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仕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格兰仕案例分析 (1)

格兰仕案例分析 (1)

1999年第一家海 外格兰仕北美分公 司成立,标志着正 式扩张海外市场
1993年第一台以“格兰仕” 1978年梁庆德开始创业 命名的微波炉诞生
1998年微波炉总销量达 到450万台,居全球第一
1997在美国建立世界一流电 器研发室,开始扩展海外市场 1995年格兰仕微波炉以市场 25.1%占有率,跃居全国第一

产业竞争强度大,拥 有较多实力强大对手, 竞争激励
产业对手
需求多元化 消费水平提高
买方
替代性小 替代产品少
替代品
格兰仕价格战艺术 快 巧 频 狠 准
降价行劢快于行业对手
利用规模效应、价格敏感性、
96年-03年就有15次大规模全线降价
基本降价浮劢25%左右,一般降价浮劢30%-40%,最高降价70%
6
【格兰仕价格战艺术】
快、巧、频、准、狠
格兰仕概况
2009年格兰仕集团总资产达到300亿元。目前拥有5万名员工 集团主要致力于发展微波炉、空调、小家电、冰箱、洗衣机及相关产业发展
作为中国制作和中国民营企业杰出代表之一,格兰仕通过过去30年稳扎稳打 第一个10年:格兰仕荒滩创业,创造出过亿的轻纺工业区 第二个10年:格兰仕从轻纺转型微波炉,成为中国首批转型成功、建立现代 企业制度的乡镇企业之一
长期保证集团安全,短期实现具体目标、不断扩大规模,制定降价平衡点,彻底摧毁微波 炉附加价值
Ending
格兰仕开始打造一个以微波炉空调冰箱洗衣机生活家电为核心的跨国家电集团格兰仕发展历程1992年成立格兰仕幵投产微波炉1978年梁庆德开始创业2011年空调市场占据前三甲?1999年创汇1亿美元跃居中国电器出口第二?无形资产评估达101亿元1997在美国建立世界一流电器研发室开始扩展海外市场1993年第一台以格兰仕命名的微波炉诞生1995年格兰仕微波炉以市场251占有率跃居全国第一1998年微波炉总销量达到450万台居全球第一2008年微波炉增长50生活电器类增长300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小家电逆市增长企业2003年集团突破100亿大关居全国第一1999年第一家海外格兰仕北美分公司成立标志着正式扩张海外市场2000年进军空调制冷业转型期格兰仕总体战略分析在总成本不变或降低的前提下丏注开发新产品和丏有技术利用总成本领先的优势向市场推出质好价廉的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

格兰仕案例分析

格兰仕案例分析
格兰仕公司副总经理俞尧昌做客中央电视台《对话》节 目中曾说道:“价格战是一种策略,价格战是一种薄利多 销的、最基本的策略。”在节目结束时,俞尧昌声称“价 格战仍要打下去,还要5年8年10年地打下去。打它一个明 明白白”。
感谢下载
4
格兰仕微波炉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江湖地位,得益于当年对 中国微波炉市场的启蒙教育。1995年,格兰仕决策层认识 到,在全国只有几十万台容量的狭窄市场上,企业要想有 所作为,就必须进行大规模消费引导,迅速扩充市场容量 ,中国的消费者是先入为主的,当多数中国老百姓还不知 道微波炉为何物时,谁能在第一时间让他们接受,谁就是 赢家。因此,格兰仕发动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微波炉“启蒙 运动”:联络全国400多家新闻媒体,以合办栏目的方式, 做豆腐块大小的知识窗,系统介绍微波炉的好处、选购、 使用、菜谱、保养方法等。新闻媒体的炒作迅速产生连锁 反应,有关微波炉的文章铺天盖地,随后,格兰仕又组织 专家编写微波炉系列丛书,免费赠送100多万册;精心制 作数百万张微波炉知识光碟免费送出,使微波炉概念得以 迅速普及,格兰仕品牌也随之叫响全国。
感谢下载
10
谢谢观赏
感谢下载
11
1、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集体学习能力而不是外 在资源的强大。
2、核心竞争力是人的能力不是物或可以继承的资 产。
3、核心竞争力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不是相 比对手的优势。
感谢下载
7
四、格兰仕的未来
对于格兰仕而言, 走多元化之路是未来企业的 必由之路。
1.格兰仕从其微波炉核心技术辐射其他相关产 品领域, 借助现有的研发能力开发相近产品, 同 时共享品牌优势的延伸和营销网络。诸如现在格 兰仕已经开始生产空调。接着整合其企业文化, 以企业文化为协同力和凝聚剂, 开发其他相关产 品和非相关产品, 涉足非相关领域, 一直到最后 采取整体多元化, 使格兰仕的整体实力不但有量 的提高, 而且有质的提升。

