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化学传感器重点

合集下载

电化学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化学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化学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传感器,用于检测和测量化学物质的浓度和特性。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反应,在传感器的工作电极上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产生电流或电势变化,根据这些变化来推断目标化学物质的浓度或特性。

电化学传感器一般由一个工作电极和一个参比电极组成。

工作电极是与目标化学物质接触的部分,其中的化学反应与目标物质有关。

参比电极是一个稳定的电极,用于提供一个已知的电势作为参考。

在工作过程中,目标化学物质进入工作电极与传感器上的活性物质发生反应。

反应产生的电流或电势变化与目标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这些电化学反应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离子迁移反应等。

电化学传感器一般通过对电流或电势的测量来确定目标化学物质的浓度。

测量电流时,传感器的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会建立一个电势差,电流的大小与该电势差成正比。

测量电势时,传感器会测量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势差,该电势差与目标化学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为了提高电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以采用不同的传感器设计和材料。

常见的电化学传感器包括氧气传感器、 pH
传感器、离子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在不同的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环境监测、医疗诊断、工业过程控制等。

总之,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测量电流或电势的变化来检测和测量目标化学物质的浓度和特性。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反应,在工作电极上产生的电流或电势变化与目标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通过采取不同的传感器设计和材料,可以提高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

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

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来检测物质浓度、品质及相关物理化学参数的传感器。

它具有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可重复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医学检测、食品安全等领域,成为现代化检测技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电化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电化学传感器是利用电极和待测物质之间的交互作用来进行测量的。

在电化学传感器的测量过程中,电极是关键组成部分。

电极的电位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通过检测电极电位的变化可以推断待测物质的浓度。

电极的构成形式也有很多种,例如金属电极、半导体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等。

其中离子选择性电极常用于测定生理参数。

二、电化学传感器的种类电化学传感器按照测量电位的变化方式可以分为伏安型传感器和阻抗型传感器两种。

伏安型传感器是最常见的一种传感器,它通过测量电极电流与电极电位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伏安型传感器可以分为交流伏安法和直流伏安法两种。

阻抗型传感器是利用电极表面附着物的电阻变化来检测待测物质的浓度。

阻抗型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DNA等生物分子。

阻抗型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等优点,成为生物传感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三、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空气中的甲醛、二氧化碳、烟雾等有害气体,通过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同时,电化学传感器也被广泛应用于污染物监测领域,例如检测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质等有害物质,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四、电化学传感器在医学检测中的应用电化学传感器在医学检测中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医学小分子检测中常常采用了基于电化学传感器的生物传感器对药物,代谢产物等进行检测。

例如,电化学生化传感器可以在生化反应过程中测量待测物质的改变,检测生物内生化反应中一些关键的酶活性等指标,从而进行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等。

五、电化学传感器的展望当前随着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化学传感器也在不断向更高灵敏度、更快的响应速度、更低的成本等方向进行改进,发展出许多新型电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电化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电化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一、电化学传感器概述电化学传感器是指一种能够将感兴趣的分子或离子浓度信息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的传感器。

它主要应用于环境监测、生物医学、食品安全、制药工业等领域,是现代生物分子检测、环境监测和化学分析等领域必不可少的检测手段。

电化学传感器基本的实现原理是将感兴趣的分子或离子与电极表面的活性物质发生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电化学信号对溶液中的感兴趣物质进行检测。

二、电化学传感器的构成电化学传感器通常包含电极、电解质、反应物质这几个部分。

1. 电极电极是电化学传感器的核心部分,电极表面的活性物质与感兴趣分子或离子发生反应,进而使信号电流发生变化。

电极的种类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玻碳电极、金电极、纳米线电极等。

其中,玻碳电极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电极。

2. 电解质电解质是指电化学传感器内以电离分子形式存在的化学物质,它可以提供电极与感兴趣分子或离子之间的电子传输通道。

电解质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离子液体、缓冲溶液等。

3. 反应物质反应物质是指电极表面的活性物质与感兴趣分子或离子发生反应的物质。

反应物质选择合适且灵敏的材料对检测灵敏度具有很大的影响。

反应物质涉及的化学反应种类非常多,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酶催化反应等。

三、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电化学传感器可以根据电化学反应类型、检测偏离和实际应用领域等角度进行分类。

