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观后感Word版
感恩观后感(格式7篇)

感恩观后感(格式7篇)感恩观后感篇1有一天,我们老师给我们播放了感恩演讲视频。
那是一位青年男子在一所中学做的演讲。
他的演讲是包含着爱与恨。
有时让他高兴,有时却让他悲伤。
他的演讲让我们班上所有的同学都流下了眼泪。
我们人间到处都是有感恩的。
记起20XX年5月12日大地震那次,有的让我们感动,有的让我们愤怒。
大地震来临时,有一个班正在上课。
老师就让同学们先跑。
最后还有几个学生没有跑出去,那时又来不及了。
老师就用她的身躯保护着下面几个同学救援人员在挖出他们时,老师已经去世了。
她下面的几个学生还活着。
那位老师把几个学生用手抱的很紧,老师已经是全身僵硬了。
想救出学生,不得不把老师的手锯掉。
看到这样的场景时,人们都为这位老师感到骄傲和自豪。
还有让我们愤怒的老师。
地震来临时,老师丢下班里的所有学生,他自己跑出去了。
就因为他跑了,所有他被取消了当老师的资格。
人们都知道,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可敬的,他们为了我们的生活花了不少精力。
所有我们要更关心父母。
但是还有人做出打父母的事。
他不敢打他的父亲,就去打母亲。
有一次他向他母亲要钱。
他要的钱数目巨大,所以母亲不给他。
在他向母亲要了很多次,他母亲都说:“不给”。
于是他就用东西打他的母亲。
把他的母亲打的偏体鳞伤,把所有的钱都拿走,然后就离家出走了。
人们都说:“应该把他送到看守所里去。
”不管别人有没有帮助我们,我们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帮助他人,关爱他人。
感恩观后感篇2进往影剧院,像往常一样,我们按票位进座后,电影拉开了序幕……不知不觉中,我双眼模糊了,可能更多的是:和身边看电影的朋友产生共叫的同时,又对电影里面的父爱而深深地震撼和感染!这部电影是通过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组成,也是一滴一滴的泪水、一句一句热人心窝的话语组成的。
讲述的是一个虚拟世界真实人物(伟大父亲)无私奉献的故事:一位伟大母亲在生孩子难产时听到医生说只能选择保大人或保肚子里的孩子其中一人时,母亲选择了保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而放弃了自己……一个幼小的女婴(盼盼)出生后,不幸得了不治之病(血液病),父亲看到女儿徘徊在生死线上,咬紧牙关,不愿放弃任何一丝希看。
《感恩》观后感

《感恩》观后感《感恩》观后感电影《感恩》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却触动了观众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这部电影通过细腻的情节和真实的表演,向我们展示了感恩的力量和重要性。
影片以一个普通家庭为背景,通过讲述他们生活中的琐事和困境,向观众传递了一种深深的感恩之情。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人对我们所做的一切。
这部电影通过展示主人公对家人、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他们对自己生活中点滴帮助的回报,让我们重新思考自己对待他人是否足够感恩。
电影中主人公面临着各种困境和挑战,但他们始终保持着一颗感恩之心。
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朋友之间互相帮助还是社会各界人士对他们所提供的帮助,主人公都能够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这种感恩之心不仅让他们在困境中找到了力量和勇气,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充实。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感恩的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人对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需求和利益,而忽略了别人的付出和帮助。
然而,当我们学会感恩时,我们会发现身边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感恩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人的付出,也能够让我们更加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电影《感恩》通过真实而温暖的故事情节,向观众传递了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感恩。
它提醒着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感恩之心,并将这种感恩之情传递给身边的人。
只有当我们学会感恩时,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中的幸福和满足。
