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的作用及分类

合集下载

接地有什么作用

接地有什么作用

接地有什么作用
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或系统与大地建立可靠的连接,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接地可以确保人身安全。

当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或电磁干扰时,通过接地可以将电流引入地面,避免对人体产生危害。

在家庭中,接地是电气安全的基本要求,如墙上的插座通常会配备一个接地插孔,使其能够与电器设备正确连接,起到保护人身安全的作用。

其次,接地有助于防止设备损坏。

在电气设备中,一些故障和异常现象可能会导致电流过大,如果没有可靠的接地系统,这样的电流会对设备产生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

而接地能够提供一条低阻抗的回路,使设备中的故障电流能够顺利流入地面,减小设备本身受到的损坏程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接地还可以提高电气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接地,我们可以将系统中的静电和感应电荷及时地释放,减少电气设备间的相互干扰,防止因电磁干扰而造成的设备故障。

同时,接地还可以减小系统的电压波动,提高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供电质量和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外,接地对于防止雷击等自然灾害具有重要作用。

当大气中形成雷电时,接地系统可以将雷击电流引入地面,减少雷电对设备和建筑物的损坏风险。

在现代建筑中,接地系统往往会与避雷针系统相结合,以共同保护建筑物及其中的电气设备,保障人员的安全。

总之,接地作为电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人身安全、设备保护、系统稳定和防护等多方面的作用。

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接地,是确保电气设备和系统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的基础。

仪表接地方案讲解

仪表接地方案讲解
• 采用隔离式安全栅的本质安全仪表系统不需要专 门接地。采用齐纳式安全栅的本质安全仪表系统 应设置接地连接系统,其接地与仪表信号回路接 地不应分开。
齐纳式安全栅是中点接地,有正负两个极, 一旦接地断了,就失去保护了
• 本安仪表系统需要接地的应包括: ①安全栅的接地端子;
②架装盘装仪表上的接地端子; ③24V直流电源的负极;
仪表接地
为保证自动化仪表系统稳定准确地 运行,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要设计和 配置仪表接地系统。
一. 接地的分类和作用 二. 接地系统的构成 三. 接地系统的接地连接方法和原则 四. 接地体的设置 五. 接地电阻 六. 接地线的选择和连接
一. 接地的分类和作用
仪表及控制系统的接地主要是两个目的:
• 等电位连接的定义为:将分开的设备、诸如 导电物体用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使 各设备、物体之间的电位相等。
• (5)仪表信号用的铠装电缆应使用铠装屏 蔽电缆,其铠装保护金属层,应至少在两端 接至保护接地。
2、工作接地
• (1)工作接地在工作接地汇总板之前应不与保护接地混接。
• (2)工作接地的连线,包括各接地线、接地干线、接地汇流 排等,在接至总接地板之前,除正常的连接点之外,都应当 是绝缘的。工作接地最终与接地体或接地网的连接应从总接 地板单独接线。
非隔离信号通常以直流24V电源负极为统一的信号参 考点并接地。接地是消除干扰的主要措施。仪表信号公 共接地、DCS及PLC的非隔离输入等,均应从连接端子 排或汇流排条接到接地汇总板上,以实现等电位连接。 仪表非隔离信号接地,应当注意虽然最终是与电气接地 相连接,但不应直接与电气接地混接。
(2)屏蔽接地
屏蔽接地的作用是抑制电容性耦合干 扰,降低电磁干扰。仪表系统中用以降低 电磁干扰的部件如电缆的屏蔽层、排扰线、 仪表上的屏蔽接地端子,均应作屏蔽接地。

电气接地的研究及应用

电气接地的研究及应用

电气接地的研究及应用摘要:电气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火灾和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和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本文简要介绍了电气接地的作用、电气接地的分类及电气接地的范围等技术。

关键词:接地流散电流电气设备接地电阻1、电气接地的作用及分类(1)电气接地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防止人身遭受雷击;2)保障电气系统正常运行;3)防止雷击和静电的危害。

