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8春《国际经济学》第五章到第八章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第八章 贸易保护的依据
第一节 最佳关税论 第二节 幼稚产业保护政策 第三节 凯恩斯的贸易保护观点 第四节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6/13/2020 7:06:57 AM 1
本章概述
贸易保护主义观点可划分为两类:
一类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认为在某种情形下,贸 易保护可提高本国现在或未来的福利,如最佳关税论、 幼稚产业保护论等;
福利增加;当e<(b+d)时,本国福利则会减少。 所以,在大国情形下,关税的净福利效应不确定, 它取决于贸易条件效应与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两种 效应之和。
6/13/2020 7:06:57 AM 6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某种产品的出口供给弹性决 定于对该产品出口到的征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当出口国厂商对进口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大时,该 厂商对进口国的产品供给弹性就较小;反之,厂商对 该产品的供给弹性就大。
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图形
P
S
Pt PW
a
A
B
b
E
c F
d
G
Pw′
e HI
t D
O
Q1 Q3
Q4
Q2
Q
6/13/2020 7:06:57 AM
图8—2 关税的贸易条件(大国)
5
大国情形 由图可知。关税的净福利效应 = 生产者福利增加 -消费者福利损失+政府财政收入= a-(a+b+c+d)
+(c+e)= e-(b+d)。当e>(b+d)时,本国
1、关于保护对象的选择。李斯特认为,只应 以工业为保护对象,不应该保护农业。工业中, 保护的重点又是那些重要工业部门,对于较为 次要的奢侈品和对国内工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 用的复杂机器的输入,则应采取低保护政策。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第二节 产品周期理论 与技术差异类似,技术变化也是国际贸易的 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即所谓的技术差异的动态 因素。从这一角度出发,一些有关技术变革与 国际贸易的理论产生出来。其中,由经济学家 维农(Raymond Vernon)首次提出的产品周期 理论,就是关于技术变化在国际贸易中作用的 一个重要理论。
3. 结论: . 结论: (1) 重叠需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独立条 件。 (2) 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则由于 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 断地出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中 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
4. 关于重叠需求理论的意义及其适用性 . (1) 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的角度阐述了部门内发贸易 发展的原因,因而是对古典贸易理论的补充。 (2) 林德的重叠需求理论对于解释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迅速发展的发达国家间,特别是产业内贸易做出了巨大 贡献。 (3) 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各有其不同的适用 适用 范围。概括而言,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 范围 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 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产业间贸易 trade),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 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 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Intra -industry 产业内贸易 trade),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需求、 第五章 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本章简介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入一 个相对平缓时期,要素禀赋理论已经日臻完善,在国际贸 易理论中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但这些理论在对贸易问题 的解释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无论是古典贸易理论,还是要素禀赋理论,都是从 供给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基础,即从技术差异、要素禀 赋差异等供给方面的因素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决定,而关于 需求方面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决定作用则并未涉及。 2. 基于生产理论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比较注重于静 态分析,总是假设供给方面条件一成不变。而现实中,这 些国际贸易的重要决定因素总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停地 演变,有鉴于此,一些学者脱离贸易理论发展的“主航 道”,从其他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新基础。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Figure 5-3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Trade in the Standard Model
§1 A Standard Model of a Trading Economy
If the relative price of cloth, PC/PF , increases, the economy’s consumption choice shifts from D1 to D2. The move from D1 to D2 reflects two effects: Income effect Substitution effect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income effect will be so strong that when PC/PF rises, consumption of both goods actually rises, while the ratio of cloth consumption to food consumption falls.
§1 A Standard Model of a Trading Economy
Determining Relative Prices
Suppose that the world economy consists of two countries To determine PC/PF , one must find the intersection of world relative supply of cloth and world relative demand.
分析
由于中国对发达国家的贸易在中国总体对外贸易中占 主导地位,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条件指数的走势就主 导了中国总体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

