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说课稿精装版

合集下载

《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稿

《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稿

三一文库()〔《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稿〕*篇一:《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成成中学的,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中的《五四爱国运动》。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的单元主题下,它发挥了动员广泛的群众基础、凝聚民族精神和力量、促进先进的中国人从以西方为师到以俄为师、中国革命依靠的主要力量发生变化,进而推动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重大转型,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因此本课在本专题中具有重要地位。

2、课标要求及解读: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意义,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五四运动过程的描述,培养学生再现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五四运动爆发背景讨论、分析,培养学生更准确地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认识到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性;通过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分析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师生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资料、运用资料,探究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PPT材料辅助,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史论结合的历史观。

通过感悟“五四精神”,引导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理性思考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和难点及突破策略:(1)教学重点: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背景)、五四精神。

突破策略:利用相关史料和影视片段,带领学生感悟、探究、分析,加深印象。

(2)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突破策略:贯穿于全课的学习之中,通过教师补充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五四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重大影响。

高中历史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高中历史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高中历史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活动主题:高中历史五四爱国运动说课内容:一、说教材根据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相关章节,介绍教材主要内容和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点。

教材中应该包括五四爱国运动的起因、经过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教材中还应涉及到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和历史意义等知识点。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起因、经过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和历史意义等知识点。

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五四爱国运动的原因和影响,理解并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对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起因、经过和影响有清晰的认识,理解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和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五四爱国运动对中国现代史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四、说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法:根据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当时的社会氛围和学生运动的蓬勃力量。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于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和影响进行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3. 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和历史意义,帮助学生将知识点整理成体系化的知识结构。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具,通过图片、音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五四爱国运动,增加学习趣味性和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与五四爱国运动有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景模拟: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五四爱国运动当中的一个角色,在课堂上进行一次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当时的社会氛围和学生运动的蓬勃力量。

3. 讨论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引导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五四运动说课稿》的说课稿

《五四运动说课稿》的说课稿

《五四运动说课稿》的说课稿五四运动说课稿一、引入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革命运动,发生在1919年的5月4日,广泛涉及学生、知识分子和广大群众。

本次说课将通过对五四运动的概述,介绍其背景、影响和意义,以及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二、内容概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群众性爱国运动。

通过对五四运动背景的分析,可以解读其与中国近代史的联系,以及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的影响。

三、五四运动的背景与触发五四运动的背景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

口述历史表明,五四运动是对中国政府违约而签署巴黎和约的抗议,同时也是对中国政治不民主、社会贫富分化的不满。

以此作为起点,五四运动在当时的国家形势中蓬勃兴起。

四、五四运动的影响与意义1. 文化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起点,是对传统文化的反叛。

运动中涌现出了鲁迅、陈独秀、胡适等一大批杰出的文化人物,他们提出了“拒绝封建文化,追求新文化”的口号,推动了现代文化的发展。

2. 教育意义五四运动对中国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运动提倡实用主义教育,强调学习实际知识,培养实用人才;另一方面,运动推动了西方文化的传播和接纳,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3. 政治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政治觉醒的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契机。

运动中出现了一批具有强烈民族意识和革命精神的青年,他们对中国政治进行了反思,并通过运动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诉求。

4. 国际影响五四运动不仅在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运动活动和示威游行影响了巴黎和会的进程,也使中国的立场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拉近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五、结语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和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概述,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以及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推动作用。

正如鲁迅所说:“五四以来之中国,已不复前矣!”五四运动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对中华民族的崛起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一、说教材1、本课地位:《五四爱国运动》上承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高峰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划时代意义。

学好本课是进一步学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

2、三维目标本课的课标要求是: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根据课标,我把本课的三维目标设定为。

(1)知识与能力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体会五四精神的内涵。

通过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比较五四运动同辛亥革命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运用了学案导学、史料分析、视频欣赏、对比分析、分组讨论等方法,力争在教学中,有效运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轻松、更有效的完成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重点在于爱国,且突出了青年学子的爱国运动,因此本课无疑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较好载体。

通过学习本课力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重点、难点(1)根据课标要求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五四精神的内涵。

(2)联系到高一学生基础知识尚不牢固,历史思辨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特点,我把本课的难点设定为: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命题二、学情分析初中对五四运动这一历史事件有一定了解,但缺乏深入分析,再加上因为刚升入高一历史思维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这给本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但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性好,有助于老师运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展开教学。

三、说教法结合本课的内容特点、以及高一学生的学习特点。

我打算采用图片法、史料分析法、视频法、分组讨论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在学习中完成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情感的升华。

四、教学设计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一、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法。

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精装版范文

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精装版范文

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精装版范文这是一个关于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的示例,范文如下:一、说教材1、《五四运动》是高中历史课本上的内容,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

通过学习这一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原因、经过以及对中国社会和国家命运的深远影响。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掌握五四运动的经过和影响。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在学习五四运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学习五四运动的经过和影响。

难点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让学生对五四运动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将采用多种教法和学法: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献资料来展示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影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度,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五四运动的图片,我引导学生思考图片所反映的情景和意义。

然后,我会提问题,让学生回忆起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以及补充相关的知识点,我引导学生逐渐进入新课内容。

