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儿歌
端午节简短儿歌童谣

端午节简短儿歌童谣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庆祝。
这个节日有很多的传说和传统,其中最有名的是关于屈原的故事。
人们在这个节日里有很多的习俗和活动,比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和穿五色线等等。
除了这些有趣的活动之外,端午节还有很多的儿歌童谣。
这些歌谣往往是传统的民间歌曲,它们讲述了端午节的故事和传统,帮助儿童了解中国的文化以及这个节日的特别之处。
在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简短且有趣的端午节童谣,希望能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传统节日。
1. 端午节,龙舟赛,我们奋力划桨来比赛,鼓声敲得震天响,加油,加油,我们要赢!这首歌谣讲述了端午节最受欢迎的比赛之一:赛龙舟。
龙舟比赛是端午节最典型的活动之一,也是许多人最喜欢的部分。
这首歌谣就是用来歌颂这个活动,并鼓励孩子们加油努力。
2. 艾草香,五色线,这是端午节,我们快来看。
粽子包得又大又饱,出门看龙舟,别忘了还有吃糯。
这首歌谣讲述了端午节的一些传统习俗,比如挂艾草和穿五色线。
挂艾草是端午节的一个重要习俗,人们相信它能够驱走疾病和恶鬼。
穿五色线也是一个传统的活动,孩子们经常会穿上五彩的线来保佑自己。
此外,粽子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
3. 屈原讲故事,五夫人捞草鱼,汉代军人出征战,龙舟比赛奋勇斗。
这首歌谣简要地介绍了端午节背后的故事。
屈原是端午节的主人公,人们相信他是时俗精灵,可以为人们带来好运和幸福。
此外,歌谣中也提到了五夫人和军人出征的故事,这些都是端午节传统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歌谣短小精悍,简单易懂,非常适合用来向孩子们介绍端午节和中国的传统文化。
通过唱歌谣,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节日的故事和传统,也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希望这些童谣能够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端午节体验。
端午节的儿歌歌词

端午节的儿歌歌词端午节的儿歌歌词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节日。
它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以及中国人民抵御外敌入侵的英雄故事。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热烈庆祝,也会唱一些传统的儿歌,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这些经典的歌曲吧。
一、《艾叶儿》艾叶儿,艾叶儿,蒿草根儿长。
五月五日天气晴,我去采艾叶。
要用刀,要用刀,不然妈妈怪。
《艾叶儿》是端午节最经典的歌曲之一,歌曲传唱至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成为了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艾叶儿》这首歌是为了纪念屈原,祭拜祖先和神明而唱的,所以歌词中有“采艾叶”等习俗。
艾叶象征着清洁和神圣,人们在端午节还喜欢用艾叶制作香袋,用来驱邪避疫。
二、《打铁古渡头》打铁古渡头,放下小船摆渡舟。
岸上叫卖鲜艾叶,岸边划船个个愁。
《打铁古渡头》这首歌,是由一位名叫沈小黎的女诗人创作的。
歌曲主要讲述的是在端午节前夕,人们在打铁古渡口摆渡,为了纪念屈原,祭拜祖先和神明而走上摆渡的船只。
岸上人们兜售着鲜艾叶,地方特色食品粽子也传唱至今。
歌曲旋律欢快,动感十足,一听就让人感受到了端午节的热闹氛围。
三、《儿童舞蹈》儿童舞蹈,五彩缤纷,荷塘水波舞腰肢。
龙舟摇曳,震耳欲聋,吓得鱼儿惊慌失措。
《儿童舞蹈》这首歌,是端午节活动中少儿群体最喜欢的一首歌曲之一,歌曲旋律轻快明快,歌词富有悠久的文化底蕴。
在歌曲中大家所唱的“五彩缤纷”是指各种各样的龙舟和彩带,而“荷塘水波”是指端午节赛龙舟的舞台。
这首歌曲周围充满了快乐和欢乐的气氛,时常在校园的表演和各个地方的庆祝活动中演唱着。
四、《粽子歌》荷花池边,有间小舫,里公公坐着烤大粽。
蒸着粽子香气浓,四方来客人显功。
《粽子歌》这首歌,是一首色彩鲜艳的歌曲,充满了端午节的气氛。
在歌曲中主要讲述了一个老人制作粽子的故事。
在端午节期间,粽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主食,这道食品有着很多种口味和品质,而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制作粽子的方法和习俗,从而更加深入人心的庆祝这个节日。
端午节的十首儿歌童谣

