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doc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商品流通企业在商品销售后,一方面要核算取得的商品销售收入,另一方面还需要计算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从理论上讲,商品销售成本应包括已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也就是说,商品销售成本应包括已销售商品的购入价,以及其在流通领域中继续追加的费用,如运费、保管费、包装费等。
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核算手续,一般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成本只局限于已销售商品的购入价,而其在流通领域中继续追加的费用,则作为经营费用处理。
按照商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时间分,有逐日结转和定期结转两种。
逐日结转是逐日计算出商品销售成本后,逐日从“库存商品”账户上转销,故又称随销随转。
这种方法能随时反映库存商品的结存金额,但工作量较大。
定期结转是在期末即月末集中计算出商品销售成本后,从“库存商品”账户上一次转销,故又称月末一次结转。
这种方法,工作量较小,但不能随时反映库存商品的结存金额。
按照商品销售成本计算的程序分,有顺算成本和逆算成本两种。
顺算成本是先计算各种商品的销售成本后,再计算各种商品的结存金额。
这种方法一般采用逐日结转,所以工作量较大。
逆算成本又称倒挤成本,是先计算各种商品的期末结存金额,然后据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这种方法一般采用定期结转,所以工作量较小。
按照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式分,有分散结转和集中结转两种。
分散结转是按每一库存商品明细账户逐户计算出商品销售成本,逐户转销,然后加总后作为类目账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依据。
采用这种方法。
账簿记录清楚完整,有利于加强对各种商品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考核,但工作量较大。
集中结转是期末在每一库存商品明细账上只结出期末结存金额,再按类目加总后作为类目账的期末结存金额,然后在类目账上计算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计算和记账手续,但账簿记录不够完整,只能按商品类别来考核分析其经营业绩。
计算商品销售成本是一项重要而繁重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期末库存商品的价值及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否正确。
会计实务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

会计实务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是会计实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财务报表的编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商品销售成本的概念。
商品销售成本是指企业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直接和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以及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它是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它的计算和结转对于正确计算销售收入、盈利能力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都非常重要。
在计算商品销售成本时,首先需要明确哪些费用是与销售商品直接相关的。
这些费用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原材料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生产商品的原材料的购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生产商品的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用,制造费用是指生产过程中的间接费用,如设备折旧费用和工厂水电费等。
除了直接与商品生产相关的成本,还有一些与销售商品相关的费用需要计算和结转。
这些费用包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为了促销和销售商品而发生的费用,如广告费、销售人员工资和渠道费用等。
管理费用是指为了管理企业而发生的费用,如行政人员工资、办公用品费用和租金等。
这些费用在计算商品销售成本时需要通过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摊,以确保成本的公平和准确。
在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有两种常见的方法:完工产品法和销售产品法。
完工产品法是指将销售产品的成本从制造成本中提取出来并计入销售成本,在销售产品时进行结转。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周期较长,库存周期较长的产品,如大型设备或建筑材料等。
销售产品法是指将销售产品的成本直接计入销售成本,不需要进行库存结转,在销售产品时直接计入成本和收入。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周期较短,库存周期较短的产品,如电子产品或食品等。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掌握正确的计算和结转原则。
在计算商品销售成本时,需要准确核算每个项目的实际成本,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转销售成本

结转销售成本结转销售成本是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财务状况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结转销售成本的概念、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结转销售成本的概念结转销售成本是指企业将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成本转移到利润表上,以便计算销售成本和销售利润。
销售成本是企业为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的总和,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
