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业设计史第六章
工业设计史考试资料

工业设计史资料中的页数是根据《工业设计史》第四版确定的名词解释:工艺美术运动风格派:①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②把源于自然的简洁和忠实的装饰作为其活动的基础;③从手工艺品的“忠实于材料”、“合适于目的性”等价值中获取灵感;风格派:风格派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
它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探索一种人类共同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
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
因而,平面、直线、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色彩亦减至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三非色。
艺术以足够的明确、秩序和简洁建立起精确严格且自足完善的几何风格。
风格派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即绝对抽象原则,也就是说艺术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而用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来体现整个宇宙的法则-----和谐。
商业性设计:商业性设计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的,它在设计中强调形式第一,功能第二。
美国商业性设计的核心是“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即通过人为的方式使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失效,从而迫使消费者不断地购买新产品。
波普风格:波普风格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从设计上来说,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的混杂。
它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
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奇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
巴洛克风格:16—17世纪交替的时期,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娇柔做作的表面效果,它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巴洛克式设计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在装饰上,巴洛克式喜欢用大量的壁画和雕刻,璀璨缤纷,富丽堂皇,富有生命力和动感。
洛可可风格: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
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和棕榈。
工业设计史第三篇

图7-1 勒加于1922 年所作的《机械的要素》
图7-3 席勒于1929年创作的油画《上甲板》
图7-2 墨菲于1922年所作的油画《剃须刀》
图7-3 席勒于1929年创作的油画《上甲板》
对于机器的爱好必然对于设计产生影响。例如法国的钟表在一个世 纪前被设计成微型的希腊神庙,现在则被装饰成一件立体主义的雕塑; 一位瑞典雕塑家则做了一尊内置扬声器的机器偶像(图7-4)。
图6-5 德国西门子公司20世纪30年代生产的电吹风
• 图6-6 德律风根公司于1927年生产的“阿尔 法”收音机
图6-6 德律风根公司于1927年生产的“阿尔法”收音机
图6-7 德律风根公司于1936—1937年间生产的“T644W”收音机
第七章 艺术变革与现代设计
• 20世纪初,美术界产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性运动。尽管这场运动在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侧重点也不一样,但它却具有一些共同的国际特征, 如“为艺术而艺术”的信条受到了广泛的抨击,强调艺术的社会作用等。这 意味着对于个性的扬弃,而试图在一种客观的,甚至科学的基础上来创造和 理解艺术。这种趋势显示了理想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渴求一种能体现飞速 变化的外部世界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这就导致了抽象的,特别是几何的形 式,象征现代性的机器美学应运而生。先前不登大雅之堂的工业及其产品成 了绘画、雕塑的主题,由此而产生的视觉语言又对工业设计产生重大影响, 使设计逐渐摆脱了古典艺术的禁锢而体现出工业产品自身的特色。这场美术 运动中的一些重要流派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等,都对现代设计 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立体主义的创始人给立体主义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 只是作为一系列各种不同平面、表面的一定分割来理解,这就是立体主义。” 这种对于艺术的理解不依靠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观察,而是取决于艺术家们 所提供的解析。显然,这种解析并不一定总是客观的。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1909—1913年间 的解析立体主义阶段就对自然主义的题材进行了抽象,到了后来的综合立体 主义阶段,则更加强烈地趋向于与机器美学相联系的几何化。
工业设计史论全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二 印刷术
这一胶泥活字法在沈括的《梦溪
笔谈》中是这样记载的:先用胶泥制
作好许多单字(字呈反体凸起状,再 用火烧硬),用木格子将其排列成版 式;通过融化混合药剂后,将压平的 字体嵌入到药剂中形成平整的版型; 将版片上墨后,就可以印刷了。这种 方法解决了雕版不可更改单字的缺点, 可以随时拆版和组合。此外,这些活 字也便于存放和修改,极大地提高了 批量印刷的工作效率,奠定了现代印 刷的基础。 活字印刷术场景
延伸阅读
1. 李砚祖, 张夫也,中外设计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 2. 刘华东, 韩颖, 朱长征,中外设计史,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 3. 裴文中,旧石器时代之艺术,商务印书馆,2015年。
第二章 中国古代科技与设计
本章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第二节 中国古代技术典籍 第三节 古代中国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阶段。
本章思考题
1. 旧石器时期的设计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请举几个具有此特征的现代设计产品 (不限具体的产品类型)。 2. 试举例说明新石器时代工具装饰的特点。 3. 试给出新石器时代装饰物设计的特点,并分析其美学价值。
4. 简述设计的起源与分化及其内在动因。
5. 试尝试将现代感与古代质朴艺术特质相融合设计一种产品。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二 印刷术
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是活字的开端。 之后又出现了锡活字、木活字、铜活字、 铅活字等。其中木活字对后世影响较大, 仅次于雕版。朝鲜古代曾有过铁活字。 现代铅合金活字是德国人约翰内斯·谷 登堡于15世纪50年代所创制。 2010 年 11 月 15 日《活字印刷术》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应该说,印刷术本 身就是一个古代设计的成功范例。 活字印刷术场
工业设计史第五六章

