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顶设计规格
斜顶结构标准

分体式斜顶结构标准1、斜顶头滑动面与斜顶运动方向夹角为2°。
2、斜顶杆与斜顶头的连结方式:①用2个开口销连接,为方便线割,应加一个工艺孔,用无头螺丝紧固。
如有运水,在斜顶杆上做出胶圈槽。
②用三级方式连接,用M6无头螺丝紧固。
如有运水,在斜顶杆上做出胶圈槽。
3、在B板底应加导滑件(FL**)及耐磨圈(GH**)具体标准见附页(1)。
4、在顶针板上加支撑件(FH**)及滑块(FG**),分简便式结构和整体式结构。
具体标准见附页(2)及附页(5)。
5、如需运水,做出运水结构,具体尺寸见标准。
ФD ФD1 ФD2 L1 L2 L0 L3 L4 NPT ФD3 ФD4 ФD5 ФD6 胶圈FG**FH**PM PM112 16 3 12 6 18 15 30 Ф7 SC12 M5 M10 16 20 3 12 6 18 15 30 Ф10 SC16 M8 M14 20 25 3 14 7 20 15 30 1/8" Ф6 Ф8 Ф16 Ф8 P10(ID9.8×1.9)SC20 M10 M18×2.0 25 30 3 16 7 22 15 30 1/8" Ф8 Ф11 Ф20 Ф11 P14(ID13.8×2.4)SC25 M12 M22×2.0 30 35 4 20 7 25 15 30 1/8" Ф8 Ф11 Ф22 Ф11 P14(ID13.8×2.4)SC30 M12 M24×2.0连接方式一连接方式二整体式斜顶结构标准1、一般不设计冷却结构,如有需要,则应改为分体式结构。
2、封料位应有10MM以上,并设计一个工艺孔作碰数用。
斜顶宽度≤15MM时,工艺孔为Ф2.18MM;斜顶宽度>15MM时,工艺孔为Ф4.18MM。
3、在B板底部应设导滑件,具体尺寸见附页(3)。
4、在顶针上设滑块结构,简便式结构见附页(4);整体式结构见附页(6)。
模具斜顶有讲究,案例讲解最详细的斜顶设计,赶紧收藏起来!

模具斜顶有讲究,案例讲解最详细的斜顶设计,赶紧收藏起来!一.斜顶的用途塑胶产品内部扣位的抽芯,同时也起顶出作用。
二.斜顶的- -般标准1.常用斜顶角度为1°,:3° -8°2.一般最小斜顶长宽3X3;3. 1°斜顶专门应用到深骨位的顶出;4.斜顶的顶出行程20-30mm;5.3mm或以下的斜顶底部平动模底面;6.斜顶材质: 8407热处理: HRC50-52。
三.斜顶形式1.斜顶脚全挂式斜顶脚全挂式为最常用的斜顶形式。
使用时参照“斜顶标准件3D”适用此形式的斜顶宽度范围: 3<宽度≤8。
2. T挂式斜顶T挂式斜顶为第二选择的斜顶形式。
使用时参照“斜顶标准件3D 适用此形式的斜顶宽度范围: 8<宽度≤无限。
3.斜顶脚半挂式斜顶脚半挂式为第三选择的斜顶形式。
使用时参照“斜顶标准件3D,适用此形式的斜顶宽度范围:宽度≤3。
4.斜顶座式斜顶座式为斜顶行程较大的斜顶使用形式。
使用时参照“斜顶标准件3D适用此形式的斜顶行程范围:行程≤5。
5.1°斜顶1°斜顶专门应用到深骨位的顶出四.斜顶分型斜顶分型线必须按照客户确认的走线,即DFM报告,如有问题可按“模具结构更改流程"提出。
斜顶一般的分型如下:五.斜顶倒扣行程计算斜顶行程=倒扣距離t縮水量+安全值(0.5~2mm)六.斜顶设计注意事项1.骨位尽量不要设计到斜顶上,会影响机械手取出产品;如果避免不了,骨位处要在斜顶水平和垂直移动方向做拔模。
2.避免斜顶一部分和其它零件碰穿,否则回针底部需加弹簧。