气接地的分类:按接地作用分类,常用的接地可分为以下几种:1)系统接地;2)设备的保护接地;3)防雷接地;4)屏蔽接地;5)防静电接地;6)等电位接地;7)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及功率接地。

式分类,接地极按其布置方式可分为外引式接地极和环路式接地极。

若按其形状,则有管形、带形和环形几种基本形式。

若按其结构,则有自然接地极和人工接地极之分。

为了保证安全必须将正常时不带电而故障时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措施,接地装置设计技术规程对必须接地和不须接地部分作了明确的规定。

2、接地与接地装置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大地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或接地极。

专门为接地而人为装设的接地体,称为人工接地体。

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及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等,称为自然接地体。

连接于接地体与电气设备接地部分之间的金属导线,称为接地线,与接地体合称为接地装置。

由若干接地体在大地中相互用接地线连接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接地网。

接地线又分为接地干线和接地支线,接地干线一般应采用不少于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连接。

接地体按其布置方式可分为外引式接地体和环路式接地体。

按其形状划分,有管形、带形和环形几种基本形式。

按其结构划分,有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之分。

3、接地电流与接地电阻(1)接地电流与接地短路电流:凡从带电体流入地下的电流即属于接地电流。

接地电流有正常接地电流和故障接地电流。

第十三章_接地装置

第十三章_接地装置

提供相关图片和工作原理的动画。

第十三章接地装置第一节概述一、接地的种类及作用将电气装置的某些金属部分用导体(接地线)与埋设在土壤中的金属导体(接地体)相连接,并与大地做可靠的电气连接,称为电气装置的接地。

电气装置的接地按用途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和防静电接地。

(1)工作接地。

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和事故情况排除故障下都能可靠地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叫做工作接地。

例如: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变压器和旋转电机的中性点接地、电压互感器和小电抗器接地等接地端接地;非直接接地系统中,经其他装置接地等都属工作接地。

(2)保护接地。

由于电气设备的带电导体和操作工具的绝缘损坏,因而有可能使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钢筋混凝土杆和金属杆塔等带电,为了防止其危及人身安全而进行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3)防雷接地。

为雷电保护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器的接地就是防雷接地。

(4)防静电接地。

为防止静电对易燃油、天然气贮罐和管道等的危险作用而设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二、有关接地的基本概念1.地和对地电压大地是一个电阻非常低、电容量非常大的物体,拥有吸收无限电荷的能力,而且在吸收大量电荷后仍能保持电位不变,因此适合作为电气系统中的参考电位体。

这种“地”是“电气地”,并不等于“地理地”,但却包含在“地理地”之中。

“电气地”的范围随着大地结构的组成和大地与带电体接触的情况而定。

与大地紧密接触并形成电气接触的一个或一组导电体称为接地体(极),通常采用圆钢或角钢,也可采用铜棒或铜板。

如图13-1所示,当流入地中的电流I通过接地极向大地作半球形散开时,由于这半球形的球面,在距接地极越近的地方越图13-1 “地”示意图小,越远的地方越大,所以在距接地极越近的地方电阻越大,而在距接地极越远的地方电阻越小。

