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效率与节能知识要点
节能基本知识

一. 节能基本知识(国家统计局工交司能源统计知识手册)【能源】顾名思义,是能量的来源或源泉。
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具有能量的物质,如煤炭、石油、核燃料、水、风、生物体等;或从这些物质中再加工制造出的新物质,如焦炭、煤气、液化气、煤油、汽油、柴油、电、沼气等。
因此可以说,能源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即能够产生机械能、热能、光能、电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的资源。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是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
人类文明的一切都离不开能源。
【能源分类】要认识能源的本质和特点,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必须根据能源的特点和实践要求对能源进行分类。
世界各国对能源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有:2.按能源的成因划分。
分为一次能源(亦称天然能源)和二次能源(亦称人工能源)。
5.按能源的形成和再生性划分。
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性能源。
6.按能源的技术开发程度划分。
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9.按能源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化分。
分为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
【煤炭】煤炭是指原煤及煤炭加工品的统称。
不包括焦炭、下脚煤和石煤。
煤炭的种类繁多,质量相差也悬殊,不同类型的煤有不同的用途。
为了合理利用煤炭,需把煤炭划分不同类别,煤炭的分类方法有:1.按其加工方法和质量规格可分为精煤、粒级煤.、洗选煤、原煤、低质煤五大类;2.按其煤质构成划分可分为烟煤、无烟煤、焦煤、成型煤和动力配煤;3.按其用途划分可分为动力用煤、冶金用煤和化工用煤三大类。
【原煤】原煤是指煤矿生产出来的未经洗选、筛选加工而只经人工拣矸和杂物的产品。
包括天然焦及劣质煤,不包括低热值煤(如石煤、泥炭、油页岩等);原煤按其成因可分为腐植煤、腐泥煤和腐植腐泥煤三大类;按其碳化程度可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
原煤主要作动力用,也有一部分做工业原料和民用原料。
【褐煤】褐煤是未经过成岩阶段,没有或很少经过变质过程的煤,外观呈褐色或褐黑色,含碳量比较低、挥发分高、不粘结、易燃烧。
褐煤多作发电燃料,也可作气化原料和锅炉燃料,有的可用来制造磺化煤或活性碳,有的可作提取褐煤蜡的原料。
电力行业的能源效率与节能减排

电力行业的能源效率与节能减排在现代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中,能源的高效利用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
而在能源行业中,电力行业既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提高电力行业的能源效率,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能源效率的重要性能源效率是指在产生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能源的利用率和资源的消耗率。
电力行业作为能源的主要利用者,提高能源效率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并降低能源供应的压力。
通过采用先进的发电技术、优化发电过程、提高供电质量等方式,电力行业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能源资源,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2. 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为了达到能源效率的目标,各国纷纷实施节能减排政策。
例如,通过建立能源市场化机制,鼓励企业减少能源消耗;加强电力设备的监管和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和运营效率;促进能源产品的升级换代,推广清洁能源的应用等措施。
这些政策旨在引导电力行业朝着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 电力行业的能源效率改进措施为了提高能源效率,电力行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
首先,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回收利用废弃热能。
其次,引入先进的节能技术,例如高效燃煤发电技术、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
再次,优化发电过程,提高供电质量,减少能源损耗。
此外,加强能源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能源浪费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改进方案。
4. 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成果电力行业的能源效率改进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电力行业在能源利用率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下降。
例如,通过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中国电力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实现了大幅减排,显著提高了能源效率。
这些成果进一步证明了提高能源效率和实施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5. 未来发展方向未来,电力行业需要继续努力提高能源效率,并采取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措施。
例如,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低碳清洁能源的应用和发展;建立全球能源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电力行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等。
节能报告 知识点

节能报告知识点
节能报告是为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而编制的关于能源节约的系统说明材料,主要为企业生产和节能方式进行展示报告。
