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知识竞赛决赛
第四届行知杯论文兴化获奖名单

翟华刚 章素坚 熊小丽 朱荣华
兴化戴泽初中 兴化市林潭学校 兴化安丰初中 兴化市周庄高级中学
研会第四届“行知杯”优秀论文一等奖名单
论文标题 传承行知理念,弘扬校园文化 将生活引入教学,让化学走进生活 努力提升初中毕业班学生语文学习的幸福指数 探索学生的“心”世界 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成就教育教学 行为铸就习惯,点滴成为基石 用“生活教育”理论构建数学生本“四化”课堂 借鉴行知教育思想,构建和谐班级 最是书香能致远—论经典诵读促乡村教师专业成长 陶行知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教学智慧 释放行知思想 初评 复评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最终等级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壹
丁涛张国勤 张明虹 薛兰珠 陈一波 韩存明 陈许娟 许琳琳 李 娟
姜堰市行知实验小学 姜堰市俞垛学校 姜堰市张甸中心园 姜堰市王石中心小学 姜堰市励才学校 兴化市戴南镇董北实验小学 兴化市戴南中心小学 兴化市竹泓中心小学 兴化市陶庄中心校 兴化第二实验小学 兴化第二实验小学 兴化市第一中学 兴化市特殊教育学校 兴化市特殊教育学校 兴化市唐刘学校 兴化市大垛中心校 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 兴化市陈堡中心小学 兴化市陈堡中心小学 江苏省口岸中学 江苏省口岸中学 江苏省口岸中学 江苏省口岸中学 泰州实验中学 泰州实验中学 泰州实验中学 泰州实验中学 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 江苏省泰州中学 泰州市田家炳中学 泰州市田家炳中学 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2022年陶行知教育思想征文比赛结果

2022年陶行知教育思想征文比赛结果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四维教育思想”影响了中国几代人,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进步,让生活更加安定和舒适。
2022年,在陶行知150周年诞辰之际,为了更深入地认识和体会陶行知思想,中国全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举办了一场国际学术思想竞赛“2022年陶行知教育思想征文比赛”。
比赛征集的文章充分体现了各个年龄段参赛者的个性展现和创意思考,他们以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法来展现陶行知的思想。
从陶行知的文献中汲取营养,他们把论证的程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用更加具体的故事来昭示陶行知的爱护儿童,及其对新兴文化的推崇,用十分细致的把握来指示陶行知所经历的动荡时期和他与国家政治给他带来的影响。
本次比赛评选出了十位优秀文章作者,比赛评委中心特别表扬了他们的文章,称他们的文章表达了他们畅想的思想,使读者深深地体会到了陶行知的四维教育思想,相信将对未来的学习者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名是来自上海大学陶行知学院的高晓穆,她的文章《孩子的心灵是未来的希望》探讨了陶行知思想中关于教育和人生的保护,勉励孩子们要勤学苦练,做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更好地为未来做准备。
第二名是江苏大学的刘明,他的文章《文化的震撼力》探讨了陶行知思想和文化的关系。
他认为,文化的强大震撼力不仅能够滋养人们的智慧,而且能够拉近人们的心灵距离,使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精神和生活的意义。
他认为,文化的发展是有层次的,要想深入理解陶行知的思想,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第三名是清华大学的李宇昆,他的文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与完善》探究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现实中的实践与完善。
他认为,实践与完善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两个环节,需要校舍、家长和学生等各方面的参与,把陶行知教育思想发扬光大。
以上就是2022年陶行知教育思想征文比赛的结果,这次比赛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也使大家深刻地认识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性,相信在未来,我们会把这种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以此推动中国社会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教师专业素养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

教师专业素养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试题一:1.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哪一部作品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答案:C.《水浒传》2. 以下哪位教育家是现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奠基人?- A.陶行知- B.- C.- D.孔子答案:A.陶行知3.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称为"九州"的是指什么?- A.九个省份- B.九个岛屿- C.九个山脉- D.九个区域答案:D.九个区域试题二:1.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A.电灯- B.火药- C.电话- D.汽车答案:B.火药2. 以下哪位教育家提出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A.陶行知- B.孔子- C.- D.答案:C.3.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哪一部作品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答案:D.《三国演义》试题三:1.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哪一部作品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答案:B.《西游记》2. 以下哪位教育家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A.孔子- B.- C.- D.陶行知答案:A.孔子3.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称为"四书五经"的是指什么?- A.四部古代书籍和五个古代经典- B.四个古代绘画作品和五个古代雕塑作品- C.四个古代建筑和五座古代宫殿- D.四个古代诗集和五首古代诗歌答案:A.四部古代书籍和五个古代经典试题四:1.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A.电视- B.照相机- C.冰箱- D.计算机答案:B.照相机2. 以下哪位教育家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念?- A.孔子- B.- C.- D.陶行知答案:C.3.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哪一部作品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答案:A.《红楼梦》。
