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沥青技术指标

合集下载

沥青沥青混合料技术全参数

沥青沥青混合料技术全参数

沥青沥青混合料技术全参数沥青混合料技术是指将矿料、沥青和填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道路铺设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抗水性、抗久久性、耐候性和抗疲劳性。

在道路建设中,沥青混合料被广泛应用于路面铺设和修复。

沥青混合料技术的参数包括矿料配合比、沥青质量、填料比例和混合料工艺等。

下面是沥青混合料技术的一些常见参数:1.矿料配合比:矿料配合比是指在单位体积沥青混合料中,各种矿料的质量比例。

通常使用干容重或湿容重表示。

矿料配合比的选择应根据路面使用的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考虑。

2.沥青质量:沥青是沥青混合料的胶结材料,对混合料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沥青的质量参数包括软化点、延度、针入度等。

根据不同的路面要求和气候条件,可以选择不同质量的沥青。

3.填料比例:填料是指用于填充矿料之间的空隙和提高混合料的密实性的颗粒材料。

常用的填料有砂石、矿渣、粉煤灰等。

填料的比例根据混合料的要求进行选择,过多的填料会降低沥青的黏着性,而过少的填料会影响混合料的密实性。

4.混合料工艺:混合料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包括矿料的筛分、干湿拌合、沥青的加入和充分混合等。

混合料的工艺参数包括拌合时间、拌合温度、拌合速度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应根据材料的特性和施工条件进行优化。

除了上述参数,还有一些与沥青混合料相关的技术参数也值得关注,如抗剪强度、抗压强度、顶面平整度等。

这些参数对于确保沥青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平整度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沥青混合料技术的参数决定了混合料的性能和质量,对于道路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参数,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控制和调整,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沥青的介绍、分类、标准、用途及检验指标

沥青的介绍、分类、标准、用途及检验指标

沥青材料沥青材料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和这些碳氢化合物的非金属(氧、硫、氮)衍生物所组成的黑色或黑褐色的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的混合物,憎水性材料,结构致密,几乎完全不溶于水、不吸水,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因此广泛用于土木工程的防水、防潮和防渗;沥青属于有机胶凝材料,与砂、石等矿质混合料具有非常好的粘结能力,所制得的沥青混凝土是现代道路工程最重要的路面材料。

石油沥青的组成与结构1.元素组成石油沥青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氧、硫、氮)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其元素组成主要是碳(80%~87%)、氢(10%~15%);其余是非烃元素,如氧、硫、氮等(<3%);此外,还含有一些微量的金属元素。

2.组分组成通常将沥青分离为化学性质相近、与其工程性能有一定联系的几个化学成分组,这些组就称为“组分”。

我国现行规程中有三组分分析法和四组分两种分析法两种。

石油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将石油沥青分离为油分、树脂和沥青质三个组分。

1)油分为淡黄色透明液体,赋予沥青流动性,油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沥青的柔软性、抗裂性及施工难度。

我国国产沥青在油分中往往含有蜡,在分析时还应将油、蜡分离。

蜡的存在会使沥青材料在高温时变软,产生流淌现象;在低温时会使沥青变得脆硬,从而造成开裂。

由于蜡是有害成分,故常采用脱蜡的方法以改善沥青的性能。

2)树脂为红褐色粘稠半固体,温度敏感性高,熔点低于100℃,包括中性树脂和酸性树脂。

中性树脂使沥青具有一定塑性、可流动性和粘结性,其含量增加,沥青的粘结力和延伸性增加;酸性树脂含量不多,但活性大,可以改善沥青与其它材料的浸润性、提高沥青的可乳化性。

3)沥青质为深褐色固体微粒,加热不熔化,它决定着沥青的粘结力、粘度和温度稳定性,以及沥青的硬度、软化点等。

沥青质含量增加时,沥青的粘度和粘结力增加,硬度和温度稳定性提高。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1、粘滞性粘滞性是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

