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调查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代社会中,大学生婚恋观快速变化,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传统的婚恋观念已经被现代化、多元化的发展所冲击,大学生们对于爱情和婚姻有着全新的认知和看法。
背景介绍一方面可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着眼,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婚恋观;可以从个人成长和家庭教育等方面入手,探讨大学生婚恋观念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通过对大学生婚恋观的背景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婚恋观快速变化的原因和趋势,为深入研究婚恋观现状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探讨影响大学生婚恋观形成的因素,分析婚恋观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形式,解读相关现象并探讨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分析,旨在揭示当代大学生对待婚姻和爱情的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为了解年轻一代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发展趋势提供参考依据。
也旨在发现当前大学生婚恋观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今后的教育和社会政策提供改进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进一步了解现代青年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指导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促进青年群体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发展。
1.3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中的男女性别比例、年龄分布、学科专业、家庭背景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
通过对不同背景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的婚恋观念、态度和行为。
调查对象的选择旨在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婚恋观现状,以便更好地分析问题根源,提出合理建议。
在筛选调查对象时,我们尽量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通过调查对象的综合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为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大学生婚恋观快速变化大学生婚恋观在当代社会中呈现出快速变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们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理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报告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篇一我们就在校大学生恋爱观做了调查,此次调查为全校范围内的大学生,调查不分年级,调查方法为随机调查,调查全程历时一个星期,受调查对象共计八十五人,部分受调查对象接受的是纸质问卷调查,另外一部分受调查对象接受的是电子稿问卷调查。
针对调查所整理的数据,我做了如下的分析:有约87%的受调查者对恋爱的理解是“是为了选择终生伴侣,是婚姻的前奏,是以共同生活为目的的”,而认为恋爱是“是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没有过多考虑将来”和“是为将来的事业做跳板”以及“不必考虑太多,跟着感觉走就行”的比例极少。
大学生目前的恋爱状况为“正在恋爱”与“曾经有过恋爱”的比例分别为“43%”与“32%”,而另一部分的受调查者的恋爱状况出于“观望”和“不准备恋爱”。
在“是否喜欢并愿意与异性交往”这个问题上,分别有“63%”和“32”的受调查者认为“非常喜欢并愿意”和“愿意正常交往”而另外三项“谈不上喜欢但也不厌恶与异性交往”、“害羞,不太愿意”、“不喜欢也不愿意”所占的比例很少。
大学生们正处在青春期,难免会有好感的人遇到,在受调查者中,有“33%”的人会大胆主动追求,“10%”的人会有所暗示,而“25”的人则觉得不好意思,静观而已,其他人则会更可能会在追求我的人中考虑或者是不大看好感情。
在现在这么开放的时代,我们的大学生对恋爱的看法也许比以前更加大胆了,这也就有了“67%”有过主动(直接或间接方式)向异性提出建立恋爱关系的经历的这种景象,而另外33%为什么不主动追求,也许由他们自己的原因。
大学中的恋爱,现在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一种大学经历“67”的受调查者认为大学期间的恋爱是一段真挚的感情,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宝贵经历,“21”的人抱着顺其自然,不能强求的态度,另外极少数的人将恋爱当作游戏或者目前对恋爱没概念。
有人说,恋爱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而事实情况却是“33%”的人以前谈过,现在单身,另外“33”的人从未谈恋爱,若出现理想之中的恋人,会主动谈一场,剩下三分之一的人以学业事业为重,大学期间不谈恋爱。
