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设计:15.5家庭用电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学案:15.5家庭用电

课题15.5家庭用电教学案本节课型新课三维目标1、了解生活中安全用电的知识,增强安全用电意识。
2、知道触电事故,和电事故的应急措施。
重难点安全用电的知识方法器材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教学流程小组学习教师点拨、点评定标导学设疑激趣1、学习目标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共建(一)自主学习1.我们知道,人体是导体,只要有电压加在人体上,就会有电流通过.通常所说的“触电”是指.2.为了防止触电,必须把用电器的开关装在_______上,这样断开开关后,用电器与_____分离,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一定要.(二)合作共建1.触电原因阅读教材第113页最后一段文字,并观察教材图15-25、阅读图下面的文字,了解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⑴人体是导体,当___________过大时,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窒息、死亡。
⑵大量事实表明:_______________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
⑶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_______引起的。
思考交流:①为什么人体只接触一根导线,也可能会触电?②为什么人体没有直接接触火线,也可能会触电?2.避免触电活动5:阅读教材114页图15-26并阅读图下面的文字,了解生活中安全用电的知识。
⑴白炽灯泡的安装要求:控制灯泡的开关要接在______线上,螺口灯泡的螺旋一定要接在________线上。
思考交流:①安装白炽灯时,如不按上述要求做,为什么容易导致触电事故?⑵用测电笔测试三孔插座,哪个孔接的是火线。
答:_____。
三孔插座的安装要求:左孔接_________线,右孔接________线,第三孔接________线。
思考交流:当家用电器漏电或因火线破损与外壳接通时,会使外壳带电,这时人体接触外壳会发生触电事故。
为什么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使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如图所示),就能避免这类触电事故的发生?3.用电事故急救活动6:阅读教材85页第一、二段文字,了解触电事故的急救措施。
15.5家庭用电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5. 鼓励学生参加与家庭用电相关的竞赛、讲座、实践活动等,拓宽视野,提高实践能力。
6. 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理念,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7. 推荐学生阅读与家庭用电相关的科普书籍、杂志、网络资源等,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电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前面知识的拓展和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家庭电路,提高用电安全意识,为生活中正确使用电器设备打下基础。同时,本节课涉及一些实验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操作和科学态度。在学生掌握家庭电路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遵守实验规程、安全用电的意识,使其在科学研究中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在素质方面,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较高,对家庭电路知识有较强的好奇心。然而,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注意力不集中,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作业习惯和实验操作习惯。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和激励。此外,学生在家庭用电方面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教师需要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安全教育。
4. 请解释家庭电路中安全用电的原则,并给出具体实施方法。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5家庭用电学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5 家庭用电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5.5章,主要涉及家庭用电的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1. 了解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如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2. 掌握家庭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3. 学习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原则,如开关接在火线上、用电器使用三脚插头等。
4. 掌握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知道家庭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学会正确使用测电笔。
3. 通过对家庭用电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
难点:测电笔的使用方法,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测电笔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家庭电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
2. 知识点讲解:讲解家庭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3. 安全用电教育:讲解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原则,如开关接在火线上、用电器使用三脚插头等。
4. 测电笔使用方法演示:教师现场演示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分组实践,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
5. 例题讲解:分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测电笔测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安全用电原则。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家庭电路1. 基本组成: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2. 电压、电流、电阻关系3. 安全用电原则:开关接在火线上、用电器使用三脚插头等4. 测电笔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描述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
2. 解释家庭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
3. 列举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原则。
4. 简述测电笔的使用方法。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六助教学法实施教案:155家庭用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六助教学法实施教案:155 家庭用电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我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适合幼儿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设计的一节幼儿园课程——《家庭用电》。
