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

合集下载

结转销售成本会计分录

结转销售成本会计分录

结转销售成本会计分录结转已销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做法1分录为: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原材料-人工费用-动力费用-制造费用销售产品时: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结转已销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做法2一、结转已销产品的生产成本,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表示库存商品(已完工入库的产品)成本减少,主营业务成本(销售成本)增加。

二、解释1、《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设置了第6401号”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规定:(1)期(月)末,企业应根据本期(月)销售各种商品、提供各种劳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等科目。

(2)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平时的营业成本按计划成本或售价结转,月末,还应结转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3)本期(月)发生的销售退回,如已结转销售成本的,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2、准则附录第1405号” 库存商品“科目规定:(1)企业生产的产成品一般应按实际成本核算,产成品的入库和出库,平时只记数量不记金额,期(月)末计算入库产成品的实际成本。

生产完成验收入库的产成品,按其实际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等科目。

(2)对外销售产成品(包括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产成品),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发出产成品还应结转产品成本差异,将发出产成品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结转已销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做法3大华公司本月销售A产品100万,成本为80万;销售B产品120万,成本为100万.(不计相关税金).结转本月销售成本. 请教如何做会计分录,销售产品取得收入:借:银行存款 1 17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1000 000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000结转营销产品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800 000贷:库存商品--- A产品 800 000销售B产品取得收入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1 200 000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 000 结转已销产品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B产品 1000 000 贷:库存商品----B产品 1 000 000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进货时: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增值税-进项税)贷:银行存款材料入库: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销售时: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结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结转损益: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2) [结转销售成本会计分录]销售收入的会计分录该怎么做企业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会计人员要怎么做会计分录才好?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销售收入的会计分录,希望对你有帮助。

用友财务软件销售成本结转的技巧

用友财务软件销售成本结转的技巧

用友财务软件销售成本结转的技巧作者:袁悦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年第10期使用用友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如果企业不但购买了总账管理系统,还购买了供应链管理系统,销售成本结转凭证在存货核算中生成,直接传递到总账管理系统。

如果企业只购买了总账管理系统,没有购买供应链管理系统,销售成本结转的凭证要么手工计算后在总账管理系统直接填制,要么利用总账管理系统期末自动转账功能生成。

小企业一般都没有购买供应链管理系统,最好使用销售成本自动转账功能生成记账凭证。

该功能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月应结转的销售成本,并能自动生成转账凭证。

要想既快又准确地生成记账凭证,需要掌握以下三个环节的处理技巧。

一、合理设置会计科目会计科目设置是结转成本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应该根据企业的业务环境灵活设置会计科目。

使用自动转账功能结转销售成本时,要求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及下级科目的结构均相同,而且明细科目要设置成数量核算。

餐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较繁多,包括餐费、酒水、香烟、服务等,主营业务成本包括餐费、酒水、香烟等。

餐费成本是由原材料账户直接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不能通过期末自动转账生成,而酒水、香烟等商品是由库存商品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的,可以通过期末自动转账功能生成。

因此,餐饮企业不能按这三个会计科目的一级科目定义结转成本,需要按二级或三级科目定义结转。

于是我将餐饮企业的这三个会计科目的明细科目设置成如表1所示。

表1 餐饮企业会计科目表定义以上会计科目时,首先要注意一级和二级会计科目不用定义成数量核算,而三级会计科目,必须定义成数量核算;其次,这三个科目的二级和三级科目的个数应该一致,而且科目的顺序不能颠倒。

比如我以上设计的三个科目都有酒水和香烟,都是酒水排第一,香烟排第二。

酒水下都有A酒和B 酒,A 酒和B 酒的先后顺序不能颠倒,颠倒的话会导致将A 酒的成本转至B 酒中,将B 酒的成本转至A 酒中。

产品销售出库结转成本的会计账务处理

产品销售出库结转成本的会计账务处理

产品销售出库结转成本的会计账务处理
销售出库的会计分录
1、销售商品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销售材料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什么是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本行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取
得的营业收入。

包括制造业的销售产品、半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作业的收入;商品流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旅游服务
业的门票收入、客户收入、餐饮收入等。

什么是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

企业一般在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或在月末,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企业应当设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用于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借记该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等科目。

期末,将主营业务成本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贷记该科目,结转后,“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无余额。

其他业务成本是什么?
其他业务成本是指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
其他日常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

其他业务成本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

[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

[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

[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商品销售成本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是企业销售商品所需支出的总和。

它是评估企业销售活动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计算企业利润和税务管理的依据。

下面将详细介绍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

一、商品销售成本的组成:商品销售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本:1.直接材料成本:指生产商品所使用的直接材料的成本,例如原材料、半成品等。

