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为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针对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制定科学有效的方案,是保护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以下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加强监测和预警1.建立健全大气监测网络,实施遥感监测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监测体系。
2.加强大气重污染天气预警能力建设,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采取控制措施。
二、优化工业结构1.淘汰落后产能、高污染和高能耗企业。
2.推动工业企业进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三、加强车辆尾气排放管理1.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和公共交通工具,并逐步淘汰老旧高污染车辆。
2.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加强尾气排放监测检测。
四、严格控制工业废气排放1.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污许可管理,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管制度。
2.推广并普及绿色环保技术,减少工业废气排放。
五、加强农村环保工作1.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处理工作。
2.推广清洁燃料和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农业污染。
六、国际合作1.加强国际间大气污染防治的合作交流,共同应对跨国大气污染问题。
2.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以上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方案,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全面推进这些方案的实施,才能够有效改善大气质量,达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标。
在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政府应该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和经济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和居民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
同时,还需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违法排放行为予以严厉的处罚,形成从严治理、全面治理的格局。
另外,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宣传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举办环保宣传活动、开展环保知识宣传和教育培训,提高公众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形成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社会氛围。
只有全社会都认识到大气污染的危害性,才能够形成共同的环保意识。
最后,加强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
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

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按照《X市X年度蓝天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紧扣工业大气污染治理重点领域,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治理、项目带动、限期完成的原则,明确目标任务,采取超常措施,坚决抓好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实现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强力抓好“关”和“停”,全面整治“小散乱差”和涉气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实现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最大限度降低工业大气污染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为完成全省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完成3家水泥粉磨站的无组织废气综合治理;完成6台耐材、金属加工、玻璃制品行业炉窑废气提标治理;规范化整治工业堆场;全面整治360家重点涉气工业企业,确保废气达标排放;依法依规关停、清退、淘汰66家涉气“小散乱差”污染企业;全面清理整改涉气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确保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和治理要求。
三、时间安排X年7月16日至X年12月31日,X年转入巩固提高阶段和长效机制建立。
四、主要任务(一)加强水泥粉磨站废气治理10月底前完成X水泥有限公司、X市X水泥有限公司和X县X水泥厂提标改造和无组织排放治理,颗粒物排放达到《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X)》表1要求:颗粒物≤20毫克/立方米。
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达到以下标准:生产车间全密闭并配备收尘设施;物料输送设备密闭,并在装卸处配备收尘或喷淋等防尘设施;物料堆场要按规范建设“三防”设施,并配备喷淋、覆盖和围挡等防风抑尘设施;厂区出入口要进行混凝土硬化,并设置固定式车辆自动清洗设备。
依法关停长期超标排放、污染严重的水泥粉磨站。
对不能按期完成治理任务的粉磨站,依法实施停产治理,对不能达标排施且拒不停产治理的,依法依规予以关停。
环保部门负责水泥粉磨站的无组织废气治理工作,要对照辖区内的治理任务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加强指导督促和执法监管,治理一家、核定一家、销号一家,确保按时完成治理任务。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方案的通知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6.08.05•【字号】豫环文[2016]278号•【施行日期】2016.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防治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方案的通知豫环文[2016]278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环保局、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环保局:现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8月5日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切实抓好“1+6+7”工作方案落实,特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以《河南省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和《河南省治理燃煤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为依据,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强化属地监管执法责任,加强统筹谋划和督查督导,着力解决工业大气污染和燃煤污染突出问题,圆满完成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监管执法各项任务,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二、监管执法任务和重点(一)2741家涉气“小散乱差”污染企业关停淘汰主要任务:对2741家涉气“小散乱差”污染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报请当地政府依法作出关闭行政决定;检查2741家涉气“小散乱差”污染企业是否关停、清退、淘汰,是否做到断水断电、拆除设施、吊销执照“三个到位”。
