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3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分地区网上零售额(全国与各省级指标,便于2015-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合集下载

三大指标解读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

三大指标解读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

三大指标解读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作者:李炜来源:《经济视野》2015年第17期2015年7月1 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96,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255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648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46,965亿元,增长8.4%。

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至此,201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全部公布完毕。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采购经理指数(PMI)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T)三大指标对于分析经济形势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三大指标含义以及逻辑关系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

它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扩散指数加权而成,即产品订货(简称订单)、生产量(简称生产)、生产经营人员(简称雇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简称配送)、主要原材料库存(简称存货)。

PMI指数50为荣枯分水线。

当PMI大于50时,说明经济在发展,当PMI小于50时,说明经济在衰退。

CPI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宏观调控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GDP 是反映增长态势的重要指标,可以全面反映一段时间的经济流量。

但是,由于GPD指标一般情况下于期末公布,预测性较弱,无法为今后经济走势预测提供考量基础。

PMI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空缺。

根据学者分析,PMI指数与GDP增速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2024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师工作实务题库及精品答案

2024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师工作实务题库及精品答案

2024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师工作实务题库及精品答案单选题(共40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范围的是()。

A.售给社会集团的各种办公用品B.售给来华的外办、华侨、港澳台同胞的消费品C.出售作为转卖用的商品D.农民售给非农业居民和社会集团的商品【答案】 C2、投入产出表中有一些基本的总量平衡关系,下列平衡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B.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C.总投入=总产出D.某部门的增加值=该部门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价值【答案】 D3、从调查范围和调查时间看,普查属于()。

A.全面调查、一次性调查B.非全面调查、一次性调查C.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D.非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答案】 A4、实施统计行政处罚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体现的原则是()。

A.法定原则B.公正原则C.公平原则D.过罚相当原则【答案】 B5、()是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A.中间消耗B.居民消费C.政府消费D.最终消费【答案】 D6、目前我国编制投入产出表所采用的方法是()。

A.直接分解法B.间接推导法C.以直接分解法为主,间接推导法为辅D.以间接推导法为主,直接分解法为辅【答案】 C7、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统计公报运用许多指标和数据反映一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A.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B.净出口额为正C.经济增长主要靠出口拉动D.经济增长主要靠最终消费拉动【答案】 D8、2015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到2.9亿人次,指的是()。

A.铁路客运量B.铁路客运密度C.旅客周转量D.铁路货运量【答案】 A9、某科研事业单位,以下收入中属于经营收入的是()。

A.出让专利获取的收入B.为有关单位提供科研服务获取的收入C.对社会开展咨询服务活动获取的收入D.下属单位上缴的收入【答案】 C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交通运输邮电业的统计单位的是()。

2021年中国各地区消费指数分析

2021年中国各地区消费指数分析

中国各地区消费指数分析从用户侧,90后用户现在不流行买房,但在享受型电梯上很舍得花钱,所以90后是家庭按摩椅很大的潜在市场,而60后用户现在又应该退出潮,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18.7%,而且这个人群感受到改革春风吹满地,又刚好是中国生育高峰期,所以居家养生的需求将是史无前例,他这么一通分析,我竟然觉得有点道理。

然后他又说,未来中国电器消费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品类正在形成众多的细分之上,还推荐我可以查一个叫做京东电器消费指数的指标,说这个指标能让我对中国各地区的电器消费习惯有全新的认识,比如说有一个无人机卖的很好的地方,我是猜不到的,既然是西藏,还有厨房料理机卖的很好的地方,我也猜不到竟然是乌鲁木齐,我搜了一下这个所谓的京东电器消费指数,其实是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和新华网今年刚刚推出的一个指标,目标是把这条到可以衡量地区体验消费发展程度差别的参考指标,就类似于国外经常用来衡量地区发展程度差异的麦当劳指数和用来衡量国家购买力评价差异的星巴克指数一样,这电器消费指数的基本逻辑就是数值越低,表明该地区的电器消费越倾向于用来节省时间和体力,如电脑、吸尘器、洗衣机这类。

