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特性实验

合集下载

超声波的测量实验报告

超声波的测量实验报告

超声波的测量实验报告超声波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超声波是一种高频声波,其频率通常超过人类听觉范围的上限20kHz。

超声波在医学、工业和科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探究超声波的特性和应用。

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 超声波发生器- 超声波探头- 示波器- 不同介质样品(如水、玻璃、金属等)- 计时器2. 实验设置:将超声波发生器连接至示波器和超声波探头。

将不同介质样品放置在超声波探头前方,保持一定距离。

调节示波器和发生器的参数,确保超声波能够正常发射和接收。

3. 测量超声波传播时间:将超声波发生器发射超声波,使其经过不同介质样品后被超声波探头接收。

使用计时器记录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

重复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精度。

4. 计算超声波传播速度:根据测量得到的超声波传播时间和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距离,可以计算出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使用公式 v = d / t,其中 v 为超声波传播速度,d 为传播距离,t 为传播时间。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结果显示,超声波在固体介质中传播速度较高,而在液体介质中传播速度较低。

这是由于固体分子的排列比液体更加紧密,导致声波在固体中传播时受到更少的阻力。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受到折射和反射的影响。

当超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声速不同,超声波会发生折射现象。

这种现象在医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成像。

实验中我们还发现,超声波在金属表面的反射较为明显。

这是由于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超声波在金属表面发生反射后能够被探头接收到。

这一特性在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于材料缺陷检测和无损检测。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超声波的特性和应用。

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显示了介质的性质对声波传播的影响。

超声波实验报告

超声波实验报告

超声波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标题:超声波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学习超声波的物理性质和特点;
2. 掌握超声波的产生与检测方法;
3. 了解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
1. 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
2. 超声波传感器;
3. 超声波测距仪;
4. 示波器。

实验原理: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kHz的机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3m/s,是一种有方向性的波。

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反射、散射等现象。

实验步骤:
1. 将超声波发射器与接收器连接到示波器上;
2. 打开示波器,设置合适的波形显示参数;
3. 使用超声波传感器,将超声波发射器对准接收器,并移动传感器,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
4. 测量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折射率。

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3m/s;
2. 超声波在液体和固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会有所变化,且通常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快;
3. 超声波在不同界面上会发生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
4. 超声波的传播距离受到环境条件、介质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超声波的物理性质和特点,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在液体和固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会有所变化,并且在不同界面上会发生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

超声波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医学超声诊断、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

超声波测试原理及应用实验

超声波测试原理及应用实验

超声波测试原理及应用实验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人类听觉范围的声波,通常指的是频率大于20kHz的声波。

超声波的测试原理基于声波的传播和反射现象,在不同的物体材料中会产生不同的声波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从而实现物体的测量和检测。

超声波的测试原理主要基于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

当超声波经过被测物体时,会发生多次的反射和折射,这些反射和折射的特性可以被测量设备接收到并分析。

一般来说,超声波是通过发送装置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感器接收到反射的超声波信号,从而得到被测物体的信息。

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时间和传播路径来计算被测物体的距离、尺寸、缺陷等信息。

超声波测试有许多应用领域。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实验:1.材料检测:超声波可以用来检测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缺陷,例如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液体的浓度、固体材料的厚度等。

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时间和反射强度,可以判断材料的疾病情况,以及判断材料是否有裂缝、气泡等缺陷。

2.医学影像:超声波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超声心动图、超声波检查等。

该技术通过发送超声波到人体内部来生成图像,从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超声波无辐射,无创伤和低成本,因此在医学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

3.非破坏检测:超声波可以用于检测建筑物、桥梁、管道等结构的完整性和质量。

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时间和反射信号,可以检测到结构内部的缺陷、腐蚀、松动等问题,从而及早发现并修复。

4.流体流速测量:超声波可以用来测量液体或气体的流速。

通过将超声波传播到流动介质中,测量其传播时间差来计算流速。

这种技术在能源领域、环境监测和流体力学实验中广泛应用。

总之,超声波测试是一种非接触、高精度和多功能的测试方法。

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时间和反射特性,可以获得被测物体的距离、尺寸、缺陷等信息。

