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后园和我》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祖父、后园和我》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祖父、后园和我》教学设计
4.品味下列句子,说说他们的作用
⑴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⑵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5、对榆树的描写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进行描写写出它的不同情态,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总是”写祖父取孩子帽子不是有意刁难孩子,而是逗孩子玩,表明他有一颗天真可爱的童心。
“因为你嘴馋,它就不开花。”
祖父幽默风趣的性格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笑”写出了祖父的可爱,有一颗童心。
明确:通过各种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勤劳慈爱、幽默风趣,有一颗童心的祖父。
教材分析
《祖父、后园和我》是鲁教版初中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祖父、后园和我》节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主要回忆了“我”与祖父在后园的种种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童年生活的赞美,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人情美及自由天性的向往。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赏析语句,明确文章写法和人物形象,体会人情美和人性美。
学生进行角色体会,用充满快乐的语调,读出喜爱之情。
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可自读,可齐读。
学生美读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并总结方法。
加强朗读训练,并注重方法指导。



消逝的快乐
显示资料:
萧红一生经历坎坷。她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她的父亲生性贪婪自私,对孩子经常恶言恶语,文中提到的她的祖母又是一个不喜欢孩子的老人。更不幸的是,9岁那年,她的亲生母亲去世了。年幼的她从暴戾的父亲和继母那里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只有从祖父那里才能得到些许温暖。20岁那年,为了逃婚她离家出走,从此过上了漂泊流浪的生活。居无定所的日子里常常是恶疾缠身……那时候,她曾经说:“若是能回到呼兰河我的家乡,该多好啊”。那时的她,对于这段曾经如此自由快乐的童年往事该是多么的眷恋啊!

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祖父、后园和我》教案

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祖父、后园和我》教案

《祖父、后园和我》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把握人物性格特点.2、引导学生赏析文中精彩语句,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3、通过学习,每个学生都能有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赏析文中精彩语句,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每个学生都能有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师:有一首歌,听着听着,就让人不由得想起慈爱可亲的外婆,美丽的澎湖湾,我的童年·······领唱。

(音乐声低,设为背景音乐)有一本书,读着读着,就让人不由得沉浸在烂漫的童年生活里。

这本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作者萧红。

在书中,萧红通过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的眼睛,记录下了她的童年生活,读来非常动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祖父、后园和我》,就选自这本书的第三章。

(引导学生将有关文学常识在课下注中标出。

)屏幕展示:“学习目标”屏幕展示:“生字正音”:谷玩衣嘴玫胖圆圆明晃晃毛嘟嘟蓝悠悠(叠词)师:你觉得哪个字比较容易写错?(师强调写法,生自读掌握)二、整体感知: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提示:题目是文眼,借助题目)参考:这篇文章回忆的是祖父和我在后园里一些有趣的事屏幕展示:我和祖父在后园里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学生可能总结出:栽花、拔草、种小白菜把谷子当成狗尾巴草铲掉、扬水、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往祖父的草帽上戴花。

三、局部探究:师:这其中又有哪几件事给你的印象比较深刻一点?为什么?(学生说到哪一件事就带领学生读哪一件事,采用多种方式朗读:生读、师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并借助事件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探究的问题)师:从这些有趣的事情当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祖父?用恰当的词语形容一下。

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师指导学生结合具体段落、具体事例回答问题,并在课本相应的地方标示出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多发言。

七年级语文《祖父后园和我》教案范文文档

七年级语文《祖父后园和我》教案范文文档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祖父、后园和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亲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于亲人间深厚情感的思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知识目标:1.了解并掌握《祖父、后园和我》中的重要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情感描写。

2.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要词语、短语和句型。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对于文本的把握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水平。

3.培养学生的思辨与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积极感受父辈对子辈的关爱和付出,增强对亲情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学生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第二部分: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掌握并理解《祖父、后园和我》的重要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情感描写。

2.运用课文中的重要词语、短语和句型进行正确的表达和运用。

教学难点:1.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理解并感受亲情对于人生的影响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设计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1.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标题《祖父、后园和我》,请学生猜测故事的大概内容。

Step 2 阅读课文 (20分钟)1.教师用朗读的方式带领学生整体阅读课文。

2.教师进行逐段解读,解释难词、短语,并让学生跟读。

Step 3 课文分析 (10分钟)1.学生小组合作,以故事情节为基础,总结并分析祖父、后园对于“我”的影响。

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亲情对于人生的影响。

Step 4 语言点讲解 (10分钟)1.教师解释、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语、短语和句型。

