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药性图表记忆册表新选
合集下载
中药功效表格收集到总结记忆方法

淡豆豉 木贼
石膏 淡竹叶 竹叶 知母 栀子 天花粉 芦根 夏枯草 决明子 谷精草 青箱子 密蒙花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 苦参 白鲜皮 秦皮
金银花 连翘
蒲公英
解表透疹--除烦--宣发郁热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三、清热泻火药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清热泻火--除烦利尿-生津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清热泻火--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疏散风热 明目退翳 清肝泻火 明目退翳 清热养肝 明目退翳
退虚热,截疟--凉血除蒸---解暑 除蒸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止渴 退虚热--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退虚热除蒸疗疳 退虚热除蒸疗疳---解毒除湿
四、清热燥湿药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清热燥湿,清肝泻火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止痒 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四、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肿(痈)散结
重楼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
野菊花 清热解毒,疏风平肝
紫花地丁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穿心莲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板蓝根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大青叶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凉血消斑,消肿
青黛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火,定惊
射干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消肿散结
山豆根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中药学背诵简单记忆--表格总结

1.热病,2。咽痛,疮疡,毒蛇咬伤,3。水肿,热淋
栀子
苦,寒,心肝肺胃三焦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1、用于热病烦闷2、用于湿热黄疸3、用于血热出血4、用于热毒疮疡
夏枯草
辛苦寒,肝胆
清肝明目,消肿散结
1、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疼痛2、用于瘰疬瘿瘤
决明子
甘苦咸,微寒。
肝肾大肠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连翘
苦,微寒,肺心胆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1、疮痈肿毒,瘰疬结核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大青叶
苦,大寒,心肺胃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1、疮痈丹毒,口疮,咽痛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3、热入营血,高热斑疹
板蓝根
苦,寒
心胃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1、温病发热,头痛,喉痛或身发斑疹2、大头瘟疫,丹毒痄腮
青黛
咸,寒
蒲公英
苦甘寒,肝胃
清热解毒,利湿
1、疮痈,乳痈,内痈2、热淋,黄疸
*蚤休
苦微寒有小毒,肝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
1痈肿疮毒,毒蛇咬伤。2.跌打损伤,3.小儿惊风
木芙蓉叶
辛平,心肝肺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痈肿疮毒,丹毒,烫伤,跌打损伤。
紫花地丁
苦寒,心肝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1、用于疮痈疔肿,乳痈肠痈2、用于毒蛇咬伤
1.咽喉肿痛2。疮痈肿痛,泻痢腹痛,脘腹疼痛.
*朱砂根
苦辛凉,肺大肠
清热解毒,利咽,散瘀止痛
1.用于咽喉肿痛,2.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木蝴蝶(千层纸)
苦甘凉,肺肝胃
清热利咽,疏肝和胃
1.用于咽痛肿痛,2.用于肝胃气痛。
土牛膝
栀子
苦,寒,心肝肺胃三焦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1、用于热病烦闷2、用于湿热黄疸3、用于血热出血4、用于热毒疮疡
夏枯草
辛苦寒,肝胆
清肝明目,消肿散结
1、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疼痛2、用于瘰疬瘿瘤
决明子
甘苦咸,微寒。
肝肾大肠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连翘
苦,微寒,肺心胆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1、疮痈肿毒,瘰疬结核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大青叶
苦,大寒,心肺胃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1、疮痈丹毒,口疮,咽痛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3、热入营血,高热斑疹
板蓝根
苦,寒
心胃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1、温病发热,头痛,喉痛或身发斑疹2、大头瘟疫,丹毒痄腮
青黛
咸,寒
蒲公英
苦甘寒,肝胃
清热解毒,利湿
1、疮痈,乳痈,内痈2、热淋,黄疸
*蚤休
苦微寒有小毒,肝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
1痈肿疮毒,毒蛇咬伤。2.跌打损伤,3.小儿惊风
木芙蓉叶
辛平,心肝肺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痈肿疮毒,丹毒,烫伤,跌打损伤。
紫花地丁
苦寒,心肝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1、用于疮痈疔肿,乳痈肠痈2、用于毒蛇咬伤
1.咽喉肿痛2。疮痈肿痛,泻痢腹痛,脘腹疼痛.
