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上历史4.13五四运动说课课件(共27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共26张PPT共26张PPT

主义的爱国运动。
1、性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2 命的开端。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3
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在运动中起。 到 4 了重要的作用。
课
堂
总 结
感谢观看!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 年12月20日),字孟真,山东聊 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 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 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 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 年升入北京大学文科。由于受到 民主与科学新思潮的影响,1918 年夏,与罗家伦等组织新潮社, 创办《新潮》月刊,提倡新文化, 影响颇广,从而成为北大学生会 领袖之一。五四运动爆发时担任 游行总指挥,风云一时。
火烧赵家楼
五四运动的爆发
1、时间 1919年5月4日
2、原因
巴黎和会上, 中国外交的失 败
曹汝霖 章宗祥
陆宗舆
顾维钧(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 14日),字少川,汉族,江苏省嘉定县 (今上海市嘉定区)人,毕业于美国哥伦 比亚大学,中国近现代外交家。
1912年回国后,任内阁总统秘书、外务 部顾问和宪法起草委员等职。1919年和 1921年,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为维护中华民族 的权益作出了贡献。1985年逝世,享年98 岁。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 北乐亭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
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
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 阶级革命家,也是学识渊博、 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他为马 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 作。1919年,参与领导五四运 动;1921年7月,促进中国共产 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 共产党早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 导者之一。
1、性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2 命的开端。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3
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在运动中起。 到 4 了重要的作用。
课
堂
总 结
感谢观看!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 年12月20日),字孟真,山东聊 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 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 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 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 年升入北京大学文科。由于受到 民主与科学新思潮的影响,1918 年夏,与罗家伦等组织新潮社, 创办《新潮》月刊,提倡新文化, 影响颇广,从而成为北大学生会 领袖之一。五四运动爆发时担任 游行总指挥,风云一时。
火烧赵家楼
五四运动的爆发
1、时间 1919年5月4日
2、原因
巴黎和会上, 中国外交的失 败
曹汝霖 章宗祥
陆宗舆
顾维钧(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 14日),字少川,汉族,江苏省嘉定县 (今上海市嘉定区)人,毕业于美国哥伦 比亚大学,中国近现代外交家。
1912年回国后,任内阁总统秘书、外务 部顾问和宪法起草委员等职。1919年和 1921年,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为维护中华民族 的权益作出了贡献。1985年逝世,享年98 岁。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 北乐亭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
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
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 阶级革命家,也是学识渊博、 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他为马 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 作。1919年,参与领导五四运 动;1921年7月,促进中国共产 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 共产党早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 导者之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3课五四运动 课件PPT24张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变成工人;1919年。
材料一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材料一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个画面。请写出五四运动 的导火线是什么?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这次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中心城市和运动主力有什么 变化?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指的是哪一年?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内惩国贼”
反封建
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2)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3)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 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思考:五四运动为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新?
新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斗争的矛头: 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巴黎和会场景
“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 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 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顾维钧
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提出了哪些要求,结果目标实现了吗?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
D、思想解放运动
2、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 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B
3、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始,是因为( )
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变成工人;1919年。
材料一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材料一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个画面。请写出五四运动 的导火线是什么?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这次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中心城市和运动主力有什么 变化?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指的是哪一年?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内惩国贼”
反封建
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2)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3)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 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思考:五四运动为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新?