1.加权平均法:按照销售商品的数量和成本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每个单位商品的平均成本,再乘以销售数量得到销售成本。
2.先进先出法:按照销售的先后顺序,先结转最早进入库存的商品成本,再结转后续进入库存的商品成本。
3.后进先出法:按照销售的先后顺序,先结转最近进入库存的商品成本,再结转先前进入库存的商品成本。
三、影响结转销售成本的因素1.销售数量:销售数量的增加会导致销售成本的增加,反之亦然。
2.销售价格:销售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影响销售成本的计算,价格上涨将增加销售成本,价格下跌将减少销售成本。
3.原材料价格: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销售成本的计算,价格上涨将增加销售成本,价格下跌将减少销售成本。
4.人工成本:人工成本的增加将导致销售成本的增加,反之亦然。
5.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的增加将导致销售成本的增加,反之亦然。
6.销售费用:销售费用的增加将导致销售成本的增加,反之亦然。
四、结转销售成本的作用1.帮助企业了解销售成本的构成和变动情况,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分析销售成本的变化,企业可以评估产品定价是否合理,制定销售策略等。
2.提供准确的财务报告,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结转销售成本后,企业可以根据利润表的数据进行财务分析和比较,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3.为税务申报提供依据。
结转销售成本可以准确计算企业的销售利润,为税务申报提供准确的数据,避免税务风险。
结转销售成本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财务状况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
![[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2dc5b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4.png)
[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商品销售成本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是企业销售商品所需支出的总和。
它是评估企业销售活动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计算企业利润和税务管理的依据。
下面将详细介绍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
一、商品销售成本的组成:商品销售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本:1.直接材料成本:指生产商品所使用的直接材料的成本,例如原材料、半成品等。
2.直接人工成本:指生产商品过程中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员工的工资、津贴及相关人力资源费用。
3.制造费用:指不属于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的制造过程中的其他费用,例如工厂租金、设备折旧及维护费用。
4.销售费用:指销售商品时所产生的费用,例如广告宣传费用、销售员工工资及提成等。
5.管理费用:指与商品销售活动有关的管理费用,例如企业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用等。
6.库存变动:指销售商品后,企业库存量的变动所产生的成本,例如商品库存的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费用变动。
二、商品销售成本计算方法:1.全面成本法全面成本法是将企业所有与销售商品相关的成本都纳入到销售成本中。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上述商品销售成本的各项成本合计,得出销售成本。
2.可变成本法可变成本法是将销售商品所产生的可变成本纳入到销售成本中,以帮助企业更精确地计算销售的经济效益。
可变成本指的是随着销售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动的成本。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中与销售活动相关的部分加总,再加上销售费用,得出销售成本。
3.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根据销售商品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及人工的不同价格和数量,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计算销售成本。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每个物料及人工的单价乘以其在销售商品中所需使用的数量,再将所有乘积相加,得出销售成本。
4.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根据企业设定的标准成本,以及实际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差异,计算销售成本。
企业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市场情况,制定适当的标准成本,并将其用于计算销售成本。
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

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
商品销售成本结转是将已计算出的商品销售成本从"库存商品"帐户转入"营业成本"帐户的过程。
商品销售成本结转时间,根据企业经营特点、经营范围、经营管理需要而定。
有逐日结转和定期结转两种形式:
(1)逐日结转,是每天计算出当天的商品销售成本并进行转帐。
其优点是会计工作量均衡,并随时提供商品销售成本额与库存商品额,但每日工作量较大。
该种形式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的企业。
(2)定期结转,是在规定的时间计算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如旬末、月末、季末结转成本等。
其优点是减轻平时的工作量,缺点是结转工作集中在期末易出差错。
该形式适用于经营品种繁多,进销价格多变,商品交易频繁的企业。
商品销售成本结转有两种方法:
(1)集中结转法,在库存商品明细帐上逐一计算和登记各种商品期末结存金额,并加总求出全部商品或各大类商品期末结存金额,然后倒算出全部商品或各大类商品的销售成本,在总帐或类目帐上一笔结转的方法。
(2)分散结转法,在库存商品明细帐上逐一计算和登记各种商品的销售成本和期末结存金额,再将各种商品销售成本汇总,在总帐和类目帐上一笔结转的方法。