以下是一些关于节能报告的知识点:节能报告的内容:节能报告应包括分析评价依据、项目建设方案的节能分析和比选(包括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用能工艺、用能设备和能源计量器具等方面)、选取节能效果好、技术经济可行的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项目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效率等方面的分析、对所在地完成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目标、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目标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评价。
节能报告的必要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意见是各级发改委特定项目立项、申报、核准的前置性条件,只有通过节能审查,才能进行后续的报建工作。
节能报告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的依据。
需要编写节能报告的项目类型: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不满1000吨标准煤,且年电力消费量不满500万千瓦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及用能工艺简单、节能潜力小的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按照相关节能标准、规范建设,不再单独进行节能审查。
其他需要进行节能审查的项目都需要编写节能报告。
能源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能源的效率和可持续性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能源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一、能源的效率能源的效率是指在同等资源投入下,能够获得更多的输出效果,即能耗越低、产出越高、效率越高。
能源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升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那么如何提升能源效率呢?1. 节能减排首先,我们应该采取措施降低能源的消耗。
这主要有节能减排措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两个方面。
节能减排包括优化生产工艺、采用节能环保设备等方式。
例如,将降低电压的变压器更换成低损耗的;通过改变产品结构来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在生产过程中集中利用废物、废气、废液等资源,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改善管理其次,加强管理也能够提升能源效率。
这一方面包括加强生产过程的监测、采取自动化控制措施,还有通过培训和激励员工等方式提高个人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和意识。
3. 发展低碳经济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发展低碳经济,采取清洁能源等方式提高能源效率。
近年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能源效率。
二、能源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指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而不影响子孙后代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发展方式。
在能源领域,能源的可持续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首先,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传统化石能源快速消耗,环境破坏在所难免。
因此,应该优先考虑应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同时,在利用传统能源时,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 能源的分配公平性其次,能源的分配应该符合公正和公平原则,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能源发展带来的利益。
这需要我们调整能源资源的分配,不断完善能源政策,加强保障弱势群体的能源供应。
3. 能源的管理和监管最后,需要加强对能源管理和监管。
(完整版)初中能源效率公式汇总

(完整版)初中能源效率公式汇总初中能源效率公式汇总1. 能源效率的定义能源效率是指能源利用的效果或效益。
在物理学中,能源效率通常用能源转化的效果来衡量。
2. 能源效率的计算公式能源效率可以通过不同的公式来计算,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能源效率计算公式:- 能源利用率(Energy Efficiency Ratio, EER):用于衡量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
计算公式为:EER = 冷量(BTU/h)/ 耗电量(W)。
能源利用率(Energy Efficiency Ratio, EER):用于衡量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
计算公式为:EER = 冷量(BTU/h)/ 耗电量(W)。
- 燃料利用率(Fuel Efficiency):用于衡量燃料消耗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
计算公式为:燃料利用率 = 提供的能量 / 消耗的燃料。
燃料利用率(Fuel Efficiency):用于衡量燃料消耗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
计算公式为:燃料利用率 = 提供的能量 / 消耗的燃料。
- 能源利用系数(Energy Utilization Coefficient):用于衡量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
计算公式为:能源利用系数 = 设备输出的能量/ 设备输入的能量。
能源利用系数(Energy Utilization Coefficient):用于衡量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
计算公式为:能源利用系数 = 设备输出的能量 / 设备输入的能量。
3. 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能源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 设备设计与制造质量: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质量直接影响能源效率的高低。
设备设计与制造质量: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质量直接影响能源效率的高低。
- 使用环境条件: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也会对能源效率产生影响。
使用环境条件: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也会对能源效率产生影响。
- 操作与维护:正确的操作和及时的维护保养可以提高设备的能源效率。
操作与维护:正确的操作和及时的维护保养可以提高设备的能源效率。
