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论述PPT(共43页)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战军事战略与战术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战军事战略与战术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大战争,开展了长达八年的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通过制定合理的战略和战术,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抗战军事战略与战术在抗日战争中的应用与意义。
一、整体战略构想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处于物质、军事和人力等各方面的劣势。
中国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以防御为主要任务的总体战略构想。
该战略的核心是积极防御和持久战,通过巩固防线,拖垮日本军队,并争取更多国际社会的支持,最终实现抗日胜利。
二、人民战争战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战术,成为中国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战略武器。
人民战争战术主要包括游击战、运动战、阻击战等灵活多样的战术方式。
这种战术的核心思想是动态战场,避免正面硬拼,而是以小股兵力袭扰日本军队,不断打击其士气和补给线,迫使其分兵防守。
三、地方武装的重要性在抗日战争中,地方武装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他们起到了防守的重要任务,节约了正规军精力,为中国军队减轻了压力。
地方武装由当地的百姓组成,对于地形熟悉,有较强的地方优势。
他们在游击战中起到了重要的配合作用,有效地制造了对日军的持续打击。
四、孤岛防线的建立孤岛防线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主力较弱,国共两党通过建立孤岛防线以保护边陲地区,以及遏制日本军队的扩张势头。
通过防御封锁线,有效地阻止了日本军队的扩张,以便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发起反攻。
五、军事合作与国际援助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进行了有效的军事合作与国际援助。
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合作,两党共同抵制外敌入侵。
另一方面,中国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援助,通过与盟国合作、外国援助物资等手段,为中国提供了较大的后勤支持,加强了中国军队的实力。
六、中国军队的战略转变随着抗战的深入,中国军队开始实行战略转变,由防御为主向进攻为主转变。
他们通过协同作战和组织积极进攻,逐渐改变战略态势,有效地压缩了日本军队在中国的活动范围。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一、基本思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1、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含义
– 【消灭敌人】 就是解除敌人的 “自己”:是指
武装,剥夺敌人的抵抗能力, 武装力量的整体
并不是要完全消灭其肉体。 。所以,保存自
– 【保存自己】 就是不被敌人解 己,应当首先考
除武装,不被敌人剥夺抵抗力 虑保存自己的整
,并且在肉体上不被敌人消灭 或伤害,以便更有效地消灭敌
-蒋介石
10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2、积极防御与消极防御的本质区别
✓ 两种防御对进攻和防御的关系认识不同 ✓ 两种防御对战略与战役战斗的关系理解不同 ✓ 两种防御对战争的结局要求不同
11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3、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原理
两者在战争中的作用 战争的基本特性 战争的作战形式
7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2、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关系
– 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是战争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 ,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 从战争的整体和全过程来说,消灭敌人是第一位的 ,是主要矛盾,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
– 在一定条件下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主次关系会发 生变化。
体。整体不存, 局部、个人难存 。
人。
5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思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2、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关系 – 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是战争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 ,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战争的基本要求是:消灭敌人,其另一要求 是:保存自己。保存自己的目的,在于消灭敌人 ;而消灭敌人,又是保存自己的有效手段。”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贯穿于其他各项军事原则中
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 主义,退却时反对逃跑主义;战略的内线 持久的防御战,战役战斗的外线速决的进 攻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慎 重初战;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主要内容
• 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 • 适时、独特的战略进攻 • 战略上实行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战役战斗上
外线的速决战 • 力求打歼灭战 • 采取恰当的作战形式 • 慎重初战 • 作战指导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
人民战争(的一战)略适战时术 进行军事战略二转、变主要内
• 依据战争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 变 -政治因素、敌我双方力量、作战对象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 是毛泽东在革命战争中看待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Βιβλιοθήκη 虎敌人的基本观点• 是从长远上、本质上认识敌 人,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心
• 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敌人既是真老虎,也 是纸老虎;既要敢于斗 争、敢于胜利,又要善 于斗争、善于胜利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4、毛泽东积极防御思想的基本精神
✓ 坚持自卫立场,实行后 发制人
人民战争战术战略的基本方法

人民战争战术战略的基本方法人民战争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战争形式,它以人民群众为基础,通过广泛的动员、组织和持久的斗争方式来实现最终胜利。
为了有效地执行人民战争,并最大限度地削弱敌人的力量,人民战争战术和战略采用了一系列基本方法和原则。
第一,政治动员和宣传。
人民战争的成功依赖于人民的支持和参与,而政治动员和宣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政治动员的工作包括向人民群众传达革命目标、争取他们的支持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宣传则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如传单、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向人民传达革命的理念和目标,鼓舞他们的斗志和决心。
第二,游击战和根据地建设。
在人民战争中,游击战和根据地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游击战是人民战争的主要战术之一,通过灵活机动、突然袭击和避敌锋芒,有效地削弱敌人的力量。
根据地建设则是为游击战提供基地和后勤支持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根据地,人民可以组织起来,培养和训练游击队员,并为人民提供必要的粮食、医疗和其他生活保障设施。
第三,群众基础和群众战争。
人民战争的核心在于人民的力量和支持。
