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电力载波介绍

合集下载

电力载波 rgv

电力载波 rgv

电力载波 rgv电力载波(RGV)是一种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中。

本文将介绍电力载波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电力载波技术的原理电力载波技术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将高频信号嵌入到电力线上,实现电力信息的传输。

具体原理是在发射端,将要传输的信号通过调制技术转换为高频信号,然后通过耦合装置将高频信号注入到电力线上;在接收端,通过解调技术将高频信号转换为原始信号。

通过这种方式,电力载波技术实现了在电力线上同时传输电力信息和通信信号的功能。

二、电力载波技术的应用1.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电力载波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测、故障诊断和自动化控制。

通过在电力线上传输各种电力信息和控制信号,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智能电网建设:电力载波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基础。

通过在电力线上传输数据,可以实现对电网设备的远程监测和管理,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电力载波技术还可以支持智能电表的远程抄表和控制,为用户提供精确的用电信息和智能化的用电服务。

3. 载波通信网络:电力载波技术可以构建一个基于电力线的通信网络。

这种通信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距离远、成本低廉等优势。

它可以用于实现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信息传输和控制。

三、电力载波技术的发展前景电力载波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电力载波技术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未来,电力载波技术将进一步发展,不断提高传输速率和可靠性,适应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

电力载波技术还将与其他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多种通信方式的融合。

例如,与无线通信技术结合,可以实现电力线与无线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与光纤通信技术结合,可以实现电力线与光纤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这种融合将为电力系统的信息传输和控制提供更加灵活和可靠的解决方案。

电力线载波的原理和应用

电力线载波的原理和应用

电力线载波的原理和应用1. 电力线载波概述电力线载波(Power Line Carrier,简称PLC)是一种基于电力线传输的通信技术,通过将高频信号叠加在电力线上,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的目的。

电力线载波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和通信网络中,具有传输速度快、成本低、扩展性好等优势。

2. 电力线载波原理电力线载波技术的实质是利用电力线路本身具有传输高频信号的特性进行通信。

具体原理如下:•电力线是一种具有较好导电性能的传输介质,可以传输高频信号。

电力线上的两根导线构成了传输信号的载体。

•电力线上的载波信号通过耦合器、滤波器等设备与电力线相连接。

通过调制器对原始数据进行调制,将调制后的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叠加到电力线上。

•在电力线上传输的信号受到电力线传输特性的影响,会出现噪声、衰减等问题。

因此,需要使用解调器和滤波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和滤波,还原出原始数据。

3. 电力线载波应用领域3.1 电力系统监测与控制•电力线载波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网的监测和控制。

通过将监测设备与电力线相连,将监测到的数据通过电力线传输给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可根据数据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电力线载波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通过在电力设备上布置传感器,获取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

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电力线传输,供监测和诊断系统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

3.2 室内电力线通信•电力线载波技术可以提供家庭或办公室内的宽带通信服务。

通过将电力线与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相连,家庭用户可以通过插座就能够使用宽带网络,无需布线和接入设备。

•室内电力线通信还可以支持电力线智能家居系统的搭建。

通过将智能家居设备与电力线相连,实现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通信和互联,实现智能家居系统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3.3 智能电网传输•电力线载波技术在智能电网中有广泛应用。

通过在配电线路、变电站和智能电表中布置载波模块,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和数据传输。

电力载波原理

电力载波原理

电力载波原理电力载波通信是利用电力系统的导线和绝缘电缆作为传输线路,通过调制一定频率的载波信号,将信息传输到远方的接收端。

电力载波通信系统由调制解调器、载波发射机、载波接收机、天线和耦合电容器等组成,是一种在电力系统中传输信息的重要方式。

电力载波通信的原理是利用电力线路作为传输介质,通过调制技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转换成一定频率的载波信号,然后将这个载波信号注入到电力系统中,通过传输线路传输到远方的接收端。

