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与评估

合集下载

心理测量与评估

心理测量与评估

心理测量与评估在现代社会中,心理测量与评估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同时也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有效的咨询和指导。

本文将从心理测量和评估的定义、历史和应用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定义心理测量是指用定量的方法度量和评估个体的心理属性和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

心理测量的结果可以帮助评估个体的学习能力、个性、行为特征和潜在问题。

心理评估是指通过专业的测评工具和技术来评估个体的心理状况和问题,包括情感、行为、认知、个性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心理评估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和面对挑战和压力。

二、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历史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在那个时期,心理学家开始使用简单的量表和测试工具来研究个体的思维和行为。

其中最著名的心理测量工具之一是斯坦福-比奇量表,它是一种心理测试,用于评估个体智力和认知能力。

20世纪初,心理测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心理学家开始设计更加复杂和有效的测评工具,以帮助更多的人理解和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测量被广泛应用于招募士兵和评估他们的适应性和战斗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和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心理测量和评估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方法和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职业咨询、企业管理和司法等领域。

三、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应用在教育领域,心理测量和评估被用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以及提供有效的教育咨询和指导。

在医疗领域,心理评估被用来诊断和治疗各种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障碍等。

在职业咨询和企业管理领域,心理测量和评估被用来评估员工的工作能力、个性和潜在问题,从而提供有效的培训和发展计划,以及适当的职业定位和选拔。

在司法领域,心理测量和评估被用来评估被告人的心理状态和法定能力,以及提供有效的矫治和社会适应计划。

总之,心理测量和评估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世界,有效地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有效的咨询和指导。

心理测量与评估

心理测量与评估

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测量与评估是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它运用科学方法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估。

通过对个体的认知、情感、性格等因素进行评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促进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本文将介绍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一、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基本概念心理测量与评估是一种系统、客观和科学的方法,用于测量和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

它涉及到量表、问卷调查、观察和实验等各种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提供关于个体心理特征的信息。

心理测量与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客观测量的方式了解个体的特点,揭示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特点和差异。

二、心理测量与评估的研究方法1. 问卷测量法:问卷测量法是心理测量与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问题并让被试者回答,可以获取关于个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信息。

问卷测量法具有操作简单、数据收集和分析容易的优点,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取大量信息。

2. 量表测量法:量表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测量与评估方法,通过一系列问题或陈述,让被试者按照特定的评分标准来回答。

不同的量表可以测量不同的心理特征,如人格特征、情绪状态、社会支持等。

量表测量法可以提供客观的量化数据,方便比较和分析。

3. 实验测量法:实验测量法是心理测量与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操纵独立变量,观察和测量被试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心理反应和行为。

实验测量法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因果关系,揭示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1. 个体发展与教育:心理测量与评估可以帮助了解个体的认知、情感和性格特点,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在教育领域中,心理测量与评估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

2. 职业选择与人才选拔:心理测量与评估在职业选择和人才选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评估个体的职业兴趣、个人特质和能力,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且帮助企业选拔合适的人才,提高招聘效率。

心理咨询的心理测量与评估

心理咨询的心理测量与评估

心理咨询的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测量与评估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使用各种评估工具和技术,心理咨询师能够获得客户的详尽信息,并用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心理咨询中心理测量与评估的重要性、常见的测量工具以及如何正确运用它们。

一、心理测量与评估的重要性心理测量与评估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基础,它能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帮助心理咨询师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以下是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几个重要方面:1. 问题明确:借助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咨询师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客户的问题和需求。

通过询问量表、结构化面试或心理测验等方式,咨询师可以收集客户的个人信息、家庭背景、心理症状等相关数据,从而清晰地定义问题。

2. 个性化治疗计划:心理测量与评估可帮助心理咨询师针对每个客户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根据客户反映的问题和测量结果,咨询师可以辨识出潜在的心理困扰,并通过合适的干预方式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3. 治疗效果评估:心理测量与评估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定期的测量和评估,咨询师可以衡量治疗的进展,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计划。

评估结果的反馈也能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二、常见的心理测量工具在心理咨询中,有许多心理测量工具可供使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分别用于不同的测评目的:1. 多维评估量表(MMPI):多维评估量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人格测量工具,可以评估个体的人格特质、心理症状和精神健康状况。

通过 MMPI 的分析,心理咨询师可以获得客户的人格特点及其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2. 应激反应量表(SRRS):应激反应量表用于评估个体在生活中面临的应激事件对其产生的心理反应。