六知六会一做知识竞赛题

六知六会一做知识竞赛题知识竞赛题是一种旨在考察参赛者对各种知识领域的了解程度的活动。
在参加知识竞赛时,参赛者需要有广泛的知识储备,熟悉各个知识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
以下是关于知识竞赛题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历史题历史题主要考察参赛者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时代的了解。
可以参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中国古代史:包括夏、商、周以及秦、汉、唐、宋、明、清等历史朝代的兴衰原因、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等。
2. 世界古代史: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等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历史事件、人物等。
3. 近现代史:包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中国的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
二、科学题科学题主要考察参赛者对科学理论、实验原理和应用知识的了解。
可以参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领域的基本概念、实验原理和重要发现等。
2. 应用科学:包括工程学、医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基本理论、技术应用和重要发明等。
三、文学题文学题主要考察参赛者对文学作品、作家及其作品的了解。
可以参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中国文学:包括古代文学如《红楼梦》、《西游记》等,现代文学如鲁迅的作品、韩寒的作品等。
2. 世界文学:包括莎士比亚的作品、托尔斯泰的作品等。
四、地理题地理题主要考察参赛者对地理环境、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了解。
可以参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世界地理:包括世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类型、自然资源等。
2. 中国地理:包括中国各省市的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类型、自然资源等。
五、艺术题艺术题主要考察参赛者对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家的了解。
可以参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绘画艺术:包括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历史、画派、代表作品等。
2. 音乐艺术: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家和作曲家等。
六、体育题体育题主要考察参赛者对体育运动、运动员和体育知识的了解。
陶研教育小故事获奖

陶研教育小故事获奖摘要:一、陶研教育简介二、陶研教育小故事获奖背景三、获奖故事介绍四、陶研教育的意义和影响五、总结与展望正文:陶研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努力。
近日,陶研教育小故事获奖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对陶研教育成果的肯定,更是对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鼓励。
陶研教育,即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教育实践。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理念,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陶研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道德素养,旨在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教育。
此次陶研教育小故事获奖,源于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将陶行知教育理念融入课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些获奖故事充分展示了陶研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获奖故事内容丰富,涵盖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个方面。
其中,德育故事传递了诚信、感恩、助人等美好品质,智育故事体现了探索、创新、合作的精神,体育故事强调了勇敢、拼搏、团结的体育精神,美育故事展示了审美、创意、和谐的美育理念。
这些故事充分体现了陶研教育的特色,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榜样。
陶研教育的成功实践,不仅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球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随着获奖故事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陶研教育,认识到其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陶研教育将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陶研教育小故事获奖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激励。
让我们以此次获奖为契机,继续深化陶研教育实践,为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中外教育史知识竞赛题

中外教育史知识竞赛题中国教育史一、选择题1.提出“五育并举”教育主张的近代中国教育家是蔡元培。
2.我国西周时期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学在官府。
3.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4.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孔子。
5.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不言之教。
6.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
7.“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明代确定。
8. 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有平民主义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9.《新教育大纲》是教育家杨贤江纂写的。
10. 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教育目标是实德实才之士。
11. 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的一般特征有批评传统、包容广大、提倡实用。