批发企业库存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与结转

2、某企业存货的日常核算采用毛利率法计算 发出存货成本。该企业2012年1月份实际毛利 率为25%,本年度2月1日的存货成本为2400 万元,2月份购入存货成本为3000万元,销售 收入为5000万元,销售退回为500万元。该企 业2月末存货成本为( B )万元。 A.1525 B.2025 C.1650 D.1650
4月份销售毛利=3400×25%=850万元 4月份销售成本=3400-850=2550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2550 贷:库存商品 2550
1、某商业公司采用毛利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本月初体育用品结存150000元,本月购入 400000元;实现销售收入370000元,另发生销 售退回与折让20000。上月该类商品的毛利率为 25%,则本月末的库存商品成本为(287500元 )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下列指标: (1)计算乙公司A类商品第一季度的实际 毛利率。 (2)分别计算乙公司A类商品2010年4、 5、6月的商品销售成本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第三章 存货练习题 实务题第3小题
销售毛利=(5000-500)×25%=1125(万元);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 销售成本=2400+3000-(5000-500-1125)= 2025(万元)。
3、适用范围: 一般适用于经营商品品种较多、按月计 算商品销售成本有困难的企业。
4、优点: 不是按商品品名规格逐一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而是按商品类别进行计算,大大简化了企业的计 算工作量;
三、毛利率计算法
1、定义:是以本月的商品销售额,按 上季(或上期)实际毛利率(或计划毛 利率)匡算本月商品销售毛利,再据以 计算出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
毛利率也就是毛利润占销售额的比率
销售成本结转

如何结转销售成本1、单位实现销售: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2、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3、计提营业税及附加税:借:主营业务税进--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贷:应交税金---营业税其他应付款----城市建设维护税其他应付款---教育费附加3、交税、费:借:应交税金--营业税其他应付款---城市建设维护税其他应付款---教育费附加贷:银行存款4、月末结账: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说明:本年利润如果是贷方余额,则本月为盈利,反之为亏损。
你是不是想知道,生产成本是怎样一步结转的?1:企业购进原材料的时候,借:原材料贷:现金(银行存款)2:生产车间领用的时候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3:产品生产完工的时候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4:产品销售出去的时候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再结合一楼说的分摊一些费用及成本差异等即可结转成本怎样做分录我们购进一批货物,已经卖出去(属于外购外销),销项票也开了,但我们的进项票还没进来,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在商品入库时怎样做分录?结转成本是怎样做分录?下月收到发票时又该怎样?专家回答:1.在你办理购买商品入库的时候,根据合同或入库单进行暂估入账.借: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待抵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暂估入账注意:*由于你没有取得发票,因此,你不能认证抵扣.但是,当你取得发票后你肯定要认证抵扣.因此,你应将专用发票中的进项税额暂挂.*暂估入账的金额一定要同以后取得的发票一致,以避免以后取得发票金额不一致所导致的金额调整.2.销售上面暂估的商品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3.结转销售暂估入账的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4.在下月收到该暂估商品的发票并认证抵扣进项税额.红字冲减暂估入账的凭证借: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待抵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暂估入账根据收到发票(不需要重新办理入库)借: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或预付账款或银行存款。
五、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

五、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商品流通企业的销售成本按规定仅包括购进价格。
商品销售成本按结转的时间可分为逐日结转和定期结转两种。
逐日结转又称随销随转,是指在商品销售当日即结转销售成本。
逐日结转能使“库存商品”账户反映真实的库存情况,并可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两个账户来反映销售毛利,但平时工作量大。
定期结转又称月末一次结转,是指商品销售成本定期结转,一般在月末进行。
定期结转能减轻平时核算的工作量,但月末工作量繁重,已销商品数额平时仍在“库存商品”账户记录中,也不能及时反映商品的销售毛利。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批发企业的商品进货渠道、进货批量、进货时间及付款条件不同,同种商品的进货单价也不相同,因此,可采用不同的结转方式或计算方法来确定商品的销售成本。
商品销售成本计算的方法主要有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毛利率推算法等。
其中,前五种方法已在第四章“存货(一)”中作过介绍,这里再介绍一种毛利率推算法。
