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力计与千斤顶油压表读数误差分析(2)
测量仪器读数误差或偏差解析

测量仪器读数误差或偏差解析读大:指测量仪器的读数比实际值偏大;读小:指测量仪器的读数比实际值偏小;如果读数偏大,则实际值一定小于读数;如果读数偏小,则实际值一定大于读数,所以有口诀“读大实小,读小实大”。
量筒:量筒正确读数是视线要与液面的凹底处相平。
如果俯视,则读数偏大(上图中的红点是所读的数);如果仰视,则读数偏小(上图中的蓝点是所读的数),有口诀“读数俯大仰小”。
刻度尺:①操作不正确对读数的影响:②环境因素对读数的影响:刻度尺格子变小,则读数偏大:造成刻度尺格子变小的环境因素有天气干燥(干缩)、气温降低(冷缩)。
刻度尺格子变大,则读数偏大:造成刻度尺格子变大的环境因素有天气潮湿(湿胀)、气温升高(热胀)。
天平:①秤量前,游码未移到0刻度线(天平为左、右平衡状态),则读数偏大。
如图所示,使用前游码在0.5克刻度上,左盘物体实际为10克,然而却读成10.5克(0.5克为游码),所以读数偏大。
②使用前未调节平衡螺母(左盘下倾,游码归零),此时可以等效看成左盘有“(虚拟)物体(假设1克)”,此时读数偏大。
如图所示,左盘中的物体实际9克,加上“(虚拟)物体(假设1克)”,则右盘砝码读数10克(即“物重9克读10克”,读数偏大)。
③使用前未调节平衡螺母(右盘下倾,游码归零),此时可以等效看成右盘有“(虚拟)物体(假设1克)”,此时读数偏小。
如图所示,左盘物体实际11克,而右盘中“(虚拟)物体(假设1克)”,则砝码读数10克(即“物重11克读10克”,读数偏小)。
④砝码缺损(磨损)以及生锈对读数的影响:☞砝码生锈后,砝码的质量会变大,但砝码上的标数不变,所以读数会偏小。
如下图所示,10克的砝码生锈后质量变为11克,但砝码的标数仍然为10克,用它秤量时,左盘中11克的物体被读成10克,造成读数偏小。
☞砝码缺损(磨损)后,砝码的质量会变小,但砝码上的标数不变,所以读数会偏大。
如图所示,10克的砝码缺损(磨损)后质量变为9克,但砝码的标数仍然为10克,用它秤量时,左盘中9克的物体被读成10克,造成读数偏大。
锚索张拉千斤顶标定值与测力计读数误差分析

一
均发电量 1 .4 k ・。 59 亿 W h
天 生桥 料 场 位 于 洪 家 渡水 电站 坝址 上 游 右 岸 , 距 右 坝肩 0 1 . m, 于 右坝 肩 上 游斜 坡 地 带 。 .~10k 处
为了满足天生桥 料场开挖后 高边坡 岩体 的稳定 , 设 计 采用 30t 预应 力 锚 索 进 行 加 固。锚 索 布 置 高 0 级
锚 索 测力 计 。外锚 固段 安装 见 图 1 。 2 2 张拉 成 果资 料统 计 .
锚索 张 拉 前 千斤 顶 、 油泵 和 压 力 表 等机 具 到 专 门检 测单 位进 行配 套标 定 , 编 制 “ 并 压力 表读 数 ~张 拉 力关 系 表” 见 表 2 以指 导 现 场 张拉 施 工 。试 验 ( )
规模施 工 之前 , 进 行 预应 力 锚 索 锚 固试验 。前 期 先
[ 收稿 日期 】 2 0 .32 0 60 .1
[ 作者简介 ] 区美华 (9 8 )男 , 17 一 , 广东佛 山人 , 武警水 电一总 队助理工程师 , 士, 学 主要从事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 4 6
9
6
紧 第二循环
1 5 39 .
日
第一循 环
张 拉 力 / N k 油 表 压 力 /伊 a ^ 1 O 29 .
定 筻
oo --
一
预
口
一
\I 5 \T H V  ̄ — 2 0 {  ̄
整 体张拉
5 5 5
5
一
.
