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PPT课件
现代诗鉴赏 ppt课件

ppt课件
•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 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 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 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 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 的中国!
胡适
都是平常情感 醉过才知道酒浓 都是平常言语 爱过才知道情重 偶然碰着个诗人 你不能做我的诗 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ppt课件 6
新文化运动前驱者之一 早期白话新诗代表性作家 北京大学教授
• 刘半农
• (1891——1934)
ppt课件 7
刘半农原名刘复,江苏汀阴人。出 生于知识分子家庭,1911年曾参加辛亥 革命,1912年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 报刊投稿为生。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法 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 编辑工作,积极役身文学革命,反对文 自文,提倡白话文。1920年到英国伦敦 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1921年 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5年获得 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 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 伏尔 内语言学专奖。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 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 1926年出版了诗集《扬鞭集》和 《瓦釜集》。1934年在北京病逝。病逝 后,鲁迅曾在《青年界》上发表《忆刘 8 ppt课件 半农君》一文表示悼念。
ppt课件
2
新文化运动前驱者之一 最早提倡白话新诗的作家学者 北京大学教授
• 胡适
• (1891—1962)
• (安徽省绩溪县人)
ppt课件 3
中国近现代诗歌 ppt课件

• 他的诗的风格清晰、纯朴、自然、表现形 式活泼自由,句式长短不一,韵律节奏随 意,但又有诗意浓郁的意境,是完全脱离 了旧体诗形式的自由诗。
《蕙的风》
• 是那里吹来,这蕙花的风—— 温馨的蕙花 的风?
• 蕙花深锁在园里,伊人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在园外,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 雅洁的蝶儿, 薰在蕙风里,他陶醉了; 想去寻着伊呢。
• 《女神》分为三辑,第一辑由诗剧《女神 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组成, 以现代的想象重构了古代传说故事。第二 辑是诗集的主体部分,《天狗》、《炉中 煤》、《地球,我的母亲》、《立在地球 边上放号》等都是郭沫若的名篇,标志着 “五四”诗歌所能企及的历史高度。其中 的《凤凰涅槃》是《女神》中的代表作, 也是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诗 篇。
五.九叶诗派
•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九叶诗派”是 比较特殊的群体,之初它并无社团组织形 式。1979年 江苏人民出版社拟出版辛笛、陈 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湜、袁 可、嘉和、穆旦这九位诗人在20世纪40年代 的作品。评论界认为“九叶诗派”当年将 时代课题、民族忧患与个人经历有机给合。
• 着力呼唤一种“沉默中生长的力量”,在 艺术上,注意借鉴西方艾略特、叶芝、奥 登等现代诗派的某些表现手法,运用象征 与联想,幻想与现实的渗透,力求在诗中 体现智性与感性的融洽,达到人生与诗意 叠合的效果。因此有人称“九叶诗派”是 “中国式的现代主义”。
• 在“专心致志做情诗”上,汪静之是 “湖畔”诗派的代表。
汪静之
汪静之(1902-19961)安徽绩溪人,湖畔 诗派代表诗人。
• 1920年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在 “五四”思潮影响下,与潘漠华发起,邀冯 雪峰、魏金技、赵平复等组织晨光文学社, 次年与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组织湖畔诗 社。
3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 课件(共16张PPT)

秋 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刘大白
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诗人, 文学家。著作有《白屋说诗》《白 屋遗诗》《旧梦》《旧诗新话》 《白屋文话》等。与鲁迅先生是同 乡好友。
认真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生 词,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把课文读正 确,读流利。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读完了这首诗歌,你看到了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样的画面?
芦苇
倦鸟归巢 驮着斜阳
请同学们齐读第1小节,圈出这一小节描写的景物。 说一说:这一小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鸟儿要干什么?是什 么样的状态?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特指女人美丽 的容颜。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画面:随着飞鸟双翅的一翻,夕阳好像是从鸟的翅膀上掉下 来一样。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妆红了芦苇。在一瞬间, 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
芦苇平时的样子你还记得吗?想像一下“白头 的芦苇”被夕阳染红的样子吧!
头白
红颜
夕阳落山,还有哪些事物会被染红呢?请你模 仿诗歌最后一句写一写。
头白的芦苇,
憨厚的大地 也披上了一身红纱衣。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活泼的溪水 也羞红了清澈的容颜。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你看过的夕阳是 什么样子的?
画面:斜阳的余晖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 好像是鸟儿要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
傍晚,太阳沉沉落下,柔和的余晖洒满 天空,红红的,美极了。
2024诗歌《家》ppt课件