端午节的十首儿歌童谣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
在这一天,人们会观赛龙舟比赛,吃粽子,挂艾叶,赛高跷,为屈原诗诵丧失的爱国诗人默哀。
儿童也会在这一天唱儿歌童谣来庆祝节日的到来。
下面是十首生动有趣的端午节儿歌童谣。
1.《欢乐的端午节》五月的阳光明媚,欢乐的端午节又来临。
放线锤作响声,插起雄黄挂艾香。
2.《粽子好吃又好玩》五月初五粽子香,包着糯米肉丁长。
朱红丝线系粽蒲,小朋友吃个乐融融。
3.《赛龙舟》五月端午赛龙舟,划桨加油快如箭。
领先一步胜利在望,咱们的队伍永不散。
4.《艾叶香香》端午节来挂艾叶,空气中充溢着香味。
艾叶清凉消暑日,它还能驱邪蓄吉。
5.《高跷比赛》五月端午踩高跷,大家腿力不容小瞧。
站得高高笑嘻嘻,小伙伴们快乐无疆。
6.《屈原忧国忧民》屈原是个伟大诗人,忧国忧民心似铁。
忠诚爱国永不变,我们要铭记他的名。
7.《端午节的传说》屈原放逐江湖中,乌江悲怆哭泣红。
为救国家投江死,端午传说家喻户晓。
8.《风雨赛龙舟》端午节赛龙舟,风云变幻如神州。
劲风狂雨来助阵,大家团结勇气修。
9.《吃出快乐》粽子香甜又好吃,吃了能把忧愁吹。
家家户户同欢笑,端午佳节真美好。
10.《端午佳节》端午佳节天地宽,呼朋唤友开心玩。
让我们放飞快乐,五月初五不容迟。
端午节的十首儿歌童谣,既是对端午节的庆祝表达,也是对屈原的纪念与敬仰。
这些儿歌童谣生动有趣,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在唱儿歌童谣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跳舞、表演,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表现力,更好地体验节日的喜庆氛围。
同时,这些儿歌童谣也通过诗歌表达了挚爱祖国、忠诚爱国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通过唱儿歌童谣,端午节成为了一个充满欢乐与教育的节日,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儿歌端午节的歌曲简谱

儿歌端午节的歌曲简谱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这一天起源于中国古代,据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在这一天,一些传统的习俗和活动仍然保留着,如吃粽子、赛龙舟和挂艾叶等。
另外,儿童们也非常喜欢庆祝这个节日,他们会欢唱一些关于端午节的歌曲,下面我们介绍几首常见的端午节儿歌和简谱。
一. 龙船儿歌《龙船儿歌》是端午节最经典的儿歌之一,是讲述了人们在端午节日里划龙船比赛的场面,这首歌的旋律优美。
简谱如下:儿歌的前半部分:1 3 3 4 3 2 1 1 3 3 4 3 2 11 3 3 4 32 1 13 34 3 2 1 儿歌的后半部分:3 2 1 3 3 45 56 5 4 3 2 1 3 3 4 3 2 1二. 粽子儿歌《粽子儿歌》是一首非常简单易学的端午节儿歌,讲述了制作粽子的过程。
这首儿歌的旋律优美,适合儿童跟唱。
简谱如下:儿歌的前半部分:1 1 5 5 3 3 2 21 1 5 5 3 32 2 儿歌的后半部分:3 3 5 5 6 6 53 3 2 2 1三. 艾叶儿歌《艾叶儿歌》记录了人们在端午节期间所做的艾叶这种植物,因为艾叶有清香和驱邪的功能,所以在端午节会挂上艾叶饰品。
儿歌的旋律轻松愉快,显然适合儿童。
简谱如下:儿歌的前半部分:3 3 3 4 5 5 6 7 7 76 6 6 5 5 5 4 3 3 3 儿歌的后半部分:4 4 5 6 5 4 34 456 5 4 3四. 屈原儿歌《屈原儿歌》是端午节的一首经典歌曲,它向我们介绍了端午节的历史。
这首歌的旋律悠扬,令人难忘。
简谱如下:儿歌的前半部分:1 1 2 3 3 2 17 7 6 5 5 6 7 儿歌的后半部分:2 2 3 5 3 2 17 7 6 5 6 7以上歌曲都是端午节的常见儿歌,它们节日气氛浓厚,旋律轻快,非常适合孩子们跟唱和表演。
学会这些简谱后,你可以选择用吉他、钢琴或其他乐器来演奏它们。
让我们一起和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童谣儿歌