大学生婚姻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婚姻观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研报告XX新版关于大学生婚恋观调研报告目录调研目的 (2)调研过程 (2)存在的问题 (6)成因分析 (7)方案与对策 (7)结束语及附录 (8)调查人(撰稿人):略第一章调研目的当今大学中,大学生恋爱早已不是讳莫如深的话题。
留心的人们会发现,不论是在林荫小径、操场边上,还是教室角落、熙攘餐厅,恋爱着的大学生出双入对、缠绵依依,毫不理会旁人的存在,别人似乎也是见多不怪、视若平常。
在大学中我们国家从“坚决禁止在校大学生结婚”到“不提倡、不反对”的默许态度。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国家的政策也在不断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而大学生的婚恋行为也在进步,但是到底当今大学生的婚恋观是一个什么情况,是否大学生对于所谓的“找对象”的态度是仅是在大学期间的一种消遣还是希望与自己的男女朋友结成夫妻?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而我们作为大一的新生,也许我们也在婚恋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也有我们各自的思想,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大学婚恋观。
大部分同学在高中期间应该受到的是家长和学校的不许找对象的命令,但是到了大学,我们大部分同学已经满十八岁,是成年人了,到底我们的婚恋观是什么?我们在大学期间的婚恋观是否是开放还是保守?时代的进步在大学生婚恋观到底有哪些体现?这些也是我们着重研究的问题,当今大一新生的婚恋观是否受到了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抑或是周围的环境的影响?我们此次开展的调研将会对这些问题逐一解释。
当然,我们的调查当然不只是大一新生,作为我们的学姐学长的大二学生,他们在大学生活了一年之后他们的婚恋观有什么变化?是不是还是高中那种婚恋观?还是受到了大学的环境的影响?我们的调研活动也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最后,在大三、大四的人群中,他们大多数已经够了国家规定的合法年龄,他们是否在大学间找到了自己的男女朋友?他们对在大学结婚这个问题是怎么看待的?他们是否会和自己的现有男女朋友结婚?通过研究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婚恋观,我们可以得出很多结论,我们可以全方位的认识到大学生的婚恋观到底是怎么样的,通过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可以映射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一)2024

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一)引言概述:大学生是青春期的年轻人群体,对于爱情有着特殊的情感和观念。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爱情的看法和态度,本文进行了一项大学生爱情观的调查,并分析了其中的主要发现。
通过此调查,希望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爱情观,为教育和指导大学生的情感发展提供参考。
正文:1. 爱情观的来源- 家庭背景对爱情观的影响- 社会媒体和文化对爱情观的塑造- 个人经历对爱情观的影响- 教育环境对爱情观的塑造2. 大学生的爱情观念- 对爱情的定义和期望- 爱情与婚姻的关系- 对异地恋和跨文化恋爱的看法- 对恋爱时间的期待3. 大学生的择偶观念- 男女双方在择偶条件上的差异- 外表和性格在择偶中的重要性评价- 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在择偶中的影响- 家庭背景和婚姻幸福程度的关系4. 爱情观与性格特点的关联- 性格特点对爱情观的影响- 爱情观与性格类型的相关性- 外向型和内向型的大学生在爱情观上的差异- 冲动型和理性型的大学生在爱情观上的差异5. 大学生爱情观的发展和变化- 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爱情观变化- 社会和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爱情观的影响- 大学生在恋爱中的成长和婚恋观念的变化- 大学生爱情观的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总结:通过这项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爱情观的来源多样,其中包括家庭背景、社会媒体和文化以及个人经历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对爱情有不同的定义和期望,择偶观念也存在差异。
此外,性格特点对爱情观具有一定的影响,爱情观也会随着大学生的成长和经历发生变化。
了解大学生的爱情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教育和指导大学生的情感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婚恋素质和幸福感。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精选6篇)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精选6篇)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精选6篇)在不了解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时,我们需要调查清楚情况,调查工作结束后,通常还需要写调查报告。
