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6:中国2015年粮食总产量与人均占有量统计(四)
国家统计局关于2016年粮食产量的公告-国家规范性文件

国家统计局关于2016年粮食产量的公告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6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粮食总产量如下:一、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3028.2千公顷(169542.3万亩),比2015年减少314.7千公顷(472.1万亩),减少0.3%。
其中谷物[1]播种面积94370.8千公顷(141556.2万亩),比2015年减少1265.1千公顷(1897.7万亩),减少1.3%。
二、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452.1公斤/公顷(363.5公斤/亩),比2015年减少30.7公斤/公顷(2.0公斤/亩),减少0.6%。
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5988.8公斤/公顷(399.3公斤/亩),比2015年增加4.8公斤/公顷(0.3公斤/亩),增长0.1%。
三、全国粮食总产量61623.9万吨(12324.8亿斤),比2015年减少520.1万吨(104.0亿斤),减少0.8%。
其中谷物产量56516.5万吨(11303.3亿斤),比2015年减少711.5万吨(142.3亿斤),减少1.2%。
国家统计局2016年12月8日注:[1]谷物主要包括玉米、稻谷、小麦、大麦、高粱、荞麦、燕麦等。
关于粮食产量调查制度和方法的说明全国粮食总产量为31个省(区、市)夏粮、早稻和秋粮产量的总和。
(一)调查方法粮食产量统计调查采取主要品种抽样调查、小品种全面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包括农业生产经营户和经营单位。
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负责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各省(区、市)统计局负责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工作。
抽样调查对象是农业生产经营户,调查的主要粮食品种有稻谷、小麦和玉米等。
通过以省为总体抽选的具有代表性的村民小组、农户和地块开展调查,播种面积调查是在调查时点上对样本区内所有农作物进行清查;单位面积产量调查采用实割实测的方法,进而推算各主要粮食品种的实际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两个结果相乘得到产量。
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分析与应对

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分析与应对◎张红智白园园杨雪摘要: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尤其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粮食安全问题热度再度提升,疫情期间,中国粮食库存储备充足,产销稳定,未对中国粮食安全构成冲击。
但疫情还未结束,美国对中国的全面打压不断升级,后疫情时代,中国仍需要做好应对粮食安全的准备,充分了解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十分必要。
本文对中国的几大主要粮食的 生产、进口和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十年内的粮食供给情况进行了展望,最后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中国 粮食安全 形势分析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粮食安全关注热点再度被提升。
疫情已经严重影响到全球粮食产业链和粮食安全,各国的大规模封锁措施严重限制了全球范围内的粮食流通。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预测,2020年疫情对全球主要粮食(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供需两侧形成冲击,供给侧方面,粮食产量预计保持在平均水平以上,粮食不会出现短缺情形,但会破坏粮食的供应链;而在 需求侧方面,封锁措施预计会降低人民获得粮食的能力,疫情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可能会催生新 的粮食不安全地区。
中国的粮食保障体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中国在疫情防控期间粮食供应充 足,近期不会出现粮食安全问题,但疫情还未结 束,仍在全球蔓延,加之以美国为首挑起的贸易 主义不断抬头,全球化时代中国不能独善其身,还将在较长时间内面临国际粮食市场持续动荡的风险。
当前形势下,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工作,保障粮食安全是基础和前提,只有准确判断把控国内外粮食安全形势,构建起有效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才能握得主动权。
一、中国主要粮食生产情况中国的农作物生产以粮食作物为主,其中谷物是最主要的品类。
粮食产量主要贡献来自秋粮项目来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贝类产业经济子项目(项目编号:CARS-49)。
作者简介:张红智(1977-),女,山东青岛人,博士后,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中国2015年农业综合统计

61711.26
9100.32
5703.94
393.54
23.27
442.42
105.51
1.00
3148.21
499.57
303.41
1047.83
146.54
8.25
2545.11
583.42
2602.94
2421.51
495.28
10.58
409.67
23.70
0.82
2764.09
675.68
273
112
15.73
0.67
249.94
65
27
14.12
1.85
955.57
61
24
摘编自《中国财政年鉴2016》
中国2015年农业综合统计
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
农民合作社(含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个)
高标准农田建设(小万计亩)
种植基地项目 养殖基地项目
77.46
189
142
35
3.59
3
3
0.7
地区
全国合计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大连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宁波 安徽 福建 厦门 江西 山东 青岛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深圳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新疆兵团 黑龙江农垦 广东农垦
土地治理项目 生态综合治理(万亩)
中低产田改造(万高亩标) 准农田示范工草程原((万场亩)建) 设
2
1.50
3
167.10
52.70
产业化经营项目
中国2015年农业综合统计
经济林.蔬菜.药材水等产种养植殖面面积积((万万亩畜亩)禽) 养殖(万头.只新)建及改扩建加工农项业目生(产个服) 务项目(个)
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及解决途径

