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历程
靠一根草儿,与上帝 之灵往返在空谷里。 我的哀戚惟游峰之 脑能深印着;
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 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 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 长染在游鸦之羽, 将同栖止于海啸之石上, 静听舟子之歌。
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 徜徉在丘墓之侧, 永无热泪, 点滴在草地, 为世界之装饰。 ——李金发《弃妇》
《猛虎集》(1931)。死后由陈梦家编辑出版《云游集》。徐志摩的
诗,以轻盈飘逸、潇洒灵动著称。朱自清形容他的诗是“跳着溅
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
代表作:《再别康桥》、《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 《偶然》
沙扬娜拉一首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走向时代社会; 二、向内朝着更为隐幽的精神领域开掘,自由的
形式与内在灵魂的书写,显示出同世界现代主义 思潮接合的倾向。
艾略特及其《荒原》对后期新月派的影响主 要表现在三方面:
1、主智化倾向、非个人化倾向、荒原意识的崛起。 2、 在内容上引进现代主义“丑”学理论。 3、 “诗感”(原动的诗意)才是诗歌心脏的跳动, 注重情绪中的韵律,显示向现代主义归附的趋势。
——沙扬娜拉!
2020/3/19
22
2.闻一多——忧国忧民的诗人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 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他致力 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 《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 “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 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 和句的均齐)”。著有诗集《红烛》 (1923)《死水》(1928) 等。
梁宗岱说:“所谓纯诗,便是摒除一切客观的写景,叙 事,说理以及感伤的情调,而纯粹凭借那构成它底形体的 原素——音乐和色彩——产生一种符咒似的暗示力,以唤 起我们感官与想象底感应,而超度我们底灵魂到一种神游 物表达光明极乐的境域。”

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

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

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一方面追求“纯诗”的艺术观,坚持表现自我,以个体
生命和个人情感为中心,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往往表现出悲观的虚无思想。在表现形式上,不
追求严格的格律,诗的韵律靠诗情的抑扬顿挫来表达,多用象征、暗示构成诗的意境。代表
作:《雨巷》《我用我残损的手掌》(戴望舒)、《预言》(何其芳)、《断章》(卞之
第19页/共63页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闻一多
第20页/共63页

死水
•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篇,其中激荡着澎湃的诗情,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第32页/共63页

50年代中期以后,新生活的颂歌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以郭小川的致青年公
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为代为代表的政治抒情诗;一是以李季的《玉门诗
抄》、李瑛的《花的原野》、邵燕祥的《到远方去》、公刘的《在北方》、张永
枚的《骑马挂枪走天下》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等为代表的生活抒情诗。这些
郑 愁 予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第36页/共63页
3、六七十年代至今
第三代诗人的创作起步于六七十年代, 进入八十年代便蔚为大观,他们的生活 体验与切身感受,不同于第一、第二代 诗人,他们强调审美主体的能动作用, 强调主观性、自我性,带有强烈的心理 色彩,把用感性浸泡过的形象,组合成 新鲜的意象,由此产生出浓郁的诗意及 鲜明的时代色调。食指 第37页/共63页 、舒婷等都是这

现代诗歌鉴赏PPT课件

现代诗歌鉴赏PPT课件

3
创新语言表达在诗歌中的作用
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 验。
06
现代诗歌鉴赏实例分析
《再别康桥》鉴赏
诗歌背景
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及《再别康桥》 的创作背景,理解诗人对康桥的 深厚情感。
诗歌意象
分析诗歌中的云彩、金柳、青荇等 意象,感受诗人运用意象表达情感 的高超技巧。
诗歌韵律
鉴赏诗歌的押韵和节奏,体会徐志 摩诗歌的音乐美。
意象的定义
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描绘,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
意象的种类
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等。
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塑造诗歌形象,传达诗人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创新的语言表达
1 2
创新语言表达的定义
打破常规语法、词汇和修辞的束缚,创造出新颖、 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创新语言表达的种类
词性活用、句式变换、修辞手法创新等。
03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朗读与背诵
01
朗读技巧
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朗读技巧,准确 传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02
背诵方法
采用分段背诵、联想记忆等方法,提高背诵效率, 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理解与感悟
意象解读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 追求。
情感共鸣
通过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加深对诗歌的感悟。
呼吁人们关注生态环境,表现诗人对 自然的关爱与责任感。
寄情山水
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达到 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社会主题
时代变迁
反映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表达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 深刻关切。
人间温情
描写人间的善良、互助与 爱心,传递诗人对人性的 肯定与期待。