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状态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篇1“爱情是一种力量,它可以使一个人得到鼓励和激发,而更有创造性,更有冲力,也更爱这个世界。
”可见,当人们拥有了纯真、圣洁的爱情后,会使自身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乃至对整个社会都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不过,矛盾是具有两面性的。
当一个人的恋爱观消极甚至不健康时,其产生的破坏力也是无法估量的!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向往。
可是由于我们年龄尚低,涉世太浅,所形成的恋爱观也是多种多样,所以我通过进行校内问卷调查,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调查结果与分析】:一、选择男(女)朋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当我们确定恋爱对象前,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以何种标准来选择相知的伴侣。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标准也会因为主客观原因发生更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究竟“一见钟情”的闪光点源自哪里呢?也许调查结果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据调查,39.7%的大学生在选择恋人时首先考虑的是人品问题;32.4%考虑的是是否和自己志趣相投,“选择好一个人非常重要,因为当你选择一个人时就意味这你的选择是一种生活、一种目标。
一旦走了眼,那就意味着一场灾难。
”因此人品和志趣是72.1%的大学生所选择恋人采取的依据。
这是一种比较高尚的择偶标准,注重精神不在乎其他条件,当大学生情侣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担当家庭责任的现实问题直接摆在面前时,理想化的爱情能否维持就很难预测了。
康德在《对爱和崇高的感性的观察》一文中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从男女两种不同的性别来看,女人属于美的类型,男人属于崇高的类型,对女人来说最大的耻辱是不招人喜欢,而对男人来说最大的耻辱是蠢笨。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婚姻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婚恋观是一个人在生活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它关系到一个人的家庭生活、事业发展等多方面。
因此,如何正确地看待婚姻和恋爱成为了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大学生的婚恋观,我进行了一项小规模的调查,并整理出以下报告。
一、单身族占比较大,择偶标准多元化在这次调查中,我的受访对象主要是大学本科生。
调查结果发现,有近一半的受访者是单身,这反映出现在大学生对于婚姻的态度和看法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同时,对于受访者中的已婚和单身者,我也进行了一些择偶观念和择偶标准的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更看重对方的人品、性格、价值观等方面,而在其他特征上的要求则各异。
例如,有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家境好的,有的人则更看重对方的形象和外表等。
二、择偶对象不局限于同龄人在对受访者进行调查时,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更愿意和年龄相差较大的人交往。
具体来说,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和年龄比自己大的人交往,而只有五分之一的人表示打算选择同龄人谈恋爱。
从这个现象来看,大学生的婚恋观明显和过去有所不同。
在过去,人们更多地看重同龄人的共同经历和话题,而现在的大学生更多地重视和不同年龄段人的交往和沟通。
三、价值观和经济观的变化在大学生的婚姻观和恋爱观中,价值观和经济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很多大学生更加看重自己的事业和个人成就,而婚姻的重要性逐渐被淡化了。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经济基础的重要性,不再像过去那样追求虚荣和浪漫,而是注重对方的实力和经济基础。
然而,当谈到婚姻中双方角色的分配和责任时,受访者的回答却大相径庭。
有些人认为男女应该在家庭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男主外女主内,有些人则认为两人应该平等对待家庭事务。
这说明,在婚恋观念的改变过程中,人们的思考和观念也更加多元化和灵活化。
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婚恋观已经跟不上过去,变得更加务实、多元和开放。
大学生恋爱观调研报告3篇

大学生恋爱观调研报告大学生恋爱观调研报告3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恋爱观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恋爱观调研报告1一、关于大学期间的恋爱在本次调查中,70%的同学都认为大学生的恋爱是不可靠的。
只有30%的同学肯定了大学生恋爱的可靠性。