业的竞争优势——格兰仕的案例研究

业的竞争优势——格兰仕的案例研究

中国家电企业的竞争优势——格兰仕的案例研究摘要: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企业的高速成长轨迹、基于比较优势的低成本竞争战略、严密的现场管理、市场导向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对格兰仕进行了深入的案例研究。

文章研究并认为,格兰仕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实行成本领先战略,而该战略得以在格兰仕成功实施的主要原因是:后发优势与模仿的创新、基于比较优势的低成本一价格一市场一资源整合的一体化策略、管理方式的学习与革新。

关键词:格兰仕成本领先激励机制后发优势一、问题提出与分析视角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英文Galnz,以下简称格兰仕)是世界最大的微波炉制造商。

2002年格兰仕的微波炉产量为1400万台,是松下电器微波炉产量的7-8倍。

从1995至2002年,格兰仕在中国微波炉市场上连续8年蝉联第一。

2002年格兰仕在中国市场占有率高达70%,全球市场占有率为30%。

微波炉是有美国科学家斯本塞(PercyLe Baron Spencer)于1945年发明的。

当年,美国雷声(RAY-THEN)公司开始着手研究,1947年,雷声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家用微波炉。

1954年以“雷达波”炉位商品名称的微波炉最早开始在市场上销售。

1955年西欧制成家用微波炉,1961年日本也成功地制作出家用微波炉。

由于当时产品成本太高,寿命太短,从而影响了微波炉的推广。

1965年,乔治·福斯特对微波炉进行大胆改造,与斯本塞一起设计了一种耐用和价格较低的微波炉。

1967年,微波炉新闻发布会兼展销会在芝加哥举行,获得了巨大成功。

从此,微波炉逐渐走人了千家万户。

到90年代初,微波炉还是由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公司才能生产的高档家电,其中著名生产厂商如日本松下电气、东芝,美国惠尔普,价格昂贵,仍非发展中国家的一般家庭所能消费。

到1990年,世界产量已经达到2254万台。

格兰仕从1992年开始进入微波炉行业,至今不过10余年,但在产品制造与开发方面,已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格兰仕的案例分析

格兰仕的案例分析

案例二:格兰仕的总成本领先战略格兰仕前身为桂洲羽绒制品厂,1991年,格兰仕看到微波炉在中国是一个朝阳产业,微波炉市场将是一个潜力巨大、增长速度快的大市场,于是决定战略转移,进入微波炉市场。

格兰仕之所以能够在微波炉领域成功,是因为其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总成本领先的发展的正确战略,并为之努力奋斗。

产品成本在竞争中有决定性的意义。

成本越低,说明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中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越少,在产品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企业获得的利润就越大,或者说在消耗同样多的社会必要劳动的情况下,企业可以生产且更多的产品。

成本越低,单位产品的价格也有可能降低,就越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成本竞争实际上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竞争。

成本领先要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在差异化方面创造的价值必须与竞争厂商相等或相近,。

