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简介

合集下载

与肾脏相关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1例

与肾脏相关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1例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9.07.041病例报告与肾脏相关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1例王倩㊀袁鲁亮㊀李林倩㊀张思㊀张海松㊀高燕作者单位:071000㊀河北省保定市ꎬ河北大学医学部(王倩㊁李林倩㊁张思)ꎻ中国人民解放军32310部队(袁鲁亮)ꎻ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张海松㊁高燕)通讯作者:高燕ꎬ071000㊀河北省保定市ꎬ河北大学附属医院ꎻE ̄mail:gaoyan227@sina.com㊀㊀ʌ关键词ɔ㊀与肾脏相关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ꎻ肾脏淀粉样变性ꎻ肾病综合征ʌ中图分类号ɔ㊀R693.2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ʌ文章编号ɔ㊀1002-7386(2019)07-1116-05㊀㊀意义不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onoclonalgammopathyundeterminedsignificanceꎬMGUS)是一种临床无症状的淋巴细胞和(或)浆细胞增殖异常疾病ꎬ是非恶性或癌前病变[1]ꎬ不引起靶器官病变ꎬ尚未达到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ꎬMM)㊁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macroglobulinemiaꎬWM)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ꎬCLL)或其他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标准ꎬ且无上述病变特征ꎮMGUS临床特征包括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onoclonalimmunoglobulinsꎬMIg)<30g/Lꎬ骨髓克隆性浆细胞比例<10%ꎬ无器官损害(如贫血㊁溶骨性病变㊁肾功能不全或高钙血症ꎬ称为CRAB征)[2]ꎮ与肾脏相关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onoclonalgammopathyofrenalsignificanceꎬMGRS)是2012年由国际肾脏病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研究组(TheInternationalKidneyandMonoclonalGammopathyResearchGroupꎬIKMG)提出的新概念ꎬ是指符合MGUS诊断标准ꎬ伴肾脏损害ꎬ且肾活检免疫荧光检测提示MIg沉积ꎮ本文现报道1例与肾脏相关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及相关文献复习ꎮ1㊀病例资料㊀㊀患者ꎬ男ꎬ69岁ꎬ主因间断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5年入院ꎮ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ꎬ呈对称指凹性水肿ꎬ就诊于当地医院ꎬ诊断为 肾病综合征 ꎬ未行肾穿刺活检ꎬ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治疗ꎬ后定期复查激素减量ꎮ患者既往多次因水肿就诊河北大学附属医院ꎬ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ꎮ目前口服醋酸泼尼松5mg1次/dꎮ近期患者水肿加重ꎬ双眼视物模糊ꎮ高血压㊁冠心病病史3年ꎮ否认家族遗传史ꎮ查体:双眼睑水肿ꎬ双眼视力减退ꎻ舌体肥大ꎻ双肺呼吸音低ꎬ胸骨无压痛ꎻ心腹查体未见异常ꎻ背部㊁四肢可见散在红色皮疹ꎬ双下肢指凹性水肿ꎮ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39ˑ109/Lꎬ红细胞计数4.01ˑ1012/Lꎬ血红蛋白122g/Lꎬ血小板计数278ˑ109/Lꎻ24h尿蛋白定量2.52g/24hꎻ血清总蛋白39g/Lꎬ白蛋白23g/LꎻNSE17.8ng/mlꎻ电解质㊁空腹葡萄糖㊁肾功能㊁甲功均未见异常ꎻ抗核抗体谱㊁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阴性ꎻ乙型肝炎五项㊁丙型肝炎㊁梅毒特异性抗体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均阴性ꎻ血清PLA2R抗体IgG阴性ꎻ血清免疫球蛋白:IgG1.63g/LꎬIgE457U/mlꎻ尿本周蛋白阴性ꎻ血免疫固定电泳IgGLAMBDA轻链阳性ꎻ尿免疫固定电泳LAMBDA轻链阳性ꎻ双肾超声:双肾大小形态正常ꎬ实质回声略增强ꎮ双侧肋骨㊁头颅㊁骨盆正侧位:颅骨骨质㊁双侧肋骨骨质㊁骨盆诸组成骨骨质均未见异常ꎮ骨密度测定正常ꎮ异常免疫球蛋白血症实验报告:血清免疫球蛋白G354mg/dlꎬκ轻链(血)238mg/dlꎬλ轻链(血)171.2mg/dlꎬκ/λ(血)1.39ꎬκ轻链(尿)<1.85mg/dlꎬλ轻链(尿)<5.0mg/dlꎬIgG ̄LAM型伴LAM型M蛋白血症ꎮ骨髓穿刺:浆细胞增多ꎮ骨髓活检:骨髓增生大致正常ꎬ粒红巨三系细胞增生伴红系比例增高ꎻ骨髓活检刚果红染色阳性(图1㊁2)ꎮ流式细胞检查:可见异常浆细胞ꎬ约0.3%ꎻ表达CD38㊁CD128㊁cLambda㊁CD28㊁CD200ꎬ部分表达CD27ꎬ不表达CD19㊁cKappa㊁CD117㊁CD56㊁CD81㊁CD20㊁CD45ꎻ染色体核型:46XYꎬINV(9)(p12q13)[3]ꎮ于超声引导下行肾穿刺活检术ꎬ肾脏病理结果:光镜检查可见15个肾小球ꎬ4个球性硬化ꎬ其余肾小球系膜区无细胞性增宽伴特殊蛋白沉积ꎬ刚果红染色阳性ꎻ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及颗粒状变性ꎬ灶状萎缩ꎬ部分管腔内见PAS阳性蛋白管型ꎻ肾间质灶状淋巴单核细胞浸润ꎬ多灶状及片状淀粉样蛋白沉积ꎻ小动脉管壁增厚伴淀粉样蛋白沉积ꎬ管腔狭窄(图3㊁4)ꎮ免疫荧光可见8个肾小球ꎬλ:系膜区㊁肾间质片状ꎬTBM团块㊁片状ꎬ小动脉团块状沉积系膜区颗粒样沉积ꎬIgM(+)ꎬC3(ʃ)ꎬλ(+~++)ꎬκ(-)ꎬIgG(-)ꎬIgA(-)ꎬC1q(-)ꎻFRA(-)ꎬAlb(-)ꎬHBsAg(-)ꎬHBcAg(-)ꎮ电镜观察可见5个肾小球ꎬ肾小球系膜区及节段基底膜无细胞性增宽ꎮ可见杂乱分布的细纤维结构ꎮ上皮足突广泛融合ꎮ肾小管萎缩ꎻ肾间质片灶状杂乱分布细纤维结构样胶原纤维增生(图5㊁6)ꎮ肾脏病理结果:肾淀粉样变性(AL ̄λ型)ꎮ结合患者病史㊁症状㊁体征及辅助检查ꎬ诊断为与肾脏相关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肾淀粉样变性(AL ̄λ型)ꎮ图1㊀骨髓活检光镜(HE染色ˑ40)图3㊀肾活检光镜(PASM+Masson染色ˑ100)图5㊀肾活检电镜(电镜1ˑ5000)㊀㊀图2㊀骨髓活检光镜(HE染色ˑ400)㊀㊀图4㊀肾活检光镜(刚果红染色ˑ100)图6㊀肾活检电镜(电镜2ˑ50000)2㊀讨论㊀㊀MGRS是克隆增殖的B淋巴细胞和(或)浆细胞合成并分泌大量完整MIg㊁游离轻链(freelightchainꎬFLC)或其组成部分轻链(lightchainꎬLC)㊁重链(heavychainꎬHC)沉积于肾脏并引起肾小球㊁肾小管㊁肾间质和(或)血管损伤的疾病[4]ꎮMGRS[5ꎬ6]描述了由于MIg沉积直接或间接导致的肾脏疾病ꎬ伴或不伴其他器官的损害ꎬ包括淀粉样变性病(amyloidosis)㊁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monoclonalimmunoglobulindepositiondiseaseꎬMIDD)㊁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cryoglobulinemia)㊁轻链近端肾小管病(light ̄chainproximaltubulopathyꎬLCPT)㊁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withmonoclonalIgdepositsꎬPGMID)㊁C3肾小球肾炎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C3MID)等ꎮMGRS[7ꎬ8]依据肾脏病理中有无结构物沉积可分为有结构沉积物MGRS肾损害和无结构沉积物MGRS肾损害ꎻ依据结构沉积物不同分为纤维㊁微管㊁结晶或包涵体ꎻ纤维沉积疾病包括淀粉样变性(AL㊁AHL㊁AH)㊁纤维样肾小球肾炎(fibrousglomerulonephritis)ꎻ微管沉积疾病包括免疫触须样肾小球病(immunotactoidglomerulopathy)㊁I型冷球蛋白血症肾小球肾炎ꎻ结晶或包涵体沉积物疾病包括轻链近端肾小管病㊁结晶储积组织细胞增多症㊁结晶储积等ꎮ无结构沉积物MGRS包括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LCDDꎬLHCDDꎬHCDD)㊁增生性肾炎(PGNMID)㊁C3肾小球病等ꎮMGUS在50~69岁的成年人患病率约为3%ꎬ7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约为5.3%ꎬ85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8.9%ꎬ随着成年人年龄的增长MGUS患病率显著增加[9]ꎮMa等[10]研究显示中国人群中MGUS患病率与上述发病率基本一致ꎮCiocchini等[3]发现MGRS在50岁以上和7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分别为0.32%和0.53%ꎮMGUS比MGRS患病率明显偏高ꎬ两者疾病转归也各不相同ꎮMGUS每年进展为MM风险为1%[11]ꎬMGRS进展为MM风险为10%[12]ꎬMGRS比MGUS患者更容易进展成MMꎮ2.1㊀MGRS发病机制2.1.1㊀MIg直接作用机制:MIg直接沉积在肾脏组织中ꎬ它的理化性质和大小可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ꎮ由HC和LC组成完整的MIgꎬ分子量较大ꎬ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屏障ꎬ导致肾小球沉积ꎬ并发肾小球炎症(PGMID和免疫触须样肾小球病)[13]ꎮ然而ꎬ仅由单克隆游离轻链(FLC)组成的低分子量MIg分子可通过肾小球基底膜并到达管腔ꎬ超过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ꎬ导致LCCN和LCPT等管状疾病ꎮMIg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ꎬ如载脂蛋白(如AL)[14]或基质蛋白(如MIDD)ꎬ影响MIg沉积物的类型和位置ꎬ造成不同部位肾脏损害ꎮ2.1.2㊀MIg间接作用机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泌的各种生物因子和(或)具有自身抗体活性的MIg在肾组织沉积直接引起经典补体通路和补体旁路途径组分活化ꎬ或间接引起沉积在肾脏中的补体组分活化ꎮ也可能是由于免疫球蛋白沉积(轻链或重链)造成补体旁路途径失调而间接累及肾脏ꎮMIg抑制血浆补体调节因子ꎬ例如H因子㊁B因子ꎬ导致C3沉积在肾和全身毛细血管[15ꎬ16]ꎮ细胞因子激活参与多神经病变㊁内分泌病变㊁器官肿大㊁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㊁皮肤变化综合征等ꎮ这些对补体旁路途径调节的改变可能是继发于基因突变或获得性疾病ꎬ发病机制尚不明确ꎮ2.2㊀MGRS病理特征㊀仅有血或尿MIgꎬ同时存在肾脏损害临床表现并不能推论得出肾脏病与之存在因果关系[17]ꎮ为了准确地描述肾脏疾病ꎬ评估肾小球病变特征ꎬ若无禁忌需行肾穿刺活检ꎬ进行光镜㊁免疫荧光(IF)和电镜(EM)研究ꎬ以确定沉积物组成及肾脏病理类型ꎮ肾穿刺活检是MGRS肾脏损害诊断金标准ꎬ可用于评估MGRS类型和评估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ꎬ对于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ꎮ对于MIg患者来说ꎬ肾穿刺活检一种安全的方法ꎬFish等[18]对148例MIg患者的肾脏病理研究显示ꎬ肾活检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4.1%ꎬ与对照组相似ꎮMGRS的发病机制不同ꎬ病理表现不同[19]ꎮ2.2.1㊀MIg直接作用2.2.1.1㊀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相关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在大多数情况下肾活检显示膜增生性ꎮ免疫荧光显示系膜和毛细血管壁MIg沉积ꎮMIg多为重链IgGꎬ较少为IgMꎬ极少为IgAꎬ可见κ或λ轻链ꎮ电镜可见系膜和内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ꎬ很少有上皮下和基底膜沉积ꎮ2.2.1.2㊀纤维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表现为增生性肾小球肾炎ꎬ免疫荧光显微镜下可见IgG沉积ꎬ电子显微镜下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可见纤维结构沉积ꎮ典型光镜检查显示系膜增生或膜基底增生ꎮ免疫荧光可见IgG沉积ꎬ多数IgG沉积为多克隆ꎮ电镜显示随机定向的纤维沉积在系膜和毛细血管壁ꎻ基底膜和内皮下也可能存在纤维结构沉积ꎮ纤维直径10~30nmꎬ刚果红染色呈阴性ꎮ在纤维性肾小球肾炎中肾小管和间质纤维沉积极为罕见ꎮ2.2.1.3㊀免疫触须样肾小球病:光镜检查显示典型