12. 宋朝科举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经义。
13. “三舍法”是北宋第二次兴学期间,用于太学的教学改革方法。
14.崇宁兴学时期的画学是中国古代唯一举办过的专门美术学校。
15. 胡瑗创立了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必修选修制度。
16.“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对教育的作用的描述。
17. 我国读书做官的教育模式是在汉代形成的。
18. 察举制是汉武帝时期得以确立的。
19. 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20. 王充的思想中,与儒家神学明显对立的论点包括天道自然、万物自生、万物一元、人死神灭。
二、填空题1.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2.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3.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序”,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4.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5.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有教无类”。
8.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和广文馆。
陶行知知识竞赛题1

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知识竞赛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陶行知出生在(歙县黄潭源村) ,原名叫(文睿)。
在(1946) 年病逝,毛泽东的题词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评价陶行知为(万世师表)。
2、陶行知提出著名的“六大解放”是(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头脑、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
3、陶行知先生于(1927 )年创办了晓庄师范,指导晓庄师范的理论是(生活教育),其校训是(教学做合一)。
4、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了(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
5、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是与(民主爱国活动)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他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先后创办了(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
6、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7、“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还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先后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
8、1917年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推行(平民)教育,1946年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9、陶行知首创(小先生)制,来帮助学生学习。
10、1930年陶行知受迫害,封闭了晓庄师范。
在(日本)避难,次年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申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陶行知曾说过,小孩子必定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这足以说明他的观点是(A )A、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B、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C、行动与只是同等重要,同时发生2、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这一观点,为中心的是(C )A、教B、学C、做3、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
这体现了(A )A、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B、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C、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4、与陶行知教育思想比较研究更凸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化的是(D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杜威5、从中国土地上生长起来,富有时代特色,受到进步教师和劳苦群众的欢迎,引起了世界教育家的注目的学说是( B)A、社会教育B、生活教育C、品德教育6、“每天四问”指的是(A )A、身体,学问,工作,道德有没有进步B、能力,品德,智力,发现有没有进步C、身体,学问,能力,品德有没有进步D、工作,道德,智力,发现有没有进步7、生活教育运动12周年纪念日上陶行知提出的口号是(A )A、学术即力量,组织即力量,行动即力量B、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C、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8、陶行知对道德教育十分重视,德育的根本任务是(C )A、在劳力上劳心B、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C、教人求真,学做真人9、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C )A、主动性B、兴趣C、创造力10、与陶行知一起被列入国民党黑名单的民主战士是(B)A、沈钧儒,邹韬奋B、李大钊,闻一多C、周树人,郭沫若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比较“生活即教育”与“教育即生活”的不同。
经典陶行知教育故事

经典陶行知教育故事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理念影响了几代人。
他提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在他的教育实践中,有很多经典的故事,下面我为大家精选了几个。
1. 破釜沉舟,焚船教育陶行知认为,要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勇气和拼搏精神,就需要采取一些激励的手段。
有一次,他在教育战线上与教育局长展开辩论,教育局长威胁说要取消陶行知的研究生课程。
面对这一威胁,陶行知毅然决然地选择破釜沉舟,焚船教育,他将自己写的教材全部焚毁。
这一举动震惊了在场的人,但也让更多的人对陶行知的胆识和拼搏精神产生了敬佩之情。
2.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陶行知非常注重课堂之外的教育。
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讲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他告诉学生们,如果你想得到好的成绩,就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
