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新版)

合集下载

作业现场习惯性违章分析

作业现场习惯性违章分析

作业现场习惯性违章分析在进行作业现场管理时,习惯性违章行为是一种严重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作业现场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确保作业现场安全与高效。

一、原因分析1.1 缺乏规章制度在一些作业现场,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是导致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原因之一。

没有明确的规定和约束,工人们容易产生敷衍态度,随意违章作业。

1.2 压力过大作业现场通常工作压力较大,工人们为了完成任务而忽视安全规定,想方设法缩短工作时间。

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也容易引发违章行为。

1.3 缺乏安全意识有些人认为违章作业不会导致事故发生,对安全问题并不重视。

缺乏安全意识的人容易忽略安全规定,从而造成作业现场的违章情况。

二、解决措施2.1 建立完善的制度为了遏制作业现场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必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每位工人的责任和义务。

制定具体的违章处罚措施,使每个人都清楚违章的后果。

2.2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们的安全意识,需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向工人宣传安全知识,让他们认识到违章作业的危害性。

2.3 搭建良好的沟通渠道作业现场管理者应该搭建良好的沟通渠道,鼓励工人积极反馈问题和意见。

及时处理工人的疑问和困难,有效解决工人们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减少违章行为的发生。

2.4 强化监督和检查定期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强化安全监督力度。

对发现的违章行为及时进行处理,给予相应的处罚和警告,维护作业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三、结语作业现场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是一种严重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只有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加强培训教育、搭建沟通渠道、强化监督检查等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解决作业现场违章行为,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与高效。

愿每位工人都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作业环境。

加强安全管理避免习惯性违章(三篇)

加强安全管理避免习惯性违章(三篇)

加强安全管理避免习惯性违章违章,就是违反规章制度,轻则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重则造成人身伤亡或设备损坏。

习惯性违章是一种看惯了、说惯了、做惯了的,甚至想当然的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或现象。

它是一种习以为常、不当回事,没有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认真执行的错误行为。

虽然有时习惯性违章没有造成影响或后果,但是日积月累就会造成很严重的事故。

在现实中,习惯性违章往往更不易引起人们重视,但往往事故发生就是由这些习惯性违章造成的。

所以长期以来,各级单位都把反违章,特别是反习惯性违章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1习惯性违章的形成原因1.1盲目无知的违章违章者盲目自大,没有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对相关专业知识缺乏。

在工作中,自己已经违章,但是自己却不知道,工作盲目,骄傲自大,没有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

1.2麻痹大意的违章违章者在工作中不仔细认真,粗心大意,没有认真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工作马虎,心不在焉。

1.3逞强好胜的违章违章者在工作中不认真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方法不正确,有章不循,冒险蛮干,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知识,但还是明知故犯,不愿听从别人的劝告,这样很容易造成事故。

1.4心存侥幸的违章违章者在工作中害怕麻烦,图省事,仅凭一定的工作经验,认为未发生事故,所以就在以后的工作中,存在侥幸的心理,认为没有问题,但实际很容易出现问题,酿成事故。

1.5得过且过的违章违章者在工作中不求上进,不注意学习,没有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得过且过,混日子,缺乏积极性和责任心,自我安全意识差,虽然有的工作没有发生问题,但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问题。

2习惯性违章的危害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习惯性违章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在未引起事故前往往只表现出一些日常的、基本的、简单的、经常性的小事,而且往往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违章者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认为想当然,认为只要完成工作,采取什么方式无所谓,对于习惯性违章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没有深刻的认识到,工作中害怕麻烦,图省事。

习惯性违章与预防对策

习惯性违章与预防对策

习惯性违章与预防对策习惯性违章与预防对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因为驾车违章,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生命和财产上的损失,特别是一些习惯性违章的司机更是危害巨大。

因此,了解如何预防违章行为,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习惯性违章的原因1. 驾驶员素质低下:驾驶员不具备必要的交通安全意识,出现了很多的违章行为。

2. 心理素质不稳定:很多司机在驾驶时情绪波动大,容易产生违章行为。

3. 交通法规知识不足:很多司机对交通法规的了解不够,对某些交通规则也存在误解,容易犯违章。

4. 工作压力大: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过程中,面对万千烦恼,难免心态慌乱,从而产生违章行为。

