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著赏析

合集下载

西方文学名著赏析要点总结

西方文学名著赏析要点总结

西方文学名著赏析要点总结19世纪中后期文学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写实主义:现实主义的另一个译名,更加突出它在美学方面的特点。

侧重如实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

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

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作为美学概念现实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式之一。

●自然主义: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在法国兴起后波及到欧美各国,基本出发点和前提是描写真实。

以真实客观描写现实和人性,人的机体为目的。

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发展,描写的视野更加宽阔。

在文学创作中使用科学的观察方法与实现方法。

先驱: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代表人物:左拉●各国文学特点英国:关怀小人物命运法国:由浪漫主义转变而来,描写城市生活现象与心理。

俄国:结合农奴解放,塑造小人物、多余人和新人形象。

采用传统的讽刺手法,民族气息浓郁。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1)叙写人情风俗史2)强调客观性和真实性3)描写普通人生活勃朗特三姐妹4)描写典型环境夏洛蒂《简爱》5)细节真实艾米丽《呼啸山庄》6)坚持人道主义7)以小说为主要题材《简爱》,自传性作品,第一人称写。

美好人生=尊严+真爱+金钱。

突出点:1)女性经济独立2)女性求职3)以圣经为武器司汤达,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缺乏父爱,一生未婚,习惯于玩世不恭。

格言“不自由,毋宁死。

”第一部作品《阿尔芒斯》(《红与黑》前奏曲)◆《红与黑》副标题:1830年纪事地点:维利叶尔小城主人公:市长--德瑞纳,农民、工厂主--索黑尔,索黑尔儿子—于连,市长夫人,维德夫人(仆人),维拉木尔侯爵,维拉木尔侯爵女儿—玛特尔。

书名的政治象征:1)“红”象征革命,“黑”象征教会。

2)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教会的复辟时期。

3)法国的红军装,教会的黑袍4)热情与阴谋5)于连中枪血染胸膛,玛特尔身穿黑色丧服亲吻于连被砍的头颅。

于连的心理活动:瞬间的自卑——自尊的反抗——胜利的满足——瞬间的自卑……于连人物形象分析:个性复杂的人物,性格分裂。

世界名著赏析

世界名著赏析

夏洛蒂的作品主要描写贫苦的小资产者的孤独、反抗和奋 斗,属于被马克思称为以狄更斯为首的“出色的一派”。 《简· 爱》是她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她的其他小说有: 《雪莉》(1849)、《维莱特》(1853)和《教师》 (1857)。其中《维莱特》可以看做是她个人的小说体自传, 与她的人生经历十分相似。这位天生体弱的女作家是十九世 纪英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 作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 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本书 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心理 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 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 “心理小说”的先河.后来者竞相仿效这种 “司汤达文体”,使小说创作“向内转”, 发展到重心理刻画、重情绪抒发的现代形态。 人们因此称司汤达为“现代小说之父”。
• 《鲁宾逊漂流记》由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所著。它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实主 义回忆录式冒险小说。作者受一个苏格 兰水手海上遇险的经历启发而写成的。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影 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 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故事简介
鲁滨逊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但是他毅然 抛弃安逸舒适的家庭生活,甘愿与海浪为伍,去实现 自己的航海梦想。 他航行到过伦敦,到过非洲,还到过巴西,途中 曾被海盗劫持做过奴隶,但最后终于化险为夷。在一 次去往非洲的航行中,不幸遇上大风暴,全船覆没, 只有鲁滨逊一人幸免于难,飘流 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 岛上,从此开始了他长达二十八年的孤岛生活。在苍 凉寂寞的荒岛上,鲁滨逊以其勇于冒险,敢于创造的 开拓精神,独自一人与种种困难作斗争,最后终于重 获自由。 在物质严重缺乏的荒岛,鲁滨逊用自己的双手建 立了栖息的房屋,围了蓠芭,自制衣服、器具等生活 必须品。他还把野生的动物圈养起来,自己也种植了许 多农作物。终于,他把原本荒凉的小岛建造得美丽而 富饶,自己非但没有被困境压倒,反而过上了自得其 乐的生活。