通过 SRRS 的测评,心理咨询师能够了解客户所经历的压力源,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并减轻压力。

3. 抑郁症状评估:抑郁症状评估工具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贝克抑郁量表(BDI)等,用于评估客户是否存在抑郁症状及其程度。

天津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心理测量与评估重点知识点梳理

天津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心理测量与评估重点知识点梳理

天津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心理测量与评估重点知识点梳理心理测量与评估是心理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通过各种测量工具和方法来获取和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在天津市考研心理学复习中,心理测量与评估是一个必备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天津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中心理测量与评估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和理解相关内容。

1. 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测量是指通过定量方法获取心理特征或行为表现的过程。

在心理测量中,需关注以下几个基本概念和原则:(1)可信性: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即同一被测对象在不同时间或不同评测工具下的测量结果是否相似。

(2)效度:测量工具是否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被测对象的心理特征或行为表现。

(3)标准化:采用统一的评测程序和标准化的评分方法,使不同测试者在不同时间和场合对被测对象进行测量时,结果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

2. 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心理测量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目的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至关重要。

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调查问卷,让被试回答特定的问题,从而获取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数据。

(2)观察法:通过观察被试的行为表现,记录相关信息,对被试的心理特征进行评估。

(3)实验法:在实验条件下控制或操纵某些变量,观察被试的行为反应,以此得出关于心理特征的结论。

(4)量表法:使用特定的量表来评定被试在某一心理特征上的得分,常用于个体差异的测量。

3. 量表的应用与评价量表是心理测量中常用的工具,用于测量和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在应用量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当的量表:根据被测对象和测量目的,选择合适的量表进行评测。

(2)理解量表结构和评分规则:熟悉量表的结构和评分规则,确保正确使用并解读量表。

(3)考虑量表的信效度:了解量表的可信性和效度情况,判断量表是否具备良好的测量性质。

(4)评估结果的解释与运用:对量表所得分数进行合理解释和运用,推断被测对象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与评估

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与评估

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与评估一、引言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与评估是了解人类心理状况、个性特征以及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教案将介绍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基本概念、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心理测量与评估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为他们在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提供实际帮助。

二、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测量是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和技术来收集关于个体心理状态的数据,以定量的方式描述和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心理评估则是在测量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解释和判断,得出关于个体心理状况和问题的结论。

2. 心理测量与评估的重要性心理测量和评估在心理学研究、临床诊断、教育评估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人类心理现象的本质,指导临床医生对心理障碍进行诊断和治疗,为教育评估提供客观和科学的依据,帮助企业和组织更好地选拔和培养人才。

三、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方法1. 面试法面试法是心理测量与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测量者可以了解被测者的个性特征、生活经历以及问题和困扰等。

面试法可以是非结构化的,即根据被测者的回答进行灵活的追问;也可以是结构化的,即按照预定的问卷进行固定的问题提问。

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大规模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常用方法。

测量者将一系列问题以书面形式提供给被测者,被测者根据问题进行选择、判断或描述。

调查问卷可以是自填式,要求被测者自己填写;也可以是面试式,由测量者进行问卷的提问和记录。

3.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通过精确控制变量,观察被测者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和反应,从而得出关于心理现象的结论。

实验方法常用于测量和评估认知能力、学习记忆以及心理障碍等方面。

四、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实际应用1. 心理测量在招聘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心理测量和评估可以帮助企业筛选和选拔符合特定条件的人才,预测员工在特定工作岗位上的绩效和适应性,并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需求分析。

心理学心理测量与评估

心理学心理测量与评估

心理学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测量是心理学的基础,它在心理学研究和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节课将介绍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以及评估心理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一、心理测量的概念及重要性心理测量是指利用科学方法来测量和评估人类心理特点的过程。

它通过收集个体对特定心理现象的表现或反应,从而获得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心理测量的功能主要有:描述、解释、预测和干预。

描述功能主要通过测量个体心理特征,了解其心理状况和行为特点。

解释功能则通过测量结果来探究心理现象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预测功能是指通过测量数据来预测个体在某些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

干预功能主要是通过测量结果指导个体的心理干预和调节。

心理测量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为心理学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基础,从而增强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推广性。

二、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1. 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问卷,收集被试的主观意见或态度。

