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临床分析
卵巢恶性畸胎瘤临床及预后分析

・
i 仑
善 ・
J M e d R e s , N O V 2 0 1 3 . V o 1 . 4 2 N o . 1 l
卵 巢 恶 性 畸 胎 瘤 临 床 及 预 后 分 析
余 江 涛 郑 飞 云 陈 志 文
摘 要 目的 探 讨卵巢恶 性 畸胎瘤 的 临床 、 病 理 特 点 及 相 关 预 后 因 素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笔 者 医 院 2 0 0 0年 6 ~
c a ]f a c t o r s a nd pr o g n o s t i c f a c t o r s we r e a n a l yz e d.R e s ul t s I n 1 6 p a t i e n t s ,t h e r e a r e 9 p a t i e n t s o f t e r a t o ma o f o v a r y s q u a mo us c e l l c a r c i n o — ma o f v a r i a b l e wi t h a v e r a g e a g e o f 5 7. 3 ± 6. 2 y e a r s o l d.5 p a t i e n t s o f o v a r i a n i mma t ur e t e r a t o ma’ S a v e r a g e a g e i s 29. 2 ±1 9. 5 y e a r s o l d. Ea c h h a v e o n e pa t i e n t s wi t h i m ma t u r e t e r a t o ma o f o v a r y wi t h c a r c i no i d a n d ma t u r e t e r a t o ma o f o v a r y wi t h f o c a l a r e a o f c a r c i n o i d . Su r v i v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s i n g l e f a c t o r a n d mu hi f a c t o r s h o we d t ha t p a t ho l o g i c a l s t a g e o f o p e r a t i o n a nd h i s t o l o g i c a l t y pe a r e 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 g o v e r a l l s u r v i v a l r a t e f o r p a t i e n t s wi t h t h e o v a r i a n ma l i g n a n t t e r a t o ma . Co c l u s i o n The p a t i e n t s o f o v a r i a n ma l i g na n t t e r a t o ma wi t h t h e l a t e r p a t ho l o g i c a l s t a g e o f o p e r a t i o n a nd l o w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h a d l o we r s ur v i v a l r a t e s .Th e t r e a t me nt i s t he ma i n t he r a pe ut i c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o p e r a t i o n,a nd t h e m— o t h e r a py s up p l e me n t e d.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协和妇产科临床思辨录原创:邓姗协和妇产科教学2016-10-27◆15岁学生,发现盆腔包块渐增大4个月。
◆患者4月前发现下腹部可触到鹅蛋大的包块,无明显不适。
近期包块增大明显,上界已达脐水平,感下腹坠胀,小便略频。
B超提示:右附件区囊实性肿物14×9cm;AFP 23.4ng/mL(0~20),CA125 80.8U/mL(0~35);CA19951.0 U/mL(0~37);CEA和HCG(-)。
盆腔检查除边界清晰的包块外,未发现直肠窝结节或移动性浊音。
◆2012-03-06 剖腹探查,见包块来源于右侧卵巢,约18×14×10cm,表面光滑,包膜完整;盆腔可见黄色清油性腹水,混有絮状沉淀,留取适量送病理。
切除右侧附件,剖视肿瘤可见14×13×6cm的实性区,灰粉质中,局部可见骨样组织。
冰冻病理提示符合畸胎瘤,未见未成熟成分。
术后石蜡病理:右卵巢未成熟畸胎瘤(II级),腹水未见瘤细胞。
◆2012-03-12开始行PVB化疗,总计4程,其间给予GnRHa注射保护卵巢,并于2012-03-27完成开腹卵巢癌分期手术,行大网膜、肠系膜增大淋巴结、盆腔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并腹膜多点活检,病理均为阴性。
AFP在第一次附件切除术后即转阴,CA125化疗2程后转阴,门诊定期随诊。
