梅鼎资调燮,宠渥芝纶介寿康”。

这件作品用笔粗壮厚重,装裱华丽大气,较为恰当地显示了慈禧太后的特殊地位与作品内容的喜庆色彩。

4、秦桧书法《深心帖》【赏析】秦桧乃是宋朝一大奸臣,其丑行劣迹可谓家喻户晓,不必赘述。

但是他的书法却因此被埋没近千年。

此作用笔率意自然,松脱舒畅,结字顺势而就,不滞不板,不承认秦桧作书的法备态足,无愧于“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誉。

5、李可染《迎春图》镜心【赏析】李可染除以山水画名震中外画坛外,还非常喜欢画牛。

他画的牧牛图形神兼备,意境清新美妙,充满生趣和诗意。

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寥寥数笔,他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6、米芾《淡墨秋山诗帖》【赏析】此帖运笔如刷,笔力雄健,结态造势宽展肥美,当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

此帖流传有绪,历代著录于《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刻入《三希堂法帖》。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释文: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

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7、傅抱石《屈原》【赏析】画中的屈原昂首独行,瑟瑟的秋风,吹拂着他的头发和衣衫。

身后是芦苇丛生的江潭泽畔,前方是苍茫浩瀚的汨罗江水,他“宁赴湘流”,也决不“蒙世俗之尘埃”。

画家以精细的线描用心勾画了屈原的形象,而将大片画面让与江水,使得观者在聚焦屈原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孤独无助的悲凉。

8、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赏析】徽宗在艺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能书善画,书法称“瘦金体”。

清朝中期扬州画派代表人物之一华喦三十四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

清朝中期扬州画派代表人物之一华喦三十四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

清朝中期华喦三十四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

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

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

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

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

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

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清代中期,清代康熙末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政权的逐步巩固,社会日趋安定,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绘画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宫廷绘画”可谓名家辈出,人物画家如郎世宁、冷枚、丁观鹏;山水画家如袁江、袁耀;花鸟画家如蒋廷锡、邹一桂,等等。

这些画家的出现,都为清代中期宫的廷绘画增添了不少色彩。

然而“扬州八怪”也诞生于同一时期,且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宫廷绘画”可谓名家辈出,人物画家如郎世宁、冷枚、丁观鹏;山水画家如袁江、袁耀;花鸟画家如蒋廷锡、邹一桂,等等。

这些画家的出现,都为清代中期宫的廷绘画增添了不少色彩。

然而“扬州八怪”也诞生于同一时期,且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我们一起分享扬州画派华喦绘画作品,绝对不会失望的。

华喦(1682-1762以后,一作1682-1756)清代著名画家。

字秋岳,一字空尘,号新罗山人,又号白沙道人,离垢居士,东园生,布衣生。

福建临汀人,侨寓扬州。

工诗善画、山水、花鸟、人物皆精,尤以人物见长,随意点染,无不佳妙。

论华嵒绘画的艺术风格

论华嵒绘画的艺术风格
很 少见的。华 岳用笔巧妙 , 锐 中有顿 , 段 中有连 , 巧中
华岳是清代著 名的人文绘 画的画家 ,善于绘 画 山水 、 人物 、 花鸟, 雅俗共 赏 的绘画风 格使 他成 为当
有拙 , 行笔特点 干净利落 , 十分可贵 。华岳绘 画中色 彩 的搭配也很用心 ,从 整幅画上来看颜 色淡雅 却不
了深远 的影响。

代绘 画事业的发展起 到很大的推动 作用。他 的作 品 在艺术界 的地位稳步上 升 , 不可小觑。
二、 华 昌绘画的艺术风格
华苗是一位博学广 知的画家 ,在绘 画上不仅 能


