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卷(一)一、精心选择(每小题3分,共21分)1.多项式xy^4+2x^3y^3-9xy+8的次数是A。

3 B。

4 C。

5 D。

6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2x^2·6x^4=12x^8 B。

(y^4)m/(y^3)m=ymC。

(x+y)^2=x^2+y^2 D。

4a^2-a^2=33.计算(a+b)(-a+b)的结果是A。

b^2-a^2 B。

a^2-b^2 C。

-a^2-2ab+b^2 D。

-a^2+2ab+b^24.3a^2-5a+1与-2a^2-3a-4的和为A。

5a^2-2a-3 B。

a^2-8a-3 C。

-a^2-3a-5 D。

a^2-8a+55.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

-2/(1/3)=-6 B。

9×5=45 C。

(-5)³=-125 D。

2-3=-1/86.若(am·bn)^2=a^8b^6,那么m^2-2n的值是A。

10 B。

52 C。

20 D。

327.要使式子9x^2+25y^2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则需加上()A。

15xy B。

±15xy C。

30xy D。

±30xy二、耐心填一填(第1~4题1分,第5、6题2分,共28分)1.在代数式3xy^2,m,6a^2-a+3,12,4x^2yz-(1/2)xy^2,3ab中,单项式有5个,多项式有2个。

2.单项式-5x^2y^4z的系数是-5,次数是7.3.多项式3ab^4-ab+1/5有3项,它们分别是3ab^4、-ab、1/5.4.⑴x^2·x^5=x^7.⑵(y^3)^4=y^12.⑶(2a^2b)^3=8a^6b^3.⑷( -x^5y^2)^4=x^20y^8.⑸a^9÷a^3=a^6.⑹10×5-2×4=46.5.⑴(-2)/(1/3)=-6.⑵(x-5)(x+5)=x^2-25.⑶(2a-b)^2=4a^2-4ab+b^2.⑷(-12x^5y^3)/(-3xy^2)=4x^4y。

(必考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整式的乘除》测试(包含答案解析)(1)

(必考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整式的乘除》测试(包含答案解析)(1)
9.如果4a2﹣ka+1是完全平方式,那么k的值是()
A.﹣4B.±4C.4D.±8
10.若 ,则 的值等于( )
A.37B.27C.25D.44
11.如 , ,则 ( )
A.-11B.11
C.-7D.7
12.如图所示的四边形均为矩形或正方形,下列等式能够正确表示该图形面积关系的是()
A. B.
C. D.
10.A
解析:A
【分析】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即可得.
【详解】

,即 ①,
又 ,
②,
由① ②得: ,
即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求值,熟记公式是解题关键.
11.D
解析:D
【分析】
根据 直接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
解:当 , ,时,
=9-2=7.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对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应用能力,熟记有关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个变形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 , ,
∴x+y= ,

=
=
=20,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熟记完全平方公式并运用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7.C
解析:C
【分析】
表示出空白三角形的面积,用总面积减去两个空白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再将得到的等式变形后,利用整体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
解:如图,大正方形的边长是a,三角形①的两条直角边长都为a,三角形②的一条直角边为a-b,另一条直角边为b,
解析:6
【分析】
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
【详解】
( +1)( ﹣1)=7-1=6,

(完整word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单元测试题(3套)及答案

(完整word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单元测试题(3套)及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 单元测试卷(一)班级—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1分)5•下列结果正确的是41.多项式xy^332x y9xy 8的次数是A. 3B. 4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亠 2 亠 48 4 m3 mA. 2x 6x 12xB .y y3.计算a ba b 的结果是22 . 2A. b aB .a bC. i24. 3a 5a1与 22a 3a4的和为D. 6mC.2ab b 2x 2D.D. 4a2ab b 22A. 5a 2a 3B. a 28a 3 C.a 2 3aD. a 28aC. 52aB. 500C. 53.7 0D.m n 26.右a ba8b6,那么m22n的值是A. 10B. 52C. 20D. 327.要使式子9x225y2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则需加上A. 15xyB. 15xyC. 30xyD. 30xy长方形铁片,求剩余部分面积。