关于端午节的童谣儿歌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节日。
以下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童谣儿歌:
《真心献给你的端午节》
扬起五彩龙舟帆,
大河小溪都悦然。
红绿蓝,五颜六色看不休,
粽子飘香满家团圆。
真心献给你的端午节,
开怀笑语,幸福永在身边。
小朋友们,快来赛龙舟,
手牵手,一起努力划桨桨。
晃来晃去,竞技好玩有趣,
勇往直前,精神永远青春。
真心献给你的端午节,
开怀笑语,幸福永在身边。
端午节里,粽子香飘溢,
糯米饭团,甜蜜口中保存。
酷暑蒸熟,清凉又开胃,
战胜困苦,传统文化流传。
真心献给你的端午节,
开怀笑语,幸福永在身边。
端午节来到,关爱亲人心,
传递温暖,一家人庆团圆。
真心献给你的端午节,
开怀笑语,幸福永在身边。
这首童谣希望能够带给孩子们对端午节的欢乐和快乐,让他们了解并参与到这个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
端午节的顺口溜儿歌简单一点

端午节的顺口溜儿歌简单一点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我国民间最受欢迎的传统节庆之一。
特别是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端午节的活动和庆祝更是热闹非凡。
而在庆祝和欢度端午节的时候,那么一些顺口溜儿歌都是一定要的。
顺口溜儿歌是一种简单好记,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表达方式,形式各异,表达的主题五花八门。
那么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短小的歌曲热烈欢庆。
以下是几首比较简单的端午节顺口溜儿歌,大家可以抢先背起来:
一根麻绳,扭成了粽子,艾叶包着肉馅,嚼一口,好香甜。
五毒之中蛇最毒,五月蛇草请蛇神,神赐龙舟抢粽子,粽子香鲜好吃哩。
五颜六色五彩线,肉素粽子样样鲜,粽子皮薄馅儿多,顺口溜唱给你听。
端午节快乐、粽子香甜,龙舟比赛、紧张刺激,踏浪追浪、英勇加油,一派热闹气氛。
端午多好啊,龙舟比赛跟着跑。
手里托着粽子,下午享受一个假。
端午节啊端午节,大人小孩都在等。
玩具气球,好吃的佳肴,多少人期待无比。
龙舟起航欢声笑,荷花盖顶夏清凉。
甜香粽子人人嚼,端午节气氛非常好。
粽子彩美香味佳,准备好了去邀它。
龙舟比赛速度永无敌,我们喊加油顶到底。
以上这些顺口溜儿歌既易于记忆,有些也带有相应的节日知识,让人在欢庆佳节的时候能够畅快的玩耍和娱乐。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体现着浓厚的文化和民俗特色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班端午节儿歌或童谣

