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概况

合集下载

介绍家乡枣庄

介绍家乡枣庄

介绍家乡枣庄枣庄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枣庄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四大文化古都”之一。

枣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曾是古代文明的摇篮。

在古代,枣庄是齐国的东北郡治所,是齐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枣庄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曲阜的孔庙孔林。

孔庙是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而修建的,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

孔林是孔庙的附属物,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来到这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枣庄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古迹,如秦始皇东巡碑、岱庙遗址等。

这些古迹见证了枣庄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文化。

此外,枣庄还有很多博物馆和纪念馆,如鲁迅纪念馆、曹雪芹纪念馆等,展示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枣庄的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

枣庄位于山东半岛的腹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风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泗河,它是山东省最大的河流之一,河水清澈见底,沿岸有茂密的树木和各种野生动植物。

每年春天,泗河两岸的梨花盛开,景色美不胜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除了自然风光,枣庄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美食。

这里的美食以山东菜为主,口味鲜美,制作精细。

最有名的当属枣庄烧饼,它是枣庄的特色小吃之一,外皮酥脆,内馅鲜美,受到了广大食客的喜爱。

枣庄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和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展示了枣庄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枣庄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以及美味的传统美食和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无论是追溯历史,还是欣赏自然景观,枣庄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目的地。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来到枣庄,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山东枣庄导游词

山东枣庄导游词

山东枣庄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山东省枣庄市,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美丽的城市。

枣庄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

枣庄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闻名。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枣庄的历史。

枣庄有着2400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时代。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枣庄曾是鲁国的国都和著名的商业和文化中心,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财富。

在文化方面,枣庄是孔子和孟子的故乡,也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如今,枣庄已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但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风俗习惯。

接下来,我要带大家参观一下枣庄的主要景点。

首先是枣庄最有名的景点之一——孔子庙。

孔子庙是专门为纪念孔子而建的一座庙宇,也是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孔子庙之一。

庙内有大量的古建筑,如大成殿、各类祭祀建筑和古代文化展览馆等。

这里还有一颗千年古树——孔子神树,据说孔子曾在树下讲授经文,因此被视为圣地。

孔子庙是学习儒家文化和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场所,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除了孔子庙,枣庄还有其他一些著名的历史景点,如曲阜大学、孟庙和孟府。

曲阜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学生自我管理和自由学习的学府,曾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

孟庙是为纪念孟子而建的一座庙宇,也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孟庙之一。

孟庙和孟府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非常重要的地方,可见当时孟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枣庄还拥有许多自然景观,如泰山和峄山等。

泰山是中国五岳中的一座,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它以其壮丽的山景、险峻的山峰和古老的文化景观而闻名。

峄山是一座中国四大名山之一,以其奇特的地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著名。

这些山脉都是徒步旅行和登山爱好者的天堂,也是探索自然之美的好去处。

除了以上景点,枣庄还有一些特色的地方值得一游。

比如,枣庄的特产——红枣。

枣庄是中国著名的红枣产地,盛产着丰富而美味的红枣。

枣庄旅游

枣庄旅游

行政区划
枣庄市总面积4563平方千米,辖5区1市[24],总人口393.93万人(2011年)[25], 市政府驻地枣庄新城区光明大道。
行政区划 等级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 政府驻地
薛城区 市辖区 507
48.14 永福路
市中区 市辖区 375
54.55 君山路
峄城区 市辖区 627
36.42 坛山路
枣庄旅游
枣庄北面是以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为主的旅游景区,南面是以江北水乡运 河古城为主的旅游景区,西面是京杭大运河的源头碧波荡漾的微山湖,形成了环绕 “北山”“南水”“西湖”的城市面貌。
枣庄旅游
市中区 峄城区 薛城区 山亭区 台儿庄区 滕州市
市中区旅游
龟山省级地质公园 位于市中区东北部
孟庄镇境内,距市驻地 15公里,占地总面积约 40余平方公里,由龟山 景观区、水上游乐园、 板栗基地生态园区、千 亩观光桃园及桃园山庄 服务区组成。景区内人 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错落 有致,交相辉映,老龙 潭商周遗址、雁窝岭汉 古墓群、跑马岭等古遗 迹,展示了龟山风景旅 游区的悠久历史和灿烂 文化。
1300
山亭区旅游
熊耳山位于枣庄市山亭 区北庄镇镜内,因远看 整座山体象一只黑熊的 耳朵,故得名—熊耳山。 据《峄县志·山川》记载: “熊耳山,城北六十五 公里,是距梁山之右, 界碑岭之南,高耸巍峨。 周围岩石削立数百丈, 唯一鸟道可上。” 2001 年12月被国土资源部批 准为国家地质公园。熊 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主要 景点有双龙大裂谷、龙 抓崖地震遗址,黄龙洞、 卧虎洞、牡丹庵、八戒 洞等自然景观。
台儿庄区 市辖区 538
27.95 金光路
山亭区 市辖区 1018
46.50 府前路