试验证明:在距单根接地极或碰地处20m以外的地方,呈半球形的球面已经很大,实际已没有什么电阻存在,不再有什么电压降。

建筑防雷及接地资料

建筑防雷及接地资料
垂直安装长度一般为2.5m、水平安装可达几十米。
(2)人工接地体安装要求
第八章 建筑接地及防雷——8.1 接地与接零作用及分类
接地体分为垂直安装和水平安装两种形式(常用垂直安装)。
垂直安装分为单根、多根、环路及网状等形式。
接地体上端离地面深度不应小于0.6m(农田地带不应小于1m),并应在冰冻层以下。相邻垂直接地 体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倍长度(一般为5m)。接地体的引出导体应高出地面0.3m以上。
3、重复接地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在零线的一处或多处用金属导线连接接地装置。
重复接地的作用是保证零线断线时断线点后的其他设备仍可靠接地。
三、接地类型和作用
第八章 建筑接地及防雷——8.1 接地与接零作用及分类
4、防雷接地 避免雷电危害进行的接地。
5、屏蔽接地 金属屏蔽壳体的接地,作用是将屏蔽壳上感应产生的电荷倒入大地。
接地时有几点注意事项——参见P199。
第八章 建筑接地及防雷——8.3 常见保护接地方式 8.3 常见保护接地方式 一、国际电工委员会()划分的接地形式 根据接地不同,将接地形式划分为系统、系统及系统。
接地形式中字母意义: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 T—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 I—电源端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接地。
建筑防雷及接地资料
第八章 建筑接地及防雷——8.1 接地作用与分类 8.1 接地与接零作用及分类
用电设备某处绝缘损坏可致外壳带电,可在触摸的人体和大地间形成接地电流,造成人身危害。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时间。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 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直流为5;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直流为 50;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致命电流为50。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 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考虑。一般情况下安全电压为36V,在有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 24V,在有特别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12V。

简述地线的原理和作用

简述地线的原理和作用

简述地线的原理和作用地线的原理和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地线的作用1. 保护人身安全:当电器绝缘故障时,地线可以迅速将漏电流导流到大地,避免通过人体而造成触电事故。

2. 保护设备安全:地线可以在设备绝缘故障时,快速将故障电流排到地面,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3. 减少电磁干扰:地线可以降低电路和设备的共模干扰电压,减少电磁噪音对周围设备的影响。

4. 发挥电器正常功能:许多电器的正常工作需要依赖设备机壳与大地间的电位差,此时地线发挥重要作用。

二、接地方式常见的接地方式有以下几种:1. 直入地面接地:使用金属管或钢带直插入土中,利用土壤的导电性。

2. 闭合循环接地:埋设环形金属导体,两头接地体。

3. 板状接地:使用钢板埋入土中增加接触面积。

4. 深层电极接地:在深层地下埋设接地体。

三、接地电阻接地电阻直接影响地线的效果。

接地电阻受土壤类型、埋深、接地体形状等多种因素影响。

要使接地电阻最小化,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接地体接触面积要最大化。

2. 增加接地体数量,采用综合接地。

3. 选择含水量高的土壤区域。

4. freq增加接地体埋深。

5. 优化接地体布置,环状布置优于直线形。

6. 保持接地体和土壤好的接触。

四、接地保护装置1. 接地电阻器:避免大电流对人体及设备的冲击。

2. 漏电保护开关:检测漏电并断开电路。

3. 过压保护器:防止雷击过电压危害。

4. 隔离变压器:将地线与电路绝缘隔离。

综上所述,地线的原理是利用土壤的导电性安全迅速排出故障电流,对电路系统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合理的接地系统设计和保护装置选用非常必要。

接地的概念

接地的概念

目录:一、“地”和“接地”的概念1.地2.接地3.接触电压4.跨步电压5.流散电阻、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二、接地的作用(一)防止人身遭受电击1.电击机理2.电击效应3.直接电击的防护措施4.间接电击的防护措施5.防止直接和间接电击两者的措施6.防止电击的接地方法(二)保障电气系统正常运行(三)防止雷击和静电的危害三、接地的分类(一)接地的作用分类1.保护性接地2.功能性接地(二)按接地形式分类四、接地的范围(一)直流系统(二)交流系统(三)移动式和车载发电机(四)电气设备五、按电击危险程度划分的环境分类一、“地”和“接地”的概念1.地(1)电气地大地是一个电阻非常低、电容量非常大的物体,拥有吸收无限电荷的能力,而且在吸收大量电荷后仍能保持电位不变,因此适合作为电气系统中的参考电位体。

这种“地”是“电气地”,并不等干“地理地”,但却包含在“地理地”之中。

“电气地”的范围随着大地结构的组成和大地与带电体接触的情况而定。

(2)地电位与大地紧密接触并形成电气接触的一个或一组导电体称为接地极,通常采用圆钢或角钢,也可采用铜棒或铜板。

图 1示出圆钢接地极。

当流入地中的电流I通过接地极向大地作半球形散开时,由于这半球形的球面,在距接地极越近的地方越小,越远的地方越大,所以在距接地极越近的地方电阻越大,而在距接地极越远的地方电阻越小。