大班端午节儿歌或童谣大班端午节儿歌或童谣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据说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因此也被称为“五月节”。
这个节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其中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等等。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和感受这个传统节日,大班老师可以教唱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或童谣,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歌声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来龙去脉。
一、《粽子歌》粽子里有糯米香,外面裹着嫩香肠。
用荷叶裹成三角形,煮熟了就是端午粽。
这首儿歌是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一个重要食品——粽子。
粽子是一种传统的食物,既可以蒸也可以煮,口感和香味都非常好。
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会制作粽子,然后和家人一起欢度佳节。
二、《赛龙舟》五月初五,是端午。
孩子们都要赛龙舟。
摇摇橹,划划船。
速度快,龙头带风。
同舟共进一片心,让龙舟飞快前。
赛龙舟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传统活动之一。
这首儿歌引导孩子们了解龙舟比赛的基本规则和童趣,让他们在音乐的律动中体验龙舟竞渡的乐趣。
三、《挂艾草》正月挂对联,端午挂艾草。
说是驱邪避恶,不让瘟疫到家。
这首儿歌主要讲述了端午节的一种传统风俗——挂艾草。
端午节时,人们会挂上一些被称为“五毒”的香草或艾草,寓意着驱赶瘟疫、健康平安。
老师可以利用这首儿歌的节奏和韵律来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个传统风俗的深层意义。
四、《佩香囊》五月五日端阳节,佩香囊,清香未歇。
盛满芳香香袋内,瘟疫远去,幸福到家。
佩香囊是一种端午节的习俗,人们会在香囊里放入一些芳香物质,代表着祈愿平安健康。
这首儿歌生动地描述了佩香囊的制作过程和各种芳香物质的功效,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并增强文化自信。
总之,端午节儿歌和童谣既富有趣味性又具有教育意义,能够为孩子们带来愉快的音乐体验,同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全面素质。
大班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和学习程度,适当选择一些简单有趣、节奏鲜明的端午节歌曲,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愉悦的学习和游戏的环境。
写端午节的儿歌

写端午节的儿歌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也叫“端阳节”、“午日节”等。
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里,人们有许多的庆祝方式,其中之一就是唱端午节的儿歌。
端午节的儿歌是表达人们对这个节日的热爱、祝福和期待,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经典的端午节儿歌吧!
一、《蒲公英》
小蒲公英,长地草中间,飘来飘去,像跳舞的姑娘。
五月初五,男儿踏青,女儿香包,小孩儿蒲公英。
二、《五彩绸缎》
五彩绸缎照,五彩船儿过,小小姑娘背,九条彩绸腰。
五彩绸缎船,在水中漂啊漂,五彩船儿照,小儿跑啊跑。
三、《龙船调》
小小龙船一只鱼,载着荷花漂荡去。
良辰美景三五处,人笑声高端阳舞。
四、《香囊儿调》
夹杂着冥符字。
五彩细丝做成的香袋儿,香烟丝香沁人心。
五、《荷花调》
荷花荷花开,绿荫长长在。
东风吹到了,花瓣飞几圈。
六、《荷经调》
芦酒香,荷花香,庆端阳节。
男儿跳马,女儿下棋,儿童鼓舞着声音。
七、《端午节》
阖家欢乐庆端午,五彩彩带系篷楼。
舞龙舞狮威风凛,爆竹声声喜气香。
八、《端午入乐》
端午佳节饮雄黄,掌中舞狮领翰林。
佳酿美酒花团锦,中元节日日芬芳。
以上就是几首比较经典的端午节儿歌,不同的词曲风格,道出了人们对这个节日的憧憬和热爱。
端午节的儿歌不仅是唱歌和玩耍的乐趣,更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将这些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她变得更加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的儿歌
篇一:端午节传说来历儿歌习俗
端午节来历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端午节的儿歌)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端午节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端午节儿歌
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篇二:跟端午节有关的儿歌
一
五月五,是端阳;
龙船双双闹长江;
两边坐着划船手;
中间坐着打鼓郎;
咚咚锵;咚咚锵;
咚咚咚咚锵。
二
五月五,是端午,
背个竹篓入山谷;
溪边百草香,
最香是菖蒲。
三
香包
香包高高门前舞,
驱邪气,防五毒,
高高兴兴过端午。
四
雄黄酒,洒庭户,
小孩头上画老虎。
一,二,三,四,五,
家家户户过端午。
另外:端午节的别称:女儿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
家长们也可以上网搜一搜,还有很多!
篇三:端午节儿歌
端午节儿歌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图解端午节日,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
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自2008年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
端午花
端午花,红又红,
摘朵鲜花送金龙。
端阳,端阳,
粽子粽,
拿个粽子塞龙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