2.直接人工成本:指生产商品过程中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员工的工资、津贴及相关人力资源费用。

3.制造费用:指不属于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的制造过程中的其他费用,例如工厂租金、设备折旧及维护费用。

4.销售费用:指销售商品时所产生的费用,例如广告宣传费用、销售员工工资及提成等。

5.管理费用:指与商品销售活动有关的管理费用,例如企业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用等。

6.库存变动:指销售商品后,企业库存量的变动所产生的成本,例如商品库存的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费用变动。

二、商品销售成本计算方法:1.全面成本法全面成本法是将企业所有与销售商品相关的成本都纳入到销售成本中。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上述商品销售成本的各项成本合计,得出销售成本。

2.可变成本法可变成本法是将销售商品所产生的可变成本纳入到销售成本中,以帮助企业更精确地计算销售的经济效益。

可变成本指的是随着销售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动的成本。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中与销售活动相关的部分加总,再加上销售费用,得出销售成本。

3.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根据销售商品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及人工的不同价格和数量,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计算销售成本。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每个物料及人工的单价乘以其在销售商品中所需使用的数量,再将所有乘积相加,得出销售成本。

4.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根据企业设定的标准成本,以及实际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差异,计算销售成本。

企业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市场情况,制定适当的标准成本,并将其用于计算销售成本。

商贸型企业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商贸型企业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在一些生产型企业常常需要定期结算成本和销售收入,因此在会计核算期间需要按月结转销售成本,具体的记账方法是统计本月销售商品品种数量,然后按照库存商品明细帐上记载的购入成本计算应结转的本期销售成本,详情请看下文。

如果是月末结转销售成本(以进价结转):
统计本月销售商品品种数量,然后按照库存商品明细帐上记载的购入成本计算应结转的本期销售成本,如果是多种商品价格不一,可以求出各商品平均单价乘以本月的销售的各种商品的数量,计算出本月总的销售成本。

分录:
(1)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把销售成本结转到“本年利润”中: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何做?
结转销售成本的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结转生产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结转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批发企业库存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与结转

批发企业库存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与结转

2、某企业存货的日常核算采用毛利率法计算 发出存货成本。该企业2012年1月份实际毛利 率为25%,本年度2月1日的存货成本为2400 万元,2月份购入存货成本为3000万元,销售 收入为5000万元,销售退回为500万元。该企 业2月末存货成本为( B )万元。 A.1525 B.2025 C.1650 D.1650
4月份销售毛利=3400×25%=850万元 4月份销售成本=3400-850=2550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2550 贷:库存商品 2550
1、某商业公司采用毛利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本月初体育用品结存150000元,本月购入 400000元;实现销售收入370000元,另发生销 售退回与折让20000。上月该类商品的毛利率为 25%,则本月末的库存商品成本为(287500元 )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下列指标: (1)计算乙公司A类商品第一季度的实际 毛利率。 (2)分别计算乙公司A类商品2010年4、 5、6月的商品销售成本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第三章 存货练习题 实务题第3小题
销售毛利=(5000-500)×25%=1125(万元);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 销售成本=2400+3000-(5000-500-1125)= 2025(万元)。
3、适用范围: 一般适用于经营商品品种较多、按月计 算商品销售成本有困难的企业。
4、优点: 不是按商品品名规格逐一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而是按商品类别进行计算,大大简化了企业的计 算工作量;
三、毛利率计算法
1、定义:是以本月的商品销售额,按 上季(或上期)实际毛利率(或计划毛 利率)匡算本月商品销售毛利,再据以 计算出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
毛利率也就是毛利润占销售额的比率

每月会计分录月底结转流程

每月会计分录月底结转流程

每月会计分录月底结转流程一、成本费用类结转。

1. 制造费用结转。

咱都知道,制造费用是为生产产品发生的间接费用。

到了月底呢,就得把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分到各个产品的生产成本里去。

比如说,咱们这个月制造费用总共是10000块钱,按照生产工时来分配到A产品和B产品上。

这就像是把一块大蛋糕,按照每个人能吃多少的标准,分给不同的小伙伴。

计算好了之后,就做分录:借:生产成本 - A产品、生产成本 - B产品,贷:制造费用。

这一步可重要啦,就像是给每个产品穿上了合适的成本衣服,这样才能知道每个产品到底花了多少钱才生产出来的呢。

2. 销售成本结转。

当咱们把产品卖出去的时候,就得结转销售成本啦。

这就好比你卖出去一个小玩偶,你得知道这个小玩偶你当初花了多少钱进的货吧。

如果这个月卖出去的商品成本是8000元,那会计分录就是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这一步就像是给你的销售业务算算账,看看你为了卖这些东西付出了多少成本。