试验证明:在距单根接地极或碰地处 20m 以外的地方,呈半球形的球面已经很大,实际已没有什么电阻存在,不再有什么电压降。

换句话说,该处的电位已近于零。

这电位等于零的“电气地”称为”地电位”。

若接地极不是单根而为多根组成时,屏蔽系数增大,上述 20m 的距离可能会增大。

图 1中的流散区是指电流通过接地极向大地流散时产生明显电位梯度的土壤范围。

地电位是指流散区以外的土壤区域。

在接地极分布很密的地方,很难存在电位等于零的电气地。

(3)逻辑地电子设备中各级电路电流的传输、信息转换要求有一个参考的电位,这个电位还可防止外界电磁场信号的侵入,常称这个电位为“逻辑地”。

接地和接零的作用

接地和接零的作用

1 接地和接零的作用大地是导体,任何一点的电位近似为零。

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局部通过导体与大地相连称为接地。

接地的目的:一是保证人身平安,使人可能接触到的设备外露导电局部的电位根本降低到接近地电位,当人触及这些部位时,即使这些部位带电,因其电位与地电位根本接近,可以减少电击危险。

二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由变压器和发电机中性点引出并接了地的中性线称零线。

电器设备的某局部直接与零线相连接叫作接零。

接零也能起到与接地相似的平安保护作用。

当电气设备接地时,接地短路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作半球形扩散。

电流在大地中扩散时所形成的电压降,距接地体越远越小。

一般在距接地体20m以外的地方,电位接近于零。

人的手触及发生接地故障的设备外壳时,人的手和脚之间会形成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压。

人在靠近接地短路点附近行走时,两脚之间也会形成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

当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到达一定数值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 接地的类型根据接地与接零的作用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 功能性接地为保证电力系统与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实现其可靠性及固有功能的接地称为功能性接地。

如三相变压器或电动机的中性点接地。

2.2 保护性接地为保证人身平安,防止触电事故发生而进行的接地。

如电动机或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

2.3 保护性接零在低压三相四线制系统的电气设备中,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用导线与零线连接即为保护性接零.2.4 重复接地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系统中,为确保接零可靠,除在电源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在零线的其它地方进行必要的多点接地,如图2。

3 应采取接地接零的设备对以下设备或部件应采取接地或接零措施:3.1 电机、变压器。

3.2 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及靠近带电局部的金属遮拦、金属门。

3.3 室内外配线的金属管。

3.4 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如开关等操作机构等。

3.5 电缆接头盒的外壳及电缆的金属外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地的作用及分类
时间:2012-03-18来源:作者:电工之家
所谓接地,就是把设备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紧密连接在一起。

到目前为止,接地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并且无法用其他方法替代的电气安全措施之一。

不管是电气设备还是电子设备,不管是生产用设备还是生活用设备,不管是直流设备还是交流设备,不管是固定式设备还是移动式设备,不管是高压设备还是低压设备,也不管是发电厂还是用电户,都采用不同方式、不同用途的接地措施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或是它们的安全。

一、接地的作用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火灾和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和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1.防止人身遭受电击
将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导体部分与接地极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以保护人体的安全,防止人身遭受电击。

当电气设备某处的绝缘体损坏后外壳就会带电,由于电源中性点接地,即使设备不接地,因线路与大地间存在电容,此时人体接触到设备外壳时也会有电流流经人体;或者线路上某处绝缘不好,如果人体触及此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外壳时,电流就会经人体而成通路,从而使人体遭受电击伤害。

有接地装置的电气设备,当绝缘损坏、外壳带电时,接地电流将同时沿着接地极和人体两条通路流过,此时,人体与接地极是并联的关系,流过每一条通路的电流值将与其电阻的大小成反比,接地极电阻越小,流经人体的电流也就越小。

