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好习惯的150个成长故事
习惯养成的故事

习惯养成的故事小时候,我总是听长辈们说,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了他的一生。
当时并没有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直到长大后才慢慢领悟到习惯对人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习惯养成的故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故事一,早起的习惯。
小时候,我是一个爱睡懒觉的孩子,每天早上总是被妈妈叫醒才肯起床。
直到有一天,我听到一位成功人士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我开始意识到早起的重要性。
于是,我下定决心养成早起的习惯。
起初很难,但我坚持不懈,每天都按时起床,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更好,学习和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了。
久而久之,早起变成了我的一种习惯,也成就了我的一些小小成功。
故事二,坚持锻炼的习惯。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由于课业繁重,我很少有时间去锻炼身体。
后来,我意识到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基础,于是我开始每天坚持锻炼身体。
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迟锻炼的时间,但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坚持才能养成习惯。
于是,我每天都按时去跑步、健身,不论是多忙,也不论天气多糟糕。
慢慢地,锻炼身体变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的身体也变得更加健康,精力更加充沛。
故事三,读书的习惯。
从小,我就喜欢读书,但直到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一位成功人士说,“读书是最好的投资。
”我开始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于是,我下定决心每天至少读一小时书。
刚开始时,我总是被琐事打扰,很难集中精力阅读,但我告诉自己,只有静心读书,才能有所收获。
于是,我每天晚上都抽出一段时间,静心阅读。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知识面变得更加广泛,思维也更加开阔,读书也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种享受。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坚持的。
但是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它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甚至决定我们的一生。
因此,让我们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它们成为我们成功的基石。
养成好习惯童话故事_让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童话故事

养成好习惯童话故事_让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童话故事有趣味的童话故事深受学生的喜爱,对他们养成好习惯也是有帮助的,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养成好习惯童话故事。
养成好习惯童话故事:不爱刷牙的小狮子小狮子不讲卫生,不爱刷牙,他的嘴巴越来越臭。
有一天,小狮子来找小熊玩,他刚开口说:“小熊,我——”话还没说完呢,只听小熊说了句:“什么味儿!”接着,“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小兔,我们——” 小狮子看了小兔走过来,想和他一起玩。
可他话还没说完呢,小兔头晕晕地说了包:“好臭!”接着,也“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小狮子呆呆地看着,不久,小象甩着鼻子走过来,小狮子张开嘴巴,对小象说:“小象,我们来玩——”“好难闻的气味!啊。
啊。
啊嚏!”小象打了个大喷嚏,接着,也摇摇晃晃地倒在了地上。
小狮子没有找到一个朋友玩,他闷闷不乐地回到家。
这时,他看到出远门的爸爸回来了,小狮子张嘴巴,高兴地喊:“爸爸!”爸爸突然把鼻子捂住,向后退。
他对小狮子说:“天哪,你多久没刷牙了?”小狮子挠挠脖子上的毛,不好意思地说:“好像。
好像两个星期。
”爸爸急忙给小狮子找出牙刷和牙膏,让他仔细刷牙。
不一会儿,小狮子把牙齿刷干净了,他的嘴巴一点都不臭了。
小狮子把今天的经历说给爸爸听。
“宝贝,以后你一定要早晚按时刷牙,不然,嘴巴臭臭的,小伙伴都不爱和你玩啊!”爸爸对小狮子说。
小狮子听了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小狮子每天都按时刷牙,小伙伴们再也没有被他熏到了!养成好习惯童话故事:不爱运动的小白鹤清清的小河边,住着一只美丽的小白鹤。
小白鹤有个坏毛病——不爱盍运动,连多走几步路都觉得累!有一天,河边跑来一群小鸭子,他们迈着整齐的步子跑步。
“小白鹤,来和我们一起跑步吧!”一只小鸭说。
“跑步多累呀,我不去!”小白鹤摇摇头。
小白鹤站在河边休息,不一会儿,几只小兔蹦蹦跳跳走来了,她们拿出一条长绳,摇一摇,跳一跳,玩得可开心了!“小白鹤,来和我们一起玩吧!多运动,身体棒!”一只小兔笑着邀请她。
好习惯小故事

好习惯小故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律能力,培养积极的心态,甚至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