总之,《感恩》是一部令人深思并引发共鸣的电影作品。
它通过细腻的情节和真实的表演,向观众传递了感恩的力量和重要性。
这部电影让我重新思考了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并激发了我对感恩的更深层次理解。
我相信,只有当我们学会感恩并将这种感恩之情传递给身边的人时,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中的幸福和满足。
感恩教育观后感15篇

感恩教育观后感15篇感恩教育观后感1于丹教授说,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也就把生命篆刻成了一个样子,它成了我们的不朽,我们的墓志铭。
什么是生活?说的通俗点,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追求理想,享受情调,努力过着自己理想中的日子。
若只是为生存而活的话,抛弃了理想,放弃了朋友,埋没的亲情,忘却了情怀,那自问和那些茹毛饮血的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观看于丹教授的讲座,让我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融入生活中的一种道德,更是追求自我完善,通向自我幸福的路。
在这个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年代,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充斥着各种诱惑困扰,不是想要的太多,而是看清的太少。
激烈的竞争不仅提升着每个人的能力,同时还改变着大家的心态。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家国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无数先哲们的智慧告诉我们,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要学会自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弱势,而后慢慢地去学习,去完善。
待到机会来时,才能厚积薄发,展翅鹏飞。
当理想得到放飞,价值达到升华,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
宽恕自己,学会放弃,坦然与淡定地面对这个大千世界,可以化解心中很多的遗憾。
宽恕他人,更需要一种无畏的胸怀。
这时,你会发现,身边充满了真诚、热情和信赖。
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只要我们从中寻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就能终身享用。
感恩教育观后感2看完了于丹老师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之后,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们要心存感恩、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一切爱我们的人,而不能忘恩负义!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不计回报的。
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更是尽心尽力的,不惜任何代价的!而我们,却是怎样回报的呢?从于丹的讲解中,有一个事例是这样的:有一个母亲太溺爱自己的女儿,有一天,她自己在倒水时,一不留意烫伤了自己的手,当她将自己的手伸到正在看电视的女儿面前想寻求帮忙时,她的女儿竟然不耐烦地说:“快让开,难道你没有看到我在看动画片吗?”这难道就是我们对父母的报答之恩吗?我们只明白索取,觉得父母给我们的一切都是就应的,可我们又给了父母什么呢?同学们,你为下了班的父母端过一杯热茶,还是为父母洗过一次脚?记得民间有一句俗语:乌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感恩教育观后感14篇

感恩教育观后感14篇感恩教育观后感1今天和孩子一起看了一横先生的感恩教育演讲,演讲很感动,很激励,看到我和孩子都哭了,想想现在的孩子都活在父母的呵护中、开心中、理所当然中,有几个孩子学会理解、学会感恩?我问我的孩子:"爸爸、妈妈养育你辛苦吗?有一天爸爸妈妈离开了,去了天堂,你会想念我们吗?"孩子哭了,妈妈,不要离开我,我做错了,以后会认真做作业。
七岁的孩子可能还听不懂老师的精彩演讲,但她心里明白应该好好学习,不玩游戏,要学会感谢他人。
我想孩子还不太懂感恩的确切意思,在她心里的意思就是要多谢帮助国自己的人吧。
记得有一位老先生这样讲过:"活着是一种修行。
"其实这就是一种爱的博大和呼唤!他是真心真意的传道,让每个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这个世界充满爱,生命充满爱。
感恩教育观后感2今天,我观看了《中小学生感恩教育专题讲座》,知道了:责任并不是一种外在的要求,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愿望。