说明同学们认真思考了大学恋爱的问题,认为身处大学校园的我们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并不能很好的维持一份稳定的感情,不能够很好的以婚姻为目的去经营一段感情,也没有足够坚实的基础去承担对另一人的责任,因此,认为大学恋爱并不是十分可靠的。
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2%的同学对大学生恋爱持反对态度。
而15%的同学完全赞成,另有7%的同学认为应该对其因势利导,剩余30%的同学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听其自然。
说明同学们对大学恋爱还是充满期待的,希望能在大学时期体验爱情的喜悦。
对于恋爱的最佳年龄阶段这个问题,58%的同学都认为大学时代是恋爱的最佳时期。
的确,大学中的我们已经不再幼稚,我们也有自己的情感需求,也希望有一个特别的人来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
这种想法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要建立在不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的基础之上。
二、关于恋爱的动机和目的在大学生恋爱的主要动机的问题中,30%的同学是为了寻求精神寄托,36%的同学是为了摆脱寂寞,17%的同学是为了寻觅结婚对象,7%的同学是为了寻找学习的动力,剩余10%的同学是为了享受其中的乐趣。
为了寻求精神寄托而恋爱的同学,并没有找准自己在大学中的正确方向,有追求,有理想的同学是不会把精神寄托都放在恋爱方面的。
而为了摆脱寂寞而恋爱的同学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
仅仅因为寂寞孤独而投入一段感情,要怎样保证这份感情的真挚和纯洁。
为了寻觅结婚对象的同学仅占不到五分之一的比例,表明大学生的恋爱多不是以结婚为目标的,大学生恋爱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和许多变数,很难保证大学中的恋爱对象就是今后的结婚对象,事实也告诉我们很少一部分大学中的情侣最终能够走进婚姻的殿堂。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婚恋观也在不断变化。
近年来,大学生婚恋观念的转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解大学生对婚恋的态度和看法,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下是调查报告的具体内容。
首先,我们对大学生的婚恋观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婚姻持积极态度,认为婚姻是一种责任和承诺,是人生的一种重要选择。
他们希望在经济条件、事业发展和生活稳定等方面都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考虑结婚。
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婚姻持观望态度,他们认为结婚会束缚自己的发展,希望在事业有成之后再考虑婚姻问题。
其次,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恋爱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恋爱持开放态度,他们认为恋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和体验,可以带来快乐和幸福。
他们希望在大学期间能够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一起经历青春的美好时光。
然而,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对恋爱持保守态度,他们认为恋爱会影响学业和未来发展,希望在毕业后再考虑恋爱问题。
此外,我们还调查了大学生对婚恋观念的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环境、社会风气和个人经历是影响大学生婚恋观念的重要因素。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婚恋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会给大学生带来积极的婚恋观念,而一个不和谐的家庭则会给大学生带来消极的婚恋观念。
社会风气也对大学生的婚恋观念产生影响,社会的开放和包容会给大学生带来积极的婚恋观念,而社会的保守和封闭则会给大学生带来消极的婚恋观念。
个人经历也是影响大学生婚恋观念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个人经历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同的婚恋观念。
综上所述,大学生婚恋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的婚恋行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大学生的婚恋观念,为大学生的婚恋问题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对于婚姻观的调查报告引言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准备群体,婚姻与就业一样,将是他们将要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之一。
新时期文化、观念的多元使得大学生婚姻观念也正处于波动和变化期。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而婚姻观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功等问题,从而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发展水平,进而影响未来的国民素质、社会的发展。