(二)钢铁、水泥制造、平板玻璃制造、煤炭、电解铝行业执法检查1. 钢铁、水泥制造、平板玻璃制造行业专项执法检查。
同国家环境保护部统一部署安排的执法检查任务合并进行,按《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开展重点行业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豫环文〔2016〕198号)和《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钢铁行业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的紧急通知》(豫环明电〔2016〕110号)要求组织开展检查,检查结束后要按期上报专项检查报告和专项检查表,保证省厅及时汇总情况向环保部报告。
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最新)

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根据《X省X年度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方案》(X环文〔X〕54号)及《X市蓝天行动计划实施细则》(X政〔X〕27号)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环境保护部工作要求,切实遏制和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持续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紧扣工业大气污染治理重点领域,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治理、项目带动、限期完成的原则,明确目标任务,采取超常措施,持续抓好“调”,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坚决抓好“治”,实现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强力抓好“关”和“停”,全面整治“小散乱差”和涉气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突出抓好重点时段,实施冬季重点行业企业错峰生产。
通过工业企业污染综合治理,大幅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最大限度降低工业大气污染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为完成全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完成6家燃煤发电及集中供热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全市耐材、石灰、铝压延加工等行业炉窑及全部砖瓦炉窑的废气达标治理;全面整治全市范围内重点涉气工业企业,确保废气达标排放;依法依规关停、清退、淘汰19家涉气“小散乱差”污染企业;全面清理整改涉气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4家水泥厂错峰生产,确保X年底前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达到106微克/立方米以下,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达到75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达到195天以上,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
三、时间安排X年7月上旬至X年12月31日,X年转入巩固提高阶段和长效机制建立。
四、主要任务(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1.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X年12月底前,完成下达我市的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淘汰任务,从根本上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2.各级环保部门要组织开展工业企业环保执法检查,对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企业依法采取按日计罚、停产整治等措施。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开展工业用能监察行动,对经整改仍未达到能耗限额标准要求的煤炭企业依法予以关停。
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最新)

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X省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X—X年)》和《X市X年度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为切实遏制和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持续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紧扣工业大气污染治理重点领域,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治理、项目带动、限期完成的原则,明确目标任务,采取超常措施,持续抓好“调”,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坚决抓好“治”,实现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强力抓好“关”和“停”,全面整治“小散乱差”和涉气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突出抓好重点时段,实施冬季重点行业企业错峰生产。
通过工业企业污染综合治理,大幅削减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最大限度降低工业大气污染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为完成全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完成X电厂、国电X源、X光锌业X供热项目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完成4家水泥粉磨站的无组织废气综合治理;完成耐材、石灰、有色金属冶炼、刚玉、玻璃制品等行业炉窑及砖瓦炉窑的废气提标治理;全面整治重点涉气工业企业,确保废气达标排放;依法依规关停、清退、淘汰所有涉气“小散乱差”污染企业;全面清理整改涉气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组织钢铁、水泥、铸造企业实施错峰生产,确保X年底前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达到116微克/立方米以下,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达到73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达到195天以上,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
三、时间安排攻坚战至X年底,X年转入巩固提高和建立长效机制阶段。
四、主要任务(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1. 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X年12月底前,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的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淘汰任务,从根本上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2. 市环境保护局组织开展工业企业环保执法检查,对污染物超标排放的钢铁、煤炭企业依法采取按日计罚、停产整治等措施。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开展工业用能监察行动,对经整改仍未达到能耗限额标准要求的钢铁、煤炭企业依法予以关停。
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范文

