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在当代的发展
古诗词在现当代的运用例子

古诗词在现当代的运用例子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瑰宝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虽然时代变迁,但古诗词的魅力依然吸引着现代人,并在当代社会中找到了新的运用方式。
本文将通过一些例子探讨古诗词在现当代的运用,展示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首先,古诗词在现当代的音乐创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许多音乐人将经典的古诗词融入到现代音乐的创作中,创造出了一系列深受欢迎的作品。
例如,著名音乐人邓紫棋的歌曲《光年之外》中融入了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首歌通过古诗词的引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其次,古诗词在文学创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作家们常常在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中引用古诗词,以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例如,作家韩寒在他的小说《后会无期》中引用了杜牧的诗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样的引用不仅能够展示作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此外,古诗词还在现代广告和品牌营销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许多企业和品牌通过引用古诗词来塑造品牌形象和传递产品理念。
例如,中国茅台酒的广告词“古井贡酒,有礼有义”,引用了杜甫的诗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这种运用不仅为品牌赋予了文化内涵,也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了更深的共鸣。
最后,古诗词在教育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而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被纳入到语文教育的内容中。
学生们通过学习和背诵古诗词,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综上所述,古诗词在现当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无论是在音乐创作、文学创作、广告营销还是教育领域,古诗词都展现出了与时俱进的活力和独特的价值。
它们不仅丰富了现代文化的内涵,也让人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古诗词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现代社会注入更多的艺术和智慧的力量。
中国古代诗词在当代传播的价值

中国古代诗词在当代传播的价值
中国古代诗词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这些传世之作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
首先,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着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智慧,通过传播古代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点。
其次,古代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传播古代诗词,可以激发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此外,古代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通过传播古代诗词,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情感和社会问题,并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和启迪。
古代诗词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通过传播古代诗词,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情操,提高自身素养。
同时,古代诗词也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通过传播古代诗词,可以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和交流。
总之,中国古代诗词在当代传播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还体现在其对个人心灵的启迪和艺术修养的提升,以及对社会的教育和文学研究的推动作用。
诗词对当代青年的意义

诗词对当代青年的意义摘要:一、引言二、诗词对当代青年的人文素养提升作用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2.丰富内心世界3.提升审美情趣三、诗词对当代青年的心灵成长意义1.情感寄托2.激发创造力3.塑造品格四、当代青年如何更好地学习诗词1.课堂学习与自主阅读相结合2.参加诗词社团或活动3.创新学习方式,如诗词创作、诗词朗诵等五、结论正文:随着时代的发展,诗词这一传统文化形式在当代青年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它既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对当代青年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诗词对当代青年的人文素养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和学习诗词,青年们能够了解并传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文化底蕴得到丰富,审美情趣得到提升。