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对于正确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线,获得纯真、高尚的爱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项调查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内蒙古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的婚姻观念及未来趋势。
也有利于针对相关问题指导与帮助大学生摒弃不正确的婚姻观念、树立健康婚姻观,走向更为幸福完满的人生。
针对目前涌现出的试婚、闪婚、毕婚、不婚等一系列青年人的婚姻新现象,将调查内容确定为婚姻主体对婚姻对象的选择标准和婚姻方式两个方面,进而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影响大学生婚姻态度的心理及社会、物质等各方面因素。
本次调查的总体为包头市内蒙古科技大学全体在校学生(不含高职);调查的样本规模为120人;每个年级(大一至大三)各调查20名,大四调查60名;调查的分析单位是个人;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为入教室及宿舍式访问;资料分析主要为数据分析。
这次发放120份问卷,回收率99%,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83.3%,其中大一学生的有效问卷16份,大二大三的有效问卷均为19份,大四的有效问卷46份。
下面就针对这些有效问卷进行有效的分析并总结得出结论。
调查情况分析问卷数据资料分析(具体选项见附件)一:恋爱与婚姻的关系恋爱是两个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而婚姻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认可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
强调两性、配偶身份及“婚姻是家庭产生的前提”。
当问及生活中恋爱与婚姻的关系时,有的人说恋爱就像一杯美味香浓的咖啡,婚姻则是剩余咖啡渣的咖啡杯;有的人说婚姻是对恋爱一生的允诺与守候;有的人则认为恋爱与婚姻是可以分开的,恋爱时找个自己喜欢的来谈,结婚时找个爱自己的来结。
可见大家对于恋爱与婚姻关系的看法各有不同,那么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们是怎样看待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看下面的数据吧。
<表01>你认为在大学里谈恋爱的最初动机是什么?大学恋爱的最初动机查询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看到大家都有男朋友或女朋1 1.0 1.0 1.0友,觉得自己单身没面子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28 28.0 28.0 29.0对学习、交往有所帮助14 14.0 14.0 43.0寻觅毕业后的结婚对象7 7.0 7.0 50.0出于真心,两情相悦46 46.0 46.0 96.0没谈过 4 4.0 4.0 100.0合计100 100.0 100.0本次调研先调查了大学生恋爱的最初动机。
有高达96%的同学都有谈过恋爱,只有4%的同学没有谈过。
对于恋爱的最初动机只有46%的同学是出于真心、两情相悦的;有28%的同学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的寄托;有14%的同学是希望对学习、交往有所帮助;寻觅毕业后的结婚对象的占有7%;只有1%的同学认为恋爱是觉得自己单身没面子。
从表格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都有经历过恋爱,但是对于恋爱的动机却具有不同的看法。
<表02>你觉得在大学里谈恋爱与婚姻挂钩吗?大学恋爱是否与婚姻挂钩查询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只是单纯的找一个男(女)朋友8 8.0 8.0 8.0 精心挑选,最后发展成为结婚16 16.0 16.0 24.0对象顺其自然71 71.0 71.0 95.0不挂钩 5 5.0 5.0 100.0合计100 100.0 100.0从表格中可以发现认为恋爱与婚姻不挂钩的只有5%,而精心挑选为结婚对象的也只有16%,居于中间态度的占有79%。
大学里谈恋爱有将近八成的同学都是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恋爱与婚姻并不强求。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男女大学生对于恋爱都不是很陌生,大部分人都有亲身经历。
在恋爱的最初动机方面大部分同学的差异也不是很大,有其一致性,有一部分同学是为了选择人生伴侣,但很多同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或是出于真心两情相悦,或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寄托。
恋爱动机多样化成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恋爱的一个特点。
对于恋爱与婚姻的关系顺其自然成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的主流趋势,只有少部分的人认为恋爱与婚姻是可以分开对待的,在大学里谈恋爱为将来结婚准备的也只占有16%。
恋爱之后的结果是什么现在的大学生们都比较无所谓。
二:择偶观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开始渐渐的发生转变。
之前看重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因素有所减弱,对方个性因素得到重视。
进入21世纪后,大学生的择偶标准更趋于多元化。