如果成本领先,也采用低价策略,但产品质量低于竞争者,顾客在质量上损失的价值不能从低价中得到的利益以弥补,那么仍然建立不起来竞争优势。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如果仅仅有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销售费用、采购成本、管理费用及科技开发成本居高不下,企业仍然会陷入困境。

对此,格兰仕人有清醒的认识,格兰仕的规模经济不是仅仅局限于生产规模,而是基于质量的全方位的实践。

其举措包括:第一产品细分化从微波炉产品生命周期来看,现在单一品种、单一款式单一功能者已很难在市场上立脚,市场已经开始进入产品细分阶段。

格兰仕于是针对不同消费层面的消费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公司开发具有个性化特征鲜明,工艺款式独特的产品,不但受到消费者欢迎, 而且带动了整个微波炉市场需求层次的升级。

格兰仕在产品开支上的策略是消除品种系列空白,对竞争对手实行全方位包围,实行品牌的高低档双向延伸。

在2001年7月底召开的格兰仕电器全球新品推广会上,又有100多款新技术新品出。

第二成本促销为降低促销费用,格兰仕动了大脑筋,主要利用新闻和报纸软性广告来提升自己的形象,保持一种与消费者的亲和力。

格兰仕案例分析

格兰仕案例分析

格兰仕案例分析一、快速渗透策略,用低价格快速抢占市场,确立市场领先地位1996年8月,格兰仕集团在全国范围内打响微波炉的价格战,降价幅度平均达40%,在那个年代在微波炉领域还没有什么品牌,还可以采用单纯的产品观念来做市场,因此格兰仕最早抓住机遇,通过规模化的生产,形成规模效应,而规模效应的最大的特点是产品价格和成本都比较低,因此采用低价策略,占据中国市场的34.7%,部分地区和月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确立市场领先者地位。

二、促销活动,变相降价,买一送一,买一赠几但是随着厨房小家电领域的不断竞争、美的、海尔等各种家电品牌都涉足到小家电,对其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1997年格兰仕看到了市场形势的变化,趁洋品牌尚未在中国站稳脚跟,国内企业尚未形成气候之际,抓住时机,于春节后发起了微波炉市场的变相的价格战。

格兰仕采用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发动新一轮的让利促销攻势,市场上的价格激战无疑极大地促进了整个市场潜在消费能力的增长,市场容量快速扩大,格兰仕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具规模的微波炉生产企业之一。

三、以成本优势,用优势价格让其成为龙头企业在取得市场的绝对优势后,格兰仕并没有因此而停滞,反而乘胜追击,加紧了市场的冲击力度,格兰仕凭借其规模优势所创造的成本优势,再度将12个品种的微波炉降价40%,全面实施“薄利多销”的策略,以抑制进口品牌的广告促销攻势。

四、组合促销,再次冲击市场确保霸主地位1998年6月13日,微波炉生产规模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在国内微波炉市场又一次实施“组合大促销”以同步组合重拳打向市场,被同行业称之为毁灭性的市场营销策略,再度在全国市场引起巨大震动。

五、结论格兰仕靠着规模优势所创造的成本优势以价格策略,获得了微波炉的霸主地位,同时也加速了微波炉这一产业的价格下降趋势。

通过降价,格兰仕成功地为这个行业竖起了一道价格门槛:如果想介入,就必须投巨资去获得规模,但如果投巨资做不过格兰仕的盈利水平,就要承担巨额亏损,即使做过格兰仕的盈利水平,产业的微利和饱和也使对手无利可图。

格兰仕公司案例分析 1

格兰仕公司案例分析 1

格兰仕公司案例分析 1格兰仕公司案例分析1格兰仕公司案例分析[1]格兰仕公司案例分析1.请描述格兰仕公司的订单赢得要素,订单资格要素(3分)订单获得要素: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比不上其竞争对手,从而获得订单。

1.一个公司或者它的产品必须具有一些竞争对手没有的特点和特征从而被顾客选2.从市场/消费者的角度,公司须要依靠“价格”、“可信的交货”、“交货速度”、“质量”、“产品种类”、“对顾客的变更做出迅速反应”、“售前服务”、“售后服务”几大要素。