超声波测试在材料科学、医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

超声波实验报告

超声波实验报告

超声波实验报告一、引言本次实验是关于超声波的研究。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人类听觉范围的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医学、工业、海洋等。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旨在了解超声波的特性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二、实验目的1. 探究超声波的传播特性;2. 研究超声波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3. 分析超声波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三、实验装置与方法1. 实验装置: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传感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2. 实验方法:通过改变超声波信号的频率、振幅和波形等参数,分析超声波的特性。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 超声波传播特性的实验结果:我们通过改变超声波信号的频率,观察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频率的增加,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增加。

这是因为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波长短意味着周期短,因此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会更快。

2. 超声波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超声波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例如超声心动图和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图通过超声波对心脏进行成像,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

超声检查则可以用于产前检查、器官疾病诊断、肿瘤检测等。

由于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时不会引起明显的伤害,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安全和无创的医学检查方法。

3. 超声波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超声波在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材料表面检测、无损检测等。

例如,利用超声波的回波信号,可以检测出金属材料中的缺陷、裂纹以及材料的厚度等参数。

此外,超声波还可以用于液体和固体的搅拌、混合,以及清洗等工艺。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超声波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2. 超声波在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和超声检查。

3. 超声波在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材料表面检测、无损检测以及工艺上的应用。

六、实验感想与反思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超声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其在医学和工业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超声波传播的速度和频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对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超声波实验报告

超声波实验报告

超声波实验报告超声波是一种在物体内部传播的机械波,它的频率高于人类能够听到的声音,通常超过20kHz。

超声波在医学、工业、生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验证超声波的传播特性和应用。

实验一,超声波的传播速度。

首先,我们使用超声波发生器产生一定频率的超声波,并通过示波器观察超声波的波形。

然后,我们在不同介质中测量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包括空气、水和固体材料。

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存在差异,这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有关。

实验二,超声波的反射和折射。

接着,我们将超声波发射到不同材料表面,观察超声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实验结果显示,超声波在与材料表面接触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其角度与入射角度和介质折射率有关。

这一现象在医学超声成像和工业无损检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实验三,超声波的聚焦和成像。

最后,我们使用超声波探头进行聚焦和成像实验。

通过调节超声波探头的焦距和频率,我们成功实现了对样品的聚焦成像。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在医学诊断和工业成像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反射和折射特性,以及聚焦成像能力。

超声波作为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在医学、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希望本实验能够增进对超声波的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朱伟. 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J]. 医学与哲学, 2018, 39(4): 67-69.2. 张三, 李四. 超声波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 无损检测, 2017, 28(2): 45-48. 以上为超声波实验报告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超声的实验方法实验报告

超声的实验方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超声波的产生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超声波测量距离的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二、实验原理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方向性。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受到介质的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相位法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并通过实验验证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三、实验器材1. 超声波发射器2. 超声波接收器3. 信号发生器4. 示波器5. 测量尺6. 玻璃管7. 水盆8. 甘油9. 粉末10. 铁块四、实验步骤1. 将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固定在实验台上,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

2. 打开信号发生器,调节频率为超声波频率,并观察示波器上发射器和接收器信号的相位差。

3. 记录下不同介质(空气、玻璃管、水盆、甘油、粉末、铁块)中的相位差。

4. 利用公式v = fλ(其中v为声速,f为频率,λ为波长)计算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5. 通过实验验证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 = 343m/s2. 超声波在玻璃管中的传播速度:v = 5900m/s3. 超声波在水盆中的传播速度:v = 1480m/s4. 超声波在甘油中的传播速度:v = 1620m/s5. 超声波在粉末中的传播速度:v = 530m/s6. 超声波在铁块中的传播速度:v = 5940m/s六、实验分析1.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存在差异,这与介质的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因素有关。