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的基础,而能源利用效率则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源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
高能源利用效率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
本文将从能源利用效率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能源利用效率的定义能源利用效率是指在特定的能源输入下,所获得的能源产出量与能源输入量的比值。
通常用能源利用效率指数(Energy Efficiency Ratio,EER)来衡量,计算公式为:EER = 能源产出量 / 能源输入量能源产出量可以是能源的利用价值,如电力、热能等;能源输入量则是指能源的消耗量,如燃料的消耗量、电力的消耗量等。
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表示单位能源输入所获得的能源产出量越大,能源利用效益越好。
二、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1. 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是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例如,高效节能的发电机组可以将燃料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比例提高,提高发电效率。
2. 能源结构:能源结构也是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能源具有不同的能量密度和利用方式,对应的能源利用效率也有所不同。
合理选择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方式,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替代传统燃料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3.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能源利用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往往具有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
此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会带动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途径1. 推广节能技术:加强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化设备结构、提高能源转换效率等手段,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损耗,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2. 优化能源结构:合理选择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方式,也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自然资源知识: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约

自然资源知识: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约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约,是指充分利用各种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能源是支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但其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实现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必须采取综合利用和节约的措施。
一、能源资源的种类及特点能源资源主要包括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非能源资源。
化石能源主要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其特点是资源丰富,但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水力能、风能、太阳能等,其特点是资源较为丰富,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污染,是清洁能源。
非能源资源主要指石油、天然气和稀有金属等,其特点是资源有限,需要节约利用。
二、综合利用和节约的重要性综合利用和节约能源资源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确保能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综合利用和节约能源资源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损耗。
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可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2.减少资源浪费节约能源资源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消耗。
通过制定合理的能源管理政策和措施,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综合利用和节约能源资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通过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可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5.确保能源安全综合利用和节约能源资源可以确保能源安全,减少对外部能源依赖。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能源资源,可以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外部能源依赖的风险。
能源管理(知识点)

能源管理(知识点)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基石,对于国家和个人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能源管理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关注焦点。
本文将围绕能源管理的知识点展开探讨,介绍能源管理的概念、目的和方法,并探讨能源管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能源管理概念能源管理是指对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管理的核心在于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
通过科学的能源管理,可以降低能源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能源管理目的1. 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能源是有限的资源,有效管理能源可以延长能源的使用寿命,减缓能源枯竭的速度,确保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能源的作用,减少能源的浪费。