*朱砂根
苦辛凉,肺大肠
清热解毒,利咽,散瘀止痛
1.用于咽喉肿痛,2.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木蝴蝶(千层纸)
苦甘凉,肺肝胃
清热利咽,疏肝和胃
1.用于咽痛肿痛,2.用于肝胃气痛。
土牛膝
中药学背诵简单记忆--表格总结01215

第一章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药名
性味
功效
临床应用
麻黄
辛、微苦,温。肺膀胱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1、用于风寒表实证2。用于咳喘实证3.用于风水水肿
桂枝
辛、甘,温
肺心膀胱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通阳化气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冷痛,痛经,经闭等证3、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桑叶
甘苦,寒;
肺肝
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
1、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证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2、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症见咳嗽痰少,鼻咽干燥等3、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
菊花
辛,甘,苦,微寒,肺肝
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
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初起,发热头痛2、用于目疾3、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4、用于疔疮中毒
白芷
辛,温,肺胃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
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2、用于鼻塞,鼻渊3、用于疮疡肿毒4、用于寒湿带下
细辛
辛温;有小毒,肺肾心
祛风解表,散寒止痛
温肺化饮,通窍
1、用于外感风寒及阳虚外感证2、用于头痛,痹痛,牙痛等痛证3、用于寒饮咳喘
苍耳子
辛苦温;有小毒,(肺)
祛风解表,宣通鼻窍,
鹅不食草
辛,温;肺肝
祛风散寒,宣通鼻窍,
化痰止咳
1、用于风寒头痛及鼻渊鼻塞2、用于湿疮肿毒3、用于寒痰咳喘证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
辛,凉;
肺肝
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药名
性味
功效
临床应用
麻黄
辛、微苦,温。肺膀胱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1、用于风寒表实证2。用于咳喘实证3.用于风水水肿
桂枝
辛、甘,温
肺心膀胱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通阳化气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冷痛,痛经,经闭等证3、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桑叶
甘苦,寒;
肺肝
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
1、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证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2、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症见咳嗽痰少,鼻咽干燥等3、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
菊花
辛,甘,苦,微寒,肺肝
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
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初起,发热头痛2、用于目疾3、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4、用于疔疮中毒
白芷
辛,温,肺胃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
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2、用于鼻塞,鼻渊3、用于疮疡肿毒4、用于寒湿带下
细辛
辛温;有小毒,肺肾心
祛风解表,散寒止痛
温肺化饮,通窍
1、用于外感风寒及阳虚外感证2、用于头痛,痹痛,牙痛等痛证3、用于寒饮咳喘
苍耳子
辛苦温;有小毒,(肺)
祛风解表,宣通鼻窍,
鹅不食草
辛,温;肺肝
祛风散寒,宣通鼻窍,
化痰止咳
1、用于风寒头痛及鼻渊鼻塞2、用于湿疮肿毒3、用于寒痰咳喘证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
辛,凉;
肺肝
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
中药记忆表格

豆蔻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豆蔻
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果
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利水渗湿药
一、
茯苓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茯苓皮
利水消肿
茯神
宁心安神
薏苡仁
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利
水
消
肿
药
猪苓
利水渗湿
泽泻
利水渗湿泄热
冬瓜皮
利水消肿清热解暑
玉米须
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葫芦
利水消肿
香加皮
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
枳椇子
利水消肿解酒毒
泽漆
利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散结
蝼蛄
利水消肿通淋
荠菜
利水消肿明目止血
二、
利
尿
通
淋
药
车前子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滑石
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
木通
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经下乳
通草
利尿通淋通气下乳
瞿麦
利尿通淋破血通经
萹蓄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地肤子
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止痒
海金沙
利尿通淋止痛
石韦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冬葵子
利尿通淋下乳润肠
灯芯草
利尿通淋清心降火
萆薢
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三、利
湿
退
黄
药
茵陈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金钱草
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虎杖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地耳草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垂盆草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鸡骨草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
珍珠草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明目消积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豆蔻
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果
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利水渗湿药
一、
茯苓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茯苓皮
利水消肿
茯神
宁心安神
薏苡仁
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利
水
消
肿
药
猪苓
利水渗湿
泽泻
利水渗湿泄热
冬瓜皮
利水消肿清热解暑
玉米须
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葫芦
利水消肿
香加皮
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
枳椇子
利水消肿解酒毒
泽漆
利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散结
蝼蛄
利水消肿通淋
荠菜
利水消肿明目止血
二、
利
尿
通
淋
药
车前子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滑石
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
木通
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经下乳
通草
利尿通淋通气下乳
瞿麦
利尿通淋破血通经
萹蓄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地肤子
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止痒
海金沙
利尿通淋止痛
石韦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冬葵子
利尿通淋下乳润肠
灯芯草
利尿通淋清心降火
萆薢
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三、利
湿
退
黄
药
茵陈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金钱草
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虎杖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地耳草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垂盆草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鸡骨草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
珍珠草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明目消积
中药学背诵简单记忆--表格总结01215

1.用于热毒泻痢,2.用于血热出血,外伤出血.
