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读音教案18页PPT

合集下载

《汉字的注音方法》PPT课件

《汉字的注音方法》PPT课件
二、“一”“不”的变调。
1、“一”“不”在去声字前念阳平 一致 一再 一定 一律 一共 一带 不看 不怕 不要 不去 不便 不必
2、“一”在非去声字前念去声 一早 一晚 一朝 一夕 一心 一生
3、“一”“不”夹在动词当中念轻声。 写一写 想一想 读一读 试一试 说一说 买不买 要不要 吃不精吃选课件 想不想 去不去 18
火官切
—— huǒ guān
huān
(判) (娑) (劝) (欢)
精选课件
7
汉语拼音方案
1958年2 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
准公布,是我国法定的拼音方案。主要用途是 给汉字拼音和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一、标调规则
见a莫放过,无a标o/e;
i/u并列时,调号标在后。
精选课件
8
二、拼写规则
1.原韵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自成音节时, i改成y,u改成w。
如:“压”yɑ、“要”yɑo、“烟”yɑn、 “雍”yonɡ及“窝”wo、“威”wei、 “汪”wɑnɡ、“文”wen等。
2.原韵母只有一个元音的,自成音节时,i前加 上y,u前加上w。
如:“衣”yi、“音”yin、“英”yinɡ及 “乌”wu。
3.ü行韵母自成音节时,ü一律写成yu。
如:“乐”yue、“冤”yuɑn、“晕”yun。
Beijindaxue 母校
muxiao
精选课件
11
新华字典
Xinhuazidian 工具书
gongjushu 辅导教材
fudao jiaocai
精选课件
12
毛主席
Mao zhuxi 周恩来
Zhou Enlai 邓小平同志
Deng Xiaoping tongzhi 领导人

古代汉语与古书的注解课件

古代汉语与古书的注解课件

《尚书》注疏
汉 ·孔安国 《尚书孔氏传》
(简称《伪孔传》)
唐 ·孔颖达 《尚书正义》
宋 ·蔡 沈 《书集传》
清 ·阎若璩(qú) 《尚书古文疏证》
清 ·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
返回本章目录
附:《尚书》与注疏-2
西晋末年 秦焚书 西汉初 西汉中期 永嘉之乱
东晋
唐初颁布 《五经正义》
现在
《尚书》 原本 被毁
第六章 古书的注解
第一节 古注的体例 第二节 古注的术语 第三节 古注的方式
第一节 古注的体例
返回本章目录
传注体-传
传注体-传
古注 体例


举例
1.传:zhuàn,传述。
《春秋左氏传》 以传述的方式阐明
经义,故称传。
春秋 ·左丘明
2.秦汉之际的注释多 《毛诗故训传》
称传,传是最早出
西汉 ·毛亨
现的注释体例。
今文《尚书》
29篇
古文《尚书》
45篇
武帝时孔壁 孔安国献书
伪《孔传古文尚书》
58篇
存于十三经中 33篇为旧本原有 25篇为伪作
返回本章目录
附:《诗经》与注疏-1
西汉传诗的
四家
齐人辕固所传- 齐诗 鲁人申培所传- 鲁诗 燕人韩婴所传- 韩诗
今文经学派
东汉后散佚
鲁人毛亨所传- 毛诗 — 古文经学派
毛诗
补充、说明、订正,都另 行标明,不与前人传注相 混杂,这种注释称为笺。
《毛诗笺》
东汉 ·郑玄
2.笺,始于东汉郑玄的《毛
诗笺》。
返回本章目录
传注体-释例
毛亨 传
毛亨 传
郑玄 笺 郑玄 笺 郑玄 笺