1. 按照电化学反应类型电化学传感器可以按消耗(即固定电位法和准定电位法)和生成型(即安培法或容积法)等电化学反应类型分为不同的类型。

其中,消耗型电化学传感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将感兴趣分子或离子消耗与电极表面的反应物质的消耗联系起来,从而根据电极电位的变化来判断溶液中感兴趣物质的浓度。

2. 按照检测偏离电化学传感器可以按照对电位、电流和阻抗等参数的检测方式进行划分。

其中,电位传感器检测的是电极表面的电势差,电流传感器检测的是电极表面的电流信号,而阻抗传感器检测的是电极表面的阻抗反应,这三种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化学传感器知识介绍

电化学传感器知识介绍

电化学传感器知识介绍
电化学传感器知识介绍
1、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相对值传感器。

为了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电化学传感器外层包覆着一层软膜,从样品渗透过来的氧气中只有一小部分能透过这层软膜,最终进入传感器而产生电信号,这层软膜的存在使渗透过程变成了两次,使这个传感器成为了一个相对值传感器,不能根据氧分子数量线性地输出电信号。

2、电化学传感器只检测一小部分渗透过来的氧气。

而大部分渗透过来的氧气从旁路直接排出,没有被100%地检测,软膜的自身渗透性能变化(如老化、温度变化等)直接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3、电化学传感器需要用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分段校准补偿。

但是由于电化学传感器只对一部分氧气进行检测,无法达到线性的输出,所以只用几种浓度的氧气进行校准仍然无法保证全量程精度。

只要透氧仪需要校准补偿,它即是采用了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电化学传感器。

4、电化学传感器会受环境温度、传感器温度和载气流速的影响
由于传感器位于仪器的机箱中,传感器温度会随环境温度而变化,这个软膜自身的透氧率也会因而变化,这样传感器测试精度就很容易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一般标准实验室的环境温度波动在4~5℃之间(2~3℃),这会给它们的传感器带来0.5cc/m2day以上的漂移,这个漂移对高阻隔材料的测试数据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研究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研究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研究电化学传感器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其在环境监测、生物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电化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传感器构成、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讨论。

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电化学方法实现信号转换和检测的传感器。

其基本原理是将测量目标物与传感器电极接触,通过电化学反应引起电流变化,进而实现目标物的定量分析。

电化学传感器的核心部分是电极,包括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计时电极。

工作电极与目标物发生电化学反应,参比电极提供稳定的电位作为参考,计时电极用于测量电流或电压信号。

在电化学传感器的构成中,材料选择、电极制备和传感器封装等方面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选择直接影响到电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电极材料有碳、金属和半导体材料等。

电极制备过程中,需考虑电极表面的处理、修饰和功能化,以提高电极的响应性和催化活性。

传感器封装是为了保护电化学传感器免受外界干扰,同时确保测量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水质监测为例,电化学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水中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质和微生物等成分的检测。

通过将传感器置于水样中,可以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在生物医学领域,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药物浓度和疾病标志物等。

通过植入式传感器或便携式设备,可以实现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诊断。

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而电化学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也为食品检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传感器可以迅速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和致病微生物等成分,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此外,电化学传感器还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安防监测和新能源领域等,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可能性。

未来,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将继续发展并迎来更广泛的应用。

随着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不断进步,电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可以将化学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的电化学检
测装置。

它是通过在电极表面引入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敏感物质,利用敏感物质与待检测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电流或电
压变化,来实现对待测物质的检测和分析。

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
电化学传感器的核心在于电极和电解质。

电极是电化学传感器
的敏感部分,它可以将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为电信号。

一般地,
电化学传感器通常包含一个工作电极、一个参比电极和一个计时
器电极。

当待检测物质与电极表面的敏感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电极表
面会产生电子转移过程,使得电极的电荷状态发生变化。

这种电
化学反应会引起电极表面的电位和电流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被
电路采集并处理成信号输出,从而实现对化学信息的检测。