杜甫说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于丹说:“有时候人的观念、态度,会直接决定这个人的行为事迹。
成长其实不是填鸭式的接受长辈的观念,而是让孩子接受自己发现的结论。
与其给人一堆金子,不如给人了个点金的金手指,天生我才必有用。
”一个人在社会的煎熬历练下舒展开自己的生命,并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社会,这就是我们能期待的最好的相遇方式。
感恩教育观后感3我观看了与老师演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节目。
节目中,于老师生动的讲述了孩子要有孝心、爱心、要做到自立、自信、自强的人。
看了精彩演讲后,我深有感触。
第一,要学会做人,百善孝为先,我要孝敬妈妈、爸爸、姥姥、姥爷、奶奶……有时间就去看望他们,理解他们,让他们快乐,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第二,要做到有爱心,爱我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同学。
第三,我要做到在家的事情在家做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学习上不用老师、爸爸、妈妈操心,我相信的自己一定是最棒的!感恩教育观后感4今天,我们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和家长听了“中华慈善总会父母学堂-感恩教育走进南油小学——大型公益巡回演讲”的讲座。
《感恩》观后感(15篇)

《感恩》观后感(15篇)《感恩》观后感1听了一横老师感恩教育演,很受教育,感触颇深!演讲不但让孩子接受了一次感恩教育,也让父母接受了一次感恩教育,提供了一次反省自己的机会。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爱着,爷爷奶奶宠着,导致孩子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家长的关爱与付出,从心底里认为这是父母应该做的,是天经地义的。
只知索取,不懂得感恩,不体谅父母。
作为父母,真心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了孩子的一切,可以说无怨无悔!但面对孩子的不懂事、顽皮,家长真是一头光火,不免使用些粗暴手段。
但这样又导致父母、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
说实话,有些时候觉得自己作为家长是失败的。
不理解到底是孩子无可救药了,还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
但是一横老师的演讲给出了明确答案:棍棒打不出孝子,家长要带头学会感恩,通过自身的行动感化孩子。
我赞同一横老师说的教育要从根本上入手。
学文化,先要学孝,孝道的根要从小打好,从小事做起,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理解。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不光听我们是怎么说的,更在看我们是怎么做的。
所以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学会同孩子做朋友,通过言传身教,感化孩子,教育孩子,让他们愉快的从心灵上感受感恩两个字的深刻内涵,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对父母说声谢谢,说声爸妈辛苦了。
教育孩子把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祖国作为自觉行动,从而激发勤奋学习的动力,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感恩》观后感2老师,是我们人生中的引航灯,带领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王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她已经陪伴着我们度过了四年的时光。
每一节数学课,都倾注了她无数的心血,一道道难题在她的指点下,我们茅塞顿开。
时间缓缓流逝,我们与王老师的感情越来越深。
记得有一次中午,有一道思考题难住了我,不管我怎么思考也找不到解题思路,我急得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转了。
王老师细心地发现了我的异样,来到我身边,耐心地讲解起来。
一句句细致精炼的讲解,加上那清晰的线段图,让我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指路的明灯。
《感恩》观后感(14篇)

《感恩》观后感(14篇)《感恩》观后感篇1上周去女儿学校听了彭成老师的感恩教育讲座——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那热烈、感动、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互动场面,这几天来时时萦绕着我。
