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及详解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历年真题

2006年陕西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招生考试大学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试卷采用分卷形式,分卷包括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
全卷共6页。
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2.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1分,共16分)。
1. 《诗经》里属于地方乐歌的是()A.风B.大雅C.小雅D.颂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民本思想的倡导者是()A.孟轲B.孔丘C.荀子D.墨子3. 元杂剧中女主角称为()A.旦B.净C.末D.生4. 下列诗人中,属于边塞诗派的是()A.王维B.杜甫C.王勃D.岑参5.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所题的字是()A.业精于勤 B.长宜子孙C.克己复礼 D.诗礼传家6.下列语句中的“事”字用作动词的是()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
C.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
D.莫府省约文书籍事。
7.下列鲁迅文集中,属于短篇小说集的是()A.《热风》 B.《坟》C.《朝花夕拾》 D.《呐喊》8.李白的号是()A.易安居士 B.莲蓬居士C.青莲居士D.香山居士9.《我用残损的手掌》写于()A.北阀战争时期B.“九·一八”事变前后C.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D.解放战争前期10.下列语句中,有名词作状语用法的是()A.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C.有志乎古者希矣。
D.胡皆引兵而去。
11.在一篇文章中,记叙两件同时发生的事情的叙述方式是()A.顺叙 B.倒叙 C.插叙D.平叙12.“以文为词”的作家是()A.辛弃疾 B.柳永 C.苏轼D.周邦彦13.《断魂枪》里思想没落保守、性格孤傲执著的人物是()A.王三胜 B.沙子龙C.孙老者D.二麻子14.在唐代,使山水游记获得独立生命的作家是()A.韩愈 B.柳宗元C.陈子昂D.罗隐15.下列语句中,有使动用法的是()A.既来之,则安之。
2015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5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单选郭沫若标明为“眷念祖国的情绪’’的诗作是()A.《凤凰涅槃》B.《天狗》C.《炉中煤》D.《地球,我的母亲》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炉中煤》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炉中煤》的副标题为“眷念祖国的情绪”,是一篇表现作者眷念祖国之情的现代新诗,收录在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当中。
《凤凰涅榘》《天狗》《地球,我的母亲》也是诗集《女神》中的名篇。
第2题单选鲁迅短篇小说《风波》的结构线索是()A.张勋复辟B.九斤老太的唠叨C.七斤的苦闷D.辫子事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风波》的结构线索。
【应试指导】小说中所描写的风波的起因、发展和结束,均由“辫子事件”这一线索贯穿起来,故“辫子事件”为小说的结构线索。
第3题单选诗集《春水》的作者是()A.张爱玲B.冰心C.萧红D.丁玲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作品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春水》是冰心的诗集。
此外,冰心还出版了诗集《繁星》、散文和短篇小说舍集《超人》、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第4题单选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论毅力》的中心论点。
【应试指导】《论毅力》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是一篇政论文。
全文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紧紧围绕“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个论点展开论证。
第5题单选下列关于作者艺术风格的评论,错误的是()A.艾青在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B.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C.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D.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艺术风格的相关内容。
(word版)2015年高考陕西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
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

专项项练习题一、选择题1.《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是()A.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B.治国以礼,为政以德C.无乃尔是过与D.陈力就列,不能者止2.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依据的是()A.论题 B.论点 C.论据 D.论证3.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的是()A.《论语》B.《孟子》C.《庄子》D.《韩非子》4.先秦时期一部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论语》B.《左传》C.《国语》D.《道德经》5.历史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一部是()A.《尚书》B.《左传》C.《国语》D.《战国策》6.证明论据与论点之间逻辑联系的过程和推理的方式是()A.论点B.论据 C.论证 D.比喻法7.分析许多个别事物,归纳出这些事物的共同特点,从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C.比较法 D.比喻法8.从一般原理出发,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而后得出个别情况的结论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9.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史记》10.《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 )A.刘向B.左丘明C.郭茂倩D.刘歆11.《战国策》是一部( )A.编年体史书B.国别体史书C.纪传体通史D.纪传体断代史12.《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谋动干戈于邦内”一句话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比拟 D.