一、设计意图这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互动式教学,结合游戏、故事和实践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和安全用电的原则。
课程的设计思路是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让幼儿能够直观地认识到家庭用电的重要性,并学会安全用电。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如电源、开关、插座等。
2. 教育幼儿学会安全用电的原则,如不接触电源、不玩插座等。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
4. 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和安全用电的原则。
难点:教育幼儿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模型、开关模型、插座模型、电线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电源模型、一个开关模型和一个插座模型。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家庭用电的故事,引导孩子关注家庭用电的重要性。
2. 讲解:展示教具,向孩子讲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和安全用电的原则。
3. 实践:让孩子们动手操作教具,亲身体验家庭用电的过程。
4. 互动: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实践中的感受和认识。
6. 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家庭用电的环境,发现不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和安全用电的原则。
难点:教育幼儿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这节课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家庭用电的知识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实践环节积极动手操作,互动环节也能积极参与讨论。
沪科初中物理九上《15第5节 家庭用电》教案 (3)

第五节家庭用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观察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知道火线和零线。
3、了解生活中安全用电知识,培养安全用电意识。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
教学步骤:(一)引入新课。
现在,家用电器也进入寻常百姓家,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才能安全用电。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五节安全用电、听讲。
引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观察家庭电路。
图(a)是一个典型的家庭电路实物布线图,图(b)是它相应的电路图。
1、进户线问:家庭电路是怎样接到低压供电线路上的?问:家庭电路进户线进来首先接的三个元件依次是什么?2、地线问:地线是怎样连接的?3、三孔插座问:三孔插座的三孔分别接什么电线?讲述:国家标准规定: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问:你知道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规定吗?4、测电笔实验探究《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
请大家思考:①测电笔的构造有哪些?②为什么人手必须接触金属体笔尾?5、交流与讨论测电笔中的电阻是一个阻值在1MΩ以上的高阻值电阻。
为什么要串联这个高阻值电阻?请你估算一下,用测电笔测试220V的电路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大?测电笔接触零线时,氖管为什么不会发光?在用测电笔判别火线、零线时,为什么不能让手碰到笔尖的金属体?答:连接户外的供电电路的电线,通常有两根,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
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
答: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盒。
答:地线不与外边进户线相接,而是连接在住宅楼埋入大地的接地导体上。
答:家庭电路中的三孔插座的一个孔就是连接在地线上的,另两孔分别接在火线和零线上。
听讲。
答:在金属外壳漏电时,能导入地中,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学生亲自体验。
答:①有金属笔尖、金属笔尾、高电阻、氖管等。
②这样才会有电流通过测电笔,氖管才会发光。
答:高电阻使电流不至于太大,对人体才安全。
约0.00022A。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案15.5家庭用电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15.5家庭用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15.5章,主要讲解家庭用电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1. 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
2. 家庭电路的电压: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一般为220V。
3. 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4. 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5. 家庭电路的故障及预防措施:短路、断路、漏电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电压,能正确描述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
2. 掌握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原则,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学会分析家庭电路的故障,并能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压、连接方式和安全用电原则。
难点:家庭电路故障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电压表、电流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家庭用电的实际场景,如开关控制灯泡、空调等,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连接方式。
2. 知识讲解:讲解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并介绍家庭电路的电压和连接方式。
3. 安全用电原则:讲解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原则,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提高安全意识。
4. 故障分析与预防措施:通过实例分析家庭电路的常见故障,如短路、断路、漏电等,并讲解相应的预防措施。
5. 例题讲解:针对家庭电路的知识点,设计一些例题,如电路连接方式、电压计算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检验学习效果。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压、连接方式和安全用电原则。
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连接方式。