2.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超声波在玻璃管、水盆、甘油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快,而在粉末、铁块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慢。

3. 通过实验验证了超声波在空气中、玻璃管、水盆、甘油、粉末、铁块等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七、实验结论1.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受到介质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报告-超声实验

实验报告-超声实验

【实验题目】 超声实验【实验记录与分析】一 超声波及其探测器的主要性能的表征A 直探头(1) 观察超声脉冲波型,测量超声频率周期数=n 时间 =n T μs周期 ==n T T n / μs 频率 ==T f /1 MHz (2) 测量纵波声速与直探头延迟时间初始波时间 =0t μs 第一次反射波时间 =1t μs第二次反射波时间 =2t μs 样品厚度=H mm纵波声速 =-=)/(212t t H C mm/μs探头延迟时间 =--=2012t t t t d μs(3) 测量超声波扩散角(选做)小孔深度=B H mm 最大回波位置 =0x mm半高回波位置(左)=1x mm 半高回波位置(右)=2x mm扩散角=-=)2||arctan(221BH x x θ B 斜探头(1) 观察超声脉冲波型,测量超声频率周期数=n 时间 =n T μs周期 ==n T T n / μs 频率 ==T f /1 MHz(2) 测量横波声速、斜探头延迟时间以及入射点位置 小圆半径=1R mm 大圆半径=2R mm 探头前缘位置 =1L mm初始波时间 =0t μs 小圆回波时间 =1t μs 大圆回波时间 =2t μs 横波声速 =--=)/()(21212t t R R C mm /μs探头延迟时间 =---=0122112t R R t R t R t d μs 入射点与探头前缘的距离 =-=12L R L mm(3) 测量折射角(各个距离参见图1)=A L mm =B L mm =A H mm =B H mm=Ao L mm =Bo L mm()()=----=A B A B A B H H L L L L 00arctan β图1 折射角测量示意图(4) 测量超声波扩散角(选做)小孔深度=B H mm 最大回波位置 =0x mm半高回波位置(左)=1x mm 半高回波位置(右)=2x mm 扩散角=-=βθ221cos )2||arctan(2BH x x 二 超声探伤利用直探头测量缺陷深度 初始波时间=0t μs 缺陷反射波时间 =c t μs缺陷深度(计算) ==)/2--c(t H d 0c c t t mm缺陷深度(实测) ='c H mm 相对误差=-'c c 'c H /|H H |(1) 利用斜探头探测缺陷的深度和水平距离(各个距离参见图2)初始波时间=0t μs 缺陷反射波时间 =c t μs探头前缘位置 =c X mm缺陷深度(计算) ==βcos 2)--c(t H d 0c c t t mm 缺陷深度(实测) ='c H mm 相对误差=-'c c 'c H /|H H |缺陷水平位置(计算) =+-=c X L t t βsin 2)--c(t x d 0c c mm 缺陷水平位置(实测) ='c x mm 误差=-|x |c 'c x mm图2 超声探伤示意图三 超声成像(选作)【总结与讨论】成绩(满分30分):⎽⎽⎽⎽⎽⎽⎽⎽⎽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附:超声成像记录实验人:实验时间:。

超声波探测实验

超声波探测实验

超声波测试原理及应用北京邮电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一、实验原理1、超声波的特性⏹声波是一种弹性波,超声波是频率在2⨯104Hz~1012Hz的声波⏹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易于产生和接收、探头体积小等特点2、超声波的应用⏹无损检测:海洋中的探测、材料的无损检测、医学诊断、地质勘探⏹改变材料性质:超声手术、超声清洗、超声焊接⏹制造表面波电子器件:振荡器、延迟器、滤波器等3.超声波波型超声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可以有多种振动模式,包括横波、纵波、表面波等。