借代13.下列文章主要阐明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的是()A.《赵威后问齐使》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谏逐客书》14.成语“五十步笑百步”出自()A. 《赵威后问齐使》B.《寡人之于国也》C.《秋水》D.《五代史伶官传序》15.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是()A.赵威后B.孟子C.孔子D.左丘明16.《寡人之于国也》选自()A.《论语》B.《孟子》C.《左传》D.《荀子》17.先秦诸子中,文章气势充沛,以雄辩著称的是()A.孟子B.孔子C.庄子D.李斯18.下列成语出自《论语》的是()A.祸起萧墙B.贻笑大方C. 五十步笑百步D.望洋兴叹19.《寡人之于国也》阐明的孟子的治国思想是()A.施仁政,行王道B.无为而治C.克己复礼D.有教无类20.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的是()A.尽心焉耳矣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C.焉足以知是且非邪?D.则焉用彼相矣?21.先秦诸子中,主张自然无为的是()A.孟子B.庄子C.荀子D.孔子22.下列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是()A.孟子B.庄子C.荀子D.孔子23.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是()A.既来之,则安之B.后世必为子孙忧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24.下列文章中比喻连类而及,层见叠出的是()A.《秋水》B.《赵威后问齐使》C.《寡人之于国也》D.《论学问》25. 《庄子》一书共33篇,其中“外篇”有()A.15篇B.11篇C.9篇D.7篇26.庄子《秋水》的主旨是()A.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B.阐述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C.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思想D.阐明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27.《秋水》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的比喻义是()A.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B.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C.人的认识受到先天素质的限制D.人的认识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28.《秋水》开头有一段景物描写,其主要作用是()A.赞美河水的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C.增强行文的气势D.陪衬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29.《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A.河伯B.北海若C.伯夷D.河伯和海30.下列句子中,“之”字作代词用的是()A.斯天下之民至焉 B.大军不知广所之C.顷之,家居数岁 D.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31. 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是()A.却宾客以业诸侯 B.五亩之宅C.顷之,家居数岁 D.秋水时至32. 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的是()A.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B.一夫夜呼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客何负于秦哉33.《谏逐客书》进谏的对象是()A、秦二世B、秦穆公C、秦王赢政D、秦惠王34.《谏逐客书》选自()A.《史记》B.《汉书》C.《新五代史》D.《古文苑》35.《谏逐客书》中的“书”是指()A.文书B.书信C.上书D.书法36.《谏逐客书》最主要的说理手法是()A.从小到大层层递进B.从大到小加以说明C.采用比喻和寓言手法D.采用正反对比手法37.秦代著名的政治家,也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的是()A.吕不韦B.司马迁C.李斯D.贾谊38.下列各句中,“服”字作“佩带”解的是()A.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D.军中自是服其勇也39.列举秦国四位先君广招人才的史实,然后得出“客何负于秦哉”的结论,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 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40.《谏逐客书》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A.由个别到一般B.由一般到个别C.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D.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向事物之间的比较41. 作者用“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论证“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B.演绎法 C.对比法D.类比法42.唐宋八大家中,首倡创新,主张“惟陈言之务去”的是()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王安石43.散文具有说理畅达,抒情委婉独特风格的是()A.苏轼B.王安石C.欧阳修D.柳宗元44.《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2015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1/2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
郭沫若标明为“眷念祖国的情绪”的诗作是
A.《凤凰涅槃》
B.《天狗》
C.《炉中煤》
D.《地球,我的母亲》
下一题
(2/2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题
鲁迅短篇小说《风波》的结构线索是
A.张勋复辟
B.九斤老太的唠叨
C.七斤的苦闷
D.辫子事件
上一题下一题
(3/2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3题
诗集《春水》的作者是
A.张爱玲
B.冰心
C.萧红
D.丁玲
上一题下一题
(4/2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4题
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
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
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上一题下一题
(5/2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5题
下列关于作者艺术风格的评论,错误的是
A.艾青在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B.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