今天,我想分享一些关于好习惯的小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故事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从前,有一只小鸟,它每天早早地起床,飞到田野上觅食。
它发现,每天清晨,田野上的虫子最为活跃,所以它总是能够轻松地找到美味的食物。
久而久之,这只小鸟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并且在日后的生活中也受益匪浅。
故事二,勤俭节约的小松鼠。
有一只小松鼠,它非常勤俭节约,从不浪费任何一粒果实。
每当它找到食物时,总是先把它们储藏起来,然后再慢慢地享用。
有一年,天气异常干旱,果实稀缺,其他松鼠都挨饿了,而这只勤俭节约的小松鼠却因为储存了足够的食物而安然度过了难关。
故事三,坚持锻炼的小兔子。
有一只小兔子,它每天都坚持跳绳锻炼。
虽然开始的时候觉得
很辛苦,但它坚持不懈,每天都在田野上跳绳。
慢慢地,它发现自
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健康,体力也越来越充沛。
后来,当其他小动
物需要它帮助的时候,它总是能够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以上这些小故事告诉我们,好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无论是早起、勤俭节约还是坚持锻炼,都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因此,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养成好习惯,让它们成为我们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坚持下去,我们才能够收获更多的成果,让
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愿我们都能够成为有好习惯的人,过上
幸福健康的生活!。
童话故事用礼仪和习惯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童话故事用礼仪和习惯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童话故事:用礼仪和习惯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故事一:《好心的小动物》从前,有一片美丽的森林,里面住着各种可爱的小动物。
它们彼此友善,乐于助人,因为它们从小被教导要懂得礼仪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天,小青蛙掉进了湖水里,它害怕得无法自救。
这时,小兔子看见了它的困境,立刻跳下山坡,帮助小青蛙爬上了岸边。
小青蛙非常感激地对小兔子说谢谢,并表示以后要向小兔子学习友善和乐于助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礼仪和习惯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学会感谢他人,乐于帮助他人,是一种基本的礼貌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故事二:《守时的小鸟》在一个大树上,住着一只名叫小鸟的小动物。
小鸟非常喜欢早晨的阳光,它喜欢在第一缕阳光照射到树上时开始自己的一天。
一天清晨,小鸟睡过头了,错过了第一缕阳光。
它非常生气和沮丧,决定从今天开始学会守时,不再错过美好的时刻。
从那天起,每天清晨,小鸟都会早早地醒来,等待那温暖的阳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培养良好的习惯,如守时,是为孩子打下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守时的习惯不仅可以使孩子更好地安排时间,也可以让他们珍惜每一刻、不轻易错过重要的机会。
故事三:《分享的小熊》森林里有一只心灵手巧的小熊,它非常擅长制作美味的果酱。
每当有其他小动物来拜访它时,小熊总是乐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果酱。
有一天,小熊的果酱被大风吹散了。
小熊趁着寻找果酱的机会,教育其他小动物要学会分享,因为分享是展示友善和乐于助人的行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礼仪与习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只有当孩子从小学会分享,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建立友谊,互相帮助,并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论:通过童话故事,可以有效地用礼仪和习惯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这些故事不仅教育孩子要懂得感谢、帮助他人,还教导他们守时、分享和友善。
这些行为习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素质,也是他们与社会互动的基础。
培养孩子正确习惯的好故事

培养孩子正确习惯的好故事
1、毛毛虫的勤奋
有一只叫毛毛虫的小虫子,它身上有着一只可爱的小脑袋,双眼睁开着,精力旺盛,每天都有满满的活力。
毛毛虫喜欢学习,每天早上醒来就会先做一些简单的动作,然后就开始学习。
它每天早上八点钟会去花园里,看看花草树木,学习它们有多么美丽。
它每天晚上九点钟会去河边,看看小鱼和小虾如何游动,学习它们有多么活泼。
毛毛虫每天都会认真学习,从不拖延,而且它的成绩也很棒,每次考试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它的同学们都很羡慕,但毛毛虫从不沾沾自喜,它只是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把每一分钟都用在学习上。
2、蚂蚁的勤奋
有一只叫蚂蚁的小虫子,它虽然体型很小,但它的勤奋却是无与伦比的。
每天早晨,蚂蚁就会起来,去收集食物,它会把找到的食物放在口袋里,然后一步步地走回家。
它用尽全力,把食物搬回家,尽管路途遥远,但它从不放弃。
它的家人看到它的勤奋,都会为它鼓掌,把它当成家里的小英雄。