O 5. O
5
4 O. 4
8
4 5.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吊杆的索力监测与误差分析

既然桥梁结构的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误差,那么用什么样 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这些误差,如何调整这些误差,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问 题。
从现代工程学角度出发,可以把桥梁施工看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运用 现代控制理论,根据结构理想状态、现场实测状态和误差信息进行误差分析,并 制定可调变量的最佳调整方案,指导施工现场调整作业,使结构施工的实际状态 趋于理想状态。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当前施工阶段结构的实际状态进行正 装计算至成桥状态,预告今后施工可能出现的应力和变形状态,这就是施工控制 的两大任务:即结构的前期预报和后期调整。为了完成施工控制的两大任务,必 须以理论作为基础。桥梁施工控制采用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有:Kalman 滤波法、 灰色系统理论法和最小二乘法。 1、 卡尔曼滤波法
我们需要根据夹杂着噪声干扰的量测信号把系统的状态估计出来,以便实现某种
最优控制,这就是最优估计问题,解决这种状态估计的方法便是卡尔曼滤波法。
以下是卡尔曼滤波器核心的 5 个式子。 X(k|k-1)=A X(k-1|k-1)+B U(k) ……………………… (1) P(k|k-1)=A P(k-1|k-1) A’+Q ………………………… (2) X(k|k)= X(k|k-1)+Kg(k) (Z(k)-H X(k|k-1)) ……… (3) Kg(k)= P(k|k-1) H’ / (H P(k|k-1) H’ + R) ……… (4) P(k|k)=(I-Kg(k) H)P(k|k-1) ………………………… (5)
卡尔曼滤波器的原理基本描述了,式子 1,2,3,4 和 5 就是他的 5 个基本 公式。根据这 5 个公式,可以很容易的实现计算机的程序。 2、 灰色系统理论法 灰色系统理论就是以灰关联空间为基础的分析体系,它以现有信息或原始数列为 基础,通过灰过程及灰生成对原始数列进行数据加工与处理,建立灰微分方程即 灰模型(GM 模型)为主体的模型体系,来预测系统未来发展变化的一种预测控 制方法。
液压千斤顶内插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液压千斤顶内插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1 概述1.1测量方法:依据JJG621-2005《液压千斤顶》检定规程进行测量。
1.2环境条件:检定在(5~35)℃温度下进行。
1.3测量标准:标准测力仪测量范围为(5~5000)kN,精度等级为0.3级。
1.4被测对象:液压千斤顶,最大额定负荷为5000kN,用于桩基工程检测的内插误差为±3%;用于结构工程检测的内插误差为±2%。
1.5测量过程: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驱动千斤顶对标准测量仪主动加力至选取的测量点,并分别读取与标准力值F对应的千斤顶指示器(压力表)示值P。
测量点一般按额定负荷的20%、40%、60%、80%、100%选取。
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每个测量点重复进行3次测量。
由测量获得的数据通过数理统计方法求得该液压千斤顶的校准方程:Pc=cF+b1.6评定方法的使用:在符合上述条件下所进行的测量,一般可采用本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2 数学模型内插误差将代入上式,得式中:I─ 由校准方程求得的拟合值的内插误差,%;P ─ 千斤顶指示器3次示值的算术平均值,MPa;Pc─ 由校准方程求得,与负荷F对应的指示器拟合值,MPa;F─ 标准测力仪上的标准力值,kN;c─ 校准方程的斜率,MPa/kN(不同液压千斤顶其值不懂,由实验所得校准方程获得);b─ 压力修正值,MPa(对特定千斤顶,b一般为定值)。
3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3.1输入量P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P)3.1.1千斤顶测力装置的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P)包括千斤顶指示器轻敲变动量和估读误差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列,采用A类方法评定。