2.引导学生进行课文语言点的正确运用。

Step 5 个人写作 (15分钟)1.针对课文内容和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想法,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

祖父、后园和我成案

祖父、后园和我成案

祖父、后园和我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文中蕴涵的浓浓的深情。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我和祖父的性情难点突破: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四人小组讨论,找出文中对我和祖父描写的句子和有关的事件,从中总结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材分析:文中的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非常生动,学生比较感兴趣,应该让他们多读,理解以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之情为线索,知道回忆了我与祖父在后园的种种有趣的活动,从而掌握文中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童年生活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人情美的向往。

学情分析:由于是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学生可能比较感兴趣,喜欢讨论文章中的问题,对文中描写的后园的生活也愿意去探讨,掌握起来不会有很大的难度。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一)先展示、交流学生搜集的有关女作家萧红的资料,再多媒体展示教师搜集的资料如下:踏莎行(访萧红墓)天涯流落,江湖笑傲,难得才情高格调。

长留清辉在人间,寂寞空冢凭谁吊。

海着碧衣,山披翠袄,凄凄此处埋芳草。

北魂南魄领风骚,文债情债均未了。

朗读、讨论这首词的内容之后老师归纳总结:这是一首哀悼萧红的小词。

从同学们搜集的和这首词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寂寞的人;一个天涯流落之人。

她有着很高的才华,却因种种原因以悲剧结局。

(二)作者简介萧红原名张乃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她从小生长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地主家庭。

她的童年却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在侮辱与损害的恶境中孤零零的挣扎过来。

他的父亲张庭举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奴仆。

他冷酷、贪婪,甚至因为萧红是个女孩而歧视她。

只有在她的祖父那里,可以得到温暖和爱,祖父和他的后园是她童年时代的一束阳光,因而她对于和祖父一起时的那段童年时光有着强烈的眷恋之情。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她笔下的祖父以及充满乐趣的后园。

二、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并写对字形谷穗.玩腻.了衣襟.地榇.馋.嘴玫瑰..闪烁...蜻蜓(2)《祖父、后园和我》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黑龙江呼兰人,现代女作家。

《祖父、后园和我》教案

《祖父、后园和我》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一)语文训练1、了解童年的乐趣,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浓浓的亲情,领悟作者的自然美、人情美及自由和天性的向往。

教学重点:确定文中的重点人物。

教学难点:浓浓亲情在文中的体现教具准备:学生准备部分自己童年时的作品教学时间:2课时教材分析:本文选自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内容集中,情节完整,人物描写、景物描写非常生动,体现了萧红小说散文诗化的特点。

文章以第一人称写的。

以“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之情为线索,回忆了“我”与祖父在后园的种种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欢乐、自由、温馨、美好的童年生活的赞美,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人性美和自由天性的向往。

课文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我”和祖父在后园的活动;第二部分介绍祖父及祖父和“我”在后园的活动。

从写作特点上看,本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着欢乐的童年,同年趣事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本节课我们学习第8课,随着作者一起走进欢乐的童年,走进美丽的后园。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一)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快速朗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

2、学生查字典,结合注释自学生字词。

3、集体交流谷穗、衣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玩腻了:玩厌烦了。

谎花:不结果实的花。

明晃晃:形容花园里的红花绿叶,新鲜漂亮。

毛嘟嘟:形容狗尾巴草毛茸茸的样子。

蓝悠悠:形容天很蓝。

4、学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

(二)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放慢速度读课文。

2、整体感知A: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B:后花园中哪些景色给你的印象最深刻3、学生分组研讨。

4、集体交流(1)a、种小白菜: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窝一个个溜平。

b、铲地:我把狗尾巴草留下,祖父教我如何识别。

c、“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开花,不结樱桃。

d、在祖父的陪同下,“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

e、插花事件。

(2)这些问题,让学生指出即可。

三、课堂练习1、学生读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四、小结、作业: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

祖父后园和我教案

祖父后园和我教案

祖父后园和我教案
祖父的后园是我童年的乐园,每次去祖父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跑到后园里。

在这里,我可以尽情地玩耍,体验大自然的美妙。

首先,我教给大家的是种菜。

在祖父的后园里,有一片专门用来种菜的地方。

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打理这块菜地。

首先,我们要除草,将菜地清理干净。

然后,我将带大家学习种植蔬菜的方法,如何选择土壤、如何施肥等。

在种植的过程中,我还会向大家介绍不同蔬菜的特点和养护方法。

通过亲手动手种菜,孩子们可以亲身感受种植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责任心。

其次,我还会教大家如何照顾花草。

祖父后园里有许多不同种类的花和小树,学习照顾花草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我将带领大家认识并学习如何照料各种花草,如浇水、修剪、除虫等。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会关爱生命的美好,懂得珍惜大自然的馈赠。