*地锦草
苦辛平,肝胃大肠
清热解毒,活血止血,利湿退黄
1。用于热毒泻痢,2.用于热毒疮痈,毒蛇咬伤.3.用于多种出血证,4。用于湿热黄疸.
射干
苦,寒肺
清热解毒,利咽祛痰
1、用于咽喉肿痛2、用于痰痈咳喘
山豆根
苦,寒,肺胃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1、用于热毒雍结之咽喉肿痛2、用于牙龈肿痛
1.热病,2。咽痛,疮疡,毒蛇咬伤,3。水肿,热淋
栀子
苦,寒,心肝肺胃三焦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1、用于热病烦闷2、用于湿热黄疸3、用于血热出血4、用于热毒疮疡
夏枯草
辛苦寒,肝胆
清肝明目,消肿散结
1、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疼痛2、用于瘰疬瘿瘤
决明子
甘苦咸,微寒。
肝肾大肠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
辛、甘,大寒
肺胃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1、用于气分实热证2、用于肺热咳喘3、用于胃火牙痛4、用于疮疡溃后不敛,湿疹,水火烫伤
知母
苦、甘,寒
肺胃肾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1、用于气分实热证2、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3、用于阴虚消渴4、用于骨蒸潮热
*寒水石
咸寒,心胃肾
清热泻火
1.用于热病烦渴,2.用于丹毒,烫伤。
1.咽喉肿痛2.疮痈肿痛,泻痢腹痛,脘腹疼痛。
*朱砂根
苦辛凉,肺大肠
清热解毒,利咽,散瘀止痛
1.用于咽喉肿痛,2.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木蝴蝶(千层纸)
苦甘凉,肺肝胃
清热利咽,疏肝和胃
1。用于咽痛肿痛,2。用于肝胃气痛。
*地锦草
苦辛平,肝胃大肠
清热解毒,活血止血,利湿退黄
1。用于热毒泻痢,2.用于热毒疮痈,毒蛇咬伤.3.用于多种出血证,4。用于湿热黄疸.