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ꎮ免疫荧光显微镜下多为单克隆IgG沉积ꎬ可见κ或λ轻链沉积ꎮ电镜下可见毛细血管壁微管状结构沉积ꎮ沉积的微管状亚结构ꎬ其直径30~60nmꎮ2.2.1.4㊀结晶储积组织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罕见疾病ꎬ肾小球或肾小球间质可见大量含有MIg的组织细胞或泡沫细胞ꎮ在光镜下ꎬ肾小球内可见含有嗜酸性粒状细胞质包裹体的组织细胞明显浸润ꎮ有时肾小球也表现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ꎬ伴有血管壁增生和双轨征形成ꎻ这与沿毛细血管壁的MIg沉积有关ꎮ免疫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肾小球内MIg沉积ꎬMIgκ轻链最为常见ꎮ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毛细血管内布满晶组织细胞ꎮ㊀㊀管型肾病的特点是肾小管损伤ꎬ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呈明显嗜酸性ꎬPAS染色呈阴性ꎮ管型多位于远端小管ꎬ通常呈断裂或其他几何形状ꎬ周围有单核细胞㊁中性粒细胞浸润ꎬ偶有巨细胞的炎症反应ꎮ免疫荧光可见轻链(κ或λ轻链)ꎮ㊀㊀近端小管病变特点是近端小管细胞的细胞质中包涵体可见κ或λ轻链沉积ꎮ包涵体内可见结晶或者非结晶物质ꎮ肾小球未见异常ꎬ肾小管表现为退行性改变ꎬ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ꎮ免疫荧光显微镜可见几乎所有有晶体的LCPT中都存在κ轻链沉积ꎬ而没有晶体的LCPT中有1/3可见λ轻链沉积ꎮ电镜检查证实晶体呈针形㊁矩形或菱形ꎮ㊀㊀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的特征是IgM沿着肾小球和肾小球管基底膜沉积ꎮ当沉积物仅由轻链组成时为LCDDꎬ仅由重链组成时为HCDDꎬ由重链和轻链组成时为HCDDꎬLCDD是最常见的ꎬ沉积物多由κ轻链构成ꎮHCDD沉积物多由γ链组成ꎮ许多情况下ꎬ光镜检查可见结节硬化性病变ꎬ膜增生和系膜增生也很常见ꎬ但很少出现新月体ꎮ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增厚ꎮ根据MIDD的类型ꎬ免疫荧光显微镜显示HC或LC的弥漫性线性沉积ꎬ或两者兼有ꎮ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系膜及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点状颗粒沉积ꎮ2.2.1.5㊀轻链/重链淀粉样变性:淀粉样变是蛋白质异常折叠形成β折叠的纤维样结构的细胞外沉积ꎮ电子显微镜中可见无分支纤维结构ꎮ免疫荧光或免疫组化可见κ或λ轻链沉积ꎮ淀粉样变的特征是在肾小球㊁间质或血管中发现κ或λ轻链沉积ꎮ对于出现淀粉样变症状的患者ꎬ可进行腹壁脂肪㊁小唾液腺㊁黏膜和肾脏等部位的微创活检ꎮ当IgM患者肾脏病理和(或)脂肪组织㊁黏膜等部位发现IgM沉积ꎬ可被诊断为MGRSꎬ但是皮肤黏膜和(或)直肠黏膜活检病理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肾穿刺活检结果偏低[20]ꎮAL为淀粉样轻链沉积ꎬ光镜下可见系膜区㊁基底膜沉积ꎻ血管㊁间质出现嗜伊红的无定形物质ꎻ在偏振光显微镜下淀粉样蛋白呈现苹果绿双折射ꎻ免疫荧光:AL轻链沉积物约70%为λ轻链ꎻ电镜:杂乱无章排列㊁无分支的纤维直径7.5~10nmꎬ刚果红染色阳性[21]ꎬ本例老年临床表现为典型肾病综合征ꎬ经激素治疗病情未缓解ꎬ符合肾穿刺活检指征ꎬ行肾穿刺活检肾脏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区及节段基底膜无细胞性增宽ꎮ可见杂乱分布的细纤维结构ꎮ上皮足突广泛融合ꎮ结果提示肾脏淀粉样变(AL ̄λ型)与上述病理表现相符ꎮ2.2.2㊀MIg间接作用:MIg相关的C3肾小球病:C3肾小球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ꎬ其特点是补体的替代途径失调ꎬC3和其他补体蛋白沉积于肾小球ꎮC3肾病包括C3肾小球肾炎(C3glomerulonephritisꎬC3GN)和致密沉积病(densedepositdiseaseꎬDDD)ꎮC3GN的特征是系膜和内皮下ꎬ偶尔也有膜内和上皮下的电子致密沉积ꎬ而DDD的特征是电子显微镜下基底膜内和膜内致密沉积ꎮ2.3㊀MGRS临床表现㊀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3.5g/24h)㊁低蛋白血症(<30g/L)的肾病综合征ꎬ无高钙㊁贫血㊁溶骨㊁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ꎮ患者既往合并高血压㊁冠心病病史ꎬ病程中出现视物模糊ꎬ纳差㊁恶心ꎬ腰背痛ꎬ皮肤紫癜ꎬ舌体肥大ꎬ体位性低血压等多系统受累的表现ꎮ血液中发现IgMꎬ骨髓穿刺病理活检及流式细胞检查(可见异常浆细胞ꎬ约0.3%)均尚未达MM诊断标准ꎬ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肾脏淀粉样变(AL ̄λ型)ꎮ结合患者症状㊁体征及各项辅助检查诊断为MGRSꎮ心肌活检是心脏淀粉样变确诊检查ꎬ但此项检查手术风险极大ꎬ目前临床开展有限ꎬ患者未行此项检查ꎬ不能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心脏淀粉样变受累ꎮ本例患者最终死于突发心肌梗死ꎮMGRS临床表现分为肾脏损害和肾脏外损害ꎮ肾脏损害可表现为蛋白尿㊁血尿㊁高血压㊁肾功能不全和肾小管功能不全ꎮMGRS患者约70%~80%有肾脏受累ꎬ约75%的AL患者存在蛋白尿ꎬ36%AL患者表现为典型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ꎬNS)ꎬ然而ꎬ肾小球没有受累的患者可能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不全ꎮMGRS也能引起心血管系统㊁神经系统㊁皮肤㊁眼部和其他多系统疾病ꎮ肾脏外损害表现可表现为胃肠道功能受累ꎬ部分患者出现巨舌ꎮ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可表现为剧烈疼痛ꎬ自主神经受累可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ꎮ淀粉样关节炎㊁腕管综合征等表现ꎮ受累器官不同ꎬ临床表现不同ꎮ侵犯心脏ꎬ引起限制性心肌病㊁心脏扩大㊁心律失常㊁传导阻滞㊁心绞痛和心肌梗死ꎬ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最常见的致死原因ꎮ2.4㊀MGRS治疗与预后㊀MGUS与MGRS治疗及预后显著不同ꎬ快速㊁准确地评估MIg特征㊁潜在的B细胞克隆㊁肾脏病理类型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ꎬ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ꎮ肾小球滤过率是多数MGRS患者肾脏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