都与整体相协调。
芝加哥会堂大厦 (沙利文)
上海和平饭店
罗特斯切尔德商场大楼(沙利文)
维也纳分离派
维也纳分离派是由一群先锋派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组 成的团体,成立于1897年,是当时席卷欧洲的无数设计改 革运动的组织之一。 其代表人物是霍夫曼、莫瑟和奥布里奇 这个运动的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自由。” 宣称要与过去的传统决裂
霍夫曼
1903年,在银行家华恩多夫(Fritz Warndorfer)的资 助下,霍夫曼与莫瑟一道创立了维也纳生产同盟,并得到 麦金托什的指导。这个同盟是按照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行
1898年,他设计了克莱丝顿小姐(Miss Cranston)为禁酒 而开设的一系列茶厅,其装饰手法以及新颖的家具赋予了这些 茶厅一种商业性的标记,这正是现代工业设计师所应做到的。 麦金托什一生中设计了大量家具、餐具和其他家用产品,都 具有高直的风格
1900年,麦金托什应邀参加了在维也纳等地举行的分 离派展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他成了一名国际性的 人物,享誉欧洲大陆。 1901年他在由德国人举办的“艺术爱好者之家”设计 竞赛中获奖,经专业刊物介绍后引起了维也纳分离派的 更大关注,其影响很自然地从英国转到了奥地利。同时 他的垂直纹样的构图也在他的追随者中传播开来,并得 到进一步的发展。
“格拉斯哥四人”的设计小组
1897—1899年间,麦金托什设计了格拉斯哥艺术学校 大楼及其主要房间的全部家具及室内陈设,获得了极大成 功,使他被公认为新艺术运动在英伦三岛惟一的杰出人物 和19世纪后期最富创造性的建筑师、设计师。 麦金托什的主调是一种高直、清瘦的茎状垂直线条,能 体现出植物生长垂直向上的活力。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六章PPT课件

并推出了包豪斯的初步课程。这个初步课程的首要目的在于,把
每个学生内心沉睡着的创造潜能解放出来。这个建议被格罗庇乌
斯采纳,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先学习六个月的初步课程,此后才
能获准去作坊做进一步修习。伊顿独立负责这个初步课程,对选
录修课的学生负有很大的责任,因而也就对包豪斯本身负有很大
世界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的M责o任de。rn Design Worldwide
世界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Worldwide
29.09.2020
10
4.德绍时期的包豪斯(1925-1932) --导师制
(1)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 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这个时期是 其高峰时期。
(2)1928年格罗佩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 汉斯·迈耶(Hannes Mayer,1889-1954)继任。这位共产党员 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 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
倡导:艺术家转向实用美术、雕刻和绘画的实用化在 于建筑的装饰、办学目的培养建筑师、画家、雕刻家。
世界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Worldwide
29.09.2020
9
3.魏玛时期的包豪斯(1919-1925) --双轨教育体制
格罗佩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任校 长,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 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 术教育与手工制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一词又指这个学派。
世界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Worldwide
工业设计史-第六章