枣庄市自然资源概况

枣庄市自然资源概况

浅析枣庄市自然资源概况一、地理环境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地跨东经116°48′30″—117°49′24″,北纬34°27′48″—35°19′12″。

北临孔孟之乡济宁,南邻吴楚之邦徐州,东依革命圣地临沂,西部是济宁市微山县。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较多,四季分明;同时也存有一定的灾害性天气。

全市多年平均气温在13.2-14.2℃,各季气温差异明显。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50~950毫米之间,是山东省降雨量最充沛的地区之一。

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区,属于黄淮冲击平原的一部分。

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伏状。

二、自然资源介绍枣庄市较为突出的自然资源有:土地资源、地下水资源、煤炭资源。

土地资源枣庄土地总面积6844831.9亩。

其中耕地3678771.5亩,园地348614.1亩,林地450281.5亩,牧草地4947.6亩,交通用地256233.5为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459228亩,未利用地746157.6亩。

本市土壤分为棕壤土、褐土、潮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5个土类,12个亚类,29个土属,80个土种。

地下水资源枣庄河流属淮河流域南四湖-运河水系。

区内地表水系发育,除韩庄运河、伊家河为南四湖的泄洪河道外,其它主要河道均发源于东北部山区,并且为老年性季节河道。

全市境内共有河道25条,其中主要河道13条。

地下水补给资源为78960.8万立方米/年,其中各富水区开采资源为30270万立米/年。

煤炭资源枣庄市素有“鲁南煤城”之称,是因煤而兴的矿业城市,煤炭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

辖区内有陶枣、官桥、滕南、滕北、韩台5个煤田,含煤面积1000余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3% ,现探明储量18. 87亿t。

滕南、滕北煤田含煤面积较大,资源储量较丰富,主要煤种为气煤、肥煤和天然焦,是优质动力用煤和炼焦配煤。

三、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一)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枣庄

枣庄
电话区号:0632
邮政区码:277000
地理位置:山东省南部
面积:4563平方公里
人口:383万人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微山湖红荷湿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等
火车站:枣庄站
目录[隐藏]
枣庄概况城市名称
名称由来
城市名片
市花市树
枣庄区划
枣庄简介
行政区划区划简介
地名来历
中心城建设
[编辑本段]枣庄之最
枣庄具有辉煌的历史文化,是山东省历史底蕴最深厚的城市之一车神奚仲在枣庄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园;中国历史上最大民族资本企业在枣庄诞生,“中兴公司”意味民族中兴;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支股票诞生于枣庄;1938年台儿庄大战是抗战时期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古城台儿庄保留了目前中国最多的二战遗址,一面面弹孔墙记录了抗战的光荣岁月;2009年12月17日,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在枣庄市台儿庄区成立;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山东枣庄市为唯一一个“全国健身秧歌城市”;2010年央视经济生活大调查枣庄被评为山东省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第一张股票
地形地貌
枣庄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区,属于黄淮冲击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伏状。东北部为群山丘陵区,外围是海拔100米至150米的滕、薛、枣山前剥蚀平原。平原南,从峄城区东部边界至薛城东,为东西走向的带状丘陵地。再向南,为海拔在100米上下的山前剥蚀平原。西部濒湖地带及南部沿运河地区为海拔30至40米的沿湖洼地和交接洼地。最南部为一小片丘陵。土壤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5个土类,80个土种。土壤总面积5213874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9.59%。
转型方案重大意义经济实力

山东省枣庄市概况介绍

山东省枣庄市概况介绍

山东省枣庄市概况介绍山东省枣庄市是山水相映、古今文化交融的“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是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一座正在崛起的煤化工城。

(一)历史文化。

枣庄市历史文化悠久,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和传播地。

历史上出现过墨子、孟尝君、毛遂等众多历史名人。

可以概括为“四个数字”:7300年的始祖文化。

境内的北辛文化是迄今为止黄淮地区考古发现最古老的文化。

4300年的城邦文化。

枣庄是我国古代都城分布最密集的两个地区之一,境内的 阳古城是我国北方唯一的古水城。

2700年的运河文化。

境内最早的运河开凿于春秋时期,拥有运河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台儿庄古城。

130年的工业文化。

我国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中兴公司在这里诞生,并发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股票。