ꎬ如AL㊁MIDD㊁PGNMIDꎮ此外ꎬ必须仔细寻找肾脏外损害的临床表现ꎬ例如肝脏㊁心脏和肾脏部位受累临床表现ꎬ这可能会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患者预后ꎮ尤其对于AL患者ꎬ该病患者常伴有心脏㊁肝脏或周围神经受累ꎬ有明显心脏受累的AL患者中位生存期约为6个月ꎮ快速诊断评估患者脏器受累情况对AL淀粉样变患者尤其重要ꎬ直接影响治疗策略ꎬ同时与生存率明显相关ꎮAL心肌受累患者推荐应用环磷酰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方案的高效化疗ꎬ以实现快速和深入的血液学反应ꎬ改善患者预后ꎮMGRS中浆细胞恶性程度较低ꎬ但积极治疗仍能延缓肾功能恶化ꎬ防止肾移植术后MGRS复发及移植物的功能丧失ꎬ降低死亡率[22]ꎬ目的是阻止疾病的自然演变ꎬ防止进展到终末期肾病ꎮ尤其重要的是ꎬ进行移植前未进行原发病治疗ꎬIgM损伤机制仍然持续存在ꎬ肾移植术后可能会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ꎬ甚至复发ꎬ所以MGRS患者在进行肾脏移植前ꎬ首先进行原发病治疗ꎮMGRS具有肾脏移植后高复发率以及高病死率特点[23]ꎬ进展为恶性疾病发病率高ꎬ早期识别㊁及时治疗是至关重要的ꎮ快速和完全抑制MIg的分泌是改善MGRS患者预后的必要条件ꎮMGRS治疗策略是基于化疗(包括烷化剂㊁免疫调节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24ꎬ25]ꎮ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可作为新确诊和复发AL的一线治疗方案[26]ꎮMGRS患者肾移植后出现PGNMID并发症ꎬWenJiqiu[27]应用利妥昔单抗和硼替佐米有助于降低部分患者蛋白尿和血肌酐ꎮ为了防止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发生ꎬ我们可能可以通过早期的血浆置换ꎬ新鲜冷冻血浆置换和皮质激素联合硼替佐米来预防ꎮ㊀㊀对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ꎬ同时存在肾病综合征或者病因不明的肾功能不全考虑存在MGUS与MGRS可能性ꎮMGUS与MGRS患者治疗㊁预后和疾病转归显著不同ꎮ及时完善肾脏病理㊁骨髓穿刺ꎬ准确识别MGRSꎮ及时给予正确治疗ꎬ改善患者预后ꎮ参考文献1㊀WeissBMꎬAbadieJꎬVermaPꎬetal.Amonoclonalgammopathyprecedesmultiplemyelomainmostpatients.Bloodꎬ2009ꎬ113:5418 ̄5422.2㊀RajkumarSVꎬDimopoulosMAꎬPalumboAꎬetal.Internationalmyelomaworkinggroupupdatedcriteriaforthediagnosisofmultiplemyeloma.LancetOncologyꎬ2014ꎬ15:e538 ̄e548.3㊀CiocchiniMꎬArbelbideJꎬMussoCG.Monoclonalgammopathyofrenalsignificance(MGRS):thecharacteristicsandsignificanceofanewmeta ̄entity.InternationalUrology&Nephrologyꎬ2017ꎬ49:2171 ̄2175.4㊀SethiSꎬFervenzaFCꎬRajkumarSV.Spectrumofmanifestationsofmonoclonalgammopathy ̄associatedrenallesions.CurrentOpinioninNephrology&Hypertensionꎬ2016ꎬ25:127 ̄137.5㊀LeungNꎬBridouxFꎬHutchisonCAꎬetal.Monoclonalgammopathyofrenalsignificance:whenMGUSisnolongerundeterminedorinsignificant.Bloodꎬ2014ꎬ120:4292 ̄4295.6㊀Al ̄HussainTꎬHusseinMHꎬAlMHꎬetal.Renalinvolvementinmonocl ̄onalgammopathy.AdvancesinAnatomicPathologyꎬ2015ꎬ22:121 ̄134.7㊀BridouxFꎬLeungNꎬHutchisonCAꎬetal.Diagnosisofmonoclonalgammopathyofrenalsignificance.KidneyIntꎬ2015ꎬ87:698 ̄711.8㊀LeungNꎬBridouxFꎬBatumanVꎬetal.Theevaluationofmonoclonalgammopathyofrenalsignificance:aconsensusreportoftheInternationalKidneyandMonoclonalGammopathyResearchGroup.NatRevNephrolꎬ2019ꎬ15:45 ̄59.9㊀Pérez ̄PersonaEꎬVidrialesMBꎬMateoGꎬetal.Newcriteriatoidentifyriskofprogressioninmonoclonalgammopathyofuncertainsignificanceandsmolderingmultiplemyelomabasedonmultiparameterflowcytometryanalysisofbonemarrowplasmacells.Bloodꎬ2007ꎬ110:2586 ̄2592.10㊀MaLꎬXuSꎬQuJꎬetal.MonoclonalgammopathyofundeterminedsignificanceinChinesepopulation:Aprospectiveepidemiologicalstudy.HematolOncolꎬ2019ꎬ37:75 ̄79.11㊀KyleRAꎬDurieBGMꎬRajkumarSVꎬetal.Monoclonalgammopathyofundeterminedsignificance(MGUS)andsmoldering(asymptomatic)multiplemyeloma:IMWGconsensusperspectivesriskfactorsforprogressionandguidelinesformonitoringandmanagement.Leukemiaꎬ2010ꎬ24:1121 ̄1127.12㊀SteinerNꎬGobelGꎬSucheckiPꎬetal.Monoclonalgammopathyofrenalsignificance(MGRS)increasestheriskforprogressiontomultiplemyeloma:anobservationalstudyof2935MGUSpatients.Oncotargetꎬ2018ꎬ9:2344 ̄2356.13㊀DoshiMꎬLahotiAꎬDaneshFRꎬetal.Paraprotein ̄relatedkidneydisease:kidneyInjuryfromparaproteins ̄whatdeterminesthesiteofinjury?ClinJAmSocNephrolꎬ2016ꎬ11:2288 ̄2294.14㊀SethiSꎬVranaJAꎬTheisJDꎬetal.Lasermicrodissectionandmassspectrometry ̄basedproteomicsaidsthediagnosisandtypingofrenalamyloidosis.KidneyIntꎬ2012ꎬ82:226 ̄234.15㊀Alonso ̄TitosJꎬPerea ̄OrtegaLꎬSolaEꎬetal.C3glomerulonephritisassociatedwithmonoclonalgammopathyofrenalsignificance:casereport.BMCNephrolꎬ2018ꎬ19:129 ̄133.16㊀ZandLꎬKattahAꎬFervenzaFCꎬetal.C3glomerulonephritisassociatedwithmonoclonalgammopathy:acaseseries.AmJKidneyDisꎬ2013ꎬ62:506 ̄514.17㊀AndersenCAꎬMarcussenNꎬGregersenJW.Recoveryofrenalfunctionsucceedingstemcelltransplant:acaseofC3glomerulonephiritissecondarytomonoclonalgammopathy.ClinKidneyJꎬ2013ꎬ6:639 ̄642.18㊀FishRꎬPinneyJꎬJainPꎬetal.Theincidenceofmajorhemorrhagiccomplicationsafterrenalbiopsiesinpatientswithmonoclonalgammopathies.ClinJAmSocNephrolꎬ2010ꎬ5:1977 ̄1980.19㊀SethiSꎬRajkumarSVꎬD'AgatiVD.Thecomplexityandheterogeneityofmonoclonalimmunoglobulin ̄associatedrenaldiseases.JAmSocꎬNeph ̄rolꎬ2018ꎬ29:1810 ̄1823.20㊀李婷ꎬ黄湘华ꎬ陈文萃ꎬ等.皮肤脂肪及直肠黏膜活检对诊断系统性轻链淀粉样变性的意义.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ꎬ2015ꎬ24:425 ̄428.21㊀GertzMA.Theclassificationandtypingofamyloiddeposits.AmJClinPatholꎬ2004ꎬ121:787 ̄789.22㊀KourelisTVꎬNasrSHꎬDispenzieriAꎬetal.Outcomesofpatientswithrenalmonoclonalimmunoglobulindepositiondisease.AmJHematolꎬ2016ꎬ91:1123 ̄1128.23㊀HerrmannSMSꎬGovaniMVꎬFidlerMEꎬetal.RecurrenceofmonoclonalIgAlambdaglomerulonephritisinkidneyallograftassociatedwithmultiplemyeloma.ClinNephrolꎬ2015ꎬ84:241 ̄246.24㊀HoganJJꎬWeissBM.BridgingtheDivide:AnOnco ̄NephrologicApproachtotheMonoclonalGammopathiesofRenalSignificance.ClinJAmSocNephrolꎬ2016ꎬ11:1681 ̄1691.25㊀LeungNꎬDrosouMEꎬNasrSH.DysproteinemiasandGlomerularDisease.ClinJAmSocNephrolꎬ2018ꎬ13:128 ̄139.26㊀王妍ꎬ王頔ꎬ孙世仁.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的治疗进展.临床内科杂志ꎬ2017ꎬ34:441 ̄444.27㊀WenJiqiuꎬWangWeiꎬXuFengꎬetal.Clinicopathologicalanalysisof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withmonoclonalIgGdepositsin5renalallografts.BMCNephrolꎬ2018ꎬ19:173.(收稿日期:2018-12-09)(上接1115页)AnOverview.JPerinatNeonatalNursꎬ2016ꎬ30:45 ̄53.14㊀PetrovicS1ꎬPribicRLꎬRodicBBꎬetal.Perinataltuberculosis ̄diagnosticandtherapeuticapproach.MedPreglꎬ2012ꎬ65:496 ̄501.15㊀CheungJYꎬShimSSꎬKimY.Infectiousrespiratorydiseasesinpregnan ̄cy ̄resultsofa15 ̄yearstudyinSeoul.ClinExpObstetGynecolꎬ2011ꎬ38:351 ̄354.16㊀李金莲.妊娠合并粟粒型肺结核17例.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ꎬ1998ꎬ21:343 ̄343.17㊀MathadJSꎬGuptaA.Tuberculosisinpregnantandpostpartumwomen:epidemiologyꎬmanagementꎬandresearchgaps.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ꎬ2012ꎬ55:1532 ̄1549.18㊀丰有吉ꎬ沈铿ꎬ马丁主编.妇产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2017.199.19㊀袁博云ꎬ宫小薇ꎬ袁雅冬.2017年呼吸疾病主要进展.临床荟萃ꎬ2018ꎬ33:16 ̄22.20㊀雷素英ꎬ潘莹.妊娠期合并肺结核诊治时机与产妇预后的关系.中国防痨杂志ꎬ2002ꎬ24:24 ̄25.21㊀韩丹ꎬ陈志飞ꎬ刘妍丽ꎬ等.抗结核治疗对中晚期妊娠结核病患者的婴幼儿生长发育影响.中国防痨杂志ꎬ20l3ꎬ5:361 ̄364.22㊀MnyaniCNꎬMcintyreJA.Tuberculosisinpregnancy.BJOGꎬ2011ꎬ118:226 ̄231.23㊀HoffmannCJꎬVariavaEꎬRakgokongMꎬetal.HighPrevalenceofPulmonaryTuberculosisbutLowSensitivityofSymptomScreeningamongHIV ̄InfectedPregnantWomeninSouthAfrica.PlosOneꎬ2013ꎬ8:e62211.24㊀GouldJMꎬAronoffSC.TuberculosisandPregnancy ̄MaternalꎬFetalꎬandNeonatalConsiderations.MicrobiologySpectrumꎬ2016ꎬ4.25㊀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ꎬ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新生儿期疫苗接种及相关问题建议.中华儿科学杂志ꎬ2017ꎬ32:161 ̄164.(收稿日期:2018-12-08)。