此外,诗词中的美好意象和哲理思考也有助于青年们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人生观。
其次,诗词对当代青年的心灵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忙碌的生活中,诗词成为了一个可以让青年们静下心来,寻找内心安慰的世界。
它可以帮助他们寄托情感,释放压力。
同时,诗词中的美好情感和励志故事也能激发青年的创造力,鼓舞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
然而,面对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如何更好地学习和传承诗词成为当代青年面临的一个挑战。
一方面,青年们要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诗词,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
另一方面,他们要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体会诗词的魅力。
此外,参加诗词社团或活动,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学习和交流,也是提高诗词素养的有效途径。
在这个基础上,当代青年还可以创新学习方式,如尝试诗词创作、诗词朗诵等。
这样既能锻炼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又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诗词文化。
总之,诗词在当代青年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既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通过学习和传承诗词,当代青年能够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丰富内心世界,成长为具有文化自信的一代新人。
中国古典诗词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中国古典诗词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虽然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然而在当代社会,中国古典诗词仍然具备着重要的价值。
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的载体。
中国古典诗词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和影响作用。
首先,中国古典诗词在当代社会中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经由文字传递下来的是一种精神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通过学习和欣赏古典诗词,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
这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从而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其次,中国古典诗词在当代社会中能够启迪人们的思考和情感。
古诗词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将情感和哲理融为一体,引发读者深深的共鸣。
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追求简单和直观的情感以获得心灵的满足。
古代诗人们能够通过短短的数十字,传达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让人们能够从中找到共鸣,获得心灵的触动。
第三,中国古典诗词在当代社会中具有审美教育的功能。
古典诗词以其独特的韵律和美妙的语言,引领人们进入一个美的境界。
通过欣赏和学习古典诗词,可以培养人们对优美音韵和精炼表达的敏感性,提高审美水平。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面对着各种繁杂的信息和娱乐方式,对美的追求往往淹没在琐碎之中。
而通过古典诗词的欣赏和学习,可以培养人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此外,中国古典诗词在当代社会中还能够推动文化创新与交流。
古代诗词是当时社会和文化的产物,而在当代社会中,古典诗词可以成为创作的借鉴和灵感来源。
当代作家、音乐家、画家等艺术家们可以通过对古典诗词的研究和解读,将其与当代文化相融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这种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有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诗词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的载体,还能够启迪人们的思考和情感,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推动文化创新与交流。
唐宋诗词在现代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

唐宋诗词在现代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1. 介绍唐宋诗词唐宋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泛指唐代和宋代之间产生的各种形式的诗和曲。
其历经千年不衰,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唐宋诗词的艺术特点唐宋诗词以精巧而婉约的笔触、纷繁而含蓄的意境著称。
其表达手法多样,包括抒发情感、描绘景物、抒志向等多个方面。
同时,唐宋诗人还注重对音律和韵律的追求,使得每首佳作都充满了韵味和美感。