订单资格要素: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存有资格参予竞争,步入市场。

1.一个公司的产品或它的的产品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或者标准从而被顾客选择为2.竞争者已达至的水平或市场/消费者指出必须达至的标准。

订单赢得要素和订单资格要素会随着时间发生改变。

如下图所示:2.评价格兰仕公司所特别强调的六个运营目标(成本,质量,交货,灵活性,创新,及服务)的重要性。

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些目标的重要性有哪些改变?(3分)格兰仕公司所特别强调的六个运营目标的分析如下:1.成本(cost):在可能的最低成本下生产,销售及运送产品/服务.衡量标准:生产生产成本、原料成本、劳力成本、能源成本、机器成本、管理费用、物流费用、存货及缺货费用.重要性:成本管理就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起至着关键促进作用.企业的成本水平不仅同意着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多寡,还轻易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抵抗内外压力、求出存活和发展的能力.2.质量(品质)(quality):什么是质量?一致性:产品达到客户具体要求的程度?表现性:产品/服务的功能怎么样?可靠性:产品的功能是否可靠?耐用性:产品可以用多久?特殊的功能、顾客用起来感觉舒服、名牌、满足顾客的期望、顾客觉得值衡量标准:内部不合格成本(返工,次品率)、外部不合格成本、产品在采用出现故障的频率,质保成本,对顾客以及社会的危、连累产品故障平均值间隔的时间、产品的特定功能、产品性能的技术指标、顾客满意度重要性:产品质量没有搞好,企业产品就可以供不应求,企业就可以经营不善,所以,质量好坏关系企业生死存亡,是企业的生命。

格兰仕的战略分析

格兰仕的战略分析

• 劣势(weekness)分析 劣势(weekness)分析
1、营销网络劣势:分销网络和营销终端完全依 赖外部力量,对市场的控制力度弱 2、品牌劣势:频繁发动“价格战”使得消费者 、品牌劣势:频繁发动“价格战” 很难将格兰仕与高档品牌形象联系起来 3、研发劣势:关键技术仍掌握在他人手中,产 、研发劣势: 品和功能创新能力不足 4、资源劣势:相较于大型家电制造企业,产品 少,通过与其他产品资源进行协同作战的能 力较弱
的世界级企业,在广东顺德、中山拥有国际领先 的世界级企业,在广东顺德、中山拥有国际领先 的微波炉、空调及小家电研究和制造中心,在中 的微波炉、空调及小家电研究和制造中心,在中 国总部拥有13家子公司,在全国各地共设立了60 总部拥有13家子公司,在全国各地共设立了60 多家销售分公司和营销中心,在香港、首尔、北 多家销售分公司和营销中心,在香港、首尔、北 美等地都设有分支机构。创于1978年,前身是一 等地都设有分支机构。创于1978年,前身是一 家乡镇羽绒制品厂。1992年,带着让中国品牌在 家乡镇羽绒制品厂。1992年,带着让中国品牌在 微波炉行业扬眉吐气、让微波炉进入中国百姓家 庭的雄心壮志,格兰仕大胆闯入家电业
企业未来发展
• 选择合理的产品组合注意不同产品之间的协调性 • • • •
和互补性,最有效利用企业生产制造资源 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竭力提高企业管理 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竭力提高企业管理 水平,向管理要效益 建立高效运作的供应链管理(SCM)体系 建立高效运作的供应链管理(SCM)体系 全球范围内寻找最有效的资源配置 在全球范围内与具备完善营销网络的分销商、大 型连锁零售商、采购集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 无形资源
格兰仕已拥有家电专利1473项,其中发明专利166件, 格兰仕已拥有家电专利1473项,其中发明专利166件, 世界首创UOVO圆形微波炉等拥有多项国家专利,首创数 世界首创UOVO圆形微波炉等拥有多项国家专利,首创数 码光波微波组合炉,成功应用数码光波技术,球体光波发 射系统 2012年 2012年3月20~23日,家电行业年度盛会的中国家电 20~23日,家电行业年度盛会的中国家电 博览会(AWE)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格兰仕小 博览会(AWE)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格兰仕小 家电,格兰仕微电脑压力锅备受关注 2、 “卖出的是产品,传递的是全新厨电生活理念,给全球 家庭带来的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格兰仕微波炉不只 是中国在全球品牌影响力最大的企业拳头产品,也是当前 中国在全球单一产品家用拥有率最高的品牌。市场与服 务—打破原有廉价生产线的品牌形象,“为人类创造新生 打破原有廉价生产线的品牌形象,“ 活” 格兰仕在广告投放方面是出了名的“紧抠” 格兰仕在广告投放方面是出了名的“紧抠”,然而, 在公益支持方面,格兰仕却是毫不吝啬。SARS、禽流感、 在公益支持方面,格兰仕却是毫不吝啬。SARS、禽流感、 南亚海啸,一次次大灾难的援助工作中,格兰仕都没有缺 席,聚焦灾区的特定群体,聚焦食品安全,聚焦消毒杀菌, 提供健康家电。灾难救助方面