在接收端,再通过解调技术将载波信号解调成原始的信息信号,从而实现信息的传输。

电力载波通信的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调制原理、传输原理和解调原理。

首先是调制原理,即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转换成一定频率的载波信号。

在电力载波通信中,常用的调制方式有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和振幅键控(ASK)等。

通过这些调制方式,可以将不同类型的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在电力线路上传输的载波信号。

其次是传输原理,即将调制后的载波信号注入到电力系统中,并通过传输线路传输到远方的接收端。

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电力系统本身的噪声、衰减和干扰等影响,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前向纠错编码、自适应均衡和滤波等。

最后是解调原理,即在接收端将传输过来的载波信号解调成原始的信息信号。

在电力载波通信中,解调技术的选择对于信号的重构和抗干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用的解调技术包括相干解调、非相干解调和同步解调等。

总的来说,电力载波通信的原理是利用电力线路作为传输介质,通过调制技术将信息信号转换成载波信号,再通过传输线路传输到远方的接收端,最后通过解调技术将载波信号解调成原始的信息信号。

这种基于电力系统的通信方式,具有传输距离远、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通信联络等方面。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载波通信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和提升,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电力载波通信概述

电力载波通信概述
保护器件FB是为了保护阻波器不受其两端可能产 生的瞬间过电压的损坏,一般由阀型避雷器间隙和 非线性电阻组成。
• 耦合电容器
耦合电容器接在结合滤波器与高压 导线之间,它是一个耐高压的瓷瓶油浸 纸介绝缘电容,其容量随电压等级的不 同而不同。其作用是将载波设备与电力 线上的高电压、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 压等隔离开,防止高电压进入通信设备 ,同时使高频载波信号能顺利地耦合到 高压线路上。
采用自动呼叫方式完成。
• 自动交换系统
国产机通常为四门用户交换系 统,通过自动拨号选叫所需用户 ,用户时分占用同一个载波信道 。
进口机常连接小交换机,提高 通路的利用率和实现组网功能。
电力线载波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 传输信号电平 • 通路净衰耗频率特性 • 通路振幅特性 • 通路稳定度 • 通路杂音 • 载波同步 • 通路串音 • 回音和群时延 • 振铃边际
• 电力载波机 主要实现调制和解调 特点: ① 发送功率大 ② 单路机 ③ 自动电平调节 ④ 可以复合传送信号
• 调制方式 单边带幅度调制
接收带宽减少一半,噪声和干扰减少 提高电力线载波频谱的利用率 发送功率集中在一个边带中,利用率高
• 组成电路: 音频汇接电路、 发信支路、 收信支路、 自动电平调节系统、 呼叫及自动交换系统
• 线路阻波器GZ
串接在电力线和母线之间,是对电力系 统一次设备的“加工”,其作用是通过电 力电流,阻止高频载波信号漏到变压器和 电力线分支线路等电力设备,以减少变电 站和分支线路对高频信号的介入损耗及同 一母线不同电力线上的衰耗。高频阻波器 串联在高压输电线路上,因此它具备承受 强大供电电流、供电电压及瞬间短路电流 的能力。
• 远方保护信号也是音频信号,是在发生 电力故障时,需要传输到远方的信号。 通常传输的时间极短。因此在传送时先 停送话音、远动、呼叫信号,传送完保 护信号后,再继续传送其他信号。由于 时间很短,并不影响其他信号的传输。 同时可以全功率传输远方保护信号,确 保保护信号的可靠性。

电力载波方案

电力载波方案

电力载波方案概述随着现代化社会对电力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能源管理的需求增加,对电力载波技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电力载波是一种在电力配电和传输系统中用于通过电力线路传输通信信号的技术。

它利用电力线路作为传输介质,不需要额外的通信线路,可以实现高速、可靠、节能的数据通信。

原理电力载波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力线路作为传输介质,将通信信号通过高频载波信号的方式叠加到电力信号中一起传输。

在发送端,通过调制技术将要发送的数据信号转换为可被传输的载波信号,并将其叠加到电力信号上;在接收端,通过解调技术将载波信号从电力信号中分离出来,恢复为原始的数据信号。