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这个道理,他选了几个学生去种菜,学生们认真地去种植,最终他们收获了丰富的果实。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生们深深明白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道理,也明白了努力的重要性。
3. 边学边教,实践为主陶行知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有一次,陶行知带着学生们去实地考察。
他们参观了工厂、农村和农田,让学生们亲自体验农田劳作和农民的辛苦。
在实践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学到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增强了自己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陶行知认为,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4. 爱心教育,感恩他人陶行知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
有一次,他在校园内建了一座小屋,作为学童农场的管理处。
学生们每天都要负责打扫小屋和周围的环境,并且负责种植果树和蔬菜。
陶行知告诉学生们,他们所种植的果树和蔬菜都是为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的劳动是一种对社会的回报和感恩之心。
通过这样的爱心教育,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农业知识,还学到了感恩之心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5. 崇尚自然,培养创新思维陶行知非常崇尚自然,他认为自然是最好的教育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竞赛决赛题必答题(本题共16组由选手进行点题组回答)第一组1、请问陶行知先生的原名叫什么?(文浚)2、哪年哪月哪日陶行知先生在上海溘然长辞,谁亲自为他写悼词?(1946年7月25日、毛泽东)3、什么是教师的道德基础?(敬业乐道)第二组1、请问陶行知先生在哪一年在哪里创办了“晓庆师范”。
(1927年、南京)2、1919年2月发表什么,他提出主张“沿袭陈法,仪型他国”?(《试验主义与新教育》)3、陶行知除了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请问还有什么?(大众诗人、革命战士)第三组1、请问陶行知先生是哪一天出生?(1891年10月18日)2、补充完整下列句子,请听题:“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3、教育应该使我们对众人养成的态度是什么?(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第四组1、请问谁称陶行知为万世师表?(宋庆龄)2、汕职院金园校区(广东省汕头教育学院)首届“师陶节”的时间是什么时候?(1997年5月25日——6月5日)3、教师的道德特征是什么?(为人师表)第五组1、请问1914年8月,陶行知留学于哪里?(美国加州伊利诺大学)2、哪一年?陶行知先生与朱其慧、晏阳初等成立了什么?(1920年、中华平民促进会)3、什么是教师的道德职责?(教书育人)第六组1、“做”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社会实践)2、1932年,陶行知先生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的普及教育活动是什么?(即知即传)3、“为了苦孩子,甘做骆驼”的下一句是什么?(于人有益,牛马也做)第七组1、1946年初,陶行知与谁在重庆创办了社会大学?(李公朴)2、1918年在什么会议上,陶行知提出主张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南京高师校务会议上)3、请问“创造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手脑双全)第八组1、请问最好的上课时间是什么时候?(8至10时)2、1946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的社会大学的宗旨是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3、“两千年后陶行知”的前一句是什么?(两千年前孔夫子)第九组1、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的重点应当在哪里?(农村)2、陶行知先生哪一年获得政治硕士学位?(1915年)3、“教学做合一”的两种涵义是什么?(方法,生活的说明)第十组1、陶行知是哪里人?(安徽省歙县黄谭源村人)2、谁在给党中央的信中说“陶行知是一个无保留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周恩来)3、做个真正的人,第一就要有什么?(思想)第十一组1、1939年陶行知先生创办育才学校,其校歌是什么?(《凤凰山歌》)2、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在哪里发表了《创造教育的演说》?(上海大夏大学)3、什么“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和脑在一块儿干)第十二组1、1939年,陶行知在哪里创办育才学校,其目的是什么?(重庆、抗日和建国)2、1923年6月陶行知先生和黄炎培等人组建了南京平民促进会,编写了什么课本?(《平民千字课》)3、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什么是成功之父?(奋斗)第十三组1、陶行知先生认为要有好的学校,先有好的什么?(教师)2、在40年代,陶行知在哪所学校开展了“创造年”“创造月”的活动?(育才学校)3、请问在“在劳力上劳心”的前一句是什么?(以教人者教己)第十四组1、陶行知生平第一次来到祖国南大门广州市是什么时候?(1921年10月(29日))2、在教师里操着“什么人”的命运,便操着人类和民族的命运?(幼年人)3、请问今年的10月18日是陶行知诞辰几周年?(120周年)第十五组1、《创造奇葩-陶行知的弟子们》在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的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为了纪念陶师诞辰几周年?(110周年)2、汕职院院的校训是什么?(知行合一,德技双馨)3、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和人人分别是什么?(创造之时创造之人)第十六组1、1915年,陶行知转入哪所学校就读教育科学,师事杜威,孟禄等名家?(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2、生活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教人求真,学做真人)3、《斋天自由谈》、《古庙敲钟录》、《诗歌集》哪篇作品不属于陶行知的?(《诗歌集》、注:正确的为《行知诗歌集》)抢答题1、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话要奉劝办学的同志,这句话是什么?(带学生如亲弟子,亲民亲物亲赤子,问古问今问未来)2、教师和学生的职务分别是什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3、请用一句话概括陶行知一生的贡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4、陶行知认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那他认为教育能干什么呢?( 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5、“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其教学论,它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批评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6、人民的大德有四点,分别是什么?(一是觉悟,二是联合,三是解放,四是创造)7、陶行知说,“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