新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斗争的矛头: 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巴黎和会场景
“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 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 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顾维钧
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提出了哪些要求,结果目标实现了吗?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
D、思想解放运动
2、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 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B
3、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始,是因为(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中国近代史:
1840——1919 ——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 资产阶级 领导的反对外 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无产阶级 领导的人民大 众的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什么是新民主主 义革命?它和旧民主 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
你知道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名称
旧民 主主 义革
命 新民 主主 义革
命
相同点
革命 革命 性质 任务
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
反帝 反封
建
不同点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发展前途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马克思列 宁主义
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国, 走资本主义
从人员看 学生
先锋
工人商人 主力
工商学 联合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五四运动取得初 步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答: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登上了 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其次是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形成了对北 洋军阀政府的强大压力 。
中国近代史:
1840——1919 ——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 资产阶级 领导的反对外 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无产阶级 领导的人民大 众的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什么是新民主主 义革命?它和旧民主 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
你知道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名称
旧民 主主 义革
命 新民 主主 义革
命
相同点
革命 革命 性质 任务
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
反帝 反封
建
不同点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发展前途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马克思列 宁主义
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国, 走资本主义
从人员看 学生
先锋
工人商人 主力
工商学 联合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五四运动取得初 步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答: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登上了 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其次是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形成了对北 洋军阀政府的强大压力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42张ppt)

1919 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旧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民
义和团运动
农民、
主 主 义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地主、
失 资产阶 败 级都不
革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能救中
命
新文化运动
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课后练习
1.90多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怒
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在人民 英雄纪念碑上了,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 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学习了这一课, 你们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呢?
“学生牺牲的精神万岁!社会制裁的精神万岁! 民族自决的精神万岁!”五四运动“奋空拳, 扬 白手,和黑暗势力相奋斗,受伤的也有,被捕的 也有,因伤而死的也有,因志愿未达而急疯的也 有。这样的精神不磨灭,真是再造中国的原素。”
(1)这是哪次运动的传单?这次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宣言中的“外争主权”指什么?“内除国贼”又指谁?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收回山东青岛主权;曹汝霖等人。 (3)宣言希望全国工商各界参加爱国运动,结果怎样?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
A 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2.“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
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旧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民
义和团运动
农民、
主 主 义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地主、
失 资产阶 败 级都不
革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能救中
命
新文化运动
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课后练习
1.90多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怒
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在人民 英雄纪念碑上了,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 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学习了这一课, 你们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呢?
“学生牺牲的精神万岁!社会制裁的精神万岁! 民族自决的精神万岁!”五四运动“奋空拳, 扬 白手,和黑暗势力相奋斗,受伤的也有,被捕的 也有,因伤而死的也有,因志愿未达而急疯的也 有。这样的精神不磨灭,真是再造中国的原素。”
(1)这是哪次运动的传单?这次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宣言中的“外争主权”指什么?“内除国贼”又指谁?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收回山东青岛主权;曹汝霖等人。 (3)宣言希望全国工商各界参加爱国运动,结果怎样?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
A 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2.“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
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4.13五四运动课件(2024版新教材)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③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④废除二十一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五四运动的意义
2、“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闻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