右卵巢未成熟畸胎瘤(II级)(IA期)◆占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第三位;◆平均年龄17~20岁;◆大多数月经和生育功能正常;◆绝大多数为单侧性,体积一般较大,75%>20cm;◆以原始神经上皮的含量多少,将肿瘤分为4级,恶性程度与之相关;◆转移率32~58%,多沿腹膜扩散,大多数为表面种植;60%有腹水;◆同为临床III期,预后与转移灶的组织类型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若转移灶全部为神经胶质,即神经胶质腹膜瘤(peritoneal gliomatosis),手术切除原发瘤后,腹膜小灶可自行消失,或带瘤生存,预后好;◆若转移灶为I或II级以上肿瘤,手术未切净或未有效化疗者,病情将恶化,甚至死亡。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1例病理与临床分析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 医学版) 2 0 1 3年 1 1月第 1 5卷第 6期
J o u mf l o f H e b e i U n i t e d u n i V e 巧 ( He a t h S c i e n c e s ) 2 0 1 3 N o v , 1 5 ( 6 )
肿物 , 最高点位 于剑 突下 三指 , 两 侧位 于腋 中线 , 质硬 , 边 界
清, 活动可 , 右下腹轻压痛 , 腹部扣实音 , 移动性浊音 阴性 。盆腔
C T示 : 盆腔肿物 ; 彩超 示 : 腹 腔 内可探及 约 1 9 . 9 c m x 1 4 . 2 e m×
9 . 6 c m囊实混合性包块 , 实性部分 回声 较杂乱 , 内可见斑 片状 强 回声 。C D F I : 实性部 分可 见星点状血 流信 号 , 于子宫后方可探及 不规则游 离 性 暗 区, 液深约 2 . 8 c m。肿 瘤 三 项 : ①C A 一1 2 5 :
间 的推移 , 卵巢未成熟 畸胎瘤有恶性 程度 逆转 的生物学行为 , 这
种现象对指导 临床 的治疗 、 评估 预后有很重要 的意义。
1 病 历 报 告
图I 未 成 熟畸 胎 瘤 大 体 ; 图 2未 成 熟 畸 胎 瘤 , I级
患者 , 女, 1 2岁 , 学生 。主因 自觉腹部 可触及肿物 3个月余 , 发热伴 间断腹痛 2天入院。查体 腹部 情况 : 腹 部稍膨隆 , 可触及
个, 楔 状 碎 骨 片 拿 出后 出 血 汹 涌 , 迅 速 冲盈 视 野 , 难以找到裂 口。
的, 部分可有治 愈作用 。本患者二次手术发现破 裂横窦 、 乙状窦 自行愈合。对于静脉窦多处损 伤、 出血汹涌 、 难 以用常规办法修 复 的患者 , 为挽救生命 , 填塞纱 布留置压迫止血 的方法有一定效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有哪些症状?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症状,尤其是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早期症状,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有什么表现?得了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会怎样?以及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有哪些并发病症,卵巢未成熟畸胎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常见症状:腹部肿块、腹痛、腹水、下腹部包块、体重减轻*一、症状:1.常见症状为腹部包块、腹痛等。
因腹腔种植发生率高,60%有腹水。
且因腹水而使体质消耗、体重减轻。
大多数患者的月经及生育功能正常。
2.卵巢未成熟畸胎瘤转移的发生率高,为32%~58%。
转移方式多沿腹膜扩散。
因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盆腔及腹腔腹膜、大网膜、肝表面、横膈、肠浆膜及肠系膜等。
转移灶大多数为表面种植。
淋巴结转移也不少见。
北京协和医院曾对卵巢未成熟畸胎瘤进行盆腔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17例,5例有淋巴结转移,占29.4%。
此5例均为有腹腔内广泛种植转移的临床Ⅲ期病例。
临床Ⅰ期曾作淋巴结清扫手术者仅有3例,未发现有淋巴结转移。
Norris(1976)组9例尸检材料中,4例有淋巴结转移。
FIG0分期以Ⅰ期及Ⅲ期较多。
而在Ⅲ期病例中,因转移灶的组织类型不同,其临床病理过程亦有区别。
如若转移灶全部为神经胶质,即神经胶质腹膜瘤(peritoneal gliomatosis),则手术将卵巢原发瘤切除以后留下的广泛散在小灶常可自行消失。
或虽未消失而患者可带瘤存活,预后很好。
故有人提出腹腔内仅仅有神经胶质者不应列为Ⅲ期。
若腹腔内种植转移灶为病理Ⅰ级以上肿瘤,手术未切净或未进行有效的化疗,则病情将继续发展恶化,甚至死亡。
因此FIG0Ⅲ期患者,其预后与腹腔内转移灶的组织类型及病理分级有密切联系。
3.复发率: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复发率高。
肿瘤的复发率与手术切除后的辅助化疗有密切关系。
手术后4周以内及早应用足量VAC或PVB联合化疗者极少出现复发,而未用化疗或采用的化疗药物及方法不恰当,则复发率很高,可达66.7%~93.8%,肿瘤还有反复复发的倾向,北京协和医院25例复发瘤手术后又有复发者10例,占40%,故行第3次手术,其中有1例又因再复发而接受第4次及第5次手术。
恶性卵巢肿瘤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超声鉴别诊断(全文)

恶性卵巢肿瘤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超声鉴别诊断(全文)
一.概述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属于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恶性程度高。