问卷可以采用开放式问答或者是封闭式选择题的形式。

2. 观察法:通过观察被试的实际行为,获取心理特征和行为反应的信息。

3. 实验法:通过人为干预和控制变量,考察不同条件下被试的心理反应。

实验法能够确立因果关系,并具有较高的内部有效性。

4. 心理测验法:一种通过特定的心理测验工具来测量和评估被试心理特点的方法。

常见的心理测验有智力测验、性格测验和兴趣测验等。

三、评估心理测量的信度和效度1. 信度:指测量工具在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形式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常用的信度指标有重测信度、平行测验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

2. 效度:指测量工具所测度的内容与其所意图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关联程度。

常用的效度指标有内容效度、判据效度和构念效度。

评估心理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帮助确定测量工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测量工具的品质和应用效果。

结语:心理测量与评估是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它能够为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初步了解心理测量的概念、常用方法以及信度和效度的评估。

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方法和应用

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方法和应用

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方法和应用心理测量与评估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能力和行为进行测量和评估的过程。

它是心理学的一项重要研究领域,广泛应用于教育、临床、组织等不同领域。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和评估应用,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心理测量方法。

它通过编制一系列问题,让被试者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或填写答案,来了解其心理特征和态度。

问卷调查可以量化数据,便于分析和比较,同时可以同时收集大量信息。

2.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一种用于探索因果关系的心理测量方法。

通过在实验室或控制条件下对变量的操作和观察,可以确定不同因素对心理特征和行为的影响。

实验研究能够提供高度控制的环境,用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

3. 认知测试:认知测试是用于测量个体认知能力和思维过程的心理测量方法。

通常通过给被试者呈现一系列的任务或问题,观察其反应和行为来评估其注意力、记忆、语言能力等认知功能。

4. 问答式面谈:问答式面谈是一种通过对被试者提问并记录答案的方法。

它常用于临床评估中,可以深入了解被试者的个人经历、感受和问题,对病因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5. 观察方法:观察方法是一种通过观察被试者的行为和表现来评估其心理状态和特征的方法。

观察方法可以在自然环境下进行,也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通过观察行为来获得对心理特征和行为的了解。

二、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应用1. 教育领域:心理测量方法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评估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成绩、兴趣和人格特征,教育工作者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要,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指导。

2. 临床领域:心理测量与评估在临床心理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人格特征和心理障碍,可以帮助心理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3. 组织管理:心理测量方法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评估员工的能力、个性特征和工作满意度,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员工招聘、培训和激励,以提高组织绩效。

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与评估方法

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与评估方法

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与评估方法引言: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而心理测量与评估则是心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心理测量与评估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评估心理健康水平、预测个体的行为表现等。

本文将从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概念入手,分别介绍主观和客观测量方法,以及常用的心理评估工具和技术。

一、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概念心理测量与评估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收集和分析心理数据,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估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认知能力、情绪状态等,为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二、主观测量方法主观测量方法是指依靠被试个体自身的主观报告来获取心理数据的方法。

其中,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主观测量方法。

通过设计合理的问题,可以了解被试的态度、情感、信念等心理特征。

此外,面谈法也是一种重要的主观测量方法,通过与被试进行深入交谈,可以获取更加详细和全面的心理信息。

三、客观测量方法客观测量方法是指通过客观的观察和记录来获取心理数据的方法。

其中,实验法是一种常见的客观测量方法。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和操作变量,观察被试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从而推断其心理特征。

此外,观察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客观测量方法,通过观察被试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表现,可以了解其行为习惯、社交技巧等心理特征。

四、心理评估工具和技术1. 个性测量:个性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个性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个体的性格特点、行为倾向等。

常用的个性测量工具有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大五人格问卷等。

2. 智力测量:智力是个体认知能力的重要指标,智力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个体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等。

常用的智力测量工具有韦氏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奈特智力量表等。

3. 情绪评估:情绪是个体内心状态的表现,情绪评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个体的情绪状态、应对能力等。

常用的情绪评估工具有贝克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

4. 应激评估:应激评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应对能力、应激反应的程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文献“幸福感问卷:心理测量特性,人口统计学比较和效度证据”的理解和评述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阅读文献“幸福感问卷编制中的心理测量性质,人口统计学的比较和效度的证据”,查阅与幸福感相关的其他文献,了解实现幸福感的定义和相关理论和问卷编制的整个过程,表述问卷编制的信效度情况以及在验证效度过程中所运用的心理测量方法。