通常人体的电阻比接地极电阻大数百倍,所以流经人体的电流献出流经接地极的电流小数百倍。

当接地电阻极小时,流经人体的电流几乎等于零,相当于接地极将人体短接,因此,人体就能避免触电的危险。

所以,不论施工还是运行,在一年中的所有季节,均应保证接地电阻不大于设计或规范中所规定的接地电阻值,以免发生电击伤害。

2.保障电气系统正常运行
电力系统接地一般为中性点接地,中性点的接地电阻很小,因此中性点与地间的电位差接近于零。

当相线碰壳或接地时,其他两相对地电压,在中性点绝缘
的系统中将升高为相电压的根号下3倍,而在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则接近于相电压,因此中性点接地将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防止系统振荡,且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只需按相电压来考虑其绝缘水平,可降低电气设备的制造成本和线路的建设费用。

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可以保证继电保护的可靠动作。

通信系统一般采用正极接地,可防止杂音窜入和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子线路需要稳定的参考点才能正常运行,因此也需要进行接地。

3.防止雷击和静电的危害
雷击时会产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物料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因摩擦而引起的静电,都有可能造成电击或是火灾的危险。

直接遭受雷击的危害,比之于感应雷就更大了,而且发生的机会更多,所以,为了防止直击雷,必须装设防雷装置。

所有防雷装置和防止静电危害的措施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设置接地装置。

二、电气接地的分类
1.按接地的作用或功能来分
所谓接地,简单说来是各种设备与大地的电气连接。

要求接地的有各种各样的设备,如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电子设备、防雷装置等。

接地的目的是为了便设备正常安全地运行,以及为建筑物和人身的安全创造条件。

常用的接地方式按作用或功能来分可分为以下几种。

(1)系统接地在电力系统中将其某一点与大地进行适当的连接,称为系统接地或称工作接地。

如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零线重复接地等。

(2)设备的保护接地各种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线路的金属管、电缆的金属保护层、安装电气设备的金属支架等,由于导体的绝缘损坏后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些不带电金属部分产生过大的对地电压危及人身安全面设置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3)防雷接地为了使雷电流安全地向大地泄放,以保护被击建筑物或电力设备而采取的接地,称为防雷接地。

(4)屏蔽接地一方面为了防止外来电磁波的干扰和侵入,造成电子设备的误动作或通信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电子设备产生的高频能量向外部泄放,而将线路的滤波器、变压器的静电屏蔽层、电缆的金属屏蔽等进行的接地,称为屏蔽接地。

为减少高层建筑竖井内垂直管道受雷电流感应所产生的感应电势,而将竖井混凝土壁内的钢筋予以接地,也属于屏蔽接地。

(5)防静电接地静电是由于摩擦等原因而产生的积累电荷,为防止静电产生事故或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需要有让静电荷迅速向大地泄放的接地,这种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6)等电位接地医院的某些特殊的检查室、治疗室、手术室和病房中,病人所能接触到的金属部分(如床架、床灯、医疗电器等),不应有危险的电位差存在,因此要把这些金属部分相互连接起来成为等电位体并予以接地,这种接地方式称为等电位接地。

高层建筑中为了减少雷电流造成的电位差,将每层的钢筋网及大型金属物体连接在一起并接地,也是等电位接地。

(7)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及功率接地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或称逻辑接地)是指信号回路中放大器、混频器、扫描电路、逻辑电路等有统一基准电位而进行的接地,接地的目的是不致引起信号量的误差。

功率接地是所有继电器、电动机、电源装置、大电流装置、指示灯等电路的统一接地,以保证在这些电路中的干扰信号泄放到地中,不至于干扰其他灵敏信号电路的正常工作。

综合起来接地的分类大体如下。

按照接地的形成情况,可以将其分为正常接地和故障接地两大类。

前者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进行的人为接地,后者则是由各种外界或自身因素自然地形成的接地。

按照接地的不同作用,又可将正常接地分为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两大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