二、预防习惯性违章的对策1. 加强法规宣传教育: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法规宣传力度,定期组织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

2. 严格执法:对于交通违法行为,执法部门应该加大查处力度,依法严惩违法行为,让驾驶员在心理上形成对交通规则的敬畏感。

3. 换位思考、礼让行车: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要时刻注意行车安全,对其他车辆和行人要换位思考,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和速度,增加安全感。

4. 心理调整:驾驶员要保持良好心态,尽量避免在驾驶过程中出现心理波动,通过常规的健身活动或娱乐活动来缓解压力。

5. 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躁:行车过程中,遇到交通堵塞时,驾驶员要有耐心,不要盲目超车或闯红灯,做到安全优先、合理驾驶。

三、结语习惯性违章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司机应该时刻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同时要注意保持驾驶员心态的平稳和健康。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维护交通秩序,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习惯性违章是指个体或集体长期沉浸在一种违规行为方式,而对其已经无感知或视为正常。

习惯性违章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它不仅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也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针对习惯性违章必须做出充分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原因分析1. 心理因素: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之一是心理因素,即个体心理素质存在缺陷,如品德不佳、道德观念淡漠等因素,导致其容易产生违规行为。

2. 组织管理不严:有些组织存在统一性不严、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这会导致员工对规章制度的不遵守及轻视,进而导致习惯性违规行为的发生。

3. 工作环境因素:部分工作环境存在不合理的安排,如疲劳驾驶、高温作业、夜班等,这些不合理的工作环境会显著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导致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变得不稳定。

二、对策研究1. 加强组织管理:通过强化组织纪律,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大人员培训和宣传力度,实行考核制度等措施,树立员工的规矩意识和守法意识,从而降低员工的违规率。

2. 调整工作环境:优化工作环境,减少职业压力,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建设良好的职业健康管理机制,提升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 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员工的职业素质及道德品质培养,提高员工的群众观念、法制观念、安全观念,营造健康的职业文化氛围,从而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纪律性,有效地避免和降低员工违规率的发生。

4.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及时查处和处罚,从而达到威慑作用,提高员工的遵纪守法意识,有效预防和遏制习惯性违规现象。

综合而言,要有效预防和解决习惯性违规现象,必须从员工素质、管理制度、工作环境等方面入手,并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稳妥有序的管理机制,最终实现组织与员工良性互动,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作业现场习惯性违章分析

作业现场习惯性违章分析

作业现场习惯性违章分析作业现场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是指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违反法规、规定和标准规范的行为。

这些违章行为不仅会给施工过程带来安全隐患,还会影响工程质量,增加工程风险,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因此,对作业现场习惯性违章分析,有助于找出问题根源,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一、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种类1.安全设施不全:施工现场缺乏合适的安全设施,如警示标识、护栏、安全网等,增加了工人受伤的风险。

2.未经许可的操作:工人未经过合格的操作培训,没有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进行操作时容易出现事故。

3.操作违章:包括未经批准进行工作、超负荷进行作业、乱扔工具等行为,这些行为都会增加事故风险和工程质量问题。

4.用人违法:如违规使用童工、工时超过法定工时、违规雇佣不具备资格的工人等,这些行为不仅是对劳动法的违背,也增加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

5.擅自改变工艺:施工现场为了赶进度,工人擅自改变工艺、调整施工方法,导致工程质量无法保证。

二、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原因1.工人意识不到位:有些工人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违章行为的危害性意识不强,自私行为导致安全问题频发。

2.管理不到位:施工企业对现场管理不严格,监督力度不够,在施工现场上,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对违章行为处罚不力,导致违章行为频繁发生。

3.缺乏培训和教育:施工企业对工人缺乏培训和教育,工人对操作规程不熟悉,对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容易出现违章行为。

4.利益驱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些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压缩工期,违规违章行为屡禁不止。

