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棒法盖梁施工计算书工字钢
中铁西一大桥盖梁穿钢棒法计算书(竹胶板)

盖梁穿心钢棒法受力分析计算书2一、设计荷载1、钢筋砼自重盖梁钢筋砼自重统一按15.15m×1.8m×1.8m计算。
每个盖梁设计砼方量V=45.9m³,钢筋砼每方按25KN/m³《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砼自重G=45.9×25=1147.5KN,盖梁长15.15m,均布每延米荷载为q1=1147.5/15.15=75.74KN/m2、盖梁组合钢模板及连接件重量为9吨。
组合钢模板自重G=9000×9.8/1000=88.2KN均布每延米荷载q2=88.2/15.15=5.82kN/m3、底模下横向10×10cm的方木单根长度按10m计算,6kg/m,纵向间距0.2cm,共9排。
方木自重G=6×10×9×9.8/1000=5.29KN均布每延米荷载q3=5.29/15.15=0.35kN/m4、[12槽钢按照30cm间距布置,需要44根槽钢,每根长1.8m。
[12槽钢自重G=44×1.8×12.318×9.8/1000=9.56KN均布每延米荷载q4=9.56/15.15=0.63KN/m5、I56a工字钢每个盖梁设置2根,单根长16m。
工字钢自重G=2×16×106.316×9.8/1000=33.34KN均布每延米荷载q5=33.34/15.15=2.2KN/m6、施工荷载(1)小型机具、施工人员、邻边防护按1500kg计算,G=1500×9.8/1000=14.7KN均布每延米荷载q6=14.7/15.15=0.97KN/m(2)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q7=4*1=4KN/m(按最大垂直模计算)(3)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q8=8*1=8KN/m(8为容量为lm³~3m³的运输器具)7、荷载分项系数P二、受力模型1、10×10cm方木10×10cm方木分布梁直接承受底模以上的自重,方木均匀分布在[12槽钢上,间距20cm布置,按简支梁计算,如下图:2、[12槽钢[12槽钢分布梁直接承受底模以上的自重,[12槽钢分布在圆柱两侧的56a 工字钢上,两工字钢主梁紧贴圆柱,间距按圆柱直径150cm,故[12槽钢分布梁计算跨径为150cm,盖梁底宽为180cm,分布梁两端各悬臂15cm,悬臂有利跨中受力,不计悬臂部分,按简支梁计算,实际偏安全,如下图:分布梁受力模型3、I56a工字钢工字钢主梁承受由每根[12槽钢分布梁传来的重力,按均布荷载考虑,两根工字钢各承受一半的力,工字钢搭在两圆柱预埋的钢棒上,故工字钢计算跨径为两圆柱中心的间距,取为9.05m,按两端外伸悬臂计算。
盖梁(穿心棒法)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重梁上。
盖梁(穿心棒法)施工工艺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盖梁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图 1 盖梁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方法测量放样盖梁施工前,由测量人员对已完的墩柱进行复测,墩位中心位置及顶面高程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再进行后续放样。
底模安装完成后,测量人员对底模平面位置及角点标高进行复核,并配合作业人员进行模板尺寸调整,直至模板平面位置、标高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穿心棒托架安装根据墩柱上预留的孔位安装穿心棒,穿心棒长度需满足单侧外露50cm,穿心棒安装完成后安装空心钢盒(采用10mm钢板焊制)作为承重牛腿,空心钢盒内径比钢棒直径大10mm,以利于穿入,钢盒套上钢棒后四个角空隙用三角木块塞牢敲紧,防止钢棒在钢盒内移动,在钢盒上表面即钢板平面上安装对口钢楔/螺旋千斤顶作为卸落装置。