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电化学传感器在化学检测和环境监测中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
在医疗诊断中,电化学传感器可以用于血液分析和血糖检测。


环境监测方面,电化学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
水源中的重金属和污染物等。

此外,电化学传感器的快速响应、高精度、易于制备和使用的
特点,使得它在化学传感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
新能源领域,通过使用电化学传感器来检测燃料电池的内部反应,可用于对燃料电池进行优化和提高效率。

总之,电化学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兴的化学检测技术,正逐渐成
为化学行业的重要工具,为我们的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提供了很
多方便。

电化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研究

电化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研究

电化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研究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化学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它是由电极、电解质、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

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将化学信息转化为电信号。

当目标化合物进入传感器表面时,会引发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或电压信号,从而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检测和测量。

电化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物医学、工业生产等领域。

它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离子选择性电极和生物传感器。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利用离子交换膜和电极材料的特性,实现对特定离子的选择性响应。

生物传感器则是利用生物元素(如酶、抗体等)与电化学传感器相结合,实现对生物分子的检测和测量。

在环境监测方面,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监测水质、大气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等,实现对环境污染物的快速检测和监测。

在食品安全方面,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离子等,保障食品安全。

在生物医学领域,生物传感器可以应用于葡萄糖监测、生物标志物检测等,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在工业生产中,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监测工业废水、废气排放,保障生产环境的安全和清洁。

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首先,需要加强对传感器材料的研发和改进,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其次,需要开展多元化的应用研究,将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更多的领域,拓展其应用范围。

此外,还需要加强传感器的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测能力,以满足不同领域对传感器的实时监测需求。

综上所述,电化学传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传感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电化学传感器将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物医学、工业生产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保障。

电化学分析和电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分析和电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分析和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分析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中的电流和电压以获得有关样品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技术。

电化学传感器是基于电化学原理构建的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和测量环境中的各种化学物质。

电化学分析和电化学传感器在许多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环境监测、生物医学和食品安全等。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分析和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应用及其未来发展。

一、电化学分析的原理电化学分析基于电化学反应的产生和测量,其中包括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技术包括电化学计量、电极反应动力学、电位滴定和电位分析等。

1. 电化学计量电化学计量是通过测量物质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导率来确定其浓度的方法。

根据法拉第定律,电导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样品电导率的变化可以确定物质的浓度。

2. 电极反应动力学电极反应动力学研究电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量电极反应的电流-时间曲线,可以确定反应速率、反应机理以及反应的控制步骤。

3. 电位滴定电位滴定是一种类似于传统滴定的分析方法,基于电化学电位的变化。

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反应物电势的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剂的浓度以及反应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

4. 电位分析电位分析是一种通过测量电位来确定样品中物质含量的方法。

常见的电位分析技术包括PH计、离子选择性电极和氧化还原电位测量等。

二、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电化学传感器是基于电化学原理的传感器,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来检测和测量环境中的化学物质。

电化学传感器主要包括电化学感应传感器和电化学传导传感器两种。

1. 电化学感应传感器电化学感应传感器是基于电极反应的电流和电压变化来测量目标物质浓度的传感器。

常见的电化学感应传感器包括电解质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等。

- 电解质传感器是测量样品中离子浓度的传感器。

通过选择合适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可以实现对特定离子浓度的测量。

- 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分子与电极反应来测量目标物质浓度的传感器。

常见的生物传感器包括葡萄糖传感器、DNA传感器和酶传感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电化学传感器
这类传感器以电化学半电池为基础[6],由一对贵金属电极组成的电极系统,充以特定的电解液 (与被测气体有关)并经全密封封装组成 (图1)。

传感器中另一个重要部件是半通透膜,它可选择性地让被测气体分子通过扩散方式进入传感器电解液,将大部分干扰物质的分子阻隔掉,因而有效减少干扰。

透过的气体在工作电极上,在水分子上参与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引起电子转移而形成与被测气体浓度有关的电极电流或电势。

常见气体的电化学反应如下: 氧气: O 2 +2H 2O + 4e + → 4OH -
一氧化碳:CO + H 2O → CO 2 + 2H + + 2e +
甲醛: HCHO + H 2O → CO 2 + 4H + + 4e +
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绝大多数游离态小分子的检测。