5.监管不到位:有些监管部门对施工现场监管不严格,执法不力,导致违章行为无法得到有效遏制。

三、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影响1.安全风险增大:习惯性违章行为会导致工人在施工现场受伤甚至死亡的事故发生,给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2.工程质量下降:习惯性违章行为容易导致工程施工不规范,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增加工程安全隐患和后期维护成本。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一、关键信息项1、习惯性违章的定义及范围2、习惯性违章发生的主要原因个人安全意识淡薄工作环境不良缺乏有效培训不合理的工作流程监管不力3、针对习惯性违章的对策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优化工作流程和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实施激励与惩罚措施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二、协议内容11 习惯性违章的定义及范围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

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不遵守操作规程、忽视安全警示标识、未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在禁止区域内作业、违规使用设备等。

111 习惯性违章的危害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给个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来威胁,同时也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严重的影响,包括财产损失、生产中断、声誉受损等。

12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主要原因121 个人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潜在危险的敏感度,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偶尔的违规行为不会导致严重后果。

122 工作环境不良工作场所的条件不佳,如照明不足、通风不畅、噪音过大等,可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状态和注意力,从而增加习惯性违章的发生概率。

123 缺乏有效培训员工没有接受系统、全面的安全培训,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熟悉,导致在工作中出现违规行为。

124 不合理的工作流程繁琐、复杂或不科学的工作流程可能会促使员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采取违规的操作方式。

125 监管不力现场监管不到位,对违章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使得员工认为违章行为是被默许的。

13 针对习惯性违章的对策13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知识讲座、培训课程和模拟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法规、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

132 优化工作流程和标准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评估和优化,简化不必要的环节,制定清晰、明确的工作标准和操作指南,确保员工能够按照规范进行作业。

133 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督人员,加强对工作现场的巡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习惯性违章行为。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近年来,交通违法行为在社会生活中频繁发生,并且有一部分人经常性地违规行为习以为常。

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存在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并且给行人、驾驶者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本文将对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一、原因分析1.心理因素: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驾驶人员的心理因素。

一些驾驶人员在长期驾驶过程中,会形成一些不规范、危险的行为习惯,例如闯红灯、超速行驶等。

这些习惯性违规行为的形成与个体的心理特点有关,如冲动性、自信心过于强等。

2.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也是导致习惯性违章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交通规则的执行力度不够,交通执法不严,许多违规行为未能得到及时的制止和处罚,从而形成了一种“违法成本低”的心理,使一些驾驶人员产生了侥幸心理。

社会道德水平下降,一些人自私自利,缺乏对他人生命安全的尊重,习惯性违章行为因此得以滋生。

3.道路条件:道路条件的不理想也是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一大原因。

有些道路存在着设计缺陷、标志不清晰等问题,给驾驶人员带来不便和困扰。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驾驶人员为了节省时间和金钱,违反交通规则成为其常态。

二、预防对策1.教育宣传: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特别是针对驾驶人员的宣传,增加其对交通规则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广告、宣传片、社区活动等形式,向驾驶人员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并有针对性地解读交通法规,引导驾驶人员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念。

2.加强执法力度:对习惯性违章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加强交通监控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提高违规行为的查处率和处罚力度。

建立健全交通违法行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不同执法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形成合力打击习惯性违章行为。

3.改善道路条件:加大对道路条件的改善和维护力度,解决道路设计不合理、标志不清晰等问题。

通过道路改造、标志标线更新等措施,提高驾驶人员对道路的适应性和安全性,减少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发生。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习惯性违章是指拥有一定经验的司机在行驶过程中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此类司机通常已经习惯了这种违反规定的行为,长期下来,不仅会加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而且对司机自身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都是一种威胁。

那么,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又如何防范习惯性违章现象的发生呢?一、原因分析1.心理原因:司机往往因为时间、目的等因素,对行车任务产生不耐烦,心态变差,容易发生违规行为。

2.驾驶技能不足:当驾驶技能不足,司机难以准确处理复杂的路况,从而产生违规行为。

3.法律意识淡薄:某些司机对法规的知识掌握不足,他们不知道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因此更容易犯违规行为。

4.个人态度不端正:某些司机对团队合作没有认识,太重个人主义,将个人生命安全看得过重,他们认为安全只与自己有关,而忽略了压抑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二、预防对策1.加强法规意识宣传:向司机宣传法规,加强司机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建立司机责任意识,让他们了解非法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和风险。