看当下人的信仰的缺失、道德的沦丧、人心的冷漠,价值观、人生观偏离的今天,这次感恩教育无疑是在每个学生、家长、老师的心里下了一场及时雨。
正如彭成老师所讲的——教育一个孩子应该从孝道开始,一个只有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有能力爱周围的人,才会真正拥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会胸藏天下。
一个连自已父母都不懂得感恩的人又怎么能去爱天下苍生呢?中国现18岁以下未成年人3.67亿,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但是现在的社会问题、家庭教育问题、学校教育问题中存在的相关不和谐、不良影响、不良风气,给涉世之初的孩子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
我辟开社会问题与家庭问题,就说说学校吧,从幼儿园到大学,一个孩子在学校将度过19年,我认为孩子应该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在学习中去感悟生命真正的意义、明白人生的方向。
但是,看现今学校吧,学校教育已沦为升学与就业的工具,现在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惟一的追求,也导致了很多学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这正如彭成老师所讲的,这是学校德育教育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了感恩教育,观后感《彭成感恩教育观后感》。
是的,据我了解,很多中学除了上主课,德育课、美术课、音乐课、劳动课等等都靠边站了,由于超负荷接受太多,前面的知识没消化,后面的又跟不上,造成学生厌学、上课打瞌睡,老师也只能只顾要学习的学生了,所以也衍生了快慢班之分了,这公平吗?很多的不和谐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却无能为力,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我想我们的先贤孔子先生,他老人家也只是个符号而已。
功利成了最大的榜样,名人与成功人土成了标杆,我想,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看到我们的悲哀!我想中国要强大,德要放在第一位。
这也是我国的治国方针!所以每个人要从小事做起,中国的明天才会更好。
感恩观后感

感恩观后感篇一:感恩观后感人类因感恩而伟大世界因感恩而美丽感恩是爱的延续爱是生命的动力——李强当“感恩”这个字眼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有点措手不及,看它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熟悉是因为经常在生活中听见,陌生是因为我们根本不懂得感恩。
李强的《感恩》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同时也包括我,感恩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的,作为儿女的我们,究竟对父母的心能了解多少?父母的关怀总在无言中!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给予了我们一切……从我们开口说话的第一刻起,爸爸妈妈总是呵护着我们,陪伴着我们,所有汗水和泪水都凝聚在了一起,伴随着我们成长,这就是爱,是父母无言的爱……如今的我们,真的很幸福!当我们远离父母的那一刻带走的是什么?是父母的心,带走的是父母的思念,带走了父母的笑容。
当我们和父母争吵时甩门而去的那一刻,谁会留下心酸的泪水?是父母,因为他们不相信,他们痛,这还是曾经在自己肩上长大的孩子吗?不是……当我们失去一切时,又有谁会收留我们呢?是爱我们的父母,是他们给予了我们无私的安慰和希望,不是吗?我们要学会在被爱中懂得爱,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去珍惜!《感恩》使我看到了父母忙碌的身影,听到了最朴素的语言。
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迎来朝霞带走晚霞,无论严寒酷热,前沿无语总是寄托了父母对我们的爱,其实父母总是希望把最好的给我们,他们从未奢求过什么,总是希望我们一切都好……不是吗?回过头想想,曾经的付清顶天立地,今天当父亲一步步地走来,我们是否发现那笔直的脊梁不再挺拔了;是否发现了他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是否发现那曾经能把你高高举上头顶的父亲,现在却不能……这一切是为什么呢?当我们举杯欢笑过生日时,是否想过妈妈,曾经在二十年前,就是母亲与死神搏斗的时候。
当母亲一步步新车走来的时候,她穿着是熟悉的衣服,留着你记忆中的发型,洋溢着你熟悉的笑容,你伸手仔细看看母亲那双手,记忆中的那红润、灵巧的双手,而现在呢?确实长满老茧粗糙的一双手。
《感恩》观后感(通用15篇)