如对一台额定负荷为5000kN的液压千斤顶测力装置,选择4000kN测量点进行分析评定,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结果由计算结果得:s(xi)=0.063(MPa),u1(P)= s(xi)/=0.037(MPa)3.1.2液压千斤顶指示器(压力表)准确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P)所配用的压力表量程为60MPa,准确度为0.4级,属均匀分布,k=,则u2(P)=60×0.4%/=0.139(MPa)3.2输入量F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F)输入量F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测力仪。
压力表检定值误差分析及故障处理

压力表检定值误差分析及故障处理154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智能检测与诊断中国设备工程 2023.12 (上)顺序检定后续项目。
其次,严格按照规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检定时标准器,标准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被检表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4。
相关准备工作完成后,严格按照检测标准开展检定工作,对压力表的示值误差进行精准检测,及时发现压力表中的问题,明确故障位置、原因的基础上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压力表正常稳定运行。
相关操作流程如下:(1)检定时,从零位开始缓慢稳定的增加压力值或者降低压力值,确保压力变化的稳定性,当压力表的指针稳定不动时,就可以读取压力表的示值。
同时,对标准器的示值进行准确读取,还需要结合压力的变化情况将相应的变化数值详细地记录下来。
在此过程中,严格控制操作幅度,一旦用力过猛,就无法保证压力表显示数值的精确性。
(2)读取压力表的示值时,轻轻敲击压力表的外壳,合理控制敲击力度,详细读取、记录敲击前后的压力表数值,通过对比分析,准确计算出压力表第一检定点的示值误差。
(3)从第一检定点开始,按照之前同样的操作方式依次有序检定压力表中剩余的检定点,检定至测量上限值时,即为完成压力表示值误差的检定。
根据压力表检定规程要求,检定工作完成后,压力表需要归零处理,避免影响后续压力指数检定的准确性。
2 压力表检定值误差分析及故障处理方式2.1 卡针和跳针问题进行压力值误差检测工作时,需要适当增加或降低压力值,在此操作环节,压力表的指针很有可能出现灵敏度不足问题,呈现出卡针、跳针现象。
如果发生卡针现象,在压力值增加的情况下,压力表的指针不会出现偏移情况;如果发生跳针现象,压力表指针移动速度就会加快,突然从一个数值跳到另外一个数值。
此两种不良现象必然会获取异常的检测数据,直接影响压力值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给压力表检定误差工作顺利进行带来不利影响。
所以,在压力表使用前期,工作人员需要仔细检查压力表指针的外观状态。
【专业文档】预应力张拉时千斤顶与压力表校验注意的问题

【专业知识】预应力张拉时千斤顶与压力表校验注意的问题【学员问题】预应力张拉时千斤顶与压力表校验注意的问题?【解答】(1)质量问题及现象油压千斤顶的作用力一般用压力表测定和控制。
压力表上的指示读数为油缸内的单位油压,在理论上将其乘以活塞面积即为千斤顶的作用力。
但由于油缸与活塞之间有一定的摩阻力,此项摩阻力抵消一部分作用力,因此实际作用力要比理论值为小。
为正确控制张拉力,一般均用核验标定的方法测定油压千斤顶的实际作用力与压力表读数的关系。
校验存在的问题有:①千斤顶与压力表没有同时配套校验。
②压力表的精度不够。
③校验方法不正确。
④长时间使用而未校验。
⑤长期不使用,使用前未校验。
(2)原因分析未按规定进行校验(3)预防措施①千斤顶和压力表在进场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和校验。
②千斤顶和压力表要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③所用压力表的精度不宜低于1.5级;核验千斤顶用的试验机或测力机的精度不得低于±2%.④校验时,千斤顶活塞的运行方向应与时间张拉工作状态一致,当采用压力试验机校验时,应采取被动校验法,即在校验时用千斤顶顶压力试验机,这样活塞运行方向、摩阻力的方向与实际工作时相同,校验比较准确。