粮食安全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姜玥玮,X雪维,石宏博,王旭峰,涂淼鑫2016/12/28指导老师:赵筱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大课题。
我国粮食产量在一系列惠农政策鼓励下持续增长,但由于粮食作为农产品本身具有弱质性,因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一个战略时间长、涉及诸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体系。
在目前国际经济一体化、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形势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粮食产量实现“十一年增”后,仍然需要“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
在此背景下对粮食安全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国内国际,资源环境,政治政策等多个角度出发,阐述了粮食安全的定义,我国现阶段粮食安全现状及隐患,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途径。
目录概述........................................................................................................................... - 1 - 1. 什么是粮食安全.................................................................................................. - 1 -1.1 国际............................................................................................................ - 1 -1.2 中国............................................................................................................ - 2 -2. 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的巨大成就.......................................................................... - 3 -2.1 学者董文的观点........................................................................................ - 3 -2.2 其他学者的观点........................................................................................ - 6 -2.3 我国粮食产量在波动中稳步增长............................................................ - 7 -3.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 - 8 -3.1 我国粮食继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 - 8 - 3.2 我国粮食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 11 -3.2.1 粮食库存品种、质量和区域布局仍存在结构性不平衡 .......... - 11 -3.2.2 粮食供求地区和品种仍存在结构性不平衡 .............................. - 12 - 3.3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国际因素增多...................................................... - 12 -3.3.1 我国农业基础的脆弱性更加突出............................................... - 12 -3.3.2 国际市场的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 - 13 -3.3.3 跨国粮商对国内粮食产业链条渗入 .......................................... - 13 -4. 造成粮食安全问题的原因................................................................................ - 13 -4.1 资源的挤压.............................................................................................. - 13 -4.1.1 耕地“量”的减少....................................................................... - 14 -4.1.2 耕地“质”的下降....................................................................... - 14 -4.1.3 水资源短缺................................................................................... - 14 -4.2 生态环境的失衡...................................................................................... - 14 -4.3 基础设施的制约...................................................................................... - 15 -4.4 粮农素质的隐忧...................................................................................... - 15 -4.5 体制与政策.............................................................................................. - 16 -4.6 比较效益的困惑...................................................................................... - 17 -4.7 国际环境.................................................................................................. - 17 -5. 我国粮食安全的解决途径................................................................................ - 18 -5.1 生产能力保障.......................................................................................... - 18 -5.2 市场流通保障.......................................................................................... - 20 -5.3 储备制度保障.......................................................................................... - 21 -5.4 消费节约保障.......................................................................................... - 23 -5.5 加强国内与国际的联系.......................................................................... - 24 -6. 案例:建三江分局发展现代农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 - 27 -概述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焦点问题。
国家统计局关于2015年粮食产量的公告