二、收入类结转。

主营业务收入可是咱企业的主要赚钱来源呢。

到了月底,要把这个月所有的主营业务收入都结转掉。

比如说这个月主营业务收入一共是20000元,那咱们就做分录: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

这就像是把这个月辛辛苦苦赚的钱都放到一个大口袋里,这个大口袋就是本年利润啦。

其他业务收入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有其他业务收入3000元,那就借:其他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

这就像是把散落在外面的小财宝也都收集起来放到大口袋里。

三、税金及附加结转。

税金及附加这个科目呢,它包含了好多税费,像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啥的。

到了月底,要把这个科目的余额转到本年利润里去。

假设这个月税金及附加是1000元,那就做分录:借:本年利润,贷:税金及附加。

这就像是给税务这块的支出做个总结,看看这个月因为税费从利润里拿走了多少钱。

四、期间费用结转。

1. 管理费用结转。

管理费用就是企业管理部门发生的那些费用啦,像办公费、管理人员工资啥的。

经销企业成本结转方法

经销企业成本结转方法

经销企业成本结转方法1. 引言经销企业是指以批发和零售为主要经营方式的企业,其核心任务是将生产企业的产品从生产地运送到销售地,以供消费者购买。

在这个过程中,经销企业需要承担各种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

为了准确计算和控制这些成本,经销企业需要采用适当的成本结转方法。

本文将介绍经销企业常用的成本结转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同时,还将探讨如何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结转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来优化成本管理和决策。

2. 经销企业常用的成本结转方法2.1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成本结转方法。

它通过将期初库存和期间进货的商品按照加权平均价格计算出单位商品的平均成本,然后再根据实际销售数量计算出期末库存和期间销售商品的总成本。

加权平均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计算方便。

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不能准确反映不同批次商品的成本差异,对于库存周转较快的商品会导致成本计算不准确。

2.2 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FIFO)是另一种常用的成本结转方法。

它假设最早进入库存的商品最早被销售出去,因此将期初库存中最早的商品视为首先销售出去,然后再根据实际销售数量计算出期末库存和期间销售商品的总成本。

FIFO法的优点是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批次商品的成本差异,更符合实际情况。

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对于库存周转较慢的商品会导致成本计算过高。

2.3 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LIFO)与FIFO法相反,它假设最晚进入库存的商品最早被销售出去。

因此将期初库存中最晚的商品视为首先销售出去,然后再根据实际销售数量计算出期末库存和期间销售商品的总成本。

LIFO法的优点是能够在通货膨胀时减少税负,并提高现金流量。

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不能准确反映不同批次商品的成本差异,对于库存周转较快的商品会导致成本计算不准确。

2.4 特殊成本结转方法除了以上常用的成本结转方法外,经销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一些特殊的成本结转方法。

比如:•标准成本法: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计算实际成本和偏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商品流通企业在商品销售后,一方面要核算取得的商品销售收入,另一方面还需要计算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从理论上讲,商品销售成本应包括已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也就是说,商品销售成本应包括已销售商品的购入价,以及其在流通领域中继续追加的费用,如运费、保管费、包装费等。

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核算手续,一般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成本只局限于已销售商品的购入价,而其在流通领域中继续追加的费用,则作为经营费用处理。

按照商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时间分,有逐日结转和定期结转两种。

逐日结转是逐日计算出商品销售成本后,逐日从“库存商品”账户上转销,故又称随销随转。

这种方法能随时反映库存商品的结存金额,但工作量较大。

定期结转是在期末即月末集中计算出商品销售成本后,从“库存商品”账户上一次转销,故又称月末一次结转。

这种方法,工作量较小,但不能随时反映库存商品的结存金额。

按照商品销售成本计算的程序分,有顺算成本和逆算成本两种。

顺算成本是先计算各种商品的销售成本后,再计算各种商品的结存金额。

这种方法一般采用逐日结转,所以工作量较大。

逆算成本又称倒挤成本,是先计算各种商品的期末结存金额,然后据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这种方法一般采用定期结转,所以工作量较小。

按照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式分,有分散结转和集中结转两种。

分散结转是按每一库存商品明细账户逐户计算出商品销售成本,逐户转销,然后加总后作为类目账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依据。

采用这种方法。

账簿记录清楚完整,有利于加强对各种商品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考核,但工作量较大。

集中结转是期末在每一库存商品明细账上只结出期末结存金额,再按
类目加总后作为类目账的期末结存金额,然后在类目账上计算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计算和记账手续,但账簿记录不够完整,只能按商品类别来考核分析其经营业绩。

计算商品销售成本是一项重要而繁重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期末库存商品的价值及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否正确。

因此,就有必要根据各企业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正确地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一旦确定了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方法后,在同一会计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