3. 唐宋诗词在现代文化中的传承与影响3.1 文化传统延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许多人通过学习和欣赏唐宋诗词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由古至今悠长岁月所结晶出来的经典作品,人们加深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3.2 文学创作和影视剧热唐宋诗词在现代文学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不少当代作家在创作中汲取唐宋诗词的精华,用现代形式再现经典的韵律和意境。
同时,在影视剧领域,许多剧集以唐宋时期为背景进行改编和演绎,通过展现唐宋文化魅力来吸引观众。
这无疑也将唐宋诗词传统带入了更广泛的大众文化领域。
3.3 教育与研究中国内地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高校设有相关专业,并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深入研究。
此外,在国际上也有一些学者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其中包括对唐宋诗词的探索与解读。
这些教育与研究活动促进了唐宋诗词在现代文化中的传承和发展。
4. 唐宋诗词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尽管现代社会的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唐宋诗词仍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无论是传统文化教育、文学创作还是娱乐产业,唐宋诗词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对整个社会产生着积极影响。
5. 总结唐宋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在现代文化中持续传承与发展。
其精巧而婉约的艺术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在当代社会中,唐宋诗词在教育、创作和娱乐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我们有义务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并让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诗词在当代的传播方式及价值参考文献

诗词在当代的传播方式及价值参考文献引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诗词这一古老的文化形式也得到了新的生命力,在当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传播与应用。
本文将探讨诗词在当代的传播方式及其价值。
传播方式1. 互联网传播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各大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平台上涌现了大量的诗词内容,如新浪微博上的“每日一首”,百度文学频道上的“诗词大赛”等。
这些在线平台的出现为诗词的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和更多元的呈现形式。
2. 表演传播近年来,各种诗词比赛、朗诵会等活动不断涌现,吸引了大量爱好者和观众。
其中,最有名的当数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该节目为数百名选手提供了展现自己诗词才华的机会,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诗词文化的魅力。
3. 书籍传播尽管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对于诗词这一文化形式,纸质书籍仍然是它最重要的载体。
现今,市面上涌现了不少关于诗词创作、欣赏的专业书籍,这为爱好者提供了深入学习和研究诗词的工具。
价值1. 弘扬中华文化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传承与弘扬一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任务。
通过各种传播方式,诗词得以在国内外广泛传播,为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2. 培养良好情感诗词中蕴含着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通过阅读、欣赏诗词,人们可以培养出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层面和情感修养。
3. 提高审美水平诗词是一种高雅的文学形式,它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年,是因为其中包含着深刻的文学、艺术规律和审美价值。
通过学习、欣赏诗词,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参考文献1. 赵毅男. 诗歌传播与发展的新形态[J]. 手机文摘, 2016(8):172-172.2. 赵秀萍. 诗词在电视媒介中的传播途径和方式探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3):63-65.3. 梁文. 网络环境下流行诗歌传播的思考[J]. 理论导刊, 2015(2):279-280.4. 戴常策, 田园. 诗歌朗诵会的传播与文化价值[J]. 新视野, 2018(1):159-160.5. 翟宏. 诗词在当代传媒时代的传承与创新[J]. 成都市的工作,2017(26):299-300.。
中国古代诗词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诗词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还对现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诗词对现代文学的几个方面影响。
1. 影响创作技巧与形式古代诗人们善于运用象征手法、意境描写和修辞技巧,在有限篇幅内表达出丰富情感和思想。
这种写作风格在现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还增强了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沟通。