古代汉语ppt课件共53页

古代汉语ppt课件共53页
❖ 类书的用途有三:1、提供辞藻典故、诗词文句 的出处;2、查考史实和掌故;3、辑佚和校勘古 籍。
第二节 工具书的种类及作用
❖ 政书是专讲历代制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沿革变化的资料汇编。 阅读古书时,遇到典章制度方面的问题,可查政书。
❖ 政书可分会通古今的与断代的两类。前者讲历朝制度的严格变化,有所谓 “三通”、“续三通”、“清三通”等。“三通”包括:
❖ 书目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单纯的书目,只记载 书名、作者、卷数=出版时间等,如张之洞的 《书目答问》及范希曾的《书目答问补正》。一 类是附有提要的书目,扼要介绍书的内容价值、 作者生平事迹、版本源流等内容。如清纪昀主编 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目是指示读书门径, 提供研究线索的重要工具书。
第二节 工具书的种类及作用
❖ 《通典》200卷,唐杜佑撰。记载远古至唐代宗时各种制度。 ❖ 《通志》200卷,宋郑樵撰。综合历代史料编写的通史,精华在“20略”。 ❖ 《文献通考》150卷,元马端临撰。记载上古到南宋时的典章制度及其沿革。 ❖ “续三通”是清朝乾隆年间官修的三部书,包括: ❖ 《续通典》150卷,记载唐肃宗至明末的制度沿革。 ❖ 《续通志》640卷,记载唐末到明末的制度沿革。 ❖ 《续文献通考》250卷,记载南宋宁宗到明末的制度及变化。 ❖ 还有“清三通”,包括《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
❖ 《中文工具书使用法》 商务印书馆
❖ 《中国字典史略》 刘叶秋 中华书局
❖ 《中国古代的韵书》赵诚 中华书局
第一节 工具书及其作用
❖ 工具书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用特定的编排形式和 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一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 线索,专供查考以解决某写具体问题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它具有编制特殊、内容概括、专供迅速查阅等特点。

古书的注音

古书的注音
古、用形声系统说明读音: 指出形声字的声符,注明某声、某亦 声、某省声、某某某皆声。
2、用“读若”法比拟读音: 采用譬况的方法,注明“读若”、 “读若某同”、“读如某同”等。
二、汉语字典其他的注音方法

直音法 叶音法 反切法 字母注音法

[廣韻]直由切[集韻]陣留切[正韻]除留切並音儔籌 算也[儀禮鄉射禮]箭籌八十
又壺矢[禮投壺]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 中九扶[注]籌矢也 又籌策 又[集韻]徒刀切音陶[揚
[注]籌算也
[史記高祖紀]運籌帷幄之中 子方言]戴也 又叶音除 [蔡洪圍棋賦]攄妙思 奮元籌飾服色玩騂駒

上古声母ppt课件

上古声母ppt课件

精选版课件ppt
16
定澄不分
古读“陈”如“田”。《说文》:“田,陈 也”,齐陈氏后称田氏。陆德明云:“陈完奔 齐,以国为氏”,而《史记》谓之田氏,是古 “田”“陈”声同。
假借:古音“直”如“特”。《诗》“实维我 特”,《释文》:韩诗作“直”,云相当值也。
精选版课件ppt
17
钱大昕关于上古声母的这两个论断,证 据充分,是为定论。文献考据的论证方法, 对后人影响巨大。经他论证,三十六字母中 的以下声母存在古今演变的关系。
古音“晚”重唇,今吴音犹然。《说文》: 晚,莫也。《诗》《毛传》:莫,晚也。 莫、晚声相近。
精选版课件ppt
13
2、古无舌上音
上古没有舌上音。只有舌头音。 三十六字母的“知彻澄”,在上古分别读
“端透定”。 “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
今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 与端透定无异。 ”
精选版课件ppt
11
奉母读如並母
异文:《诗》“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檀弓》引《诗》作“扶服”,《家语》 引作“扶伏”。又,“诞实匍匐”,《释 文》:“本亦作扶服”
匍,薄胡切,重唇;扶,甫无切,轻唇。
精选版课件ppt
12
微母读如明母
古读“文”如“门”。《水经注· 汉水 篇》:文水即门水也。今吴人呼蚊如门。
精选版课件ppt
21
把章太炎和钱大昕的论证结合起来,便 能得到:
帮滂並明 → 帮滂並明

