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结构主义语言学》课件

《结构主义语言学》课件
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结构和符号系统的学科,它探索语言单位和 意义呈现的方式,并提出了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概述
1 什么是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是一种研究语言的方法论,它关注语言的内在结构和规律。
2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本假设
基于语言符号系统的相对性和连结性,即符号的意义是通过对其他符号的差异和联系而 建立的。
对其他社会科学的影响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思想和方 法也在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产 生了重要影响。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争议 点及批判
结构主义语言学也引起了一 些争议和批判,不同学者对 其理论观点有不同的看法。
总结
1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
意义和局限
结构主义语言学为我们 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分析 工具,但也存在一些局 限。
3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于20世纪初的瑞士日内瓦学派,随后发展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学流派。
基本概念
符号、符号系统、语 言
了解符号和符号系统的概 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 的结构和意义的表达方式。
意义、符号表征
通过研究意义和符号表征, 我们可以揭示符号和符号 系统中的规律和模式。
语言单位:音素、词 素、句法单位
语言单位是构建语言结构 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音 素、词素和句法单位。
研究方法
1
看待语言的方式
结构主义语言学通过关注语言的内部结构和规律来看待语言。
2
语言结构的分析方法
通过分析语言结构的差异和联系,可以揭示表达意义的方式。
3
关注规律性和系统性
结构主义语言学注重发现语言中的规律性和系统性。
主要理论
1 符号的相对性原理

第九章-结构主义(幻灯片)课件

第九章-结构主义(幻灯片)课件

46
(一)精神分析的对象和方法
1 . 早年曾把精神分析看
做一门独立的实证科学,但后
来强调它是一门人文学科,有
着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023/10/21
47
2 . 人的欲望是一客观事 实,这一事实既不能被还原 为外界事物的可欲性,又不能 被归结为人的生理本能。
欲望是一种文化现象,没 有产生欲望的那些文化条件, 人就不会有恰当的可欲对象。
17
(七)语言的共时态和历时态
1 . 把自足的平衡状态称 作共时态(synchronic), 相反的不平衡的状态是历时 态(diachronic)。
2023/10/21
18
2 . 主张把与时间有关的外 部因素从语言学对象中排除出 去,主要研究语言的共时态。
2023/10/21
19(八)能Biblioteka 和所指2023/10/21
50
2 . 镜象阶段的欲望反映 出人类的特殊性,人类欲望 与动物欲望不同之处在于,人 想要得到他人的承认。
2023/10/21
51
3. 镜象阶段的特点是主体 与客体、自我和他人在想象中的 等同。
儿童 : 镜象 = 儿童 : 母亲 (主体) :(客体)=(自我):他人
2023/10/21
2023/10/21
66
3 . 魅力和风格一样,是一 种文化氛围,它决定了一事物 所包容的要素的特殊意义。
2023/10/21
67
4 . 神话学的意义具有社会凝 聚力,它把接受它的人结合成一 个集团。
没有进化的种族,后者认为人类有共
同的起源,扩散在世界各地,由此形
成的各民族的文化有高低之分。双方
都认为现代人和原始人的区别是历史

PPT解构主义,结构主义

PPT解构主义,结构主义

以为每一个人对美的标准是在他踏入成人时期形成的。我也虽想跟
七十年代划清界限,但心目中仍然对那段时间里的事与物有感情虽 然我刻意不去想那年代的东西,但最后的设计还是受到了影响 。
Tom Ford 2011年春夏
Tom Ford 2011年秋冬
Tom Ford 2012年春夏
塑 造 华 丽 70 年 代 风 格
聪明,英俊,富有魅力的Tom Ford就像个天生服装设计领域的 主宰者,2004年他离开GUCCI是说“GUCCI和YSL在我离开后变化 很大,GUCCI-Tom Ford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经历过辉煌,但 我不会对它产生依赖。”如今的Tom Ford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品 牌,并且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网站。
解构主义
• 三宅一生
名: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 国家:日本 创建年代: 1970年 创始人:三宅一生 所属集团:资生堂 消费人群:东西方中上阶层前卫人士 产品类别:高级成衣、香水、腕表等
品牌简介
• Issey Miyake 三宅一生 •
Issey Miyake(三宅一生)是一个为国际所公认的日本时装品牌。它根 植于日本的民族观念、习俗和价值观,产品张扬着鲜明的日本民族风 格,使得该品牌不仅仅确立了自身的国际地位,同时也确立了东京为 国际时装之都的地位,并多次获得世界级的时装奖项。 • 三宅一生最富盛名的特征莫过于对皱折布料出神入化的运用,不论是 压皱细折,到无一定规则可言的乱折型式、折扇折等。其余亦运用丝 料、人造纤维,还有弹性极强的莱卡布折等等来营造不同的褶子效果。 随时不断开发新布料的Issey Miyake,的确令时尚圈所有人士啧啧称奇, 惊艳不已。因此,所有的时尚圈内的人士,几乎是人人拥有三宅一生 的作品,尤其参与各种秀场或是重要盛会,都不难于现场看到时尚人 士对于Issey Miyake的青睐。 • Issey Miyake还拥有其支线品牌PLEATS PLEASE等。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课件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课件