格兰仕的竞争战略案例

格兰仕的竞争战略案例

格兰仕的竞‎争战略格兰仕前身‎是梁庆德在‎1979年‎成立的广东‎顺德桂洲羽‎绒厂。

1991年‎,格兰仕最高‎决策层普遍‎认为,羽绒服装及‎其他制品的‎出口前景不‎佳,并达成共识‎:从现行业转‎移到一个成‎长性更好的‎行业。

经过市场调‎查,初步选定家‎电业为新的‎经营领域(格兰仕所在‎地广东顺德‎及其周围地‎区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进一步地,格兰仕选定‎小家电为主‎攻方向(当时,大家电的竞‎争较为激烈‎);最后确定微‎波炉为进入‎小家电行业‎的主导产品‎。

中国的微波‎炉业起步于‎90年代初‎,在格兰仕进‎入微波炉的‎1993年‎,整个中国的‎市场容量仅‎为20多万‎台,那时的龙头‎老大蚬华内‎销规模为1‎2万台,且大半市场‎集中在上海‎。

当时许多城‎市居民不知‎微波炉为何‎物,更不习惯于‎用微波炉来‎烹饪。

行业也未充‎分发育,主要对手也‎很弱,只要倾全力‎投入,就很容易在‎规模上把对‎手远远甩在‎后面,单机成本亦‎会随之远低‎于竞争品牌‎。

市场机会导‎致了格兰仕‎迅速崛起,从1993‎年销量1万‎台始,到1995‎年至今,格兰仕微波‎炉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居第1位,且大大超过‎国际产业、学术界确定‎的垄断线(30%),达到60%以上,1998年‎5月市场占‎有率达到7‎3.5%,到1998‎年总产量达‎315万台‎,市场占有率‎达61.43%。

1999年‎,产销突破6‎00万台,跃升为全球‎最大专业化‎微波炉制造‎商;1996年‎到2000‎年,格兰仕先后‎5次大幅度‎降价,每次降价幅‎度均在20‎%以上,每次都使市‎场占有率总‎体提高10‎%以上。

2001年‎,全球产销量‎飙升到12‎00万台,至2006‎年,格兰仕已经‎连续12年‎蝉联了中国‎微波炉市场‎销量及占有‎率第一的双‎项桂冠,连续9年蝉‎联微波炉出‎口销量和创‎汇双冠。

