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神奇的激素》教案 浙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科学上册《神奇的激素》学案1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神奇的激素》学案1 浙教版

神奇的激素目标提示1.了解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

2.了解激素是如何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

3.能说出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功能。

4.知道由于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的各种疾病。

要点指津1.生长素。

大部分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细胞和幼嫩的种子等,而在趋向衰老的组织中则较少。

合成最活跃的部位是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特别是芽的顶端分生组织。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大致有:促进生长、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等。

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与其浓度的高低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地说,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

生长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2.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人和动物体内分泌的激素作用于身体相应的部位,从而引起特异的生理效应。

如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不断地调节着血糖的浓度,而血糖的浓度又会反馈控制着这种激素的分泌。

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分泌过量,会患低血糖。

3.内分泌腺与激素。

①人体内腺体有两类:一类是有管腺或称外分泌腺。

它们的分泌物经导管输送到体表或某些管腔里,如汗腺和消化腺等。

另一类叫无管腺,即内分泌腺。

它们没有导管,腺细胞产生的分泌物直接进入邻近的血管或淋巴,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促进或抑制某一器官的机能,或调节整个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重要的生理过程。

通常将内分泌腺的腺细胞产生的特殊的化学物质称为激素。

把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而发挥的调节作用叫做体液调节。

②甲状腺与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a.促进生长发育。

生理水平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尤其对维持骨骼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十分重要。

在胎儿和婴儿时期,如果甲状腺功能低下,则生长发育迟缓,身体矮小,反应迟钝,智力低下,称为“呆小症”。

b.促进新陈代谢。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糖和脂肪的分解代谢,增强体内的氧化过程。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也会促进蛋白质的分解。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神奇的激素 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神奇的激素 教案浙教版

《神奇的激素》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了解生长素的作用与发现历程和内分泌腺的概念和与之对应的激素对生物体生长的调节二、教材分析《神奇的激素》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学习,植物和动物体内的基本激素及掌握激素的作用和内分泌腺的种类。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知道生物的行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同时,它也为之后的神经调节奠定了基础。

三、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洞悉能力比较强,已经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也具备较强的求知欲,知道动植物的生长受到一些激素的调控,但对于激素的发现与具体的作用并不清楚。

四、教学目的(一)、让学生了解激素及其发现过程,掌握激素对动植物体生长的调节(二)、重难点是掌握内分泌腺的概念和与之对应的激素对生物体生长的调节五、教具准备一盆弯曲生长的植物,利用PPT展示一些图片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知道了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那么它是对什么刺激发生的反应呢?学生:根的向地性是对重力作用的反应。

教师:除了根的向地性外,植物还有哪种感应性现象?学生:向光性、向水性教师:动物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那都有那些影响呢?学生:猫头鹰的昼夜活动、鸟的迁徙、熊的冬眠……(二)、新课引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植物向光性、向地性的图片教师: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当你把一盆植物的幼苗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间后,植物的幼苗总是朝着太阳照射的地方弯曲生长,向日葵也总是会朝着太阳生长?学生:是的教师:那你们能推测一下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吗?学生:嗯,不太清楚教师: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认识一种新的物质——激素(三)、进行新课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生长素和植物的向光性这部分内容。

教师:现在再来回答我们刚才的问题,你认为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幼苗总是向这太阳照射的方向弯曲生长是有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甲(举手回答):因为激素教师:嗯,很好,那科学家是怎么样发现这些激素的?学生乙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激素的发现过程。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2神奇的激素课件1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2神奇的激素课件1浙教版
(第一课时)
达尔文向光性实验:
甲组
乙组
对比丙组与丁组的实验你又发现了什么?
结论:弯曲生长与胚芽顶端是否受单侧光照有关
结果:生长又弯曲
结果: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对比甲组与乙组的实验你能发现什么?
丙组
丁组
结论:生长和弯曲与胚芽顶端有关
结果:生长但不弯曲
结果:既生长又弯曲
达尔文向光性实验推想:
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质 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而且这种物质在单侧 光的照射下,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 当血糖含量上升时,_胰_岛_素___分 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_____; 当血糖含量下降时,胰岛__素_____分 泌减少,使血糖含量升__高__;从而 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促进果实发育 3、防止落花落果
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像生长素那样,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输 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 显著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植物激素。
胰岛素
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胰岛素分泌过少——糖尿病
温特的实验
朝对侧弯曲生长
不生长也 不弯曲
温特结论:
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够控 制胚芽的生长。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背光运输(尖端)
向光一侧 生长素少 细胞生长慢
背光一侧 生长素多 细胞生长快
向光实质:
• 单色光照射时,生长 素分布不均匀,背光 部分生长素多,生长 快,所以茎会弯向光 照方向生长。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神奇的激素》3课时教案附教学反思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神奇的激素》3课时教案附教学反思