非敷奉微 (轻唇)
端透定 → 端透定

知彻澄 (舌上)
泥→



精选版课件ppt
22
黄侃(1886-1935),字季刚,湖北蕲春人。 《音略》

音韵学常识教案精品PPT课件

音韵学常识教案精品PPT课件
这首诗今天看起来很不押韵,事实上在中古
时期也是押韵的。“者”、“下”二字在平水韵 中同属上声“马”韵。
白居易的五律《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其中“一”、“接”、“别”三字在普通话 中分别读作阴平和阳平,在中古都是入声字, 属仄声。如果按照今音将此三字作平声对待, 就会误以为“一枯荣”、“接荒城”都是三平 调,“满别”与“萋萋”没有作到平仄交替。
析韵书反切,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形成一门学科, 称为等韵学。如《韵镜》、《七音略》等)
近古音时期—元明清,元·周德清《中原音
韵》为代表。
现代音时期—以北京话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语音系统。
4、傳統音韻學的分类:
分為三個部分,即今音學、古音學和等韻學。
今音學是研究中古時期(隋唐時代)漢語聲、韻、
調系統的一門學問;
传统学问。与训诂学关系密切的学科有音韵学、 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文献学等,其中音 韵学与训诂学的关系最为重要,是训诂学的得 力工具。
用音韵知识查阅古代的工具书。帮助我们解 读古代文献;如通假字、破读、同源词等。
4、音韵学是学习和研究古代诗歌声律的基础 中国古代诗歌很讲究节奏和押韵,富于音乐
感。特别是唐代的格律诗,为了极尽诗句乐感的 抑扬顿挫、曲折变化之妙,有意将平上去入四声 分成平仄两类,规定了严格的交替格律。因此, 如果没有一定的音韵学修养,对古代诗歌就无法 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欣赏,学习不好,更谈不 上研究。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研究音韵学,可以掌握语音演变规律,使语音 更加规范;异读词审音:缔(di 、ti)二音,《广 韵》属霁韵,与‘弟’同,故读(di); 械(xie、gai)二音,《广韵》胡介切,属匣母, 齐齿呼,应读细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正是根 据古今音变规律进行审读的。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预览(2024)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预览(2024)

古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 慕课、网易公开课等在线课程资源
2024/1/30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பைடு நூலகம்
27
讲解音韵学的基本概念、音韵的分类 、音韵的演变等。
2024/1/30
8
词汇与语法
2024/1/30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分析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词义的变化及一词多义现象。
古代汉语语法概述
阐述古代汉语的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等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虚词研究
探讨古代汉语虚词的种类、用法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遗存。
1 2
结合历史文化背景
古代汉语的理解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 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等,有助于更准 确地理解文意。
注意古今异义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一些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在 现代汉语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需要注意区分。
3
避免望文生义
在阅读古代汉语时,不能仅凭字面意思理解,需 要深入挖掘文本内涵,避免望文生义。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 预览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古代汉语概述 •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 古代汉语的阅读与理解 • 古代汉语的翻译与注释 • 古代汉语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 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2
01 古代汉语概述
2024/1/30
3
古代汉语的定义与特点
互补关系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表 达上各有优势,可以相互 补充,共同丰富汉语的表 达能力。
6
02 古代汉语基础知 识
2024/1/30
7
文字与音韵

古书的读音简介课件

古书的读音简介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聯綿詞的讀音
• 一個聯綿詞往往有多種文字形式,可是都 記錄了同一個詞,於是它們的讀音往往相同 或相似,而與其中有些字的現代普通話讀音 有別。 ①嗚呼、嗚嘑、於乎、於呼、於戲、惡乎 ②魍魎、罔兩、罔閬、方良 ③逶迤、委蛇、逶蛇、逶夷、威夷 ④匍匐、蒲服、蒲伏、扶服 ⑤婀娜、猗儺、阿那
破讀
• “讀破”也叫“破讀”,是古代漢語一 種改變字、詞讀音以區別不同意義或詞性 的方法,主要是改變聲調,多數是把原來 的平聲字(或上聲、入聲字)變讀爲去聲 字。人們把一個字原來的讀音叫做“本 音”,把改變後的讀音叫做“破讀音”; 訓詁學上把讀本音本義的字叫“如字”。
古书的读音知识
古書讀音的總原則
1.用古音讀古文的觀點 • 歷史上曾有過這樣一種觀點,認爲古文 是古人寫的,不應當用後世的語音來讀, 應當用古時的語音來誦讀。清代的學者顧 炎武就持這種觀點,他說:“天之未喪斯 文,必有聖人複起,舉今日之音而還之淳 古者。”(《音學五書·序》)主張學者 們大力研究古音,然後讓人們用正確的古 音來讀古文。
古今字的讀音
• 從語音角度看,有一部分古字和今字的 現代讀音相同。例如“止/趾”“采/採”、 “反/返”“竟/境”、“舍/捨”“戚/ 慼”。這些字在現代沒有讀音上的糾葛, 在誦讀古書、遇到古字時,都可用這些古 字的現代普通話讀音,因此它們不存在特 殊讀音的問題。
• 但是另有一部分古字和今字,它們的現代讀 音並不相同,例如“信、伸”“責、債”“暴、 曝”“女、汝”“說、悅”等。這些字在現代 有讀音上的糾葛,在誦讀古書、遇到古字時, 一般的處理方法是:少數使用該古字的現代普 通話讀音,例如《說文》:“它”字下:“上 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 乎?’”“它”“蛇”古今字,讀tā。再如 《論語·季氏》:“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 來之。”“來、徠”古今字,讀lá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