建立和加强与人民的联系,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在战场上,群众可以提供有关敌人行踪的信息、为游击队提供庇护和援助,并积极参与战斗。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与人民紧密合作,才能确保人民战争的胜利。
第四,心理战和宣传战。
在人民战争中,心理战和宣传战是与实际战斗同等重要的战术手段。
心理战旨在瓦解敌人的意志,使其感到孤立和无力。
宣传战则通过宣传和传达革命的理念和目标,鼓舞人民的斗志和决心。
这两个手段的结合运用,可以有效地影响敌人和人民的心理,为人民战争的胜利提供有力的支持。
人民战争战术和战略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有效的政治动员和宣传,游击战和根据地建设,与人民的紧密合作,以及心理战和宣传战来实现最终胜利。
这些方法的有机结合和灵活运用,确保了人民的力量得以最大化,敌人的力量得以削弱,从而实现了人民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

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创立的一整套战争指导原则和作战方法。
它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战略、战役、战术作战的指导原则和作战方法。
它为党的纲领、路线服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我打你时,就能吃掉你;你打我时,叫你看不见,打不着。
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
在运用谋略、兵力和作战方法上,高出敌筹,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以我之长,击敌之短。
它随着时代和人民战争的发展而发展,在今后的军事实践中,将会有新的表现。
①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为战争的军事目的和基本原则。
毛泽东指出,战争的目的,在军事方面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这是“军事上的第一要义”,是一切军事原则的根据。
一切技术、战术、战役、战略的原理原则和行动,都必须遵循这个战争的目的。
消灭敌人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只有大量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
②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毛泽东指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或明于知彼暗于知己,都不能实行正确的作战指导,“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他指导每次革命战争,总是首先找出敌我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强点和弱点,据此制定战略战术,用于指导战争和作战。
③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基本原则是:在战略防御中实行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在战役和战斗上实行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实行“ 诱敌深入”的方针,以“走”创造歼敌良机;通过大量的战役、战斗的进攻战,消灭敌人,逐步创造有利战略态势,把战略防御导向战略进攻。
④慎重初战,首战必胜。
在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中,都要“慎重初战”。
第一仗,是战争或战役的“序战”,它的胜败能极大地影响于全局。
打第一仗,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到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
简称“初战三原则”。
⑤力争主动,力避被动,夺取和掌握战略主动权。
战争中的军事战略与战术

战争中的军事战略与战术在战争中,军事战略和战术是军队取得胜利的重要基石。
军事战略是指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指导并决定战争胜负的思想、原则和目标。
而战术则是在具体的战斗环境中,根据战略指导,采用灵活的手段和方法来实施战斗。
军事战略主要包括战争目标的确定、兵力的部署与运用、战争规模与时机的选择等。
在战争目标的确定上,决策者需要考虑国家的长远利益、地理环境、敌方实力等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来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
兵力的部署与运用则是决定战局的关键因素,正确的部署可以使兵力充分发挥战斗力,提高战争胜算。
而战争规模与时机则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寻找战争的最佳时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战争中,战术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战术是针对具体战斗环境选择的一系列行动,旨在取得战斗胜利。
战术需要根据战略目标、敌情以及地形等具体因素来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在战斗中,合理的战术可以使兵力发挥最大的效能,提高作战的成功率。
战争中的军事战略与战术的制定离不开情报的支持。
情报可以提供战场上的敌情、地形、资源等信息,决策者可以根据这些情报来制定相应的战略和战术。
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为军事战略与战术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手段。
比如,通过无人机、卫星等技术可以实时获取战场上的信息,使决策者更加准确地判断形势,采取相应的行动。
另外,战争中的军事战略与战术也需要与其他军兵种的配合。
战争往往是多兵种的,不同兵种之间的配合与支援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地面部队需要与航空兵、海军等力量紧密配合,共同实施作战行动,取得战争胜利。
在战争中,除了军事战略与战术的制定外,指挥官的决策和执行也是至关重要的。
指挥官需要有高度的战略眼光和指挥水平,能够准确地判断战场形势,并迅速作出决策。
同时,指挥官还需要良好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指挥并协调各部队的行动,以达到战斗胜利的目标。
综上所述,战争中的军事战略与战术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军事战略决定了整个战争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而战术则是在具体战斗中实施的手段和方法。
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共35页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Thank you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毛泽东及其《论持久战》PPT课件

6
关于毛 主席
从1949年到 1976年,毛泽 东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最高 领导人之一。 他对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发展、 军事理论的贡 献以及对共产 党的理论贡献 被称为毛泽东 思想
-
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 「主席」,所以被尊称为毛主席。毛泽 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 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 具影响100人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论持久战》、《论人民民主专政》、 《论联合政府》、《实践论》、《矛盾 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现代伟大的革命家、 战略家、理论家、诗人,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 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 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
《毛泽东小名的由来》
4
毛泽东出生以后,父母非常高兴,满月的时候做“三朝酒 ”,专门请一位有学问的老先生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 毛泽东”,字润之。 毛泽东满月以后,母亲文七妹把他带到了外婆家。外婆非 常疼爱这个外孙。就请算命先生给外孙测了八字,说要平 安长大成人,必须拜一个长寿的干娘。谁长寿呢?外婆认 为后山那块两丈多高的石头最长寿。 于是,选了个黄道吉日置办了香烛酒醴,把毛泽东抱到那 块大石头前面,让他作了个揖,拜这块大石头为“干娘” ,还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石三”,按当地的习惯就叫他 “石三伢子”。外婆舍不得外孙,毛泽东就留在外婆家, 一直到4岁。