各种石油沥青粘滞性的变化范围很大,与沥青组分和温度有关。

沥青技术指标

沥青技术指标
80-100
针入度指数PI
-1.5-1.0
延度15℃,5cm/min(cm)
≥100
延度10℃,5cm/min(cm)
≥30
软化点(环球法)(℃)
≥44
闪点(coc)(℃)
≥245
含腊量(蒸馏法)(%)
≥2.2
溶解度(三氯乙烯)(%)
≥99.5
薄膜加热试验 163℃ 5h
质量损失(%)
±0.8
针入度比25℃(%)
≥30
软化点TR&B(℃)
≥55
运动粘度 135℃(Pa*s)
≤3
闪点(℃)
≥230
溶解度(%)
≥99
离析软化点差(℃)
2.5
弹性恢复25℃(%)
≥65
TFOT后
残留物
质量损失(%)
±1
针入度比25℃(%)
≥60
延度5℃(cm)
≥20
基质沥青主要技术指标
试验项目
规范要求
备注
针入度(25℃,100g,5s)(0.1mm)
沥青技术指标
A:沥青:
上下面层均采用SBS类改性沥青(I-C),下封层采用AH-90级道路石油沥青,透层采用PC-2型乳化沥青,粘层采用改性乳化沥青(PCR型),其技术要求见下表:
SBS改性沥青主要技术指标
试验项目
规范标准I-C
备注
针入度(25℃,100g,5s)(0.1mm)
60-80
延度5℃,5cm/min(cm)
≥50
≥50
溶解度(%)
≥97.5
≥97.5
针入度(25℃,100g,5s)(0.1mm)
50-300
40-120

沥青技术指标

沥青技术指标

沥青技术指标沥青是一种常见的道路材料,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沥青技术指标对于道路建设和维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沥青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工程性质等方面,详细介绍沥青的技术指标。

一、物理性质1. 密度:沥青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下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表示。

沥青的密度直接影响着道路表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一般来说,密度越大,则沥青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就越强。

2. 黏度:沥青的黏度是指其抵抗外力变形的能力,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内层间剪切应力与变形速率的比值来表示。

黏度越高,沥青的裂缝和变形能力越强,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道路表层的抗水性能。

3. 软化点:沥青的软化点是指其在一定条件下软化变形的温度。

软化点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沥青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软化点越高,则沥青在高温环境下的变形性能越好。

二、化学性质1. Pen值:Pen值是沥青常用的物理指标,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00g试样被50g标准滑块质量作用于试样25°C的温度下,标准滑块向下试样滑动5mm的时间,以0.1s为单位的数值。

Pen值越高表明沥青的渗透性越好,对于路面的抗老化性能和耐久性能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2. DSR参数:DSR (Dynamic Shear Rheometer) 是常用的沥青动态剪切试验设备,可以通过测试沥青的复杂剪切模式来获得其动态剪切性能参数,如复位模量、相位角等。

DSR参数可以反映沥青在不同温度和频率下的性能表现,是评价沥青耐久性和耐高温性能的关键指标。

三、工程性质1. 粘附力:粘附力是指沥青与骨料之间的结合力,直接影响着路面的抗水性能和抗反射裂缝性能。

适当的粘附力有助于提高沥青混凝土层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抗老化性能: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是指其在长期受到紫外线、氧化、水分等因素侵蚀后的性能表现。

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3. 热稳定性:热稳定性是指沥青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能,包括耐高温龟裂、抗变形等指标。

京博70沥青指标

京博70沥青指标

京博70沥青指标摘要:1.京博70沥青简介2.京博70沥青技术指标3.京博70沥青的应用领域4.京博70沥青的优缺点分析5.总结正文:京博70沥青是一种高性能的的道路沥青,其在道路建设和维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京博70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详细解读,并分析其应用领域、优缺点,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种优质沥青。

一、京博70沥青简介京博70沥青是由我国知名企业京博石化生产的一种道路沥青,其特点是粘度适中、抗裂性能优良、耐磨性好。

京博70沥青符合我国道路沥青的相关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道路工程。

二、京博70沥青技术指标1.针入度:京博70沥青的针入度在25℃时为70±5(0.1mm),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延展性。

2.软化点:京博70沥青的软化点在80℃±2℃范围内,表明其耐热性能良好。

3.延度:京博70沥青的延度在25℃时为>100cm,说明其具有较好的韧性和抗裂性能。

4.闪点:京博70沥青的闪点高于230℃,确保了其使用安全性。

5.密度:京博70沥青的密度在1.05-1.15g/cm之间,有利于提高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三、京博70沥青的应用领域京博70沥青因其优良的性能,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的建设和维护。