图 2 空心钢箱大样图卸落装置安装到位后在其上依次安装横向承重梁、纵向分配梁,在分配梁上再铺设盖梁底钢模,其中承重梁采用I50a工字钢,分配梁采用I14工字钢,为了保证承重梁的整体稳定性,在承重梁梁端每间距300cm设置一道拉杆。
横向分配梁伸出盖梁范围80cm,在其上铺设竹胶板作为工人施工操作平台。
施工作业平台围绕盖梁四周布设一圈,为方便施工,保证施工人员有足够操作空间。
在作业平台四周设置栏杆,要求上横杆高1.2m,下横杆高0.6m,立杆间距1.5m,在栏杆根部设置高度为18cm的挡脚板,挡脚板与栏杆立杆固定牢固。
施工作业平台所使用钢管应做防锈处理,并刷间距为30cm红白相间的油漆,在平台四周挂安全网围挡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
混凝土凿毛待墩柱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后,对墩柱顶进行凿毛处理,凿除顶部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直至露出新鲜混凝土骨料,并用清水进行冲洗干净。
底模安装底模采用组合钢模板,由3块标准矩形模板、2块带圆弧模板和2块斜底模组拼而成。
使用前先在现场将模板进行组装,涂刷脱模剂,然后用吊车将模板分节进行拼装。
盖梁底钢模与立柱之间应夹贴一层双面胶浆条。
穿心棒法盖梁施工计算书(工字钢)

托担法盖梁施工计算书一、工程概况盖梁设计尺寸:双柱式盖梁设计为长11.95m,宽2.1m,高1.6m,混凝土方量为38.35方,两柱中心距6.95m。
盖梁如图所示:1预埋直径110mm 硬质PVC管,较高立柱根据高差来进行标高调整,保证两预留孔处于同一个标高,施工时把有关主筋间距和上下层箍筋间距作微调;2)插入钢棒:柱顶插入一根直径为9cm,长度为300cm的钢棒,作为主梁工字钢支撑点,钢棒外伸长度一致;3)安装固定装置和机械式千斤顶。
4)吊装主梁工字钢,利用φ25精轧螺纹钢,夹紧主梁工字钢,上铺I12.6工字钢作为分配梁;5)拆除钢棒,封堵预留孔:盖梁施工完成后把预留孔用细石混凝土封堵。
三、受力计算1、设计参数1)I12.6工字钢截面面积为:A=1810mm2截面抵抗矩:W=77×103mm3截面惯性矩:I=488×104mm4弹性模量E=2.1×105Mpa钢材采用Q235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σ]=215Mpa。
2)主梁工字钢横向主梁采用2片45b工字钢。
截面面积为:A=11100mm2截面抵抗矩:W=1500×103mm3截面惯性矩:I=33760×104mm4弹性模量E=2.1×105Mpa3)钢棒钢棒采用φ90mm高强钢棒(A45),截面面积为:A=3.14×452=6362mm2,抗剪强度设计值[τ]=125Mpa。
2、荷载计算1) 混凝土自重荷载(考虑立柱混凝土重量)W1=38.35×26=444.3kN;2)支架、模板荷载A、2片I45b组成主梁,长12m,纵向工字钢长4.5m,间距30cm。
W2=12×0.874×2+0.142×4.5×(11/0.3)=54.3kN;B、定型钢模板,重量由厂家设计图查询得到。
W3=6800×10=68kN;3)施工人员、机械重量。
穿心棒法盖梁施工计算书 工字钢

托担法盖梁施工计算书一、工程概况盖梁设计尺寸:双柱式盖梁设计为长,宽,高,混凝土方量为方,两柱中心距。
盖梁如图所示:1预埋直径110mm 硬质PVC管,较高立柱根据高差来进行标高调整,保证两预留孔处于同一个标高,施工时把有关主筋间距和上下层箍筋间距作微调;2)插入钢棒:柱顶插入一根直径为9cm,长度为300cm的钢棒,作为主梁工字钢支撑点,钢棒外伸长度一致;3)安装固定装置和机械式千斤顶。
4)吊装主梁工字钢,利用φ25精轧螺纹钢,夹紧主梁工字钢,上铺工字钢作为分配梁;5)拆除钢棒,封堵预留孔:盖梁施工完成后把预留孔用细石混凝土封堵。
三、受力计算1、设计参数1)工字钢截面面积为:A=1810mm2截面抵抗矩:W=77×103mm3截面惯性矩:I=488×104mm4弹性模量E=×105Mpa钢材采用Q235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σ]=215Mpa。
2)主梁工字钢横向主梁采用2片45b工字钢。