(6分)、耐心填一填(第1~4题每空1分,第5、6题每空2分,共28分)2 2 21 2 2 、 » ,1•在代数式3xy , m , 6a a 3 , 12 , 4x yz xy ,中,单项式有53ab—个,多项式有 ______ 个。

2•单项式 5x 2y 4z 的系数是 ____________ ,次数是 ________ 。

2 32a 2b2006⑷ 320052 243•多项式3abab -有5项,它们分别是4•⑴x 2x 53 4⑵y 3a 9 a 3⑹10401 25.⑴一mn36 3 -mn 56•⑴(2a a m 3 b )25312x y2a a2 842c 23xy三、精心做一做(每题5分,共15分)1・4x y 5xy 7x 5x y 4xy xc 2 c 2 c ‘ ,32・2a 3a 2a 1 4a3. 2x2y 6x3y48xy 2xy四、计算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部编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某同学读了《庄子》中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后,兴高采烈地利用电脑画出了几幅鲸鱼的图案,由图中所示的图案通过平移后得到的图案是( )(第1题)2.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若CO⊥AB,∠1=56°,则∠2等于( ) A.30°B.34°C.45°D.56°(第2题) (第4题) (第5题)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B.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C.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4.如图,与∠B是同旁内角的角有( )A.1个B.2个C.3个D.4个5.如图,能判断直线AB∥CD的条件是( )A.∠1=∠2 B.∠3=∠4C.∠1+∠3=180° D.∠3+∠4=180°6.把正方形ABCD和长方形EFGH按如图的方式放置在直线l上.若∠1=43°,则∠2的度数为( )A.43°B.47°C.37°D.53°(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7.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点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 )A.70°B.65°C.50°D.25°8.如图,已知AB∥CD,∠B=100°,EF平分∠BEC,EG⊥EF,则∠DEG等于( )A.50°B.40°C.60°D.70°9.如图,AB∥CD,∠1=45°,∠3=80°,则∠2的度数为( )A.30°B.35°C.40°D.45°10.如图,小明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处,此时需要把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应是( )(第10题)A.右转80°B.左转80°C.右转100°D.左转10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如图是一个创意时钟,在时针、分针、秒针转动的过程中,若∠1=120°,则∠2=________.(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12.如图,村庄A到公路BC的最短距离是AD的长,其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13.如图,若∠1+∠2=180°,∠3=110°,则∠4=________.14.命题“如果ac=bc,那么a=b”的题设是____________,这是一个_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15.如图,直线a∥b,直线l与a相交于点P,与b相交于点Q,PM⊥l.若∠1=50°,则∠2=________.(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16.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BC的中点,将三角形ABE平移到三角形DCE′处,则四边形AEE′D的面积为________.17.将一副透明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若AE∥BC,则∠CAD =________.18.