2.桥梁、隧道、机场跑道的铺装。

3.停车场地、厂房地面、市政工程等场所的硬化。

4.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混合料等材料的制备。

四、京博70沥青的优缺点分析优点:1.优良的抗裂性能,降低了路面裂缝的产生。

2.良好的耐磨性,提高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3.粘度适中,便于施工和混合料的拌合。

4.较高的安全性,降低了火灾风险。

缺点:1.施工过程中对温度要求较高,施工难度较大。

2.相对较高的成本,可能影响部分项目的经济效益。

五、总结京博70沥青作为一种高性能的道路沥青,其优良的抗裂性能、耐磨性能和安全性使其在道路建设和维护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注【1】:30号沥青仅用于沥青稳定基层。

130号和160号沥青除寒冷地区可直接在中低级公路上直接应用外,通常用作乳化沥青、稀释沥青、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

注【2】:经建设单位同意,PI值、60℃动力粘度、10℃延度可作为选择性指标,也可不作为施工质量检验指标。

注【3】:70号沥青可根据需要要求供应商提供针入度范围为60~70或70~80的沥青,50号沥青可要求提供针入度范围为40~50或50~60的沥青。

注【4】:用于仲裁试验求取PI时的5个温度的针入度关系的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97.
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注【1】:135℃运动粘度可采用布什旋转粘度。

注【2】:贮存稳定性指标适用于工厂生产的成品改性沥青。

现场制作的改性沥青对贮存稳定性指标可不作要求,但必须在制作后,保持不间断的搅拌或泵送循环,保证使用前没有明显的离析。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混合料技术要求。

沥青沥青混合料技术全参数

沥青沥青混合料技术全参数

注:1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2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时,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3,吸水率可放宽至3%,但必须得到建设单位的批准,且不得用于SMA路面。

3对S14即3~5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小于0.075mm 含量可放宽到3%。

1)含泥量,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大于3%;对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不得大于5%。

2)与沥青的粘附性小于4级的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

求。

8.1.9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的要求,并应遵守下列规定:1各地区应根据气候条件、道路等级、路面结构等情况,通过试验,确定适宜的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

2开工前,应对当地同类道路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及其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借鉴成功经验。

3各地区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选择合格的材料。

基层施工透层油或下封层后,应及时铺筑面层。

8.5.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 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道路用沥青的品种、标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本规范第8.1节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标号、同一批号连续进场的沥青(石油沥青每100t为1批,改性沥青每50t为1批)每批次抽检1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并进场复检。

2)沥青混合料所选用的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纤维稳定剂等的质量及规格应符合本规范第8.1节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品种产品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观查、检查进场检验报告。

3)热拌沥青混合料、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SMA混合料,查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并进场复检,拌合温度、出厂温度应符合本规范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查测温记录,现场检测温度。

4)沥青混合料品质应符合马歇尔试验配合比技术要求。

检查数量:每日、每品种检查1次。

检验方法:现场取样试验。

沥青性能指标

沥青性能指标
b.毛细管法 条件:严密控温 温度135度
真空毛细管粘度仪试验示意图
(2)条件粘度测定方法 a.针入度法 定义:在规定温度条件 下,以规定质量的标准 针经过规定时间贯入沥 青试样的深度,以0.1mm 为单位。
针入度法测定粘稠沥青针入度示意图
表示方式 PT,m,t
如:P25,100,5=60 表示:试验温度25℃ 荷 载质量100g 历时5s 贯入 沥青深度6mm
① A lg 800 lg P25℃,100g, 5s
TR&B 25
P25
② A lg P1 lg P2
T1 T 2
温度T
25℃
TR&B
4.针入度指数PI的确定
普费等人在制定真入度指数时,令感
温性最大A=∞,PI值为-10,感温性最 小A=0,PI值为+20。由于A值很小,为
应力松弛—在保持应变不 变的情况下,应力随时间 增加逐渐衰减。
2.技术指标—劲度模量
(1)定义: S=( / )t,T
T-温度 t-荷载作用时间
劲度模量 S
(2)劲度模量的确定方法 沥青劲度模量诺模图: ① 荷载作用时间 ② 路面温度差: TR&B – Tp ③ 沥青的胶体结构类型(PI)
Hale Waihona Puke 0℃ 25℃(1)水煮法试验(13.2mm以上)
(2)浸水法试验(9.5至13.2mm)
道路沥青的技术指标 与技术性质
讲授内容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沥青的粘滞性 沥青的低温性能 沥青的感温性 沥青的粘弹性 沥青的黏附性 沥青的耐久性 沥青的安全性、溶解度、含蜡量
第一节 沥青的粘弹性
1.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GB/T4508
运动粘度(135℃)
Pa.s
<3
SH/T0654
溶解度(三氯乙烯)
%
>99
GB/T11148
闪点(开口杯)