D 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B.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 C.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D.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五四运动的意义
外交:中国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民族危机加深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材 境阶料内级二近基:代1础8工7:2业年工6—8,人—家1力8,9量41年9壮1中3大年国—境—内1近91代9年工,业中17国5家新,建1厂89矿5年有—60—0家19,13新年增中资国
本达一亿三千多万,超过过去大半个世纪。辛亥革命前期产业工人达50万60万人;1919年产业工人达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万。
——《北京市民宣言》
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 生的爱国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二、五四运动的过程
(二)第二阶段
五四运动的背景
五四运动的过程
五四运动的意义
阶段
时间
地点
第一阶段 1919.5.4 北京 -
第二阶段 1919.6.3 上海 -
主力军
学生
工人 阶级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意义: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同工 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基础。 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7张PPT)

——《去年五月四日以来的回顾今后的希望》
五四之追评 罗家伦
著名教育家,思想家。 “五四运动”的命名者,亲笔起草 了唯一的印刷传单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的白话宣言。 北京大学学生,首任清华大学校长
忧国忧民 学生牺牲的精神万岁;社会制裁的精神万岁;民众 自决的精神万岁。 热爱祖国 五四精神是 积极创新 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的精神》( 1919 年5月26日) 探索科学
C
6.(2017· 湖北鄂州· 5)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 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 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 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反应 工人反应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 、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交告其子,姊教 其妹,师训其徒,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上海中华工业协会通告
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反应
妓女反应
印发《敬告花界同胞书》分发各妓院,提议花 界同胞不购日货;不收日本纸币;将二十一条印在 请客票后面;捐助国民大会及学联经费。 ——《五四运动画传》
第13课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油画)
(参与者、地点、内容……)
问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战败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战败
——五四运动的
1915年,袁世凯欲复辟,为取得日本支持,签订了 卖国的《二十一条》。 1917年北洋政府向日本大量贷款,日本借机又提出 关于山东铁路、军事、经济等诸多特权要求。北洋政 府居然“欣然同意”。 把持会议的英、法、美等国,不肯为中国事务得罪 日本,决定将山东特权转让给日本。 中国政府代表团竟然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之追评 罗家伦
著名教育家,思想家。 “五四运动”的命名者,亲笔起草 了唯一的印刷传单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的白话宣言。 北京大学学生,首任清华大学校长
忧国忧民 学生牺牲的精神万岁;社会制裁的精神万岁;民众 自决的精神万岁。 热爱祖国 五四精神是 积极创新 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的精神》( 1919 年5月26日) 探索科学
C
6.(2017· 湖北鄂州· 5)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 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 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 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反应 工人反应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 、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交告其子,姊教 其妹,师训其徒,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上海中华工业协会通告
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反应
妓女反应
印发《敬告花界同胞书》分发各妓院,提议花 界同胞不购日货;不收日本纸币;将二十一条印在 请客票后面;捐助国民大会及学联经费。 ——《五四运动画传》
第13课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油画)
(参与者、地点、内容……)
问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战败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战败
——五四运动的
1915年,袁世凯欲复辟,为取得日本支持,签订了 卖国的《二十一条》。 1917年北洋政府向日本大量贷款,日本借机又提出 关于山东铁路、军事、经济等诸多特权要求。北洋政 府居然“欣然同意”。 把持会议的英、法、美等国,不肯为中国事务得罪 日本,决定将山东特权转让给日本。 中国政府代表团竟然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人教(部编版2017)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共26张PPT)

1919.5.4 北京
0
学生
游行示威
0
0
0
小组合作探讨:从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我们可 以看出五四运动性质是什么?为什么?
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外争 主权 内除 国贼
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体现 了反帝的要求。 矛头指向以曹汝霖、章宗 祥、陆宗舆为代表的北洋 军阀政府,北洋政府推行 的封建统治,体现了反封 建的要求。
0
阅读教材及下列材料:回答从6月起,五四运动的扩大有什么表现? 运动的主导力量、中心有什么变化?
材料一:“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 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材料二:“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商人罢市 “罢市救国,不办卖国贼不开行,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
1919 年6 月初
0
学生
发展
上海
工人
0
0
0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任务四
【小组探究】阅读课本第61—62页“五四运动的 历史意义”正文部分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0 0 0
0
阅读下列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其阶级力量、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 革命也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材料二:毛泽东: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 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材料三:五四运动最突出的思想贡献就是引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 革命经验,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无产阶级力量的 伟大,深入到工人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列 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进一步传播,促进了工 人阶级觉悟的提高,要求成立能领导自己斗争的政党。一个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 益的政党应运而生。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第13课 五四运动课件 (共25张PPT)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 的失败
“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 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
——5月1日,上海《大陆报》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 将不国矣!”