3.分割斜顶不能造成附近出现薄钢4.斜顶薄钢斜顶薄钢的定义:1,a≤2mm2, a1 /3b5.斜顶倒角斜顶或镶件的边缘尽量倒R0.5与孔倒RO.47配合。
六.斜顶分割线七.电池盖模具的斜顶电池盖模具使用的斜顶需做平位加强,其他模具不用。
斜顶滑块及其避空位的规范设计

在客户没有特殊要求下,现对斜顶滑块结构规定如下几种形式:一、当斜顶上位置很小,不够锁螺丝时采用销钉连接方式:(见图一)斜顶滑块要求:<1>、斜顶滑块挂台高度H及宽度T尺寸,见表1。
<2>、销钉用顶针改制,尺寸尽可能选大但不能小于φ1.5mm。
<3>、斜顶滑块侧面避空位要求:L1≥斜顶滑动行程+3mm(安全量)。
L2≥2mm(安全量)。
L3:普通模具L3=0.5mm;精密模具L3=0.25mm;<4>、斜顶滑块比顶针板低1mm(顶针板无限位块时可保护斜顶滑块)。
<5>、斜顶滑块底部及挂台顶部滑动面开“V”型油槽,间距10mm深0.5mm与滑动方向成45°。
H及T尺寸选择:表1二、当斜顶上位置足够大(能够收到M5以上的杯头螺Array丝)时采用锁螺丝的方式:(见图二)斜顶滑块要求:<1>、斜顶滑块挂台高度H及宽度T尺寸,见表2。
M5的杯头螺丝。
L1≥斜顶滑动行程+3mm(安全量)。
L2≥2mm(安全量)。
L3:普通模具L3=0.5mm;精密模具L3=0.25mm;<4>、斜顶滑块比顶针板低1mm(顶针板无限位块时可保护斜顶滑块)。
<5>、斜顶滑块底部及挂台顶部滑动面开“V”型油槽,间距10mm深0.5mm与滑动方向成45°。
及T 尺寸选择: 表3斜顶滑块要求:<2>、螺丝尽量选大,不要小于M5的杯头螺丝。
<3>、斜顶滑块侧面避空位要求:L1≥斜顶滑动行程+3mm(安全量)。
L2≥2mm(安全量)。
L3:普通模具L3=0.5mm ;精密模具L3=0.25mm ;<4>、斜顶滑块比斜顶座低1mm (顶针板无限位块时可保护斜顶滑块)。
<5>、斜顶滑块底部及挂台顶部滑动面开“V ”型油槽,间距10mm 深0.5mm 与滑动方向成45°。
洗浴中心更衣柜规格

洗浴中心更衣柜规格更衣柜,顾名思义,就是指用来更换衣服、存放衣服用的柜子,一开始人们在生活中都选用木制更衣柜或钢制更衣柜,但随着使用场所的不同及潮湿环境的要求比如洗浴中心等,近几年三箭也诞生了防水、防腐的更衣柜,因为它采用塑料制做而成,所以也就具有防潮、防腐且耐磨、无毒无味、色泽鲜艳却不会褪色、永不生锈、使用寿命长等特性,更适合人们日常生活的使用。
规格:1、一般洗浴中心更衣柜规格900*420*1850mm(宽*高*深);如果大衣服可以做到900*500*1850mm;斜顶更衣柜另加斜顶尺寸:一般在900*420*2250mm;2、常用洗浴中心更衣柜包括单门柜,二门,三门衣柜,四门,六门,八门,九门,十门,十二门,十五门,十八门等;三门以下的可以挂大衣服,四门,六门衣柜可以挂上衣,八门,九门,十门等内部可加搁板,分别存放干净的衣服和脏衣服。
3、洗浴中心更衣柜采用冷轧钢板生产制作,板厚按用户要求,经济款的用薄板,耐用款的用厚板,一般板材由0.4~0.8mm不等;工具式工服储物衣柜板厚可以做到1.0~1.2mm厚4、洗浴中心更衣柜的常规颜色为静电喷塑,正常颜色为浅灰色,批量定购时(20件)以上可以指定其他颜色,蓝色,绿色,粉色,黄色,套色等;5、洗浴中心更衣柜质量标准是板材硬度、耐冲击等应均达到GB1720,GB1730、GB1732国家标准。
