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_国画大师

合集下载

崔瑞鹿

崔瑞鹿

崔瑞鹿崔瑞鹿,原名崔瑞禄,1944年出生于北京,自幼喜爱美术,16岁拜当代写意画大师李苦禅先生为师,收为入室外弟子师从李大师24年,亦曾受教于画家郭味渠、秦仲文、黄永玉、许麟庐诸先生。

擅长写意花鸟画。

曾任北京市花鸟画研究会理事、山东齐鲁春书画社名誉社长。

现任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央书画院院士,广州民族民间艺术专业学校教授兼任湖南科技大学建筑艺术系客座教授、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客座教授。

崔瑞鹿的作品风格浑朴旷达,气灵神清,风韵飘逸,意境清隽,个性鲜明。

无论在构图、造型、着色上都进行了大胆成功的探索,在当代花鸟画中独树一帜,为画坛瞩目。

他的作品曾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受到好评。

1984年在云南昆明举办个人画展。

1985年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同年随同李苦禅大师及部分弟子作品赴日本展览。

同年多幅作品入选《中国青年国画家作品精选》。

1991年作品《春晓图》被中南海收藏。

1992年六幅作品入选《唐人诗意百幅画集》。

1993年作品《薰风归鹤》、《春曲》、《春晓》参加荣宝斋举办的《现代名家画展》并出画集。

1996年作品参加韩中书画交流展,1997年作品入选《中国名人名家书画精品选》。

1980年被荣宝斋收入《当代画家名录》。

1990年被《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列传。

1994年被收入《北京画家名鉴》。

1995年被收入《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崔润格大全》。

1995年北京电视台拍摄并播出了《崔瑞鹿写意花鸟画技法》10集电视片。

1996年入选《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并颁发了《世界书画名人证书》。

1997年被收入《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收藏指南》。

同年中国文化政策委员会拍摄《中国画家一百人》,其中崔瑞鹿的一集题目为《驰誉丹青》,介绍了他的艺术经历和作品风格。

1998年被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礼聘为高级画师和高级名誉院士。

1999年入编《21世纪人才库》、《国际现代书画名家教授大辞典》,并被评为“国际银奖艺术家”。

墨点无多泪点多

墨点无多泪点多

墨点无多泪点多八大山人(1626-1705),原名朱耷,又名朱道朗,号良月,八大山人是他晚年的文号。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后裔。

其祖父朱多是一位诗人兼画家,父亲朱谋觐,擅长山水花鸟。

叔父朱谋-也是画家,著有《画史会要》。

八大从小受父辈陶冶,八岁能做诗,十一岁能画青山绿水。

八大的绘画艺术,对我国画坛影响巨大,三百年来,著名的大写意画家,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影响,如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

八大十九岁时,父亲去世,内心极度忧郁悲愤,便假装聋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潜居山野,以保存自己。

八大画幅上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签押,像福像鹤形符号,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

(甲申三月十九是明朝灭亡的日子)顺治五年,妻子亡故,八大出家改名雪个,二十四岁时,更号个山和个山驴。

八大生活清苦,蓬头垢面,常喜欢饮酒,动辄酒醉。

醉时,大笔挥毫,慷慨赠人。

八大在度过了十三年的佛教徒生涯后,又成了一所道院的开山鼻祖。

他的亦僧亦道的生活,主要目的不在宗教信仰。

八大六十岁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常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缀起来,仿佛“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

其弟朱道明,字秋月,他的书画署名为牛石慧,把这三字草书连写起来,很像“生不拜君”字样,表示对满清王朝誓不屈服的心情。

他们两兄弟署名的开头,把朱字拆开,一个用“牛”字,一个用“八”字,可谓用心良苦。

八大为清初“四大画僧”之一,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尤以花鸟画见长。

他的绘画取法自然,又独创新意,师法古人又不泥于古法,笔墨简练,以少胜多。

他怀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心情,借花鸟,木竹,山水来抒发心中的不满和愤慨,表现他那倔强傲岸的性格。

因此他画的是鼓腹的鱼,瞪眼的鱼,或是残山剩水,老树枯枝,或昂首挺胸的兽类,振翅即飞的孤鸟,或是干枯的池塘,挺立的残荷,而其中又有活泼的池鱼,生动的花朵。

达到了笔简形具,形神兼备的境界。

八大的画很怪,造型往往不同一般,画得鸟大多是弓背缩颈,眼珠瞪圆,充满孤疑和警觉,有的鸟是一足独立,似失去平衡,有的鸟栖息于枝,显得笨拙而又疲惫,似无纷飞之意。

画家王照华

画家王照华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山东社会科学
页码: I0001-I0002页
主题词: 王照;山东师范大学;画家;国画大师;勇于创新;美术系;花鸟画;李苦禅

摘要:王照华,号海佑轩主。一九五四年生于山东济南。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早年
拜国画大师岳祥书先生为师习花鸟画,师法李苦禅、孙其峰等大师。几十年刻苦精研,置根传
统,勇于创新,善画花鸟虫鱼,尤以鹰为题材的作品而盛名画坛,出版专著有《王照华写意鹰
画集》、《怎样画鹰》等。对当代中国画的创新做出了探索性的贡献。被业界誉为“天下第
一”。