最后,我还将组织大家进行一场有趣的比赛。

在祖父的后园里,有一块空地可以用来进行运动。

我将带大家进行一场植物知识竞赛,让孩子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通过竞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孩子们可以组成小组,相互合作,共同答题,并争取取得好成绩。

比赛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通过这次后园的教学活动,孩子们可以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到
许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同时,他们还可以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为孩子们带来一些快乐和收获。

七年级语文《祖父、后园和我》教案范文-文档资料

七年级语文《祖父、后园和我》教案范文-文档资料

七年级语文《祖父、后园和我》教案范文学习目标1、识记基础知识。

2、熟练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重点:学习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审美观。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你们已经记的不太清晰了,但始终有些经历和感觉让我们记忆犹新。

想一想,哪些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二、明确目标:三、检查预习:(1)文学常识:萧红、现代女作家选自《呼兰河传》(2)字词:谷穗玩腻了衣襟地榇嘴馋玫瑰胖圆圆明晃晃毛嘟嘟蓝悠悠四、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精选优美段进行朗读五、整体感知(1)作者在自己童年时代的后花园里欣赏了哪些自然景物?(大花园蜂子蝴蝶蜻蜓蚂蚱花果树榆树风雨小白菜草韭菜谷穗黄瓜太阳鸟虫子玉米白云等)(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和动作的词语和句子(3)不长的文章中出现了这么多的事物,这本不多见,并且你也不觉得很枯燥乏味,这是因为作者抓住了它们的共同特点来写的。

共同特点是什么呢?请用原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自由(4)、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并简单复述。

(5)、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喜欢文中的祖父么?为什么?明确:(1)种小白菜(2)铲地,重点写“狗尾草”事件(3)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扬水“下雨”。

(4)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等问题。

(5)插花事件。

祖父:勤劳慈爱、幽默风趣,有一颗童心。

“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有一颗自由的心六、知识拓展:小的时候,你会有这样调皮的举动吗?七、小结: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后园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浓浓亲情的眷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向往,以及童年的“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八、作业:在下列词语中任意选出五个,把它们连接成一段话(不少于50字)。

《祖父、后园和我》教案

《祖父、后园和我》教案

《祖父、后园和我》教案一、教学目标:、掌握文生字、词。

2、培养学生语言积累及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亲情,从而提高审美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朗读,感悟文内容。

难点:通过学习文,提高审美观。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四、时安排:一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先展示教师搜集的资料如下:踏莎行(访萧红墓)天涯流落,江湖笑傲,难得才情高格调。

长留清辉在人间,寂寞空冢凭谁吊。

海着碧衣,山披翠袄,凄凄此处埋芳草。

北魂南魄领风骚,文债情债均未了。

(教师解释这幅对联)让学生简介萧红生平事迹。

萧红原名张乃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她从小生长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地主家庭。

她的童年却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在侮辱与损害的恶境中孤零零的挣扎过来。

他的父亲张庭举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奴仆。

他冷酷、贪婪,甚至因为萧红是个女孩而歧视她。

只有在她的祖父那里,可以得到温暖和爱,祖父和他的后园是她童年时代的一束阳光,因而她对于和祖父一起时的那段童年时光有着强烈的眷恋之情。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她笔下的祖父以及充满乐趣的后园。

(二)朗读文1、学生自由朗读文。

2、交流自己预习时查找的生字、词,然后集体订正如下词语:谷穗玩腻了衣襟地榇嘴馋玫瑰3、教师范读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三)整体感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学习,锻炼学生整体阅读、归纳、概括能力。

重点解决如下问题:1、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并简单复述。

2、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喜欢文中的祖父么?为什么?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完善,最后多媒体展示讨论结果第一问答案:(1)种小白菜(2)铲地,重点写“狗尾草”事(3)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扬水“下雨”。

(4)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等问题。

()插花事。

第二问:要求学生归纳祖父:勤劳慈爱、幽默风趣,有一颗童心。

“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有一颗自由的心(四)合作探究:、本文写出了浓浓的亲情,也写出了“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要求:
(一)语文训练
1、了解童年的乐趣,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浓浓的亲情,领悟作者的自然美、人情美及自由和天性的向往。