表面处理要求:为了保护好浴池更衣柜厂家、底部长期不锈蚀,图层不脱落,我们都选择环保塑粉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及ISO4001环保体系标志认证,对表面进行严格的处理,具体的操作工艺流程如下:热水脱脂肪-冷水清洗-中和-热磷化处理-冷水清洗-热钝化-喷粉-固化,并对更衣柜进行亚光处理,美观豪华,表面强度高,附着能力强。
制造公差要求:1、每组进行组装以后,外廓尺寸长宽高的极限偏差2mm,倾斜度不大于3mm。
2、间缝间隙均为一致,间隙应在1-2mm。
无论是生产工艺还是外观处理,甚至是尺寸误差上都应该严格按照规定来,唯有这样才能生产出合格的浴池更衣柜厂家(如三箭柜业)。
斜顶设计精编版

一.概述:斜顶机构是模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模具的不断发展不断改进,斜顶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它兼容了镶拼机构和顶出机构的双重作用。
在以后的生产中它的数量会在模具中逐渐增加。
斜顶根据结构分为两大类:分体式斜顶和整体式斜顶。
对于斜顶和其类似的还有直顶,它们只是形状上有稍微的差异。
我们常把它们统称为顶块。
对于顶块的设计要点及加工工艺在正文中作了详细的介绍。
下面首先通过本公司所制造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斜顶的真彩图来认识一下斜顶的基本结构形状:二.分体式斜顶分体式斜顶指的是将斜顶头与斜顶杆分开设计加工,根据斜顶杆的截面形状分为两种:圆形斜顶杆与方形斜顶杆。
其整体结构分为几个结构部件如图所示:斜顶头、斜顶杆、斜顶导向块、斜顶T型块、斜顶T型块滑道,耐磨板;根据每一个部件来分别制定标准规格以及设计加工规范。
适用范围:对于汽车模,应优先选用圆形斜顶杆,对于头部形状较复杂,或尺寸较大,截面尺寸大于16X16,应采用分体式结构。
斜顶T型滑道斜顶导向块斜顶头顶针板底针板底板B0板斜顶杆镶块斜顶T型块斜顶头斜顶杆B0板顶针板底针板底板镶块斜顶导向块斜顶T型块斜顶耐磨板图1.分体式斜顶的结构示意图分体式斜顶的重要组成部分----斜顶头的三维示意图如下:图2.斜顶头三维示意图(11.1)A°+2°图中的A°为斜顶杆的角度1.2块通过工艺螺钉固定后NC加工顶面。
1.3)斜顶头的材料:斜顶头的材料一般用638,氮化处理,对于透明件,如GPPS等,需采用738或718,腐蚀1.4) 公差要求:对于斜顶厚度方向的尺寸T,如果斜顶在该方向上没有斜度要求,该方向的尺寸要求为净1.5(2)斜顶杆斜顶杆的结构形状设计:根据斜顶头的结构尺寸确定斜顶杆的结构尺寸设计,一般情况下将斜顶杆的结构分为圆形及方形,针对DMG模具及汽车模具应采用圆形斜顶杆。
对于其它模具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2.1).圆形斜顶杆此设计为圆形斜顶杆直接与斜顶头部圆孔相配合,并且根据斜顶头部的大小可采用单杆式,双杆式。
注塑模具斜顶设计的合理取值及形式确定

注塑模具斜顶设计的合理取值及形式确定
确定滑出距离→设计斜顶形式(整体、顶杆)→设计滑座(工字)→设计水路
产品倒扣在动模面的要设计斜顶确定斜顶区域与倒扣尺寸
设计斜顶
一般情况下顶杆用6MM的顶位销固定
出口模要求高的用固定块固定,这样拆装方便,
斜顶顶面是分型面的斜顶也可以用M8的螺丝固定
对出口模要求高的,斜顶要设计2个导套,国内模一般无此要求成型面积多的斜顶要设计水路水路一般设计最顶针板上