新诗发展历史

新诗发展历史

新诗发展历史、主要流派及作者作品20世纪初至1920年代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现代诗歌诞生,次年再次刊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的白话诗1920年3月胡适的《尝试集》出版,中国文学史上首次出现个人新诗集,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白话诗的创作1921年7月文学研究会: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文学社团成立,代表诗人有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1921年7月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郭沫若等人成立创造社,前期的创造社具有唯美抒情倾向,后有冯乃超等参加。

1922年3月湖畔诗人: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人在杭州结成诗社,形成了历史上的湖畔诗派1923年新格律诗派/新月派: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成立新月社,提倡现代格律诗1925年早期象征诗派: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期象征诗派出现1920年代代表诗人徐志摩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唯物史观史学的先锋、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女神》是郭沫若的首部诗集,也是中国新诗的早期代表作品。

1921年8月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

集中共收诗57首(含三出诗剧),创作于作者留日期间的1918年-1921年。

其中《凤凰涅磐》是其代表作。

《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徐志摩,1897-1931,新月派诗人,曾任《新月》主编:《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

中国近现代诗歌发展史

中国近现代诗歌发展史

诗歌发展史一、现代诗歌的概念(一)定义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又称新诗。

它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

(二)分期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二个十年(1927-1937)第三个十年(1937-1949)二、第一个十年的诗歌创作(一)尝试中的新诗胡适——“第一个白话诗人”胡适,原名嗣穈,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徽州绩溪人,倡导白话、领导新文化运动。

《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二)开一派诗风的新诗创作郭沫若——白话诗歌的成熟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生于四川乐山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女神》——以情感的大解放、诗体的大解放宣告诗坛“胡适的时代”的结束,和真正的现代自由体新诗时代的到来。

(三)湖畔诗人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人在杭州结成湖畔诗社,于1922年出版了第一本诗歌合集,书名为《湖畔》和《春的歌集》。

诗作多为歌唱大自然的清新美丽和友情、爱情的纯真。

他们诗中的天真、直率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五四个性解放精神的另一表现形式。

(四)小诗小诗创作兴盛于1922至1923年。

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短诗,在日本短歌、俳句和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一般以三五行为主,表现出对诗歌形式的探索和捕捉内心微妙感受的努力。

我们熟悉的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就是小诗的一种。

(五)提倡格律的新月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等。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新月派提出要写“中国的新诗”,指出把创作的重心从“非诗化”转向“诗”自身,“使新诗成为诗”;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出新诗格律化,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上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另外,他们还主张“理智节制情感”,所谓“理性”是指艺术上克制,并非一般所说的诗的哲理化,其目标是要纠正“五四”新诗中滥用的直抒胸臆和极端的感伤主义,转为将主观情愫客观对象化,追求诗的蕴藉含蓄和非个人化倾向。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史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史