如图,a∥b,∠1=65°,∠2=140°,则∠3的度数是________.三、解答题(19,20,21,23题每题10分,其余每题13分,共66分)19.如图,HI∥GQ,EH⊥AB,∠1=40°,求∠EHI的度数.(第19题)20.如图,AE⊥BC,FG⊥BC,∠1=∠2.求证AB∥CD.(第20题)21.如图,在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把三角形ABC向右平移4个方格,再向上平移2个方格,得到三角形A′B′C′(A′,B′,C′分别对应A,B,C).(第21题)(1)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标明对应字母;(2)连接A′B,若∠ABA′=104°,求∠B′A′B的度数.2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把∠BOD分成两部分.(第22题)(1)∠AOC的对顶角为________,∠BOE的邻补角为________;(2)若∠AOC=70°,且∠BOE∶∠EOD=2∶3,求∠AOE的度数.23.如图,在三角形ABC中,∠1=∠2,点E,F,G分别在BC,AB,AC上,且EF⊥AB,GD∥BC交AB于点D.请判断C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第23题)24.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G,H,GM,HN分别为∠BGE和∠DHG的平分线.(1)试判断GM和HN的位置关系.(2)如果GM是∠AGH的平分线,(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3)如果GM是∠BGH的平分线,(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不成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请说明理由.(第24题)参考答案一、1.D 2.B 3.D 4.C 5.D 6.B 7.C 8.A 9.B10.A 点拨:如图,出发时是AD方向,到达C处时是BF方向,把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就是在C处沿CF方向右转∠FCE,变为CE方向.此时CE∥AD,所以∠FCE=∠FBD=∠1+∠2.由题意知∠1=20°,∠2=60°,所以∠FCE =80°,即右转80°可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的方向.(第10题)二、11.120°12.垂线段最短 13.110°14.ac=bc;真 15.40° 16.417.15° 18.105°三、19.解:∵EH⊥AB,∴∠EHB=90°.∵HI∥QG,∴∠IHB=∠1=40°.∴∠EHI=∠EHB-∠IHB=90°-40°=50°.20.证明:∵EA⊥BC,FG⊥BC,∴EA∥FG.∴∠2=∠CFG.∵∠1=∠2,∴∠CFG=∠1.∴AB∥CD.21.解:(1)图略.(2)图略.∵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得到的,∴AB∥A′B′.∴∠B′A′B=∠ABA′=104°.22.解:(1)∠BOD;∠AOE(2)设∠BOE=2x°,则∠EOD=3x°,则∠BOD=∠BOE+∠EOD=5x°. ∵∠BOD=∠AOC=70°,∴5x=70.∴x=14.∴∠BOE=2x°=28°.∴∠AOE=180°-∠BOE=152°.23.解:CD⊥AB.理由如下:∵DG∥BC,∴∠1=∠DCB.∵∠1=∠2,∴∠2=∠DCB.∴CD∥EF.∴∠CDB=∠EFB.∵EF⊥AB,∴∠EFB=90°.∴∠CDB=90°.∴CD⊥AB.24.解:(1)∵AB∥CD,∴∠BGE=∠DHG.∵GM,HN分别为∠BGE和∠DHG的平分线,∴∠MGE=12∠BGE,∠NHG=12∠DHG.∴∠MGE=∠NHG.∴GM∥HN.(2)如图①,(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AB∥CD,∴∠AGH=∠DHG.∵GM,HN分别为∠AGH和∠DHG的平分线,∴∠MGH=12∠AGH,∠NHG=12∠DHG.∴∠MGH=∠NHG.∴GM∥HN.(第24题)(3)如图②,(1)中的结论不成立.结论:GM⊥HN.理由:∵AB∥CD,∴∠BGH+∠DHG=180°.∵GM,HN分别为∠BGH和∠DHG的平分线,∴∠HGM=12∠BGH,∠GHN=12∠DHG.∴∠HGM+∠GHN=12(∠BGH+∠DHG)=90°.设GM,HN相交于点K,则∠GKH=180°-(∠HGM+∠GHN)=90°,∴GM⊥HN.。

