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的七种商业模式
旅游景区开发运营模式总结

.1.流量型模式追求最大的游客容量,而游客的消费次数相对较低。
此种模式对刚起步的景区是解决资金不足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现在大多数景区都比较注重可持续利用现有的资源。
实现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资源有序地开发和利用。
而不是掠夺性的。
所以追求最大的游客容量是不可取的。
2.收入型模式不过分追求客流量,但刺激游客高消费。
比如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
是通过控制游客游览次数。
推出精品策略。
通过网上限定人数订购。
切实保护好九寨沟的生态环境。
此种做法是对景区资源实施保护,但也能通过高额的门票来达到资源保护和可观的经济效益的一种做法。
3.BOT模式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投资方式,即承建者对项目进行投资、建设、运营,并在协议期内获得改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到协议期满后,该项目无偿地归还给委托人。
在协议期内,企业可以对景区项目良好的经验及市场推广。
收回投资成本及获得可观利润。
即政府给与项目的“特许经营权”BOT的意思是建设——运营——移交4.准BOT模式是BOT模式的另外一种形式,项目的操作依然按照BOT模式,不同的是政府投入部分的资金,可以是国债。
是项目的股东之一,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投资者的信心。
减轻投资者资金的压力,非常适合资金实力薄弱的国内环保企业运作。
5.TOT模式是移交——运营——移交的意思。
对政府而言,通过这种模式出让特许经营权,可以最大限度筹集项目的建设资金,也可以盘活政府存量资产。
利用变现资金进一步加快新的建设。
对投资者来说,由于其获得是现成的项目并正常运营的,完全不用承担建设风险,因此吸引力也较强。
但是投资回报相对较低。
6.一体化运作模式项目的策划设计者、投资者、实施者、经营者、员工参与整个项目的全过程。
专家学者不再是项目的客体。
而是项目的主体成员。
他们把知识当着是投资入股。
使旅游项目开发成为自家的事。
从而保证了该项目的知识含量与项目策划与时具进。
在这种参与方式的开发下,专家学者、政府职能部门、农户三方面分别以知识、资金、文化及劳动力的方式投入到旅游开发当中去。
策划旅游景区商业模式方案

策划旅游景区商业模式方案引言旅游景区是指具备一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可供人们观赏和游览的地区。
在当今社会,旅游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作为休闲方式。
因此,策划一个成功的旅游景区商业模式方案对于景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种策划旅游景区商业模式方案,以帮助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
1. 观光门票销售观光门票销售是景区商业模式的核心。
景区可以根据不同的观光项目和资源特点,制定不同价格的门票。
同时,还可以制定不同的门票套餐,如学生套餐、家庭套餐等,吸引不同人群的游客。
为了提高门票销售额,景区还可以通过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等合作,进行联合销售或提供优惠券等促销活动。
此外,景区还可以推出年卡、季卡等会员制度,吸引一些重度游客成为景区的忠实用户。
2. 旅游商品销售旅游商品销售是景区商业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景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和文化,设计并销售各种具有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如明信片、文化衫、冰箱贴等。
景区还可以开设特色商店,销售当地特产和手工艺品,进一步吸引游客消费。
为了提高旅游商品销售额,景区可以通过线上渠道进行销售,如开设官方网店、合作电商平台等。
此外,景区还可以与当地农户、手工作坊等进行合作,推出具有独特特色的商品,提升游客的消费欲望。
3. 餐饮服务餐饮服务是景区商业模式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景区可以根据游客的需求和口味,提供各种类型的餐饮服务,如中餐、西餐、快餐等。
景区还可以推出特色美食,让游客品尝当地的美食文化。
为了提高餐饮销售额,景区可以与当地农户合作,采用本地食材和绿色食品,打造健康、安全的餐饮品牌。
景区还可以提供多样化的餐饮环境,如露天餐厅、主题餐厅等,给游客带来不同的就餐体验。
4. 旅游住宿旅游住宿是景区商业模式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景区可以根据不同的游客需求,提供多种类型的住宿服务,如酒店、民宿、露营等。
景区还可以推出特色住宿,如树屋、水上别墅等,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
旅游的商业模式