超声波传输通过不同材料界面时可能会改变其振动模式。

4.如何产生超声波超声波换能器: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相互转换;常用的超声换能器:压电换能器、磁致伸缩换能器、静电换能器和电磁换能器等.压电换能器的原理图:直探头斜探头5.超声波发射接收:接受发射一次回波二次回波探头试块1.探头声束扩散角的测量βθθ21212cos 2arctan 22arctan2B B H x x H x x -=-=6.本实验的任务⏹影响超声波传播的因素:介质的密度、弹性系数、温度等。

⏹超声波实验中的主要测量物理量:横波纵波声速、发散角等(1)测量超声波的发散角(2)测量超声波的声速:横波和纵波声速(3)超声探伤二、实验仪器介绍JDUT-2型超声波实验仪注意:在铝试块上点滴4-5滴耦合剂(油滴)AB实验内容1.探头声束扩散角的测量2.利用直探头探测缺陷深度(1)绝对探测法;(2)相对探测法3.斜探头探测缺陷深度和水平距离2.利用直探头探测缺陷深度直接探测法:记录t 1,t 2 ,t ct 0=2t 1-t 2间接探测法:记录t 2 -t 1=,t 1-t c =()m m t t c H sm t t LC c C 502/63202012≈-=≈-=mmH H H H H t t t t C c 5011112≈-==--3.斜探头探测缺陷深度和水平距离(1)测量延迟时间t0、声速c 和入射点L ’=1t =2t=1L 1202t t t -=12'L R L -=()s m t t R R C /313021212≈--='3)测量C F3孔的深度Hc 和水平距离c x ==C C X t ,3()02t t C X c -='sin 50cos L x L x X L mmX H c C c C C -+==≈=ββ2)测量折射角β()()AB A B A B H H L L L L H S ----==00arctan arctan ββH实验要求:(1)必须点滴耦合剂后,才能移动探头;(2)将发射端接探头,不能直接连接到示波器(3)实验中要求测量的横波、纵波声速,以及缺陷深度的误差.%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来调节反射回波的电压幅度;超声仪的发射接口与探头连接,并向探头发射 400V 的高压脉冲,用来激发超声波;仪器面板上射频、检波接口与示波器的 CH1、 CH2 通道连接,以射频或检波方式在示波器上显示探头接收到的反射回波;触 发接口与示波器的外触发(TRG)相连,使超声的发射信号与示波器扫描同步。
实验内容 1、熟悉仪器使用、观察反射回波 (1)、如图 20-7 所示,把直探头放在位置 1、2 等处,先适当调节超声仪衰 减(大约 90dB),再调节示波器衰减,要求被测信号最大幅度不超过 2V(估算 一下)。观察试块底面对纵波反射的多次反射回波(反射底波),多次回波是部分 超声波在平行的两个界面之间来回反射的结果。
可变角探头入射角继续增加,横波幅度减弱并消失,在此过程中又会出现两个回波,测
量这两个回波对应的时间差,可确定其为表面波,用手指轻压试块表面,可发现回波幅值变
化。
探头
水槽
挡板
图 20-9 表面波测量弧面长度
图 20-10 水声速测量示意图
4.测量水中的声速
如图 20-10,将金属档板放在水槽的不同位置 x,用示波器测量超声波在档
回波幅度最大,然后适当调节超声仪衰减,要求被测信号幅度不超过 2V。在此前提下调节
示波器衰减(可用微调)使回波幅度增大到满幅的 80%左右。
2、测量直探头和斜探头的延迟
超声波在晶片到被测试块表面这段距离往复传播的时间称为探头的延迟(如
图 20-8)。由于探头的延迟 使距离的测量出现误差,因此需要测量探头的延迟时
利用试块 40 mm 的厚度方向进行测量。多次测量,求 平均值。
(2)、测量斜探头的延迟 如图 20-6 把斜探头放在试块上 3 的位置,使探头的斜 射声束能够同时入射在R1和R2圆弧面上。适当移动探头使在 示波器上同时观测到两个弧面的回波B1和B2为最大。测量它 们对应的时间t1和t2。由于R1 = 2R2,因此斜探头延迟的计算 同(20-3)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其中v是试块中的声速,t0是探头的延迟,t是从发射到接收到第 1 次反射回
波的时间。
如果被测试块厚度和宽度方向的界面间可以产生多次反射回波,相邻两回波
之间的时间差对应于超声波在两界面间往复传播的距离。因此,通过测量相邻两
个回波之间的时间差,可计算试块的厚度为:
L = v(t2 − t1 ) 2
(20-5)
把可变角探头的入射角调整为 0,(在图 20-6 位置 3 附近)使超声波入射在试块两个圆 弧R1和R2的下部边缘,观察反射回波。
增大可变角探头入射角,注意回波幅度的变化。当入射角达到某一值后,纵波的幅度会
减小,在其后面又会出现两个回波,并且幅度不断增大。测量新出现的两个回波对应的时间
差,可确定其为横波。入射角增加到某值时,纵波消失,只剩横波。
板与探头间往返传播的时间 t,隔 2cm 取一个点,共取 6 个点,重复测量 3 次。
测量结果填入表 20-4。档板位置 x 与时间 t 的关系:
x
=
C
t 2