例如,在现代散文中常常使用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描述,使读者更易于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同时,借鉴古人修辞技巧也能帮助现代作家提升自身写作水平,使得他们能够更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
2. 塑造美好人性中国古代诗词讲究以“理”为本、以“情”为辅,是塑造美好人性的重要工具。
古代诗人们常以自然景观或感悟生活中细微之事作为写作对象,通过描绘纯真、美好的情感和意境,激发读者共鸣。
现代文学作品也十分关注塑造人性美德。
作家们通过表达主人公的善良、勇敢等品质,引导读者思考并追求美好的价值观。
这种影响使得现代文学在表达人性关怀方面更具深度与温暖。
3. 传承文化传统中国古代诗词集结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与文化元素,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智慧。
现代文学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借鉴与致敬,将其融入当代创作中。
例如,在科幻小说领域,许多作家通过将中国传统神话与现代科技背景相结合,塑造出独具特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这种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不仅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内涵,也拓展了读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4. 激发创作灵感中国古代诗词以其精湛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一直是现代作家们的灵感源泉。
读古能开智慧、有启发性,也为现代文学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情感表达方法。
许多现代文学作品中都融入了古代诗词中优美动人的语言风格和意象,并与当下社会、时代背景相结合。
这种跨越时空的灵感碰撞,产生出具有独特魅力与深度的作品,使得现代文学更加多元化和具有包容性。
结论中国古代诗词对现代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古诗词在现当代的运用例子

古诗词在现当代的运用例子
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广泛的运用,以下是一些例子:
1.广告宣传:许多广告宣传活动中会使用古诗词来增加艺
术气息和文化内涵,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例如,某汽车品牌
的广告可能会引用杜牧的句子“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
如愁”来描述车辆的灵动和舒适。
2.文化创作:现代的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作品中常常
融入古诗词的元素,以展现情感、渲染氛围或表达主题。
比
如,一首现代流行歌曲中可能会引用李白的诗句,或者一部
电影中使用古诗词来突出场景的美感。
3.社交媒体:在社交媒体上,人们经常会引用古诗词来表
达自己的情感、分享心情或者点缀文字内容。
例如,微博、
微信等平台上常见的一句话背后可能隐藏着一句古诗词的影
子,使文字更具韵味和深度。
4.商业命名:很多商业品牌、产品或者地点的命名中也会
采用古诗词的名句,以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
比
如,某家餐厅可以以“琴韵轩”作为名称,以体现雅致和艺术
氛围。
总之,古诗词在现当代的运用非常广泛,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创作,也展示了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词在当代的传播
[摘要] 在当代,如何有效地传播古代诗词,去让人们了解继而热爱传统的文学样式,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
信息化的当代,利用好网络,对传播古代诗词大有裨益。
传播古代诗词不是复古,古代诗词已经过了它的繁荣期,我们最需要做的是研究和发掘的它的精华,并有效的为当下的文学和文化服务。
[关键词] 古代诗词瑰宝服务当代文化信息化
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优秀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人,都曾从古代诗词中汲取它的艺术之美,都能感受古代诗词的文化内涵。
现在,当代诗词仍受到人们的喜欢,但是这种喜欢原来越局限于欣赏的成分,时下真正去写古体诗词的人太少,即便是诗人,也大多转向新体诗,偶有古体诗出现,也绝对少有精品。
唐诗宋词是已经是古体诗词的巅峰,超越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这是古代诗词传播与发展的最大瓶颈,另外现在已经是白话文的天下,再想去更进一步的发展古体诗词,语言环境的缺失也是让古体诗词难以再拓一步的巨大障碍。
所以我以为,古代诗词在当代的传播,与其大力倡导人们去继续拓展古体诗词,不如对内更好的研究发掘古代诗词的美,引导人们去喜欢,去欣赏,去从中汲取养分更好的服务当下的文化,这是最妥协也是最好的选择
中国古代诗词注重抒情、写景的部分,善于在情感的表达上下功夫,能妥帖的表现各种复杂细微的个人情感。
在另外一个层面,古典诗词又强调,意强于言外,善于通过各种艺术手法传达言外之意,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突出一种张力的意境美。
优秀的古代诗词往往写得深情婉转,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诗画一体,诵读这些诗词,可以受到多层次的艺术感染和美的熏陶。
这些都是古代诗词优势所在,这是它当代传播的依托所在。
关于古代诗词的在当代的发展,主要说两个方面,如下一,古代诗词在当代即便已经死了,这并不妨碍它的伟大。
古代诗词死了,它的第二春变得不可能,遥遥无期,甚至是已经响下了很多人不愿意听到的休止符。
不论古代诗词有多美,有多大的影响,有多深的文化力,有多少人喜欢,它还是不能改变它在当代不可能在开拓一步的事实
动过大手术后的诗词,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诗词了,其理由不言自明。
那么,传统诗词就让它这样消亡下去吗?答案是否定的,可是它
也不可能再有多大的发展空间了。