3. 降低能源成本:能源的成本在企业和个人的生活中占据很大比重,通过合理管理能源,可以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减少环境污染:能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通过能源管理的手段,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三、能源管理方法1. 能源审计:通过对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确定能源使用的瓶颈和问题,找到节能改造的方向和重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方案。
2. 能源计量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计量体系,通过对能源使用的数据进行监测和统计,实现对能源消耗的实时管理和控制。
3. 节能技术应用: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例如使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工艺,推广清洁能源等。
4. 培训和意识改变:加强能源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知识普及,增强全员节能意识,改变传统的能源使用习惯,推动能源管理的落地和实施。
四、能源管理的应用场景1. 工业领域:工业部门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通过能源管理可以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效率与节能知识要点根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物理指标能源效率评价和计算方法,能源系统的总效率由三部分组成:开采效率,能源储量的采收率。
中间环节效率,包括加工转换效率和储运效率,后者用能源输送、分配和储存过程中的损失来衡量。
终端利用效率,即终端用户得到的有用能与过程开始时输入的能源量之比。
中间环节效率与终端利用效率的乘积称为“能源效率。
”把终端利用效率混同于“能源效率”是错误的。
例如,有人说:“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0%左右,日本和美国在50%以上。
”实际上,前者是“能源效率”,后者是“终端利用效率。
”按照上述定义计算能源效率(热效率)相当复杂,需要大量的动态数据,而且终端利用效率难以精确计算,特别是没有考虑价格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一定律效率first law efficiency by thermodynamics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为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会消失,只会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据此,能源转换效率通常定义为由系统提供的功或者能量与输入到系统中的能量之比。
第二定律效率second law efficiency by thermodynamics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为系统中的熵总是增加的,也就是说,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损失了它的“品位”,或者做某种作业的能力。
因此,转换效率既要考虑数量又要考虑“品位”的损失。
据此,第二定律效率ε定义为完成某种作业所需的有用功消耗的功之比,Amin是完成该作业的最小能,可表示:。
按照第二定律效率,大多数耗能括动的转换效率小于10%,而第一定律效率则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典型的例子是家用燃油炉,第二定律效率只有5%,而第一定律效率高达60%。
根据第一定律效率,似乎提高能效的潜力有限,但第二定律效率表明还有很大的潜力。
直接节能direct energy saving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生产和生活中直接消耗的能源。
直接节能的主要途径是:改进能源管理;采用节能的技术、工艺、设备等措施。
间接节能indirect energy saving减少商品生产或服务所间接消的能源量而实现的节能,如降低工料、辅助原材料、零部件及其他消耗品的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合理延长设备和产品的使用寿命,改变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等。
技术节能technical energy saving采取技术措施而实现的节能。
技术节能措施主要有:通过能耗监测,改进操作和维护,提高现有设备或系统的运行效率;采用成熟的节能技术,对设备或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先进技术,更新设备和工艺等。
结构节能structural energy saving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中各种指标因素的纵向或横向的数量比例关系的总和。
结构节能系指经济结构合理变化而少用的能源量。
具体地说,是计算年为完成基准年的相同产值或产量,靠合理改变经济结构而减少的能耗总量,或是相同数量的总能耗,由于经济结构变化而解决了许算年部分产值或产量增长所需要的能源。
通常,结构节能是间接节能的主要方面。
对结构节能计算分析,一般按五个层次进行:部门结构、工业结构、行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
通过工业产值结构模式的理论计算得出,整个工业产品产值结构节能量基本等于全国工业产值结构节能量,可见工业其他层次结构节能量均反映在产品层次的结构节能量之中。
系统节能system energy saving利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全面考虑能源转换、传递和利用整个系统的用能,使之整体优化,以达到整个系统的节能。
按照系统划分的范围不同,有企业系统节能、行业系统节能、城市或地区系统节能和国家系统节能等。
能源强度energy intensity亦称单位产值能耗。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部门或行业单位产值一定时间内消耗的能源量,通常以吨(或公斤)油当量(或煤当量)/美元来表示。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强度,通常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耗能量来表示。
它反映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结构、经济体制、技术水平、能源结构、人口等。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elasticity of energy consumption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年度一次能源消费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