我国近代著名诗人
闻一多和徐志摩都是主张新格律诗的新月 派诗人,但差别很大。前者的感情像黑云 沉重不温润,后者的感情像蓝天飘着的白 云,让人舒服、惬意。郭沫若和闻一多的 诗不如徐志摩的水平高,特别是郭沫若, 糙诗太多,但就其所达到的绝对高度,徐 志摩却不如郭沫若和闻一多。
徐志摩像
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 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 中、 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 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 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 入 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 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 受西方教育 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 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 诗文。印度大诗人 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洲、 游 历苏、德、意、法等国。同年11月19日, 由南京乘飞机到 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 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 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落叶》等.
汪国真简介
汪国真,男,祖籍福建省厦门市,1956年生于北 京,1982年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1990年出 版第一本诗集<<年轻的潮>>后,引起轰动,他的诗 集创有新诗以来诗集发行量之最.他的诗集和哲思 短语集,连续获得最近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台 湾在1993年也出版了"汪国真诗文系列"5种.他的诗 集日文版也在同年出版. 他还应邀陆续担任了<< 辽宁青年>>,<<中国青年>>, <<女友>>,<<新民晚 报>>,<<今晚报>>等20余家报刊的专栏撰稿人.中 央电视台<<综艺大观>>,<<正大综艺>>,<<东方之 子>>等栏目都对他作过介绍.

中国诗歌发展历程(PPT34页)

中国诗歌发展历程(PPT34页)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1年1月19日星期 二2时6分1秒02:06:0119 January 2021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上午2时6分1秒上午 2时6分 02:06:0121.1.19
长亭送别(《西厢记》)
❖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 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辶 屯)辶屯的行, 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 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 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 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元明清
蒹葭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黍离
❖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相信相信得力量。21.1.192021年1月19日星期 二2时6分1秒21.1.19
谢谢大家!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1.1.1921.1.19Tuesday, January 19, 202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2:06:0102:06:0102:061/19/2021 2:06:01 AM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件
不是为个人造名的文学;是以博爱心为基础的文学, 不是以好名心为基础的文学;是为文学而创作的文 学,不是为文学本身以外的什么东西而创作的文学。

三、外国文学作品的引入。几乎所有文学革 命的发起者和参加者都做过译介外国文学的 工作。如鲁迅、胡适、周作人、刘半农、沈 雁冰等人都是极为活跃的译介者。 《新青年》从
第二节 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一、文学革命的思想根源来源于外国文学的 影响 在文学革命的酝酿过程和发动初期,发难 者就直接从外国文学中得到过启示。 如胡适深受美国庞德诗歌影响,陈独秀的 文学革命论则以西方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作 为蓝本。其倡导文学革命的基本理论——文 学进化论就是从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主要学 说之一的进化论脱胎而来的。

2、1918——五四运动爆发,是五四文学革命 的“发展期”。在1917年,文学革命虽然形 成了一定的声势,但反响并不强烈。1918年3 月,为了增强其反响,《新青年》第四卷第 三号发表了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信”。 3、五四运动——1927年,是文学革命取得全 面胜利的时期,其重要标志是:新的、优秀 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纯粹的文学社团如雨 后春笋般出现。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从文学 革命到革命文学发展的转折时期。
第一卷开始就先后译介了屠格涅夫、王尔德、契珂夫、易朴生 这些俄国、法国文学样式和创作手法的涌入和 被接受。在五四后短短的几年内,西方文艺 复兴以来的各种各样的文学思潮及相关的哲 学思潮都先后涌入中国。文学思潮如:形式主义、自
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心理分 析派、意象派、立体派、未来派等等;哲学思潮如:进化论、 人道主义、实证哲学、尼采超人哲学、叔本华悲观哲学、弗洛 伊德主义、托尔斯泰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国 家主义、马克思主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 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普林斯 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等。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 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14
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 公认的领袖
11
• 80年代 • 灵性写作 (亦称神性写作,新生代诗歌的创作) • 代表诗人:海子、席慕容、 汪国真 • 特征:拷问灵魂、将精神放在首位
12
蝴蝶
两个黄蝴蝶,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 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 天上太孤单。
《尝试集》 (第一首白话诗)
胡适 13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 连《序诗》在内共收诗54首和诗剧3篇。 《凤凰涅槃》是其中的代表作,渴望和 歌颂祖国的新生,是诗集的重要内容。
“宇宙呀,宇宙,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 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 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 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 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 你到底为什么存在?”
——《凤凰涅槃》
闻一多
死 水(节选)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20
• A.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战士,新 月派代表诗人。
《裴冷翠的一夜》《再别康桥》
徐志摩 23
★现代诗人,笔名出自屈原的 《离骚》。
★代表作品《我用残损的手掌》, 表现了民族和个人的坚贞气节。
★代表作《雨巷》,并因此作被 称为雨巷诗人。
戴望舒
24
原名蒋海澄, 浙江金华人
“艾青”笔名的由来
他在1933年写了一首叫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诗,
当他将蒋字的“艹”字头写下
郭沫若
15
• A.现代新诗的奠基人。
• B.诗集《女神》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 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 C.代表诗作《凤凰涅槃》、《天上的 街市》
16
“世纪老人”, 福建福州人,原名为谢婉莹。
传世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冰心
(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
17
★现代著名女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以宣扬“爱 的哲学”著称。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
1
• 现代诗歌也叫做现代新诗,所谓新诗的“新” 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的,“新”在用白话文写 诗,摆脱古典诗歌严整格律的束缚,现代诗歌 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
• 诗歌的发展:
春秋《 诗经》→战国《 楚》辞→汉
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 →唐 →宋
民歌