1930年美国电影院海报
第二节 法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法国巴黎是装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几乎所有的 现代设计运动在法国都集中体现在豪华的、奢侈 的产品设计上,法国并没有真正经历过平民化的 设计运动。 法国设计的特色——非民主化的、权贵与精英主 义的、资产阶级的 集中展示——1925年的“装饰艺术展览会”
装饰艺术运动是一批设计家、建筑家和艺术家面 对新时代,试图将装饰与工业相结合的设计尝试, 它包含的设计领域十分广泛。
对待工业化的态度:与其回避,不如适应。 寻求新形式的要求:力图采用新的装饰手段,使 机械形式与现代特征变得更加自然华美,以此作 为对工业产品形式美感探索的新途径。
装饰艺术与现代主义运动的区别
洛克菲勒大厦Rockefeller Center,1930s
洛克菲勒大厦Rockefeller Center
Glam Gold Detail - 1 Wall St, NY
Bold Colours - Hoover Building, LDN
西海岸的装饰艺术
20世纪20年代以后,洛杉矶和加利福尼亚州其它 城市的设计师开始探索适合于本地的风土人情和 市场的改良装饰艺术风格。 特点:强调工业化的单纯几何特征,采用众多的 曲折线条和形体结构,从流线型运动中汲取养分, 形成具有时代感的建筑与室内设计风格,并呈现 出大众化的特点。
材料:桃花 心木、象牙 镶嵌、银饰 镶边镜
梳妆台
书桌,1923年
黑檀木书桌,1921年
红木镜台(1928) 尺寸:高: 195 cm 长: 145 cm 宽: 54 cm
红木沙发,铜饰板,1920S
橱柜,1926年
“太阳”床,1930年
世界工业设计史第六章2

查尔斯·穆尔设计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后现代主义对设计理论的探索:
(1)罗伯特·文杜里[美] “少即是多” ( 少令人生厌)
主张:在设计中吸收当代各种文化精杂乱的活力, 走歪路,模棱两可,变化无常
最早于《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1966)明确提出反现代主义的设 计思想。在书中提出现代主义已经完成了它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国际 主义千篇一律的风格限制了设计师才能的发挥并导致了欣赏趣味的单调乏 味。另一本著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1972)对含混含义模糊、具有隐 喻和象征意义的风格表现出更为明晰的偏好。可以说,文杜里提出的传统 和混乱的审美趣味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形成的雏形。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马内奥•波特(Mario Botta 1943)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②过渡高科技风格 Trans High-Tech 过渡高科技风格,又称“改良高科技风格”,是一种针对具有工 业化特征的高科技风格的嘲讽、调侃,具有高度的个人表现特点。设 计荒诞不经,表现设计师对高科技、工业化的厌恶。因为这种风格的 明显讽刺特征,因此得不到广泛的欢迎,只能针对个人、少来生产。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④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vism 解构主义是1980年代末期兴起于建筑设计界的派別。 理论的核心是对于结构本身的反感,认为符号本身已经能够反映真 实,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解构主义不仅 否定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构成主义,而且也否定古典的美学 原则(和谐、统一)。 例:20世纪80年代,一位西方艺术家来华演出的一出哑剧, 用一把 中提琴演奏了一段古典音乐之后,突然起身猛地将琴摔到地上,并狠狠 地踩了一脚,然后又很快地用提琴碎片在一块画布上粘贴出一幅抽象的 绘画(一幅提琴解构重组的绘画)。原来完美、和谐的提琴造型已不复 存在,而它留下的碎片在另一种艺术形式中得以重生。
工业设计史重点笔记