旅游的商业模式旅游业作为全球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拥有多种多样的商业模式。
本文将对旅游业的主要商业模式进行详细解析,包括门票预订平台、酒店预订平台、跟团游/自由行预订平台、旅游攻略发布平台、旅游产品销售平台等。
一、门票预订平台门票预订平台是旅游网站最为常见的商业模式之一。
通过与景区、博物馆等合作,网站提供门票在线预订服务,消费者可以直接购买门票,避免了排队购票的麻烦。
同时,门票预订平台也为景区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售票方式,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酒店预订平台酒店预订平台是另一个重要的商业模式,通过与各大酒店集团或单体酒店合作,网站为消费者提供酒店在线预订服务。
这种商业模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的出行安排,还为酒店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客源渠道,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跟团游/自由行预订平台跟团游/自由行预订平台是旅游网站的另一个重要的商业模式。
消费者可以在网站上选择自己喜欢的目的地、行程和出行时间,进行跟团游或自由行预订。
网站一般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行程方案、交通工具、酒店住宿等服务。
四、旅游攻略发布平台旅游攻略发布平台是为旅游爱好者提供的另一项服务。
通过发布旅游攻略,分享旅游经验,网站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增强用户粘性。
同时,网站也可以通过广告变现等方式从中获得收益。
五、旅游产品销售平台旅游产品销售平台是一种比较新兴的商业模式,主要是通过与特色产品生产企业合作,将各种旅游产品(如景区纪念品、特色手工艺品等)上线销售,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购物渠道,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机会。
六、体验式旅游的商业模式体验式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将旅游与体验活动相结合,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和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体验式旅游的商业模式包括与文化、体育、科技等产业的跨界融合,如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科技等,以创新的方式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综上所述,旅游业的商业模式多种多样,涵盖了门票预订、酒店预订、跟团游/自由行预订、旅游攻略发布、旅游产品销售、体验式旅游等多个方面。
乡村旅游开发的7种模式

乡村旅游开发的7种模式1.农家乐模式:农家乐是指将农村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为游客提供农村风味的餐饮、住宿和娱乐等服务。
该模式在农村地区非常常见,对于农民来说可以通过提供农家餐、农家乐住宿等方式增加收入,同时也能够让游客亲近农村生活,感受农民文化。
2.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乡村地区常常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直销中心或者农产品展示销售点等方式,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游客,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推动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也能够让游客购买到新鲜的农产品。
3.观光农业模式:观光农业是指在农村地区建立景区、园区,将农业生产与旅游业相结合,提供观光、体验、娱乐等服务。
观光农业可以包括果园、蔬菜园的观光采摘,农田体验,农产品加工等,旨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农村生活,同时也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
4.休闲度假模式:乡村地区通常拥有清新的空气、美丽的自然风光,可以通过建设度假村、旅游度假农庄等方式,提供休闲度假服务。
这种模式适合追求休闲健康的城市居民,他们可以在乡村度过一个悠闲的假期,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乡村的宁静。
5.农民合作社模式:农民合作社是指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在该组织内部共同经营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业务,并共享利润。
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建立与农民合作社的合作关系,将旅游业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农民的增收。
比如可以与农民合作生产农产品,或者向农民合作社购买农产品,再进行销售等。
6.农业观光模式:农业观光是指将农业生产过程和农村风光作为景点进行观赏。
可以通过在农田、农庄、农产品加工厂等地提供参观、观赏的服务,让游客了解农村生产的细节,感受农村的美丽和独特魅力。
7.乡村文化挖掘模式:乡村地区常常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可以通过挖掘和保护乡村的历史文化,建立乡村文化景区或者农耕文化村等,让游客了解和体验乡村的传统文化。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保护乡村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能够增加农民和地方经济的收入。
旅游景区常见的七种商业模式

旅游景区常见的七种商业模式1.门票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就是简单的门票经济,利用天然的资源进行简单的改造,同时修一个大门收取参观费用。
这是目前国内观光型景点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是否成功依赖于其旅游资源的品位。
这种模式投资小,但如果资源品位不高,也难以形成有效的资金的循环。
当然,如何抓住卖点进行营销推广也很重要。
张家界的天门山、黄龙洞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
2.旅游综合收益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摆脱了单一的门票经济,而是强调餐饮、购物和住宿等多种收益形式。
单一的门票经济难以适应现阶段发现的需求,收益也非常有限。
一般情况下,一个景区的门票占到总收入的40%是合理,如完全依赖门票经济是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
比如四川的碧峰峡运作很成功,除了门票外,还有酒店、餐饮和购物等多种收益。
3.产业联动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以旅游作为平台,利用旅游这个平台资源来开发相关的产业,从而获得比较多的收益。
典型的农业旅游,除了获得旅游收益外,还有农业和农业加工的收益。
内蒙古的牧业旅游也是比较典型的,投资商不仅发展旅游,还发展奶牛养殖业,形成互动,获得综合收益。
4.旅游地产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实际上是产业联动的一种,只不过这种模式在国内运作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单独说明。
这种模式是投资商在开发旅游的同时要求政府给与一定的土地作补偿(价格一般是各种办证的费用),旅游和地产同时开发,通过地产的收益来弥补旅游的投资。
5.旅游资源整合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是一些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景点的开发的通行模式。
就是由一个投资商控制资源,做好基础设施,然后对各种项目进行招商,联合许多小投资商一起参与经营。
广东的部分景区比较成功,比如中山的泉林山庄,投资商基本不做具体项目,景区内部的100多个项目都是众多的中小投资商建立。
6.产业和资本运作相融和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将景区开发到一定程度后,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而获得收益。
这种模式在广东的漂流行业比较盛行,在广东投资一个漂流往往只需要100多万元,如果运作得当,那么两年时间一般可以收回投资,随着资源的升值,进行高价出售。
旅游行业中的创新商业模式