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方法,主要有个别计价法(分批实际进价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和毛利率推算法等。

(一)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分批实际进价法,是认定每一件或每一批商品的实际进价,计算该件或该批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整批购进分批销售时,可以根据该批商品的实际购进单价,乘以销售量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其计算公式如下:
商品销售成本=商品销售数量×该件(批次)商品购进单价
采用个别计价法,对每件或每批购进的商品应分别存放,并分户登记库存商品明细账。

对每次销售的商品,应在专用发票上注明进货件别或批次,便于按照该件或该批的实际购进单价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采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可以逐日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这种方法计算的商品销售成本最为准确,但计算起来工作量最为繁重,适用于能分清进货件别或批次的库存商品、直运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

(二)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指在一个计算期内(一般为一个月)、综合计算每种商品的加权平均单价、再乘以销售数量、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发出商品金额)÷(期初结存商品数量+本期收入商品数量-本期非销售发出商品数量)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在计算公式中,本期非销售发出商品数量和金额,是指除销售以外其他的商品发出,包括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发出加工商品、盘缺商品等。

这些非销售发出的商品,在发生时,即在库存商品账户予以转销,所以在期末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时要剔除这些因素。

在日常工作中,由于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往往不能整除,计算的结果必然会产生尾差,为了保证期末库存商品数额的准确性,可以采用逆算成本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发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销售成本较为均衡,也较为准确,但计算的工作量较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较少,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并定期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企业。

(三)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再乘以销售数量、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商品销售成本=商品销售数量×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销售成本比加权平均法更为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并逐日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企业。

(四)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根据先购进先销售的原则,以先购进商品的价格,先作为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根据需要,可以用顺算成本的方法逐日结转成本,也可以用逆算成本的方法定期结转成本。

采用顺算成本方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具体做法是;先按最早购进商品的进价计算,销售完了,再按第二批购进商品的进价计算,依次类推。

如果销售的商品属于前后两批购进的,单价又不相同时,就要分别用两个单价计算。

采用逆算成本方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先进先出原则的推理也就是后进后出的原则,在先计算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时,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小于或等于最后一批购进商品的数量,即按该批商品的单价计算期末结存商品金额;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大于最后一批购进商品的数量,即从该批商品开始向前推算,直到与期末结存商品数量相等时为止,
然后,将这一系列金额相加,其总和即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

计算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后,再采用逆算成本的方法,计算本期商品销售成本。

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由于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是根据近期进价成本计价的,因此,它的价值接近于市场价格,但每次销售要根据先购进的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一般适用于收、发货次数不多的商品。

(五)后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恰恰相反,它是根据后购进商品先销售的原则,以后购进商品的价格,先作为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根据需要可以用顺算成本的方法逐日结转成本,也可以用逆算成本的方法定期结转成本。

采用顺算成本方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具体做法是:先根据期末库存中最后购进商品的进价计算,销售完了后,再从最后购进的一批起,依次从后向前类推,作为每次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依据,如果销售的商品属于前后两批不同的单价时,就需分别用两个单价计算。

采用逆算成本方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后进先出原则的推理也就是先进后出的原则,在光计算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时,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小于或等于期初结存商品数量,就根据期初结存商品的单价计算期未结存商品金额。

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大于期初结存商品数量,即从期初结存商品开始,从前向后推算,直到与期末结存商品数量相等时为止,然后,将这一系列金额相加,其总和即为期末商品结存金额。

计算出来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后,再采用逆算成本的方法,计算本期商品销售成本。

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出来的商品销售成本比较接近市场价格,在物价上升的情况下,使商品销售成本与商品销售收入相配比,但每次销售要根据后购进的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一般适用于收发货次数不多的商品。

(六)毛利率推算法
毛利率推算法是根据本期商品销售收入乘以上季度实际毛利率,或本季度计划毛利率,推算出商品销售毛利,进而推算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本期商品销售毛利=本期商品销售收入×上季度实际毛利率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商品销售毛利
上列计算公式可以比简如下: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1-上季度实际毛利率)
采用毛利率推算法,不是按库存商品品名、规格逐一计算商品销售成本,而是按商品类别进行计算,大大简化了企业的计算工作。

由于同一类别内商品的毛利率不尽相同,因此,计算出来的商品销售成本不够准确,一般适用于经营商品品种较多、按月计算商品销售成本有困难的企业。

不论采用哪一种计算方法,都要根据计算的结果,编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会计分录,届时借记“商品销售成本”账户,贷记“库存商品”账户。

(七)不同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应用
由于毛利率推算法计算简便,因此,采用逆算成本方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企业,在毛利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为了既能准确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又能减少计算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将毛利率推算法与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结合应用。

即在每个季度的前两个月采用毛利率推算法,第三个月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