而数值越高,表明该地区的电气消费越倾向于来提升感受和愉悦,比如游戏机、音响、美容仪这类的,这个指数推出的时代背景也很清晰呀,就是中国的大众文化正在从工作至上过渡到工作生活平衡,正如李小云在《文化世界的意义结构》那本书里面写到那样,一般社会的文化范式演进前两个阶段,就是从工作世界演进到生活世界,每个迅速崛起的社会开头嘛,总是百废待兴,遍地是机会,这个发展阶段,工作世界在绝对主流、核心合理,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工作至上理念就很能在一家独大了,你看这个阶段,需求侧大家有能力消费了,供给侧商业变得非常丰富,但同时新的创富机会却在不断减少,于是追求在生活中找回自我的思潮就一定会兴起,这也是社会平衡机制发挥作用的正常过程。

随着这种新思潮的兴起,整个消费市场从功能消费过渡到体验消费就变得势不可挡,但是我们如何衡量一个地区的体验消费发展到什么程度呢?这时候用金钱投票是最真实的态度,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器作为一个万亿规模的超大消费市场,全是真金白银的投票,而且数据非常透明,所以它的确可以作为衡量地区消费体验程度的一把标尺。

对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的研究(DOC)

对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的研究(DOC)

对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概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程度的两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研究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探究其相互影响的规律。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在各类销售单位销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中,通过零售企业流通络线销售给最终消费者、社会团体以及其他机构等非生产单位的货物销售额的总和。

其计算公式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商品销售额 + 服务业营业额 - 退换货销售额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全部服务价值的总和。

其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 = 第一产业增加值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是联系十分密切的两个指标。

一般情况下,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意味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也会促进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

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会促进生产过程中的第三产业,进而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支持和促进生产过程中的第三产业发展。

随着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终端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扩大,生产过程中服务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随之上升。

2.促进生产领域创新。

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反映了很大程度上消费者的新需求和新趋势,生产企业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和推出新产品。

这种需求驱动的创新对生产过程中第二产业的发展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国内生产总值对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会带动终端消费者需求的增长,进而促进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中国统计年鉴摘要2020: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4-2019)

中国统计年鉴摘要2020: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4-2019)

2019年
411649.0 12270.1 5516.1 17934.2 7909.2 7610.6 15008.6 7777.2 9898.4 13497.2 35291.2 27176.4 13377.7 15749.7 8421.6 35770.6 22733.0 20224.2 17239.5 42664.5 8873.0 1808.3 8667.3 20144.3 4174.2 7539.2 649.3 9598.7 3692.4 880.8 984.5 3361.6
2014年
271896.1 9638.0 4738.7 11820.5 5717.9 5657.6 11857.0 6080.9 7015.3 9303.5 23458.1 17835.3 7957.0 9346.7 5292.6 25111.5 14005.0 12449.3 10723.5 28471.1 5772.8 1224.5 5710.7 12393.0 2936.9 4632.9 364.5 5918.7 2668.3 620.8 737.2 2436.5
农业普查结果及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了修订.增速按照可比口径计算.
020》
2018年
380986.9 11747.7 5533.0 16537.1 7338.5 7311.1 14142.8 7520.4 9317.4 12668.7 33230.4 25007.9 12100.1 14317.4 7566.4 33605.0 20594.7 18333.6 15638.3 39501.1 8291.6 1717.1 7977.0 18254.5 3971.2 6826.0 597.6 8938.3 3428.3 835.6 935.8 3187.0