2、讲授五四运动的经过和影响在讲授的过程中,我将结合多媒体资料和案例分析,系统地介绍五四运动的经过和影响。

通过讲述五四运动的历史事件和相关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3、讨论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探讨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和对中国社会和国家命运的深远影响。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课件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课件

中心
主力
方式
第二阶段 6月3日—7月初
3、五四运动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三)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 一、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二、废除《二十一条》
三、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 原德国在山东的各种权利
宁主义

1840年
近代史
(百年屈辱)
五四运动
1919年
1949年
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
(四)归纳小结,拓展思维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你 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谢谢指导!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整理知识 (三)合作探究 深化认识 (四)归纳小结 拓展思维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提问:每年的5月4日是什么 节日?
(二)自主学习 整理知识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五四运动的概况:
第一阶段
时间
5月4日—6月3日
答: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其次是运动波及全国广大 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形成了对北洋政府 的强大压力。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工界罢 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
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了政 治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五四运动说课稿精装版

五四运动说课稿精装版

五四运动说课稿精装版
引言概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爱国主义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前身——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建的重要契机。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而进行了不懈的奋斗,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五四运动的背景
1.1 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1.2 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1.3 五四运动的背景条件
二、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
2.1 学生爱国抗议
2.2 工人罢工示威
2.3 文化思想启蒙
三、五四运动的影响
3.1 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3.2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3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四、五四运动的意义
4.1 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2 促进了中国的民主思想
4.3 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五四运动的启示
5.1 引导人们热爱祖国
5.2 倡导爱国主义精神
5.3 坚持民主自由的理念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轨迹,也能够从中吸收珍贵的历史经验,为我们今天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爱国主义运动,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段历史,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四爱国运动》,现在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内容,板书设计四方面阐述我对本节课的教学。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又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故教材的地位相当重要。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二十一条”的严重影响;巴黎和会的概况、性质;五四运动的爆发、口号、发展及结果;五四精神的内涵;通过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②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二十一条”是日本妄图灭亡中国而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了人们的反帝斗争,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提供了深层背景。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③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结果及五四精神难点:五四精神的内涵二、教法、学法(为了解决刚才所提到的重点难点,我设置了以下的教法学法)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教学本人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如讲述法、提问法、设问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引导讨论法、小组讨论回答得分法等,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

特别是本人还将采用倒叙法,打破教材结构,把五四运动背景放到五四运动经过、结果之后并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法讲授。

对五四运动经过和结果的讲授,本人将采用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融于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课程地位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好本课,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内容
本节一共有三个子目,我将其归结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以及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

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我将用一课时的时间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3、教学目标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为: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初二学生实际,本课的三维目标我是这样确立的: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知道五四运动的过程和结果;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五四精神。

(2)过程与方法:
运用相关史料、图片和电影片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深入探究五四运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标,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五四运动的背景以及五四精神;难点则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学情分析
根据初二学生思想比较活跃,主动参与性较强,这就有助于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展开教学。

2、教法
结合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实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将综合运用情景创设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3、学法
指导学生从史料、图片以及电影片段中捕捉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把握历史宏观概念,获取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我将采用播放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中的一段,以激昂雄壮的歌曲导入新课,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引入课题:五四爱国运动
(二)讲授新课(28分钟)
本节的三个子目,我将其分为三个篇章,即寻源五四、感知五四、弘扬五四。

1、寻源五四——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10分钟)
该子目将以教师引导为主,辅之以视频欣赏,努力营造一种深沉、凝重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深刻体会五四运动爆发前的中国社会。

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第一子目以及观看电影《我的1919》的相关片断。

视频可以给学生直接的感官刺激,影片中中国外交官顾维钧慷慨激昂的陈词可以深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视频播完后,由学生回答刚才的问题,得出结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随之强调,中国的外交失败是由于“弱国无外交”,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然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所学的内容,即: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深入探究五四运动爆发的具体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见证五四——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8分钟)
五四运动的经过并非本课重点,但却不能一带而过。

因为通过展示五四运动的壮烈场景,能有效地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入领悟五四精神的内涵。

该子目我将采用“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的方法来突破。

首先,运用角色扮演法,由学生扮演当时的一名记者,准备1分钟,然后上台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介绍五四运动的斗争经过和重大事件。

其次,展示《北京学生街头演讲》的画面,假如你就是当中那个拿着扩音器喊口号的哪位青年,那么你可能会喊出什么样的口号?小组讨论后,来台上做一下表演。

在组长的带领下,喊出五四运动的口号?
然后打出表格对照题,让学生结合视频内容自主完成,并当堂反馈。

注意突出五四运动的阶段性特征(运动中心和主力的转变)。

利用电影片段,情景再现,小记者报道将五四运动贯穿成一个整体。

激发爱国情操。

3、弘扬五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五四精神(10分钟)
本节最后一子目,主要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五四精神。

我将采用史料分析法与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五四运动。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归纳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然后展示相关的材料,加深学生的印象。

针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的问题,我将设计一个表格对照题,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对比,指导学生完成。

通过对比,使学生深入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的地方。

现场找一位小老师进行讲解。

学习历史在于服务现实、展望未来。

在学生初步感知五四精神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全面感知五四精神。

(三)新课小结
我将采用概述法进行简要总结,指出本课重难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课后探究
最后提出问题“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你将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留给学生课后探究。

五、板书设计:
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背景
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经过和结果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我的说课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