国家统计局关于2015年粮食产量的公告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5-12-08 15:30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粮食总产量如下:一、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3340.5千公顷(170010.7万亩),比2014年增加617.9千公顷(926.9万亩),增长0.5%。
其中谷物[1]播种面积95648.9千公顷(1 43473.4万亩),比2014年增加1045.4千公顷(1568.1万亩),增长1.1%。
二、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482.9公斤/公顷(365.5公斤/亩),比2014年增加97.8公斤/公顷(6.5公斤/亩),提高1.8%。
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5982.9公斤/公顷(398.9公斤/亩),比2014年增加90.8公斤/公顷(6.1公斤/亩),增长1.5%。
三、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5万吨(12428.7 亿斤),比2014年增加1440. 8万吨(288.2亿斤),增长2.4%。
其中谷物产量57225.3万吨(11445.1 亿斤),比2014年增加1484.6万吨(296.9亿斤),增长2.7%。
国家统计局2015年12月8日表1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及总产量情况表2 2015年全国及各省(区、市)粮食产量注:由于小数位计算机自动进位原因,分省合计数与全国数略有差异。
关于粮食产量调查制度和方法的说明全国粮食总产量为31个省(区、市)夏粮、早稻和秋粮产量的总和。
(一)调查方法粮食产量统计调查采取主要品种抽样调查、小品种全面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包括农业生产经营户和经营单位。
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负责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各省(区、市)统计局负责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工作。
抽样调查对象是农业生产经营户,调查的主要粮食品种有稻谷、小麦和玉米等。
通过以省为总体抽选的具有代表性的村民小组、农户和地块开展调查,播种面积调查是在调查时点上对样本区内所有农作物进行清查;单位面积产量调查采用实割实测的方法,进而推算各主要粮食品种的实际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两个结果相乘得到产量。
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专项强化真题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专项强化真题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2016年是中国脱贫攻坚首战之年,全年超过1000万人告别贫困;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首次超过1000亿元;各类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772亿元;产业扶贫为脱贫不断“换血”,其中2016年旅游扶贫覆盖到2.26万个贫困村,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甘肃、河北等地2016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其中,河南省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9734.9元,处于中部地区领先水平;福建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达15%,高于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平均水平。
1.2011~201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前一年相比增长最多的年份是:A.2012B.2013C.2014D.2015正确答案:A解析:定位数据图一中数据,可得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前一年相比增长分别为:2012年增长量=24564.7-21809.82754.9元;2013年增长量=26955.1-24564.7=2390.4元;2014年增长量=29381-26955.1=2425.9元;2015年增长量=31195-29381=1814元,所以2011~201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前一年相比增长最多的年份是2012年。
故正确答案为A。
2.2016年部分省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的省份个数有:A.1B.4C.6D.8正确答案:D解析:定位数据图一中数据,可得201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8.5%,观察数据图二中数据,8个省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8.5%。
故正确答案为D。
3.2011~201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9000元的年份有:A.1B.2C.3D.4正确答案:C解析:定位数据图一中数据,2011~201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9000元的年份有2014年9892元,2015年11422元,2016年12363元,总共3年超过90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与方式,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
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351元,比上年增长6.3%。
全年国民总收入[3]673021亿元。
(见图1)(见图2)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7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0%,比上年末提高1.33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655万人,出生率为12.07‰;死亡人口975万人,死亡率为7.11‰;自然增长率为4.96‰。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4]2.94亿人,其中流动人口[5]2.47亿人。
人均预期寿命76.34岁。
(见表1)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04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6:全世界主要年份甘蔗总产量.收获面积与单产统计(2000-2014)

全世界主要年份甘蔗总产量.收获面积与单产统计(2000-2014)2000年2013年2014年世界169359189821189999巴西717467680973716印度292303412035214泰国68811001010370巴基斯坦493763756746墨西哥504261185667哥伦比亚333034883816菲律宾280031873246澳大利亚314627143052印度尼西亚266028402860美国248227912800危地马拉223126332736阿根廷188923702460越南161620131982南非160218001829古巴115016101780埃及157115781600秘鲁98510991139缅甸94010311113厄瓜多尔835716825玻利维亚640820787伊朗569654721尼加拉瓜489704712萨尔瓦多513716678肯尼亚571667648巴拉圭513554637委内瑞拉611706619洪都拉斯649608611斯威士兰500545543多米尼加共和国458477503哥斯达黎加415441449孟加拉国449443412毛里求斯437382404赞比亚350400402莫桑比克272317362津巴布韦269388353乌干达355335342马达加斯加300325325尼泊尔259293300马拉维250290288坦桑尼亚300299280埃塞俄比亚240275275圭亚那276246250巴拿马223228248刚果共和国195200205科特迪瓦180197198老挝8287184留尼汪188172179牙买加139140178斐济175161158摘编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6》国家或地区总产量(万吨)收获面积(千公顷)单产(千克/公顷)2000年2013年2014年2000年2013年2014年237232687527182713927063169900 90771019510438790457533970625 417550605012700196743170260 97813221353703597573976641 94311291173523685647657511 704783762716277815874390 349406404955448595894332 355437432789007292775144 405329375776728240581381 437471473609256030560507 355369352698957571079511 23526226494944100699103685 350370387539716405463632 269310305600586488465000 267325313599845538558498 431403405266573995043918 135138141116762114146113556778290128015133717126051 150167176626446164763086 107101113780647082872885 136163158469435039749968688796831747549575436547172899169937298762637780813369284385001698772830637682089742 100116118513094780054000811129975252627606265076727285463840648441052565696154973219700280107106574914476347467566363744666966871072 1181091033822040581401185953517436471371797813339391060611025641034573846467069568604781794145436620386607816955250546826967000636029510310431579315533125061646642500454384564923272710869610740710796350595460000511485203523232310281911956511926242464666324535255434832363868874626926481345454543333444444533225262672094770587663515143453317606265402024252577519687077139628293050366480345990945383838911423684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