截面面积为:A=11100mm2截面抵抗矩:W=1500×103mm3截面惯性矩:I=33760×104mm4弹性模量E=×105Mpa3)钢棒钢棒采用φ90mm高强钢棒(A45),截面面积为:A=×452=6362mm2,抗剪强度设计值[τ]=125Mpa。
2、荷载计算1) 混凝土自重荷载(考虑立柱混凝土重量)W1=×26=;2)支架、模板荷载A、2片I45b组成主梁,长12m,纵向工字钢长,间距30cm。
W2=12××2+××(11/)=;B、定型钢模板,重量由厂家设计图查询得到。
W3=6800×10=68kN;3)施工人员、机械重量。
按每平米1kN,则该荷载为:W4=12×2×1=24kN;4)振捣器产生的振动力。
盖梁施工采用50型插入式振动器,设置3台,每台振动力2kN。
无支架穿心棒法盖梁计算书

无支架穿心棒法盖梁施工计算书一、工程概况盖梁设计尺寸:双柱式盖梁设计为长12.7m,宽1.5m,高1.3m,混凝土方量为22.9方,悬臂长2.75m,两柱相距7.2m。
二、施工方案1、工作支架的搭设:承台基坑回填石屑或中粗砂,充分压实并做好地基防排水,然后进行工作支架(门式钢管脚手架)的安装,门支架按纵向间距90cm等距离进行布置,墩身两侧各搭设一排,纵横向用钢管联结、加固,具体要求见墩身施工工作平台支架搭设方案。
2、施工步骤1)预留孔:立柱施工时测好预留孔的标高位置,距离柱顶110cm预埋直径100mm硬质PVC管或钢管,施工时把有关主筋间距和上下层箍筋间距作微调;2)插入钢棒:柱顶插入一根直径为9cm,长度为200cm的钢棒,作为45号工字钢的支撑点,钢棒外伸长度一致;3)吊装45号工字钢:用吊车将45号工字钢安全平稳对称的吊装在钢棒上,用拉杆将工字钢固定,锁好横向联系,用U型螺栓把工字钢和钢棒锁紧。
4)安装定型钢模板:在工字钢上铺设横向分配梁10号槽钢,再在槽钢上布置枕木,在枕木上安装定型钢模板,按预拱度要求调整模板底标高。
钢模板由专业厂家生产,按要求加工钢撑脚支撑,以方便安装;5)拆除钢棒,封堵预留孔:墩帽施工完成后把预留孔用细石混凝土封堵。
三、受力计算根据该桥的工程特点,结合本单位施工技术水平、机具设备等,确定该桥盖梁的施工方案为:在墩身离柱顶1.10m处预埋直径10cm的PVC管,盖梁施工时通长穿入Φ90高强钢棒(暂定),钢棒长2m,在钢棒上铺设I45a工字钢作为纵梁,在工字钢上每隔40cm焊接高20cm、直径Φ48,壁厚为3.5mm的钢管,钢管上安放顶托,顶托是可调的,在顶托上横向放置两片10号槽钢,再在槽钢上沿纵向每隔20cm放置10×10cm的枕木,然后在枕木上安装定型钢模,具体搭设见盖梁底模及平台的平面布置图。
1、荷载计算1)混凝土自重荷载W1=22.9×2.6=59.54t;2)支架、模板荷载A、盖梁两侧各设置一根I45b工字钢作为主梁,长13m。
盖梁钢棒法计算书

盖梁施工钢棒法计算书 附表1一、施工总荷载薄壁墩盖梁尺寸如图1所示。
图1 薄壁墩盖梁尺寸示意图盖梁模板施工体系选用墩身预埋PVC 管并插入钢棒,其钢棒中心距边缘30cm 。
上置千斤顶,I45a 工字钢作纵梁,纵梁上放置[18a 槽钢支撑悬臂端模板的三角支架。
具体布置如图2所示。
空心薄壁墩工字钢纵梁槽钢横梁角钢三角支撑盖梁Ф钢棒图2 盖梁结构示意图施工荷载包括:平台及盖梁模板自重,钢筋混凝土重量,施工人员及设备重量,灌注砼时振捣产生的冲击力等。
施工平台包括:墩身预埋PVC 管,采用φ95mm 钢棒4.6m*2根,两边露出各80cm ;钢棒上安装牛腿,架设I45a工字钢2根作为纵梁,每根12.6m,形成支撑纵梁以承受盖梁施工荷载,并通过调整横梁下的木楔调整盖梁横坡;支撑平台横梁拟采用[18a槽钢作为横梁,每根长4.6m,在悬臂部分按照(4@50+30)cm等间距布置,共需12根。
因空心薄壁墩墩顶实心段承担了大部分盖梁自身荷载,浇筑时只有悬臂部分荷载和混凝土流动对悬臂部分倾斜模板产生的侧压力由支架承担,故盖梁悬臂部分加上挡块按照(均布荷载+集中力)计算(取钢筋砼与模板共同容重取γ=26kN/m3,其中变截面段按照线性荷载计算,安全系数恒载乘以系数1.2,活载乘以1.4):变截面段:q1=26*1*3.2/2-26*2*3.2/2=(41.6-83.2)kN/m悬臂等截面段:q2=26*2*3.2/2=83.2kN/m墩顶前后悬出段(包括钢筋砼与侧模板,全部作用于纵梁跨中部位):q3=0.1*2*25+ [11.1 *1+(11.1+6.5)*1/2]*130*9.8/1000/6=9.2kN/m 