射干
苦,寒肺
清热解毒,利咽祛痰
1、用于咽喉肿痛2、用于痰痈咳喘
山豆根
苦,寒,肺胃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1、用于热毒雍结之咽喉肿痛2、用于牙龈肿痛
1.热病,2。咽痛,疮疡,毒蛇咬伤,3。水肿,热淋
栀子
苦,寒,心肝肺胃三焦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1、用于热病烦闷2、用于湿热黄疸3、用于血热出血4、用于热毒疮疡
夏枯草
辛苦寒,肝胆
清肝明目,消肿散结
1、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疼痛2、用于瘰疬瘿瘤
决明子
甘苦咸,微寒。
肝肾大肠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
辛、甘,大寒
肺胃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1、用于气分实热证2、用于肺热咳喘3、用于胃火牙痛4、用于疮疡溃后不敛,湿疹,水火烫伤
知母
苦、甘,寒
肺胃肾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1、用于气分实热证2、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3、用于阴虚消渴4、用于骨蒸潮热
*寒水石
咸寒,心胃肾
清热泻火
1.用于热病烦渴,2.用于丹毒,烫伤。
1.咽喉肿痛2.疮痈肿痛,泻痢腹痛,脘腹疼痛。
*朱砂根
苦辛凉,肺大肠
清热解毒,利咽,散瘀止痛
1.用于咽喉肿痛,2.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木蝴蝶(千层纸)
苦甘凉,肺肝胃
清热利咽,疏肝和胃
1。用于咽痛肿痛,2。用于肝胃气痛。
[医学]常用中药药性图表记忆册表
![[医学]常用中药药性图表记忆册表](https://img.taocdn.com/s3/m/f971b51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8.png)
①1 清 热 泻 火2 药
3
3
㈡
清
4
热
药
5
6
7
8
9
10
11Βιβλιοθήκη 12131
4
② 清 热 燥2 湿 药
3
4
5
6
7
8
9
10
③1 清 热 解 毒2
5
药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7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8
③1 补 血 药
2
3
4
5
6
7
④1 补 阴 药
2
3
39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0
16
①1
固
表
⒆
止 汗
2
收药
3 涩
②1 药敛
肺 涩 肠2 药
3
4
5
6
41
7
8
9
③1 固 精 缩 尿2 止 带 药
3
4
5
42
6 7 8 9 10
⒇
① 涌
1
涌吐
药
吐
2
药
3
21 ① 1 攻攻 毒毒 杀杀 虫 虫2 止止
8
39
1 ④ 清 热 凉2 血 药
3
4
5
6
⑤1 清 虚 热 药2
3
9
4 5
①1 攻 下 药
2 ㈣
泻
下
药
3
3
㈡
清
4
热
药
5
6
7
8
9
10
11Βιβλιοθήκη 12131
4
② 清 热 燥2 湿 药
3
4
5
6
7
8
9
10
③1 清 热 解 毒2
5
药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7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8
③1 补 血 药
2
3
4
5
6
7
④1 补 阴 药
2
3
39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0
16
①1
固
表
⒆
止 汗
2
收药
3 涩
②1 药敛
肺 涩 肠2 药
3
4
5
6
41
7
8
9
③1 固 精 缩 尿2 止 带 药
3
4
5
42
6 7 8 9 10
⒇
① 涌
1
涌吐
药
吐
2
药
3
21 ① 1 攻攻 毒毒 杀杀 虫 虫2 止止
8
39
1 ④ 清 热 凉2 血 药
3
4
5
6
⑤1 清 虚 热 药2
3
9
4 5
①1 攻 下 药
2 ㈣
泻
下
药
中药药性表格图解

①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
②风寒湿痹,寒血滞之月不调、痛、闭及癥瘕。
③阳虚水肿、痰饮证。
④胸痹作痛,阳虚心悸。
⑤虚寒腹痛。
3-10g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故温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行诸出血证忌用,孕妇及月过多者慎用。
紫苏
辛,温
肺、脾
①发表散寒
②行气宽中
③安胎
④解鱼蟹毒
①风寒感冒,咳嗽胸闷。
②脾胃气滞证。
③气滞胎动证。
④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不宜久煎。叶长于发表散寒,梗长于理气宽中、安胎、解毒。