2.驾前检查的必要性:在司机出车前,应检查车辆状态和功能的运行情况,严格检查与关注安全,保证车辆的良好状态,减少因车辆问题而发生的违法行为。

3.优化培训机制:为司机提供实际操作指导,加强对驾驶技能的培训。

通过采用先进的驾驶培训技术,培养司机对法规的遵守和对自身行驶技能的提升。

4.持续性的压力教育:通过持续的压力教育,建立司机的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

对于交通安全问题,从立法、执行力度,以及对司机的质量考核机制上下功夫,打造司机安全意识和高质量安全意识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发生主要源于人的自身原因。

为防止习惯行为带来的安全威胁,我们应该将司机的安全素质提升作为维护交通安全全局的基础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新版)
1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因素
人的行为是人内在心理的反映,违章的行为来源于违章的心理。

1.1侥幸心理
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过于繁琐或机械,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

1.2取巧心理
在工作现场,一些工作人员为贪图方便、怕辛苦,往往会出现不按规章制度执行,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自行合并操作、不办理工作票或未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

1.3逐利心理
个别作业人员(特别是在记件、计量工作中)为了追求高额记件
工资、高额奖金以及自我表现等原因,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违章操作,盲目加快操作进度。

1.4偷懒心理
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操作多做事就容易出事,所以工作中甘愿一辈子当副职,不愿意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操作中班长或负责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当一个机械人,在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该监督时也不监督,导致少了一道监督关口。

1.5逞能心理
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工作时,想当然,自以为是,盲目操作,部分作业人员自持技术高人一筹,逞能蛮干,造成事故。

1.6帮忙心理
在生产现场,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开关推不到位、刀闸拉不动等现象,有些操作者常常请同事帮忙,而帮忙者往往碍于情面或有表现欲望,在不了解设备的情况下,盲目去帮忙操作,极容易造成事故。

1.7冒险心理
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生产现场的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有些作业人员不是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是冒险去工作。

如在消除用户电路故障工作中,为了不影响一个片区的供电,在未拉开配变的跌落保险又未采用绝缘用具的情况下,冒险带电搭火作业。

1.8自负心理
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不是停止操作,检查自己操作过程是否存在问题,而是自以为是,认定是设备存在问题,强行将防误装置打开进行操作。

1.9从众心理
班长或技术负责人违章,或班组内有人违章没有出现问题,大家就会对违章违纪习以为常,自己也就跟着别人违章违纪。

1.10盲从心理
电力企业的培训制度,一般都是徒弟与师傅签定师徒合同,由于师傅带徒弟过程中,将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也传授给徒弟,徒弟如果不加辩识,全盘接受,就成为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继承者和传播
者。

1.11好奇心理
生产工作过程中,当运用一些新设备、新装备等平日难得一见的情况时,出于好奇心理,作业人员往往会自己动手实践一番,由于他们对设备情况不熟悉、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2习惯性违章的客观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或限制,也能诱发职工违章行为。

2.1人机界面设计不合理
作业人员使用的工器具,人机界面设计不适应操作安全、高效、宜人等要求是引发人员违章操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国目前生产安全工器具的企业尚未全面实行产品安全质量认证制度,生产产品的企业对安全工器具人机界面是否适应操作需要的考虑很少,职工在使用过程中感到别扭难受,导致职工不愿意佩带或使用安全工器具。

例如个别企业生产的安全帽,不具备透气功能,在炎热的气候
下,职工佩带此类安全帽在野外露天作业时容易出现中暑现象。

2.2作业环境不适
作业环境不适宜工人操作也是引发违章违纪操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工作现场的噪音、高温、高湿度、臭气等使人难以忍受,导致工人急于避开那个环境,或者作业面空间过于窄小,难以按规程作业等。

正是由于存在这些原因,一方面容易导致工作质量无法保证,另一方面就易引发职工违章违纪冒险作业等。

2.3生产管理不善
安全系统工程特别强调"管理"的作用。

认为产生事故的间接原因是管理不到位,实质上是产生事故的根本原因,管理上的缺陷或不善,是潜在的事故隐患。

生产管理不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生产组织不当。

管理人员在组织生产,安排工作班组成员时,由于安排不当使班组成员间产生人际纠葛,致使相互间配合不好,信息不通,或工作安排时间过长等,这些都容易导致人员责任事故的发生。