蚂蚁的勤奋让它的家人很开心,它的行为也给周围的小动物们树立了榜样,让他们学会从小事做起,勤奋努力,做一个勤奋的好小虫子。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故事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故事故事1: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
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故事2: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我们都知道叫加加林。
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整齐地把鞋脱下来了。
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
他想:只有把这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
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
故事3:鲁迅“爱书”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养成了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每次看书,他总是先洗手,一旦发现书脏了,就小心地把它擦干净;他还学会了钉书、补书的本领,备有一套工具,如发现书有破损,便及时细心整理、修补,使之面貌一新。
故事4:悬梁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是“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儿童习惯故事

儿童习惯故事
故事一,小猫学习自律。
从前,有一只叫做小花的小猫,她非常喜欢玩耍,每天都玩得不亦乐乎,但是
她总是忘记吃饭和睡觉。
有一天,小花的妈妈对她说,“小花,你要学会自律,按时吃饭和睡觉,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小花听了妈妈的话后,开始努力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她每天都按时吃饭和睡觉,慢慢地变得更加健康和快乐。
故事二,小鸟学会分享。
在一片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群快乐的小鸟。
有一天,小鸟们发现了一棵结满
果实的大树,它们非常高兴,争先恐后地飞到树上享用美味的果实。
可是,有一只叫做小妮的小鸟却没有飞到树上,她看到其他小鸟都在享用果实,心生嫉妒。
后来,小妮明白了分享的重要性,她开始和其他小鸟一起分享食物,她们变得更加团结和快乐。
故事三,小熊学习勤奋。
有一只叫做小强的小熊,他非常懒惰,总是不愿意动手做事情。
小强的妈妈对
他说,“孩子,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小强听了妈妈的话后,开始努力学习和劳动,他每天都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慢慢地变得更加勤奋和自信。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家长们
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加顺利和快乐。
希望这些故事能够给家长们一些启发,让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儿童习惯故事

儿童习惯故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而故事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适合儿童的习惯故事,希望能够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故事一,勤俭节约。
从小,小明的妈妈就教育他要勤俭节约。
小明每次拿到零花钱都会分一部分存起来,一部分用来买自己喜欢的小玩具,还有一部分用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有一次,小明看到一个乞丐,他主动把自己的零花钱给了乞丐。
妈妈知道后很感动,奖励了小明一个大大的拥抱。
小明知道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也懂得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故事二,爱护动物。
小花是一个非常喜爱小动物的女孩,她经常在家附近的小公园里喂食小鸟。
有一次,她在公园里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松鼠,她把小松鼠带回家,用温暖的毛毯给它盖住,然后给它喂食。
小松鼠在小花的精心照料下很快就康复了。
小花知道爱护动物的重要性,她决定以后要更加爱护动物,不再捕捉它们。
故事三,尊敬长辈。
小明的爷爷奶奶年纪都很大了,走起路来也很慢。
小明每次看到爷爷奶奶走路都会主动伸出手来扶他们一把。
有一次,小明的爷爷奶奶生病了,小明主动帮忙照顾他们,煮粥、送药、陪他们聊天。
爷爷奶奶非常感动,他们告诉小明,尊敬长辈是应该的,也是一种美德。
故事四,勇敢正义。
小杰是一个非常勇敢的男孩,他总是在看到不公正的事情时,会挺身而出,为弱者发声。
有一次,小杰看到有一个小女孩被几个大男孩欺负,他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帮助了小女孩。
小女孩非常感激小杰,她告诉小杰,勇敢正义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种责任。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家长们可以通过这些故事,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品德
----读《培养孩子好习惯的150个成长故事》有感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这应该是一本给孩子看的书,但是看完之后,发现作为教师、作为成人,这本书对于我们来讲也是受用匪浅的。