关键词:实现幸福感主观幸福感问卷编制心理测量1.引言幸福感(Eudaimonic Well-being,EWB)是指生命的质量,主要来自于人的潜能的发展和个人自我目标的实现过程(Sheldon,2002;Waterman,1990a,2008)。

幸福感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尤其是积极心理学出现之后,沿着西方哲学快乐论与实现论走向,出现了主观幸福感理论(Subjective Well-Being,SWB)和心理幸福感理论(Psychological Well-Being,PWB),主观幸福感是指具有较多的积极情绪和较少的消极情绪,心理幸福感强调人的潜能的实现。

有的学者在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基础上,将主观体验指标和客观指标相结合,开创了实现幸福感。

在主观方面,实现幸福感是指个人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和实现的主观体验;客观方面是指个人在追求生活目标和发展自我潜能过和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以及这些为在追求生活目标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waterman在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基础上编制了实现幸福感问卷,简称PEWB。

实现幸福感的理论基础主要有自我实现理论、实现同一性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

2.研究方法2.1被试样本1:来自美国9所大学的1728人。

性别分布:男性424人,占总人数24%,女性1334人(76%)。

年龄分布:大一学生占42%,大二学生21%,大三学生19%,大四学生14%,毕业生和其他人员4%。

平均年龄20.04岁,SD3.57岁。

民族分布:欧裔美国人占总数的52%,非洲裔美国人9%,西班牙裔美国人25%,亚裔美国人7%,其他7%。

样本2:包括来自美国14所大学的5606人。

性别分布:男性1409人,占总人数25%,女性4162人(74%),有35人无法辨认性别,。

年龄分布:大一学生占32%,大二学生24%,大三学生21%,大四学生15%,毕业生和其他人员8%。

平均年龄20.48岁,SD3.57岁。

民族分布:欧裔美国人占总数的62%,非洲裔美国人11%,西班牙裔美国人18%,亚裔美国人8%,其他1%。

2.2研究材料QEWB包括21个项目,采用五点积分的方式(0~4),从极度不同意到强烈同意,14个正向计分,7个反向计分。

这篇文章是对作者自编的实现幸福感的测量问卷评估,包括以下六个相互关联的方面:1、自我发现:指个人充分了解自己并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努力奋斗,才能完成自我实现。

必须认识自我并了解自我,这是自我实现的前提(Waterman)。

在PEWB中涉及这一维度的例子是我相信我已经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2、潜能感知实现论认为,个休对自己最大潜能的了解程度代表他可能达到的高度。

个体需要认识到自己的潜能,而且致力于把个体的最佳状态发挥出来。

在PEWB中涉及这一的例子是“我相信我了解自己的最大潜能,并尽可能地去实现它们。

”3、生活价值指对生活目标和意义的了解。

为了体验实现幸福感,个体必须在认清自己能力基础上追求个人目标,并在此过程中找到运用技巧和能力的方式。

在PEWB中涉及这一的例子是“我确定自己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4、追求卓越实现幸福感需要个体充分运用自身潜能才能实现自我,因而个体投入该活动的努力水平必须比个体从事其他活动时要多很多。

在PEWB中涉及这一的例子是“当我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事时感觉非常好。

”5、活动投入 Waterman 等人(1993b,2003,2008)发现实现幸福感体验程度的指标之一是个体感受到的强烈投入某项活动的频率。

在PEWB中涉及这一的例子是“我发现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每天的大多数活动中。

”6、个性展现具有高实现幸福感水平的个体报告他们在从事某项活动时会产生人格展现体验,并在一定范围内比低实现幸福感的人更高频率地产生这种体验。

2.3研究假设本文章通过计算WEWB与其他幸福感量表的相关程度进行QEWB的效度检验,并检验6种假设:在QEWB量表上的得分与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呈正相关。

在QEWB量表上的得分与SWB和PWB的得分呈正相关。

在QEWB量表上的得分与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程度呈正相关,与自我同一性的认同程度相关低。

在QEWB量表上的得分与人格特质相关较低。

在QEWB量表上的得分与积极、消极的心理功能相关。

积极的心理功能包括自尊、内部自我控制;消极的心理功能包括一般性焦虑、社会性焦虑和抑郁。

三个量表有着较高的内部相关,但均能对被试的不同侧面进行独特的解释。

其中EWB能更好地对自我同一性功能进行解释。

2.4测量方法测验同时要求被试报告性别、年龄(17、18、19、20、21、22、23-25、26-30,31以上)、民族(欧裔、非裔、拉丁裔、亚裔、中东裔、南非裔和其他,后三者由于数量少而合并计算)、年家庭收入(单位:美元,分别为30000以下,30000-50000,50000-100000,100000以上)、家庭结构(完整、再婚、父母分居或离异,父母从未结婚,其他)5种因素对EWB的影响。