单克隆丙球蛋白病案例

单克隆丙球蛋白病案例

单克隆丙球蛋白病案例
单克隆丙球蛋白病(Monoclonal gammopathy)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
疾病,其特征是血液中存在单一类型的异常丙球蛋白。

这种异常丙球蛋白是由骨髓中的单克隆细胞产生的。

以下是关于单克隆丙球蛋白病的一个案例:
患者,男,65岁,主诉乏力、体重减轻、夜尿增多。

体格检查显示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实验室检查显示尿蛋白阳性,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M升高,骨髓检查显示为浆细胞骨髓瘤。

根据这些检查结果,诊断为单克隆丙球蛋白病中的IgM型骨髓瘤。

该患者接受了化疗和放疗治疗,症状得到缓解。

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乏力等,但总体来说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良好。

治疗后的随访中,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如有类似症状或疾病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

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

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
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较常用的方法有单向扩散法与免疫浊度法,前者
较为简便,后者更为准确迅速。

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常呈现某一
类丙种球蛋白的显着增高,大多在30mg/ml以上;而正常的免疫球蛋白,包括与M蛋白同类的丙种球蛋白的含量则显着降低。

在良性丙种球蛋白
病的血清标本中,M蛋白的升高幅度一般不象恶性丙种球蛋白病那么高,多在20mg/ml以下;M蛋白以外的免疫球蛋白含量一般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如在单向扩散试验中出现双圈状沉淀环,则标本中可能存在某种
免疫球蛋白片段的M蛋白。

