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后果、防范措施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后果、防范措施煤矿生产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与振动,以及某些深度井工煤矿的硐室温度高、湿度大等不良的气象条件。
职业病危害后果主要有:1、生产性粉尘煤矿生产中,采煤、掘进、支护、提升运输、巷道维修等生产环节均产尘。
可引起矿工尘肺病。
2、有害气体由于井下放炮、煤氧化、煤中放出等,存在甲烷(CH4)、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氨气(NH3)等气体。
使人中毒受伤或死亡。
3、生产性噪声和振动煤矿噪声主要来源于井下机械化生产。
如风钻和局扇,这两样东西的噪声和振动特别大。
使人听力下降、甚至耳聋等。
4、不良气候条件煤矿井下气温高、湿度大,不同地点风速大小不等和温差大等。
如长期在潮湿环境下工作的人易患风湿关节炎等。
职业病危害防范措施主要有:1、粉尘防护措施:1.加设喷雾洒水降尘设施。
2.以及湿式打眼和水炮泥的使用。
3.加强个人防护的用具。
4.分配合理的风量。
2、有害物质气体防护措施有:①消除毒物。
煤矿井下的有毒气体主要来源于炮烟和煤氧化、火灾等。
因为很多有毒气体是易溶于水的,通过加强通风和喷雾洒水排除和降低有毒气体含量,净化空气,是消除毒物危害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②加强个人防护。
炮后烟未散去或作业现场空气质量太差时,不要急着进入工作面,待烟散尽、现场空气质量好转时再进入工作面,还应用好防护服、防护面具、防尘口罩、自救器等。
3、噪声和振动防护措施有:噪音危害预防控制。
吸声,消音,隔音,隔振,卫生保健措施。
(1)控制噪声传播。
隔声:用吸声材料、吸声结构和隔声装置将噪声源封闭,防止噪声传播。
(2)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
利用耳塞防护。
合适的耳塞隔声效果可达30—40dB(A),对高频噪声的阻隔效果较好。
(3)合理安排劳动制度。
工作时间穿插休息时间,休息时间离开噪声环境,限制噪声工作时间,可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一、粉尘污染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岩石尘等粉尘污染非常严重。
这些粉尘进入人体会导
致职业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
因此,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煤矿通风系统的管理,使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对于容易飞扬的物质,如煤尘、矸石等,需采用湿法降尘技术。
3、应按照规定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二、噪声污染
煤矿作业现场噪声污染严重,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会导致职业性听力损伤和神经病变。
因此,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合理设计煤矿作业场所和机器设备,降低引起噪声污染的源头。
2、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健康知识教育,引导职工佩戴防护耳塞或耳罩。
3、避免在休息区或生活区设置与工作有关的区域,避免工作噪声对生活造成干扰。
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常见的危害之一,例如煤与矸石垮塌、地质构造裂缝等。
这些灾害给井下工作带来巨大的潜在危险,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开采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灾害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加强对潜在灾害区域的巡查和监测。
3、采取正确的工作方式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职工的安全。
四、化学品危害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化学物质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气、氮氧化物等。
这些有害气体如直接吸入人体会出现各种疾病或生命危险,因此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对开采工作区域定期检测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以及进行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
的设置。
2、尽可能采用无毒无害的化学品和工艺流程。
3、指导职工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毒面罩等。
职业卫生培训-粉尘和噪声

1
3
2
4
5
不同的工作环境,特别是有毒有害或
条件恶劣的职业,会对人机体造成各
种各样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职业健
粉尘作业饮食保健
01
康伤害。而通过日常的合理膳食,科
学的预防,减轻因职业健康伤害的发
生,也是进行个体防护的一种手段。
职业健康膳食健康
噪声作业饮食保健
02
在噪声操作条件下,机体对色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的消耗增 加,血液中浓度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在外界噪声刺激下,氨的 生成增加,需要提供更多的谷氨酸与氨基结合解毒。人体在噪 声作用下,血液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维生素 PP的含量下降。维生素B1与神经冲动的传导相关,维生素B1 和维生素B6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维生素PP与神经 系统的内抑制有关。所以,噪声作业者,饮食中强化上述维生 素,可减轻有害作用。
职业卫生事故案例—开胸验肺
张海超,河南省新密市工人。2004年6月到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 公司上班,先后从事过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作。工作3年 多后,他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企业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 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他得以被鉴定,郑州职业病防治所却 为其作出了“肺结核”的诊断。为寻求真相,这位28岁的年轻人只 好跑到郑大一附院,不顾医生劝阻铁心“开胸验肺”,以此悲壮之 举揭穿了谎言。其实,在张海超“开胸验肺”前,郑大一附院的医 生便对他坦承,“凭胸片,肉眼就能看出你是尘肺”。
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职业病防治工作完全进 入了法制化、规范化。
主要内容
一
职业病防治的起源和发展
二
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三
正确使用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是为了保护工程项目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工程项目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包括粉尘、噪声、有害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高温、高压等。
本文将以这些职业病危害为例,介绍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1.加强工地通风:采用强制通风设备,保证施工区域内空气的流通,尽量减少粉尘的积聚。
