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钙调节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患者血钙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

血液透析患者血钙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

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而血钙指标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之一。通过监测血 钙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药物治疗效果以 及透析充分性等方面。
根据血钙指标的变化情况,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 调整饮食结构、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或调整透析参数等,以更 好地控制血钙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02
03
血游离钙
血磷
指游离状态的钙离子,对维持细 胞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与血钙共同参与骨盐的合成与代 谢,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血钙的 稳定性。
检测注意事项
采血时应避免溶血、黄疸和脂血 等干扰因素,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
检测时应遵循标准化操作程序, 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对于需要长期监测血钙指标的患 者,应在固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评估 临床医生对血钙指标的重视程度 和实践情况,促进其在实际工作 中的运用。
THANKS
提供依据。
血钙水平与肿瘤
03
研究血钙水平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
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探索更加准确的检测方法
01
开发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
针对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研发更加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提高血钙
指标的检测精度。
02
标准化检测流程
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和方法,确保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
02
血液透析患者血钙指标检测 的方法
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是血钙指 标检测的主要方法, 包括化学分析法和仪 器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则主要利 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 行检测,准确度和精 密度较高。

临床 血钙2.59

临床 血钙2.59

临床血钙2.59
血钙是指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通常以毫摩尔/升(mmol/L)或毫克/分升(mg/dL)来表示。

正常血钙范围通常在2.2-2.6mmol/L 或8.8-10.4mg/dL之间。

根据你提供的数据,血钙浓度为
2.59mmol/L,处于正常范围内。

然而,临床上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来评估血钙水平的意义。

高血钙(高钙血症)可能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骼疾病、肾脏疾病或某些肿瘤有关。

低血钙(低钙血症)可能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肾功能障碍或营养不良等有关。

因此,需要结合临床情况,包括症状、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来全面评估血钙水平的意义。

如果血钙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血钙水平的意义。

血钙过高会肌无力,过低会抽搐的原因

血钙过高会肌无力,过低会抽搐的原因

血钙过高会肌无力,过低会抽搐的原因钙离子是机体各项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离子,钙离子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钙离子是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参与肌肉(包括骨骼肌、平滑肌)收缩过程;参与神经递质合成与释放、激素合成与分泌;是骨骼构成的重要物质。

问题:为什么血钙过高为何会引起肌无力?血钙含量太低使肌肉的兴奋性升高而抽搐?01Ca2+参与神经递质合成与释放钙离子在神经递质释放、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在突触和突触传递中,当神经冲动沿着轴突传导至轴突末梢时,突触前膜对C a2+的通透性会增加,大量的C a2+进入突触小体内。

由于C a2+的作用,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靠近,并以出泡的方式将其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那么C a2+为什么进入突触小体后会使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靠近呢?这就涉及到C a2+的主要生理功能。

钙离子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作为第二信使调节细胞的功能,是由一复杂的系统组成,在肌肉收缩(平滑肌、骨骼肌、心肌),内分泌、外分泌腺的分泌以及神经分泌,糖元合成分解,电解质的转运以至细胞生长过程中都起着中心作用,所以说钙离子是细胞外的信使,有着激素一样的作用,以调节细胞功能。

当神经冲动抵达神经末梢时,末梢产生动作电位和离子转移,钙离子由细胞膜外进入膜内,使一定数量的小泡与突触前膜贴紧、融合起来,然后小泡与突触前膜结合处出现破裂口,小泡内递质和其他内容物就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在这一过程中钙离子的转移很重要。

如果减少细胞外钙离子的浓度,即细胞膜内外的钙离子浓度差下降,则神经递质释放就会受到抑制,而增加细胞外钙离子的浓度,则神经递质释放就增加。

所以,钙离子由膜外进入膜内数量的多少,是直接关系到递质释放量的。

钙离子是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贴紧融合的必要元素。

钙离子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降低轴浆的黏度,有利于小泡移动;另一方面是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便于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而发生融合。