《感恩》观后感(通用15篇)《感恩》观后感1我看完“感恩的心演讲会”之后,我想起了许多往事,有哪位家长不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呢,而不懂事的我却不明白父母的心。
我家并不富有,父母一共的工资才刚刚够生活费用,剩下三百多块,就存到银行里交学费,新衣服也不能买多一套。
近来,母亲下岗了,家里的担子就更重了,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
一天,母亲在家里煮了饭,做了菜做好了家务活,拖着疲倦的身子坐了下来,才刚坐下,我就回来了,母亲又回到厨房准备饭菜。
过了一会儿,母亲从厨房把一些青菜和几条小鱼端到饭桌,让我先吃,而不懂事的我却叫喊起来:“这是人吃的吗?你肯定还?藏着好吃的对吗?快拿出来。
”母亲解释道:“不……”还没有等她说完,我抢着说:“你不要解释了,都是谎话!”妈妈委屈极了,又黄又瘦的脸上流下了晶莹的泪珠,母亲说:“妈妈为你好,妈妈给你好吃的,妈妈吃剩饭,你以为妈妈想吗?你父亲打工寄回来的那一点钱,够谁吃啊?我已经尽力了!”母亲边抹着眼泪边说。
我顿时鼻子酸溜溜的,我泪如泉涌,我拥抱着妈妈大声说:“妈妈,对不起。
”我们拥抱在一起,久久不能分开。
我永远爱我的妈妈,无论去到哪里,我都会永远想念她,母亲为了我吃剩饭,省吃俭用,新衣服都没买过一件,这是我应该怎么办?我只能长大后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母亲从小养大我,我忘了谁也忘不了她。
我要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妈妈,下辈子我还要你做我的妈妈。
”《感恩》观后感2我一直认为,当自我保护,自我掩饰成为一种本能的时候,人就会变得自私而软弱,容易妥协,这样的自己真得虚伪到极点,虽然讨厌这样的自己却也不想改变,因为变色龙的功能大概已经成为我的本能之一了吧!今天看到了于丹的论语讲座,感触颇深;她对论语深刻、透彻的理解,睿智、淡定的演讲风格,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极富个性的讲解视角给了我太多的启迪,太多的思索,太多的收获;虽然言辞之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人的心得延伸一定有着他自己的色彩,不过真的受益匪浅,然面《论语》也有了新鲜别样的风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恩观后感
篇一:感恩观后感
人类因感恩而伟大
世界因感恩而美丽
感恩是爱的延续
爱是生命的动力
——李强
当“感恩”这个字眼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有点措手不及,看它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熟悉是因为经常在生活中听见,陌生是因为我们根本不懂得感恩。
李强的《感恩》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同时也包括我,感恩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的,作为儿女的我们,究竟对父母的心能了解多少?父母的关怀总在无言中!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给予了我们一切……从我们开口说话的第一刻起,爸爸妈妈总是呵护着我们,陪伴着我们,所有汗水和泪水都凝聚在了一起,伴随着我们成长,这就是爱,是父母无言的爱……
如今的我们,真的很幸福!当我们远离父母的那一刻带走的是什么?是父母的心,带走的是父母的思念,带走了父母的笑容。
当我们和父母争吵时甩门而去的那一刻,谁会留下心酸的泪水?是父母,因为他们不相信,他们痛,这还是曾经在自己肩上长大的孩子吗?不是……
当我们失去一切时,又有谁会收留我们呢?是爱我们的父母,是他们给予了我们无私的安慰和希望,不是吗?
我们要学会在被爱中懂得爱,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去珍惜!
《感恩》使我看到了父母忙碌的身影,听到了最朴素的语言。
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迎来朝霞带走晚霞,无论严寒酷热,前沿无语总是寄托了父母对我们的爱,其实父母总是希望把最好的给我们,他们从未奢求过什么,总是希望我们一切都好……不是吗?
回过头想想,曾经的付清顶天立地,今天当父亲一步步地走来,我们是否发现那笔直的脊梁不再挺拔了;是否发现了他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是否发现那曾经能把你高高举上头顶的父亲,现在却不能……这一切是为什么呢?
当我们举杯欢笑过生日时,是否想过妈妈,曾经在二十年前,就是母亲与死神搏斗的时候。
当母亲一步步新车走来的时候,她穿着是熟悉的衣服,留着你记忆中的发型,洋溢着你熟悉的笑容,你伸手仔细看看母亲那双手,记忆中的那红润、灵巧的双手,而现在呢?确实
长满老茧粗糙的一双手。
爱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是我们必须的选择!
仔细地想一想,是谁给予了我们起飞的舞台?是谁给予我们一双坚硬的翅膀?是父母。
我们会懂吗?
