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重庆的产业发展趋势

重庆的产业发展趋势重庆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和交通中心,享有“山城”、“山水之城”、“桥都”等美誉。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庆市逐渐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和科技创新中心。
在过去几年中,重庆在产业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且在未来几年中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
本文将对重庆的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重庆的产业基础重庆作为一个大城市,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主要产业包括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医药、航空航天等。
此外,重庆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1. 汽车制造业重庆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已经形成了以重汽集团、长安汽车、东风日产等为代表的汽车制造集群。
随着重庆市政府对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汽车制造业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未来有望成为重庆的支柱产业。
2. 电子信息产业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也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目前,重庆已经形成了以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重庆市政府近年来在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等。
这些举措将会进一步提高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
3. 装备制造业重庆的装备制造业是重庆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重庆已经形成了以重型机械、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
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推动,重庆的装备制造业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4. 化工医药产业重庆的化工医药产业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重庆市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和生物制药为主的化工医药产业体系。
随着我国化工医药产业的加速转型和升级,重庆的化工医药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5. 航空航天产业重庆的航空航天产业也具有很高的发展潜力。
目前,重庆已经形成了以航空制造、航空维修和航天装备为主的航空航天产业体系。
2023年重庆市文化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重庆市文化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意识的不断提高,文化市场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西南地区的省会城市,重庆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文化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一、重庆市文化行业市场概况重庆市文化行业市场包括文化产业、文艺表演、文化传媒、文化旅游等众多子领域。
其中,文化产业包括出版、影视、音乐、艺术品、文化创意等,文艺表演包括话剧、音乐剧、歌舞、相声、杂技等,文化传媒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电子出版等,文化旅游包括城市观光、文化旅游、文化交流等。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重庆市文化产业总规模达到了1809亿元人民币,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7.4%。
文化产业在重庆市的经济中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重庆市文化行业市场前景分析1、发展潜力大随着文化意识的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行业在重庆市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当前,重庆市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也在逐渐放缓,而文化产业正是其中一个具备较大发展潜力的领域。
2、政策扶持及投资增加对于重庆市文化行业的发展,政府部门也非常重视。
重庆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例如降低文化产业税收等。
同时,政府部门也在加大文化投资,支持文化市场的发展。
3、文化市场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文化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重庆市作为中国的文化名城之一,在文化表演、创意设计等领域有着很强的竞争力。
可以预见,随着文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重庆市文化行业市场的潜力将不断释放。
4、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重庆市在文化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环境,很多成功的文化企业都选择在重庆市进行发展。
重庆市还设立了重庆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重庆戏剧节、重庆国际杂技艺术节等多个文化品牌活动,形成了非常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
三、重庆市文化行业市场发展建议1、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未来重庆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之一。
重庆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重庆文化产业发展趋势重庆文化产业发展趋势近年来,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重庆的文化产业具备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重庆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重庆文化特色与发展趋势1.1 历史文化底蕴的传承与创新重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重庆的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是指重庆地区特有的文化和民俗传统,包括建筑、饮食、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
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传承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传承是指将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使其得以保护和传播。
创新则是指在传承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和艺术形式,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和娱乐形式。
未来,重庆的文化产业发展将继续注重传承和创新的统一。
1.2 地理优势与多元化发展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其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上,使得重庆成为了中国西部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重庆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美丽的山水风景、壮丽的峡谷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等。
这些地理特点为重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重庆的文化产业将进一步多元化发展,将地方特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元化的文化产品。