→明清诗曲歌→现代诗歌
乐→府诗 →元

2
• B.主张“理性节制情感”,提出诗歌 的“三美”理论。
• C.代表诗集《红烛》《死水》
21
《沙扬娜拉》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 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 沙扬娜拉!
22
A.新月派代表诗人,寻求美的内容与美 的形式的统一。
B.一生追求“爱、自由、美”(胡适语) C.代表诗作:《猛虎集》《沙扬娜拉》
★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代表诗集 《繁星》、《春水》,茅盾称其为“繁星体”“春水体”
★笔名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
18
纸船——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19
现代诗歌特点:
1.形式自由,分行排列。 2.内涵开放,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3.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
3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1、尝试派:
代表人物:胡适(中国白话诗歌第一人) 特征:作诗如作文(白话化)
2、人生派:
代表人物:鲁迅、冰心 特征: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于人生很重要的一种工作
4
3、创造社
后就停了笔,他想起蒋介石背
叛革命,共产党人血流成河,
自己也曾身陷国民党监狱受尽
苦难,他耻于与蒋介石同姓,
便信手在“艹”字头下面打了
个“x”,这恰好是一个“艾”
字,于是便以“艾”为姓.。
“海澄”又意为青色,于是艾
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之后
“艾青”这个名字轰动全国,
家喻户晓。
25
A.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B. 代表作《我爱着土地》“为什么我的 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得深 沉”。
C. 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26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8
40年代 中国新诗 代表作家:穆旦 特征:追求现实与艺术、 感性与理性之间平衡美
9
50年代
蓝星诗社 代表诗人:余光中 特征:提倡发挥个人才华、个性、乡土情结
10
• 70年代 • 朦胧派 • 代表诗人:北岛、舒婷、顾城 • 特征:表现内在精神世界,表达对社会阴
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反思与探求意识
代表作家:郭沫若 特征:自我表现、个性解放
4、新格律诗派 (新月派)
代表作家:徐志摩、闻一多、
特征:理性节制情感
5
创造社:
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 正式创立,最初的成员 是郭沫若、成仿吾、郁 达夫、张资平等留日学 生。
成员们先后办有《创造》
季刊、《创造周报》、
《创造日》、《创造月
刊》、《洪水》等十余
种刊物。
6
新月社:
1923年由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 等人在北京发起,原是一个文化社交团体, 成员大多曾是旅英美留学生。不久形成了
诗人群, 由此产生
新月诗派。 该社活动在1927年 春迁往上海,1933 年结束。
7
三十年代
1、中国现代派 代表人物:戴望舒 特征:表现自我、虚无思想、多用象征 2、七月派 代表人物:艾青 特征:政治抒情、描写社会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