面接出
特别大的斜顶,滑座要固定最上下顶针板的中间并设计水路,水路从下顶针板接出
对于整体式的斜顶,要设计工字座斜顶比较单薄的要把工字座加高,以增加斜顶强度工字座最高不能超过动模底面滑块和斜顶等真假实体的设计方法首先设计真实体——即我们
需要的零件实体,并添加新的引用集TURE
再设计假实体——即我们需要建腔用的实体,并添加新的引用集FALSE假实体放在254层里(垃圾层)
最后增加一个属性变量UM_STANDARD_PART=1 就
OK了。
斜顶设计

一.概述:斜顶机构是模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模具的不断发展不断改进,斜顶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它兼容了镶拼机构和顶出机构的双重作用。
在以后的生产中它的数量会在模具中逐渐增加。
斜顶根据结构分为两大类:分体式斜顶和整体式斜顶。
对于斜顶和其类似的还有直顶,它们只是形状上有稍微的差异。
我们常把它们统称为顶块。
对于顶块的设计要点及加工工艺在正文中作了详细的介绍。
下面首先通过本公司所制造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斜顶的真彩图来认识一下斜顶的基本结构形状:二.分体式斜顶分体式斜顶指的是将斜顶头与斜顶杆分开设计加工,根据斜顶杆的截面形状分为两种:圆形斜顶杆与方形斜顶杆。
其整体结构分为几个结构部件如图所示:斜顶头、斜顶杆、斜顶导向块、斜顶T型块、斜顶T型块滑道,耐磨板;根据每一个部件来分别制定标准规格以及设计加工规范。
适用范围:对于汽车模,应优先选用圆形斜顶杆,对于头部形状较复杂,或尺寸较大,截图1.分体式斜顶的结构示意图分体式斜顶的重要组成部分----斜顶头的三维示意图如下:图2.斜顶头三维示意图分体式斜顶的结构组成部分:(1)斜顶头1.1)圆形斜顶杆的斜顶头的结构设计:斜顶头参与成型制品的结构形状尺寸,结构尺寸设计如图3所示:图3斜顶头结构示意图1.2)圆形斜顶杆的斜顶头的加工工艺:图4 斜顶头加工工艺流程图斜顶头的加工工艺:(1)工艺板或虎钳装夹NC加工成型面及两个基准面。
电蚀等加工该方向上的所有形状;(2)工艺板或虎钳装夹NC加工斜面,基准斜面,修模装夹面及两个基准面剩余部分,通过斜度夹具立铣加工斜顶杆固定孔及螺钉底孔。
(3)将斜顶头配入镶块通过工艺螺钉固定后NC加工顶面。
1.3)斜顶头的材料:斜顶头的材料一般用638,氮化处理,对于透明件,如GPPS等,需采用738或718,腐蚀性塑料,如PVC等,需采用不锈钢,如S136H等,针对斜顶头的加工工艺,对于小型斜顶头,开料时应注意工艺装夹的余量H=15mm,如图5所示:对于大型斜顶头,参考《斜顶加工工艺规范0502019》。
斜顶的设计

斜顶的设计
斜顶是将制品内部的倒扣胶位抽出的机构。
斜顶的斜度一般取2°~12°,最大不要超达15°
斜顶的上端面不能高出型芯面,而应该在制品充许的情况下低于型芯端面0.05mm~0.08mm 。
以防斜顶顶出时铲胶。
耐磨块(D方向视图)
弹簧垫片
斜顶的钢材一般同型芯不能一样,以防斜顶与型芯摩擦烧结。
斜顶氮化前需在其摩擦面加工油槽。
油槽的位置是胶位面下(顶出距离+3) 斜顶所用钢材一般可选738H(氮化)、718H(氮化)、H13(HRC52°±2°)、420SS(HRC52°±2°)、S7油钢(2510)(HRC52°±2°)。