5-10g
本品辛温耗气,故气虚和表虚者慎用。
生姜
辛,微温
肺、脾
①发汗解表②温中止呕
③温肺止咳
④解毒
①风寒表证。
②胃寒呕吐。
③风寒客肺的咳嗽。
④解鱼蟹、半夏及天南星毒。
煎服或捣汁冲服。
3-10g
本品辛温,故阴虚内热及热盛者忌用。
3-10g。
本品苦寒燥泄,能生划生发之气,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用
黄连
苦寒
心、肝、胃、大肠
①清热燥湿②泻火解毒
①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
②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
③肝火犯胃呕吐吞酸。
④血热妄行吐衄,痈疽肿毒,目赤肿痛,耳道疖肿,湿热疮疹。
生用长于泻火解毒燥湿、,清心与大肠之火。酒炒引药上行并可缓和苦寒之性。姜汁或吴茱萸煎汁拌炒则苦泻辛开,缓和其苦寒害胃之性,并增强降逆止呕作用。吴茱萸制又治肝郁化火证。
3-10g。
本品苦寒,易伤胃气,故脾胃虚寒者忌服。
龙胆草
苦寒
肝胆胃
①清热燥湿②泻肝胆火
①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带下、阴囊湿疹,湿热黄疸。
②风寒湿痹,寒血滞之月不调、痛、闭及癥瘕。
③阳虚水肿、痰饮证。
④胸痹作痛,阳虚心悸。
⑤虚寒腹痛。
3-10g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故温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行诸出血证忌用,孕妇及月过多者慎用。
紫苏
辛,温
肺、脾
①发表散寒
②行气宽中
③安胎
④解鱼蟹毒
①风寒感冒,咳嗽胸闷。
②脾胃气滞证。
③气滞胎动证。
④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不宜久煎。叶长于发表散寒,梗长于理气宽中、安胎、解毒。
5-10g
本品辛温耗气,故气虚和表虚者慎用。
生姜
辛,微温
肺、脾
①发汗解表②温中止呕
③温肺止咳
④解毒
①风寒表证。
②胃寒呕吐。
③风寒客肺的咳嗽。
④解鱼蟹、半夏及天南星毒。
煎服或捣汁冲服。
3-10g
本品辛温,故阴虚内热及热盛者忌用。
3-10g。
本品苦寒燥泄,能生划生发之气,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用
黄连
苦寒
心、肝、胃、大肠
①清热燥湿②泻火解毒
①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
②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
③肝火犯胃呕吐吞酸。
④血热妄行吐衄,痈疽肿毒,目赤肿痛,耳道疖肿,湿热疮疹。
生用长于泻火解毒燥湿、,清心与大肠之火。酒炒引药上行并可缓和苦寒之性。姜汁或吴茱萸煎汁拌炒则苦泻辛开,缓和其苦寒害胃之性,并增强降逆止呕作用。吴茱萸制又治肝郁化火证。
3-10g。
本品苦寒,易伤胃气,故脾胃虚寒者忌服。
龙胆草
苦寒
肝胆胃
①清热燥湿②泻肝胆火
①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带下、阴囊湿疹,湿热黄疸。
中药学背诵简单记忆表格总结

白芷
辛,温,பைடு நூலகம்胃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
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2、用于鼻塞,鼻渊3、用于疮疡肿毒4、用于寒湿带下
细辛
辛温;有小毒,肺肾心
祛风解表,散寒止痛
温肺化饮,通窍
1、用于外感风寒及阳虚外感证2、用于头痛,痹痛,牙痛等痛证3、用于寒饮咳喘
苍耳子
辛苦温;有小毒,(肺)
祛风解表,宣通鼻窍,
1.热病,2、咽痛,疮疡,毒蛇咬伤,3、水肿,热淋
栀子
苦,寒,心肝肺胃三焦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1、用于热病烦闷2、用于湿热黄疸3、用于血热出血4、用于热毒疮疡
夏枯草
辛苦寒,肝胆
清肝明目,消肿散结
1、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疼痛2、用于瘰疬瘿瘤
决明子
甘苦咸,微寒、
肝肾大肠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
辛、甘,大寒
肺胃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1、用于气分实热证2、用于肺热咳喘3、用于胃火牙痛4、用于疮疡溃后不敛,湿疹,水火烫伤
知母
苦、甘,寒
肺胃肾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1、用于气分实热证2、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3、用于阴虚消渴4、用于骨蒸潮热
*寒水石
咸寒,心胃肾
清热泻火