2. 家庭电路的电压是多少?请解释为什么要注意这个电压值。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十五章第五节家庭用电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五节家庭用电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五节家庭用电2. 详细内容:(1) 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2) 掌握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3) 学习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4) 掌握家用电器的连接方法和工作原理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使学生掌握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遵守安全用电原则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家用电器的连接方法和工作原理。
2. 教学重点: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家庭电路模型,电流表,电压表。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家庭电路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各部分功能和作用。
2. 讲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家庭电路的组成,讲解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讲解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通过实例分析,讲解电流过大的原因,让学生了解并提高安全意识。
4. 讲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学习安全用电的原则,讲解注意事项,让学生遵守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 讲解家用电器的连接方法和工作原理:通过实物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家用电器的连接方法和工作原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 实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家庭电路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组成:电源、开关、电线、用电器、插座功能:电源:提供电能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电线:输送电能用电器:利用电能工作插座:提供电源接口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1. 短路:电源两极直接连接,电流过大2. 用电器总功率过大:超过电路承受范围,电流过大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注意事项:1. 开关要断开,再进行维修或更换2. 用电器出现故障,要及时维修或更换3. 不要用湿手触摸开关和用电器4. 不要私拉乱接电线家用电器的连接方法和工作原理连接方法:1. 用电器要接入电路的火线和零线2. 插座要接入电路的火线和零线工作原理:1. 用电器:利用电能工作,产生机械运动或热效应2. 插座:提供电源接口,连接用电器和电源七、作业设计1. 简述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第5节家庭用电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五节家庭用电教学目标1.观察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方法,知道火线和零线。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方法。
3.了解生活中安全用电的知识,增强安全用电意识。
教学重难点1.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各部分的作用,安全用电常识。
2.测电笔的构造及使用。
课时导学指导预习阅读教材第111~114页相关内容,完成《课时夺冠》学生用书“知识梳理”部分。
各小组内部讨论,提出预习疑问。
交流展示1.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知识梳理”中练习的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探究点一:家庭电路的组成及火线和零线1.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方法出示家庭电路示教板。
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每个器材的名称,当学生说到插座时,出示灯座实物和挂图,对照挂图讲解。
演示:给示教板通电,并闭合、断开开关,让学生观察灯与开关的连接方法,灯与灯间的连法,插座和电灯的连法。
让学生观察后回答: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
2.家庭电路的几个重要部分介绍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盒、电灯、开关、插座的作用。
3.三孔插座如何接?有什么作用?答:三孔插座三个孔的接法是: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中间孔接地线,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金属外壳必须接地,避免人体发生触电事故。
探究点二:测电笔展示挂图,介绍构造、作用及使用,让学生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并在交流与讨论中学习。
探究点三:注意用电安全①引导学生看图15—25家庭电路中常见的触电事例,归纳:a.什么是触电b.安全电压c.触事故的原因;②引导学生观察15—26电路安装要规范,图15—27一些与电有关的不安全现象;③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④触电急救。
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课后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第五节《家庭用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知道它们的连接方式。
2.了解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会正确使用测电笔。
3.了解三线插头与漏电保护器和安全用电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了解试电笔的结构,会利用试电笔判定火线和零线。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家庭电路的学习,有初步的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了解家庭电路的连接。
难点:通过实验了解家庭电路及各部分的作用。
三、教学策略
家庭电路学生既熟悉也陌生,生活中对家庭电路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还是知道的,对于电路的组成及连接方式比较陌生,因为家庭电路的布线大多采用暗线铺设,学生对实际电路的连接缺乏直观认识。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来演示,能直观地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方法,画出家庭电路图,对照电路图分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家庭电路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用电器和开关等。
电能表是测量电路中消耗的电能的;总开关控制整个家庭电路;保险装置是在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插座和各用电器间都是并联的。
试电笔的使用采用分组实验,实验前要引导学生观察试电笔的结构,熟悉试电笔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在实验中要强调安全使用试电笔的规范,绝不允许用手或身体的其他部分接触试电笔上裸露着的金属笔尖,以免发生人身伤害。
对比不同的插座,有两孔也有三孔的,其中三孔插座中的E是接地线,插头中与之相连的是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如果用电器内的火线漏电,使外壳带电,可以通过地线流向大地,防止人接触金属外壳而导致触电事故。
如果家庭电路中有漏电现象,还可以接漏电保护器,当电路中有漏电时,能切断电路,保护人身安全。
四、教学资源准备
家庭电路演示板(含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插座、开关和灯等)、试电笔、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三孔插座、两孔插座、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