年鉴目录

年鉴目录

目录一、行政区划、地理、自然资源行政区划、地理、气候、自然资源概况 (3)1-1 行政区划 (4)1-2 地理、自然资源 (5)1-3 主要山脉 (6)1-4 主要河流 (7)1-5 建市以来气候与森林资源情况 (8)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8)二、综合2-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 (11)2-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指数(上年=100) (19)2-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31)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占全省比重 (33)2-5 建市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 (35)2-6 地区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指数(1949年=100) (38)2-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指标 (44)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45)三、国民经济核算3-1 阳江市地区生产总值(1994-2016年) (49)3-2 阳江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数(1994-2016年) (50)3-3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1994-2016年) (51)3-4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1994-2016年) (52)3-5 各县(市、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94-2016年) (53)3-6 各县(市、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1994-2016年) (54)3-7 总产出(2016年) (55)3-8 收入法GDP构成项目(2016年) (56)3-9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 (57)3-10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2016年) (58)3-11 按可比口径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59)3-12 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 (60)3-13 民营增加值 (60)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61)四、人口4-1 户籍人口及其变动情况 (65)4-2 常住人口情况表(1990-2016年) (66)4-3 各镇(街道办事处)年末户籍人口数 (67)4-4 建市以来户数、人口情况 (69)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72)五、劳动工资5-1 全社会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75)5-2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76)5-3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77)5-4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 (78)5-5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79)5-6 各县(市、区)城镇在岗职工人数与工资 (80)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82)六、固定资产投资6-1 固定资产投资 (85)6-2 固定资产投资按行业分类 (87)6-3 各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情况 (88)6-4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状况情况 (89)6-5 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90)6-6 房地产开发和销售面积情况 (91)6-7 房地产待售面积和销售情况 (92)6-8 建市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93)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96)七、能源7-1 能源平衡表(2016年) (101)7-2 分行业能源终端消费量(2016年) (103)7-3 各县(市、区)能源平衡表 (105)7-4 2016年分行业产值能耗表(等价热值) (106)7-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量 (107)7-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 (107)7-7 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 (108)7-8 能源加工转换情况(2016年) (108)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09)八、财政、金融、保险8-1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13)8-2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14)8-3 各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15)8-4 金融机构数 (117)8-5 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 (118)8-6 建市以来财政、金融保险主要情况 (119)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22)九、物价9-1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指数 (125)9-2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比指数 (127)9-3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期比指数 (129)9-4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定基比指数 (131)9-5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以上年12月为100的指数 (133)9-6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环比指数 (135)9-7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累计比指数 (137)9-8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同期比指数 (139)9-9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定基比指数 (141)9-10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以上年12月为100的指数 (143)9-11 建市以来物价指数 (145)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45)十、人民生活10-1 阳江市城乡居民收支情况 (149)10-2 阳江市分县(市、区)城乡居民收支情况 (150)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51)十一、农业11-1 农村基本情况 (155)11-2 农田水利建设 (156)11-3 水利建设投资及化肥农药施用量 (157)11-4 林业情况 (158)11-5 农业总产值 (159)11-6 农业物播种面积、亩产、总产量 (160)11-7 水果、桑、茶叶、蚕茧、橡胶面积及产量 (161)11-8 牲畜存栏、禽蛋产量及水产品产量 (162)11-9 各县(市、区)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 (163)11-10 各县(市、区)稻谷播种面积及产量 (164)11-11 各县(市、区)蕃薯播种面积及产量 (165)11-12 各县(市、区)大豆、花生、糖蔗、水果播种面积及产量 (166)11-13 各县(市、区)生猪饲养、存栏量及肉类、水产品总产量 (167)11-14 各县(市、区)海、淡水养殖面积及产量 (168)11-15 建市以来农业基本情况 (169)11-16 建市以来水利建设、化肥、农药施用、农村用电及机械动力 (172)11-17 建市以来农业总产值 (175)11-18 