02Ca2+参与肌肉收缩过程神经兴奋的信息传导至肌肉,肌肉的收缩才能得以实现。

血清中维生素D、血钙的水平与乳腺癌的关系研究

血清中维生素D、血钙的水平与乳腺癌的关系研究

血清中维生素D、血钙的水平与乳腺癌的关系研究武四美;文兆明;俞根【摘要】目的探究血清中维生素D、血钙的水平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86例乳腺癌患者和24例乳腺纤维瘤患者血清中25(OH)D、血钙的水平,并对比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下血清中25(OH)D、血钙的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的血清25(OH)D、血钙水平均低于乳腺纤维瘤组(P<0.05),不同临床分期、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体内的血清25(OH)D、血钙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体内血清25(OH)D、血钙水平显著高于Ⅲ-Ⅳ期者,不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体内血清25(OH)D、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存在淋巴结转移者.结论乳腺癌患者体内的血清维生素D、血钙水平存在异常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存在显著联系.【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7(052)004【总页数】3页(P323-325)【关键词】乳腺癌;维生素D;血钙【作者】武四美;文兆明;俞根【作者单位】江西省湘雅萍矿合作医院,萍乡 337000;江西省湘雅萍矿合作医院,萍乡 337000;江西省湘雅萍矿合作医院,萍乡 3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是当前女性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但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晰,当前确证的危险因素有肥胖、绝经年龄和遗传等因素[1,2]。

随着当前医学技术和研究水平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分子学研究逐渐开展,学者怀疑人体血清中维生素D的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病有一定联系[3-5]。

维生素D的存在可显著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因此维生素D一直被作为目前乳腺癌靶向治疗的热点之一。

另外还有学者认为血钙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也存在一定联系,钙离子作为一种信号传导介质,血钙水平降低可促进并激发乳腺癌的发生[6]。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乳腺癌患者和乳腺纤维瘤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血钙的水平,探索维生素D、血钙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为进一步防治乳腺癌提供参考依据。

血钙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血钙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血钙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血钙与骨质疏松是密切相关的,下面是相关的详细讲解。

1. 血钙对骨质健康的重要性血液中的钙在骨骼和牙齿中扮演重要角色,帮助维持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

如果人体摄入的钙量过少,身体会动用骨骼中的钙来支持其他的生命活动,这样会导致骨质疏松,骨质密度下降,易发生骨折等问题。

2. 骨质疏松与血钙的关系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发展。

血液中的钙水平与骨密度有密切关系。

如果血液中缺乏钙离子,人体就会从骨骼中动员钙离子来调节血液中钙离子的浓度,这样就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加剧。

此外,维生素D缺乏也会导致骨质疏松。

维生素D能够帮助人体吸收钙,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D,就无法充分利用钙,这样也会加剧骨质疏松症状。

3.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可以预防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正确认识这个疾病来防范它的发生。

3.1 增加钙的摄入量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增加钙的摄入量,多吃富含钙质的食品,如乳制品、豆类、坚果和深色绿叶蔬菜,以帮助维持骨骼健康。

如果人体无法通过饮食获得足够的钙,可以考虑通过口服钙片来增加钙的摄入量。

3.2 多晒太阳太阳是制造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在阳光充足的季节,可以适度晒太阳,帮助身体制造足够的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的健康。

3.3 坚持体育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增加骨干的密度和强度,延缓骨质疏松的发展。

运动是一种理想的方式,可以通过增加肌肉和提高灵活性来帮助维持骨骼的健康。

总之,血钙与骨质疏松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平时正常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可以帮助维持钙的水平,同时提高骨密度和骨骼强度,从而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

缺钙为什么会引起109种疾病

缺钙为什么会引起109种疾病

缺钙为什么会引起109种疾病??人体的钙分为2种,一种是骨钙,占99%,一种是血钙,占1%。

当血钙低于1%的时候,人体就会产生许多问题,如:头昏、头痛、失眠、腰酸背痛、心慌心累、腿抽筋等。

这时,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产生作用(也就是自稳系统开始工作),甲状旁腺分泌破骨素,刺破骨膜,把骨头里的钙搬迁到血液中来,升高血钙的浓度,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这时如果不及时补钙,骨头里的钙不断地搬到血液中,血液里的钙不断地升高,当血液中的钙升高到2%、3%、4%、5%甚至6%,人体就会出现系列症状,甚至危急生命,这就是临床上说的高钙血症。

这时,(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又产生作用)甲状腺分泌降钙,把血液中多余的钙搬回到骨头里去,可是,血液中多余的钙是不能搬回到骨头里去的,(因为,血液中的钙附着有血液中的物质,是垃圾钙)它只能在骨头的连接处堆积,形成骨刺,临床上叫骨质增生。