华昌艺 术地位概述
够突破 常人 。 还 能做 到绘 画全 面 , 这在 清代画 家中是
善 于把画绘在羽翼上 , 这样独特 的绘画方式 , 把 羽翼
上的花鸟画得栩栩如 生。华凸在游 山行 走的过程 中
风 格为主 , 成 为当时的一代宗师。华由对花鸟画的全
新 诠释在 历史 上被称 为“ 新 罗体 ” , 这 一 画法也极 大 地鼓 舞了 2 0世纪许多画花乌的画家。华由在绘画上
绘画不仅能静心还 能锻炼 自己的耐力 ,培 养 自身学
识。 他的绘 画之所 以备 受瞩 目的原 因很 多 : 第一, 他
画当 中, 独 具特 色。 因此 , 华曲 的画深受 当时人们 的
的画充满 生机 , 风格 俊逸 , 飘 逸而 疏 朗 , 整 个作 品充
满 了风趣 , 别有 自己的一 番味 道 ; 第二 , 在 他 的绘 画
总体 来看 , 华 苗的绘 画有 着强 烈的人文气 息 , 具 有“ 苍劲有 力中不 失俊 逸典雅 ” 的绘 画风格 。在辛苦 的练 习过 程 中, 他形成 了 自己的风 格 , 与其他画师相 比, 他 的绘 画更显严 谨 , 也更 加精练 , 有的作 品看起 来含 蓄典 雅 , 有 的作 品看起来飘逸 张扬 , 这样 有神韵 的笔 墨 ,这 样挥洒 自如 的笔墨都与他勤奋 的练 习和 苦心 的琢磨有关。华苗常常怀着敬畏之心 , 他 习惯从

211102722_华嵒花鸟画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

211102722_华嵒花鸟画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

102华喦(1682-1756),一作华岩,初字德嵩,后更字秋岳,福建上杭人。

上杭古为新罗县,华喦流寓他乡之后,为了表现对故土的思念,取号新罗山人,又署白沙道人、东园生、布衣生、离垢居士等,老年复自号飘蓬者。

这位清代杰出的画家多才多艺、学识广博,善将诗、书、篆刻融入画中,因诗书画俱佳,而有“三绝”之称。

有诗文集《离垢集》五卷存世。

华嵒是一位非常典型的自学成才的画家,他家庭出身贫寒,早年经历了一段漂泊岁月,从福建老家上杭游走浙东,一路辗转,直到22岁才定居杭州。

有资料记载华嵒幼时仅读了一段时间的私塾,便因贫困辍学。

华嵒是怎么成为一个画家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王冰的《华嵒传》描述他自幼就喜欢画画,而且得到了乡间画师的认可和传授:“小德崇(华喦小字)在牧牛、游戏之余,静静地坐在山坡上,专注的观看离家不远的麻姑岭山景,以此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当心中涌起一股激情时,便随手拣起身边的树枝或石块,在地上勾画、摹写。

有一天,少年华德崇的信手涂鸦,终于引起了两位擅长绘画之道的私塾先生的注意。

”①华嵒画画在家乡虽然有了一点名气,但是由于家境清寒仍然不为人所重,他的离家出游是20岁那年,因为在夜里偷偷挑灯夜战,把祠堂的四壁画完,因此得罪了宗族的权贵,才连夜逃走的。

当然这些都有传说的成分,不过从后来的艺术成就结合这些个传说,足以证明华嵒的确有着绘画方面的天才与潜力。

绘画也许是华嵒在平庸生活中找到的一线微光。

一、时代与背景在中国绘画史上华喦一直以花鸟画家的身份出现,从这一点即可看出花鸟画在华喦的绘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也可说明华喦的花鸟画成就最高。