世界名著赏析

世界名著赏析

世界名著赏析世界名著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作者的智慧与情感,通过精妙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思想理念,引领读者进入另一个世界,感悟人生的真谛。

本文将对几部世界名著进行赏析,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一、《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

作品以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的视角展开,揭示了他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人性的担忧。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霍尔顿的内心独白,淋漓尽致地刻画了青少年心灵的纠结与迷茫。

在虚伪与功利的社会背景下,霍尔顿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困惑和对世俗价值观的唾弃。

他一直扮演着“守望者”的角色,试图保护那些纯真无邪的存在,抗拒成长的压力。

这种对童真的追求和对人性的关切,流露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

二、《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文学代表作,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展示了这个家族的辉煌与衰落、忍耐与痛苦。

作品以奇幻的叙事风格,筑构出一个浩渺瑰丽的幻想世界。

马尔克斯细腻地描绘了每一位家族成员的命运和心理变迁,借以抒发对时间、历史与人性的思考。

小说中繁复的情节和巧妙的时间跳跃,赋予作品极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通过对个体经历的详细描绘,作者探索了人性中的孤独、爱欲和命运的无常,引人深思。

三、《诺丁山》《诺丁山》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其深入人心的情感描写和精准的心理刻画而闻名。

小说以主人公菲利普·凯瑟尔的成长历程为主线,展现了他在追求爱情和自我认同的过程中的种种困惑和挣扎。

通过丰富的细节和真实的生活场景,毛姆生动地描绘了菲利普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他对身世不明和异于常人的外貌感到困惑和自卑,同时,他对于他人的欺骗和背叛感到痛苦和失望。

小说通过凯瑟尔在爱情、友谊、信仰等多个方面的探索,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人与人之间的纠葛。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赏析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赏析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赏析外国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其中涵盖了许多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人性探索,引领读者进入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境界。

本文将就几部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进行赏析,通过解读小说中的细节和情节,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这些杰出的文学作品。

《人类群星闪耀时》《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法国作家塞弗林的作品,这部小说通过对法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的种种不公以及社会底层的贫困生活的生动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黑暗。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阿兰,是一个渴望知识和自由的年轻人,他通过不屈不挠的努力考上大学,但面对封闭的体制和权力的阻碍,他感到无力和困惑。

他的努力和追求代表了社会底层的人们渴求改变现状的心声。

通过对阿兰的塑造,塞弗林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了人性中的复杂和纠结,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深思。

《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杰作。

这部小说以布恩迪亚家族为主线,讲述了一百年来这个家族的兴衰和命运。

马尔克斯通过奇幻、写实、荒诞的手法,展现了布恩迪亚家族世代循环的悲剧。

小说中丰富的人物和众多的情节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幅庞大而壮丽的画卷,同时也揭示了人类命运中的孤独和无奈。

马尔克斯以精湛的笔触塑造了许多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更容易投身到故事中,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

这本小说通过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视角,描述了一个年轻人在大都市中的迷茫和无助。

霍尔顿对社会的虚伪和偏见感到失望,并向往纯真和正直的生活。

他试图保护那些他认为在混乱世界中还保有纯洁的孩子们,以此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腐败现象的忧虑。

塞林格通过鲜明的写实风格和霍尔顿的独特性格,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深思和触动的内心世界。

《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

通识2外国文学名著鉴赏

通识2外国文学名著鉴赏

简述3*10--------论述2*20--------赏析1*30一。

荷马史诗,英雄主义(通过哪些方面体现)荷马史诗是一部纯粹的英雄主义和神话主义的史诗。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它的两部曲。

伊利亚特把笔墨集中于众英雄齐心协力冲破万难攻下特洛伊城的经过,众英雄形象鲜明、气质各异,其叙事结构宏大,气势浩荡。

奥德赛则集中叙述了主人公奥德赛回家的经过与他的儿子帖雷马科的寻找父亲以及二人报仇的经过。

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

史诗所着力刻画的英雄人物身上大部分既洋溢着氏族英雄的气概又显现着早期奴隶主的意识。

阿基琉斯勇猛过人,锐不可挡;他能够顾全大局,不计前嫌,毅然出战;他爱憎分明,因好友的阵亡而悲痛欲绝,杀死对手后又将其拖于战车后以泄愤。

这些都体现了他英雄主义的本色。

可是他因为个人利益蒙受了损失就拒绝参战,并且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地位而不愿和解,最终导致了希腊军队的重大伤亡,这种易怒与任性正显示了他身上所具有的氏族贵族的个人意识。