二:客观地评价了战争的局势,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 气
三:抵制国内存在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思潮,建 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四:指导反侵略的现代局部战争,并经得起实践的检 验
-
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作《论持久战》的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敌我力量的强弱对比、夺取战略主动权; ✓ 不失时机地将战略防御导向战略反攻或进攻,并在
适当时机同敌主力展开战略决战,夺取最后胜利。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考虑保存自己的 整体。整体不存, 局部、个人难存。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2、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关系 – 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是战争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 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战争的基本要求是:消灭敌人,其另一要求 是:保存自己。保存自己的目的,在于消灭敌人; 而消灭敌人,又是保存自己的有效手段。”
军事战略转变的主要内容是主要作战形式的转换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二、主要内
我军经历的军事战略转变
一是在1930年,工农红军由游击战转变为运动战; 二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党领导的军队由运动战 转
变为游击战; 三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军由抗日游击战争转变为 国
内正规战争,由游击战转变为运动战; 四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我军由国内正规战争向 世
军事战略转变的主要内容是主要作战形式的转换
军事战略转变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在军事战略转变中必须反对“左”和右的两种倾 向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二、主要内
(二)适时、独特的战略进攻
1、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一般过程 2、解放战争我军战略进攻的特点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二、主要内
1、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一般过程
–消极防御——单纯防御 或专守防御。是专门防 守、单纯阻挡敌人进攻 的防御。
积极防御在作战指导上是防 御和进攻的相互应用,通过 防御,保存军力,待机破敌, 它是辅助进攻或准备转入进 攻的一种手段。
“我们死亡一个到两个,日本 定死一个人,但是我们有四万 万同胞,他们最多只有六千万 人口,我们还拼不过他吗?
-蒋介石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2、积极防御与消极防御的本质区别
✓ 两种防御对进攻和防御的关系认识不同 ✓ 两种防御对战略与战役战斗的关系理解不同 ✓ 两种防御对战争的结局要求不同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3、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原理
战略进攻 战略追击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4、毛泽东积极防御思想的基本精神
✓ 坚持自卫立场,实行后 发制人
✓ 充分准备,严防敌人突袭 ✓ 寓攻于防,攻防结合
是由我党的性质,我国的社 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
战略上处于防御的一方,特 别要居安思危
形式、目的、进程的统一
✓ 对待强敌,持久作战 ✓ 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之上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人民军队 在人民群众支持和配合下进行革命战 争的指导艺术和作战方法。
本讲内容
一、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思想 二、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显著特点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思想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贯穿于其他各项军事原则中
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 主义,退却时反对逃跑主义;战略的内线 持久的防御战,战役战斗的外线速决的进 攻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慎 重初战;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二、人民战战略战术的主要内容
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 适时、独特的战略进攻 战略上实行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战役战斗上
外线的速决战 力求打歼灭战 采取恰当的作战形式 慎重初战 作战指导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二、主要内
(一)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
依据战争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 -政治因素、敌我双方力量、作战对象
界正规战争转变。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二、主要内
(一)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
军事战略转变的内容不仅仅是指主要 作战形式的转换,还包括战略指导思想 的转变和战略方针的转变。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二、主要内
(一)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
依据战争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 -政治因素、敌我力量变化、作战对象等
4、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指导的基本原则
– “一切军事行动的指导原则,都根据于一个基本的原 则,就是:尽可能地保存自己的力量,消灭敌人的力 量。”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1、积极防御与消极防御的含义
–积极防御——攻势防御 或决战防御。是为了辅 助进攻,或为了转入反 攻和进攻创造条件而进 行的防御。
▪ 消灭敌人是保存自己的有效手段 ▪ 保存自己是消灭敌人的必要条件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3、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的军事目的
–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 “在战争所追求的目的中,消灭敌人军队永远是最高的 目的”
–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的本 质”,“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
正义的革命战争拥有巨大的 潜力,进行持久作战是任何 敌人都畏惧的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是毛泽东在革命战争中看待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敌人的基本观点
是从长远上、本质上认识敌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人,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心 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
敌人既是真老虎,也 是纸老虎;既要敢于斗 争、敢于胜利,又要善 于斗争、善于胜利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1、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含义
– 【消灭敌人】 就是解除敌人的 “自己”:是
武装,剥夺敌人的抵抗能力, 指武装力量的整
并不是要完全消灭其肉体。 体。所以,保存
– 【保存自己】 就是不被敌人解 自己,应当首先
除武装,不被敌人剥夺抵抗力, 并且在肉体上不被敌人消灭或 伤害,以便更有效地消灭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