建市以来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178)11-19 建市以来主要农作物总产量 (181)11-20 建市以来水果、茶叶、橡胶、蚕茧、水产养殖面积及产量 (184)11-21 建市以来牛、猪、羊存(出)栏及肉类总产量与乡镇企业主要情况 (187)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90)十二、工业12-1 工业企业个数、人数、工业总产值 (193)12-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产值(按经济类型分类) (194)12-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产值(按行业分类) (195)12-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主要指标 (196)12-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198)12-6 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199)12-7 规模以上集体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1)12-8 规模以上股份制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3)12-9 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5)12-10 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7)12-11 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9)12-12 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 (211)12-13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 (213)12-14 规模以上优势传统产业主要经济指标 (215)12-15 2009-2016年全市现代产业增加值及增长情况 (217)12-16 分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从业人员数 (218)12-17 各县(市、区)工业总产值 (219)12-18 各县(市、区)工业增加值 (220)12-19 分县区规模以上销售产值及出口交货值 (221)12-20 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行业分 (222)12-21 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按行业分 (223)12-22 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财务主要指标 (224)12-23 规模以上产品产量 (225)12-24 建市以来工业企业单位数 (226)12-25 建市以来工业总产值(当年价) (229)12-26 建市以来工业总产值构成及指数 (232)12-27全市2000-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及指数 (235)12-28 建市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237)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40)十三、建筑业13-1 建筑企业个数和竣工产值 (247)13-2 建筑企业从业人员情况 (248)13-3 建筑企业生产、财务基本情况 (249)13-4 建筑业总产值 (250)13-5 全市及各县(市、区)建筑业总产值主要情况 (251)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52)十四、交通、运输、邮电14-1 公路、桥梁情况 (255)14-2 车辆拥有量 (256)14-3 客、货运量及客、货周转量 (257)14-4 邮政、电信情况 (258)14-5 建市以来交通及运输工具拥有量 (259)14-6 建市以来客、货运量及邮政、电信业务情况 (265)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68)十五、国内贸易15-1 2016年按行业分贸易企事业单位数及从业人员数 (271)15-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72)15-3 各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72)15-4 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分组情况 (273)15-5 各县(市、区)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2015年) (274)15-6 各县(市、区)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2016年) (274)15-7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商品购销存综合表 (275)15-8 限额以上住宿业和餐饮业法人企业经营情况综合表 (278)15-9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主要财务状况综合表 (280)15-10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主要财务状况综合表 (295)15-11 建市以来国内贸易业主要情况 (307)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10)十六、对外经济与旅游16-1 进出口总额 (313)16-2 利用外资情况 (313)16-3 对主要国家(地区)出口额 (314)16-4 旅游部门基本情况 (315)16-5 接待旅游者情况 (316)16-6 旅游业经营情况 (317)16-7 各县(市、区)接待旅游者情况 (318)16-8 各县(市、区)旅游业总收入 (318)16-9 建市以来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及旅游主要情况 (319)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22)十七、教育、科技、文化、体育17-1 学校及教职员工人数 (325)17-2 专任教师及招生人数 (326)17-3 在校学生、毕业生人数 (327)17-4 学生升学率及校舍面积情况 (328)17-5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 (329)17-6 取得技术职称人员情况 (330)17-7 文化事业机构、从业人员数及影剧院和藏书情况 (331)17-8 文物、档案、广播、电视、体育 (332)17-9 建市以来科技、教育主要情况 (333)17-10 建市以来文化、体育主要情况 (336)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39)十八、卫生、环保、社会福利、司法、市政18-1 卫生事业机构、床位及工作人员数 (343)18-2 卫生工作人员分类 (344)18-3 各县(市、区)卫生、计划生育情况 (345)18-4 环境保护基本情况 (346)18-5 工业“三废”排放、处理、利用情况 (347)18-6 律师、公证、基层司法 (348)18-7 社会福利、婚姻情况 (349)18-8 市政公用事业 (350)18-9 建市以来卫生、律师、公证、基层司法情况 (351)18-10 市政公用事业及供电情况 (354)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57)十九、建市以来各县(市、区)主要指标19-1 各县(市、区)户数、人口 (361)19-2 各县(市、区)乡镇劳动力、耕地 (364)19-3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 (367)19-4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不变价) (370)19-5 各县(市、区)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 (373)19-6 各县(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76)19-7 各县(市、区)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379)19-8 各县(市、区)主要农作物总产量 (388)19-9 各县(市、区)生猪存、出栏、肉类产量 (397)19-10 各县(市、区)水产品产量 (400)19-11 各县(市、区)工业总产值(当年价) (403)19-12 各县(市、区)工业总产值(不变价) (406)19-13 各县(市、区)客、货运量周转量、邮电业务总量 (408)19-14 各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 (411)19-15 各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财政收支 (414)19-16 各县(市、区)职工年末人数、职工工资 (417)19-17 各县(市、区)教育、卫生主要情况 (420)。