相比之下,赫克托尔更具有英雄主义气概和集体主义精神。

他预感到城邦将被摧毁,自己将要阵亡,妻子将沦为奴隶。

可是他毅然代父上阵,身先士卒,最后血洒疆场。

《伊利昂纪》中对于赫克托尔辞别妻子出战和阵亡后全城为其举哀的场面的描写加重了这一形象的悲剧色彩。

奥德修斯是荷马史诗中奴隶主特征最明显的一个人物。

他是伊大卡王,又是希腊军中智勇双全的将领。

他具有作为奴隶主的各种品质和才干。

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他具有百折不挠的勇毅,虽历尽磨难仍一心要返回家乡;他对爱情专一,抵制住了女神们的种种诱惑最终回到了妻子身边;他关心下属,同情奴隶,受人爱戴。

同时,他也有虚伪狡诈的一面,对不忠的家奴也极其残忍。

由此可以看出,史诗在竭力渲染各个英雄人物高贵品质的同时,并没有回避他们的缺点,有时甚至还是严厉的批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就在于他们虽然是普通的人,会犯错,但却能做出不平凡的事。

外国文学赏析

外国文学赏析

外国文学赏析引言外国文学是指除了中国文学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学作品。

由于各国文化和语言的不同,每个国家的文学都有其独特之处。

本文将对外国文学进行赏析,介绍几个不同国家的文学名著,并分析其中的艺术特点和主题。

一、法国文学1. 《红与黑》《红与黑》是法国作家斯坦达尔的作品,被称为法国19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小说以19世纪法国社会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朱利安的经历,揭示了社会阶层固化、地位不平等等社会问题。

斯坦达尔以深刻的剖析描写,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

2. 《追忆似水年华》《追忆似水年华》是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代表作,是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通过主人公马塞尔的回忆,描绘了他的成长经历和对爱情的追忆。

普鲁斯特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探讨了时间、记忆和人生意义等深刻的主题。

二、英国文学1. 《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作品,是一部受人喜爱的爱情小说。

小说以早19世纪英国乡村社会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与富家子弟达西之间的纠葛和最终的爱情故事。

奥斯汀以幽默风趣的笔触,揭示了社会偏见和爱情追求的复杂性。

2. 《哈利·波特》系列《哈利·波特》系列是英国作家J·K·罗琳的魔幻小说系列,成为全球畅销的文学作品。

故事讲述了孤儿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冒险经历。

罗琳以奇幻的世界观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友情、勇气和成长的主题。

三、俄罗斯文学1. 《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是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巨著,被认为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详细描绘了一系列人物的命运和人性的善恶。

托尔斯泰以纷繁复杂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塑造,探讨了战争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和和平的重要性。

2. 《罪与罚》《罪与罚》是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罗迪翁·罗斯科尔尼科夫的犯罪与良知之间的斗争。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深刻的心理描写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展示了罪恶与赎罪的主题。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外国文学名著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充满了智慧和艺术的光芒。

它们通过文字和故事展现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成为人们心灵的引导和启迪。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几部著名的外国文学名著,从中品味其中的魅力与价值。

一、《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爱情小说之一。

小说以19世纪英国上层社会为背景,通过描绘女主角伊丽莎白·班内特和达西先生之间的曲折爱情,展现了社会阶级、婚姻与爱情等主题。

奥斯汀以深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以及人性中的傲慢和偏见。

读者通过阅读这部小说,不仅可以欣赏到美妙的爱情故事,还可以从中领悟到珍视真爱、超越偏见的道理。

二、《堂吉诃德》——米格尔·德·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被誉为西班牙文学的杰作,是作家米格尔·德·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揭露人性的善良和善变为主题,通过讲述堂吉诃德对抗信念和现实的奋斗,展现了人的豪情壮志和追求理想的勇气。

塞万提斯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夸张的情节,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捧腹大笑,又感慨万分。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喜剧,更是对人生哲理和人性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示和反思。