1.3 城市建设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重庆市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
在重庆城市规划中,特别强调了文化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建设文化产业园区、艺术中心、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资源支持。
同时,政府也通过优惠政策和金融扶持等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文化产业。
城市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将进一步推动重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二、重庆文化产业的细分领域发展趋势2.1 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重庆的电影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重庆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以吸引国内外的电影企业和投资者。
未来,重庆的电影产业将继续稳步发展,培养更多的电影人才,推动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业的全面发展。
2024年重庆市文化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重庆市文化市场分析现状介绍本文旨在对重庆市的文化市场进行分析,并呈现其现状。
文化市场是指以文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市场,包括文化艺术、创意设计、文化传媒、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通过对重庆市文化市场现状的分析,可以了解该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并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重庆市文化产业整体情况重庆市是中国的大型城市,拥有广泛的文化市场。
根据统计数据,重庆市文化产业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截至目前,重庆市文化产业已占据了该市经济总量的一定比例,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文化市场领域分析1. 文化艺术市场重庆市的文化艺术市场多元发展,拥有大量的艺术机构和艺术从业人员。
其中,美术馆、音乐厅、剧院等文化艺术场所遍布全市,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同时,重庆市也举办了多个知名的文化艺术活动,如重庆国际音乐节、重庆戏剧节等,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艺术家。
2. 创意设计市场重庆市的创意设计市场日益发展壮大。
越来越多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师在这里崭露头角。
重庆市政府也加大了对创意设计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和资金等多种方式鼓励创意设计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3. 文化传媒市场重庆市的文化传媒市场具有较高的活跃度。
众多的传媒机构和媒体企业在这里运营,提供各类文化传媒服务。
此外,新媒体也在这里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用户,成为传播文化信息的重要平台。
4. 文化旅游市场重庆市的文化旅游市场吸引了众多游客。
重庆作为国内知名的旅游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
红岩革命遗址、三峡博物馆等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三、文化市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重庆市的文化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1.文化产业结构亟待优化,文化艺术市场相对发达,而创意设计、文化传媒等领域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文化市场的监管体制仍不健全,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和完善。
3.文化市场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重庆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与思路

口 重 庆 张 博 张 晓蕾 余锦 丽
文 化产 业 已经 成 为 当代 经 济 发展 别 是建 立 完 善 的知识 产 权保 护 体 系对 及 各种 民族文 化 风情 等 ,具 有 古老 巴
的 新 方 向 , 在 国 民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中 文 化 产 业 的 发 展 尤 为 重 要 。 另 一 方 渝 文 化 所 特 有 的 深 刻 内 涵 ,为 重 庆
业 集 群 所 在 的 基 础 设 施 、 人 文 环 境 和 业 都 有密 切 的联 系 。一 般 意义 上 的文 出 占总支 出的6 %,比上年 提高03 . 9 .个 政策环境 。 化 产 业集 群 是 由核 心 文化 产 业与 文化 百 分 点 ;农 村 居 民文教 娱 乐 用 品及 服
发 挥 着越 来 越重 要 的作 用 ,而 文 化产 面 ,集 群 所 在 地 还 应 有 与 主 导 产 业 和 市 文 化 产 业 集 群 的 发 展 奠 定 了 坚 实
业 集 群 已 经 成 为 推 动 文 化 产 业 发 展 中 产 品相 关 的要 素 供 给 、产 品销 售 的环 基 础 。
集 群 这一 概 念是 由产 业 集 群发 展 而来
4 相 关 支持 产业 。相关 支 持 产业 支 出1 2 93 元 , 比上 年增 长1 .%, . 2 6 .2 28 的 。我们 可 以认 为 ,文化产 业 集 群 主 是 指 对 文 化 产 业 的 生 产 、 流 通 、 消 费 其 中 文 化 娱 乐 支 出 8 84 元 ,增 长 4 .9 要 由文化 企 事业 组 织 、相 关企 业 或 机 等 各个 环 节 提供 支持 的相关 产 业 。文 1 .4 86 %,其 增 长速 度 高于 收入 增 长速 构 、供应 商 组成 ,同 时还包 括 文 化产 化 产业 不 是独 立 的产 业 ,它与 各行 各 度 和 消费 支 出增 长速 度 。文 化 娱 乐支
2024年重庆市文化市场调研报告

重庆市文化市场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重庆市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其文化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重庆市文化市场的调研,分析其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重庆市文化市场的运营状况,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以及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向相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发送问卷,获取数据和意见,并结合实地访谈的方式进一步深入了解重庆市文化市场的实际情况。
4. 调研结果与分析4.1 文化市场现状经调研发现,重庆市的文化市场发展迅速,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和市场需求。
重庆拥有众多的文化场馆、艺术团体和文化企业,文艺演出、展览和文化活动频繁举办。
4.2 存在问题尽管重庆市文化市场发展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文化市场监管不到位,存在一些非法商业活动和盗版问题。
其次,文化企业发展不平衡,一些小型企业面临生存困境。
第三,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意能力。
4.3 发展趋势与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力度,打击非法商业活动;加大文化企业扶持政策,推动小型企业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建设,提升核心技术和创意能力。
5.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重庆市文化市场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
同时,也为相关决策提供了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重庆市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以上是重庆市文化市场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文化市场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具体建议。