C.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D.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
上一题下一题
(6/2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6题
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5_真题-无答案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5(总分15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 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出自下列哪部作品______A. 《孟子》B. 《论语》C. 《庄子》D. 《墨子》2.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______A. 终必不蒙见察B.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C.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 李广将兵的特点是______A. 谨守法度B. 行军无部伍行阵,莫府省约文书籍事C. 正部曲行伍营阵D. 士吏治军簿至明4. 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______A. 沉郁顿挫B. 豪放悲壮C. 清新俊逸D. 沉哀凄苦5. 提出“惟陈言之务去”观点的是下列哪位文学家______A. 韩愈B. 白居易C. 欧阳修D. 柳宗元6. 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______A.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则将焉用彼相矣B.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 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D. 攀援而登,箕距而遨7. 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提出王朝兴衰的主要因素是______A. 伶官B. 天命C. 人事D. 人才8. 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______A. 李清照B. 欧阳修C. 柳永D. 苏轼9.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是一首______A. 豪放词B. 婉约词C. 田园词D. 风雅词10.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主要情感内容是______A. 国势殆危之忧B. 收复无望之叹C. 权奸当道之恨D. 报国无门之愤11. 侯方域在《马伶传》一文中说马伶为提高演技“走事昆山”,这里“昆山”所用的修辞格是______A. 比喻B. 借代C. 象征D. 拟人12. 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______A. 结交戏子B. 鄙视功名利禄,不走仕途经济之路C. 被人诬告,妄加罪名D. 父子失和13. 下列鲁迅的作品集中,属于杂文集的是______A. 《呐喊》B. 《彷徨》C. 《野草》D. 《南腔北调集》14. 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______A. 沈从文B. 茅盾C. 鲁迅D. 巴金15. 《故都的秋》:“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1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1(总分:1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______(分数:1.00)A.《春秋》B.《论语》√C.《左传》D.《战国策》解析:[解析] 《论语》并非孔子所著,而是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
2.“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这句话的提出者是______(分数:1.00)A.庄子√B.老子C.荀子D.孙子解析:[解析] 题干中的话表现了庄子外冷内热,愤世嫉俗的一面。
3.孟子的政治主张是______(分数:1.00)A.无为而治B.“仁”与“礼”C.施仁政,行王道√D.严刑峻法解析:4.《赵威后问齐使》一文选自______(分数:1.00)A.《战国策·秦策》B.《战国策·赵策》C.《战国策·齐策》√D.《国语》解析:5.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包括世家多少篇______(分数:1.00)A.70B.18C.12D.30 √解析:[解析] 《史记》共130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6.下列诗歌题目属于乐府旧题的是______(分数:1.00)A.《氓》B.《国殇》C.《短歌行》(其一) √D.《上邪》解析:7.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作家是______(分数:1.00)A.李白B.杜甫C.柳宗元D.韩愈√解析:8.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的唐代诗人是______(分数:1.00)A.李白B.白居易√C.刘禹锡D.韩愈解析:[解析] 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发起“新乐府运动”,二人并称为“元白”,但白居易的诗歌成就远高于元稹。
9.下列诗词中,不是借秋景抒情的是______(分数:1.00)A.王维《山居秋暝》B.杜甫《登高》C.李商隐《锦瑟》√D.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解析:10.在《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关联上片写景和下片抒情的词语是______(分数:1.00)A.残照当楼B.红衰翠减C.登高临远√D.妆楼颙望解析:11.《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引词人故乡之思的景物是______(分数:1.00)A.晚来风急B.梧桐细雨C.黄花D.雁过√解析:12.在《长亭送别》中,“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______(分数:1.00)A.因情造景B.融情于景√C.移情于景D.以景托情解析:13.《马伶传》一文在叙述方式上的显著特点是______(分数:1.00)A.顺叙B.倒叙√C.平叙D.插叙解析:14.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复古家尽可不必悲观的。
专升本复习资料-2015语文真题及答案

专升本复习资料语文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
(共24分,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毗.连琵.琶筚.路蓝缕B.伶.仃拎.包身陷囹.圄C.格.式楼阁.恪.尽职守D.拾掇.点缀.忧心慑慑..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乖戾过谦荒无人烟B.松驰聒噪看风使舵C.聆听门禁天翻地复D.双赢户籍言简意骇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支青年足球队旗鼓相当,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