05《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05《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一、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二、短期与长期的比较 本章总结
End
11
一、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一)
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国出口部门特 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相竞 争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而对可 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影响则不 确定。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是 否提高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消费结构。
End
6
三、特定要素模型的均衡解
WX
VMP′LX 图5—1 VMPLY F WY
VMPLX
WF W′ W OX LX
E′
E
W′ W OY End
7
L
L′
LY
特定要素模型的说明(一)
上图是一个上端开口的埃基沃斯方框。方框 底边的长度表示劳动总量L,其他两边分别表 示X、Y部门中的劳动价格或报酬。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两个部门的要素报酬分 别为: wX = PX×MPLX, rX = PX×MPKX wY = PY×MPLY, rY = PY×MPKY
End
4
二、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假设
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结构与要素禀赋理论相比, 除了关于要素流动的假设条件不同外,其他方面 基本相同。由于本章的目的主要是解释短期内国 际贸易对一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所以,这里仅以 一国为例,模型不涉及其他国家。模型的基本假 设包括: (1)X、Y两种产品生产都使用资本和劳动; (2)规模收益不变; (3)劳动是同质的,可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 动;
End
13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三)
(一)劳动实际报酬的变化
由于两个部门的资本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当PX上 升导致X部门的劳动投入量增加时,X部门的边际劳动 生产率将下降,而Y部门由于劳动投入量减少,边际劳 动生产率则上升。这意味着w/PX下降,w/PY上升。也 就是说,贸易后该国的工资水平将提高,但提高的幅 度小于X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所以,对于劳动者来说, 若其全部收入均来自于工资,则其实际收入水平在贸 易后是否提高取决于其消费结构。如果劳动者的消费 偏好于X商品,则其实际生活水平可能会下降;如果劳 动者的消费偏好于Y商品,则其实际生活水平可能上升。 End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P
0
yA
y
图5.1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各国主要围绕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进行生 产,同时兼顾需求结构中其他产品的生产。 为了适应本国代表 q P 性需求和其他产品 H F G B 需求,厂商不断扩 大生产,以至产出 D A E 数量大于本国需求 数量的产品。这样 C 就出现了要求出口 的愿望。 0 y yA yB
q
H F G D E C A
P
B
两国重复需要的 商品都有可能成 为贸易品。
0
yA
yB
y
图5.1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 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
q
H F G D E C
0
反之,如果收入水 B 平相差悬殊,则两 国之间重复需要的 A 商品就可能很少, 甚至不存在,因此 贸易的密切程度也 就很小。 y yA yB
yB
P
0
yA
y
图5.1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各国主要围绕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进行生
比如B国的收入水平 国的收入水平 B 决定了它所需汽车质 量范围是Q4- Q8 , Q5 量范围是 这是B国的代表性需 这是 国的代表性需 求。
yB
0
yA
yB
y
图5.1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但在E和F之间的商品,在两国都有需求,即存在所谓的重叠 需求。这种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品质处于这一 范围内的商品,A、B两国均可输出或输入。
q
F H G D E C A
比如B国的收入水平 国的收入水平 B 决定了它所需汽车质 量范围是Q4- Q8 , Q5 量范围是 这是B国的代表性需 这是 国的代表性需 求。
P

【图文】《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图文】《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a. b. c. Calculate the intra-industry trade share for each individual product category. Calculate the net trade for each product category as a percentage of total trade (X+M in the category. Which product categories have the highest intra-industry trade share. Why might this be? What might explain the pattern of net trade (net exports or net imports across the categories that show substantial net trade as a percentage of total trade? 36Question 2 Evaluat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conomies of scal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causing the following: a. Most of the world’s aluminum is smelted in Norway or Canada. b. Half of the world’s large jet aircraft are assembled in Seattle. c. Much of the world’s best wine comes from France. 37Question 3 The global market for household dishwashers is monopolistically competitive. It is initially in a free-trade equilibrium, with 40 models offered, and a price of $600 for a typical dishwasher. In your answer use graphs like those shown in Figure 6.5 and 6.6. There is now a permanent increase in global demand for dishwashers generally, so the global market size increases by about 15 percent. 38a. b. c. Show graphically and explain whether the typical firm earns an economic profit or a loss, in the short run just after the general increase in demand occurs. Show graphically the effect on the number of dishwasher models offered, after the global market has adjusted to a new long-run equilibrium. Explain the process of adjustment to this new long-run equilibrium. Show graphically and explain the situation for the typical firm in the industry. 39。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幻灯片PPT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幻灯片PPT
❖ 如果中间产品关税率提高到40%,制成品的国内生 产单位产出附加值=1300-500*(1+40%)=600 元,实际保护率为(600-500)/500*100%=20%。
21
❖ 在制成品关税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中间产品 关税的上升,制成品的实际保护率将下降, 甚至出现负保护的情况。
❖ 保护某一特定行业,可以降低其使用的中间 产品或原材料的进口关税来获得保护。
进口关税
❖ 关税的种类 ❖ 关税的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 有效保护率与关税结构
进口配额
❖ 配额及其实施的原因 ❖ 配额的效应
2
出口补贴
❖ 出口补贴的含义 ❖ 出口补贴的效应
倾销与反倾销
❖ 倾销的类型 ❖ 反倾销与反倾销税
3
第一节 贸易政策的选择
❖ 1820-1870年,世界市场的产生和自由贸易 的兴盛时期;
❖ 税收效应:c+e ❖ 净福利效应 :
a-(a+b+c+d)+(c+e)=e-(b+d) 。净效应不确 定。
18
四、名义保护率与实际保护率
❖ 实际保护率是指某一行业生产或加工中增加的那部分价 值(即附加值)受保护的情况 。又称有效保护率。
❖ 实际保护率的计算公式:
V V E R j P j 1% 00 ( 5 .1 )
jV j
19
❖ 例:假设某一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为 1000元,该产品在国内生产时每单位产出需 要使用价值500元的中间投入品。
❖ 现假定对该产品征收30%的从价税,另 外假设对其使用的中间产品不征进口关税。 问该制成品实际保护率为多少?
❖ 解: V'j=1000(1+30%)-500=800