⑤张拉机具要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应经常维护,定期校验。
张拉机具长期不使用时,应在使用前全面进行校验。
使用时校验期限应视千斤顶情况确定,一般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以及在千斤顶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均应重新校验。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压力表指示不准的常见原因

压力表指示不准的常见原因压力仪表是用来测量特定对象压力的一种仪表设备,压力仪表使用时最重视的是指示的准确度,而压力表常见的故障也多和压力表的指示不准确有关。
压力表指示不准的原因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常见的几种。
1、压力表受到外因影响压力表在受到部分外因影响的时候就会出现指示不准的现象,例如温度、振动和超负荷都会造成压力仪表的指示准确。
压力仪表在高温、高振动或超负荷环境中运转,内部的弹性元件就会处于长期的变形状态,造成永久变形,而无法正常的显示压力值。
压力表要避免外因的影响,就要针对这几个情况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压力表在高温、冰冻、振动环境中工作,或针对这些环境进行防高温、防冰冻和防震动保护。
压力表运行时保持指针指示在压力表满刻度的2/3以下,就可以避免超负荷运转的影响。
2、压力表的指针不在零位压力表的指针不在零位会直接导致压力表的指示不准确,造成这一故障的主要原因是弹性元件失去弹性、游丝失去弹性或脱落、指针变形卡住或压力表的内部管道堵塞。
压力表指针不在零位后需及时进行修理,重新将指针校正到零位。
3、压力表的指针抖动压力表指针的另一种常见故障是抖动,也就是指针在指示刻度时无法正确的停止在某一刻度,而是不停的晃动。
压力表指针抖动的原因主要在于游丝的损坏、连杆或齿轮连接螺栓不活动、中心轴弯曲、管道堵塞等。
4、压力表的指针不动压力表的指针在某些情况下会停止不动,不随着压力的变化而改变,造成压力表测量无法进行。
压力表指针不动的原因是压力表的三通旋塞故障、压力表的管道堵塞、压力表的指针卡住或压力表的齿轮松动等。
压力仪表的安全使用压力仪表是工业生产系统中的情况监视者,对各种机械设备、生产流程中的压力起到了监视的作用,压力仪表的不正确使用会导致工业生产中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甚至会造成生产企业的安全事故,因此压力仪表的安全使用不可忽视。
压力仪表本身存在的危险性很低,特别是和其所监视的生产系统相比,其危险性几乎可忽略不计。
(完整版)千斤顶不确定度分析

千斤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1、测量方法:根椐JJG621-2005液压千斤顶检定规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是油泵对千斤顶供油,千斤顶对施体施加作用力,通过与千斤顶连通的模式指示器(压力表)或数字式指示器(数据采集系统)直接或间接指示所施加的力值。
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有:上级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千斤顶指示器的示值误差、回程误差(变差)、分辨力;千斤顶串接不同轴和示值重复性。
2、测量标准不确定度各分量的评定2.1、上级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量1u根据液压千斤顶检定规程,用于检定千斤顶的标准测力仪不低于0.5级,现用0.3级标准测力仪进行检定,标准测力仪不确定度95U =0.3%(k =2),则不确定度分量1u 为:1u =3×10-3/2=1.5×10-32.2、千斤顶指示器的示值误差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量2u根据液压千斤顶检定规程,千斤顶指示器有模拟式和数字式的,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是模拟式的,即不低于0.4级的压力表,由0.4级的压力表,根据精密压力表的规程其示值误差的允差为±0.4%,取半宽区间,估计为均匀分布,取k =3,其相对不确定度分量2u 