1。用于热病烦渴,2.用于丹毒,烫伤。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1、用于发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2、用于热毒所致多种病证3、用于中气下陷所致脱肛,子宫脱垂,崩漏不止
葛根
甘辛凉,
脾胃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举陷
1、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3、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4、用于热泄热痢,脾虚久泻
辛,温,பைடு நூலகம்胃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
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2、用于鼻塞,鼻渊3、用于疮疡肿毒4、用于寒湿带下
细辛
辛温;有小毒,肺肾心
祛风解表,散寒止痛
温肺化饮,通窍
1、用于外感风寒及阳虚外感证2、用于头痛,痹痛,牙痛等痛证3、用于寒饮咳喘
苍耳子
辛苦温;有小毒,(肺)
祛风解表,宣通鼻窍,
1.热病,2、咽痛,疮疡,毒蛇咬伤,3、水肿,热淋
栀子
苦,寒,心肝肺胃三焦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1、用于热病烦闷2、用于湿热黄疸3、用于血热出血4、用于热毒疮疡
夏枯草
辛苦寒,肝胆
清肝明目,消肿散结
1、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疼痛2、用于瘰疬瘿瘤
决明子
甘苦咸,微寒、
肝肾大肠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
辛、甘,大寒
肺胃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1、用于气分实热证2、用于肺热咳喘3、用于胃火牙痛4、用于疮疡溃后不敛,湿疹,水火烫伤
知母
苦、甘,寒
肺胃肾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1、用于气分实热证2、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3、用于阴虚消渴4、用于骨蒸潮热
*寒水石
咸寒,心胃肾
清热泻火
1。用于热病烦渴,2.用于丹毒,烫伤。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1、用于发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2、用于热毒所致多种病证3、用于中气下陷所致脱肛,子宫脱垂,崩漏不止
葛根
甘辛凉,
脾胃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举陷
1、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3、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4、用于热泄热痢,脾虚久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渗
湿
药
15 / 4515
5
6
7
8
9
10
11
12
②1 利 尿 通 淋2 药
3
16 / 4516
4
5
6
7
8
9
10
11
③1 利 湿 退 黄2 药
3
17 / 4517
4 5 6 7
①1
温
里
药
㈧
2
温
里
药
3
4
5
6
7
18 / 4518
8 9 10 11
①1 理 气 药
2
3
㈨
理
气
4
药
5
6
7
19 / 4519
痒痒 药药
3
4
5
6
22 ① 1 拔拔 毒毒 化化 腐腐 生 生2 肌肌 药药
3
4
5
6
44 / 4544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 已改成 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45 / 4545
15
16
①1 重 镇 安 神2 药
3
4
②1 养 心 安 神2 药
3
4
32 / 4532
5 6 7
①1 平 抑 肝 阳
⒃药 2平肝息来自3风药
4
5
6
7
8
33 / 4533
②1 息 风 止 痉2 药
3
4
5
6
7
8
9
34 / 4534
⒄
① 开
1
开窍
窍药
药
2
3
4
①1 补 气 药
2
⒅
补 3
虚
4 药
5
6
35 / 4535
8 羌活 羌活发汗解表, 还可祛风胜湿
9 白芷 白芷止带通窍 止痛,消肿排脓 散寒祛风 10 细辛 细辛通窍解表 祛风,温肺化痰 散寒止痛
常用中药药性图表解
功效应用
功效
主治
药性 性味 归经
用法用量 用法
禁忌 用 注意 量
1 / 451
11 藁本 羌藁散寒祛风, 还可胜湿止痛
12 苍耳子 苍耳祛风能解 表, 除湿止痛通鼻 窍 13 辛夷 发散风寒通鼻 窍, 辛荑有毛须布 包 14 葱白 葱白散寒能通 阳, 发汗解表配生 姜 15 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祛风 散寒,宣通鼻窍 止咳化痰 16 胡荽