格兰仕的策‎略之一是规‎模每上一个‎台阶,就大幅下调‎价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新阶段的多元化与国际化战略。 1998年开始的格兰仕集团发展的新阶段,其战略重点在多元化与国际化。 多元化是在小家电行业范围内进行的,除微波炉外,格兰仕集团向市场 推出电饭煲和电风扇产品。如果依照以4位数行业标准来划分,这些产品是 不同的4位数行业,因此,可称其为多元化经营。这个阶段的多元化经营有 如下特点:第一,以获取范围经济效益、提升企业战略能力为目标;第二, 产品的技术、生产尤其是销售存在高度的相关性;第三,在初步形成亚核心 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第四,以内部开发为主的战略途径;第五,工业先导 /技术主导型的战略模式。 国际化是指格兰仕集团不仅引进并集成了世界各国的先进生产设备和技 术,而且还表现在:第一,市场的国际化,从全球市场视角来配置资源,以 自有品牌或OEM方式向全球市场推出产品;第二,研发的国际化,美国的R &D机构与中国的机构共同合作开发自主技术和新产品;第三,人才的国际 化,聘请外国专家和管理人才,以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需要。但是,到目前为 止,作为国际化战略最主要的生产国际化,并未成为格兰仕集团的重要策略。 我们认为,生产的国际化必将成为格兰仕未来发展的重要策略。
2.转向:微波炉(1992-1997)
1991年,格兰仕最高决策层普遍认为,羽绒服装及其他制品的出口前景不佳,并达成共识: 从现行业转移到一个成长性更好的行业。经过市场调查,初步选定家电业为新的经营领域(格 兰仕所在地广东顺德及其周围地区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进一步地,格兰仕选定 小家电为主攻方向(当时,大家电的竞争较为激烈);最后确定微波炉为进入小家电行业的主 导产品(当时,国内微波炉市场刚开始发育,生产企业只有4家,其市场几乎被外国产品垄 断)。为此,格兰仕人首先以真诚感动了上海的全国著名的微波炉专家,从上海无线电18厂聘 请了5名微波炉高级工程师。以上海专家为主,格兰仕很快形成了一支技术人员队伍。然后, 以创业10多年的资金积累,从日本东芝集团引进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自动化生产线,并与其 进行技术合作。1992年9月,中外合资的格兰仕电器有限公司开始试产,第一台以“格兰仕” 为品牌的微波炉正式诞生。1993年,格兰仕试产微波炉1万台,开始从纺织业为主转向家电制 造业主为。1994年,格兰仕面临创业以来最大的挑战:(1)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导致商品购 买力大幅度下降;(2)珠江三角洲遇到百年来的特大洪水灾害,格兰仕厂区水深2.8米,遭 受到巨大损失。但由于格兰仕人的共同努力,当年实现产销量10万台的目标,获得销售额、利 润“双超历史”的业绩。同时,格兰仕集团推行股份制改革,集团骨干人员贷款购买公司股份 成为公司的主要股东,并依照现代企业制度重组公司的治理结构;初步建立了一个遍布全面的 销售网络1995年,格兰仕微波炉销售量达25万台,市场占有率为25.%,在中国市场占据第1位, 获得惊人的业绩。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格兰仕的营销策略获得巨大的成功;二是原中 国市场第1位的蚬华公司,由于美国惠而浦公司的收购产生较大的波动,收购后的整合工作进 展不力。当年,格兰仕集团销售收入3.84亿元,利润3100万元。1996年8月,格兰仕集团在全 国范围内打响微波炉的价格战,降价幅度平均达40%,带动中国微波炉市场从1995年的不过百 万台增至200多万台。格兰仕集团以全年产销量65万台的规模,占据中国市场的34.7%,部分 地区和月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1997年2月,国家统计局授予格兰仕“中国微波炉第一品 牌”称号;经国家权威部门评估,“格兰仕”品牌的无形资产达38.1亿元;10月,格兰仕集 团第2次大幅降价,降价幅度在29%-40%之间;全年微波炉产销售量达198万台,市场占有率 达47.6%以上,稳居第1。