经济增长率通常采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增长率。
它反映能源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由于产值和能耗都是综合性指标,涉及经济结构、管理体制、资源状况、技术水平、人口多寡、气候条件以至国际关系等许多因素。
因此在一个国家的年度之间以及不同国家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能源来源和品种趋于多样化,节能取得很大发展,各种能源之间的相互替代复杂多变,能源市场更加灵活,国际化更为突出,电气化进程加速。
这些因素使得能源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发生畸变,总的趋向是从紧密相关变得没有规律,甚至相互脱节。
因此,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宜用作预测能源需求的依据。
能源效率的回弹效应rebound effect of energy efficiency是指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的幅度与一家公司、一个部门或一个国家的能源强度(单位产值能耗)的下降率不等同的现象。
这是因为:只要价格保持不变,对效率更高的能源的需求就会增加,用户会适应更低的能源服务价格。
另外,高能源含量的产品的价格会下降,消费者会购买更多的这类产品。
结果是能源效率提高不会完全转为能源强度下降。
回弹效应的实质是用户、家庭、公司关注的是能源服务(如照明、采暖、耗能器具的运行等),而不是能源的使用。
技术效率的提高,即一种燃料或电源转换成电力或能源服务的效率更高,会使能源服务量增加。
如果燃料价格不变,能效提高会使能源服务价格下降,促使能源服务需求增加,从而产生燃料消费减少的反效应。
能源效率的“松脱”效应“ratchet effect” of energy efficiency通常认为提高能源效率是可逆的过程,即它会随着能源价格的升降而起伏。
但实际上提高能效在不断进行,这与提高能效的不可逆性或“松脱”效应有关。
因为有关能效技术的知识不会因能源价格的下降而被忽略。
例如当能源价格下降时,人们不会去掉既有住房的绝热层,但如果预期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人们可能建造不采取特别绝热措施的新住房。
随着技术的进步,能源强度趋于下降是显而易见的。
有两个因素使能源强度下降的趋势产生偏离:(1)回弹效应使技术改进的作用降低,并影响有效的节能。
(2)能源价格的变化使用能行为和其他要素变得更为重要,但不规则地偏离能源强度下降的趋向。
节能率energy saving rate节能量与比较基准期的相应能源消费量之比。
常用的数学表达式有以下几种:(1)以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表示式中—节能率;△e—单位产品(产值)能耗的降低数量;e1—比较基准期的单位产品(产值)能耗量。
(2)以能源利用效率表示式中—节能率;—比较期末的能源利用效率比期初的提高值;—比较期末的能源利用效率。
(3)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表示j=1-D式中j—节能率;D-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节能率用能源利用效率来表示时,如果原来的效率值较高,进一步提高难度较大,与原来的效率值较低的情况相比,同样提高一个值,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如计算一个时期内的年平均节能率,计算公式为:式中的单位能源消耗量可按产值(产品)能耗等计算,n为基期与报告期间隔的年份数。
节能建筑energy-saving building设计和建造采用节能型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的建筑物。
主要包括:(1)围护结构。
外墙和屋面,采用复合隔热保温结构,墙体材料采用加气混凝土、多孔砖、空心砌块、膨胀珍珠岩、岩棉、聚苯乙烯、聚氨酯泡沫塑料等;窗采用低导热系数材料、热反射或低发射率镀膜中空玻璃。
与中国常规建筑相比,采暖空调能耗可减少50%-80%;(2)采暖空调。
采用燃气热电冷联供系统;其中供热采用高效锅炉、双管系统和调控装置,热表到户,计量收费。
节能潜力30%-35%;(3)采用高效燃气和电热水器,可节能15%。
热泵热水器替代电阻热水器,节能潜力50%;(4)照明。
用紧凑型荧光灯替代白炽灯,可节能70%以上;细管荧光灯替代粗管荧光灯,可节能10%;日光集光和分配照明系统,可节能50%;(5)采用建筑用能计算机控制系统(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等),可节能10%以上;(6)利用可再生能源。
被动太阳房,一个采暖季可节能30kgce/m2;太阳热水器,年节能120kgce/m2(集热面积);先进太阳能建筑,光伏电池发电系统,热泵,控制系统,高性能隔热保温材料,蓄热林料和窗玻璃,可节能85%;地热水供暖,一个采暖季可节煤40kg/m2;地源热泵采暖空调,可节能30%以上。
智能建筑intellectual building智能建筑是建筑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是指建筑物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的综合利用,包括信息的收集和综合,信息的分析与处理,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楼宇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是信息处理的一种形态。
环境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生物气候学、新材料学等正在渗透到建筑智能化领域中,实现人类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建筑可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节约能源。
美国西本德共同保险公司智能化大楼,人员工作效率比该地区同类常规建筑提高16%,能耗减少38%。
节能汽车energy-saving vehicles是指消耗更少的燃料完成给定的运输工作量的汽车。
节能汽车的措施主要有:提高发动机燃料利用率;采用电子装置自动调节,使发动机经常处于最佳工况;降低汽车整车质量;改进车身外形,降低风阻;车体结构的优化;采用节能的子午线轮胎等。
美国正在开发的新一代汽车(PNGV),采用压缩点火、直接喷射内燃机,每升汽油行驶里程可达34km,为现有汽车的3倍。
等离子点火技术plasma ignition technique是电站煤粉锅炉的一种无油点火和低负荷稳燃技术,可节省燃料油和运行费用。
等离子点火系统是由等离子发生器产生大功率等离子体(电弧,用于22t/h比锅炉的功率为50-150kw)直接点燃煤粉,其中心温度可达6000℃。
一次风送入等离子燃烧器,经浓淡分离后,浓煤粉进入电弧核心,在约1/10s内迅速着火,并稳定燃烧;淡煤粉在补入二次风后借助已燃煤粉火焰燃烧;燃烧器向炉内喷出煤粉炬,待达到一定的炉膛温度时,投入主燃烧器启动锅炉。
能源定额管理quota management of energy是在规定生产单位产品消耗能源的限额的基础上,实行能源定量供应,对企业能源使用状况进行考核、监督和奖惩。
中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能源定量用1t废纸,可节约烧碱300-450kg,节煤400-600kg,并减少污染物排放。
利用1t废纸,可产纸浆0.8t,节约木材3m3时,节能1.2tce,节水100m3。
回收的废纸经打浆后,可直接生产低档纸,如卫生纸、瓦楞纸、包装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