旅游行业中的创新商业模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转变,旅游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创新商业模式成为旅游企业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旅游行业中的创新商业模式,并分析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一、定制化旅游服务传统的旅游包团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旅游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因此,定制化旅游服务成为旅游行业中的新兴商业模式。
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旅游企业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旅游路线、特色餐饮、住宿等服务,从而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同时,定制化旅游服务也为旅游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空间。
二、共享经济与旅游共享经济的兴起为旅游行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
通过在线平台,旅游者可以分享住宿、交通工具、导游等资源,从而降低旅游成本,提高旅游效率。
例如,民宿平台提供了更多选择,旅游者可以选择与当地居民一起生活,更好地体验当地文化。
此外,共享经济还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三、虚拟现实与旅游体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旅游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旅游者可以在未出发前就身临其境地感受目的地的景点、文化和氛围,提前规划行程。
同时,虚拟现实还可以为旅游企业提供更多的营销手段,吸引更多的游客。
例如,一些旅游景区已经开始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展示景点的美景,吸引游客的兴趣。
四、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正逐渐受到旅游企业的关注。
生态旅游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尊重当地文化和社区,通过提供与自然互动的旅游活动,让旅游者更好地了解自然和文化。
这种商业模式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够保护环境、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
总结起来,旅游行业中的创新商业模式为旅游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定制化旅游服务、共享经济、虚拟现实和生态旅游等创新模式,旅游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这些创新模式也为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文旅商业模式创新案例

文旅商业模式创新案例以文旅商业模式创新为题,以下是列举的十个案例:1. 文化主题酒店:文化主题酒店是一种将文化元素融入酒店设计与服务中的商业模式创新。
例如,在古镇文化主题酒店中,酒店建筑、客房布置、餐饮菜单等都体现了古镇的文化特色,吸引游客体验当地文化。
2. 艺术展览与零售结合:这种商业模式创新将艺术展览与零售相结合,创造了一个既可以欣赏艺术作品又可以购买艺术品的空间。
例如,在艺术品展览中设立艺术品销售区域,使游客能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购买心仪的艺术品。
3. 古镇旅游+创意手工艺品:许多古镇通过推出创意手工艺品,吸引游客参观购买,实现了旅游与手工艺品的有机结合。
例如,在古镇设立手工艺品工作室,让游客亲手制作手工艺品,增加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4. 互动式主题乐园:互动式主题乐园是一种将游客参与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商业模式创新。
例如,在主题乐园中设置互动游戏、虚拟现实体验等项目,使游客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增加游客的留存率和消费意愿。
5. 文化互动体验馆:文化互动体验馆是一种让游客通过互动体验来了解和学习文化知识的商业模式创新。
例如,在文化互动体验馆中设置了多个展区,游客可以通过互动设备参与展览,了解文化背景、传统技艺等。
6. 线上线下融合的文旅商业模式:线上线下融合是一种将线上和线下渠道结合起来,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和体验的商业模式创新。
例如,通过线上平台预订门票、导览服务,线下提供实地讲解、展览等服务,使游客可以更加方便地参与文旅活动。
7. 景区+农业观光:景区+农业观光是一种将景区和农业观光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创新。
例如,在景区内设立农田观光区,让游客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亲自参与农作物的种植、采摘等活动,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8. 文化节庆活动: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创造商业价值。
例如,举办传统节日庆典、文化表演、艺术展览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购物、品尝当地美食等。
9.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销售:文化创意产品是一种将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与销售中的商业模式创新。
旅游景点干什么最挣钱