3.从全国单项冠军到全球多项冠军(1998年开始) 自1995年至今,格兰仕微波炉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居第1位,且大大超过国际产 业、学术界确定的垄断线(30%),达到60%以上(1998年5月市场占有率达到73.5 %,为历史最高点儿在国内市场微波炉单项冠军地位巩固的基础上,格兰仕集团于 1998年开始实施新的战略:通过国际化与多元化,实现全球市场小家电多项冠军的宏 伟目标。 1998年,格兰仕微波炉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销量达45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规模化、专业化制造 商。同时,格兰仕集团投资1亿元进行自主技术开发,并在美国建立研究开发机构; 下半年利用欧盟对韩国微波炉产品进行反倾销制裁的机会,格兰仕微波炉大举进入欧 洲共同体市场;从单项微波炉走向产品多元化,全年豪华电饭堡产销规模达到250万 只,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商。 1999年1月,格兰仕结束最后一项轻纺产业毛纺厂,全面转型为家电集团;3月, 格兰仕北美分公司成立,同时美国微波炉研究所成立;向市场推出新开发的品种百余 种,其产品融入新开发出的专有技术;聘请Anderson公司为集团财务顾问;全年销售 额达29.6亿元,微波炉销售量达600万台,其中内销与出口各占50%,国内市场占有 率为67.1%,稳居第67.1%,稳居第1位,欧洲市场占有率达25%;在关键元器件供应 领域,开始采取垄断战略;电饭煲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2.2%,居第3位。 2000年,格兰仕集团微波炉生产能力将达到1200万台,全球第1,且是第2位企业 的两倍多。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大幅提高,新产品不断推出;电饭堡生产规模将扩至 800万只,2001年将达到2000万只;正式进入电风扇市场,计划在两年内将生产规模 扩至2000万台;明确提出,在3-5年内,在小家电领域成为3~5个全球冠军的战略目 标。为此,格兰仕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步伐在加快。
二、企业战略 格兰仕的成长与业绩,与其制定的富有个性化的战略,并坚持不懈地实 施其战略密切相关,或者说,格兰仕的成功主要是其企业战略的有效运作。 因此,有必要对格兰仕集团20多年来的企业战略形成、主要内容及变化进行 较为全面的探讨。 清华大学宋学宝教授对格兰仕集团的战略进行过探讨,该文主要集中在 竞争战略层面,而企业战略一般被认为是由总体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 三个层次所构成。我们也曾对格兰仕的战略进行过分析和评论,并指出其未 来发展方向是:利用技术和市场的范围经济发展小家电产品;利用规模和成 本优势,大举进入海外市场竞争(格兰仕集团这两年的发展路线正是如此)。 今天,我们的探讨就在此基础上,从三个层面及其关系展开,从而揭示出格 兰仕集团企业战略更为全面、丰富的内容。 1.总体战略 据我们的研究,总体战略主要由领域与地域两大部分构成。领域是指企 业经营的行业范围,即“我们现在在做什么?我们未来要做什么?”地域是 指企业经营的地理空间,即“我们在何处做?”领域战略依其经营行业数目 可分为专业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此处还有程度的不同),地域战略依其经 营的地理范围可分为本地、全国、跨国、全球化4种类型。依此,我们结合 格兰仕集团的历程,构造其总体战略的短阵图(见表1)。这样,我们对格 兰仕的总体战略可做出如下的归纳:
(1)创业阶段。格兰仕在轻纺行业,再具体就是以畜毛为原料的轻纺行业从事 经营活动,其经营范围具有较明显的前向一体化,即从畜毛的洗涤、整理,到粗 梳加工、到染色,再到纺织,最后到羽绒服装及羽绒被生产。由此可判断,格兰 仕在一体化战略实施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这个阶段的产品主要是供外贸公 司出口,且产品的加工和生产大多是以合资经营方式进行,这表明,格兰仕人从 创业开始就注重利用外部资源,善于与他人合作,通过内外部资源的优化组合来 实现企业的目标