本病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常见腹部包块、腹痛等,腹腔种植发生率高。
采用术后辅助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后,生存率从10%~20%提高到95%以上。
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常见腹部包块、腹痛等。
腹腔种植发生率高,60%患者有腹腔积液,腹腔积液消耗体质,使体重减轻。
大部分患者的月经及生育功能正常。
本病转移的发生率高,为32%—58%。
转移方式沿腹膜扩散,常见的转移部位有盆腔及腹腔腹膜、大网膜、肝表面、横膈、肠及肠系膜等。
转移灶大多数为表面种植。
淋巴结转移并不少见。
三.超声表现
内部回声呈现“破絮状”,或内部回声会呈现“粗网络状”,回声的程度是中等,卵巢囊实性肿瘤实性或者包膜上出现血流现象,频谱PI≤1. 0,RI≤0. 5。
四.鉴别诊断
1.结核性盆腔脓肿
液性成分为主,实性部分有钙化,无血流,比较符合。
但结核性盆腔脓肿多有慢性消耗症状,常有不孕。
脓肿壁多较厚。
2.阑尾周围脓肿或粘液囊肿
多有慢性右下腹痛病史;壁厚,钙化少见。
3.宫外孕
病变内有实性病变及骨类回声,但与宫内胎囊及胎芽对比非常不一致,基本可以排除。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患儿10岁,发现下腹包块1月。
腹部超声见下腹部不均质团块,直径约16cm ;疑为腹腔肿瘤
大体标本包块外观光滑
剖视包块内呈“烂肉状”,病理诊断:右卵巢不成熟畸胎瘤Ⅲ级。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MRI征象及临床病理分析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MRI征象及临床病理分析张红丽;徐亮;许建铭;李晓兵;张继斌;沈钧康【摘要】目的: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MRI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基础,分析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9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的MRI表现及其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并分析MRI表现与病理分级和FIGO分期的相关性.结果:9例病变在MRI上均表现为巨大囊实性肿块,边缘分叶但境界清楚,病灶内部信号不均,根据实性部分所占比例分为3种类型:囊性为主型(2例)、囊实混合型(5例)和实性为主型(2例).实性成分均表现为多发小囊样结构,内部同时散在骨化、脂肪样信号灶.囊性成分信号多均匀,大部分呈T1WI低T2WI高的液体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内软组织成分显著强化呈网格状,分隔及多囊样结构显示更清楚.MRI分型与病理分级和FIGO分期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和0.216,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病理特征,但与其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年(卷),期】2016(027)004【总页数】4页(P275-277,284)【关键词】卵巢肿瘤;畸胎瘤;磁共振成像【作者】张红丽;徐亮;许建铭;李晓兵;张继斌;沈钧康【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放射科,江苏苏州 215002;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江苏苏州 215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放射科,江苏苏州21500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放射科,江苏苏州 21500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放射科,江苏苏州 215002;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江苏苏州215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1;R730.269;R445.2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由胚胎性组织构成,具有复发和转移的潜能,多发生于儿童及年轻妇女[1-2]。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诊断与治疗PPT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症状观察: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如腹痛、腹胀、月经异常等 家族史:有家族史的女性应更加注意,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术前准备:了解手术过程,做好心理准备 饮食指导: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运动指导: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辅导,缓解紧张情绪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定义: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是一种来源于卵巢的肿 瘤,由胚胎期未成熟的生殖细胞发育异常所致。