零售数据分析与应用考核试卷

零售数据分析与应用考核试卷
B. Power BI
C. Excel
D. Python
5.零售数据分析中,哪些技术可以用于客户细分?()
A.聚类分析
B.因子分析
C.主成分分析
D.线性回归
6.以下哪些指标可以用来衡量零售店铺的运营效率?()
A.平均交易时间
B.店铺面积利用率
C.库存损耗率
D.客单价
7.在零售数据分析中,哪些指标可以反映商品的销售情况?()
A. K-means聚类
B.决策树
C.支持向量机
D.主成分分析
20.以下哪个指标可以衡量零售店铺的客流量?()
A.客单价
B.购买频率
C.客流量
D.购买力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零售数据分析中,哪些方法可以用来预测销售趋势?()
A.协同过滤
B.内容推荐
C.深度学习
D.关联规则
11.以下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零售行业的季节性波动?()
A.节假日
B.天气变化
C.学校假期
D.经济周期
12.在零售数据分析中,哪些模型可以用于预测客户流失?()
A.逻辑回归
B.决策树
C.支持向量机
D.回归分析
13.以下哪些做法可以提高零售店铺的顾客满意度?()
5. B
6. A
7. A8Leabharlann B9. D10. A
11. B
12. D
13. D
14. A
15. C
16. A
17. D
18. D
19. A
20. C
二、多选题
1. ABD