(二)地理位置。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最南部,东经117.33度,北纬34.52度,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处,是中国南部地区进入山东以北地区的第一门户,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享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美誉,是淮海经济区城市中最具发展活力、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三)行政区划。

枣庄市是1961年山东省建制的第四个省辖市,现辖市中、薛城、山亭、峄城、台儿庄五个区和滕州市一个县级市,建有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人口386万人。

(四)气候条件。

枣庄市位于东经116°48’-117°49’、北纬34°27’-35°19’,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年降水938.7毫米,年均可利用淡水资源18亿立方米,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富水地区。

枣庄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具有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等特点。

(五)自然资源。

全市已发现的矿种57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2种,现已开采32种,其中煤、石膏、石灰岩是优势矿产,天青石是山东省唯一的矿产地。

已探明煤矿区98处,总资源储量19.78亿吨。

探明铁矿资源储量4884.3万吨,探明铜矿矿石量资源储量15.7万吨,探明铝土资源储量164.5万吨,探明石膏资源储量4.8亿吨。

枣庄市自然资源概况

枣庄市自然资源概况

浅析枣庄市自然资源概况一、地理环境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地跨东经116°48′30″—117°49′24″,北纬34°27′48″—35°19′12″。

北临孔孟之乡济宁,南邻吴楚之邦徐州,东依革命圣地临沂,西部是济宁市微山县。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较多,四季分明;同时也存有一定的灾害性天气。

全市多年平均气温在13.2-14.2℃,各季气温差异明显。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50~950毫米之间,是山东省降雨量最充沛的地区之一。

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区,属于黄淮冲击平原的一部分。

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伏状。

二、自然资源介绍枣庄市较为突出的自然资源有:土地资源、地下水资源、煤炭资源。

土地资源枣庄土地总面积6844831.9亩。

其中耕地3678771.5亩,园地348614.1亩,林地450281.5亩,牧草地4947.6亩,交通用地256233.5为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459228亩,未利用地746157.6亩。

本市土壤分为棕壤土、褐土、潮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5个土类,12个亚类,29个土属,80个土种。

地下水资源枣庄河流属淮河流域南四湖-运河水系。

区内地表水系发育,除韩庄运河、伊家河为南四湖的泄洪河道外,其它主要河道均发源于东北部山区,并且为老年性季节河道。

全市境内共有河道25条,其中主要河道13条。

地下水补给资源为78960.8万立方米/年,其中各富水区开采资源为30270万立米/年。

煤炭资源枣庄市素有“鲁南煤城”之称,是因煤而兴的矿业城市,煤炭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

辖区内有陶枣、官桥、滕南、滕北、韩台5个煤田,含煤面积1000余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3% ,现探明储量18. 87亿t。

滕南、滕北煤田含煤面积较大,资源储量较丰富,主要煤种为气煤、肥煤和天然焦,是优质动力用煤和炼焦配煤。

三、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一)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枣庄城市简介

枣庄城市简介

市情简介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科圣墨翟就出生在这里。

东偎山清水秀的沂蒙山区,西临碧波荡漾的微山湖,南枕京杭古运河,北连孔孟之乡、曲阜。

面积4550平方公里,总人口326万辖市中、峄城、山亭、台儿庄、薛城五区和滕州市。

枣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已挖掘鉴定的北辛文化,展示枣庄已有七千多年的文明史。

枣庄历史上名人辈出,如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墨子、西汉丞相、大经学家匡衡,明代翰林、大文学家贾三近等。

现代史上台儿庄大战、铁道游击队名振海内外。

枣庄今日,正走向全面开放。

枣庄人民以勤奋的工作和真诚的友谊,热诚欢迎国内外朋友,港澳台同胞来枣庄考察、旅游,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进行经济技术交往合作,共创枣庄美好未来。

文化灿烂枣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已挖掘鉴定的北辛文化,展示枣庄已有七千多年的文明史。

枣庄历史上名人辈出,如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墨子、西汉丞相、大经学家匡衡,明代翰林、大文学家贾三近等。

现代史上台儿庄大战、铁道游击队名振海内外。

历史文化名城枣庄山川秀丽,名胜众多,抱犊崮被誉为鲁南奇峰。

抱犊崮国家森森公园植物群落千姿百态,既有温带植物,也有亚热带植物种类达3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100多种。