一般说,凡是能与某种特定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法反应的分子都可通过电测法进行定量分析,如表3所示。

表1:可使用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的气体
传感器的最大测量范围和它最高可达到的分辨率是互相排斥的,一般不能同时满足。

对比表2,大部分气体传感器的技术指标已能满足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检测要求。

电化学传感器的结构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高质量的产品性能稳定,测量范围和分辨率基本能达到室内环境检测的要求。

但缺点是只适用于对大部分无机气体和小部分有机小分子气体的检测,且由于电解质与被测气体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而被消耗,故其工作寿命一般比较短,约为2-3年。

2 光学检测器
当一束光线照射到物质表面时,它与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相互作用。

光线可能透过物质,可能部分被吸收,可能发生放射,散射和衍射,也可能发出荧光。

因此光学检测器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基于光的吸收,散射和衍射;荧光,光电离和光声转换。

能用光学检测器测量的物质种类很广泛,几乎涵盖有机,无机和生化物质的所有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本文仅将对用于室内环境污染检测的光学检测器作简单介绍。

2.1 光能吸收式检测器
该检测器工作原理基于Beer-Lambert 定律,如图2:
P 0 P
图2
图 3 所示为一个红外光吸收式检测器[7],它可以同时检测CO,CO 2和烷烃类可燃性气体。

该检测器包括一个非分光式红外发生器,红外光线被导入一个封闭的金属腔内,腔内充有被测气体,特定波长的红外光将被气体吸收后,专门测定该特定波长的红外检测管将吸收后的能量测出,用以表示被测气体浓度。

T = log (P 0 / P) = e - γ b c
式中:T – 透光率;
P 0 – 入射光能量;P –透射光能量
γ – 被测物吸收常数;
图3
λ1 λ2 λ3
光的吸收特性(波长)与被测气体的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即每种气体都有它自己的特征吸收峰。

大多数的光吸收式检测器采用红外光或激光光源,以减少杂散光的干扰。

该检测器 分辨率和测量精度较高,理论上使用寿命比电化学传感器要长得多,价格比较贵。

基于红外光吸收式检测器的便携式二氧化碳测试仪已被国家标准列入推荐方法之一。

2.2 荧光检测法 近年来,高性能,高分辨率的荧光检测器也已成功地应用于对游离态甲醛和液体中的甲醛进行高精度定量检测。

甲醛荧光检测器使分辨率从电化学传感器的0.01ppm 提高10倍,即达到1ppb 。

但尽管采用这些方法的仪器已有商品化产品,如德国生产的AL4021荧光甲醛分析仪,由于其体积较大,价格也比较贵,目前尚限于实验室使用。

但预期,研制出现场实时检测的便携式仪器已为期不远。

荧光检测器的工作原理见图4。

每种原子对光的吸收都具有其独特的特性,即吸收的波长不同。

原子轨道上电子一般处于稳定的基态,当电子受特定波长的光激发,吸收光能量后的电子跃迁到高能受激态。

但受激态是一个不稳定状态,该电子在耗去一定能量后,重新返回基态时便发出能量稍低的荧光。

因此荧光的波长比激发光的波长要长。

通常激发光的波长在250 - 450nm 之间,发出的荧光在270–650nm 范围内[11]。

目前有二种形式,一是直接激发甲醛分子,二是基于Hantzsch 反应[12],即使甲醛
在水中与乙酰丙酮和氨发生反应。

生成物,α-α’ - 二甲基 -β-β’ – 二乙酰吡啶受253 nm 和 400 nm 光的激发出510 nm 波长荧光。

该荧光强度十分敏感,并正比于甲醛在水中浓度。

可使分辨率达1 ppb 。

2.3 光声转换检测法
尽管该方法从原理上讲,光声转换检测法不算是一个新的发明,但应用于微量游离
态甲醛的检测却属最新报道。

简单说来,使被测气体接受一束经调制过的特定波长(不同分子所吸收的波长是不一样的)光源照射,气体分子被光激发后发出声响信号,用高灵敏度拾音器检测该信号,该信号的强弱正比于被测气体的浓度。