x0
(20-6)
C 为声速,将实验数据作线性拟合,根据拟合的直线斜率求出水的声速,与
标准值比较。
20°C 纯水的声速 1483m/s
注意:
1)、时间 t 是超声波由探头发射经档板反射后返回探头所经历的时间。在测量过程中不 要改变示波器水平位移旋钮。
试块 图 20-8 探头的延迟
3、超声测长实验 一般在超声波测长中,被测物体首先必须是各向同性的(声速在不同方向上
速度相同),同时物体必须有规则的反射面。如果己知物体的声速,通过测量超
声波在被测物中传播时间,则可计算物体的长度。
利用反 2
(20-4)
式中t1是第 1 次反射回波的时间,t2是第 2 次反射回波的时间。
1)、利用直探头(纵波)测量试块的厚度和宽度(采样多次反射回波方式) ,如 图 20-6。
2)、利用表面波测量R2弧面的长度。 表面波测量R2弧面长度的方法如图 20-9 所示,出现的两个反射回波分别对 应于表面波传播路径上两个突变点B1 和B2。 将实验参数及测量结果填入表 20-3。 获得表面波的方法:
横波,也无折射纵波。我们把α1称为由 有机玻璃入射到有机玻璃-铝界面上的 第一临界角;α2 称为第二临界角。
图 20-7 图波20型-4转波化型转化
实验仪器 JDUT-2 型超声波实验仪由同步电路,发射电路,接收电路,放大衰减电路, 显示电路等电路模块组成(原理框图见附录 1)。在仪器面板上有衰减调节按键,
2)、x 是档板的位置坐标,并非探头与档板的距离
通过本实验可以了解利用压电效应产生脉冲超声波的原理和方法;分辨超声 波的三种波型;了解超声波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一、超声波的产生 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超声振动能量的方式都可以用来发生超声波。例 如压电效应、磁致伸缩效应、电磁声效应和机械声效应等。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利 用压电效应来产生和接收超声波。 某些固体物质,在压力(或拉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从而使物质本身极化, 在物体相对的表面出现正、负束缚电荷,这一效应称为压电效应。通常具有压电 效应的物质同时也具有逆压电效应,即当对其施加电压后会发生形变。超声波探 头利用逆压电效应产生超声波,而利用压电效应接收超声波。
1、外壳,2、晶片,3、吸收背衬,4、电极接线, 5、匹配电感,6、接插头,7、保护膜,8、斜楔
图 20-2 直探头(a)和斜探头(b)的结构
图 20-3 可变角探头示意图
三、超声波的反射与折射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媒质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理论证明,在 垂直入射时,反射波强度与入射波强度有如下关系
图 20-1 脉冲超声波的产生
如果晶片内部质点的振动方向垂直于晶片平面,那么晶片向外发射的就是超 声纵波。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它取决于介质可以承受何种作 用力以及如何对介质激发超声波。通常有如下三种:
纵波波型:当介质中质点振动方向与超声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时,此超声波为 纵波波型.任何介质当其体积发生交替变化时均能产生纵波。纵波可在固体、液 体中传播。
图 20-5 仪器连接示意图
检波输出波形
射频输出波形
图 20-6 超声波传播时间测量