例如某供电局就发生过一起因安排不当造成的恶性误操作事故,当时变电站站长与某值班员发生了激烈的语言冲突,冲突稍
平息站长就安排该值班员操作,值班员带着满腔的怒火去操作,结果走错位置。

(2)生产管理不当。

管理人员不仅要管理好人员,还应该管理好班组的安全工器具,否则,当职工使用了因质量存在问题或过期而失效的工器具,就容易造成人身伤亡。

(3)违章指挥。

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就容易在工作过程中违章指挥,带头违章,其影响是相当恶劣的。

3防范习惯性违章的对策
3.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必须建立起严明的、可操作的安全作业规章及劳动安全纪律的实施组织体制,不仅要建立完善工人遵章守纪的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管理干部遵章守纪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落在实处。

企业内部要建立安全生产激励机制,企业奖励向生产一线倾斜、向高风险工种倾斜,使责、权、利实现统一,从而激发职工热爱生产岗位,与此同时应建立完善企业风险抵押制度,通过实行严格的奖惩,把"遵章守纪"的安全生产原则强化成工人和干
部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为。

3.2完善企业的教育培训制度
教育培训制度应包括职工安全规章、纪律的内容教育、遵章守纪的意识教育及在生产中的实施培养。

要求对新上岗的工人和干部进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考试,达不到要求就不能上岗;已上了岗的工人和干部出现违章违纪者,按照违章管理考核办法需下岗重新学习,考核合格后才能再上岗。

3.3营造企业安全生产氛围
反习惯性违章需要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生产氛围,企业要充分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构筑起企业的安全第一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强化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使每名工人和干部都能自觉地用"安全第一"的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

建立班组、车间以及企业内部的作业现场违章违纪检查、评比、公布制度,设立违章违纪爆光栏,定期公布违章行为,在企业内部制造一种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的氛围,形成强有力的群众监督机制。

3.4加强班组安全管理
企业组织中班组是企业活动的基础单元,现代工业生产及管理本身就是集体配合作业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作业的内容又是与大生产系统紧密相关的,是大系统中的一部分,每个人的成败,每一道工序的成败,都将影响集体的作业安全,他的不安全行为暴露在集体面前,自然会引起集体的反对和劝阻。

这种反对和劝阻既是一种控制力,又是一种自觉性的推动力。

为了充分发挥这种自发的班组监控力量,在生产中可以有组织地建立起明确的互控机制,以提高这种互控效果。

3.5加强车间安全管理
车间是企业生产中具有独立生产功能的系统,在车间管理工作中,工人及干部遵章守纪是车间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何加强车间安全管理工作,建议从3个方面进行考虑。

3.5.1建立车间违章违纪信息搜集制度
违章违纪的信息搜集主要是充分发挥车间一级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作用,采用每天巡查和重点巡查的方法进行检查。

检查次数必须有明确规定,检查结果应记录备案供分析。

3.5.2建立违章违纪信息分析制度
收集的违章违纪信息是动态的,每日都有变化,对信息的分析判断也是动态的、及时的。

这种分析应是各级生产及安全管理干部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违章违纪信息分析主要是宏观态势分析和微观结构分析。

宏观态势分析在于分析违章违纪发生的特点及分布规律和原因,为制定遵章守纪的措施和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微观结构分析在于详细分解每一个班组以至每一个工种,特别是违章违纪频率较高和造成事故险兆的班组及工种发生违章违纪的原因结构,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

3.5.3建立消除违章违纪行为的控制制度
车间要针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物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一是要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二是要制定对违章违纪行为的适时控制制度,消除可能产生人员违章违纪的客观原因,保证安全生产。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关键在于人,要实现控制人的违章行为首先要控制人的违章行为的动机,人的违章行为的动机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因此,要控制人的违章行为,就需要对影响
实用文本 | DOCUMENT TEMPLATE
建筑施工遵章守纪的一系列主客观因素进行动态的控制和管理。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人机环境硬件系统是生产力,而安全管理是生产力的生产力,安全生产取决于管理。

所以只有针对影响遵章守纪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严格进行科学的管理,企业的安全情况和效益才能有根本性的改观。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第1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