三、《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

小说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幅宏大而复杂的画卷,描绘了不同阶层人物在战争中的命运、爱情的多变、内心的挣扎与和平的渴望。

托尔斯泰以其卓越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洞察力,塑造了众多丰满的角色形象,并融入了对历史、战争以及人生意义的思考。

这部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深刻的思考,使读者沉浸其中,深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宝贵。

四、《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代表作,被誉为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外国文学名著鉴赏《济南的秋天》老舍上次说了济南的秋天,这回该说冬天。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骆驼祥子》老舍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

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

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

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

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爱玛》她盯着这个字谜,沉思着,捕捉着其中的含义,重新阅读一遍,前后参看后理解得更加深刻一些,然后把那纸片递给哈里特,自己微笑着坐下来。

哈里特却糊里糊涂望着那张纸苦思冥想。

爱玛坐在那里想:“想的好,埃尔顿先生,想得真好。

我读过比这还糟的字谜。

是‘求婚’非常好的暗示。

我给你打个高分。

这正是你的感情。

这等于是非常直截了当地说:‘史密斯小姐,请你允许我想你求婚。

一眼猜出我的谜和我心中的意图吧。

——愿那柔和的眼睛闪烁出赞成的光芒——哈里特,对极了。

柔和,这个字眼用来描写她的眼睛真是太贴切了,所有定语中最恰如其分的就是这个字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士德》

诗剧,共分两部,取材于16世纪德国的民间 传说。

浮士德经历了书斋悲剧、爱情悲剧、政治 悲剧、艺术悲剧和事业悲剧。
浪漫主义文学


产生于18世纪末,繁荣于19世纪上半叶。 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 抨击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
《高老头》

《高老头》思想内容 人物形象分析

高老头 拉斯蒂涅

夏绿蒂·勃朗特

(1816—1855)19世纪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 女作家。 出生于英国北部的约克郡的豪渥斯。 一生写作四部小说:《教师》《简·爱》 《谢利》《维莱特》。


勃朗特姐妹


夏绿蒂·勃朗特:《简·爱》 艾米莉·勃朗特:英国著名小说家于诗人。 性情孤僻,沉默寡言,代表作《呼啸山 庄》。 安妮·勃朗特:代表作《艾格妮斯·格雷》
古希腊神话

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 的理解与思考。 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独立不羁、 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 生命意识、人本意识、自由观念是其 基本精神。


神的故事与英雄传说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伊阿宋盗取金羊毛的故事
赫拉克勒斯的故事
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
《简·爱》

是夏绿蒂·勃朗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 表作。 主要人物:家庭女教师简·爱;桑菲尔德 庄园主罗切斯特;牧师圣·约翰

《简·爱》

《简·爱》的主题思想

《简·爱》的人物形象分析 《简·爱》的艺术特色

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

涌现诸多伟大作家作品。普希金、果戈 理、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 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
《哈姆莱特》

思想内容 哈姆莱特人物形象 艺术成就

பைடு நூலகம்
启蒙文学

理性崇拜是启蒙文学的思想基础。
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典型。 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 代表人物: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 卢梭,歌德



卢梭

(1712—1778)自幼丧母,做过店员、仆人 和很多卑贱的工作。 提出“返回自然”的口号。 代表作:《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 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忏 悔录》、《新爱洛伊丝》。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内容

《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



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英国兴起,后波 及俄国、美国,成为欧美文学主流。 代表西方文学的最高峰。 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因而又称为 “批判现实主义”。
巴尔扎克

(1799—1850)法国19世纪最重要的作 家,被誉为“法国现代小说之父”。 代表作《人间喜剧》。


《俄狄浦斯王》

杀父娶母

命运悲剧
艺术成就

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

结构精妙。
西方文学的源头(二)
基督教文学
基督教文化
《圣经》
摩西的形象

体现了基督文化的基本精神。 是一个普通人,被上帝选定作为自己的 代理人。 是以色列的第一位民族英雄,也是整部 《旧约》中最伟大的先知。
想象力极强。
故事性极强。
哲理性极强。
荷马史诗
集希腊神话之大成,对西方文
学产生巨大影响,成为西方文 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伊利亚特》《奥德赛》
《伊利亚特》