重庆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重庆产业结构变化趋势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一座沿江重要的工业城市。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庆的产业结构也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重庆的产业结构演变历程、重庆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重庆产业结构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重庆的产业结构演变历程重庆的产业结构演变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那个时期,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业基地,以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为主导。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重庆开始实行“扩大开放、内外联动”的经济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国内投资。
这一时期,重庆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要的改变,服务业开始兴起,并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重庆市政府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和“两江新区”建设,重庆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了重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与此同时,传统的重工业逐步减少,但依然保持一定规模。
二、重庆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1.城市化进程的推动:随着重庆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集聚效应和城市规模经济效应的释放,吸引了大量服务业和现代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
2.政府政策的支持:重庆市政府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和优惠措施,积极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3.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对服务业和高科技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这也是重庆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重庆产业结构的现状目前,重庆的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化和综合化的特点。
根据数据统计,在重庆的工业增加值中,第一产业占比较小,第二产业占比较大,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
重庆的重工业仍然占据一定的比重,但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代表的现代产业已经成为重庆的支柱产业之一。
服务业方面,随着重庆的城市化进程和消费升级的推动,餐饮、金融、旅游等行业经济快速增长,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
重庆文化市场深度调研报告

重庆文化市场深度调研报告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文化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重庆文化市场的发展背景、文化市场主要形式及市场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度调研,并分析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重庆市的文化市场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产业体系。
文化市场涵盖了教育、艺术、传媒、影视等多个领域。
在教育领域,重庆的高等教育水平较高,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教育资源。
重庆还是西南地区的文化艺术中心,有许多知名的艺术团体和剧院。
同时,重庆还是中国的电视剧和电影的重要拍摄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和摄制队伍。
重庆文化市场的主要形式包括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
传统市场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如音乐、舞蹈、戏曲等。
重庆有许多传统文化表演团体和学院,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同时,重庆的传统市场还包括传统手工艺品、美食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消费者。
新兴市场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上,如网络文化、游戏、短视频等。
重庆的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迅速,许多互联网企业和创业团队涌现出来,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
重庆文化市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文化需求正在逐渐向年轻人倾斜,他们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文化消费体验。
其次,文化市场的形态和内容正在不断创新。
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产业模式。
例如,传统戏曲与新兴数字技术相结合,产生了数字戏曲,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此外,文化市场的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如线上线下结合,以及文化与旅游、教育、科技等产业的融合。
然而,重庆文化市场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低,盗版、侵权等问题仍然存在。
其次,文化市场缺乏一定的投融资机制和政策支持,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此外,文化市场的管理和监管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缓慢
由于投资匮乏,重庆的文化产业在整体上缺乏规模效应,资本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同时,受金融危机的持续广泛影响,重庆文化产业中的部 分行业因其资金不强而表现出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的局势,处于平缓的低迷状态。 2009年,重庆文化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但融资难却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一 大难题。 针对这一问题2010年4月28日重庆诞生首个文化产业担保公司,这为重庆文化 产业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动力 。
亮点1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健发展
2009年,市委三届五次全会提出“九大民心”工程,“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重 大文化设施和基层公共文化设施” ,重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加速。
2009年重庆文化基础设施
艺术业 文物业 图书馆业 群众文化服务业 艺术教育业 文艺科研 其他
亮点12:“唱读讲传”成为重庆文化新名片
四、一点建议
深挖文化资源,铸造文化强市
针对2009年重庆文化产业外围层、相关层结构占比有所下滑的局势,提出建议进一 步拓展外围层、相关层的发展空间。 根据重庆文化资源分布的实际,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如热辣的火锅饮食文化,厚重 的红岩传统文化、巴渝文化、移民文化等资源进行整合,将文化资源与经济相融合,充 分挖掘、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现有各类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科学文化内涵,以文化为魂、以 各行业文化产业为载体,促进文化与各行业文化产业的联姻,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 素,打造特色饮食服务、旅游服务、会展服务等多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铸造重庆文化 强市。