挡块集中力:F1=0.3*0.5*(3.2-0.03*2)*26/2=6.1kN施工人员、运输工具、堆放材料荷载:q4=2.5KN/m2*3.2m/2=4kN/m下料冲击、振捣时产生的荷载(主要指对悬臂端倾斜模板底模的冲击荷载的竖向分力):q5=2.0kPa*3.2m/2=3.2kN/m;横梁自重(一端,查结构计算手册:[18a槽钢质量为20.17Kg/m)加悬臂端三角支撑荷载(一端,不考虑变形,L75*75*7角钢质量7.4kg/m):q6=(7.4kg/m*45m*9.8/1000/2.1m+20.17*4*6*9.8/1000/2.1)/2=1.91kN/mA3钢容许弯曲应力=1.25*[σ]=1.25*145MPa=181 MPa容许剪切应力=1.25*[τ]=1.25*85MPa=106 MPa16Mn钢容许弯曲应力=1.25*[σ]=1.25*210 MPa=262.5 MPa容许剪切应力=1.25*[τ]=1.25*120 MPa=150 MPa弹性模量E=2.1*105Mpa二、横梁计算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P176表8-5注,支架属于临时结构,其强度设计采用容许应力法,并不考虑荷载分项系数,且根据表8-9,其提高系数k=1.25。
盖梁销棒法施工方案计算书

盖梁销棒法施工方案计算书一、支承平台布置盖梁施工支承平台采用在三墩柱上各穿一根3m长φ9cm钢棒,上面采用墩柱两侧各2根18m长40a工字钢做横向主梁,搭设施工平台的方式;主梁上面安放一排每根长的10槽钢,中间间距为50cm,两边间距为50cm作为分布梁;两端安放工字钢在分布梁上,铺设盖梁底模;传力途径为:盖梁底模——纵向分布梁——横向主梁——支点钢棒;如下图:二、计算依据及采用程序本计算书采用的规范如下: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其他现行相关规范、规程三、计算参数1.主要材料1)10槽钢截面面积为:A=1274mm2截面抵抗矩:W=×103mm3截面惯性矩:I=×104mm4弹性模量E=×105Mpa钢材采用Q235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σ=215MPa;2)40a工字钢横向主梁采用2根40a工字钢,横向间距为;截面面积为:A=8607mm2,X轴惯性矩为:I X=21714×104mm4,X轴抗弯截面模量为:W X=×103mm3,钢材采用Q235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σ=215MPa;3钢棒钢棒采用φ90mm高强钢棒A45,截面面积为:A=×452=,惯性矩为:I=πd4/64=×904/64=×104 mm4截面模量为:W=πd3/32=×104 mm3抗剪强度设计值τ=125Mpa;2.设计荷载1砼自重砼方量:V=,钢筋砼按26KN/m3计算,砼自重:G=×26=盖梁长,均布每延米荷载:q1=m2组合钢模板及连接件 kN/m2,侧模和底模每延米共计, q2=m 310槽钢长10a槽钢间距,共30根,每延米根,合计:q3=××m=m440a工字钢共2根,当根长18米,共重:2×18×=q4=5施工荷载小型机具、堆放荷载:q5= KPa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q6=2 KPa3.荷载组合及施工阶段盖梁自重及支架自重均按恒载考虑组合系数,施工荷载按活载考虑组合系数;四、受力模型110槽钢分布梁计算模型:10槽钢分布梁直接承受底模以上的自重,10槽钢分布在圆柱两侧的40a工字钢上,工字钢主梁紧贴圆柱,间距为,故10槽钢分布梁计算跨径为,盖梁底宽为160cm,按简支梁计算,如下图2工字钢主梁计算模型:工字钢主梁承受由每根槽钢分布梁传来的重力,按均布荷载考虑,2根工字钢各承受1/2的力,工字钢搭在三圆柱预埋的钢棒上,故工字钢计算跨径为圆柱中心的间距,取为,按两端外伸悬臂计算;如下图3钢棒计算模型钢棒为悬臂结构模型,工字钢紧贴圆柱,故只考虑钢棒受剪,6个支点抗剪截面分担承受上面传来的重力;五、计算结果1.10槽钢分布梁计算荷载q=×q1+q2+×q5+q6=×++×+2=m10槽钢分布梁布设最大间距,单根最大承受×=,盖梁底宽则单根槽钢均布荷载q==m计算跨径跨中弯矩:M=1/8ql2=××=·mσ=M/W=×103mm3=<215MPa挠度:f=5ql4/384EI=5××384××=<f=l0/400=400= 