诗歌《家》ppt课件CONTENTS•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手法探讨•诗歌价值与社会影响•跨文化对比:东西方家庭观念异同•诗歌《家》在当代的传承与弘扬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01时代背景社会动荡,家庭观念受到冲击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家庭观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这使得作者开始思考家庭的意义和价值。
文学思潮的影响当时的文学界涌现出了一批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家和作品,这些文学思潮对作者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生平及主要成就作者的生平经历介绍作者的出生、成长、教育背景以及主要的人生经历,这些经历对作者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主要成就概述作者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代表作品、获奖情况以及对文学发展的贡献等。
《家》创作背景及意义创作背景介绍《家》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当时的处境、心境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深刻思考等。
诗歌意义阐述《家》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以及它所传达的家庭观念、社会意义等对读者和现代社会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结合诗歌的文本分析,进一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诗歌内容赏析02整体结构与写作特点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诗歌《家》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家庭场景和人物形象,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与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使得读者能够迅速把握诗歌的主旨。
写作特点鲜明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和贴切的比喻,将家庭生活的点滴细节描绘得栩栩如生。
同时,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更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描绘家庭场景及人物形象家庭场景温馨和谐诗歌中描绘的家庭场景充满了温馨和谐的气氛。
诗人通过刻画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关爱,让读者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人物形象鲜活生动诗人在诗歌中塑造了多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如慈爱的母亲、勤劳的父亲、活泼的孩子等。
这些人物形象各具特色,栩栩如生,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传唱性。
传达情感与主题思想情感真挚深沉诗歌《家》传达出的情感真挚深沉,令人动容。
现代诗歌鉴赏PPT课件

3
创新语言表达在诗歌中的作用
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 验。
06
现代诗歌鉴赏实例分析
《再别康桥》鉴赏
诗歌背景
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及《再别康桥》 的创作背景,理解诗人对康桥的 深厚情感。
诗歌意象
分析诗歌中的云彩、金柳、青荇等 意象,感受诗人运用意象表达情感 的高超技巧。
诗歌韵律
鉴赏诗歌的押韵和节奏,体会徐志 摩诗歌的音乐美。
意象的定义
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描绘,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
意象的种类
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等。
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塑造诗歌形象,传达诗人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创新的语言表达
1 2
创新语言表达的定义
打破常规语法、词汇和修辞的束缚,创造出新颖、 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创新语言表达的种类
词性活用、句式变换、修辞手法创新等。
03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朗读与背诵
01
朗读技巧
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朗读技巧,准确 传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02
背诵方法
采用分段背诵、联想记忆等方法,提高背诵效率, 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理解与感悟
意象解读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 追求。
情感共鸣
通过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加深对诗歌的感悟。
呼吁人们关注生态环境,表现诗人对 自然的关爱与责任感。
寄情山水
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达到 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社会主题
时代变迁
反映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表达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 深刻关切。
人间温情
描写人间的善良、互助与 爱心,传递诗人对人性的 肯定与期待。
《现代诗二首》 课件(共25张PPT)