超声探头与试块间需要使用耦合剂(凡士林,机油,水等),声波才能进入 试块。如果在传播的路径上遇到介质畸变,如人工反射体、介质界面等,则部分 声波会沿原来的路径反射回去,被探头所接收,称为反射回波。接收到的超声信 号被探头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相关电路放大后由射频和检波接口输出到示波器, 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如图 20-6 所示。回波在示波器扫描线上的位置对应于超 声波在探头与反射体之间的往复传播的时间,如果超声波波速已知则可计算超声 波传播的距离。回波的振幅与反射体的大小及材料性质有关。
Ir
=
( Z2 Z2
− +
Z1 Z1
)2
Ii
式中Ii为入射波强度,Ir为反射波强度,Z1,Z2分别为两种媒质的声阻抗。声 阻抗Z=ρ C, ρ媒质的密度,C媒质中的声波速度。(临床上B超成像就依据人体不 同组织器官(正常组织与病态组织)的声阻抗的不同形成不同强度的反射波而实 现的。)
超声波入射到两种媒质的界面上时,如果两种媒质都是固体或其中之一是固 体,一般情况下在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同时还会发生波型的变化。例如入射纵波在 反射和折射出纵波的同时,会反射或折射出横波。对于横波,情况也类似。超声 波的这种现象称为波型转换。通常使用的横波和表面波都是通过斜探头或可变角 探头利用波型转换得到的。(由探头晶片发出的一般都是纵波)
实验二十 超声波特性研究
声波是一种弹性机械波,超声波是频率在 2×104~1012 Hz的声波。超声波具 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易于产生和接收、探头体积小等特点,并且能够在所有 弹性介质中传播,因此超声波广泛应用在生产和人们生活中。超声波可对介质产 生机械作用,空化效应以及热效应和化学效应。超声波在医学领域有广泛应用, 如我们熟知的使用B超、彩超等进行医学诊断,在治疗方面可用于体外碎石、理 疗,肿瘤治疗,牙齿洁治等。其他方面的应用有:超声测距,超声测速,超声清 洗,超声焊接,液体的乳化、水下探测,工业探伤等。
超声波入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发生反射或折射遵循斯特令定律:当超声波 以入射角α按纵波或横波波速 v 传到异质界面后,反射角或折射角满足:
反射:
sinα = sinαL = sinαS
v
v1L
v1S
(20-1)
折射:
sin α = sin βL = sin βS
v
v2L
v2S
(20-2)
其中,αL和αS分别是纵波反射角和横波反射角;βL和βS分别是纵波折射角和 横波折射角;v1L和v1S分别是声波在第 1 种介质中的纵波声速和横波声速;v2L和 v2S分别是声波在第 2 种介质中的纵波声速和横波声速。
图 20-7 观察反射回波
(2)把斜探头放在位置 3 处,适当调节超声仪衰减(大约 70-80dB),调节 示波器衰减。在该处适当移动探头,使圆弧面R1、R2的回波同时达到最大幅度, 观察反射回波,并用斜探头探查试块中小孔A、B的回波。
注意:
1)、示波器应选择外触发方式。
2)、回波幅度受超声仪衰减,示波器衰减及探头位置的影响,首先应调节探头位置,使
间。
(1)、测量直探头的延迟
如果直探头对试块底面产生的 1 次底面回波和 2 次底
面回波的时间分别为t1、 t2。令∆t为探头的延迟时间,t为超 声波在试块内往复 1 次的时间,则t1 = t +∆t, t2 = 2t +∆t. 探头 的延迟时间∆t为
晶片 探头
有机玻璃
∆t = 2t1 − t2 (20-3)
石英晶体结
拉力作用下的极化
晶体的宏观极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