第周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累计教案个第二节神奇的激素(3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

2.理解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间的关系。

3.了解胰岛素的分泌及它对血糖含量的调节。

4.了解胰岛素异常时,人体会患的病症及其症状。

5. 了解激素是如何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

教学重点: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胰岛素与血糖的调节、动物的内分泌腺与激素教学难点: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实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引入】师:放在阳台上的植物幼苗,我们会发现它总是朝着怎样的方向生长,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什么?阅读课文第103页第二段的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达尔文向光性实验,最先用实验推想得出了一个什么猜想?一、植物激素生长素的发现历史:推想结论:胚芽尖端会产生影响胚芽生长的某种物质。

师: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

2.荷兰科学家温特实验【实验】切下的胚芽尖端放在琼脂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取一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一侧,再取另一切去尖端的胚芽,将没放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胚芽一侧。

【现象】前组中的胚芽会向琼脂的对侧弯曲生长。

后组中的胚芽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控制条件】相同条件:两组均为切去尖端的胚芽。

不同的条件:前组琼脂上放过胚芽尖端(粘有尖端上的物质),后组琼脂上没有放过胚芽尖端(作为对照组)。

【结论】胚芽的尖端确定产生了能控制胚芽生长的某种物质。

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

3.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从植物中分离出吲哚乙酸——生长素。

前后经过了54年的研究,人类终于认识了生长素。

二、植物生长素1.产生部位:胚芽的尖端(胚芽鞘)2.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特点: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死亡。

—应用于防治杂草。

4.分布:由光照条件决定。

当受到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处分布多,生长快。

当受到阳光均匀照射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均匀。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3章生命活动及调节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3章生命活动及调节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3章_生命活动及调节八年级《科学》第三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四节动物的行为第五节体温的控制一、本章概述:本章在新教材中的地位:本章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主题。

主要通过学习后,使学生认识到行为是生物体对内部或外部环境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行为反应需要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协调和通信的。

在这一章中,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引导学生关注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科学前沿的进展。

本章在前面的第二章“环境因素对生物的行为会产生各种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环境对生物体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以及生物体对环境的影响是如何做出相应反应等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采用了讲授、探究、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力争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发展,特别是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前沿科学。

本章教材首先是以人为中心而开展的,无论是动物的行为还是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温的调节等都是以人为事例,或者从我们身边的事例选材的。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

要从自身出发,从而了解生物。

这符合新课程的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其次,本章的教材共安排了36幅教学彩图,以及一些表、实验等。

它们的安排主要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抽象的概念时,使之具体化。

如: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等。

因此读图和识图能力在本章可以很好的发展。

同时在图与图中,通过查找相同与不同点,达到学习知识和把握知识的目的。

第三,本章教材仍然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之一,特别强调调查,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对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还强调了“科学史”的教育。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3.2神奇的激素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3.2神奇的激素教案

<神奇的激素>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激素对植物的生长所起的作用;2.掌握植物形态的变化是如何受生长素影响的,并初步了解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的步骤;二、教学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植物激素-----生长素的概念,以及生长素的作用。

教学的难点(1)激素的作用机理,特别是较为抽象的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

(2)激素含量多少的变化,对植物的生长时的弯曲所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材料、工具1.事先种植好的两盆植物,分别为未经处理的和用锡箔套住胚芽的早期黄豆幼苗。

2.图片,生长素的不同造成植物不同状态的图片。

3.视频,简要的介绍达尔文向光性的实验过程,克服学生在理解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教学内容(一)复习旧知识(5min)复习第一节课的内容。