国际经济学5章课件笔记

国际经济学5章课件笔记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提取自陈爱贞老师的课件BY Clark•第五章标准贸易模型•章节结构•引言•开放经济的标准贸易模型•经济增长: RS曲线的移动•国际收入转移:RD曲线的移动•关税和出口补贴:RS和RD同时移动•总结•提供曲线•本章简介•前几章的贸易理论强调了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劳动生产率差异(李嘉图模型)–资源禀赋差异(特定要素模型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上述模型具有以下共同特征:–社会的生产能力可以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来表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不同导致了贸易的产生。

–生产可能性边界确定了一个国家的相对供给曲线。

–世界相对需求和(位于各国相对供给曲线之间的)世界相对供给曲线确定了世界的均衡点。

•上述模型是标准贸易模型的特例•两国封闭经济的一般均衡•两国的开放经济和国际贸易•开放经济的标准模型•标准贸易模型建立在四个重要关系的基础之上–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曲线–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世界相对供给和世界相对需求–贸易条件和国家福利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曲线–模型假设:•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粮食(F)和棉布(C)•每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光滑的曲线(TT)–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代表社会实际产出的产品组合,它取决于棉布相对于粮食的价格PC/PF.–等价值线•同一条等价值线的市场产出价值相等且不变图5-1 :产品相对价格决定社会产出图5-2: 棉布的相对价格上升如何影响相对供给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社会消费的价值等于社会生产的价值PCQC + PFQF = PCDC + PFDF = V–同一条等价值曲线上消费点的选择取决于社会的消费倾向,可以用一系列无差异曲线表示社会的消费倾向.–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在同一消费效用水平上棉布(C)和粮食(F) 的消费组合轨迹•无差异曲线有三个特点:–向下倾斜–位置离原点越远,所对应的福利水平越高–曲线越往右越平坦图5-3:标准模型中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棉布的相对价格PC/PF升高,社会的消费选择将从D1 移到D2•从D1 移到D2反映了两种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的影响可能非常大,以至于当PC/PF增加时两种产品的实际消费量都增加,而棉布相对于粮食的消费量却会下降.图5-4 棉布相对价格上升产生的影响贸易条件改变对福利的影响–贸易条件•贸易条件为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进口产品的价格•一国的福利水平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而上升,随着贸易条件的恶化而下降•确定相对价格–假定世界由两个国家组成:•本国(出口棉布)–贸易条件为PC/PF–棉布和粮食的生产量为QC 和QF•外国(出口粮食)–贸易条件为PF /PC–棉布和粮食的生产量为Q*C和Q*F–为确定PC/PF,必须找到棉布的世界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的交点•世界相对供给曲线(RS)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因为PC/PF上升将使各国都增加棉布的生产,减少粮食的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语16秋《国际经济学》导学资料二(第五章到第八章)
本阶段导学是第五章到第八章的知识点
重要知识点:
1. 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工具主要有两类:关税贸易壁垒和非关税贸易壁垒。

鼓励出口的手段主要有出口补贴和倾销。

2. 关税是一个国家对通过该国国境的贸易商品所课征的税收。

是一种间接税,在贸易商品过境时由进出口商支付,最终作为成本转移到进出口商品价格上由消费者负担。

3. 关税的分类:按征收目的分为财政关税、保护关税;按征税对象分为出口税、进口税、过境税;按征收方法分为从量税、从价税、从价税。

4. 最优关税是与大国相联系的概念,是指使一国贸易条件改善的收益超过其进口量减少的损失而产生的净福利最大化时的关税水平。

5. 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进口商品的总量实行直接限制。

按照配额分配方法分为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按照配额实施方法分为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

6. 自愿出口限制与进口配额相类似,是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自愿”地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为3~5年)限制本国商品的出口数额。

有非协定和协定两种形式。

7. 出口补贴是指一国政府为了促进出口,在出口商品时给予出口企业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分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

前者直接以现金补贴,后者指给予出口企业财政上的优惠。

8. 倾销是指垄断企业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

根据目的和时间不同,分为偶然性倾销、掠夺性倾销和持续性倾销。

9. 实施倾销的经济条件:市场必须是不完全竞争的;国内外市场必须是相互隔离的;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10. 国际贸易保护的理论:幼稚产业理论、国内市场失灵理论。

11. 关税同盟是指一批彼此之间进行自由贸易的国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实行共同的关税壁垒。

自由贸易区具有成员国内部自由贸易的特征,但它不包括成员国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
12. 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集中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个方面。

13. WTO于1995年1月1日成立,正式取代1948年以来作为临时性机构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它是经过成员国政府和立法机构批准的国际条约创建的常设经济组织。

它的基本原则是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以自由贸易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14.国际收支反映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其特点是仅记入现在或将来有外汇收支的交易。

15.平常说的国际收支顺差与逆差,是指总差额,即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顺逆差之和。

为确保国际收支表整体平衡,总差额为正,储备资产增加,总差额为负,储备资产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