为:322103.21030.4--⨯=⨯=u2.3、千斤顶指示器的回程误差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3u千斤顶模拟指示器(精密压力表)的回程误差的允差为0.4%,取半宽区间,估计为均匀分布,取k =3,其相对不确定度分量3u 为:323102.110320.4--⨯=⨯⨯=u2.4、千斤顶指示器分辨力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4u以量程为60MPa 的精密压力表作评定,压力表测量上限为额定油压的130%~200%,以30MPa 计算相对分辨力,其分度值为0.5MPa ,取半宽区间,估计为均匀分布,k =3,其相对不确定度分量4u 为:34108.4300.5321321-⨯=⨯⨯=⨯⨯=A d u 2.5、串接不同轴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5u根据规程,检定千斤顶时,千斤顶与标准测力仪串接在张拉杆上,三者在同一轴线上,但实际检定中串接会有不同轴线上,会引起活塞受力不匀和活塞磨擦阻力等影响因素,现用量程为2000kN 的千斤顶,指示器为60MPa 的压力表,改变千斤顶与标准测力仪的串接位置,在25MPa 时,测千斤顶的输出力值,6次测试数据如下(单位kN),用A 类评定方法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8·科技创新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12月中
锚索测力计与千斤顶油压表读数误差分析
何 川 何致远
(九寨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锚索测力计与千斤顶油表读数在国内工程实践中,都存在较大误差。
本文从过失误差、测量仪器误差、施工误差、张拉工艺误差等方面对其研究进行分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锚索测力计;千斤顶;误差;
锚索通常使用穿心式液压千斤顶、液压泵及压力表组成的加压系统(简称千斤顶系统)以张拉方式建立预应力,张拉时把压力表读数代入校准方程或校准曲线计算得到压力值(简称千斤顶示值),据此判断施加在锚索上的预应力,这就是推算法。
测量法即在锚索上安装传感器进行应力测量。
传感器通常安装在锚头处,称为锚索测力计。
锚索张拉建立预应力时,把锚索测力计读数代入校准方程或曲线计算得到的压力值(简称锚索测力计示值)与千斤顶示值之间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一、过失误差
第一步,检查数据是否有过失误差,即错误。
1、千斤顶使用错误。
(1)未按相关规范规程要求检定。
千斤顶、液压泵及压力表必须配套检定、配套使用。
(2)额定负载较大的千斤顶工作在小负载状态。
千斤顶工作时,活塞与缸体之间存在着摩阻力,受此影响,小负载状态时误差较大,故相关规范要求千斤顶工作在额定负载的20%以上。
2、锚索测力计使用错误.(1)检定错误。
生产商随产品提供每个锚索测力计的校准曲线或方程,如直接使用可能会产生较大误差:①振弦式锚索测力计装配后必须进行整体时效处理(或称老化处理),以消除装配时产生的残余应力,这是决定传感器精度及长期稳定性的关键工艺之一,但受交货时间限制等原因,生产商会采用一些快速时效技术,处理效果很难如生产商所承诺。
②锚索测力计是一种对压力较为灵敏的精密仪器,同时也对温度、湿度、气压、材料蠕变、物体打击碰撞、振动、跌落等多种因素敏感,输出信号易漂移。
③不同校准系统设备、不同操作人员及不同校准流程等,都会导致校准方程有所不同。
④规范要求检定时同一试验至少要重复3次取平均值,但实际上有时只做一次。
如果只做一次,不重复度可能较大,导致校准方程误差较大。
(2)零点漂移过大。
零点漂移是表征锚索测力计稳定性的主要指标,随时间发生,也在荷载反复作用后发生。
零点频率是计算基准,零漂改变了校准曲线的斜率及起始点,主要因为非线性,校准曲线零漂前后并不重合。
(3)没有温度修正或修正不当。
阳光直射时,锚力计内的实际温度要高于地面温度,温漂较大,故读数最好在日温差不大的早晚进行。
3、数据错误。
常见数据错误有:①千斤顶读数错误,如压力表尚未稳定就读数,弹簧管式压力表没有轻敲表壳后读数。
②记数错误、不同组别的数据混淆等。
③数据计算错误。
④使用其它千斤顶或锚索测力计的校准方程。
⑤校准方程外推使用(只能内插使用)。
二、测量仪器误差
第二步,检查千斤顶及锚索测力计测量仪器误差。
千斤顶仪器误差指检定时压力表示值与对应标准测力仪示值之差,由标准测力仪误差、千斤顶示值不重复度及压力表读数误差等组成,是随机误差。
对给定的千斤顶系统,技术标准所允许的示值最大误差绝对值与满量程比值即为压力表准确度等级。
千斤顶校准时根据5~8个检定点的示值拟合出校准方程或曲线,供工程中内插使用。