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范文大气污染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改善大气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我国政府制定了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下面是一个范文,介绍了该行动方案的内容和目标。
一、行动背景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程度不断加剧,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我国政府决定启动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以实施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大气污染的排放量,改善大气质量。
二、行动目标1. 到2025年,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符合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
2. 减少重污染天气频率和持续时间,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
3. 降低工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大气污染排放量,推动绿色发展。
三、行动措施1. 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逐步淘汰煤炭等高污染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管控。
重点监管大气污染源,对排放超标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罚,并推行网格化监管,实现对污染源的数据化监控。
3. 加强交通尾气治理。
推广清洁能源车辆,加大对旧车淘汰和更新的支持政策,提升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4. 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治理。
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染源的排查整治,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5. 加强科技支撑。
增加对大气污染治理科技研发的投入,研发高效治理污染的技术手段和装备。
6.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行动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
2. 健全监测体系。
完善大气质量监测网络,实现全面、准确的大气污染监测和数据发布。
3.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加对大气污染的处罚力度,并加强执法力度。
4. 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财政投入,给予各类环境保护项目以必要的财政支持。
以上就是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一个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实施方案精选

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实施方案精选
1.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发: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高效减排、清洁能源等技术的发展。
2. 提高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水平:制定并强化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和
标准,推动工业企业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3. 促进交通运输减排:加强对交通运输领域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动电动车、公共
交通等低污染交通工具的发展。
4. 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的投入,推动清洁能源、高效燃
烧技术等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应用。
5. 加强城市大气污染管控工作:制定并完善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应政策和标准,加
强对城市排放源的监测和管控。
6. 加强大气污染事故应急管理:建立完善大气污染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事故应急
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
7.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和推广力度,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
8. 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
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度。
9.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和执法: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执法力度,提高
违法行为的查处率和处罚力度。
10.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大气污染防治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全球大气污染防治的合作。
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三篇)

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工业污染防治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实施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以下是一个实施方案,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政策措施1. 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工业污染排放的管理和监控,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
2. 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环境改造和技术升级,提高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的水平。
3. 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建立黑名单制度,对无证无照企业实施严格的查处和取缔。
4. 设立环保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工业污染防治项目,鼓励企业投资环保设施和技术。
二、技术手段1. 推广先进污染治理技术,包括高效净化设备、节能降耗技术等,提高工业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2. 加强污染源监测和数据分析,建立污染源清单和排污许可制度,确保企业的污染排放达标。
3. 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燃煤和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4. 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鼓励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和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三、宣传教育1. 加强对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教育,让企业和公众认识到工业污染的危害,并积极参与工业污染防治工作。
2. 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公众传递工业污染防治的相关信息,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