毛利率推算法是根据本月的商品销售收入,按照上季实际毛利率(或本季计划毛利率),推算商品销售毛利,再据以推算本月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本月商品销售毛利=本月商品销售收入x上季实际毛利率本月商品销售成本=本月商品销售收入一本月商品销售毛利或 =本月商品销售收入×(1一上季实际毛利率)毛利率推算法计算销售成本虽然各月工作量较小,但不够精确,长此以往会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因此,采用毛利率推算法时一般以季度为单元,第一、第二个月采用毛利率推算法,第三个月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等计算出期末库存金额,再倒算该月份的销售成本,同时调整整个季度的销售成本,保证销售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因此,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销售成本的计算公式为:.本月商品销售成本=月初库存商品成本+本月购进商品成本一本月月末库存商品成本在季度末,应根据当季商品销售收入与商品销售成本换算出当季实际毛利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商品流通企业在商品销售后,一方面要核算取得的商品销售收入,另一方面还需要计算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从理论上讲,商品销售成本应包括已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也就是说,商品销售成本应包括已销售商品的购入价,以及其在流通领域中继续追加的费用,如运费、保管费、包装费等。
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核算手续,一般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成本只局限于已销售商品的购入价,而其在流通领域中继续追加的费用,则作为经营费用处理。
按照商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时间分,有逐日结转和定期结转两种。
逐日结转是逐日计算出商品销售成本后,逐日从“库存商品”账户上转销,故又称随销随转。
这种方法能随时反映库存商品的结存金额,但工作量较大。
定期结转是在期末即月末集中计算出商品销售成本后,从“库存商品”账户上一次转销,故又称月末一次结转。
这种方法,工作量较小,但不能随时反映库存商品的结存金额。
按照商品销售成本计算的程序分,有顺算成本和逆算成本两种。
顺算成本是先计算各种商品的销售成本后,再计算各种商品的结存金额。
这种方法一般采用逐日结转,所以工作量较大。
逆算成本又称倒挤成本,是先计算各种商品的期末结存金额,然后据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这种方法一般采用定期结转,所以工作量较小。
按照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式分,有分散结转和集中结转两种。
分散结转是按每一库存商品明细账户逐户计算出商品销售成本,逐户转销,然后加总后作为类目账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依据。
采用这种方法。
账簿记录清楚完整,有利于加强对各种商品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考核,但工作量较大。
集中结转是期末在每一库存商品明细账上只结出期末结存金额,再按类目加总后作为类目账的期末结存金额,然后在类目账上计算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计算和记账手续,但账簿记录不够完整,只能按商品类别来考核分析其经营业绩。
计算商品销售成本是一项重要而繁重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期末库存商品的价值及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否正确。
因此,就有必要根据各企业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正确地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一旦确定了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方法后,在同一会计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
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方法,主要有个别计价法(分批实际进价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和毛利率推算法等。
(一)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分批实际进价法,是认定每一件或每一批商品的实际进价,计算该件或该批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整批购进分批销售时,可以根据该批商品的实际购进单价,乘以销售量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其计算公式如下:
商品销售成本=商品销售数量×该件(批次)商品购进单价
采用个别计价法,对每件或每批购进的商品应分别存放,并分户登记库存商品明细账。
对每次销售的商品,应在专用发票上注明进货件别或批次,便于按照该件或该批的实际购进单价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采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可以逐日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这种方法计算的商品销售成本最为准确,但计算起来工作量最为繁重,适用于能分清进货件别或批次的库存商品、直运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
(二)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指在一个计算期内(一般为一个月)、综合计算每种商品的加权平均单价、再乘以销售数量、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发出商品金额)÷(期初结存商品数量+本期收入商品数量-本期非销售发出商品数量)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在计算公式中,本期非销售发出商品数量和金额,是指除销售以外其他的商品发出,包括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发出加工商品、盘缺商品等。
这些非销售发出的商品,在发生时,即在库存商品账户予以转销,所以在期末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时要剔除这些因素。
在日常工作中,由于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往往不能整除,计算的结果必然会产生尾差,为了保证期末库存商品数额的准确性,可以采用逆算成本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发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销售成本较为均衡,也较为准确,但计算的工作量较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较少,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并定期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企业。