02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内容
CHAPTER
学科结构
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学科知识体系 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强调学科知识的 内在逻辑和组织结构。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主张学生对学科知 识进行深度理解,掌握其内在逻辑和 原理,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知识点。
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该理论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认为 课程应该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 组织结构进行编排,以帮助学生建立 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教师的指导作用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教师在教 学中应该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 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组
织结构。
学生的主动学习
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在 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和发现,培 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互动与合作
提倡教学互动与合作,鼓励学生之 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究学科问 题,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建构。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概述 •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内容 •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实践应用 •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挑战与展望 • 结论
01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一种教育思想, 强调课程应以学科知识结构为中心, 通过有组织、系统地传授知识来促进 学生的认知发展。
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类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 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
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
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如多 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有效性。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课件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课件
高等教育
在高等教育中,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可以应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帮助 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提高学术 水平。
02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 心观点
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知识结构是学科的基础,掌握知 识结构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学科内
容。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知识结构 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帮
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
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
该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育质量。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
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影响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启示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推动教育 的多元化和差异化。
详细描述
结构化教学注重知识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教师将学科知识按照一定的结构和逻辑 进行整理,使之更加系统化和易于理解。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04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实 践案例
案例一:小学英语学科的应用
总结词
有效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详细描述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小学英语学科中,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和句型结构,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实践,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特点包括:强调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 和结构、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 、注重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01 02
起源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以布鲁纳等人为代表 ,他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注重记忆和模仿,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 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五讲 结构主义-48页PPT资料

第五讲 结构主义-48页PPT资料
书中例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横组合关系:顺利阅读理解;纵 聚合关系:“绿”与“来”、“经”、“吹”、“到”的关系。
4. 差异系统
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arbitrary):一个单词的 发音,同它地表的概念之间不存在必要联系。
如:某一种植物的概念,中文:树;英文:tree;法文: arbor。为何?没有道理可讲。
科学方法进行抽象演绎。
三项对立ui系统差异:
1. 能指 vs. 所指 符号:古希腊文:semeion,英文:sign。 语言符号(sign system):语言研究作为独立的“符号系统”
(language as sign system)的研究。
索绪尔指出,作为语言结构基本成分的语言符号,“联结的不是事物 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
20世纪二十年代,在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影响和启发下, 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应运而生。英国学者特伦斯-霍克斯指 出,“结构主义基本上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结构主义者坚持认为客观世界即使是真实的,也是可以被 “科学地”认识的,只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事物的本质不存 在于单个事物本身,而是存在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
格学派、以及现代结构主义联系起来的重要理论家。他通过自己的 观察说明,人类的言语活动确实存在索绪尔所说的两个基本向度, 它们构成纵横交叉的两轴。 语言的诗性功能是“把对等原则从选择轴引向组合轴”,即语言的 诗性功能得之于把日常言语活动中只在联想关系中展开的词,放在 句段中同时加以表现。
代表了语言研究向符号学的过渡。
He clasps the crag with crooked hand; Close to the sun in lonely lands, Ringed with the azure world, he stands.