分类:根据肿瘤的形态和组织学特征,可 以分为单胚层型、三胚层型和多胚层型。
单胚层型:肿瘤主要由胚胎外胚层组织 构成,如皮肤、化道、呼吸道等。
诊断:通过超声、CT、MRI 等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 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治疗: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 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腹部疼痛:多为持 续性钝痛或隐痛
腹部肿块:可触及 腹部肿块,质地坚 硬
胃肠道症状:如恶 心、呕吐、腹泻等
呼吸困难:部分患 者可能出现呼吸困 难等症状
超声检查:可发现卵巢肿瘤,判断其性质和位置 磁共振成像(MRI):可更清晰地显示肿瘤内部结构,判断其性质和位置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显示肿瘤内部结构,判断其性质和位置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评估肿瘤的代谢活性,判断其性质和位置
汇报人:
化疗周期:通常为6-8个周期
化疗药物:顺铂、卡铂、紫 杉醇等
化疗副作用:恶心、呕吐、 脱发等
化疗效果:对卵巢未成熟畸 胎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化疗:使用化疗药物,杀死 肿瘤细胞
手术治疗:切除肿瘤,保留 卵巢功能
卵巢不成熟性畸胎瘤1例

卵巢不成熟性畸胎瘤1例刘杰;袁静萍;田青青【摘要】@@ 患者女性,34岁,已婚,孕3产1.因发觉腹部增大半个月余入院.彩超示:盆腔囊实性包块,不排除卵巢囊腺瘤.患者偶有腰部酸胀不适,无腹痛、无肛门坠胀不适、无性生活接触性出血.入院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示:鳞状上皮呈良性反应性改变.复查阴道彩超提示:子宫及右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盆腔未见积液;左侧附件区见一实质性非均质性包块,7.4 cm×4.4 cm×8 cm大小,考虑为"左侧卵巢肿瘤".肿瘤标记物:CEA 0.847 ng/ml,CA125 16.78 U/ml,AFP 10.10 ng/ml.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开腹即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所得腹腔冲洗液送病理细胞学检查.术中所见:子宫正常大小,质中,表面光滑,左侧卵巢肿瘤约男拳大小,质中,位于子宫前方,与周围无明显粘连,左侧输卵管及右侧附件外观无明显异常,膀胱与子宫下段前壁致密、粘连,大网膜、盆腔及腹腔均未发现明显新生物,无明显腹水.术中先行左侧卵巢肿瘤剥除术,将组织送快速冷冻切片检查,报告为"左侧卵巢不成熟性畸胎瘤".遂行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大网膜部分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2(028)002【总页数】2页(P234-235)【关键词】卵巢肿瘤;畸胎瘤;腹腔冲洗液【作者】刘杰;袁静萍;田青青【作者单位】武汉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武汉,430014;武汉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武汉,430014;武汉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武汉,43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1患者女性,34岁,已婚,孕3产1。
因发觉腹部增大半个月余入院。
彩超示:盆腔囊实性包块,不排除卵巢囊腺瘤。
患者偶有腰部酸胀不适,无腹痛、无肛门坠胀不适、无性生活接触性出血。
入院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示:鳞状上皮呈良性反应性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临床分析
标签: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恶性程度逆转
卵巢恶性畸胎瘤包括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和成熟畸胎瘤恶变两种,其中未成熟畸胎瘤约占卵巢畸胎瘤的1%~3%[1]。
本文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0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并探讨预后相关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5年7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卵巢恶性肿瘤213例,其中卵巢未成熟畸胎瘤10例。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临床分期采用2000年修订的FIGO分期标准。