3. 开展工业污染防治科普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和技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4. 加强与社区和环保组织的合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参与工业污染防治工作。
以上是一个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方案,通过政策措施、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三个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工业污染的发生和影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需要注意的是,实施方案的具体细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二)【摘要】工业污染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工业污染,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本文提出了一套实施方案,包括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监管执法力度、推进工业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和责任等方面的措施,希望能够为解决工业污染问题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X市X年度蓝天工程实施方案》,切实遏制和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持续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紧扣工业大气污染治理重点领域,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治理、项目带动、限期完成的原则,明确目标任务,采取超常措施,持续抓好“调”,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坚决抓好“治”,实现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强力抓好“关”和“停”,全面整治“小散乱差”和涉气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突出抓好重点时段,实施冬季重点行业企业错峰生产。
通过工业企业污染综合治理,大幅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最大限度降低工业大气污染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为完成全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通过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进一步提高行业、企业环保达标排放能力与污染防治水平,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确保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和治理要求,改善我市环境空气质量。
三、时间安排X年7月10日至X年12月31日为攻坚阶段,X年为巩固提高和建立长效机制阶段。
四、主要任务(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1.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X年12月底前,完成国家下达我市的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淘汰任务,从根本上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2.各级环保部门要组织开展工业企业环保执法检查,对污染物超标排放的钢铁、煤炭、电解铝企业依法采取按日计罚、停产整治等措施。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开展工业用能监察行动,对经整改仍未达到能耗限额标准要求的钢铁、煤炭、电解铝企业依法予以关停。
3.有关县(市)区要依据国家和我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方案,制定本辖区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确保按期完成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任务。
各县(市)区政府、市X区管委会是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加强总体协调,出台支持政策;各级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和国资委牵头负责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将过剩产能化解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企业,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按期完成产能化解任务;各级发展改革、环境保护部门要依据职责,加强工业节能监察和环保执法监管,倒逼过剩产能退出。
(二)大力推进城区工业污染治理。
按照《X市治理城区工业污染实施方案》(X政办〔X〕125号)要求,对所有城区工业企业分别实施“治理一批、搬迁一批、转产一批、关闭一批”(以下简称四个一批),推动城区工业布局合理,环境质量改善,产业结构优化。
“治理一批”就是要对五城区范围内应该保留的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清洁生产工艺;对企业排放的“三废”及余热余压进行综合利用;突出燃煤锅炉、工业窑炉治理工作;按照“气化X”实施方案,大力实施“气化X”工程。
“搬迁一批”就是对城区内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但布局不合理、污染较大、不符合城市功能区划分要求、厂区土地开发利用价值高的企业实施搬迁改造。
“转产一批”就是对城区范围内有一定规模和效益,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较高,但现有产品资源消耗高、污染较大的企业实施转产改造,淘汰污染的工艺和产品,转产到能充分利用现有装备的相关产品。
“关闭一批”就是对城区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产品质量差、证照不全、污染治理无望、又不能搬迁或转产的企业依法实施强制关闭。
X年底前,完成35家企业综合整治任务,其中,搬迁企业3家、转产企业4家、治理企业28家(详见附件1)。
(三)全面完成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
贯彻落实《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燃煤发电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X〕110号),X年9月底前,完成全市13家企业29台燃煤机组和7台65蒸吨/时及以上燃煤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治理,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X)中燃气机组排放标准(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
对不能如期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达不到排放限值要求的机组,一律依法实施停产治理(项目见附件2)。
各相关县(市)区政府要对照辖区内的超低排放改造企业清单,加强指导督促和执法监管,督促电力企业按时完成改造任务;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牵头负责统调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对不能按期实现超低排放改造的统调燃煤发电机组,采取停产、关闭措施;各级环保部门要牵头负责地方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对不能按期实现超低排放的地方燃煤发电机组或燃煤锅炉,依法实施停产治理。
(四)加强水泥粉磨站无组织废气治理。
1.X年10月底前,对X市5家水泥厂及水泥粉磨站完成烟气提标治理和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