篇二:感恩观后感
百善孝为先,任何人都知道,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做到这个孝字,尤其是我们这些任性的学生们,不断的埋怨自己的父母。
看了这个视频,说没有感触是假的,但是它却让我感受到了父母的伟大,感受到父母对我们的无私奉献。
视频里的学生一个个和父母拥抱在一起,我想起我自从读书后就没有拥抱过父母,没有对他们说过一句谢谢,没有认认真真和父母谈过心。
用带哭腔的声音说出一些关于父母的伟大,他们无私奉献的爱护着我们,而我们却用无情来回报我们的父母,不理解他们。
常常为了一件小小的事情就对自己的父母发脾气,从不顾父母的感受。
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整个心,而我们却不理解,没有发现我们的父母皱纹多了,白发多了,背驼了。
我们总认为父母对我们的爱是天经地义的、理所当然的。
现在才发现自己错了。
我的年龄虽然在增长,但我的思想没有真正的成熟,没有尽过作为儿女的责任,只顾自己及时享乐。
在高潮部分时,演讲者引导着学生,大喊“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不仅让视频中的父母孩子泪流满面,同时也让在银幕前的我们泪流满面。
种种小事情来说父母为了自己的子女出卖自己的尊严,
他们爱我们胜过爱自己的生命。
他们是那么容易满足,一个爱的拥抱,一句安慰的话都会让父母获得有动力。
我恨我以前的不懂事,对父母说不出一句安慰的话,不知道父母对我的唠叨是我的牵挂,但现在我懂得感恩,我知道感恩的重要性。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
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忘恩负义之人,必是遭人唾骂的无耻之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学会感恩,就是让你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学会感恩,首先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后,才能获得感恩;学会感恩,要培养谦虚的品德,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知道躬身弯腰伸出援助之手;学会感恩,要有奉献精神,无论做什么事,应以“公”为先,做一个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人!
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感恩的故事发生,如果用心去体会,时时都会有终生难忘的温馨。
天天都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净的境界,让我们都做一个学会感恩的人吧!
石树琼
篇三:《感恩》观后感
——张瑾鑫妈妈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
但却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这个“孝”字。
古有岳飞为母亲,后有周恩来为父亲,田世国为母亲等等为了自己的父母做出了让后人为之学习的榜样。
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掌上明珠,可有几人能够了解父母对自己的良苦用心呢?
演讲开头的那则大树与孩子的故事,没能让孩子真正懂得什么是“孝”,但却让孩子懂得了付出,懂得了大树的良苦用心,故事最后,当大树什么都没有的时侯,让孩子明白了回报,要孝敬父母,拿什么去回报他们呢?哪怕是陪他们晒晒太阳。
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是那样伟大,而如今任性的孩子们拿什么回报了我们呢?为了一些小事在埋怨、在顶嘴,为了一个自己想要的玩具在生气的时侯,想过父母是因为什么却没能顾及自己呢?
有时侯孩子会坐在我的腿上,用小手摸着我的额头说:“妈妈,我帮你把额头上的皱纹摸平吧!”“你摸不平的,你呀听话一点,让妈妈少操点心,妈妈这里自然就平了。
”孩子会很认真的说:“妈妈,我会听话,不会让您操心的。
”虽然是一段小小的对话,但让我感到欣慰,明白了孩子有那个意识,可能还需要在生活中慢慢的体会,慢慢的接触生活,才能够真正体会“孝”字的真正含义吧。
怎么才能回报大树的良苦用心,这需要我们耐心的、慢慢的引导,不是一味的顺其发展,
娇生惯养。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缺少人与人的勾通,认为父母为他们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遇到好吃的会一个人独自吃,从不管别人有没有吃的,他们不明白享爱别人的劳动成果是要心怀感恩的。
当他们懂得感恩时,便会将它化作行动,主动的给你分上一半,他会因为感恩而感到快乐,他也会因此在人与人之间学会互敬互爱。
在学习负担越来越重的生活中,家长对孩子期望也越来越高,各种的补习班,兴趣班却实给孩子们额外的增加了不少学习压力。
作为家长的我们要经常的与孩子沟通,问他们学校的学习情况,活动爱好,在学校和小朋友的关系,经常的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外面的世界,让他们以后有处理事情,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不致于碰到问题或事情就求助父母、老师。
就象小孩遇到问题就会去找大树,而大树使终无怨无悔为孩子负出。
直到变成一个树桩。
如果大树从小教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处理事情的能力,事情也许不会这样了。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