Waterman首先对编制的25个项目的实现幸福感问卷实施了预测,计算了这25个项目的克伦巴赫系数,根据相关标准剔除了其中4个项目,这就是我们看到的21个项目的版本。

他回顾了近年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并确定他的下一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对于问卷产生的得分的心理测量性质的计算。

(2)关于问卷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得分比较。

(3)与问卷相关的六个假设和四个效度。

本文主要通过计算与其他人格问卷的相关来支持实现幸福感问卷的结果:被试同时全部接受埃里克森心里阶段量表(The Erikon Psychosocial Stage Inventory,EPSI)和人格发展程度量表测量自我同一性程度;被试同时全部接受生活满意度量表来测试SWB;被试全部接受心理幸福指数量表来测试被试的心理幸福指数。

所有被试接受Arnet感觉寻求量表测试被试的感受性倾向。

样本2的被试单独接受了迷你大五人格测验,测试人格特质。

所有被试接受罗伯森自尊量表、控制性量表、贝克焦虑量表、社会交往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检测消极心理功能。

2.研究结果结果显示,从2个样本的调查结果均显示女性的QEWB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各年龄组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民族、家庭收入、家庭结构之间得分无显著差异。

测验结果支持了假设一、假设四、假设五;支持了假设二、假设三的部分内容;样本1的数据没有支持假设六,样本2的数据支持了假设六。

在问卷的效度验证过程共涉及了以下四个实现幸福感问卷的效度:(1)聚合效度在对聚合效度的验证中,作者运用了多特质-多方法模型(multi-traits multi-methods,MTMM)的方法对2个样本建立了回归模型,并运用Mplus 中获得的标准回归系数来估计相关程度,并依据从2样本中获得的相关支持了假设一和假设二。

这说明QEWB具有较高的聚合效度。

(2)区分效度验证结果表明得分与同一性探索程度存在显著但较弱的正相关,与沉默探索存在负相关,但作者认为结果有待商榷。

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小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相关程度。

(3)结构效度在该研究中作者假设实现幸福感问卷得分与自尊、内部控制点等积极心理功能为正相关,而与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功能存在负相关。

调查结果支持了假设,因此该问卷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4)增值效度该研究中作者假设实现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可以解释幸福感的不同方面。

验证结果支持了这一假设,三种幸福感得分均可以解释同一性发展、积极心理功能和消极心理功能的变异,其中实现幸福感可以单独解释的变异最大。

因此可以验证QEWB具有增值效度。

在对增值效度的验证过程中,为了计算每个幸福感问卷可以单独解释幸福感的变异,作者运用了分层回归分析的方法,第一步在第一层放入两个幸福感问卷的得分,第二步在第二层放入第三个幸福感问卷的得分,增加的R2则是第三个幸福感问卷单独解释变异的程度。

其他的相关则是用零阶相关也叫简单相关来计算。

3.讨论实现幸福感为幸福感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相比于主观幸福感对于体验或者是结果的关注,实现幸福感更关注实现幸福的心理过程。

研究的局限:被试的选择。

被试选择范围较窄,造成结论由样本推至整体的外部效度低。

年龄组跨度过小,且测验分数在年龄组和性别组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统计差异,并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而且被试还混杂了部分的大学毕业生,可能对研究的结果造成偏差,建议剔除这部分被试。

被试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性被试少,女性被试多。

量表的的使用。

本项研究有12种量表,可能在测试过程中产生期望效应、练习效应、疲劳效应等额外变量。

且各个问卷和项目之间在本质上是存在相关的,幸福感的得分既作为预测变量又作为结果变量,容易产生混淆。

数据的获得。

研究数据的获得是通过自我报告的形式,这本身就会产生一种实现幸福感的形式,因此可能会影响实现幸福感的得分。

参考文献:[1] 苗元江,胡亚琳,周埅.从快乐到实现:实现幸福感慨观[J] .广东社会科学,2011,5:114-121.[2]张陆,佐斌.自我实现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7(1):134-139.[3]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 .心理学报,2008,40(8):902-9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