<表03>选择配偶的第一要素选择配偶的第一要素查询* 年级查询交叉制表计数年级查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合计选择配偶的第一要素查询家庭背景0 1 1 1 3外貌 1 1 3 10 15品质11 14 11 23 59学历 3 3 4 3 13能力0 0 0 5 5性格 1 0 0 4 5合计16 19 19 46 100从上面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择偶观中注重对方内在因素的占了82%,只有18%的同学以家庭背景和外貌因素作为择偶的第一要素。
三:婚姻态度<表04>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对大学生婚前同居或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查询* 年级查询交叉制表计数年级查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合计对大学生婚前同居或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查询很正常,支持0 2 3 9 14 无所谓7 10 2 24 43 坚决反对8 5 9 9 31 顺其自然 1 2 5 4 12 合计16 19 19 46 100婚姻本应是圣洁的,但是现代大学生对于婚前的性行为和同居行为有14%的同学认为很正常抱着无所谓和顺其自然态度的占有55%,只有31%的同学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表05>适合结婚的阶段适合结婚阶段查询* 年级查询交叉制表计数年级查询大四合计适合结婚阶段查询一毕业就结婚 2 2先同居试婚,再决定结婚 2 4先立业,再成家40 87我是不婚族 2 67 0 1合计46 100对于何时结婚87%的同学都赞成先立业再成家的观点,有6%的同学持不婚态度,还有少部分的同学希望毕业就结婚和先试婚再结婚。
<表06>对于各种流行婚姻的态度<表07>对于婚姻的看法对婚姻看法的查询* 年级查询交叉制表计数年级查询大四合计对婚姻看法的查询有情人终成眷属25 48是爱情的坟墓 1 4是获取事业成功的一种手段8 8是一种责任并为爱情提供法律11 39保障其它 1 1合计46 100从上述的表格中得出,现代大学生对于婚姻的态度呈多元化,愈来愈多的年轻人不喜欢结婚,调查发现,对于社会上的一些非主流婚姻观,大部分的同学都不反对。
综合分析综上所述,现代大学生对于别人婚姻的态度比较冷漠,对于自己的婚姻观则比较趋向于物质和自私化,认为爱情是婚姻基础的同学不到总数的一半,且婚恋方程式逐渐复杂化,恋爱——婚姻——性行为的传统线性婚恋方程式已转变为多元的组合关系。
这说明大学生在婚姻态度上更注重于自我体验,外界因素对于婚姻的影响力减弱。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1、教育的忽视现代的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对于在校学生的婚姻观的教育并不比性教育强多少,许多人认为在校谈婚姻会影响到学习等。
教育者对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重视和研究不够,对大学生恋爱的期望值不高,教育精力投入严重不足,教育中的前瞻性和引导性欠缺,既缺乏传统道德观念的灌输,也缺乏现代婚恋的把握。
学校在婚恋思想上包容度不够,对新事物的反应能力不强,直接造成大学生婚恋行为薄弱。
2、社会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结合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思想上保留着贞洁观,而在行为上则效仿西方式的性开放,这样必然导致思想与行为上的偏差,给心智发展尚未健全的大学生带来强烈的矛盾和冲突,对于婚姻的态度失去了自我,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顺其自然及无所谓的态度。
在婚恋观上则出现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多元化色彩。
3、媒介的作用在媒介不断发达的当代社会中,有些影视文学作品只注重社会效益,置恶劣的社会影响不顾,对大学生的恋情、同居、性行为及社会婚姻中的婚外恋等现象大肆渲染传播,这种传播似乎暗示了大学生这些现象存在的普遍性和合理性,致使大学生并不牢固的传统道德受到极大的削弱和瓦解。
3、个体缺陷大学生思想活跃,开放而少禁忌,任何一种对于固有事物的突破态势都容易赢得他们的认同,同时他们也把这些具有挑战意味的大胆行为当做彰显个性和标志成熟的标杆。
建议和对策:1、重视大学生的婚恋教育在大学里开设对于婚恋观的健康引导课程,把婚恋教育与人格教育结合,要理直气壮的反对大学生婚恋观中的偏差意识和行为,积极主动的传播和引导大学生走向符合社会文明的主流价值观。
2、摆正爱情位置,提倡积极恋情爱情确实是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爱情并不意味着你生活的全部,裴多菲著名的诗句阐明了人生的真谛:“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大学生的学业与未来的事业息息相关,也是未来爱情美满、家庭幸福的基础。
因此大学生谈恋爱应该掌握好尺寸,积极健康的恋爱,但要以学业为主,不要因为空虚寂寞,或是面子问题而恋爱,更不要我爱了就爱到眼中只有你一个其它一的切都看不着。
3、学校、家庭及社会合力教育学校、家庭及社会如果分开那么他们的力量都很薄弱,但是结合起来他们的力量将是无穷的。
家庭教育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学校教育能改变人的一些思想观念,社会教育则会引导一个人的观念的走向。
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及社会联合起来才能更有效的引导现代大学生走向积极健康的婚姻观道路。
参考文献:[1]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2]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