骨头里的钙不断地搬出来,血液中多余的骨又回不到骨头里去,骨头里的钙就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就形成了骨质疏松。

同时,血液中多余的钙也会在血管里堆积,在哪个脏器堆积就会影响哪个脏器的功能,在肾脏、胆囊堆积,就会形成肾结石、胆结石;在胰脏堆积就会形成糖尿病;在心脏堆积就会形成心绞痛、心脏病;在大脑堆积就会形成脑梗塞、脑出血等,所以,缺钙会引起109种疾病。

(因此,人人都缺钙,人人都需要补钙。

)补哪种钙好??市面上的钙哪么多,补哪种钙好呢?其实,不论是片剂的还是胶囊的,不论是粉剂的还是液体的,也不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它的成份,看它的吸收率和利用率。

市面上的钙制剂,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离子钙,一类是分子钙。

离子钙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机钙,一种是有机钙。

无机钙主要是碳酸钙,碳酸钙与人体没有亲和力,吸收率只有38.6%,中国钙代谢委员会专家韩秀菊说:我不建议给国人补碳酸钙,因为碳酸钙就是石灰石,吃多了,吃久了会长结石。

(吃不吃你自己决定)有机钙有三种,一种是葡萄糖酸钙,这种钙副作用小,正作用也小,它的吸收率只有27%,(吃不吃你自己决定)。

钙与疾病的关系

钙与疾病的关系

钙与疾病的关系只有细胞内外的含钙比例保持在1:10000时,人体细胞才能正确地发挥功能。

这个比例一旦发生失调,细胞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

细胞内钙含量增加,如果发生在脑部,会引起脑细胞病变,而发生老年痴呆症;如果发生在血管,则会引起血管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甚至癌症。

一般结石病,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都是“钙逆论”的后果。

40%的人患有高血压,都是由于缺钙引起的。

据不完全统计,人类50多种疾病可能与缺钙有关。

骨质增生长期缺钙,而引发骨钙大量溶解到血液,部分钙杂质沉积在局部关节部位,导致骨质增生,使椎间隙变窄,引发椎突出关节及椎板重叠,软骨磨损。

肩周炎发生低血钙时,钙质从骨骼中释出,进入平滑肌细胞时,造成平滑肌收缩或痉挛,产生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

龋齿钙是构成牙釉质和牙骨质的主要成分,龋齿会造成牙齿硬组织脱钙,软组织崩解,形成龋洞而感染牙髓,人体缺钙就会加快这一过程。

糖尿病人体严重缺钙会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和相对不足,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情。

持续性高血糖会造成排尿增多,使大量钙质随尿排出,引起血钙降低,进而加速骨钙析出,出现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糖尿病患者约占糖尿患者的60%左右,钙缺乏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

肥胖症内分泌紊乱造成的低血钙是肥胖症发生的因素之一。

低血钙易刺激下丘脑调节摄食活动的神经核,使人总有饥饿感,引发进食过多,导致肥胖症。

动脉粥样硬化自骨骼中游离出来的钙离子沉积在血管壁上,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另外,高血压,高脂血症也会引起钙离子进入细胞增多,引起细胞坏死,血小板及巨嗜细胞集中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内胆固醇增加,增加钙盐沉积。

高血压钙摄取量与高血压发病呈反比关系。

钙缺乏会促进血压的升高,钙调节激素直接控制血清钙的水平,同时间接地起着血压调节作用。

缺钙可使机体血压升高,而高钙饮食能起到降压的作用。

心脏病钙除了通过降低血压来保护心脏外,还可以帮助降低血中胆固醇,特别是降低危害最大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达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老年人低钙血症疾病详解

老年人低钙血症疾病详解

疾病名:老年人低钙血症英文名:senile hypocalcaemia缩写:别名:老年低钙血症;老年人血钙过少;老年人低血钙症;老年人低血钙;senile hypocalcemia疾病代码:ICD:E83.5概述:正常人血清总钙量相当恒定,为 2.25~2.75mmol/L,儿童偏高。