被世界园林组织命名的“冠世榴园”的石榴园位于枣庄市的南部,80%的石榴树进入盛果期,每年可产石榴近五千万公斤。

石榴饮料、榴叶荼以及石榴盆景的开发,为榴园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新兴现代化城市丰富的矿产,充足的能源,使枣庄形成了以煤化工为主导,以煤炭、建材、纺织、机械电子四大产业为支柱,同时拥有冶金、卷烟、造纸、橡胶、食品、医药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枣庄市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开放城市以来,对外开放加快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社会化服务配套齐全。

设立了海关、商检;开办了外汇结算、存贷与调剂、国际航空快递和集装箱外运代理等涉外业务;成立了涉外审计、会计、律师、保险、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国际贸易促进会枣庄支会等工作机构,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投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枣庄简介枣庄是一个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现代化工矿城市。

境域原为峄县、滕县辖地。

明时北置滕县、南置峄州,后降为峄县。

清循明制。

民国时期仍为峄、滕两县,属山东省鲁西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坚持抗日,并建立了地方民主政权,先后建立了白彦、临城、麓水、双山、凫山等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峄县属滕县专署。

1953年改属济宁专署。

1958年峄县机关迁至枣庄镇。

1960年撤峄县建县级枣庄市,与滕县同属济宁专署。

1961年,枣庄市改建为省辖地级市。

1979年,国务院批准滕县划归枣庄市。

一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与临沂市平邑县、费县、苍山县为邻,南与江苏省铜山、邳州市接壤,西濒微山湖,北与济宁市的邹城市毗连。

地形略呈平形四边形,东西最宽56公里,南北最长96公里,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2.97%。

市境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呈东北向西南倾伏状。

形成低山、丘陵、山前平原、河漫滩、沿湖洼地等多类型地貌特征。

丘陵约占总面积的
54.6%,平原约占总面积的
26.6%,洼地约占总面积的
18.8%。

莲青山、抱犊崮等海拔500米以上群山连绵起伏,横亘在市北部。

抱犊崮海拔580米,谓“沂蒙七十二崮之首”。

莲青山顶峰摩天岭海拔663米,为全市最高点。

西部滨湖及沿运地带地势最低,地面平坦,海拔30~40米,最低处海拔
24.5米。

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运河水系。

大小河流共有24条,京航运河枣庄段为大型河流,横穿市南部,境内全长
68.5公里。

中型河流(伊家河、峄城大沙河、城郭河)3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8条,流域面积在30至100平方公里的河流13条。

除京杭运河枣庄段为南四湖泄洪河道外,其它主要河流均发源于东北部山区,分别流入南四湖和运河。

河下游的滕、薛、枣平原,为枣庄主要粮食蔬菜产区。

土壤类型多样,土质良好,多宜农业利用。

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兼受海洋气候影响,具有气温适中、雨热同季、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的特点。

这种有山水之利的地理特征,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枣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

二枣庄是一座新兴的组团式城市,辖5个区(市中、薛城、峄城、台儿庄、山亭),1个县级市(滕州市),17个街道办事处,44个镇,3个乡。

到2005年底,全市人口
367.2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
113.32万人。

1961年撤县级市改建地级市。

1999年7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枣庄市行政中心在薛城,即依托薛城区、枣庄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枣庄矿业集团驻地建设新城区。

2004年6月,枣庄市机关驻地正式迁至新城。

2005年4月,国家建设部下达《关于同意对枣庄市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2005年11月,《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纲要)编制完成。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枣庄市定位为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建材和煤化工基地,鲁南城市带中心城市之一,标志着枣庄进入一个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枣庄城镇发展战略为促进薛城、市中、峄城三片城市一体化整合,东西轴向发展,形成中心城市。

枣、薛、滕三角形成城镇密集区,作为区域的核心地区。

枣庄市城市总体布局,中心城市为“两区、两团”的组团式城市布局结构,即以薛城城区、枣庄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枣庄新城组成中心城的西城区,以市中区老城、枣庄经济开发区组成中心城的东城区。

以峄城区为基础规划形成中心城的峄城组团,以张范镇为基础规划形成中心城的张范组团。

组团之间,保留农田、林地,形成城市的绿芯。

中心城市薛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新城区为枣庄市行政、文化、科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商贸物流基地,煤化工研发中心;市中区为能源、新兴加工业制造基地;峄城为观光旅游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其他城区中的山亭区为休闲旅游、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台儿庄为江北水乡、运河古镇、爱国主义教育旅游基地;滕州为枣庄市次中心,煤化工、机械制造、能源基地。