满足要求2.40a工字主横梁计算荷载:q=×q1+q2+q3+×q5+q6=×++ +×+2=m40a工字钢设2根,单根承受q=×=m计算跨径弯曲应力M=1/8ql2=××=m最大弯曲应力δ=M/W=×103/=<δW=215MPa满足要求剪应力最大剪应力τ=Q/A=×103×/8607=11Mpa<τ=125MPa 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整体最大挠度f1=5ql4/384EI=<f= 满足要求3.钢棒计算荷载: Q=×+×/6=τ=Q/A=×103/=<τ=125Mpa 满足要求六、结论综合以上计算得知,此支架方案能满足施工受力要求;。
【精品工程资源】西一大桥盖梁穿钢棒法计算书

盖梁穿心钢棒法受力分析计算书一、设计荷载1、钢筋砼自重盖梁钢筋砼自重统一按15.15m×1.8m×1.8m计算。
每个盖梁设计砼方量V=45.9m³,钢筋砼每方按25KN/m³《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砼自重G=45.9×25=1147.5KN,盖梁长15.15m,均布每延米荷载为q1=1147.5/15.15=75.74KN/m2、盖梁组合钢模板及连接件重量为9吨。
组合钢模板自重G=9000×9.8/1000=88.2KN均布每延米荷载q2=88.2/15.15=5.82kN/m3、[12槽钢按照30cm间距布置,需要44根槽钢,每根长1.8m。
[12槽钢自重G=44×1.8×12.318×9.8/1000=9.56KN1均布每延米荷载q3=9.56/15.15=0.63KN/m4、I56a工字钢每个盖梁设置2根,单根长16m。
工字钢自重G=2×16×106.316×9.8/1000=33.34KN均布每延米荷载q4=33.34/15.15=2.2KN/m5、施工荷载(1)小型机具、施工人员、邻边防护按1500kg计算,G=1500×9.8/1000=14.7KN均布每延米荷载q5=14.7/15.15=0.97KN/m(2)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q6=4*1=4KN/m(按最大垂直模计算)(3)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q7=8*1=8KN/m(8为容量为lm³~3m³的运输器具)6、荷载分项系数序号荷载类别荷载分项系数21 模板、钢筋、混凝土自重 1.22 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1.4二、受力模型1、[12槽钢[12槽钢分布梁直接承受底模以上的自重,[12槽钢分布在圆柱两侧的56a 工字钢上,两工字钢主梁紧贴圆柱,间距按圆柱直径150cm,故[12槽钢分布梁计算跨径为150cm,盖梁底宽为180cm,分布梁两端各悬臂15cm,悬臂有利跨中受力,不计悬臂部分,按简支梁计算,实际偏安全,如下图:分布梁受力模型2、I56a工字钢工字钢主梁承受由每根[12槽钢分布梁传来的重力,按均布荷载考虑,两根3工字钢各承受一半的力,工字钢搭在两圆柱预埋的钢棒上,故工字钢计算跨径为两圆柱中心的间距,取为9.05m,按两端外伸悬臂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担法盖梁施工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盖梁设计尺寸:
双柱式盖梁设计为长11.95m,宽2.1m,高1.6m,混凝土方量为38.35方,两柱中心距6.95m。
盖梁如图所示:
二、施工方案
1)预留孔:立柱施工时测好预留孔的标高位置,预埋直径110mm硬
质PVC管,较高立柱根据高差来进行标高调整,保证两预留孔处于同一个标高,施工时把有关主筋间距和上下层箍筋间距作微调;
2)插入钢棒:柱顶插入一根直径为9cm,长度为300cm的钢棒,作
为主梁工字钢支撑点,钢棒外伸长度一致;
3)安装固定装置和机械式千斤顶。
4)吊装主梁工字钢,利用φ25精轧螺纹钢,夹紧主梁工字钢,上铺
I12.6工字钢作为分配梁;
5)拆除钢棒,封堵预留孔:盖梁施工完成后把预留孔用细石混凝土封堵。
.