全国网络零售额数据分析

全国网络零售额数据分析
数据来源
数据种类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公开发布的各类年度数据、季度数据、月度数据等
政府部门
宏观经济数据、行业经济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贸易数据等
行业协会
年度报告数据、公报数据、行业运行数据、会员企业数据等
社会组织
国际性组织、社会团体公布的各类数据等
行业年鉴
农业、林业、医疗、卫生、教育、环境、装备、房产、建筑等各类行业数据
中商行业研究方法
中商拥有10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利用中商Askci数据库立了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在产业研究咨询领域利用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竞争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产业评估体系。在市场预测分析方面,模型涵盖对新产品需求预测、快速消费品销售预测、市场份额预测等多种指标,实现针对性的进行市场预测分析。
公司建立了专门的客服团队,能够更为准确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满足,并且能够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快速的处理,深入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产品解决方案。通过加强员工培训与业务创新,开创了民营银行筹建、保险公司筹建等新型咨询服务业务。
产业大数据平台成就最具影响力行业门户
公司旗下中商情报网是是国内专业的商业大数据发布和查询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吸引培养了一批忠实用户,已成为中国财经领域“最具影响力行业门户”,为国内外企业、金融从业人员、创业人员、科研院所工作者等提供客观、时效、高价值的商业资讯。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零售业线上与线下、批发与零售、城市与乡村流通市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形成。中国网络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过10%,2017年1-12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4806亿元,增长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3
120.4
34.1
51555.7
26.2
41944.5
25.6
5271.1
17.5
4226.5
17.9
767.5
27.4
649.0
37.1
972.4
30.6
833.3
34.5
177.3
15.3
94.3
29.8
145.7
30.7
69.0
60.3
530.6
23.3
370.1
23.7
204.1
43.1
88.1
37.8
206.9
209.4 33.0
473.9 1474.2
188.1 211.8
9.5
951.7 44.6 10.4 20.1 52.6
289.2
23.9 34.8 27.7 46.2 34.8 39.1 32.3
44.2 30.0 32.0 31.3 43.9 25.5
44.1 20.2 60.7 26.4 121.3
2017 全 国 2017 2017 北 京 2017 天 津 2017 河 北 2017 山 西 2017 内蒙古 2017 2017 辽 宁 2017 吉 林 2017 黑龙江 2017
732.4 350.1
1030.9 2671.7
453.4 632.3
41.6
962.5 288.6
51.5 85.4 159.7
51.5 37.2 41.8 34.2 56.0 38.9
45.2 22.5 78.5 38.5 393.6
9.6 85.0 212.2 147.8 53.4
5817.9 5545.3 8503.2 1107.0 2642.8
529.4 2084.5
977.5 1131.8
720.1 13605.7
726.4
71750.7
6823.6 1061.8 1352.2
330.8 242.1
819.8 286.0 321.7
33.6
370.0
28.6
95.1
32.4
561.6
31.1
2009.0
33.8
229.9
49.4
344.7
46.1
18.2
35.9
656.8
12.0
85.7
61.3
19.0
40.5
38.4
44.8
118.7
427.7
32.2
54805.6
15.9
5149.2
37.1
830.2
33.4
1104.4
65.5
158.3
54.2
98.2
32.6
554.4
26.4
122.3
48.6
155.0
33.9 9.2
34.4 33.6 31.8 52.6 63.5
38.2 41.5 100.6 47.7 41.6
6787.1 7006.9 12297.9 1411.9 3147.2
686.3 2539.3
1735.7 1716.6 1107.5 15683.3
458.3 213.4
794.6 2013.4
352.5 388.6
26.5
1171.8 235.6 32.3 45.2 76.7
584.1
25.7 39.0 29.4 48.2 36.7 49.3 37.5
0.7 39.4 15.1 42.5 20.0
2017 2016 2016 全 国 2016 2016 北 京 2016 天 津 2016 河 北 2016 山 西 2016 内蒙古 2016 2016 辽 宁 2016 吉 林 2016 黑龙江 2016 2016 上 海 2016 江 苏 2016 浙 江 2016 安 徽 2016 福 建 2016 江 西 2016 山 东 2016 2016 河 南 2016 湖 北 2016 湖 南 2016 广 东 2016 广 西 2016 海 南 2016
网上零售额 (亿元)
增长 (%)
其中:实物商品 网上零售额
(亿元)
90065.0
23.9
70198.2
7294.1 1261.4 2018.4
532.0 371.0
10.3
5211.9
25.4
948.3
34.3
1685.3
44.2
255.3
37.3
154.4
1146.7 449.1 546.7
28.9
28.0
11.9 31.1 29.8 61.3 26.5
33.6 22.4 25.8
2017 上 海 2017 江 苏 2017 浙 江 2017 安 徽 2017 福 建 2017 江 西 2017 山 东 2017 2017 河 南 2017 湖 北 2017 湖 南 2017 广 东 2017 广 西 2017 海 南 2017 2017 重 庆 2017 四 川 2017 贵 州 2017 云 南 2017 西 藏 2017 2017 陕 西 2017 甘 肃 2017 青 海 2017 宁 夏 2017 新 疆 2017 2017 不分地区 2017
31.3
1373.0
23.5
1963.6
43.3
1030.9
25.1
16383.1
增长 (%)
25.4
11.6 23.9 33.7 29.3 66.1
28.7 43.9 50.9
9.5 30.0 24.3 32.9 33.2 52.5 29.0
32.5 33.9 33.5 26.5
2018 广 西 2018 海 南 2018 2018 重 庆 2018 四 川 2018 贵 州 2018 云 南 2018 西 藏 2018 2018 陕 西 2018 甘 肃 2018 青 海 2018 宁 夏 2018 新 疆 2018 2018 不分地区 2018
15-13 分地区网上零售额(2016年)
(根据中国 统计年鉴
数据年度
地区
2018 2018 全 国 2018 2018 北 京 2018 天 津 2018 河 北 2018 山 西 2018 内蒙古 2018 2018 辽 宁 2018 吉 林 2018 黑龙江 2018 2018 上 海 2018 江 苏 2018 浙 江 2018 安 徽 2018 福 建 2018 江 西 2018 山 东 2018 2018 河 南 2018 湖 北 2018 湖 南 2018 广 东
857.5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
211.5
41.8
267.5
8786.5 9242.3 14384.7 2015.9 4114.1 1233.3 3513.6
11.3
7105.2
25.5
7696.7
18.9
11089.1
33.4
1623.7
31.4
3515.2
49.6
1002.1
31.7
2849.3
1889.6 2533.5 1624.0 1892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