3 现代诗二首
我会读
《晚秋的江上》
1. 读出节奏感和韵律美。
2. 放慢语速,让朗读充满感情。
我会读
cháo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wěi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
颜了。
我会读
想象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秋晚的江上》描写了夕阳西下时 江面上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 然的喜爱之情。
我会读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luó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mián
花牛在草地里眠,
bà zhàn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朗读诗歌,思考: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干什么?
我知道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 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21年 赴英国剑桥留学。1923年成立新月社。1931年因飞 机失事去世。主要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 一夜》等。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日
2023
下课! 同学们再见!
bà zhàn
词语积累
“滴溜溜”是ABB式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 ____香_喷__喷____、___乱__哄__哄____、__黑__漆__漆___。
词语积累
描写夕阳的四字词语:
夕阳似火 霞光万道 夕阳西下 落日余晖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全诗描绘了花牛、草地、剪秋罗、白云、太阳、青峰 等景物,构成了一幅美丽、恬淡的草地风景画。
初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鉴赏》课件 新人教版63页PPT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新人教版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
中国现代诗歌流派ppt课件

3
4
19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群、七月派、汉园 三诗人
1.现代主义(包括汉园三诗人)——现代派 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代表诗人有戴 望舒、卞之琳等。表现形式上,不追求严格 的格律,诗的韵律靠诗情的抑扬顿挫来表达, 多用象征、暗示构成诗的意境。
神性写作——拷问自己的灵魂,将灵魂或者说 绝对精神放在首位,主张诗意的本质是一种宇 宙真理。代表作家:海子、骆一禾、戈麦。
13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 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 手空空。
——《麦地与诗人,答复》
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没有 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
——《西藏》
8
愿
光这
掠些
中 最 美 丽 的 归 人
影 的 过 客 , 而 是 同
唯 美 的 现 代 诗 不 只
……
学是
们浮
心
9
1970年代:朦胧派(白洋淀诗群)、中国新现 实主义
朦胧派(白洋淀诗群)——反思人的本质问题, 通过琐碎的意象含蓄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与鄙弃, 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代表作 家:北岛、舒婷、芒克、顾城、食指
10
11
舒婷《致橡树》
根,紧握在地下;
我如果爱你——
叶,相触在云里。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每一阵风吹过,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们都相互致意,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 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现代诗歌的探索
1.探索者之一: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发端于1923年在北京成立的新月诗社。 1926年闻一多、徐志摩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诗 镌》,提出现代新格律诗主张,并集结了朱湘、刘梦苇 等一批诗人,标志新月诗派形成。1928年徐志摩等在上 海创办《新月》月刊,1931年又创办《诗刊》季刊。上 海时期的活动,一般被称为后期新月诗派。1931年底徐 志摩去世,新月诗派开始衰落。同年,陈梦家将前后两 期新月派的18位诗人的一些作品编成《新月诗选》,较 完整地展现了新月诗人的风采。
意象具有描述、抒情、象征三种功能。初期新诗的 意象组合将抒情、象征统一于描述之中,而象征派诗的意 象组合则将描述、抒情统一于象征之中。象征派诗不作真 实描述,不直接抒情,用意象来联想、隐喻、幻觉、暗示 ,造成诗意的朦胧、迷离和神秘。