《结构主义》课件

《结构主义》课件
过度强调结构
批评者认为结构主义过度强调结构和形式,忽略了作品的内容和 情感意义。
主观性限制
批评者认为结构主义的方法过于主观,对文本的解释存在较大的主 观性和任意性。
跨文化局限性
批评者认为结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在解释跨文化现象时存在局限性 。
05
结构主义的应用与实践
Chapter
文学作品的解读
总结词
对文化研究的影响
01
文化符号研究
结构主义关注文化符号的意义和 功能,为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 论和方法。
02
03
文化比较研究
跨学科视野
结构主义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 比较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 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结构主义为文化研究提供了跨学 科的视野,促进了文化研究与其 他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对结构主义的批评与反思
文本和作品的关系是相对的,同一文本在不同语境下可能被视
03
为不同的作品。
能指与所指
能指是指符号的物质形式,即符号的外观、声音 或书写形式。
所指是指符号所指代的意义或概念,是符号的内 在含义。
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不同的能指可 以表示相同的所指,反之亦然。
03
结构主义的方法论
Chapter
04
结构主义的影响与评价
Chapter
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文本分析
结构主义强调对文本的深入分析,探究作品的结构、符号和深层 意义,对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跨文化比较
结构主义提供了跨文化比较的方法,有助于文学批评在不同文化 背景下的作品中进行比较和对比。
文学史重构
结构主义对文学史的重新解读和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更 全面地理解文学发展脉络。

第十三章 结构主义文论 (《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

第十三章  结构主义文论  (《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
(三)二项对立与文本分析
一,二项对立原则
1,雅各布森关于诗歌的基本看法是:“诗歌的功能把等值 原则从选择轴投射到组合轴。”([俄]Roman Jakobson, Language
in Literature(《文学中的语言》),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71.)
《结构人类学》,谢维扬、俞宣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227页。)
三,双重阅读方式 1,关系束
“关系束”,就是在历时性的发展过程中,反复出现 的性质上具有相似性或类同性的一组关系。 2,双重阅读方式 3,俄狄浦斯的双重结构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