2.使用湿法处理:对于产生大量粉尘的作业,如砂石搬运、砂浆搅拌等,应使用湿法进行处理,通过湿化粉尘,减少扬尘的飞散。
3.戴口罩:对于无法避免产生粉尘的作业,工人应佩戴适当的防尘口罩,防止粉尘进入呼吸系统。
1.采取隔离措施:将噪音产生源与工人隔离开,采用声屏障等设施来减少噪音传递。
2.佩戴耳塞或耳罩:对于需要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的工人,应佩戴耳塞或耳罩来提供额外的听力保护。
3.声音源控制:优化设备,使用低噪音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来降低噪音的产生。
1.进行防护措施:工人应穿戴防护服、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有害化学物质对身体的接触。
2.加强通风设备:在有害化学物质作业场所,应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蒸汽。
3.定期检测:对作业场所的空气进行定期检测,在有害化学物质超标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工人的健康。
1.推行核安全制度:建立科学的放射性防护制度,制定规范、细致的操作规程。
2.安全用具:工人应佩戴符合标准的放射性防护用具,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3.加强监测:定期检测作业场所的辐射水平,掌握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和分布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加强热防护:提供适当的防热装备,如防火服、防热手套等,减少皮肤对高温的接触。
2.饮食调整: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保持水分平衡,提高身体抵抗力。
3.加强值班轮换:对于长时间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应合理安排值班轮换,减少持续暴露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时间。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包括粉尘危害防治、噪声危害防治、有害化学物质危害防治、放射性物质危害防治以及高温高压危害防治等方面的措施。
化工企业安全培训(粉尘危害及防护措施)

高温防护措施 3、 加强对高温设备的日常检查, 准时淘汰不合格的装置
4、强化高温危急源的辨识工作, 提高从业人员面对突发大事, 应急处置力量
高温灼烧应急处理方法
1、推断烫伤状况,假如是轻度烫伤,可以用冷水 浸洗半小时左右,不必包扎。假如皮肤呈灰或红褐 色,应用洁净布包住创面准时送往医院救治;
2、如果衣服和皮肤粘结,不可撕拉或用水浸泡, 可将未粘的部分衣物剪去,粘结部分留在皮肤上, 尽快去医院治疗;
• 粉尘进入人体的途径
2、呼吸系统对粉尘的防御和清除 人体对吸入的粉尘具备有效的防御和清除机制。一般认为有三道
防线: (1) 鼻腔、喉、气管、支气管树的阻留作用; (2) 呼吸道上皮黏液纤毛系统的排除作用;(呼吸道上皮的表层是
“黏液纤毛系统”,由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纤毛和覆盖其上的黏液组成)。 (3) 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三 粉尘的危害人体途径
• 粉尘进入人体的途径 粉尘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消化道等进入人体,其中以呼吸道为主要途径。
(一)粉尘在呼吸道的过程 1、 被人体吸入呼吸道的粉尘,绝
大部分被吸入后又被呼出。少量粉尘主要 通过碰撞作用、沉降作用、弥散作用、截 留作用吸附于呼吸道各部位。
三 粉尘的危害人体途径
一些粉尘堵塞皮脂腺, 使皮肤干燥,并引起粉刺、 毛囊炎、脓皮病等;接触眼 睛会损伤眼角膜和结膜组织, 严重可引发结膜炎。
四 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四 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一)三级预防措施 1、一级预防 (1)综合防尘。即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变为机
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遥控化操作;尽可能采用湿法作业;使用个人防尘 用品,做好个人防护。
三 粉尘的危害人体途径
• 粉尘进入人体的途径
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规定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规定概述 • 防尘措施 • 防噪音措施 • 噪声控制标准及要求 • 规定实施及监督 • 相关文件及附件
01 规定概述
目的和背景
保护员工免受职业危害
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规定旨在保护员工免受粉尘、噪音和振动的职 业危害,降低长期暴露于这些危害因素对员工身心健康的影响。
详细描述
洒水降尘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防尘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粉尘,如煤尘、石 灰粉尘等。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空气中的粉尘浓度,防止粉尘扩散。同时, 洒水降尘还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减少粉尘爆炸的风险。
喷雾降尘
总结词
喷雾降尘是一种利用高压将水雾化成微小水滴,通过喷嘴将水雾喷向作业面或运 输道路,使尘埃附着在水滴上,从而达到降尘效果。
04 噪声控制标准及要求
日间噪声标准
总结词
日间噪声标准是指规定在一天中的主要 活动时间段内,允许的噪声分贝水平。
VS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的区域和功能,日间噪声标准会 有所不同。例如,居住区白天允许的噪声 分贝不应超过50分贝,商业区和办公区 的噪声分贝不应超过60分贝。这些标准 是基于人们正常活动时对声音的接受程度 而制定的,旨在保证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 境不受噪声干扰。
遵守法律法规要求
制定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规定是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职业健康安全 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采取有效的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可以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粉尘、噪音和振动作业的部门和岗位 。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粉尘、噪音和振 动控制设计、施工和验收。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建筑施工企业作为一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其工作环境常常存在着诸多的职业危害因素。
针对这些危害因素,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以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建筑施工企业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一、噪声危害防治措施建筑施工现场常常伴随着机械设备的噪音、工人的喧嚣声等,这些噪声不仅影响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对员工的听力健康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为了预防和减少噪声危害,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使用低噪音设备:选择具有低噪音设计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具,减少噪音源的产生。