问学生植物的感应性有哪些,并以举例的形式说明。

这样作不仅可以巩固上一节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很自然的引出植物的向光性这一现象.。

让学生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植物的向性,可以很好的反应出他们是否真正的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二)新课导入(5min)由于在旧知识的复习中,已经引出植物的向光性,此时,再向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两盆植物幼苗。

请他们观察两盆植物的区别,并以2人小组的形式讨论造成区别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25-30min1、新课导入后,学生此时对植物肯定有很大的兴趣,向他们说明事先作出的不同处理,在让学生进行短暂的讨论后,在他们得出的结论中进行分析说明,解释这就是向光性引起的。

结论:向光性会影响植物的生长.(6-7min)2、提问:那是什么造成了植物具有向光性呢?向学生说明达尔文曾做过研究,并请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播放视频……请同学们举手发言,各自阐述得出的结论.(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克服学生对复杂实验的理解,从而克服本课时的难点。

)结论:胚芽的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够控制胚芽的生长。

再进一步引出生长素的概念,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位置。

八年级生物教案神奇的激素

八年级生物教案神奇的激素

神奇的激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激素的概念、作用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激素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激素的概念、作用和特点;激素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难点:激素的作用机制和激素失调引起的疾病。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实验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激素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激素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激素的概念、作用和特点:教师讲解激素的定义、作用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激素的基本知识。

3. 学习激素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各种激素的功能和作用,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4. 分析激素的作用机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激素的作用机制,如激素如何传递信号、调节代谢等。

5. 探讨激素失调引起的疾病: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激素失调引起的疾病,如侏儒症、甲亢等。

6.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激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体育运动员使用激素药物的现象。

7. 实验观察:学生动手进行实验,观察激素对生物体的影响。

9.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10. 课后辅导:教师提供课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医学专家或相关领域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激素的研究和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医疗机构,亲身感受激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神奇的激素》教案设计

《神奇的激素》教案设计

《神奇的激素》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3章第2节,共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一个课时。

从教材的内容方面来看,本节教材是属于《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生命科学的领域。

教材的内容可分为植物的向光性和植物的生长素两部分内容。

通过探讨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到发现植物的生长素,这样的安排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本章重点介绍控制生物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和人体的神经调节。

本节是在前一节的基础上介绍植物的各种感应性和植物感应性的原因,并为之后学习动物的神经调节做了知识铺垫,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也是学生知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情分析【知识基础方面】对于学习本节教材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知道了生物的一些适应性等行为,这些知识不同程度的帮助本节课的展开。

知识对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和帮助植物生长、繁殖的激素缺少正确的认识。

【能力基础方面】本节课要求学生能根据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对学生汲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表达能力,但是逻辑思维能力仍在发展,所以老师必须加以引导并陪直观的演示。

【情感态度方面】日常生活中学生时常能发现向日葵是绕着太阳转的,也发现许多植物是向着阳光生长的,只是对其中的原因仍非常模糊。

所以对植物的向光性仍停留在感性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技能目标】能根据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分析植物生长素的存在。

能利用植物生长素的相应知识解释植物的一些生命现象。

能举例说出一些常见的植物激素以及相应的功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达尔文向光性实验中各组的对比分析,思考,讨论,得出结论,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相互讨论合作,初步形成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并激发科学探究的积极性。