卡德摩斯寻找被宙斯拐走 的妹妹欧罗巴
俄狄浦斯娶其母伊俄卡斯 忒 安提戈涅不顾禁令葬其兄 波吕尼刻斯
蒸译,生尔特
3,梳理西方写作史 (1)古典写作(政治式写作/传统的小说的写作) ①古典写作。 ②传统的“小说的写作” (2)现代写作(现代诗的写作) ①现代诗则完全打破了古典诗的语言和结构,共同表现出 一种对于“字词的饥渴”。 ②它摧毁了语言的关系,字词如同“垂直”的客体;客体 化字词表现出非人本主义的特征,把人引向非人化的超自 然领域。
1913),被称作“现代语言学之父”。 《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把结构的观点运用于语言学 研究,并以“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共 时性”与“历时性”“聚合关系”与“组合关系”等一系 列的二元概念,奠定了现代语言科学的基础,并作为一种 可供操作的方法模式广泛应用于诸多学科领域。
第一节 索绪尔
3,写作的理想:“文学应成为语言的乌托邦”。([法]罗 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09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战的毁坏和被纳粹分子占据所带来的耻辱在很 大程度上破坏了传统的法国民族主义的基础。战 后,知识分子在寻找一种新的停泊处,即一种既 符合法国哲学体系的一般传统,又没有受到不久 前的制度和政治玷污的学说。在这种相当混乱而 反复无常的学术氛围中,三种主要的哲学学说在 为争取拥护者而竞争。
• 事实上在战前,马克思主义就拥有了一定的拥护 者。到了战后,由于苏联对击败德国所作出的贡 献以及苏联明显拥有的对战后的主要作用,使得 马克思主义获得了新的名望和吸引力。但是,马 克思主义几乎没有给一向为法国知识界所重视的 思想独立和争论留有余地,更糟糕的是,其来源 完全是非法国的。
• 与许多法国知识分子一样,列维—施特劳斯 满足于玩弄这些文字游戏和双重意义。但是 其早期的作品,如《社会结构》和《结构人 类学》就更为简洁明了,并且可以解释为什 么结构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受人尊敬的科 学学说,同时又没有违背先前那些仍然被广 为接受的学说,如笛卡尔和孔德以及涂尔干 和莫斯的理论。
结构理论的基本要点
• 结构理论所关心的是解释各种文化的相同点,而不是不同 点。该理论以“结构”(structure)作为中心概念,取代西方 中心主义为基础的主客体二元对立思想模式。实际上,列 维-施特劳斯把文化看作是一种结构关系,如同语言中的语 法一样。结构理论的基本要点如下:
• (1)唯理主义特征。列维-施特劳斯认为,人脑是自然的 物质,由于现代人种的大脑实际上都是相同的,全人类的 人脑(包括欧洲民族和非欧洲民族)都具有相似的构造, 因而人类的天性、本质是相同的,文明人的思维与原始人 的思维并没有多大差异。由于人类文化是“大脑心理机制” 的产物,各地不同的社会文化结构的类似性,表明人类具 有心理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来自的人的大脑和无意识思 想过程普同性结构。
• 在马克思主义某些被僵化的教条和萨特的无政府 主义自由思想之间,结构主义看起来提供了一个 更为合理的中间立场。与前两种学说比较起来, 结构主义看起来是一种明显的经验主义学说,而 这与笛卡尔以来法国的一般传统比较一致。它既 反对马克思主义,也反对存在主义者在道德上的 让位。它认为终极的真实和必然确实是存在的, 而这有待于以经验的方式来发现。
• 在这个意义上,它是反理论的。这个学说有一定 的吸引力,因为它的主要倡导者正好就是法国人。 它也迎合了那个时代的某些无政府主义的情绪, 而且,它的确也为争论留下了大量的空间。但是, 它的反经验主义基础更为符合德国的总体传统而 不是法国的思想传统。事实上,萨特自己公开表 示受到了黑格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
• 如果世界看起来是一个混乱而不确定的地方,那是 因为真实掩盖在表面之下太深了,以至于它们几 乎不能被发现。但是,用恰当的方法论就能最终 发现它们。因此,结构主义看起来既像一个关于 希望的学说,又像一个关于科学的学说。而且由 于它是完全法国是的学说,因此在法国人中有着 更大的吸引力。
• 对于结构主义而言,正确的东西在结构主义 人类学这里尤其正确,它在其他学说不将立 足点放在经验基础上的时代,坚持立足于经 验。对于那些只读过列维—施特劳斯后期充 斥着大量晦涩和模棱两可的语言的作品的人 来说,这也许并不明显。
• (2)人类心理具有一个基本的共同性,即善于把各种事物 进行结构上的分类。分类就是创造秩序,人类把各种事物 进行分类的目的就是使社会具有秩序。作为分类结果的秩 序必须用符号表示,并形成一种相当稳定的逻辑结构。人 的头脑最重要的结构分类特征是二分法倾向,人类总是善 于根据二元对立来思考问题,如文化与自然的对立、男与 女的对立等。然后是根据第三种概念来调和这种对立,并 在第三种概念基础上形成新的对立结构。
• 有些学者认为,结构主义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学说或思 想流派。列维-施特劳斯本人也认为,“结构”一词同经验 实在无关,而是根据经验事实建构起来的的模型,其目的 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 用。正是由于结构主义是一种方法,因此它广泛地运用到 人文科学、逻辑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和数理科学中。许多其 他学科的学者都运用结构主义方法从事本学科的研究,从 而形成20世纪60—70年代的世界性的结构主义热潮。
• 与马克思主义处于相反一极的是萨特的(Jean-P aul Sartre)所倡导的存在主义哲学。这是一种极 其深奥的学说,部分来源于法国理想主义,而法 国理想主义趋向于在人类意识领域探寻出现实。 存在主义哲学宣称,如果一个东西已经存在(即 被感觉到存在),那么它的存在就不需要任何解 释(存在主义由此而得名)。
• (3)列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不是可观察的社会现象或社 会关系,没有任何客观性的物质基础,而是隐藏在现象或 关系背后的心灵中的“无意识模式”。这种“结构”支配着人 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任何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都存在特定 的结构模式,如亲属关系结构、饮食烹调结构、语言结构、 神话结构层结构,而是通过分析纷乱繁杂 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表层结构,探索存在于不同时空 的深藏于人类心灵中的普同性结构。探讨人类心灵的这种 普同结构,也就是探析人类的本质,也就是所有文明人和 野蛮人所共同具有的本质。这才是了解人类社会最根本的 目的。
• (4)列维-施特劳斯认为,“结构”模式是一个整体,由若 干元素构成,具有一个系统或制度的性质和特征。一种结 构一旦形成便相对稳定,不易变化。各种元素之间相互关 联,彼此制约。任何一种元素的变化,都会受到其他元素 的限制。当一个结构中的所有元素都因相互关联发生变化 时,这一结构也就转换成另一个新的结构了。
结构主义
列维—施特劳斯 (Claude LeviStrauss)与结 构主义
结构主义的理论背景
• 虽然结构主义的渊源可以上溯到一个世纪或 者更远,但它的流行却是紧接着二战的那个 时代,它盛行于整个法国。这个学说后来也 流行到许多国家,但是几乎所有战后的结构 主义领袖,不管是在语言学、还是在人类学、 心理学、文学批评、哲学、精神分析学等领 域,都是法国人,或者是法国—瑞士人。事 实上,如果不参考二战后法国总体的学术空 气,这场运动及其盛行就难以完全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