>230
GB/T267
离析,软化点差

<2.5
JTJ/T0660
弹性恢复(25℃)
%
>65
JTJ/T0661
RTFOT后残留物
质量损失
针入度比
延度(5℃,5cm/min)
延度,25℃,cm
Min.150
Min.150
Min.100
软化点,℃
45-50
42-45
Min.40
加热损失,wt%
Max.0.5
Max.0.5
薄膜加热实验,163℃,5hrs
针入度比,%
Min.55
Min.55
Min.55
重量损失,wt%
Max.0.2
Max.0.2
Max.1.0
延度,15℃,cm
本公司的改性沥青主要有四个品种,分别为I-A,I-B,I-C,I-D,其质量指标如下:
I-A级改性沥青质量标准
项目
单位
JTGF40-2004质量指标
试验方法
针入度(100g,5s,25℃)
0.1mm
>100
GB/T4509
针入度指数PI
>-1.2
软化点

>45
GB/T4507
延度(5℃,5cm/min)
<1.0
>60
>15
GB/T5304
GB/T4509
GB/T4508
重交沥青质量标准
规格及测试条件
AH-70
AH-90
AH-110
比重, at25℃
Min.1.01
Min.1.01
针入度,25℃,100g,5sec.
60-80
80-100
100-120
延度,15℃,cm
Min.150
Min.150
Min.100
GB/T4508
运动粘度(135℃)
Pa.s
<3
SH/T0654
溶解度(三氯乙烯)
%
>99
GB/T11148
闪点(开口杯)

>230
GB/T267
离析,软化点差

<2.5
JTJ/T0660
弹性恢复(25℃)
%
>75
JTJ/T0661
RTFOT后残留物
质量损失
针入度比
延度(5℃,5cm/min)
%
%
cm
%
%
cm
<1.0
>60
>20
GB/T5304
GB/T4509
GB/T4508
I-D级改性沥青质量标准
项目
单位
JTGF40-2004质量指标
试验方法
针入度(100g,5s,25℃)
0.1mm
40-60
GB/T4509
针入度指数PI
>0
软化点

>60
GB/T4507
延度(5℃,5cm/min)
cm
>20
>40
GB/T4508
运动粘度(135℃)
Pa.s
<3
SH/T0654
溶解度(三氯乙烯)
%
>99
GB/T11148
闪点(开口杯)

>230
GB/T267
离析,软化点差

<2.5
JTJ/T0660
弹性恢复(25℃)
%
>60
JTJ/T0661
RTFOT后残留物
质量损失
针入度比
延度(5℃,5cm/min)
cm>50GB/源自4508运动粘度(135℃)
Pa.s
<3
SH/T0654
溶解度(三氯乙烯)
%
>99
GB/T11148
闪点(开口杯)

>230
GB/T267
离析,软化点差

<2.5
JTJ/T0660
弹性恢复(25℃)
%
>55
JTJ/T0661
RTFOT后残留物
质量损失
针入度比
延度(5℃,5cm/min)
Min.100
Min.100
Min.100
延度,25℃,cm
Min.150
Min.150
Min.100
含蜡量,wt%
Max.2.0
Max.2.0
Max.2.0
闪点,COC℃
Min.275
Min.275
Min.232
溶解度,C2HCI3,wt%
Min.99
Min.99
Min.99
%
%
cm
<1.0
>55
>25
GB/T5304
GB/T4509
GB/T4508
I-C级改性沥青质量标准
项目
单位
JTGF40-2004质量指标
试验方法
针入度(100g,5s,25℃)
0.1mm
60-80
GB/T4509
针入度指数PI
>-0.4
软化点

>55
GB/T4507
延度(5℃,5cm/min)
cm
%
%
cm
<1.0
>50
>30
GB/T5304
GB/T4509
GB/T4508
I-B级改性沥青质量标准
项目
单位
JTGF40-2004质量指标
试验方法
针入度(100g,5s,25℃)
0.1mm
80-100
GB/T4509
针入度指数PI
>-0.8
软化点

>50
GB/T4507
延度(5℃,5cm/min)
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