七年级数学试卷一单元答案

七年级数学试卷一单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数中,有理数是()A. √3B. πC. 2.5D. √-1答案:C解析: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比的数,即形如a/b(b≠0)的数。

2.5可以表示为2/1和5/2的比值,因此是有理数。

2. 如果a > b,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a + 2 > b + 2B. a - 2 < b - 2C. 2a > 2bD. 2a < 2b答案:C解析:由于a > b,两边同时乘以2,不等号方向不变,因此2a > 2b。

3. 下列代数式中,正确的是()A. 2x + 3 = 5x + 1B. 3a - 2 = 2a + 5C. 4b - 1 = 4b + 3D. 5c + 2 = 5c - 2答案:D解析:将同类项合并,可得5c + 2 = 5c - 2。

4. 如果x² = 9,那么x的值是()A. 3B. -3C. ±3D. ±1答案:C解析:平方根的定义是,一个数的平方根是指另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

因此,x² = 9的平方根是±3。

5. 下列图形中,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 矩形B. 正方形C. 等腰梯形D. 三角形答案:A解析:平行四边形是指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矩形满足这个条件。

6.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4、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 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梯形答案:C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a² + b² = c²,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² + 4² = 5²,因此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7. 下列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是()A. y = 2x + 1B. y = 3x² - 2x + 1C. y = kx(k≠0)D. y = x³ + 1答案:C解析:正比例函数是指y与x成比例,即y = kx(k≠0)。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21B. 23C. 27D. 30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8厘米和15厘米,那么第三边的长度可能是多少?A. 3厘米B. 10厘米C. 23厘米D. 17厘米3.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dm、3dm、4dm,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A. 24立方分米B. 20立方分米C. 18立方分米D. 22立方分米4. 下列哪个分数是最简分数?A. 2/4B. 3/6C. 4/8D. 5/105. 如果a=3,那么2a+5的值是多少?A. 6B. 11C. 8D. 14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两个质数相乘,其结果一定还是质数。

()2.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度。

()3. 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相同的。

()4. 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5. 如果a是正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100的因数有______个。

2.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30度和60度,那么第三个内角是______度。

3.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cm,宽是3cm,高是4cm,那么它的表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4. 把分数3/4化成小数,其结果是______。

5. 如果a=5,那么3a-2的值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什么是质数?请给出三个质数的例子。

2. 请解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3. 请简述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4. 请解释什么是最简分数。

5. 如果一个数是负数,那么它的相反数是什么?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cm,宽是5cm,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8cm,腰长是5cm,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3. 把分数4/5、3/4、2/3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4. 如果a=4,那么2a+3的值是多少?5.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cm、3cm、4cm,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21B. 23C. 25D. 27答案:B2. 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2、5、8,那么第四项是?A. 11B. 10C. 9D. 8答案:A3. 下列哪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A. 矩形B. 梯形C. 正方形D. 圆形答案:A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1千米=1000米B. 1千克=1000克C. 1米=1000毫米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5.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101B. 102C. 103D. 104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2的倍数都是偶数。

(正确)2. 等差数列的相邻两项之差是常数。

(正确)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正确)4. 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

(正确)5. 0是自然数。

(错误)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1千米=______米。

答案:10002. 一个等差数列的公差是3,首项是1,那么第10项是______。

答案:283.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______。

答案:平行且相等4. 圆的面积公式是______。

答案:πr²5. 两个质数相乘,它们的积是______。

答案:合数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解释等差数列的概念。

答案:等差数列是一种数列,其中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公差。

2. 请简要解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答案:平行四边形是一种四边形,其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3. 请简要解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答案:圆的周长公式是C=2πr,面积公式是A=πr²,其中r是圆的半径。

4. 请简要解释质数和合数的区别。

答案:质数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大于1的自然数,合数是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

5. 请简要解释等比数列的概念。

答案:等比数列是一种数列,其中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公比。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21B. 37C. 39D. 272.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中,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是()。

A. 正数B. 负数C. 零D. 无法确定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8厘米,腰长是5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

A. 18B. 20C. 22D. 244. 下列哪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A. 正方形B. 长方形C. 圆形D. 所有选项都是5.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9B. √16C. √3D. √1二、判断题1. 任何两个奇数相加的结果都是偶数。

()2. 一个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

()3.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4. 任何正数都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5.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度。

()三、填空题1. 2的平方根是______。

2. 3的立方是______。

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如果一个底角是40度,那么另一个底角是______度。

4. 两个平行线的夹角是______度。

5.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是10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是______厘米。

四、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质数。

2. 什么是算术平方根?3. 什么是平行线?4. 什么是无理数?5. 什么是等边三角形?五、应用题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面积。

2.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求它的对角线长度。

3.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49,那么这个数是多少?4.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2厘米,腰长是8厘米,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5.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27,那么这个数是多少?六、分析题1. 证明: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偶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偶数。

2. 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它的三个角都是60度。

七、实践操作题1. 画出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并标出它的对角线。

2. 画出一个底边长为8厘米,腰长为5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并标出它的底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