方案及应用电力载波方案主要包括低压电力载波和中高压电力载波两种方案,具体应用通常根据所在的电力系统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

1. 低压电力载波方案低压电力载波方案是指在低压电力配电系统中采用电力载波技术进行通信的方案。

低压电力载波方案通常采用频段较低的载波信号,由于低压电网的较小传播距离和较低的噪声干扰,可以实现较好的通信效果。

低压电力载波方案主要应用于智能电网、智能电表、电力监测、电力控制等领域。

2. 中高压电力载波方案中高压电力载波方案是指在中高压电力传输系统中采用电力载波技术进行通信的方案。

中高压电力载波方案需要克服较大的传输距离和较高的噪声干扰,因此通常采用更高频的载波信号,并结合多址技术、自适应调制技术等来提高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中高压电力载波方案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故障检测、线路保护等领域。

优势与挑战电力载波方案相比传统的通信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 节约成本:利用电力线路作为传输介质,不需要额外的通信线路,能够大幅度降低通信设备和线路的搭建成本。

2. 可靠性高:电力线路具有很好的物理鲁棒性,能够抵抗恶劣的环境干扰,如电磁波干扰、电力负载变化等,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3. 传输距离长:电力线路布设广泛,覆盖范围广,可以实现较长距离的通信传输,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电力载波原理

电力载波原理

电力载波原理电力载波通信是指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在电力线上叠加高频载波信号来进行通信的一种技术。

它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通信和自动化控制等领域。

电力载波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成本低、布线方便等优点,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力载波通信的原理是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在电力线上叠加高频载波信号来进行通信。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线本身就是一根导线,可以传输电能,而且已经普遍铺设在城乡各个角落。

因此,利用电力线进行载波通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力线资源,不需要单独铺设通信线路,降低了通信系统的建设成本。

电力载波通信的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载波信号的叠加、信号的调制解调和信号的传输。

首先,通过载波发射设备将高频载波信号叠加到电力线上,这些载波信号可以携带各种信息,如语音、数据、图像等。

然后,接收端的载波接收设备对叠加在电力线上的信号进行解调,提取出所需的信息。

最后,经过解调后的信号再经过滤波、放大等处理后,送达用户终端设备,完成整个通信过程。

在电力载波通信中,载波信号的叠加是关键的一步。

通过载波发射设备对要传输的信号进行调制,将其叠加到电力线上的载波信号上。

这样,就可以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将信号传输到远处的接收端。

在接收端,载波接收设备对叠加在电力线上的信号进行解调,提取出原始的信号。

这样就实现了信号的传输,完成了通信的过程。

电力载波通信的原理虽然简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电力线本身就是一根导线,会受到各种干扰,如电力负载的变化、电磁干扰等,这些都会影响载波信号的传输质量。

其次,电力线的传输特性也会对载波信号的传输产生影响,如衰减、延迟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信号进行衰减补偿、抗干扰处理等,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电力载波通信作为一种利用电力线进行通信的技术,具有成本低、传输距离远、布线方便等优点,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电力载波通信的原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和推广这项技术,为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通信和自动化控制等领域提供更好的服务。

电力载波通信原理

电力载波通信原理

电力载波通信原理
电力载波通信是一种利用电力线传输信号的通信技术,将一定的数据信息以一定的电压、频率或时间编码方式加载在普通交流电力线中,从而在距离较远的线路起传输信号的技术。