清代的花鸟画正处于一个繁荣发展的时代,虽然宫廷画师也有着相当大的数量,比如蒋廷锡、冷枚、余省以及西洋画家郎世宁等等,但是宫廷画和文人画的距离已经有些模糊了,一些宫廷画师的作品除了工致细密、富丽堂皇,以迎合帝王的口味外,也出现了一些文人画特征非常明显的作品,宫廷画家蒋廷锡早期就是师法恽寿平,所以后来的一些资料形容当时的绘画,花鸟大致可分为两大风格画派:一是恽寿平开创的没骨花卉画派,具有明快的绘画风格,清新自然地表现物象;二是以明代“青藤、白阳”到清代八大山人、石涛等为代表的水墨写意画派,画风豪放,笔墨酣畅淋漓,能充分表达画家的思想感情。

探讨华喦绘画的艺术风格

探讨华喦绘画的艺术风格

探讨华喦绘画的艺术风格华喦是中国画坛上著名的现代艺术大师,其作品表现出的独特艺术风格备受赞誉。

本文将探讨华喦绘画的艺术风格,包括笔墨运用、色彩表现、主题内容等方面的特点。

一、笔墨运用华喦在笔墨运用上,非常注重笔墨运动的力度和节奏感。

他的笔墨使用明快激烈,力度十足,运用传统水墨画技法和具有现代感的表现手法,将古典与现代生动的结合起来。

同时结合着自己的创意,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

笔墨浓淡的变化是他最擅长的表现手法之一。

华喦的线条清晰利落,点画分明,构图细腻而刻画细致。

他通过运用笔墨的密集与松散,突出画面的对比度,增加了绘画的层次感,和观众的阅读感。

二、色彩表现华喦的绘画风格,特别注重色彩的表现与运用。

他的画作中,使用的色彩鲜明而饱满,充满了自由和创造力。

在他的画作中,色彩和深浅的运用,配合线条,使画面的构图更加丰满,形式化的色彩变化既清晰又复杂,让艺术作品更具有表现力。

三、主题内容华喦在其艺术探索中,涉及到了众多的主题和内容,深刻剖析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并为之创造了高水平的艺术作品。

他的作品展现了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具有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中国画坛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画派之一。

华喦的作品中,不仅仅充满了激情和自由,同时也充满了对人类精神和情感的深切关注。

他的作品大多以人物、动物为主题,并运用绘画手法强调主体情感表现,深入剖析人性,传达小时候的美好、人性的复杂和情感的多维度。

总结:华喦绘画艺术风格表现出的独特之处,正是由他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辨析和融合,体现出的广泛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绘画技巧。

探究和学习华喦绘画的艺术风格,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也可以在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中,提供良好的参考和启发。

华嵒的笔墨特点及部分作品研究

华嵒的笔墨特点及部分作品研究

华嵒的笔墨特点及部分作品研究作者:姚倩来源:《美与时代·中》2021年第06期摘要:华嵒是清代著名的绘画家,他自幼学习勤奋,擅长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

华嵒有着较高的绘画技能和绘画修养,从他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清新质朴的审美情趣。

文章试图揭示华嵒在绘画方面的个性追求,通过分析其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探究其绘画作品中的趣味及其笔墨特点形成的必然性。

关键词:华嵒;意趣;笔墨特点一、华嵒的生活背景华嵒(1682-1756年),一作华岩,字德崇,更字秋岳,号白沙道人、新罗山人等,福建上杭蛟洋华佳(家)人,是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出身寒苦,自幼刻苦钻研绘画,对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颇为擅长。

在扬州的十年,华嵒正风华正茂,在诗书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华嵒的花鸟画作品不同于清朝时期其他画派的花鸟画作品,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华嵒天资聪颖,自幼酷爱绘画,年轻时就在家乡的宗祠中画过壁画。