它的特征是什么? (1.行动,2.思想3.新价值的产生)8、对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有一句很有概括性的话,就是什么?(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9、请问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四大方针指的是什么?(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创造的)10、请问陶行知推行平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使平民一面读点书,一面得一点做人做国民的精神)11、请问陶行知认为好教材的标准是什么?(第一看他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第二看他有没有引导人思想的力量;第三看他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12、请问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中提出了哪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合一”)13、陶行知先生的主要著作有哪些?(提示:六部)(《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天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普及教育三编》)14、大学生解决问题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可分为五步,分别是什么?(觉得问题,什么是问题,设法解决问题,选择方法,应证)15、请问教育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使众人养成一种继续不断的共同求进的决心)16、陶行知受谁的什么哲学思想的影响,故取名知行后改为行知。
(王阳明,“知行合一”)17、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怎样?(1、生活决定教育,2、教育改造生活)18、请问作为乡村教师,陶行知认为应具备哪些条件?(第一有农夫的身手;第二有科学的头脑;第三由改造社会的精神;第四有健康的体魄;第五有艺术的兴味。
)19、生活教育所负的使命是使命是什么?(教民造富,教民均富,教民用富,教民知富,教民用民权已遂民生而保民族)20、林柏渠曾赞誉陶行知是“什么”的旗手。
(反洋化教育,反传统教育)风险题第一组(每题10分)1、请问“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出至陶行知先生的毕业论文。
那么请问,陶行知先生该毕业论文是什么?在哪里宣读的呢?(《共和精义》南京金陵大学)2、社会即学校,它是要求“以社会为学校”,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说就是什么?(把整个社会或乡村当作学校)3、请问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宝贵精神?(一、是伟大的学说和理论,二、是伟大的实践和经验,三、是伟大的人格和精神)4、陶行知语录中生活教育的七大原则是什么?(实践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前进行原则、全民性原则、终身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第二组(每题20分)1、在教学中贯彻“教学做合一”有哪些好处呢?答:一方面可克服传统教学中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三脱离弊端;另一方面,可以把单纯传授书本知识,死教书、死读书的教学转移到着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轨道上来。
2、人民教师必须达到什么样的要求?答:一、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二、掌握渊博的一般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教学教育的知识技能(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方法);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3、陶行知先生是如何定义“教学做合一”中的“做”的呢?答:陶行知先生给“做”下过一个广大的定义: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寻求出路。
4、教育中要防止哪两种不同的倾向?答: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指导的错误倾向;另一种只是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
第三组(每题30分)1、陶行知先生给广大人民教师的九条课堂建议是什么?答:(1)、初次与学生见面时要避免过于随便;(2)、快速记住学生的名字;(3)、使用积极的语言,而非消极的语言;(4)、有选择的使用强化策略;(5)、运用非言语线索;(6)、处理当前的事,而非过去的事;(7)、给学生提供承担责任的机会;(8)、要就事论事,不要侮辱学生;(9)、避免不必要的威胁。
2、请解释“山海工学团”所蕴含的寓意?答:“山海”有两层意思;一是地处宝山与上海市之间;二是九一八日本侵占了东北,一二八又打到了上海,上海关早已丢失,取名山海。
语意双关,志在实施国难教育,还我山河!“工学团”的寓意是“工以养身,学以明生,团以保生”,把社会、学校、工场打成一片,普遍实行军事、生产、科学、识字运用民权、节制生育六大训练,以期团结民众、改造社会、收复失地,保卫国家。
3、社会即学校的含义有哪五点?答:(1)、认定社会就是一个无比伟大的学校;(2)、学校不得关起门来办学必须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3)、运用社会力量,由群众办自己锁需要的学校;(4)、从培养目标说是培养有“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的具有“生活力”和“创造力”能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的普通劳动者;(5)、从教育内容说,要以社会为课堂,使学校的教育内容更丰富。
4、为搞好成人的自学能力的培养,陶行知先生当初提出“读书十字诀”,请说出十字决指的是什么?答:读书十字决:一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二勤,业精于勤,荒于嬉;三恒,持之于恒,锲而不舍;四博,从精出发,博览群书;五问,要不耻下问;六记,多动笔墨,多记笔记;七习,温故而知新;八专,专心致志,专一博广;九思,多加思考,学以致用;十创,触类旁通,敢于创新。
附加题(本大题共3题,总分相同时才进行,本题不计分)1、请阐述生活即教育的含义是什么? (一是生活有对人的教育作用;二是教育又促进生活的变化;三是教育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2、请问六大解放是什么?(六大解放:即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3、陶行知说过每天要四问,指哪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