电力载波通信利用频谱技术将数字信号编码加载到电力线中,从而把电力线的特性变成一个特定频率的载波,可以用来传输信息。

电力载波传输系统包括以下三个部分:载波发射机、载波接收机和载波线路。

载波发射机的功能是将有一定的数据信息编码为一定的电压、频率或时间,然后将其加载到普通交流电力线中,形成载波信号。

这种载波信号传播到接收机,接收机将这种载波信号提取出来,进行处理、编码或解码,以获取信号中所传送的有用数据信息。

电力载波传输是一种高效稳定的通信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传输距离长:电力载波可以经由电力线形成联通网,从而可以实现距离比较远的信号传输;
2、传输效率高:电力载波的传输技术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3、无需管理:电力载波的传输技术不会引起电磁干扰,无需进行现场管理;
4、可靠性高:由于电力载波技术的特殊性,它的可靠性很高;
5、隐秘性强:电力载波的传输质量及其隐秘性比传统的无线通信要好。

电力载波传输系统从数据采集、实时控制到智能网络,非常适用于实际应用条件的复杂性,是一种高效的、灵活的数据传输途径。


来,电力载波传输系统将在矿山、港口、冶金、石油化工、电力、机械制造等各种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电力载波通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灵活的数据传输方式,不仅可以实现距离较远的信号传输,而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隐秘性,并且适用于实际应用条件的复杂性。

因此,电力载波通信技术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电力线载波技术

电力线载波技术

电力线载波技术
电力线载波技术(Power Line Carrier,PLC)是一种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技术。

它通过在电力线上加载高频信号,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

电力线载波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数字信号调制成高频载波信号,然后通过耦合器将其耦合到电力线上。

这些载波信号在电力线上传播,并被接收器捕获和解调,还原为原始的数字信号。

电力线载波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 无需额外的通信线路:利用已有的电力线进行通信,无需铺设额外的电缆或光纤,降低了成本。

2. 广泛的覆盖范围:电力线遍布城乡各地,因此电力线载波技术可以实现广泛的覆盖范围。

3. 易于实现:电力线载波技术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力基础设施,无需进行大量的改造和建设。

4. 抗干扰能力强:电力线传输的信号受到的干扰相对较少,因为电力线本身具有屏蔽和滤波的作用。

然而,电力线载波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1. 噪声和干扰:电力线上存在各种噪声和干扰源,如电动机、电器设备等,可能会影响通信质量。

2. 带宽限制:电力线的带宽有限,因此电力线载波技术的传输速率相对较低。

3. 兼容性问题:不同的电力线载波设备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需要进行标准化和协调。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电力线载波技术仍然在智能电网、家庭自动化、物联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电力线载波技术的性能和可靠性将不断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 主站与集中器信道约:Q/GDW 376.1-2009《电力用 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 》。
?1.2.4 集中器内路由模块本地规约:Q/GDW 376.2-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集中器本地通信模 块接口协议》,9600bps。



集中器CPU
载波模块(集中 器路由猫)
GPRS模块
《集中器和路由模块交互流程》
376.2协议
路由模块的CPU
?载波通讯由采集器上的GWC-M002模块管理,数据项目由 采集器主CPU及RS485电表决定。单相载波通讯设备。
单相表模块/一型采集器行通过N12载波规约应答集中器 的招测命令,下行通过DL/T 645命令向RS485电表采集数 据,具有独立的MAC地址,用于载波通讯。无实时钟、及 数据存储,只进行由载波到RS485上的转发通讯。