(三)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再乘以销售数量、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商品销售成本=商品销售数量×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销售成本比加权平均法更为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并逐日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企业。
(四)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根据先购进先销售的原则,以先购进商品的价格,先作为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根据需要,可以用顺算成本的方法逐日结转成本,也可以用逆算成本的方法定期结转成本。
采用顺算成本方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具体做法是;先按最早购进商品的进价计算,销售完了,再按第二批购进商品的进价计算,依次类推。
如果销售的商品属于前后两批购进的,单价又不相同时,就要分别用两个单价计算。
采用逆算成本方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先进先出原则的推理也就是后进后出的原则,在先计算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时,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小于或等于最后一批购进商品的数量,即按该批商品的单价计算期末结存商品金额;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大于最后一批购进商品的数量,即从该批商品开始向前推算,直到与期末结存商品数量相等时为止,然后,将这一系列金额相加,其总和即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
计算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后,再采用逆算成本的方法,计算本期商品销售成本。
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由于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是根据近期进价成本计价的,因此,它的价值接近于市场价格,但每次销售要根据先购进的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一般适用于收、发货次数不多的商品。
(五)后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恰恰相反,它是根据后购进商品先销售的原则,以后购进商品的价格,先作为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根据需要可以用顺算成本的方法逐日结转成本,也可以用逆算成本的方法定期结转成本。
采用顺算成本方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具体做法是:先根据期末库存中最后购进商品的进价计算,销售完了后,再从最后购进的一批起,依次从后向前类推,作为每次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依据,如果销售的商品属于前后两批不同的单价时,就需分别用两个单价计算。
采用逆算成本方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后进先出原则的推理也就是先进后出的原则,在光计算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时,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小于或等于期初结存商品数量,就根据期初结存商品的单价计算期未结存商品金额。
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大于期初结存商品数量,即从期初结存商品开始,从前向后推算,直到与期末结存商品数量相等时为止,然后,将这一系列金额相加,其总和即为期末商品结存金额。
计算出来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后,再采用逆算成本的方法,计算本期商品销售成本。
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出来的商品销售成本比较接近市场价格,在物价上升的情况下,使商品销售成本与商品销售收入相配比,但每次销售要根据后购进的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一般适用于收发货次数不多的商品。
(六)毛利率推算法
毛利率推算法是根据本期商品销售收入乘以上季度实际毛利率,或本季度计划毛利率,推算出商品销售毛利,进而推算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本期商品销售毛利=本期商品销售收入×上季度实际毛利率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商品销售毛利
上列计算公式可以比简如下: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1-上季度实际毛利率)
采用毛利率推算法,不是按库存商品品名、规格逐一计算商品销售成本,而是按商品类别进行计算,大大简化了企业的计算工作。
由于同一类别内商品的毛利率不尽相同,因此,计算出来的商品销售成本不够准确,一般适用于经营商品品种较多、按月计算商品销售成本有困难的企业。
不论采用哪一种计算方法,都要根据计算的结果,编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会计分录,届时借记“商品销售成本”账户,贷记“库存商品”账户。
(七)不同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应用
由于毛利率推算法计算简便,因此,采用逆算成本方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企业,在毛利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为了既能准确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又能减少计算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将毛利率推算法与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结合应用。
即在每个季度的前两个月采用毛利率推算法,第三个月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