I期患者4例,Ⅱ期2例,Ⅲ期4例。
组织学分级为1级4例,2级4例,3级2例。
患者年龄21~39岁,中位年龄为32岁。
发病到就诊时间最短1d,最长半年。
肿瘤均位于一侧,其中左侧6例,右侧4例。
伴发蒂扭转2例,分别蒂扭转1周和1.5周。
出现腹水7例,6例出现卵巢外播散,分别转移至盆腔腹膜、腹腔腹膜、大网膜、肝表面、降结肠、回盲部甚至肺部。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6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2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及大网膜切除术,有生育要求2例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化疗,8例行PVB方案化疗:前2天使用长春新碱(VCR)1.5mg/d,前3天使用平阳霉索(BLM)10mg肌注。
第2~3天使用顺铂(DDP)60mg/m2。
平阳霉素每周一次至总量360mg即停药。
PVB方案一月为一个疗程,共3~6疗程。
2例行单一阿霉素化疗:60mg/m2,每三周1次,共8次。
所有患者均未采用放疗。
2结果
随访5年,所有患者均存活。
其中2例保留生育者术后化疗后受孕分娩,其中1例肿瘤持续,但不影响受孕,随诊5年仍健康。
3例肿瘤复发均行再次手术,其中1例病理分化由3级向1级转化,1例病理分化不变,1例由2级良性转化为0级。
1例III期患者,转移灶全部为神经胶质,术后残留的广泛小灶自行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且体健。
3讨论
3.1临床特点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好发于年轻患者,本组资料显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
中位年龄32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包块、腹痛等。
转移的发生率高,转移灶大多数为表面种植,近半数以上有腹水。
大多数患者月经及生育能力正常。
同时本组提示未成熟畸胎瘤有向成熟转化可能,其良性转化所需时间大约为1年,即恶性程度逆转现象。
因此未成熟畸胎瘤完成化疗后不必行二次剖腹探查,一般生长速度不快,常常可经体检、B超等检查发现。
同时由于良性转化时间大约为一年,可作为治疗的参考。
成熟畸胎瘤对化疗不敏感,如估计已为成熟性畸胎瘤,则不再行化疗。
3.2病理特点
未成熟型畸胎瘤多为单侧巨大肿物,包膜完整,切面多以实性为主,伴有囊性区,实性区质软,细腻,有出血坏死。
肿瘤由胚胎发生期来自三胚层的成熟和未成熟组织结构构成,未成熟组织主要是指神经上皮组织,可形成菊形团或神经管结构,也可弥漫成片。
肿瘤的恶性程度根据未成熟组织所占比例、分化程度及神经上皮含量而定。
3.3治疗方法
对于未成熟畸胎瘤,首先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尽可能使残存肿瘤直径小于2cm。
手术后必须及早采取有效联合化疗。
对年轻未生育的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可行单侧附件切除。
由于肿瘤极少累及对侧卵巢,可不必将对侧剖视。
国内文献报道,保留生育机能的手术适应证可不受期别的限制,Ⅱ期以上的患者可切除转移灶及腹膜后淋巴结,但仍可保留子宫及对侧附件。
即使无正常卵巢组织亦可保留子宫,术后可予激素替代治疗及IVF。
化疗对改善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预后非常重要,同时有学者提出肿瘤逆转主要由于化疗抑制。
即使临床I期,由于手术分期也不够准确,目前倾向于所有患者均统一进行术后化疗,方案以PVB 为优,配合腹腔化疗疗效更佳[2]。
3.4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内容包括症状、体征、全身及盆腔检查、B超,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同时测定AFP等肿瘤标志物。
未成熟畸胎瘤患者术后应检测甲胎蛋白(AFP)水平,对诊断和预后判断有指导作用。
近半数以上甲胎蛋白增高,而良性畸胎瘤仅有4%AFP异常。
本组患者中有6例AFP持续增高,AFP值在400~494pg/L,4例术后就降至正常。
2例手术后AFP呈一度下降,但未降至正常,予以PVB方案化疗两疗程后将至正常。
3.5预后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恶性程度高,20世纪60年代存活率仅有20%~30%[3]。
现由于采用了及时、足疗程、足量的化疗,存活率可维持在90%左右,化疗对杀灭残留癌灶、控制复发、延长生存期有很大作用。
其次若转移灶病理组织类型为神经胶质瘤,则预后良好。
手术将原发瘤切除以后留下的广泛散在小灶常可自行消失。
虽未消失带瘤存活,预后也良好。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4-285.
[2]金福明,朱关珍,丰有吉.卵巢恶性畸胎瘤临床与预后[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3,25(4):427-430.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05-2209.
[4]周莉,赵红琴.卵巢恶性畸胎瘤临床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7,37(5):507-508.
(编辑:王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