网络
载波通信
GP RS 通 信
电源 NET T/R
载波路由模块:
集中器的功能 :
集中器是载波通信的中央设备,安装在低压配电变 压器的低压侧(附近或任何方便的地方),通过电力线 汇集该配变下所有终端电表的数据。集中器负责主动与 每一终端电表进行数据通信(抄表)并存储数据。这些 定时或实时数据可通过公用电话线(工业Modem)、 GSM数据通讯方式、微波、中压载波(RS232)485 总线 或红外手持抄表器(PDA)直接传回到供用电管理部门 的数据服务器中,并对这些数据分析处理。将结果以各 种统计报表、图示等形式报告给用电管理部门。能自动 计算电费,生成报表,如与银行微机系统联网,可实现 电费银行自动划拨。
?操作继电器、加载电量配合加密机进行。
载波集中器:
?上行通过Q/GDW 376.1规约完成与主台数据交换, 内部与路由模块通过Q/GDW 376.2接口,路由模块 通过N12载波规约完成对载波电表或采集器数据采集 ,同时将采集数据进行保存。三相载波通讯设备。
?集中器上的路由模块内保存数据:所有载波MAC地址 ,包括载波电表的MAC地址、I型及II型采集器的MAC 地址,不保存采集器下的RS485电表的地址。
集中器类型:
GWJ-002-V2.0
电源 告警
取消
光通信口
确认
有功
无功
厂商商标 X X X X X X 有 限 公 司
国家电网 NO.0123456789 ABC123456789
制造标准:DL/T 698-XXXX 三相四线: 3 ×220/380V 生产日期: XXXX年XX月
电源 T/R
LINK DATA
二型采集器整机图
电能表:
?RS485表 ?载波表
RS485电表
?对无载波通道的本地费控、远程费控电表的统称, 在载波系统中必须配合采集器使用,由采集器提供 MAC地址通讯。上行通过DL/T 645规约与采集器通 讯。
国网协议类型:
? Q/GDW 376.1-2009 ? Q/GDW 376.2-2009 ? 晓程载波N12协议 ?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645_2007)
3、技术指标:
|集中器表计管理容量:不小于1024 块单表 |上位异步通信方式,波特率可选 |停电后系统数据保持时间不少于 2 个月 |时钟误差不大于 1s/日 |停电后时钟运行时间不少于 9 年 | 载波抄到率 100%
采集器分类:
?一型采集器 ?二型采集器
I 型采集器
?上行通过N12载波规约应答集中器的招测命令,下行通过 DL/T 645命令向RS485电表采集数据,具有独立的MAC地 址,用于载波通讯。设计要求具有实时钟、大容量数据存 储,保存一定时间深度的冻结日、小时的电量、电参量如 电压等数据。
国网低压载波系统组成
?1、抄表主站 ?2、载波采集终端 ?3、采集器 ?4、电能表 ?5、传输信道
系统网路拓扑图
集中器与主站的数据传输模式
抄表主站
GPRS 通道 PSTN通道 GSM数传通道
光纤通道 CDMA通道
国网集中器
抄表主台:
?通过Q/GDW 376.1规约完成与集中器数据交换,必 须注册载波电表的MAC地址(通讯地址)、RS485电 表的地址及其所属【I型或II采集器】的MAC地址(如 果不注册采集器MAC地址,采集器将无法进行中继通 讯使用)。
1、硬件构成:
载波集中器系统构成分为 4 部分: |主 CPU 部分:负责系统数据的处理,系统通信的 协调、处理; |载波收发部分:由3 路(对应3 相电源)载波收发 处理组成,实现载波下行通信功能;
|上位通信部分:包括Modem、红外等信道,接收 上位管理,响应上位指令; |电源部分:完成系统供电,具有强弱电隔离、电 源净化功能;
2、功能特点:
|接收上位下载数据,包括表计数量、表号,以及中继管 理需要的信息 |实时抄表功能:按规定间隔进行实时抄表 |冻结抄表功能: 表计带时钟:每月在规定时间读取表计的冻结表底并保存
表计无时钟:在每月的冻结时刻启动轮抄,将实时抄表数 据作为冻结数据保存 |点抄操作功能:透明传输上位的组帧数据,并通过载波 下发,将载波接收数据透明上传 |集中器校时 |红外通信功能:用红外方式完成数据的上位传输 中继功能:根据系统数据提供的有关约束、表计抄到情况 自动进行中继路径调整
规约说明 :
?1.2.1 RS485信道规约:推荐使用DL/T 645-2007规约,默认 速率2400bps。
?1.2.2 载波信道规约:晓程--低压电力线载波自动抄表系统 通信协议2010V12,简称N12规约,通讯地址使用DL/T 645 的12位通讯地址,能够适应DL/T 645-1997、DL/T 6452007;规载波信道的通讯与DL/T 645的版本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