工业设计史复习资料绪论一、工业革命前的设计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二、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1 、第一个时期(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自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这是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
2、第二个时期(1915—1939年的工业设计)在一战和二战之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的时期。
3、第三个时期(1940年至当代的工业设计)在二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与机械化生产密切相关。
三、工业设计发展中的流派和组织折衷主义欧美各国1820—1900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880—1910 莫里斯,阿什比新艺术运动欧洲各国1890—1910 吉马德,戈地维也纳分离派奥地利1897—1933 霍夫曼德意志制造联盟德国1907—1934 穆特休斯,贝伦斯风格派荷兰1917—1931 里特维尔德构成派苏联1917—1928 马来维奇,塔特林包豪斯学校德国1919—1933 格罗披乌斯艺术装饰风格法国1925—1935流线型风格美国1935—1945 罗维,盖茨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斯堪的纳维亚1930—1950 阿尔托现代主义欧美各国1920—1950 米斯,柯布西埃商业性设计美国1945—1960 厄尔有机现代主义美国意大利斯堪1945—1960 沙里宁,尼佐里理性主义欧洲美国日本1960—高技术风格欧洲,日本1960—1980波普风格英国1960—1970后现代主义欧美各国1965—文丘里,索特萨斯解构主义欧美各国1980—盖里,屈米绿色设计欧美各国1970—四、1、产生: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确立。
2、工业设计产生的条件:现代化大工业的批量生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其设计对象是以工业化方法批量生产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0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2)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 [美]
主张:查尔斯·詹克斯为确立建筑设计的后现代主 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把1972年7月15日下午3点32 分美国圣路易市炸毁由日本建筑师山畸实设计的典型的 现代主义住宅区,作为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死亡时刻。 最早在建筑和设计上提出后现代主义概念的人物,著作 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等。詹克 斯详尽地列举和分析了一切建筑新潮,并把它们归于后 现代主义范畴,使后现代主义一词开始广为流传。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5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②过渡高科技风格 Trans High-Tech 过渡高科技风格,又称“改良高科技风格”,是一种针对具有工业 化特征的高科技风格的嘲讽、调侃,具有高度的个人表现特点。设计 荒诞不经,表现设计师对高科技、工业化的厌恶。因为这种风格的明 显讽刺特征,因此得不到广泛的欢迎,只能针对个人、少来生产。
8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查尔斯·穆尔设计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9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后现代主义对设计理论的探索:
(1)罗伯特·文杜里[美] “少即是多” ( 少令人生厌)
主张:在设计中吸收当代各种文化精杂乱的活力, 走歪路,模棱两可,变化无常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1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美] 设计风格:古典韵味、象征主义、折衷主义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2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比较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3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后现代主义设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指在现代主 义、国际主义设计上大量利用历史装饰动机进行折衷主义装饰的一种设计风 格。广义的后现代主义指的是对于经典现代主义各种批判活动,其中包括解 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等。
广义后现代主义具有两个方面的风格特征:一是具有高度隐喻色彩的设 计风格。如澳大利亚悉尼大歌剧院设计。二是强调以历史风格为借鉴,采用 折衷手法达到强烈表现装饰效果的装饰主义风格。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4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5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狭义后现代主义设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典型特征 1. 它的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立场。 2. 他对历史动机的折衷主义立场。 3. 它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代表人物罗伯特·温图利、查尔斯·穆尔、 菲利普·约翰逊等人。而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家则以斯坦恩,詹克 斯等最为著名。
范畴
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
哲学的
理性主义
浪漫主义、个人主义
历史的
工业革命为基础
后工业社会为基础
思想的
强调功能、技术 强调人在技术的主导地位
方法的
标准化、高效率 遵循人性、个性化
设计语言 功能决定形式 多元化、模糊化、文脉性
艺术风格 构成主义、抽象主义 波普艺术、行为艺术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20世纪80-90年代的工业设计)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第三节 现代主义以后的工业设计风格
一.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
后现代主义出现的背景: 一方面是现代主义设计采用同一方法、同一的设计模式,去对付不 同的问题,一简单的中性的方式来应付复杂的设计要求,因而忽视了个 人要求、个人审美价值,忽略了传统对人的影响,造成了人们的广泛不 满; 另一方面,现代主义设计被认为是利用简单的机械形式,把原来与 传统、自然融为一体的都市环境变为玻璃幕墙和钢筋混凝土的森林,恶 化人类生活环境,破坏了传统美学原则。
最早于《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1966)明确提出反现代主义的设 计思想。在书中提出现代主义已经完成了它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国际 主义千篇一律的风格限制了设计师才能的发挥并导致了欣赏趣味的单调乏 味。另一本著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1972)对含混含义模糊、具有隐 喻和象征意义的风格表现出更为明晰的偏好。可以说,文杜里提出的传统 和混乱的审美趣味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形成的雏形。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分支,是一场反叛现代主
义设计的思潮和设计运动,反对传统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理念和 方法。
普鲁蒂·艾戈被炸毁 现代主义结束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3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2)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风格及表现
①高科技风格 High-tech
高科技风格源于20设计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随着科学的进 步,尖端技术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要求树立一种与高科技相应 的设计美学。高科技派喜欢用非传统的合成材料或零件。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6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罗伯特·温图利[美]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工业设计史h来自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7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菲利普·约翰逊设计的AT&T大厦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高科技风格的特征: 简洁的造型、光亮与金属的造型 (加上一些冷冷的燈光效果)、 工业化产品或粗犷建材的直接引用、建筑物厂房化(或效率化)、结 构的外露(尤其是钢结构)。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4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马内奥•波特(Mario Botta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