教学重点:确定文中的重点人物。

教学难点:浓浓亲情在文中的体现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部分自己童年时的作品
教学时间:2课时
教材分析:本文选自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内容集中,情节完整,人物描写、景物描写非常生动,体现了萧红小说散文诗化的特点。

文章以第一人称写的。

以“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之情为线索,回忆了“我”与祖父在后园的种种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欢乐、自由、温馨、美好的童年生活的赞美,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人性美和自由天性的向往。

课文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我”和祖父在后园的活动;第二部分介绍祖父及祖父和“我”在后园的活动。

从写作特点上看,本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着欢乐的童年,同年趣事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本节课我们学习第8课,随着作者一起走进欢乐的童年,走进美丽的后园。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快速朗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

2、学生查字典,结合注释自学生字词。

3、集体交流
谷穗、衣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玩腻了:玩厌烦了。

谎花:不结果实的花。

明晃晃:形容花园里的红花绿叶,新鲜漂亮。

毛嘟嘟:形容狗尾巴草毛茸茸的样子。

蓝悠悠:形容天很蓝。

4、学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放慢速度读课文。

2、整体感知
A: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B:后花园中哪些景色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3、学生分组研讨。

4、集体交流
(1)a、种小白菜: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窝一个个溜平。

b、铲地:我把狗尾巴草留下,祖父教我如何识别。

c、“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开花,不结樱桃。

d、在祖父的陪同下,“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

e、插花事件。

(2)这些问题,让学生指出即可。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读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四、小结、作业: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

初步整体感知了课文。

课后同学们把生字新词读熟写会,进一步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前补偿
请你简单说说“我”和祖父在后花园中做了哪些事?
二、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板书课题)
三、学习新课
1、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朗读:
要求:放声朗读全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语言通俗,富有情趣,写的诗人人喜闻乐见的事,估计学生不存在阅读障碍,因而以学生自由阅读为主。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大声地朗读,做到富有感情。

4、研讨、赏析(投影)
提问:(1)祖父和“我”分别有怎样的性格?
(2)阅读体味下面的句子。

回忆一下你的童年,然后说说你的感受或看法。

投影出示:P21研讨与练习二
参考答案〉
(1)祖父:勤劳慈爱、幽默风趣,有一颗童心
(2)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有一颗自由的心。

(2)体味句子
a、作者的观察很细致,从“金”“绿”“嗡嗡地飞”“满身绒毛”以及“胖圆圆”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b、“啸”是“呼啸”之意。

表示发出声响。

“,冒烟”表示下雨时,密集的雨点打在大榆树树冠上飞溅起来,加上大榆树上下雨水迷漫,风一吹形成水雾,远望犹如“冒烟”。

因为榆树叶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而沙滩上的蚌壳多而密,在太阳的照射下,也会闪闪发光,所以作者由叶子想到了蚌壳。

c、句子使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一切都活了”在孩子的眼中,一切充满了生命,都有人情味。

这是合理的想象,也是基本的事实。

d、类似这样的经历你有吗?和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联系实际,自由交流。


注意联系实际语境,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精彩的句子进行学习品味。

三、课堂练习
1、延伸拓展
师:这篇文章不仅写出了童年的欢乐和情趣,写出了浓浓的亲情,更写出了“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请从文章中找出集中反映人的自由和天性的段落。

学生找出第一部分:“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指示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第二部分:“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休息好了又是不停地跑。


老师引导学生赏析、体会作者的“天性”“自由”。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两部分,第一部分让学生高声朗读,甚至像小萧红那样“喊”,把那种自由和天性淋漓尽致的读出来,甚至喊出来。

2、课文研讨:
(1)本文的重点人物是谁?为什么?
(投影)(祖父带我玩,教我锄地,给我讲狗尾巴草和谷穗的差别,祖父用草帽与孩子们捉迷藏、做游戏,所以本文的重点人物是祖父。


(2)文中的“我”是作者本人吗?
《呼兰河传》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因此,文中的“我”基本上是作者本人。

(3)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作者通过会议童年时代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后园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浓浓亲情的眷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向往,以及童年的“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三、小结作业:
本节课我们赏析了《祖父、后园和我》一文中反映人的自由和天性的段落,明确了文中表现的重点人物,感悟了文章的主旨。

课后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背一背。

作业:积累你喜欢的词句。

板书设计:
8、祖父、后园和我
祖父我
勤劳慈爱天真活泼
幽默风趣顽皮可爱
有一颗童心有一颗自由的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