因为,古代诗词的传统是数千年积淀下来的艺术规范,是前人经过了无数的实践、思考、提炼而保存下来的精粹,其体裁、格式、用韵、平仄、粘对、对仗、谋篇、布局、炼字、炼意、章法、句法、比兴、用事、意象、意境等艺术要素,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处于系统内的各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引发,互相制约,若是将其中的任一要素分离出来,都将影响系统的完整功能发挥,从而减低艺术魅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统诗词艺术系统是一个超稳定的结构,轻易动不得的,动了就不是传统诗词。
这正如京剧的一整套唱做念打艺术程式一样,改掉了就不姓京剧。
原汁原味、古色古香的传统诗词应该存在下去,但是我们不能抱着一件过时的东西不放,即便古代诗词是完美的文学样式,但是它经过唐宋的辉煌,衰落也是必然的趋势,另外也由于环境的改变,语言的范式的不同,就像古代诗、词、曲相继出现后的情况一样,新的产生了,旧的还可以保留着,选择并行发展,但是旧的毕竟是过去式了,它应该是后代文学发展的养料池,不应该是后代文学发展的桎梏。
有的“大家”说,保留原艺术范式首先应注意一个问题,即不能一味的模唐仿宋。
我们保留的应该是形式层面的东西,也就是上面所说的那个抽象出来的艺术技巧系统。
艺术作品的与时俱进,主要应体现于内容的更新。
在反映时代这个问题上,响应国家的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等等,都是正确的;但具体进行创作时,则应力避机械的理解,以为只有大题材、社会政治题材才有意义,陷入“题材决定论”的泥坑。
这些“永恒的主题”都可以写,只要具有真情实感。
我这里强调“真情实感”而不强调“时代精神”,不是不要“时代精神”的意思;“时代精神”是绝对需要的,但要避免勉强装出来的扭曲;而一般来说,真情实感就有时代的烙印在内。
社会政治大题材可以写,但更重要的是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强烈冲动的思想感情。
写政治题材,要避免大而空,避免公式化、概念化地堆砌豪言壮语和政治术语。
古典的陈词滥调是令人讨厌的,现代的陈词滥调也令人讨厌。
(引自暨南大学教授洪柏昭)
另外有人主张:诗词的语言应该现代化。
试想,“蜡烛有心还惜别”,若改成“电管有心还惜别”,那“替人垂泪到天明”就无处着落,味同嚼蜡了;同样,“鱼雁传书”或“青鸟衔笺”,改成“电波传信”或“鼠标寄情”恐怕也有与全诗意境格格不入之虞。
总之,不论古代诗词拥有多么辉煌的资本,他无法超越自身是一件不争的事实,时代环境的变换,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与其伤筋动骨的大变的四不像,倒不如去寻求去发展古代诗词优势的方面,我们应该去做符合历史趋势的事情,符合人们时代潮流,有意义的事情。
二,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于古代诗词是双刃剑。
上述主要是介绍古代诗词自身的问题,是内因的一面。
古代诗词在当代的发展,它所涉及到的不单是诗词艺术本身,更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甚至政治、经济的综合影响。
研究其在当下的发展,涉及科学技术对诗词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领域。
从古至今,每一次载体的改变,都深刻的影响了诗词的传播,诗歌先是靠的口口相传。
而后,文字书籍成为了诗词的主要载体。
诗词作品通过撰写和刻印实现它的记录和传播,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这些传播方式的共同特点是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有限。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古代诗词的发展在近现代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不管是主流文化取向还是经济决定论的作用,都使得诗词作品在文学意义上的生产和消费途径变得非常狭窄。
很多作者创作的诗词作品只能放在自己的抽屉里,无法让它们有效面市。
而很多想欣赏诗词的读者却找不到可以阅读新的作品。
这导致了双向的信息不对称。
其产生的恶果是作者失去创作的动力,读者放弃阅读的兴趣。
这无疑使本已式微的传统诗词雪上加霜,进入加速衰落的恶性循环。
互联网的兴起,为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传播方式。
互联网的一大特点是可以迅速有效的实现“人以群分”。
不同领域的作者和读者可
以快捷的实现自动匹配。
人们发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这里得到了根本解决。
诗词传播的渠道忽然全面打通了。
其传播速度之快,覆盖范围之广都远远超过了传统的传播方式。
几乎在作者将作品发布的同一瞬间,读者就可以获得这些作品。
而且每一首作品都可以毫无阻碍的传播到地球上任何一个有网络连接的地方。
高效、便捷、开放、互动的现代信息化社会对诗词的传播、交流、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千万不要小看这种传播方式变化的影响。
它让当代诗词发展脱离了加速衰落的轨道,并重新注入强大的活力。
这些年网络诗词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很多人甚至提出诗词复兴的口号,可见其影响力之巨大。
在我看来,“当代诗词在网络”,与其说是网络诗
词和网络诗人,毋宁说是这种全新的传播方式
信息化本身不可能成为当代诗词发展的决定因素。
诗词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其自身的规律。
古代诗词在当代的传播,信息化作为一种非
常有利的外在因素,必然会为当代诗词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我们应该利用好,应该选择正确的方式,去引导人们热爱古代诗词的热情。
古代诗词是伟大的文学宝库,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缩影,传播古代诗词在当代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必须倡导的。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电子版2000 年11月30日
[2]《南方周末》文化版暨南大学教授洪柏昭.2009年4月
游云台
云台飘渺地,青龙水漫山。
千仞瀑壁绝,九天泻玉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