当代著名书画家程万鹏

当代著名书画家程万鹏

【人物概况】程万鹏,字文岩,室名铁鹰斋。

1936年7月出生于河南沈丘。

60年代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从江丰、李苦禅,创作取材广泛,博学多才,熔诗、书、画为一炉,擅长花鸟、人物、写意雄鹰。

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中原书画院副院长、副研究员。

【艺术履历】70年代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接见和慰问,先后在北京、南京、广州、郑州、南宁、佛山、顺德等地举办个人诗书画画展,大量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人民公安报》、《中国建设报》、《书画新作》、《海峡两岸书画作品大观》等几十种报刊发表,并为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纪念馆、碑林陈列收藏、或勒石永宝,多种论文入编《书法》、《美术》、《考古》。

其传纪分别被《中国当代书法家大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大辞典》、《中国现代书画家名家润格大全》、《世界美术家传》等十几种典籍收录。

1992年美国洛杉矶《世界日报》,1994年10月南京广播电视台,1996年4月广东人民广播电视台,1998年5月河南电视台、1999年7月河南人民广播电视台和河南日报专题报道他的事迹。

【艺术评价】程先生的画,受李苦禅大师影响最大,八大山人、徐青藤、吴昌朔、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陈大羽这些写意画高手在他的画中也是有迹可循的。

他用如椽大笔,以碗泼彩,墨沉淋漓,烟云奔腾,使人顿觉英风浩然,满堂生辉。

其巨幅多为群鹰之类,三五成群,八只九只,俯仰意卧,雄姿勃勃,若聚会然。

他先后在北京、南京、广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深为书画界同道所看重。

在南京的个展上,书画名家魏紫熙、陈大羽等给予了很高评价。

陈大羽先生说,程万鹏先生的画“传统功底深厚,苍劲大气,特别是写意雄鹰,充满阳刚之气,不愧为苦禅门下高徒,更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正如苦禅大师所说: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

由画至书,程万鹏的字也深得书界名流称许。

1990年,全国文物界书法大展时,启功先生在评议会上评价道:“程万鹏先生不但画画得好,而且字也好。

当代四大名家真迹写意四绝1

当代四大名家真迹写意四绝1

中国当代名家真迹写意“四绝”齐白石诞辰150周年特别纪念传承当代经典,铸就永恒财富当代写意国画价值不菲•一。

国画主要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工笔画注重画工,主要以细腻的线条描绘会生动逼真的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

•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

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现代国画中,精品写意画最为珍贵。

四位大师绝艺再现,其弟子必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左至右依次为徐悲鸿,娄师白,王雪涛,李苦禅四位都是现代国画领军人物,他们的画作影响了整个国画的发展趋势。

为庆祝齐白石诞辰150周年,中国当代四位国画大师传人联合创作四幅国画写意大作,以表追思之意。

中国当代四位大师再现绝艺:齐派实力派画家郭岚的《虾趣》,李苦禅再传弟子王以才先生的《墨鱼图》,深得徐派画马之精髓并为娄师白关门弟子王云石的《奔马图》,王雪涛老师得意弟子白洋的《金鸡图》。

发行题材重大,白石老先生诞辰150周年•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青,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

湖南湘潭人。

近现代中国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衰年变法,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其书工篆隶,取法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亦能诗文。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齐白石是我国现代画派的创始人,是当代影响力最大的国画家。

•为庆祝齐白石诞辰150周年,中国当代画坛四大名家齐献艺,四幅真迹价值近40万,收藏机会千载难逢!绘画造诣炉火纯青!•画坛有句话: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李可染的牛,娄师白的小鸭子,每一位大家都有一样绝活,这也是他们的名片。

大师为何喜欢“抬爱”

大师为何喜欢“抬爱”

大师为何喜欢“抬爱”作者:雅颂来源:《高中生·青春励志》2013年第02期“抬爱”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谦词,就是“抬举”“看得起”的意思。

比如说:“承蒙您抬爱,在下承受不起。

”其实,如果换个角度从抬举人的一方来说,“抬爱”这个词所表达出来的意思还是挺准确的:因为我“爱”惜你这个人才,所以我才来“抬”举你。

举凡有能力和胆量来抬爱别人的人,大多是一些在社会上声名远播、德高望重的大师级人物。

有能力,是说大师已有较显赫的地位,说话能管点用;有胆量,是说真正的大师爱才如命,极少嫉妒,不怕别人将来超过自己,搞得自己没饭吃。

齐白石的被抬爱与抬爱齐白石是中国著名的国画大师,他的画可谓价值连城。

他能走到这一步,和当时的名画家陈师曾的无私“抬爱”密不可分。

齐白石约在13岁时师从叔祖父学做木工,由于对绘画极感兴趣,后来就改学雕花木工。

在学画的过程中,齐白石曾拜许多人为师,先是师从民间画师萧传鑫,后又跟画家胡自停学工笔,还师从谭博学画山水。

学画的同时,他还不断拜师研习书法。

大约在1919年,齐白石一家从老家湖南迁往北京,住在法源寺,靠卖画治印为生。

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名画家陈师曾。

陈师曾非常欣赏他,多次在画艺上给予鼓励和指点,使齐白石的画技飞跃。

1926年,齐白石终于被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聘为教师,从此开始了他的执教生涯。