旅游景点干什么最挣钱
旅游景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赚钱,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式:
1. 门票销售:景点通常会设定入场门票,并收取一定费用。
这是景点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2. 旅游商品销售:景点通常都有各种与景点相关的纪念品、手信和特色商品出售,通过销售这些商品可以获得额外收入。
3. 餐饮服务:景点周边通常有餐厅、小吃摊等提供餐饮服务,通过出售美食可以赚取利润。
4. 导游服务:景点可以提供导游服务,为游客提供专业讲解和导览,导游通常会收取一定的费用。
5. 景点周边商业:景点周边可以发展商业街、购物中心等,吸引游客进行购物消费,从而获得收入。
6. 演艺表演:景点可以举办各种演艺表演,如传统舞蹈、杂技、音乐会等,通过门票销售和演出赞助等方式赚取利润。
7. 酒店和住宿服务:景点附近的酒店和住宿设施可以提供住宿服务,通过房间租赁和服务费收入。
总之,旅游景点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赚钱,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经营和市场策划,以及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体验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景区的七种商业模式
1、门票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就是简单的门票经济,利用天然的资源进行简单的改造,同时修一个大门收取参观资源费用。
这是目前国内观光型景点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是否成功依赖于资源的品位。
这种模式投资小,但如果资源品位不高,也难以形成有效的资金的循环。
当然,如何抓住卖点进行营销也很重要。
张家界的天门山、黄龙洞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
2、旅游综合收益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摆脱了单一的门票经济,而是强调餐饮、购物和住宿等多种收益形式。
单一的门票经济难以适应现阶段发现的需求,收益也非常有限。
一般情况下,一个景区的门票占到总收入的40%是合理,完全依赖门票经济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
比如四川的碧峰峡运作很成功,除了门票外,还有酒店、餐饮和购物等多种收益。
3、产业联动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以旅游平台,利用旅游这个平台资源开发相关的产业,从而获得比较多的收益。
比较典型的农业旅游,除了获得旅游收益外,还有农业和农业加工的收益。
内蒙古的牧业旅游也是比较典型的,投资商不仅发展旅游,还发展奶牛养殖业,形成互动,获得综合收益。
4、旅游地产商业模式
这种商业模式实际上是产业联动的一种,只不过这种模式在国内运作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单独说明。
这种模式是投资商在开发旅游的同时要求政府给与一定的土地作补偿(价格一般是各种办证的费用),旅游和地产同时开发,通过地产的收益来弥补旅游的投资。
5、旅游资源整合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是一些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景点的开发的通行模式。
就是由一个投资商控制资源,做好基础设施,然后对各种项目进行招商,联合许多小投资商一起参与经营。
广东的部分景区比较成功,比如中山的泉林山庄,投资商基本不做具体项目,景区内部的100多个项目都是众多的中小投资商建立。
6、产业和资本运作相融和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将景区开发一定程度后,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获得收益进行推出。
这种模式在广东的漂流行业比较盛行,在广东投资一个漂流往往只需要100多万元,如果运作得当,那么两年时间一般可以收回投资,随着资源的升值,进行高价出售。
7、混合商业模式混合商业模式适合一些非常大型的景区,从前期的资金募集到退出采用多种运作模式,就是前6种商业模式的综合运用。
景区如何寻找商业模式
1、精细分析资源商业模式不能凭空而造,需要精细分析资源。
资源包括景区的资源和投资商自身的资源。
一般说来,如果资源本身品味很高,简单建设可以吸引客人,这样的资源比较适合采用的门票经济的模式。
而资源一般,但距离都市较近,适合开发度假地产和酒店。
如果投资商在资本市场上有人脉,适合包装上市。
如果投资商的思维适合打游击,一开始可采用建设、经营和退出的模式,先投资再退出。
2、精确把握市场需求旅游项目往往具有羊群效应,一个新的旅游项目的推出,如果能适应某个消费群,往往会形成一个热点。
所以精确把握客源市场的消费需求,将消费需求与
资源进行紧密结合,从而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
比如如果一个善于资本运作的投资公司就需要寻找相对比较成熟的景区,找到景区后,再仔细考虑资本市场的热点需求,通过包装,将这种资源的效应进行无限放大。
如果景区接近国际性大都市,比如上海、广州等。
那么可以考虑做高档的度假景区,因为就近有充分消费能力。
景区的周围如果是中小城市,那么适合做农业旅游项目,因为在这个相对偏远的地方,土地的租赁价格一定不会很贵,通过将农业和旅游的结合,可以产生综合的收益,而做度假设施,往往缺少就近的消费能力,难度比较大。
3、资源的提升也是获得好的商业模式的途径之一处于经济发达腹地的资源虽然距离客源比较近,但一般没有太好的资源。
由于有比较好的市场需求,但如果就资源论资源,难以与市场需求对接,不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可以通过改造资源,资源的改造紧紧围绕市场进行,达到与需求对接的目的。
比如在增加一些主体元素,通过人造的植物或动物主题公园,提高资源的品味资源的提升在珠三角有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就是广东番禺的百万葵园。
本身那只是一块湿地,资源品味不高,但通过种植向日葵,形成了一个主题式的景区,获得了消费者青睐,除了门票收入外,还通过发掘主题餐饮等获得综合收入。
4、创新市场需求的也是获得商业模式的方式有些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比如漂流和温泉,一个主要在夏天,而另一个主要在冬天。
夏天的温泉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庞大的人工费用压得投资商喘不过气来,这样全年的收益会大大降低。
广东某个温泉景区创造性开发了飘雪温泉,通过人工造雪,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达到了创新需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