描写长达10年的特洛伊战争并塑造了 一批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

阿基硫斯的形象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

埃斯库罗斯 欧里庇德斯 索福克勒斯

莎士比亚
(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 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世界最伟大的作家 之一。 创作分期: 第一时期(1590—1600)历史剧、喜剧和诗 歌创作时期。 第二时期(1601—1607)悲剧和悲喜剧创作 时期,高峰期。 第三时期(1608—1612)传奇剧创作时期。


具有强烈的自我反省和忏悔意识。
陀斯妥耶夫斯基


(1821—1881)可以说是19世纪下半叶俄国 最富天才、最有个性,同时也最有争议的 一位作家。 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医生家庭,患有癫痫病。 著作丰富:《穷人》《白痴》 《罪与罚》《死屋手记》 《卡拉马佐夫兄弟》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罪与罚》

《人间喜剧》

共90多部作品,分三部分:《风俗研究》、 《哲理研究》、《分析研究》。
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 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代表作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等。


《高老头》

故事发生在1819年末至1820年初的巴黎。 典型环境:偏僻街区的伏盖公寓。

典型人物:落魄的高老头;穷大学生拉 斯蒂涅;苦役犯伏脱冷;鲍赛昂子爵夫 人。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 义作家,世界最伟大小说家之一。
出生于贵族家庭,一生都未停止精神及社 会出路的探索。 作品有自传三部曲:《童年》 《少年》《青年》《战争与和平》 《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一个地主的早晨》。

《安娜·卡列尼娜》

是托尔斯泰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新爱洛伊丝》

《新爱洛伊丝》主题思想

《新爱洛伊丝》人物形象
歌德

(1749—1832)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作家 和思想家。


为德国和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 思想和性格复杂矛盾,具有两重性。
创作与作品

1775年以前,第一时期:戏剧
1775—1794,第二时期:戏剧 1794—1805,第三时期:与席勒合作的10年, 开创了德国古典文学的繁荣时期。 1805—1832,第四时期:自传性作品
由两条线索组成。 主要人物:安娜·卡列尼娜;列文;渥伦 斯基;卡列宁。


小说扉页
《圣经·新约》: 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小说开篇: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 有各的不幸。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 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是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 主要流派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 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
2006年4月
绪论:心灵的历史— 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两大源头:(二希)古希腊文学 希伯来文化 七大时期:1、文艺复兴 2、18世纪新古典主义 3、启蒙主义 4、浪漫主义 5、现实主义和无产阶级 6、20世纪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第一讲:西方文学的源头(一)
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悲剧
雨果
(Victor Marie Hugo) (1802—1885)法国著名诗人、

戏剧家和小说家。

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巴黎圣母院》


是雨果的早期小说,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 学的典范作品。 主要活动时空是15世纪的巴黎圣母院。 主要人物: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弗罗洛; 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奇丑无比的敲钟 人卡西莫多;卫队长弗比斯。
思想特征

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
卡夫卡

(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
出生于布拉格,父母均为犹太血统,从小 受到父亲严厉的管教。


三部长篇《失踪者》《诉讼》《城堡》都 未写完,代表作是中篇《变形记》。
《变形记》

这是一个荒诞而悲哀的故事。

表现了西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因无法沟通 而造成的孤独、冷漠与悲哀,深刻描绘了 人与人互相视为异类的异化状态。


文艺复兴文学概述

大体上从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

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文主 义新的思想文化体系。
代表作家
彼特拉克 薄伽丘 拉伯雷 塞万提斯 莎士比亚

《堂吉诃德》

作者的创作动机是“要世人厌恶荒诞的 骑士小说”。

塑造了大约700个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 人物形象。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

素材来源:取自《当代》杂志长篇连载的 关于一个法国青年拉谢尼耶夫的犯罪材料, 此人因杀害了一个老年妇女而入狱。 主要人物:拉斯科尔尼科夫,索尼娅,杜 尼娅,阿廖娜·伊凡诺夫娜。 第一章写“罪”;从第二章到尾声写 “罚”。


《罪与罚》

《罪与罚》的主题思想
《罪与罚》的人物形象分析 《罪与罚》的艺术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