随着他的逐步成名,在当时的画界就出现了这样一句话:“没有陈师曾就没有齐白石!”画技是可以传授的,德性也是可以感染的。

齐白石不仅继承了陈师曾的画技,也传承了他的高尚品德。

他执教和出名后,曾经“抬爱”过不少需要帮助的人。

著名画家李苦禅,正是在他的帮助之下才完成学业,后来成为著名画家的。

李苦禅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他酷爱学习。

1922年秋天,他带着简单的行李从山东来到北平求学。

经过努力,他如愿以偿考取了北京国立艺专西画系。

入学后,为了更快地提高艺术造诣,他特地拜当时在画坛声名鹊起的齐白石为师。

读书时,李苦禅虽然处处节俭,但一贫如洗的父母在寄给他10块大洋后,便再也借不到钱供他上学了。

例证法

例证法

黄热病—烈性传染—坚持上船研究—不怕死亡 – 为使他人活得更好,我们抓住了事例中的关键词 句,就扣住了论点。
在事例之后,可以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解说: 面对致命的黄热病,巴斯德坚持上船研究, 面对致命的黄热病,巴斯德坚持上船研究, 表现出一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令人感动。 表现出一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令人感动。 因为在他看来,为了发现病菌, 因为在他看来,人,是值得的。正是这 种科研重于生命的精神, 种科研重于生命的精神,使他最终获得了成 功。
(2)假设分析法----示范 )假设分析法 示范
例如上文论证“钻研科学需要牺牲精神”的观点, 仍然选用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的事实论据,我们 可以通过假设,进行说理: 假如缺少为科学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假如缺少为科学而献身的牺牲精神,巴斯德面对瘟 疫肯定会退避三舍,远离疫区。那么, 疫肯定会退避三舍,远离疫区。那么,他永远也不 能发现传染病病菌, 能发现传染病病菌,永远也不能接近并获得科学的 真理。 真理。 通过假设缺少牺牲精神会产生什么结果,我们可以 看到具有牺牲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从而有力 地完成论证的过程。
(1)例后解说法的含义 是指列举事例后,将其中关键的、与论点密 切联系的内容进行解说,使其含义得以彰显。 能够更好地论证观点。 (2)例后解说法----示范 比如为论证“钻研科学需要牺牲精神”的观 点,有人选用了这样的一则事实论据:
著名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听说一艘轮船上 发现了黄热病人,立即赶往那里,希望发现 引发这种烈性传染病的病菌。当他来到港口 时,检疫人员坚持不让他上这艘船。巴斯德 恳求说:“请宽恕一个学者追求科学的热情 吧!”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检疫人员,他 们同意让他上船进行研究。事后,有人问他: “你难道不怕危险吗?”巴斯德毫不犹豫地 答道:“为了能够使其他人活得更好,我愿 意用自己的生命做一次试验。”

书画家作者简介

书画家作者简介

徐寒,字温如,原名建川,别署石竹山人、寒石等。

1961 年生,学者、书画家。

2003 年参与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的创建工作,聘为教授。

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研究员兼学者书画研究室主任。

现为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兼文化艺术研究室主任。

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山西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客坐教授等。

2002 年3 月,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北京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展》以及在日本东京的《日中书法教授作品展》、在韩国首尔《北京大学中韩书艺教授作品展》等等。

在北京、山东淄博、广东佛山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览并有展览作品集行世。

其诗书画作品被《中国传世名画》、《中国书法鉴赏》、《历代梅兰竹菊精品》、《中国书法全鉴》、《中国传世楹联》等多种典籍收入;担任央视系列片《千年书法》《汉字故事》特邀学术嘉宾。

国内众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古迹有其楹联、刻石、匾额和题字。

其传略载入多种辞书和数十种报刊杂志。

在广东河源市有《石竹山人书画馆》,收藏和陈列其书画作品和学术资料。

季爱民,1965年生,解放军总参某部现役军官,中国军事博物馆特聘画家,中国工笔画学会山水画研究室主任。

画风深受李可染、刘大为、林凡、程大利等先生影响,追求拙朴厚重的艺术风格。

多次参加全国、全军美展并获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军委八一大楼等收藏,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军委八一大楼等收藏,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荣宝斋、徐州博物馆等地展出。

出版有《季爱民画集》、《季爱民山水精品集》、《荣宝斋·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集》、《季爱民雕刻集》等。

总参某部现役军官、中国军事博物馆特聘画家、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山水画研究室主任。

曾就读于江苏省文艺学院和解放军艺术学院,师从李可染、刘大为、林凡、程大利等,追求拙朴厚重的艺术风格。

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大量作品参加全国、全军美术展览屡屡获奖,作品被作为国礼送给外国领导人,并广为李可染艺术馆、荣宝斋、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军委八一大楼等多家单位收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