斜顶导向座所用材料一般选碳钢(S50C),精密级模具也可用青铜。
(注:斜顶与导向座的配合是精密级滑动配合即H7/h6或H7/g6,一般也可选低一级的配合H7/f6或H7/f7)。
斜顶固定座所用材料一般选738H(氮化)、718H(氮化)。
耐磨块除客户要求外,一般模具可不使用。
如是精密模具或需承受较大注塑压力的模具都需使用。
所用材料一般选S7油钢(2510)(HRC52°±2°)。
并需在顶面加工油槽,以便其滑动。
精密级模具中斜顶与型芯的配合需选用(H7/h6或H7/g6),一般可以选用(H7/f6或H7/f7)。
以下是斜顶的其它设计形式及固定形式:
斜顶的其它形式(一)
斜顶的其它形式(二
)
斜顶的其它形式(三)
弹簧钢
注意: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途:
用于塑件向内倒扣位置
1.规格:
1.1 斜顶与内模所用的钢材不可使用相同材质,若是相同材质应选用不同的硬度,避免磨
擦而被烧坏;
1.2 斜顶氮化前,斜顶与斜顶孔之间应留有适当的虚位,斜顶的刚才硬度及是否需要氮化,
可依照标题栏的指示
1.3 导向铜块—装配于B板底部,用于防止较长的斜顶在顶出时中间段落弯曲及稳定其动作
1.4 管位—斜顶在伸出后,在内模的管位高度最少要有伸出高度的2倍
2.斜顶的设计:
2.1 斜顶参数计算:
2.1.1 斜顶行程=倒钩距离+缩水量+安全值(1.5~
3.0mm)
2.1.2 斜顶角度a:
如图23.1
3.标准整体式斜顶设计方法:
3.1 确定斜顶的行程,斜顶角度
3.1.1 检查斜顶后退方向是否正确
3.1.2 斜顶顶部偷料0.05~0.1mm
3.1.3 检查斜顶后退时是否有干涉
若有干涉则可改小行程或采用让位拆法
3.2 确定斜顶宽度(表23.1、图23.2)
表23.1
图23.2
3.3 导向块的设计(如图23.3)
图23.3
3.4 斜顶座的设计
3.4.1 适用于中小型斜顶(如图23.4)
方法一方法二
图23.4
3.4.2 适用于大型斜顶(如图23.5)
方法一方法二
如图23.5
4.两段式斜顶设计方法:
适应场合:斜顶运作空间不足时可采用两段式斜顶
4.1 顶针式斜顶:
4.1.1 设计要点:
1)斜顶导向行程≥顶出行程+10mm
2)顶出安装时要从公模背后装入
再旋转90º方向钩住T形槽
3)顶针是否与模仁有干涉
4)顶针直径≥6mm
图23.6
L形两段式斜顶
设计要点:
1)适用于斜顶与母模无靠破之情况(如图23.7)
2)适用于斜顶与母模靠破之情况(如图23.8)
图25.7 图25.8
4.3 方型斜顶座
图25.9
5.母模斜顶设计方法:
5.1 母模入子钩动式
应用场合斜顶比较大的情况
5.2 设计要点:
1)增加开闭器小拉杆以确保开模时使上固定板与母模板先开,后再开公母模分型面
2)斜顶于镶件之间不得有间隙
3)斜顶水平后退距离S1=S X tgA (如图25.10)
S为上固定板与母模板间开模距离
A为斜顶垂直方向夹角
5.3 动作原理:
母模镶件(1)固定在上固定板上,开模时上固定板与母模板先开,所以母模镶件将先抽动,此时,从而通过燕尾槽拖动斜顶后退,斜顶在固定于母模仁上的勾槽中滑动它只沿水平方向
5.4 顶板顶出之斜顶(如图25.11)
图25.10
图25.11
6.参考设计:
6.1 DME配件(详细尺寸参考DME)(如图25.12)
图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