【STS目标】学生体会科学对现实的解释与预见功能,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科学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和所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
脑垂体和生长素:垂体亦称“脑垂体”。最主要的内分泌腺。人的脑垂体大如樱桃,椭圆形,以小柄悬系于间脑的下方,位于颅中窝的垂体窝内。根据胚胎发育和生理功能,脑垂体可分为前叶和后叶两部分。前叶较大,能分泌多种激素,对于生长发育,尤其是对骨胳的生长,以及对新陈代谢和性功能等均有调节作用,并能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幼年时期如前叶功能亢进,可引起身体过分增长,形成“巨人症”;如功能减退,则妨碍身体发育,形成身材异常矮小的侏儒症。后叶较小,其内的激素,是由丘脑下部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所分泌,神经分泌的颗粒沿轴突下行进入后叶,这些激素有升高血压、刺激子宫收缩和抗利尿等作用。
1965年我国首先人工合成了胰岛素,在蛋白质人工合成等方面迈出了光辉的一步。胰岛素主要应用于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一般由动物胰脏提取,远不能满足医疗的需要。近十年来,已能通过遗传工程,把胰岛素合成基因植入大肠杆菌,由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不仅解决了原料不足的因难,而且价格也大大下降,成为遗传工程造福于人类的一个生动事例。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主要为:(1)促进新陈代高谢,使绝大多数组织耗氧量加大,并增加产热。(2)促进生长发育,对长骨、脑和生殖器官的发育生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婴儿期。此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则会患呆小症。(3)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此外,还有加强和调控其它激素的作用及加快心率、加强心缩力和加大心输出量等作用。
⑷胚芽尖端下面一段用锡箔包围,弯向光源生长
【推想】胚芽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的生长会产生某种影响。
【建立假设】胚芽尖端是否真的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物质?
【模拟实验】1928年,温特实验
1、把胚芽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尖端,把琼脂分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胚芽的一侧,结果向对侧弯曲生长。
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棕红色,分左右两叶,中间相连(称峡部),呈“H”形,约20~30克。甲状腺位于喉下部气管上部的前侧,吞咽时可随喉部上下移动。甲状腺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腺泡,对碘有很强的聚集作用,虽然通常腺体中的碘含量比血液中的含量高25~50倍,但每日饮食摄入的碘仍有1/3进入甲状腺,全身含碘量的90%都集中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
【读图】探究原因: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过程
当血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升高;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思考】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如何设法控制血糖含量的平衡?--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过高,从尿中排出,即糖尿病,还会造成脂代谢紊乱,引起血脂过高、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的疾病等等。胰岛素分泌过少,必须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分泌相对过多,多数只需饮食控制。
胰腺和胰岛素:胰岛又称兰氏小岛。胰腺的内分泌组织。它由散布在胰腺各处的数十万至二百万个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团块组成,象海洋中的岛屿,故名胰岛。重量约占胰腺总重的1~2%。
其主要生理功能为:(1)调节糖的代谢。它能促进全身组织(尤其是肝和肌肉)对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2)促进肝脏合成脂肪酸,运至脂肪细胞贮存,同时抑制脂肪分解。(3)参与蛋白质合成及贮存的各主要环节的调控,促进蛋白的合成。而生长激素也只有在胰岛素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胰岛素在调节机体代谢、维持机体正常生长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
二、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1、进食后糖类物质会在体内转变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以提供身体各器官的生长和活动。
2、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3、血糖含量在体内基本维持90毫克/100毫升左右。正常生理状态下,血糖浓度相对稳定在70~110mg/Ml左右,过高或过低均为病理状态的表现因此,血糖测定是最常用的临床化验项目之一。
2、如果把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说明: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并从尖端运输到下部,促进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⒈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鉴定,它是吲哚乙酸。
⒉由于它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因此取名为生长素。
三、内分泌腺和激素
1、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区别:
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唾液腺、汗腺、性腺等腺体,其分泌物由导管输出,到达脏器的腔道或体表,多为浆液或粘液性的,看得见,摸得着,一般可收集到,故称之为外分泌腺;而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腺体,没有导管与靶器官相通,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或其它体液,看不见,摸不着,一般也无法直接收集,故称之为内分泌腺。一般内分泌腺均有极丰富的供血和神经末梢,使之能及时地接收各种信息,并把分泌的激素快速输入血液。内分泌腺与内分泌组织共同组成内分泌系统,通过体液调节方式,对机体的各方面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⒊当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会分布不均匀,从而产生向光性生长。
⒋植物激素
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统称为植物激素。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素、乙烯等。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
胰岛素与血糖浓度的调节
动物的内分泌腺与激素
难点:动物激素的反馈调节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课件
教 学 过 程
调控 对 策
一、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具体见课件)
发现:研究植物向光性的过程中发现
【模拟实验】1880年达尔文向光性实验
⑴胚芽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
⑵切去胚芽尖端,胚芽不生长,也020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神奇的激素》教案 浙教版
课题
第2节 神奇的激素




1、了解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
2、了解激素是如何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
3、能说出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功能。
4、知道由于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的各种疾病。






重点: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