(2)转向阶段的集中一点战略。
这个阶段的格兰仕总体战略是以集中一点为核心的,但其集中一点战略有自身的特点,即在战 略性行业转移的背景下的集中一点,这与企业创业初期的集中一点战略有较大的不同:前者是 将原有行业的经营资源大规模地转移到新选择的“某点”,从原有行业中撤离出来,集中全部 资源来经营这个新的“点”;后者是在创业之初就集中全部资源攻其一点,没有行业转移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格兰仕的集中一点战略实施的困难度要大,这是因为从原有行业撤出并不是 短时间能完成的,再加上原有行业与新选择的微波炉行业两者的相关程度极低(可以说是无相 关的),经营资源的转移量小且效率低。因此,格兰仕集中一点战略的成功是一个很值得探讨 的问题。 这个阶段的起点——1993年,格兰仕集团的产品销售额中,微波炉所占的份额不超过10%。 在其后的过程中,格兰仕集团不断从轻纺行业中撤出,利用积累的资金不断地扩大微波炉的生 产规模,到这个阶段的终点——1997年底,格兰仕集团的产品销售额中,轻纺产品所占的份额 很低,成功地从以轻纺业为主转型为以家电业为主。 集中一点战略的要点是选择一个较合适的“点”,集中全部或几乎全部的经营资源把这个 “点”做精、做深、做透、做大,并建立进入壁垒,使竞争者不断退出(主动或被动),潜在 竞争者不敢冒然进入,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目标。 格兰仕集团于1991年选择微波炉为其集中经营“点”是合适的:第一,中国微波炉市场处 在发育的初期,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其市场前景看好,市场潜力很大。第二,微波 炉生产企业并不多,且规模大多在10万台以下,市场竞争程度比其他家电产品要低得多。第三, 外国品牌的产品在市场上居主导地位,但这些产品在其制造商的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因此,微波炉并非这些制造商的战略性或主导性产品。第四,格兰仕所在地——广东顺德是中 国著名的家电产品生产基地,元器件、零配件的供应及其他相关技术和服务较为稳定。第五, 微波炉产品的生产技术已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
格兰仕集团的成长、战略与核心能力案例
一、成长历程 格兰仕集团20多年的成长历程,大致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创业:羽绒、服装(1978-1992年) 1978年9月28日,梁庆德带领10余人破土动工,筹办羽绒制品厂。1979年,广东顺 德桂洲羽绒厂(格兰仕前身)成立,职工不过200人,以手工操作洗涤鹅鸭羽毛供外贸 单位出口,年产值46.81万元。1983年,桂洲羽绒厂与港商、广东省畜产进出口公司合 资兴建的华南毛纺厂建成并投产,引进日本最新型号的粗梳毛纺生产线,年产量300吨, 主要产品供出口,年创汇400多万美元。1984年,桂洲羽绒厂扩建,水洗羽绒生产能力 达600吨,年产值达300多万元。1985年,桂洲羽绒厂更名为“桂洲畜产品工业公司”, 拥有员工600余人。到1987年,与港商合资成立华丽服装公司、与美国公司合资成立华 美实业公司,生产羽绒服装和羽绒被直接出口。1988年,桂洲畜产品企业(集团)公司 成立,其成员企业包括“桂洲畜产品工业公司”,以及该公司与外商合资的3家工厂。 年产值超过亿元。1989年,与港商合资的桂洲毛纺有限公司投产;1990年,公司全面实 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1991年,中外合资的华诚染整厂有限公司建成投产。至此,公司 的经营业务包括原白色兔毛纱出口、染色纱出口、纱线染色加工、羽绒被、服装等制品 生产、出口。同时,格兰仕牌羽绒被、服装开始在国内市场销售,仅羽绒被年销售额达 1500万元。此外,公司获得“中国乡镇企业十大百强”的殊荣,产值超亿元。1992年6 月,公司更名为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格兰仕牌羽绒系列制品全国总销售额达 3000万元,集团公司总产值且百亿元人民币,年出口达2300万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