多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患者的血清中常有多种
类型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同时升高,每类上升的幅度不太大,但总的丙
种球蛋白水平增主比较明显。

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检测,有时会由于不同实验室所用抗血清特异
性的差异,而造成M蛋白定量结果的不同,特别在使用某一株M蛋白制
备的抗血清检测其他患者的M蛋白时。

如能配合作用区带电泳光密度扫描,常可纠正这种误差。

进行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检测,不仅有助于丙种球蛋白病的诊断,
并对丙种球蛋白病的良、恶性鉴别具有一定的帮助。

如做动态观察,
对丙种球蛋白病的病情和疗效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M蛋白含量的多少
常可反映病情的轻重,尤其对同一患者,M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常提示病
情恶化;经有效治疗后,M蛋白含量逐渐下降,而正常免疫球蛋白的含
量则由降低趋向正常。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a一入型原因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a一入型原因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a一入型原因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A一入型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特定类型的免疫球蛋白。

IgA是一种主要存在于黏膜表面的抗体,它在人体的黏膜组织中起到重要的免
疫防御作用。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指的是这种抗体只由一种B淋巴细胞克隆产生,因此具有高度的同质性。

而在IgA中有两种亚型,分别是IgA1和IgA2,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稍
有差异。

IgA1主要存在于人体的外周血液中,而IgA2主要分布在体液分泌的黏膜上。

由于IgA1和IgA2在黏膜组织中起到的免疫防御作用不同,因此它们的分泌方式
也有所区别。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A一入型的产生,通常是由于某种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的。

这可能与个体遗传背景、环境因素以及免疫系统的异常功能有关。

一些研究表明,单克隆IgA一入型的产生与自身免疫病、感染等因素有关。

IgA一入型异常的产生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免疫相关疾病,例如免疫性肾炎、
炎症性肠病等。

因此,对于单克隆IgA一入型的研究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
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指导。

总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A一入型是一种特殊的抗体,异常的产生可能与免
疫反应的异常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有关。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促进对该抗体的理解,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指导。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原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原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原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诊断:
助于鉴别本病与骨髓瘤前期:①测定浆细 胞DNA合成率,即浆细胞标记指数(PCLI)。 将骨髓与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孵育,计 数500个浆细胞,计算标记浆细胞所占浆 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本症的PCLI为正常 (0~0.4%),骨髓瘤前期常≥0.4%;②骨髓 瘤前期60%以上浆细胞含有“J”链,
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原发性单克隆免疫球
蛋白病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原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别名:
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意义不明性单 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原发性单克隆丙种球 蛋白病,原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原 因不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症。
内科学疾病部分:原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病因:
原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原因_由什么 原因引起原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明了。病毒、细菌、肿瘤、 自身抗原等作为抗原刺激,导致单克隆B 细胞-浆细胞过度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 疫球蛋白的学说并未得到证实。 (二)发病机制 本病的单克隆B细胞-浆细胞
内科学疾病部分:原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病因:
增生有限,一般保持在1×1011细胞数之 下,且不抑制正常造血细胞增生,不抑制 B细胞-浆细胞正常分化和免疫球蛋白分泌, 也不引起溶骨病变,细胞形态与正常成熟 浆细胞无异。因此,本症的单克隆B细胞浆细胞增生与恶性浆细胞病(如多发性骨 髓瘤)的单克隆B细胞-浆细胞恶变增生在 量与质上均不相同。
内科学疾病部分:原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内科学疾病部分:原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单克隆丙种球蛋白(MMG)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单克隆丙种球蛋白(MMG)_课件模板
医板
医学检验·各论:单克隆丙种球蛋白(MMG) >>>
别名: M蛋白。
医学检验·各论:单克隆丙种球蛋白(MMG) >>>
简介:
单克隆性丙种球蛋白是由单克隆抗体 的浆细胞大量增生产生的异常免疫球蛋白, 其本质是一种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的 片段,其又称“M蛋白”。M蛋白多出现在 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 瘤等疾病。
医学检验·各论:单克隆丙种球蛋白(MMG) >>>
临床意义:
(1)>20g/L: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 白血症、恶性淋巴瘤、淀粉样变性。 (2)<20g/L:冷球蛋白血症、肝胆病、类 风湿病、良性单克隆丙球蛋白病。
医学检验·各论:单克隆丙种球蛋白(MMG) >>>
正常值: 无或0 (注:具体参考值请根据各实
验室而定。)。
医学检验·各论:单克隆丙种球蛋白(MMG) >>>
相关检查: 自身免疫性疾病14项、免疫球蛋白三项、 骨髓象分析、糖链抗原19-9、糖链抗原 242、糖链抗原72-4。
医学检验·各论:单克隆丙种球蛋白(MMG) >>>
相关症状: 贫血、关节疼痛、消瘦、结节、疲劳、发 热。
医学检验·各论:单克隆丙种球蛋白(MMG) >>>
相关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 髓瘤、风湿性多肌痛、风湿性心脏病、类 风湿性关节炎、复发性风湿病、淋巴癌、 婴儿期短暂性低丙球蛋白血症。
谢谢!