图5光声转换检测器
吸收能量后会受热,体积膨胀,腔壁压力增大。

由于在光脉冲作用下,这个压力的变化也是脉冲式的,因而形成声波。

使用二个高灵敏度拾音器,其中一个提供参考信号。

拾音器输出为电流,经放大后,进行信号处理。

2.4 光电离检测器
2.4.1 光电离(PID – Photo Ionisation Detector )检测器
该检测器适用于定量测定有机挥发气体的总量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而一般说来不能区分具体某种VOC 成分。

有机挥发气体成分很复杂,日常可辨别的有三百多种。

有机挥发气体的分子比较大,在一定能量作用下,会分裂。

PID 的工作原理 [9] 如图6所示,PID 的关键部件是一个能发出特定波长的紫外光光源 (用特殊材料制作的灯泡),将该紫外光束射入一个测试腔,当被测有机挥发性气体由泵抽入该测试腔时,受到紫外光的轰击而发生电离,分裂成带正负电性的二个基团。

在测试腔的出口处,装有一对施加了适当工作电压的电极,受到电极电压的吸引,带电基团分别趋向相应电极而形成正比于VOC 浓度的电流。

通过测量该电流大小,确定VOC 浓度。

分裂的基团经过电极后又重新复合,被抽出测试腔。

图5 多气体检测仪结构
该检测器的固有特征是几乎无零位漂移,因为若无试样进入测试腔,则无声波产生,零位便
无漂移。

它灵敏度很高,工作十分稳定可靠,经
出厂标定后,不需要经常性校验。

此外它的线性
测量范围很宽,使用寿命也很长。

还有一个特点是,通过变换组合式滤光片,可十分方便地捡测
不同品种气体。

该产品已做成便携式,适用于现场,实时,连续 / 间断监测。

图6是1302型多气
体检测仪的机构原理。

图6:PID 工作原理
PID技术对于VOC 的检测已经比较成熟。

对TVOC测量的分辨率最高可达1ppb (0.0024mg/m3 , 以异丁烯标定),完全符合中国标准规定的测试精度要求。

通过使用不同能量(用电子伏特eV来表示)的紫外光源,使测量某些特定有机气体成为可能。

比如苯乙烯(8.4eV),苯蒸汽(9.8eV),氯乙稀(9.99eV),乙稀(10.5eV),丙酮酸(10.66eV)和亚甲基氯(11.7eV)。

紫外光能量取决于灯泡内混和气体的性质以及灯泡窗口所用的晶体材料。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各种VOC成分的修正因子储存在仪器的数据库中,当测试某种已知的VOC成分时,则可通过调用该修正因子直接读出该VOC成分的浓度水平。

2.2.2 辉光电离式(CDID - Corona Discharge Ionisation Detector) 检测器
传感器和检测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二个
方面:一是研制开发新型传感器和检测技术;二是
将现代超精密加工工艺,特别近年来已趋成熟纳米
技术,以及日新月异的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引进
到传统的传感器中,进一步提高其各项技术性能,
特别是分辨率和稳定性。

使它们符合国际和国内制
定的对室内环境污染检测标准要求。

一个比较好的
例子是2001年才投放市场的用以测量VOC 的锥形
辉光电离式检测器[9](Corona Discharge Ionisation
Detector – CDID) 技术,如图8。

图8:CDID检测器
CDID检测器不用紫外灯光源,可避免灯泡窗口被有机高分子聚合而形成一层有机簿膜而阻挡光束通过,从而降低灵敏度。

CDID检测器利用一对锥形电极在高压下,在充有氩气的电离室内产生辉光放电而电离被测VOC,使之形成正负带电基团。

相对于PID技术,CDID 大大延长工作寿命,提高测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扩展线性范围;而且由于它能电离较高能量的VOC,但又不电离能量高于11.7eV的无机气体。

因此它既能检测PID 不能检测的四氯化碳等需要较高电离能的气体,又有效排除了氧,氮等的干扰。

1.智能模块式传感器气体检测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