血浆和体液中的钙主要以结合钙和游离钙2 种方式存在。

前者主要与清蛋白结合,少量与有机酸结合,如枸橼酸钙、乳酸钙、磷酸钙等。

游离钙与结合钙不断交换处于动态平衡,它主要受 pH 的影响。

酸血症时游离钙(Ca2+)增多而碱血症时相反。

此外血钙与血磷浓度之间维持一定乘积,即[Ca]×[P]=350~400mg/L。

只有游离钙才真正具有钙的生理功能。

血清钙低于2.2mmol/L 者,称低钙血症。

流行病学:老年人慢性低钙血症比高钙血症少见。

病因:维生素D 和钙缺乏是老年人低钙血症最常见的原因。

引起低钙血症的其他常见原因有: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旁减),②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假甲旁减),③慢性肾衰竭,④急性胰腺炎,⑤慢性腹泻和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其中,甲旁减的病因还可归结为以下3 类:遗传性、获得性和低镁血症。

1.遗传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又分为以下3 种情况:(1)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因PTH 持续性分泌障碍,主要由PTH 基因突变导致FTH 合成和分泌受抑制或自身免疫造成的腺体破坏所致。

(2)甲状旁腺先天性发育不全:极为罕见,若伴有胸腺发育缺陷,则称为DiGeorge 综合征。

(3)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因PTH 功能障碍,表现在靶器官对PTH 抵抗。

至少有2 种类型:Ⅰa和Ⅰb型。

Ⅰa型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与编码Gs 蛋白基因突变有关,限制了cAMP 对PTH 的正常反应;Ⅰb型可能为PTH 受体缺陷所致,但仍未被证实。

2.获得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主要因颈部手术或放射性治疗所导致,亦可因血色病而引起。

可表现为暂时性或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钙调节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钙离子是人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离子,它参与细胞的信号传导、神经传递、骨骼形成等很多生物过程。

而血钙作为调节体内钙离
子的形式之一,其平衡控制是绝对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血钙调节
的机制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一、血钙调节机制
血钙调节主要有三个主要机制:肠道吸收、骨骼释放和肾脏排泄。

1. 肠道吸收
体内的钙离子一部分来自食物的吸收,人体对钙的吸收主要发
生在小肠。

钙离子的吸收可以被维生素D激活,维生素D增加了
肠道上皮细胞对钙的转运,有助于提高肠道吸收率。

2. 骨骼释放
骨骼组织是人体上最主要的钙离子储存库,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下降时,骨骼中的钙会被释放到血液中以保持平衡。

这个过程主要由钙素释放激素(PTH)和降钙素(calcitonin)控制。

PTH是由副甲状腺细胞分泌的,它能够提高骨骼中的钙离子浓度,增加骨骼的分解作用,同时促进肾脏对钙离子的重吸收。

降钙素则是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低血钙通过减少骨骼钙离子的释放,并加强肾小管中钙的排泄。

3. 肾脏排泄
肾脏主要负责体外钙离子的排泄。

肾小管上皮细胞上有钙离子转运蛋白,能够从尿中重吸收钙离子,维持钙的稳态。

如果血钙过高,一部分钙离子就会通过尿液排出,以降低血钙水平。

二、血钙调节与疾病的关系
血钙失调可能会导致很多种疾病,比如骨密度减少症(骨质疏松症)、高钙血症和低钙血症。

1.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钙代谢紊乱的一种表现,它是一种骨量减少、骨
微结构恶化并且骨骼强度降低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通常伴随一个
小钙状态。

当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过低时,钙素释放激素会被释
放从而增加骨骼的分解作用,因此,骨骼中储存的钙离子会被释
放出来,使骨密度下降,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2. 高钙血症
高钙血症是一种血液中钙离子浓度高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症,
它可能会导致肌无力、便秘、腹泻、骨骼长期易骨折等症状。


钙血症通常由充分和过多地钙素释放激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
亢进、骨骼转移、结节性甲状腺细胞增生症等原因引起的。

3. 低钙血症
低钙血症是一种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症,
它经常会导致神经和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甚至在极端情况下,
生命危险。

低钙血症通常由甲状旁腺功能障碍、维生素D缺乏和
慢性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

三、结论
血钙调节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肠道吸收、骨骼释放和肾
脏排泄三个方面。

进一步了解血钙调节机制以及它对疾病的影响,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身体内部的生物过程。

此外,尽早发现
和处理血钙失调可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高钙血症和
低钙血症等相关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