B.大佛湾的上万尊雕像居然无一雷同,这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绝无仅有。
C.为了改变经济困难的现状,老李不得不明珠暗投,开始四处打工。
D.卢梭晚年写的《忏悔录》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名著。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从巴丹吉林沙漠西端的戈壁向北张望,的戈壁一色铁青,稀疏的骆驼草棵棵憔悴,一棵和另一棵之间距离很远,像是——的战士,伫立在广漠的戈壁当中,看日月轮转,大风奔流,饱受严寒和烈日侵袭,这仿佛是它们的宿命。
A.一望无边独树一帜根深蒂固B.阔大无疆孤立无援与生俱来C.阔大无疆独树一帜与生俱来D.一望无边孤立无援根深蒂固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电影《侏罗纪世界》公映前一周,制片方为影评人和有关专家组织过小范围试映,结果美言不多。
B.要改变目前教学内容繁、难、偏、重的状况,就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冲出课本和教学的误区不可。
C.科学家发现了大脑中能够控制恐惧的区域,这将有助于改进创伤后压抑症和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D.代表们从尚法守信、励学思进、务实求真等方面对如何更好地展现城市精神风貌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贯通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这种梦境往往会被顽皮的鱼鹰搅破。
②忽然间鱼鹰变得异常机灵,抖着翅膀扑进水里去,山影一时都搅碎了。
③赶上天气晴朗,水面平得像玻璃,满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模模糊糊的,使人恍惚沉进最恬静的梦境里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诗经》收录的诗歌总篇数是 ( )
(分数:2.00)
A.160篇
B.40篇
C.105篇
D.305篇√
【解析】《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先秦诸子中,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是 ( )
(分数:2.00)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墨子
【解析】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倡导"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3.《左传》的体例是 ( )
(分数:2.00)
A.编年体√
B.国别体
C.纪传体
D.语录体
【解析】《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国语》和《战国策》都是国别体,《史记》是纪传体,《论语》是语录体。
4.《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 )
(分数:2.00)
A.李斯
B.左丘明
C.刘向√
D.司马迁
【解析】《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非一时一人之作。
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
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
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
5.被称为"汉之飞将军"的是 ( )
(分数:2.00)
A.李广√
B.李蔡
C.项
D.程不识
【解析】李广是大汉王朝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将军,一生对匈奴征战无数,异常英勇威猛。
有次作战,他在敌众我寡已经被俘的危急关头仍然凭借智勇双全得以死里逃生,令匈奴人十分畏服,因此被称为"汉之飞将军"。
6.下列作家中领导古文运动的是 ( )
(分数:2.00)
A.张若虚
B.李煜
C.柳宗元√
D.刘禹锡
【解析】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也是"唐宋八大家"中仅有的两个唐朝作家。
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和复兴儒学。
7.下列作品集属于杜甫的是 ( )
(分数:2.00)
A.《李太白集》
B.《东坡乐府》
C.《杜少陵集》√
D.《李义山诗集》
【解析】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作品集有《杜少陵集》或称《杜工部集》。
8.《马伶传》的作者是 ( )
(分数:2.00)
A.欧阳修
B.白居易
C.元稹
D.侯方域√
【解析】《马伶传》是侯方域寓居南京时写就。
文章采录了南京当时的传说,以张扬马伶其人其事,并将矛头指向顾秉谦,旁敲侧击来讥讽阮大铖。
9.下列作品中以歌颂青年男女的爱情、反抗封建礼教为主题的是 ( )
(分数:2.00)
A.《西厢记》√
B.《赵氏孤儿》
C.《窦娥冤》
D.《单刀会》
【解析】《西厢记》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精神。
10.下列作家的词表现出豪放清旷风格的是 ( )
(分数:2.00)
A.周邦彦
B.陆游
C.柳永
D.苏轼√
【解析】周邦彦和柳永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陆游的文学成就以诗为主,他的词兼具婉约和豪放之长并独成一家。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词作表现出豪放旷达的风格。
11.下列作家中属于山水田园诗派的是 ( )
(分数:2.00)
A.高适
B.韩愈
C.李商隐
D.王维√
【解析】王维、孟浩然都是山水田园派的杰出代表诗人。
12.《宝玉挨打》选自 ( )
(分数:2.00)
A.《水浒传》
B.《红楼梦》√
C.《西游记》
D.《聊斋志异》
【解析】"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的著名事件,突出表现了贾政与贾宝玉父子两代人的尖锐思想冲突,明确揭示了男主人公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13.李清照的号是 ( )
(分数:2.00)
A.易安居,√
B.六一居士
C.香山居士
D.柳泉居士
【解析】欧阳修的号是"六一居士";白居易的号是"香山居士";蒲松龄的号是"柳泉居士"。
14.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的是 ( )
(分数:2.00)
A.《我与地坛》
B.《废墟》
C.《灯下漫笔》√
D.《故都的秋》
【解析】史铁生著《我与地坛》;余秋雨著《废墟》;郁达夫著《故都的秋》。
15.《萧萧》描写的故事发生在 ( )
(分数:2.00)
A.成都
B.鲁镇
C.北京
D.湘西√
【解析】《萧萧》是沈从文的短篇小说,写于1929年,是一篇描写湘西社会和少女命运的小说。
作品带有田园牧歌般的情调。
16."五四"以来,最擅长用"自叙传"方式写作的是 ( )
(分数:2.00)
A.郁达夫√
B.老舍
C.戴望舒
D.郭沫若
【解析】自叙传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以郁达夫等人为代表。
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使自叙传小说成为一种潮流。
作品中以第一人称写"我",即叙述者自己,最常用的手法是直抒胸臆。
17.律诗这种文学样式兴盛于 ( )
(分数:2.00)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解析】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