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

合集下载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龙源期刊网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作者:任蕰佳来源:《求学·理科版》2015年第01期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2012年)》中能源动力类的特设专业之一(另一个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所谓特设专业是针对不同高校办学特色,以适应近年来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设置的专业。

特设专业往往是一些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专业。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培养的是能源、环境与自动控制三大学科交叉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这也是它成为特设专业的原因之一。

其学科交叉性也体現在其主要课程上: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工学、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检测技术与仪表、环境化学、电站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泵与风机、热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能源动力装置基础、能源动力设备控制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与火力发电、能源利用与转化相关的各类大中型企业,从事与火电厂热力工程、煤化工、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能源利用相关领域的设备制造、检修与维护、集控运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相关方面的教学、工程设计等工作。

专业点评:根据我国能源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对今后5—10年内能源动力学科专业发展战略提出了要培养具备从事新能源和能源与环境技术工作的人才的要求。

要知道,大到三峡工程这样的国家重点项目,小到一个楼盘的规划报批,在动工之前都要经过环境影响评估这个环节。

目前从事环境影响评估的人员虽然不少,但相对于国家的需求总量来讲还是有巨大的人才缺口。

若能考取环境影响评估工程师,既可以选择到环保部门工作,也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环保评估方面的咨询服务或者工程管理服务。

推荐院校: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东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等。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2017级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隶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和自动化专业,是一个能源、环境与自动控制三大学科交叉的复杂系统工程。

其前身是“热能与动力工程”,包括“电厂热能”、“锅炉”等专业学科。

2001年教育部能源与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认为专业名称太抽象,不能反映专业内容,建议更改专业名称。

2002年,浙江大学率先向学校提出将专业名称更改为“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一方面能源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另一方面,环境和系统工程都反映出专业要求的环境保护和自动化理论和知识。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于2013年批准设立,于201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2015年被辽宁省教育厅确定为应用技术转型示范专业。

专业带头人李润东教授在十几年的教育和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出基于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的寓教于研人才培养模式和“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理念,相关教育教学思想与理念实践获得辽宁省教改项目支持,并获得2012年度辽宁省教学成果奖。

二、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学校培养目标定位:具有爱国敬业精神,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强,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专业理论基础,具有能源动力与环境保护知识与实践能力,能胜任火力发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核电厂等能源利用领域及燃料利用过程污染物控制岗位,可从事能源动力设备及环保设施的运行、调试、工程设计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一)基本要求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2. 初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基本国情,能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传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传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Ab s t r a c t He a t t r a n s f e r i s t h e b a s i c t h e o r e t i c a l c o u r s e o f e n e r g y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y s t e ms e n g i n e e r i n g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 b u t a l s o t r u n k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o f e n e my a n d p o we r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t h e o r y c o u r s e s , h a s a v e r y i mp o r t a n t p o s i t i o n . He a t t r a n s f e r i s t h e k n o wl e d g e b a s e o f e n e r g y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y s t e ms e n g i n e e r i n g g r a d u a t e s i n r e l e v a n t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wo r k , b u t a l s o t h e o r e t i - c a l b a s i s o f p a r t o f t h e g r a d u a t e s t u d e n t s t o c o n t i n u e t h e i r s t u d i e s . Ba s e d o n e x p e r i e n c e i n t e a c h i n g h e a t t r a n s f e r , h e a t t r a n s f e r s u mma r i z e d t h e ma i n p o i n t s o f t e a c h i n g a n d i t s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f o u n d t h e p r o b l e ms i n t h e t e a c h i n g p r o c e s s . E x p l o r e t h e u s e

浙江大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设立过程

浙江大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设立过程

浙江大学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Energy and Environment Systems Engineering设立过程岑可法 袁镇福 胡亚才一、问题的提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包括了原来的九个专业 (电厂热能、锅炉、涡轮机、风机、压缩机、 内燃机、制冷与低温、水轮机械和工程热物 理) 1. “热能与动力” 不能形象反映九个专业所进行 的教学与研究内容。

2. “热能” 太抽象,不容易被学生与家长理解, 较难吸引中学生的兴趣,影响更多优秀生源的 招收。

2001年教育部能源与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的专家认为专业名称需要更改。

2002年教育部热能与动力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 会等四个教学组织共同举办的“热能与动力工 程教学研讨会”,有部分代表提出专业名称不合 适,对学校招生和学生就业影响很大,也认为 需要更改专业名称。

浙江大学经多次讨论, 认为社会对热能专业毕 业生的要求, 以及正在开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都超过了“热能与动力”的范围,专业教学已经 拓宽。

专业改名称是合适的,也是需要的。

二、新建“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02年9月向学校提出将原“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名为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并拓宽专业课程内容。

学校教务部筛选通过 教务部组织校内外专家论证 校教学委员会评议批准(02年底) 报送教育部 2003级新的教学计划修订(03年3月) 2003年以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招生(03年7月) 浙江省招生: 第一志愿达 70% 录取平均分(理科) 2002年65位,2003年59位三、“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含义能源 指电力、热能、动力等二次能源的生产、利 用和开发(拓展了专业的内涵和外延) 环境 指控制和治理 伴随能源生产、利用和开发 过程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 按一定目的进行 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 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与方法。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创办于2010年,是基于对能源与环境最新认识开办的战略性新兴专业,集中体现了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洁净煤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环保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集成与应用。

该专业依托具有60年办学历史的能源动力学科,能源动力学科是南京师范大学工科优先发展方向,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热能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建有“能源系统过程转化与利用技术工程实验室”、“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两个省级研究机构和“低碳技术与能源清洁利用”、“人工环境与新能源利用技术”两个校级重点实验室。