——5月2日《辰报》《外交警报敬告国人》
中国被怒火点燃了,一场 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即将 爆发。
5月3日晚7时北大礼堂挤满了青年学生,有人以血 书写四个大字“还我青岛”,不少人写下了遗嘱,他们 相约第二天举行示威,以表达愤慨——
《京报》主 笔邵飘萍在 北大法科礼 堂演讲,讲 述了中国外 交失败的经 过和原因, 群情激愤。 上述材料和图片反映了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 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 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 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 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 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 来维持公理,务望 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顾 维 钧
山东问题由来 德国在1897年强占胶州湾, 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1914年一 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 派海陆军两万余人,在山东登陆, 侵占山东许多地方。1915年,日 本向袁世凯提出 “二十一条”中, 第一号内容就是要求北京政府承 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 切权利,并加以扩大。因此,在 巴黎和会上,日本认为中国已和 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德国在山东 特权应转让给日本,无需在会议 上讨论。但一战期间,中国也参 加了对德作战,是以战胜国的身 份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完全有 理由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 因此,顾维钧等中国代表在巴黎 和会上拒理力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
运动中心:上海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 反帝反封建 的爱国运动
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来先锋作用
意义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其与工人运动结合
标志着中国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端
材料: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我的青春誓言
四、说板书设计
一、五四运动的背景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
五、说教学效果评价
3、学法 指导学生从史料、图片以及电影片段中捕捉 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把握历史宏观概 念,获取新知。
三、说教学程序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导入新课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 (2分钟)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 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6月3日
上海(中心) 工人(主力)
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
弘扬五四
材料研读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 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 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上面这段话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 为什么?
2、课程内容
本节一共有三个子目,分别为:五四运动爆 发、扩大和历史意义。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 我将用一课时的时间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知道五四运动的过程和结 果;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五四精神。 (2)过程与方法: 运用相关史料、图片和电影片段,创设情境,引导学 生分析、比较、归纳,深入探究五四运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体 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 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感知五四
假如你就是当中那个喊口号的那位青年,那么你 可能会喊出什么样的口号?小组讨论后,来台上 做一下表演。在组长的带领下,喊出五四运动的 口号?
北京学生街头演讲
感知五四
五四运动的爆发
时间:1919、5、4 开始地点:北京 人物:北大等校学生
五四运动的发展
5月4日
北京(中心) 学生(先锋)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 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问: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C.有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 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
寻源五四
在巴黎和会上,为什
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
得到的却是类似战败
1918年1-6月召开的巴黎和会否定了
国的待遇?
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二十一条”
等项要求,决定由日本接管德国在
山东的一切殖民权益。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导火线)
感知五四
情景再现、角色扮演
由学生扮演当时的一名记者 ,准 备1分钟,然后上台以新闻报道 的形式,介绍五四运动的斗争经 过和重大事件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 五四运动
说课人: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学程序 四、说板书设计 五、说教学效果评价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上承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 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在中 国近代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课, 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 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忧国忧民、不屈不饶、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精神 斗争到底、不怕牺牲的民族主义精神
课堂小结
五四爱国运动
巴黎和会
外交失败 拒签合约
五四运动
时间:1919年5月4日 第一阶段 主力: 学生
运动中心:北京
释放被捕学生
新阶段
初步胜利 罢免三个卖国贼
时间:1919年6月3日 主力: 工人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将5月4日决定为青年节 2003 年 共青团十五次代表大会定《关荣啊,中国共青团》为团歌。
讲授新课 (28分钟)
:五四运动的背景(10分钟)
: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8分钟)
:五四运动的意义和五四精神
(10分钟)
寻源五四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第一子目以及观 看电影《我的1919》的相关片断
五四运动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近代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
1949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 精神”?作为一名年轻人通 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你又有
何感想?
9
9
2010年5月4日
4、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标,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五 四运动的背景以及五四精神;难点则为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1、学情分析 根据初二学生思想比较活跃,主动参与性较 强,这就有助于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 分展开教学。
2、教法 结合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实际,在具体的教学 活动中,我将综合运用情景创设法、小组讨 论法、史料分析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进行 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弘扬五四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 的力量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 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弘扬五四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结果 前途 结论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资本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
“国家将亡,无心营业。” 材料二 “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
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 君努力进行。”
问: 材料一中说明五四运动得到了哪一阶层人民的支持? 材料二中的“罢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材料一说明五四运动达到了商人阶层的支持;
材料二中的“罢市”是从1919年6月3号开始的。
为弘扬五四精神,校团委向全体同学征集题为“我的青春 宣言”的誓词。请你积极参与并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段誓词 (3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