在康熙末年时,华嵒至杭州专心学习诗文,结交了许多文人学士,成为了绘画修养极高的职业画家,其绘画作品也逐渐变得沉稳而富有内涵。

为了卖画,他辗转于杭州与扬州之间,与金农、高翔、郑板桥等画家交往,也与当时一些著名的盐商来往密切。

在《清稗类钞》中有陈述道:“道光时,华秋岳嵒在京卖画,顾知者鲜。

一日,有人以名人字画求售,视之,无佳品,瞥见包画之纸亦为画残,似甚佳,异而视,即己之画也。

华怅叹万状,遂浩然出都。

”可见当时社会对于华嵒的绘画作品并不看重,直到清代中后期,华嵒的绘画作品才真正开始受到关注。

二、华嵒在意境笔墨上的成就方闻曾经讲过“赏心者为上,悦目者为下,中国画所追求的‘神似’,就是借物咏志。

”华嵒就是用“心”去作画的画家,也是一个极富创造精神的画家。

他在取法传统与师法造化的同时,还善于观察日常生活,关注民间艺术,并在作品中表达出自己对于艺术的独特见解与感受。

华嵒在花鸟画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

他对花鸟画的学习是从恽寿平清丽的没骨花鸟画入手的,同时还在作品中融入了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意趣以及元明时期花鸟画的秀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华嵒的介绍
华岩(1682~1756)一作华嵒,字德嵩,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白沙道人、离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飘篷者”,福建上杭白砂里人,后寓杭州。

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脱去时习,力追古法,写动物尤佳。

善书,能诗,时称“三绝”,为清代杰出绘画大家,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人物简介
华岩自幼酷爱绘画,后因家贫失学,备受世俗冷落,康熙四十二年(1703)华氏家族重建祠堂,曾因替正厅画壁画,乡绅看不起他,群起反对,最后偷自进祠堂,画上“高山云鹤”、“水国浮牛”、“青松悬崖”和“倚马题诗”四幅画,愤而离乡飘泊,流寓于杭州,结交了很多文人学士,眼界大开。

36岁时曾北上入都,“得交当路巨公,名闻于上”,但并不得意,据戴熙《习苦斋画絮》载:“华秋岳自奇其画,游京师无问者。

一日有售赝画者,其裹华笔也,华见而太息出都。

”他的中晚年一直频繁往来于杭州、扬州,以卖画为生。

在扬州他结识了金农、高翔、李鲜、郑板桥及盐商巨子马曰琯、马曰璐兄弟,彼此交流切磋,诗画酬答,使其绘画修养得到多方面的拓展,成为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生贫困,金农在《画竹题记》提到:“汀洲华岩秋岳,……尝画兰草纸卷,卷有五丈者,一炊饭顷便能了事,清而不媚,恍闻幽香散空谷之中,……余恨不能踵其后尘也。

”乾隆十七年(1752),回到杭州旧居“解弢馆”。

乾隆二十一年卒,有《离垢集》5卷。

画作成就华岩的花鸟画最负盛名,他吸收明代陈淳、周之冕、清代恽寿平诸,形成兼工带写的小写意手法。

他善于捕捉自然生物中天趣和人们真切细腻的体验,将花鸟的动人姿态和感受中丰富而健康的情趣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多姿的形象。

在画法上,既有细节描写的精微性,又不失笔墨上的简逸生动,禽鸟毛羽细致蓬松的毫毛毕现。

这种清新俊秀,率意疏容的花鸟画风格,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

华岩在人物方面成就也很突出。

他的人物画得意于陈洪绶、王树毂、马和之、自成一种减笔画法。

形象有所夸张而又不变形,线条似马和之的“兰叶描”,简练柔劲,不失形似而更重精神,不仅个性鲜明,而且富有意境。

华岩的山水兼法院体,吴派、董其昌诸家,不拘一格,一般比较简略率脱。

据中研院线上目录作华嵒,岩字盖简化故尔。

中研院线上目著录有《新罗山人画集》、《离垢集》等著,其中有其手稿《离垢集》(清代稿本百种汇刊. 集部;66 附注据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手稿本影印)乃台北县文海出版社出版者。

代表诗作
【晚景】
晓月淡长空,新岚浮远树。

数峰青不齐,乱插云深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