枣庄素称鲁南煤城,采煤历史悠久。

李鸿章曾称枣庄煤“较日本上等煤尤佳,与英国松白煤相仿。

”清光绪三十年《峄县志》载:
“矿务之见于三代前者也……讫唐五代不废。

”又有记载:
“枣庄矿区内有唐宋时旧井甚多,土人所开浅井遍地皆是。

”清代已大量开采煤炭并外运。

清光绪四年(1878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派直隶知县戴华藻筹资5万元,在枣庄开办峄县中兴矿局。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兖沂曹济兵备道张莲芬经清政府批准来枣庄合办枣庄煤矿,创办“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是为中国出现的第一家民族资本的股份制企业。

中兴公司建有台枣铁路,并在台儿庄运河沿线建煤炭运销机构台儿庄分局、杨闸分局,还在连云港建立分厂和二号码头,在上海成立中兴轮船公司。

中兴公司所产之煤,通过自办铁路和台儿庄码头,沿运河销往全国各地,每年由运河运至江淮一带的煤七八万吨,最多时达10万吨,还通过连云港远销日本。

时枣庄商贾云集,白天运河上舟楫如梭,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呈现一片繁盛景象。

中兴公司还在全国不少地方建有炼焦厂,安徽蚌埠中兴炭厂有焦炉70个,月销焦炭三四千吨。

枣庄煤矿成为中国三大煤矿之
一。

由于水陆交通之便,煤业兴旺,枣庄成为鲁南重镇,被誉为山东南大门。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成立枣庄矿务局。

至2005年,境内枣陶、官桥、滕南、滕北四大煤田面积1300平方公里,探明资源储量
17.99亿吨。

建有现代化矿井12对,年产优质煤2000万吨。

枣矿集团公司在京航大运河边建立的第一个铁路与运河港口相连的码头,实现了历史上枣庄曾经有过的铁运、河运双运道并行。

枣庄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依靠煤电转化,建成坑口电厂12处,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其中十里泉发电厂装机容量为
122.5万千瓦。

采用消化、吸收、改进高科技的德士古水煤浆压洁净煤汽化工艺,全力发展煤焦化、煤化工工艺,研究开发精细化工产品,国家在枣庄建立了煤化工研究开发中心,以鲁南化学工业集团总公司为依托,开发建设以煤为原料的精细化工产品链。

枣庄煤炭的生产发展,记录着枣庄历史的变迁,见证着枣庄的繁荣与发展。

除煤炭外,枣庄其他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目前,已探明地下矿藏20多种。

金属矿藏有铁、铜等,非金属矿藏不仅煤储量大,石灰石储量高达265亿吨。

枣庄有建材企业1000多家,产品44类120多个品种。

其中水泥生产能力1600万吨,居山东省第一位;石膏生产能力亦居山东省首位,产量占全国的1/
6。

全市形成了水泥、石膏、玻璃、墙体材料为主体,兼有建筑陶瓷、石材、水泥制品、保温隔热材料和防水材料的新的工业体系。

枣庄山川秀丽、名胜众多、风光优美。

可以概括为“四个最”:
一是我国最大最美的国家级湖泊类湿地——微山湖湿地,面积达到63平方公里。

二是华夏最长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

400年前发生的郯城大地震,把熊耳山震成两半,形成一条几百米长的大裂谷,被地质专家誉为地震遗迹中的“奇迹”。

三是最负盛名的天下第一崮——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

崮为五大岩石地貌之一,是鲁南地区特有的地质现象。

鲁南七十二崮,第一崮当属枣庄的抱犊崮。

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园——十二万亩“冠世榴园”。

石榴原产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我国,西汉一代名相匡衡从长安带回枣庄种植,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农业遗产。

全市有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及有史料价值的地址800多处,有7个博物馆,收藏文物35000余件,其中属国家一级文物65件,二级文物274件,一般文物3000余件,融古汇今,异彩纷呈。

枣庄是一座充满活力、颇具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既有北方城市的豪放,又具江南水乡的秀美。

古峄县、滕县都有八景胜迹。

江西举人杨风起来枣庄后作《过峄县》诗:
“峄称名胜地,出郭绕山溪……连岗似吴越,层岭接青齐。

”运河岸边的台儿庄,向有“小苏州”之美誉。

全市自然、人文景观达70多处,人文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