内插误差由拟合方程参数误差、标准测力仪误差、千斤顶示值的不重复度等组成,为理论误差,直接影响测量结果。
三、施工误差
第三步,检查施工误差造成的示值误差。
锚索测力计及千斤顶实际工作环境与检定时差异较大,检定时再怎么准确,实际使用时都会有较大误差。
这是施工误差造成的。
施工误差主要有构件误差及安装误差,构件误差指工程中钢垫板及锚具的尺寸、刚度、平整度等误差,安装误差指仪器设备安装时的偏心及倾斜导致荷载中心轴与形体中心轴不重合等误差。
1、施工误差对锚索测力计示值的影响。
锚索测力计检定与现场工作条件不同之处在于:①检定时要安装两块直径比锚索测力计大的钢垫块,锚索测力计上下端面与垫块全端面均匀接触受力,周边呈自由边界。
现场工作时锚索测力计上端面为工作锚具,下端面为带有中孔的锚垫板,锚具直径通常要小于锚索测力计直径,锚垫板孔径可能大于锚索测力计内径,这样,除周边外,锚索测力计上下端面也可能有小部分呈自由状态,不是全端面均匀受力。
②钢垫块刚度大,认为受力后不发生变形。
锚具刚度较大,也可以认为受力后不发生变形,但锚垫板不同。
③千斤顶及锚索测力计检定时,荷载中心轴与仪器设备中心轴重合,但实际工作中,偏心(中心轴平行但不重合)及倾斜(中心轴倾斜相交)不可避免。
2、施工误差对千斤顶示值的影响。
千斤顶对工作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构件误差、荷载偏心倾斜、卧式使用(千斤顶一般立姿检定)等影响均很小。
对千斤顶进行了室内偏心检定试验:在活塞端面增加一个面积小于活塞的锚具,锚具边缘与活塞边缘对齐以使活塞偏心受力,试验结果相对误差增加不超过1%。
实际上,千斤顶张拉锚索时,由于工作锚具及工具锚具在千斤顶两端的定位限位作用,钢绞线在千斤顶内时与千斤顶基本同轴,偏心及倾斜很小,可认为千斤顶示值P即为千斤顶实际负载T。
四、张拉工艺误差
第四步,检查张拉工艺造成的示值误差。
锚索张拉过程为:①依次安装锚垫板、锚索测力计、工作锚具、工作夹片、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具及工具夹片。
②千斤顶预张拉。
千斤顶刚安装时,钢绞线是向下弯曲的,随着千斤顶出力逐渐受拉伸直,伸直过程中,应不断轻击工具夹片,使各束钢绞线松紧程度尽量相同。
钢绞线伸直后,千斤顶将各构件逐渐压紧在基座上,各构件端面平行且均匀接触时,千斤顶中心轴与基座表面应大体垂直。
③按要求分级张拉。
④千斤顶卸载放张,钢绞线回弹,工作夹片自锁定。
1、张拉损失。
千斤顶张拉时,限位板边缘压紧锚具,中部顶压夹片,工作夹片没有完全楔入锚具孔内,处于半松弛状态。
钢绞线受拉后伸长,与夹片之间产生摩阻力f(不安装夹片时,钢绞线与锚具孔道间也有较小的摩阻力),施加在锚索自由段上的应力F=T-f,锚索测力计测量到的力是F而不是T,f为张拉损失。
影响f的主要因素有三:①限位板的深度h。
②安装误差。
③千斤顶负载T。
分析认为:当钢绞线完全平直无弯曲时,与夹片之间的咬合力基本不变,但张拉系统通常都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偏心及倾斜,产生的法向分力加重了夹片与钢绞线的咬合程度,即加大了摩阻力f,致使T越大,f越大。
2、锁定损失。
锁定损失主要是千斤顶卸荷后锚索回缩所致。
钢绞线回缩,带动夹片向锚具孔深处移动楔紧,钢绞线、锚具及夹具回缩及变形,使预应力发生损失,剩余的预应力称为锁定应力,锁定应力与张拉时锚索受到的最大拉力之差即为锁定应力损失。
锚具及夹片确定后,锁定损失与限位板深度、千斤顶负载及锚索自由段长度等因素有关。
结束语
锚索个体之间差异性较大,要全面准确了解其真实应力是困难的。
千斤顶及锚索测力计各有所长,只有把两者结合应用,同时利用千斤顶的示值稳定及锚索测力计能够全程监测的特点,才能对整体锚索的真实应力状态有个全面的、平均的、近似准确的了解。
参考文献:
[1]JJG621—2005液压千斤顶检定规程[S].2005.
[2]GB/T13606—2007振弦式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S].2007.
[3]曹建勇,段国学.锚索测力计有关应用问题的探讨[J].大坝与安全,2007(4):25-27.
锚索测力计与千斤顶油压表读数误差分析
作者:何川, 何致远
作者单位:九寨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刊名: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英文刊名: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Besign
年,卷(期):2014(35)
引用本文格式:何川.何致远锚索测力计与千斤顶油压表读数误差分析[期刊论文]-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