治理完成后要达到以下标准:有组织排放粉尘达到《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X)》;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应采取生产车间全密闭并配备收尘设施;物料输送设备密闭,并在装卸处配备收尘、喷淋等防尘设施;物料堆场要按规范建设“三防”设施,并配备喷淋、覆盖和围挡等防风抑尘设施;厂区出入口要进行混凝土硬化,并设置固定式车辆自动清洗设备(详见附件3)。
2.各县(市)区政府、市X区管委会要在本方案所列治理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排查,查清所有水泥粉磨站企业名单,确保所有水泥粉磨站完成无组织废气综合治理。
对不能按期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依法实施停产治理,对不能达标排放且拒不停产治理的企业,依法依规予以关停。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水泥粉磨站的无组织废气治理工作,要对照辖区内的治理任务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加强指导督促和执法监管,治理一家、核定一家、销号一家,确保按时完成治理任务。
(五)实施工业炉窑和砖瓦炉窑提标改造。
1.X年10月底前,完成11家企业(其中10家碳素企业)工业炉窑废气提标治理,废气排放达到《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1066-X);砖瓦炉窑的废气排放要达到《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X)》要求。
(详见附件4)。
2.各县(市)区政府、市X区管委会要在本方案所列治理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排查,查清所有工业炉窑、砖瓦炉窑企业名单,确保所有工业炉窑、砖瓦炉窑实现达标排放。
对不能按期完成提标治理任务的企业,自X年11月1日起,依法实施停产治理。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工业炉窑、砖瓦炉窑的提标治理工作,要对照辖区内的治理任务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加强指导督促和执法监管,治理一台、核定一台、销号一台,确保按时完成治理任务。
(六)强化重点涉气企业监管。
1.X年10月底前,对辖区内其他废气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实施废气治理,确保大气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同时,开展各县(市)区产业集聚区大气环境专项整治,减轻工业废气对环境的影响(详见附件5)。
2.X年6月底前,完成水泥、碳素、玻璃、冶炼、制砖等废气排放重点企业烟气自动监控设备安装,与市环境监控中心联网传输数据。
同时,对照国控、省控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及时更新本辖区重点污染源企业名单,加快重点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建设。
继续扩大重点污染源监控范围,X年9月底前,完成全市辖区内保留的10吨/时以上燃煤锅炉烟气自动监控设备安装,各县(市)区辖区内占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85%以上的企业均要安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并与市环境监控中心联网传输数据(详见附件6)。
3.所有涉气重点工业企业要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要求,主动公开基础信息、排污信息、防治污染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等内容。
4.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化工等企业要主动实施清洁生产改造,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措施控制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5.加强对涉气重点工业企业的执法检查,对通过偷排、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业,环境保护部门要依法责令改正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限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对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实施按日计罚。
6.各县(市)区政府、市X区管委会要在本方案所列工业企业名单的基础上,继续对辖区内涉气工业企业开展排查,掌握辖区内所有涉气工业企业情况,并实施动态更新,确保对所有涉气工业企业实施高压监管。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涉气工业企业的环保执法监管,组织对重点涉气企业安装烟气自动监控设备,对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各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组织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
(七)全面整治“土小”企业和涉气环保违法违规项目。
1.严厉打击“黑锅炉、黑加油站、黑非煤矿山企业、黑砖瓦企业”以及“土小”企业,加大监管力度,真正实现环保监管全覆盖、无死角。
进一步完善环境监管分级责任,对出现反弹的要追究地方政府及部门监管责任。
2.X年9月底前,依法依规采取拆除生产设施、断水断电、吊销执照等措施,对187家小作坊、小工厂等“土小”污染企业进行综合整治,确保所有“土小”企业关停、清退、淘汰到位(详见附件7)。
3.X年12月底前,按照“关停一批、整改一批、完善一批”的要求,完成涉气环保违法违规项目清理整改工作。
4.各县(市)区政府、市X区管委会要在本方案所列整治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排查,查漏补缺,确保所有“小散乱差”和涉气环保违法违规项目整治到位。
各县(市)区政府、市X区管委会是“土小”和涉气环保违法违规项目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加强总体协调,出台支持政策;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土小”及涉气环保违法违规项目整治工作,要对照辖区内的整治任务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加强指导督促和执法监管,治理一家、核定一家、销号一家,确保按时完成整治任务。
(八)实施重点行业企业错峰生产。
1.X年11月1日至X年1月31日,对全市6家水泥、1家钢铁、5家铸造企业组织实施错峰生产。
除承担居民供暖、协同处置城市垃圾和危险废物等民生任务的生产线外,所有水泥、铸造企业全部停产;钢铁企业根据污染排放绩效水平实施限产,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实行停产(详见附件8)。
2.各县(市)区政府、市X区管委会要在本方案所列错峰生产企业名单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错峰生产企业清单,确保所有水泥、铸造、钢铁企业全部实施错峰生产。
对拒不参加错峰生产,参加错峰生产而拒不停产、限产的企业,一律纳入行业诚信“黑名单”,并不再纳入各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补助范围。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组织错峰生产工作,要根据全市水泥、铸造、钢铁企业基本情况,制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指导行业协会和工业企业开展好错峰生产工作;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错峰生产要求。
(九)强化排污许可证管理。
1.X年12月底前,完成火电、钢铁、水泥等主要“高架源”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
排污许可证要载明各排污口应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许可排放总量、主要生产设备及配套污染防治设施。
2.强化排污许可证管理,严格环境监督执法,对无证排污的实施停产整治,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对不按证排污的,实施按日计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