2023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1、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首选检测是()。

A.免疫电泳B.测Ig含量C.血清蛋白区带电泳D.骨髓检测E.本一周蛋白检测【答案】 C2、整个补体激活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顺序为()。

A.激活阶段→识别阶段→膜攻击阶段B.识别阶段→膜攻击阶段→激活阶段C.激活阶段→膜攻击阶段→识别阶段D.识别阶段→激活阶段→膜攻击阶段E.膜识别阶段→膜攻击阶段→识别阶段【答案】 D3、下列情况通常不引起低钙的是A.维生素D缺乏B.甲状旁腺功能亢进C.低清蛋白血症D.慢性肾衰竭E.电解质代谢紊乱【答案】 B4、导致气性坏疽的病原菌是A.葡萄球菌B.链球菌C.破伤风梭菌D.产气荚膜梭菌E.肠炎沙门菌【答案】 D5、按照LSI/NCCLS药物敏感性试验中的药物分组原则,B组和C组抗菌药物相同的报告指征为A.多部位感染B.多种细菌感染C.特定的标本来源(如三代头孢菌素对脑脊液中的肠道杆菌)D.为流行病学调查目的向感染控制组报告E.治疗少见菌感染【答案】 D6、关于尿胆原、胆红素的化学试带法测定,正确的是()。

A.正常人尿胆原排出以中午12时左右达高峰B.患者服用碳酸氢钠后,尿胆原检出率降低C.尿胆红素检测采用偶氮反应法D.尿胆原检测采用酶法E.尿中含有吩噻嗪等药物时可使胆红素结果呈假阴性【答案】 C7、糖尿病患者,尿糖(+),其血糖至少为()。

A.4.8mmol/LB.6.8mmol/LC.8.8mmol/LD.10.8mmol/LE.12.8mmol/L【答案】 C8、骨髓增生程度极度活跃。

原始细胞占32%(NEC),这些原始细胞的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X(+),NAP积分5分,PAS部分细胞呈颗粒状阳性,a-NBE (-)。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答案】 B9、盐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A.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沉淀B.破坏蛋白质的一级结构C.破坏胶体稳定因素改变溶解度D.破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E.破坏蛋白质的高级结构【答案】 C10、作血涂片检查时,下列哪项不正确A.观察有核细胞增生程度B.观察涂片的厚薄、染色情况C.分类100个白细胞,注意有无幼稚细胞D.注意成熟红细胞形态,有无幼红细胞E.粗略估计血小板的数量【答案】 A11、下列可作为连续检测法测定AST的基质是()。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ELISA技术中,最常用来检测抗体的方法是:参考答案:间接法2.平衡常数K是表示抗原抗体反应的参考答案:亲和性3.影响抗原抗体反应速度的因素是参考答案:温度4.超敏反应的本质是参考答案:异常的免疫应答5.由于抗体过量导致抗原抗体结合物减少的现象为参考答案:前带6.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是指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什么区结合的特异性参考答案:超变区7.ELISA间接法中固相上包被的是:参考答案:抗原8.下列哪种不属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中反应物自身的因素参考答案:电解质9.由于抗原过量导致抗原抗体结合物减少的现象为参考答案:后带10.抗原抗体反应比例不合适出现的沉淀物减少的现象称为参考答案:带现象11.抗原自凝现象出现在下列哪种情况参考答案:反应pH达到或接近颗粒抗原的等电点12.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大的是参考答案:疏水作用力13.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pH值是参考答案:6~914.在抗原抗体反应中,通常使用什么溶液作抗原抗体稀释液参考答案:0.85% NaCl溶液15.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可逆性原理设计的免疫学技术是参考答案:亲合层析技术16.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有____、____、____和____。

参考答案:特异性###比例性###可逆性17.下列关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复合物又可解离为游离的抗原与抗体18.5.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常出现参考答案:血中Ig升高19.下列哪些细胞表达高亲和力的FcεR I ?参考答案: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20.双位点ELISA中,造成抗原测定值低于实际含量的常见原因是:参考答案:待测物过浓21.8.抗体参与的超敏反应为参考答案:I、II、III型超敏反应22.15.“OT”试验临床上常用于参考答案:具有A和B的作用23. 6.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可出现多种荧光核型,不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原生质型24.与Ⅲ型超敏反应发病机制相关的自身免疫病参考答案:系统性红斑狼疮25.免疫固定电泳可以鉴定参考答案:M蛋白的类型26.C1q结合试验可检测参考答案:IgG抗体与抗原形成的IC27.AID最基本的特征是: ( )参考答案:均可检出高滴度的自身抗体或与自身抗原起反应的致敏淋巴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简介
目录
•1拼音
•2简介
•3恶性单
•4良性单
•5继发单
•6症状
1拼音
dān kè lóng bǐng zhǒng qiú dàn bái bìng
2简介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又名单克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以浆细胞单克隆增殖并产生均一的免疫球蛋白。

可分为原发恶性、原发良性和继发性三种。

3恶性单
原发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实际上是恶性浆细胞瘤和恶性淋巴瘤,故近代文献已不用此名称,而按各种浆细胞或淋巴细胞疾病命名。

4良性单
原发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并不罕见,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国外人群一般占1%,70岁以上者达3%,健康供血者占0.1~0.3%。

病因不明,部分病人有家族性。

大部分病例无症状,其中5%病例最终演变为恶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

诊断必须除外恶性与继发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无恶变时无需特殊治疗。

5继发单
继发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可继发于多种慢性炎症,如结核、肾盂肾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非造血组织的实体肿瘤,如胃肠道癌、乳腺癌、胸腺瘤;代谢性疾病,如急性卟啉病,Gaucher病,以及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肝病等。

除原发病外,实验室检查尚有与原发性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相雷
同之处,即血清中单克隆丙种球蛋白增加,但浓度不超过20g/L,正常免疫球蛋白并不减少,尿中仅有少量或没有本周(BenceJones)蛋白,骨髓内浆细胞一般不超过10%,分化较为成熟,X线检查无骨胳损害。

治疗与预后均取决于原发病。

6症状
良性单克隆丙球并中,IgG和IgA型M蛋白患者对大剂量的免疫球蛋白治疗有效,给药数天后可以得到改善。

另外可以用血浆交换治疗,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而变化,平时要注意饮食可以多吃些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可以多吃些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平时可以适量的运动,例如简单的慢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

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