亮点2:电影票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2009年是重庆电影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以UME重庆国际影城为代表的票房龙头 影院继续发力,引领全市电影票房收入持续增加,呈现出直线攀升的态势。
2009年重庆电影发展情况
放映场次 观众 票房收入 农村露天 电影放映场次 观众
33万场
5363万人次
1.7亿元
18万场
4802万人次
亮点8:文化旅游优势进一步凸显
重庆是著名的山城、江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价值极高,为 重庆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重庆旅游情况统计表
旅游人数 万人(次) 国际游客 万人(次) 外汇收入 (亿美元) 国内游客 万人(次)
合计 同比增长
12295.83 21.90%
104.8 20.20%
亮点4:数字出版实现跨越性发展
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为全国第二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入驻数字出版企业 30多家,北大方正、中文在线、汉王科技、雅昌集团等全国出版龙头达成投资意向,腾讯 大渝网、《商界》等市内出版企业向基地聚集。
亮点5:会展业的快速发展
重庆立足于打造长江上游会展之都。近年来重庆稳步扩大展会规模和数量,大型 展会、品牌展会逐年增多,会展业迅速发展,已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增长点。
7241万元 5315万元 4407万元
亮点7:艺术团体不断创新演艺活力
在“第二届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活动的带动下,重庆文艺演出市场呈现出空前繁 荣的景象。
2009年重庆文艺演出市场情况
演出剧目(场) 合计 比上年增加 同比增长 11470 3080 27.00% 国内观众 万人(次) 1794 531 42.00% 演出收入 (万元) 3421 943 38.10%
亮点3:渝版图书连创佳绩
2009年,在国家新闻总署系统评估中,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大学出版社、西南 师范大学出版社平均生产能力连续三年列全国第一,整体进入“全国百强”一级出版 社。 重庆华林印务有限公司、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黔龙集团三家企业入围“中国 印刷企业百强”排行榜。 全年推出国家及市级重点出版物174种,全市出版物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54项,其中 《读点经典》成为闻名全国的“文化大工程”。
2009年重庆会展情况
会展场馆 5个 场馆面积 21万平方米 会展机构 190个 举办展会 284场 会展 直接收入 10亿元
亮点6:文物业保护利用成效逐渐显著
维修文物项目
34个
维修面积
10.9万平方米
文物藏品
760449件
从业人员
1785人
累计拨入专项补助经费 文物维修项目累计支出 文物业实现门票收入
(四)文化产业人均贡献能力提高
2009年文化产业分行业人均增加值
单位:万元
(五)文化产业体制创新步伐加快
2009年,重庆文化产业开启“振兴元年”,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通过了《关于推 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明确以改革为动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重庆市40个区县 相继出台区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认真落实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在政策、财力、物 力等方面积极为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提供支持和保障,文化及文化产业在重庆发展理念中 愈加明晰。
5.4 20.00%
12191.03 21.90%
亮点9:居民文化消费持续增长
2008-2009年重庆市居民消费对比图
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速度高于收入增长速度和消费总支出增长速度,呈现快速增长 态势。
亮点10:文化娱乐业市场异常火热
重庆在加快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培育健康、高雅、正面的文化娱乐消费环境,着力 推动重庆文化娱乐大发展。 2009年全市文化娱乐场所6156个,比2008年多504个,增长8.9%;文化娱乐营业收 入170649万元,主营业务利润达158529万元,是2008年主营业务利润的3倍。
重庆文化产业细分的三大层,呈现出竞相发展的态势。其中核心层文化产业发展 最快,实现增加值总量最大,占比最高,增速最快。
(三)文化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
重庆文化产业门类众多,其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 关文化产品生产等行业的就业人数增长最快。2009年,重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36.36万 人,同比增长5.7%。
二、文化产业各行业发展亮点
2009年,重庆以广播影视、网络文化、新闻出版、文化娱乐、广告会展、文物 保护为主的重点文化行业发展迅速,亮点频现,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亮点1:广播影视服务业节节攀升
2009年广播影视服务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1.43亿元,同比增长43.8%。 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分行业增长速度 单位:(%)
(二)文化消费总量不大占比过低
重庆文化消费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
具体表现为:高档消费发展较快,大众消费相对滞后;城市消费发展较快,农村 消费相对滞后;群众消费渴求增长较快,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设施和产品的增长相 对滞后。
(三)文化产业外围层、相关层占比与增速下滑
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文化产业相关层实现增加值占比略有下降,增 速有所放缓。 2008-2009年重庆市文化产业外围层、相关层增加值占比与增速 单位:%
2009年,重庆举办训练班6866次,组织文艺活动14022次;为读者举办各种读书活 动1268次,参加人次达588万人次。这些活动的开展推动了重庆文化的大发展,进而也推 动了重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产业品牌不多影响力不强
重庆文化产业对自主品牌的拓展不足,特别是品牌的衍生开发尤显不强,品牌 的经济效益和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挖掘,未形成发挥名牌的聚合效应,影响力也不 够强。
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重庆GDP的增幅,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二)文化产业核心层发展迅速
2008-2009年重庆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增加值、占比与增速 单位:%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09年 2008年 2009年 2008年 2009年 2008年 增加值(亿元) 增加值增速(%) 增加值占比(%)
重庆依山而建,有“山 城” 一说;又是中国内陆的工业 重镇,又称为“雾都”。
主要内容
一
文化产业特点 文化产业各行业发展亮点 二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议
四
一、文化产业特点
(一)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重庆GDP与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表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201001464
笪田田
城市形象标志 2006年1月16日,“人人重庆”标志被官方确定为重庆的城市形 象标志。“人人重庆”由香港知名设计师靳埭强设计,两个欢乐喜悦的 “人”字重叠加成为一个“庆”字,取“双重喜庆,以人为本,携 手并进”之意。城市形象标志多用于外界宣传,而非城市的官方徽章,这一点
重庆共辖19个市辖区,17个县,4个自 治县。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重 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 现代制造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