能源动力类专业已累计培养出万余名高素质人才,主要分布在热电、化工、环保、暖通等多个行业,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确立了“稳数量、提质量、重实践、强特色、求创新”精英人才培养理念,集中优质教学资源,力争在十三五期间,使得本专业的办学条件、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毕业生质量等达到江苏省品牌专业的要求,在国内同行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并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基础理论,掌握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知识,能从事能源清洁生产、新能源开发、能源环境保护、节能与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设备制造、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具备绿色能源、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和素质,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跨学科高级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能源与环境事业发展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同时具有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精神和热爱事业、遵纪守法、谦虚好学、团结合作的优良道德品质;(2)具有能动类专业的宽厚理论知识和技术基础,主要包括机械制图、力学、材料、电工电子、机械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等工程学科基础理论知识;(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能源与环境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以及燃烧学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4)掌握以能源转换原理、热力环境污染控制、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固体废能源化与资源化、能环测试技术、碳减排与低碳管理以及热力系统工程与仿真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掌握能源清洁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开展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与设备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所必需的工程设计、运行和管理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交流沟通以及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创新精神。

2023年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考研书目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考研需要阅读的书籍包括:(一)基础专业课1.《数学分析》中山大学出版社涂晓华等编著2.《线性代数及其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 Gilbert Strang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CharlesG. Cullen译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吕建林编著4.《大学物理》(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吕岩编著5.《工程热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陈新田主编6.《流体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朱国云等主编7.《化工原理》(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韦臣瀚等编著8.《化工反应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李燕华等编著9.《传热学》清华大学出版社王定华主编10.《燃烧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蔡姝芳编著11.《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梁婧编著12.《环境工程原理》(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蔡命政等编著13.《水污染控制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蔡列等编著1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任欣编著15.《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上、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詹芬芬等编著(二)专业课1.《能源系统分析与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泽民主编2.《城市能源规划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李绪涛编著3.《可再生能源工程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陈建元等主编4.《传统能源系统优化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高杰编著5.《工业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机械工业出版社王力红等编著6.《环境影响评价》(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海波编著7.《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清华大学出版社董国庆等主编8.《环境管理与法规》高等教育出版社刘文然编著9.《农业生态工程》中国农业出版社刘红艳等编著10.《水资源与水环境》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凡编著11.《水文学与水能利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刘健等主编12.《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李开所等编著13.《新能源技术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于海宋号编著以上是2023年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考研书目,特此列举。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工作岗位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工作岗位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工作岗位1.可再生能源工程师:- 设计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系统。

- 进行能源效率分析和改进现有能源系统。

2. 环境工程师:- 设计和实施污水处理和废物处理方案。

- 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和环境保护规划。

3. 能源分析师:- 分析能源市场趋势和能源消耗数据。

- 为企业或政府机构提供节能减排策略。

4. 气候变化研究员:- 研究气候变化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 参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制定和研究项目。

5. 可持续性顾问:- 为企业或组织提供可持续发展方案。

- 协助企业减少环境足迹,实现绿色增长。

6. 项目经理:- 管理能源或环境项目的规划、执行和监控。

- 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目标、预算和时间表完成。

7. 政策分析师:- 分析和评估能源和环境政策。

- 为政府机构或非政府组织提供政策建议。

8. 环境政策顾问:- 咨询政府或企业关于环境法规和政策。

- 参与制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9. 能源经济分析师:- 研究能源市场的经济动态。

- 为能源价格设定和能源政策制定提供经济分析。

10. 绿色建筑师/工程师:- 设计和建造节能和环境友好的建筑。

- 运用绿色建筑标准和技术以提高建筑的能效。

11. 企业社会责任(CSR)专家:- 帮助企业制定和实施社会责任策略。

- 确保企业操作对环境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12. 城市规划师:- 规划和设计可持续的城市和社区。

- 考虑能源效率、环境保护和社会需求。

13. 风险评估与管理专家:- 评估能源和环境项目的潜在风险。

- 开发风险管理策略和应急计划。

14. 教育和培训专家:- 在高等教育机构或研究中心教授相关课程。

- 为企业或公众提供能源和环境方面的培训。

15. 工业能源效率工程师:- 在制造业和其他工业领域工作,改进能源使用效率。

- 实施能源节约措施和技术。

16. 环境影响评价专家:-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为项目批准和实施提供依据。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的工程学科,旨在培养能够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能源与环境系统的工程师。

该专业涵盖环境和能源两个领域,以解决环境保护和能源紧缺问题为主要目标。

在该专业中,学生将学习各种能源系统,包括化石燃料、核能、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

他们将学习如何设计和运营这些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除了能源方面的知识,学生还将学习环境科学和环境法规。

他们将了解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的成因和控制方法,并学习如何遵守环保法规。

该专业毕业生可以在能源公司、环保公司、政府机构和研究机构等各种组织中找到工作。

他们可以在能源系统设计、环境监测和环境政策制定等领域发挥作用。

总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学科,将继续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以满足人类对能源和环境的需求。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是一门研究能源与环境系统相关问题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能源与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背景和系统思维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在新能源、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开展研究和工作。

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学习能源与环境科学、工程学、管理学等多领域的知识,其中包括能源资源与环境影响评价、能源系统分析与设计、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能源经济与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还将接受实践教育,如实验室实践、科研项目实践、工程实践等,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毕业后,学生可以在能源、环保、政府、咨询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管理、咨询等工作,并为社会提供能源与环境方面的技术支持和决策支持。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