象征诗派诗艺上最突出的是“陌生化”,有意拉开 语言 形式与人们语言习惯的距离,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 间的长度,这样诗意变得扑朔迷离,耐人寻味。
——“胡适之体”。
一、现代诗歌的变革与探索 (一)现代诗歌的变革
1.初期新诗经过胡适的“尝试”,郭沫若的“创造 ”以及文研会诸诗人的实践,至20年代已成为中国诗歌的 主流,这是中国诗歌在形式上的大解放。诗歌形式大解放 适应了“五四”时期思想情感大解放的要求。
初期新诗完成了两方面重大变革:
一是用白话作诗,将中国诗歌从文言语体中解放出 来,切断了文言分离的传统;
二是创立了自由诗体,将中国诗歌从旧诗词的体式 中解放出来。
2.初期新诗的缺陷
一是只注重新诗语言(白话)与旧诗语言(文言)的 区别,不注重诗体与其他文学体裁语言的区别。
二是意象过于平实,情感和想象力均显不足,缺少 回味和余香。
[例1]
过去的生命
周作人
这过去的我的三个月的生命,那里去了? 没有了,永远的走过去了! 我亲自听见他沉沉的缓缓的,一步一步的, 在我的床头走过去了。 我坐起来,拿了一枝笔,在纸上乱点, 想将他按在纸上,留下一些痕迹,— 但是一行也不能写, 我仍是睡在床上, 亲自听见他沉沉的缓缓的,一步一步的, 在我床头走过去了。
新格律诗理论:
欲新中国之诗,必新诗歌之形式;欲新诗歌之形 式,必从新诗格律入手。
诗体语言的特点:戴着格律的脚镣跳舞。
观念之一:新诗格律要有三美。
音乐美—废旧诗平仄,主张用音节(音尺、音步、顿 数)加强新诗音韵节奏感。
建筑美—废旧诗五言、七言诗句排列格式,根据诗 意创造各种有序的建筑形式(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中国现代诗歌
(1917~1949)
20年代新诗
第一节
概述
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胡适《尝试集》及早期诗人
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象征派诗歌
第二节 徐志摩 闻一多
第一节 概述
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抗战爆发,中国新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词曲化的新诗、自由诗、小诗、格律诗、象征诗、现代诗几个 阶段。 一、第一批白话诗人有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 伯、康白情等 。1920年胡适出版中国新诗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 《尝试集》。 二、初期诗歌创作的题材主要有三个方面:
1919年4月4日在病院中 选自《雪朝》商务印书馆一九二二年六月版
天狗
郭沫若
一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二 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 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三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 我飞跑,我飞 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绘画美—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寓情思于意象之中 。
观念之二:新诗格律依附于诗的精神,是诗的精神的 形式化。
因而它的格式永远层出不穷,不似旧诗只有一 个格式;它的格式永远是诗人独创的,不似旧诗格式是 前人替我们创造的
观念之三:翻译和移植外国诗体形式。
例如商籁体(又称十四行诗),诗行总数十四 行,有固定音律。商籁体到莎士比亚手里成熟,所以又 叫莎士比亚体。
2.探索者之二:象征诗派
象征诗派:20年代中期,李金发率先把法国象征 诗派的手法介绍到中国诗坛,穆木天、王独清在《创造 月刊》创刊号上发表诗论,提倡诗的暗示性和朦胧美。 这批象征主义理论倡导者,形成了中国早期的象征诗派 。这一诗派对后来30年代现代派诗歌产生了直接影响。
“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象征诗派在文学 史上的 主要贡献是突破初期新诗困扰在显意识的“围城” ,为新诗另辟了一个“潜意识”的世界,从而成为中国现 代主义诗歌的先河。
1.反映下层人民的疾苦,关注他们不幸的生活,是关于现实 的;
2.反对封建礼教,表现恋爱自由的; 3.抒发小资产阶级自我情怀的。
胡适《尝试集》
1.胡适《尝试集》的价值不在于它水平多高,而在于它的首创 性、尝试性,带有浓重的尝试意味,也充满了矛盾,显示出从 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寻找、试验新诗的艰辛过程。 2.《尝试集》收录1916—1920年间46首新诗。真正走出半文半白、半新半旧 的怪圈,是他翻译了美国意象派诗人莎拉•替斯代尔的《关不住了》以后。 《老鸦》《一颗星儿》《威权》《应该》《希望》《上山》等是理想的白话诗。 3.《尝试集》是“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 4.胡适的诗歌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说话要明白清楚”,“用材料要有剪裁” “要抓住最扼要最精彩的材料,用最简练的字句表现出来”,“意境要平实”。
手法之一:用新奇的比喻(远取譬)意象或象征性 意象暗示诗人内在的主观意识,实现思想知觉化。
手法之二:自由联想,打破常规逻辑,以跳跃的思维手法之三:通感手法,造成感官交错互通,使读者产生 多方位的感受。
[例2]:
有感
李金发
如残叶溅 血在我们 脚上,
生命便是 死神唇边 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