2. 隔离噪音源:通过设置隔音墙、隔音窗等隔离措施,将噪音源与工人隔离开来,降低噪音对员工的影响。
3.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为工人提供合适的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噪音对听力造成的损害。
二、粉尘危害防治措施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其中包括石材、水泥、木材等物质的粉尘。
这些粉尘对呼吸系统和肺部健康造成重大危害。
针对粉尘危害,建筑施工企业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加强通风设施:保证施工现场的通风良好,通过设置风扇、排气管道等设施,及时将施工现场产生的粉尘排放到室外,减少粉尘对工人的危害。
2. 使用湿式施工方法:湿式施工能够有效地减少粉尘的产生,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尽量采用湿式施工方法,控制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3.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为工人提供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减少粉尘对工人呼吸系统的直接接触。
三、高处坠落危害防治措施建筑施工过程中,高空作业是一项非常常见的工作任务。
然而,高处作业存在着极大的坠落风险,一旦发生坠落事故,将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为了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设置安全护栏:在施工现场高空处设置牢固的护栏,防止工人意外坠落。
2. 提供安全带和安全绳:为高空作业的工人提供合适的安全带和安全绳,并确保正确佩戴和使用。
防尘、防毒、防噪声不扰民措施

防尘、防毒、防噪声不扰民措施背景目前,随着工程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工地的施工规模和复杂度不断提高,环保、安全和优质已成为建筑工程的三大关键指标之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防尘、防毒、防噪声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有效地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成为当务之急。
防尘措施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大型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废弃物和扬尘污染越来越受到关注。
对于防尘措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使用覆盖材料:在施工现场搭建临时遮盖或采用专门的防尘网,可以降低粉尘向周围扩散的程度;2.建立湿度自控机制:适当增加周围湿度,使空气中的尘埃粘附在湿度高的水滴上,从而达到降低室内粉尘浓度的效果;3.安装静电除尘装置:利用静电场原理,将空气中的粉尘聚合形成附着于电极表面的尘饼,有效消除粉尘。
防毒措施有些施工现场还会涉及到有毒气体、有害粉尘等特殊污染物的危害,这时我们需要采取防毒措施,具体的应对措施如下:1.架设排风机:安装适当的排风机,并通过管道将有毒气体排出室外;2.配备防护装备:在危险物质接触现场戴上防毒面具、防护服等必要的防护装备,避免被危险物质直接接触;3.建立预警机制:安装气体检测仪器,一旦检测到有毒气体浓度超标即可发出警报,并及时采取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防噪声措施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对工地附近的居民和行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防噪声是必不可少的。
防噪声措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1.减缓施工的节奏:改变施工机械的使用时间或更换设备,以减少施工噪声的产生;2.安装隔音设备:在周围建筑物上和工地周围安装隔音墙,降低噪声的传播和影响范围;3.发布噪声告示:在工地周围公布噪声值,并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让周围居民了解和理解工地噪声的原因及其程度,并配合相关措施,减少噪声对他们的生活影响。
结语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防尘、防毒、防噪声措施是不可避免的。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工地施工所产生的污染和噪声,提高周边人员生活质量,保护环境,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社会责任的一种具体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噪声和粉尘是常见的工作场所危险因素。
它们可以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噪声和粉尘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噪声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产生的高强度声音。
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受损,增加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等健康问题。
噪声也可能干扰人们的集中精力,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降低噪声危害的措施包括:
1.使用噪声控制设备:采用隔音材料、隔声屏风和吸音材料等来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反射。
2.开展定期维护和保养:对机械设备和噪声源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3.采用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应当配备耳塞或耳罩等防护装备,以降低噪声对其听力的损害。
其次,粉尘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产生的细小颗粒物质。
吸入粉尘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和尘肺等。
一些粉尘还可能导致皮肤炎症和眼部刺激等问题。
降低粉尘危害的措施包括:
1.实施合理的工程控制措施:包括通风系统的安装、封闭和局部排风等,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2.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例如戴口罩、穿戴防护服等,确保工人不吸入粉尘。
3.彻底清理工作场所:定期清理工作区域和设备,以防止积尘。
此外,为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还应采取以下更广泛的措施:
1.教育和培训:提供关于噪声和粉尘危害的教育和培训,以使工人了解危害的重要性和如何预防。
2.定期检查和监测: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噪声和粉尘浓度,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规范和法规: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关规定和标准,以确保噪声和粉尘的防控工作符合法律要求。
总之,噪声和粉尘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
通过实施相关的措施和政策,可以减少噪声和粉尘的危害,并保护工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