三、受力计算
1、设计参数
1)I12.6工字钢
2 A=1810mm截面面积为:3
3 W=77×截面抵抗矩:10mm4
4 mm截面惯性矩:I=488×105Mpa
10弹性模量E=2.1×钢材采用Q235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σ]=215Mpa。
2)主梁工字钢
横向主梁采用2片45b工字钢。
2 A=11100mm截面面积为:3
3 mm截面抵抗矩:W=1500×104
4 mm10
截面惯性矩:I=33760×5Mpa 10弹性模量E=2.1×3)钢棒
钢棒采用φ90mm高强钢棒(A45),
22,6362=mm×截面面积为:A=3.1445抗剪强度设计值[τ]=125Mpa。
2、荷载计算
1) 混凝土自重荷载(考虑立柱混凝土重量)
W=38.35×26=444.3kN;1)支架、模板荷载2.
A、2片I45b组成主梁,长12m,纵向工字钢长4.5m,间距30cm。
W=12×0.874×2+0.142×4.5×(11/0.3)=54.3kN;2B、定型钢模板,重量由厂家设计图查询得到。
W=6800×10=68kN;33)施工人员、机械重量。
按每平米1kN,则该荷载为:
W=12×2×1=24kN;44)振捣器产生的振动力。
盖梁施工采用50型插入式振动器,设置3台,每台振动力2kN。
施工时振动力:W=2×3=6kN;5总荷载:W=W+1 W W W W=1153.4kN 513+2+4+5)荷载集度计算
横桥向均布荷载集度:q=W/12=96.1kN/m;h顺桥向荷载集度取跨中部分计算:q= q/1.8=96.1/1.8=53.4kN/m hz2、强度、刚度计算
1) I12.6工字钢强度验算
取盖梁跨中横向一米段对I12.6工字钢进行计算,其中横向一米荷载共有3根I12.6工字钢承担,顺桥向荷载集度:53.4kN/m,每一根承担17.8 kN/m
计算模型
弯矩图(单位:kN·m)
剪力图(单位:kN)
位移图(单位:m)
其中最大弯矩为:M=6.2kN·m,最大剪力为:Q=12.6kN
根据应力公式可以得出最大拉应力:
-6=80.5MPa <[σ10]=215MPa; =M/Wx=6.2σ×1000/77×根据剪应力公式可以得出剪切应力:
-4=6.96MPa <[σ101000/18.1×]=125MPa; =Q/A=12.6τ×跨中位移f=0.002m<[f]=2/400=0.005m
2)主梁工字钢I45b计算
实际施工中立柱顶部混凝土由立柱承受,但为安全起见,计算模型将此部分混凝土考虑在内,主梁由两片I45b工字钢承担横桥方向的荷载,所以单根承担一半的荷载,计算采用桥梁博士模拟计算,模拟图形如下图:
计算模型
弯矩图(单位:kN·m)
剪力图(单位:kN)
位移图(单位:m)
正应力图(单位:m)
剪应力图(单位:m)
根据正应力图可以得出最大拉应力:σ= 103MPa <[σ]=215MPa;
根据正应力图可以得出剪切应力:τ=34MPa <[σ]=125MPa;
主梁工字钢刚度验算
从位移图中可得知跨中位移f=0.008m<[f]=6.95/400=0.0174m
从位移图中可得知悬臂端位移f=0.002m<[f]=2.5/400=0.006m
3)钢棒验算
钢棒作为主要承重构件,承受来自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保证安全稳定,对钢棒的抗剪强度进行验算。
最大剪力为:Q=1153.5/4=288.4kN
3.1415=0.006362m×A=0.045钢棒抗剪面积根据剪应力公式可以得2 2
出剪切应力:
τ=Q/A=288.4×1000/0.006362=45.3MPa <[σ]=125MPa
四、结论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整个构件均满足承载力要求,结构是安全
可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