血2 药
3
4
5
③1 收 敛 止 血2 药
3
4
5
6
7
24 / 4524
④1 温 经 止 血2 药
3
①1 活 血 止 痛2 药
⒀
3
活
4 血
5 化
6 瘀
7 药
25 / 4525
8
9
②1 活 血 调 经2 药
3
4
5
6
7
8
9
26 / 4526
10
③1 活 血 疗 伤 药
2
3
4
5
6
7
8
④1 活
27 / 4527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6 / 4536
②1 补 阳 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7 / 4537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8 / 4538
③1 补 血 药
2
3
4
5
6
7
④1 补 阴 药
2
3
39 / 4539
4 5 6 7 8 9 10 11 12
3
㈤
4
11 / 4511
祛
风
湿
药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 4512
17
②1 祛 风 湿 热2 药
3
4
5
6
7
8
9
10
13 / 4513
11
③1 祛 风 湿 强2 筋 骨 药
3
4
5
6
7
①1 化 ㈥湿 化药
14 / 4514
湿
2
药
3
4
5
6
7
8
①1 利 水 消 肿2 药
3
㈦
利
水
17 柽柳 柽柳胡荽透疹 解表,柽祛风湿 荽健消食
② 1 薄荷 发 薄荷疏风,头咽 散 利清,透疹解 风 表,解郁疏肝。 热 2 牛蒡子 药 牛蒡透疹风热
可除,利咽散结 消肿解毒 3 蝉脱 发散风热明目 退翳,透疹止痒 止痉蝉衣 4 桑叶
2 / 452
发散风热,润肺 止咳,平肝明 目,桑叶即可 5 菊花 菊花平肝,清肝 明目,清热解 毒,风热疏散 6 蔓荆子 清利头目用蔓 荆,疏散风热治 头痛 7 柴胡 柴胡退热,疏肝 解郁,清胆截 疟,升阳举陷 8 升麻 发表透疹,清热 解毒,升举阳 气,可配柴胡 9 葛根 生津止渴退热 透疹,升阳止泻 可用葛根 10 浮萍 浮萍发汗能解 表,透疹止痒把 肿消 11 木贼 疏散风热可止 血,木贼明目不 可缺 12 淡豆豉 豆豉性温又性 寒,既可解表又 除烦
血 消 癥2 药
3
4
5
6
①1 温 化 寒 痰2 药
⒁
3
化
痰
4
止 5
咳
28 / 4528
6 平
喘
7
药 8
②1 清 热 化 痰2 药
3
4
5
6
7
29 / 4529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③1 止 咳 平 喘2 药
30 / 4530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1 / 4531
13 14 15
40 / 4540
16
①1
固
表
⒆
止 汗
2
收药
3 涩
②1 药敛
肺 涩 肠2 药
3
4
5
6
41 / 4541
7 8 9
③1 固 精 缩 尿2 止 带 药
3 4 5
42 / 4542
6 7 8 9 10
⒇
① 涌
1
涌吐
药
吐
2
药
3
21 ① 1 攻攻 毒毒 杀杀 虫 虫2 止止
43 / 4543
7 / 457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8 / 458
39
1 ④ 清 热 凉2 血 药
3
4
5
6
⑤1 清 虚 热 药2
3
9 / 459
4 5
①1 攻 下 药
2 ㈣
泻
下
药
3
4
②1 润 下 药
2
3
10 / 4510
③1 峻 下 逐 水2 药
3
4
5
6
7
①1 祛 风 寒 湿2 药
①1 清 热 泻 火2 药
3
3 / 453
㈡
清
4
热
药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4 / 454
② 清 热 燥2 湿 药
3
4
5
6
7
8
9
10
③1 清 热 解 毒2
5 / 455
药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 456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4520
20 21 22 23
②1
消
㈩食
消药
食
2
药
3
4
5
6
7
21 / 4521
8
9
①1 驱 虫
⑾药
2 驱 虫 药
3
4
5
6
7
8
22 / 4522
9
①1 凉 血 止 血2 药
⑿
3
止
4 血
5 药
6
7
8
②1 化 瘀 止
23 / 4523
归类 类别
药名
① 1 麻黄 发 麻黄发汗,利水 散 平喘 风 寒 2 桂枝 药 桂枝性温味辛
苦, 温经通阳又发 汗 3 紫苏 行气宽中用紫 苏, 发汗解表解鱼 毒。 4 生姜 生姜温肺止咳, 发汗解表止呕
5 香薷 香薷化湿和中, 发汗利水消肿
6 荆芥 祛风解表用荆 芥, 透疹止痒又止 血 7 防风 防风胜湿止痛, 祛风解表止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