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点整理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点整理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点整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点整理3.1、唯物辩证法3.1.1、3.1.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1.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部分)3.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3.2.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2.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要求:一、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二、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2.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3.2.4、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是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
【原理内容】两者相互区别: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
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两者相互联系:①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专题十五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知识框架

专题十五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联系地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发展的环节含义及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区别坚持矛
联系的环节盾分析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相互联结、相互转化方法
实质是摒弃矛盾的特殊性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创新新事物产生发展地
意识看问题
旧事物灭亡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高中政治知识体系 必修四 第三章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二者含义;关系
主次矛盾
唯物辩证坚持两点 方法论:办事情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法的实质论与重点 二者含义;关系
与核心 论的统一 矛盾的主次方面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内容: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 实质是“扬弃”
辩证的否定观
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内涵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 理论依据:发展的普遍性及其实质
与社会进步精神与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 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方法论
注重研究新情况,树立新观念
创新的社会作用。
必修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复习讲义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考点考向】【复习策略】1.本单元属于哲学的难点和高考的重点,对于本单元的复习,最好采用三步走的方法:原理罗列、深化探究、巩固应用。
联系主要掌握联系的特征、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法。
发展主要掌握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过程、发展的状态。
矛盾要全面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矛盾分析法。
创新要把握辩证否定观、唯物辩证法的革命和批判精神。
同时还要认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2.立足整个单元和教材,我们必须要从整体上认识唯物辩证法,特别要理解联系、发展、矛盾、创新之间的关系。
围绕矛盾这一核心,来认识联系的特征、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同时要区分开唯物论与辩证法、与唯物史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防止原理的混淆。
更要凸显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与联系、矛盾特殊性关系的分析。
3.本单元教会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所以立足具体时事材料,考查措施类和体现类的试题较多,所以我们在复习中应该立足“如何发展”整合相应的时事素材。
①结合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世界金融体制的改革、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世界气候的关注,来认识联系的特征。
②结合我国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黄三角规划、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城乡发展,认识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以及系统优化法。
③结合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对贸易摩擦等,认识发展的过程和状态,理解创新的必要性。
④结合包容性增长理念、社会公平的维护、我国外交活动、低碳社会的建设、能源危机的启示,明确对立统一的观点。
⑤结合各省发展经验,同时立足“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认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⑥结合科技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论坛的举办,传统文化的发展,认识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⑦结合“十二五”期间我国财政投入的侧重点以及经济发展的重点,认识两点论与重点论。
【考点解读】注:1、本单元三课共8大考点22个小考点;2、请同学们结合考点认真阅读、识记、思考、批注。
政治必修四的知识点之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政治必修四的知识点之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点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什么是联系?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客观性——切忌主观随意性。
多样性——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3、整体和部分的含义、关系及其把握二者关系的方法论意义含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重视局部作用。
4、系统的含义、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点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什么是发展?(即发展的实质)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的事物。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3、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把握这一观点有何意义?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2)它在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社会领域内的新事物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因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3)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推荐下载】高二政治知识点: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键入文字]
高二政治知识点: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高二政治知识点: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高二政治知识点: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希望大家在空余时间进行复习练习和学习,供参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什么是联系?联系的特征是什么?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特征:(1)联系具有普遍性(2)联系具客观性(3)联系具有多样性
2、联系的普遍性是什么?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及其要求是什么?
(1)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
【推荐下载】高二政治知识点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键入文字]
高二政治知识点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高二政治知识点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为同学总结归纳了高二政治知识点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希望对考生在备考中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作为参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联系。
每一事物内部各部分、各要素之间
1。
高二政治知识点: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3)

高二政治知识点: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①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②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割。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①矛盾的普遍性。
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敢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②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可能千篇一律。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点整理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点整理
3.1、唯物辩证法
3.1.1、3.1.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1.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部分)
3.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3.2.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2.2、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求:一、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二、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
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
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2.3、联系的多样性
〖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2.4、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是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
【原理内容】两者相互区别: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
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两者相互联系:①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
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
整体的功能及其变
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
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2.5、系统优化原理
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原理内容】系统具有整体性(即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
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系统具有有序性(即系统的各要
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即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系统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
)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