这本书中精选了150个有助于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成长故事,编者的主要意图是告诉家长,小学时期是各种习惯逐渐养成的关键阶段,此时养成好习惯可以让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充满欢乐,能为成长之路打下良好的根基。
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寓言:有一个人正在沙漠里走,突然一个声音对他说:“捡一些卵石放在你的口袋里吧。
”这个人弯腰捡了把卵石放进口袋。
第二天,当他将手伸进口袋时,他惊奇的发现口袋里放的不是卵石,而是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
他感到非常高兴,不一会儿,他又感到非常后悔。
他高兴的是自己拿了一些卵石,后悔的是自己没有多拿一些。
我想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概也是这样,也许当我们发现孩子长大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情感:既高兴给了他们一些知识、教育,又后悔没有给与更多的。
所以我们在看过书后,我们想一想应该趁孩子小的时候要给孩子哪些教育。
其实,古人也早就知道了对孩子进行习惯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早在史前时期,幼小儿童就跟在妇女身边接受不同的劳动教育。
从西周开始,幼儿教育就被极为重视了。
“蚤(早)喻教”i即提出了尽早实施教育的观点。
甚至提到了进行胎教的看法,而且说到要使幼儿出生后就能:“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
柏拉图也在《理想国》中表明:“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型式,就能塑成什么型式。
”
那么,让我们来分享一下其中的几段故事,来体会一下其中的意味吧:
《刺猬取暖》:“在一个飘雪的冬日,森林中有十几只刺猬冻得发抖。
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的靠在一起,却因为忍受不了彼此的长刺,很快就各自跑开了。
可是天气实在太冷,它们又想要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的刺痛又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
就这样反反复复的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在受冻与受刺两种痛苦之间挣扎。
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一个适中的距离,可以相互取暖而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其实,我们都知道距离产生美的道理,但是往往碰到自己的事情就忘了这个,不论是什么人,也不能去刺伤别人,而要给他人一个足够的空间,如果是对至亲至爱的人,就更要这样,因为总是深爱的人伤害才会最深。
在受伤
害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失去理智,自己想冷静下来,换个角度,才能换来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明确的目标》:“一匹老马跟随玄藏大师历尽艰辛从印度取经回来,它把它的见闻告诉好友驴子,驴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
’老马说:‘其实,我们路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我们始终如一的朝那个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却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是阿,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才会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也就是有了动力。
但愿我们能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有远大理想、有抱负的栋梁,而不是像驴子那样只会转圈。
这本书中还有好几个这样的教育孩子有美好理想的故事。
我想每一个故事带给我们的触动都是不小的,有一个孩子被老师评价为不切实际,但他正是带着梦想,最终努力成为了他目标中的牧场主。
我们一定要给孩子这样的信念:有梦才会有希望,一定按照自己的目标勇敢地走下去!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都投入到他的教育事业中,他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ii;“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iii,意思就是人在生下来时的本性是很接近的,教育和学习使得人后来的差距较大;人的聪明才智并不是生来就有,主要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
孔子肯定了教育在人的成长中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也大大地推动了教育在中国古代的发展。
英国作家查·艾霍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因此,作为父母,作为教师,我们确实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到底要把我们的孩子们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i贾谊
ii《论语·阳货》
iii《论语·季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